為什麼《生活大爆炸》這麼火,《廢柴聯盟》卻命運多舛?

兩部片有一定相似之處,又都製作精良,生活大爆炸確實謝爾頓這個角色刻畫的很鮮明討喜,但廢柴聯盟更加天馬行空,精彩紛呈,我總覺得生活大爆炸也許更大眾,但廢柴聯盟這樣的也不應該淪落到被砍的地步吧。


這兩部作品除了都是喜劇,並沒有太多相似之處。從劇本開始的製作的細緻程度上,《生活大爆炸》不如《廢柴聯盟》。

《生活大爆炸》其實是包裹了極客外衣的熱播大眾情景喜劇,最近幾季尤其明顯,和Friends、HIMYM相比,主人公只是職業剛巧是科學家;除去以性格吸引人的Sheldon,其他人以感情為線索串聯事件和笑料的方式,和普通多鏡頭喜劇沒什麼區別,裡面的那些極客元素只是噱頭,比如用液氮冰個香蕉,再用激光切開什麼的。有沒有這些橋段,並不直接影響劇情的走向。

《廢柴聯盟》則不同,主人公看似是幾位生活中的普通人(除了神一樣的存在Abed),但真正的主角是每一集不同的世界觀和遊戲規則,從彩彈、龍與地下城、平行時間線到偽紀錄片風格,能看出主創們不斷在劇情、畫面風格、敘事手法上創新,走出與傳統喜劇不同的道路。

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大部分人看情景喜劇都是為了圖一樂,特別是那些老老實實坐在電視前看首播的,這些觀眾並沒有耐心一遍一遍用Tivo重放,琢磨今天的劇情是呼應幾集(有可能是自然時間的個把月)前的哪個線索,看不懂就換台看別的節目了。像咱們一樣,即便在美國,大部分廢柴粉都是通過電視以外的媒體追劇的,這極大地影響了收視率和NBC對劇集的評價。第四季Dan Harmon和Chevy Chase翻臉,出走一整季,導致劇本質量下降,電視台也將劇集調到差勁的檔期和時段,萬聖節特別集播出時都已經是春天了,更讓觀眾不知所云。如此惡性循環,使觀眾持續流失,集數從熱播劇水平的20集以上被砍到只剩保底的13集。實際上,NBC在第四季慘淡收場後沒揮動大砍刀,已經很讓人意外。現在yahoo接手製作了第六季,而且保證有and a movie,可以算是善始善終了。

與《廢柴聯盟》命運相似的還有一部劇集,叫《發展受阻》,被稱為「高智商喜劇」。幾年前被Fox放棄後,去年在Netflix復活了,這裡一併推薦一下。


1. 同樣作為喜劇,廢柴的笑點鋪的太深了,很多第一季挖下的坑,第三季第四季才能埋上,如果能堅持到那麼久,就發現,哇考太好笑了神作啊;其次,笑點掉書袋比較多,編劇是一個類似Abed的人物,很喜歡像經典電影致敬,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很難理解。而相對而言,這兩種情況都是很多人不願意、沒耐心應對的,TBBT那種段子堆積更適合。

2. 商業宣傳不夠

3.個人理解,TBBT可能也是恰巧抓到了Brain is the new sexy的潮流,當然也必須承認它也推動了geek文化。

我自己對於廢柴也是屬於慢熱的,第一季剛出的時候看了三四集覺得一般般棄掉了很久,後來無聊拿出來 堅持往下看——相見恨晚啊。只是six seasons and a movie可能是看不到了


我跟你說我最喜歡《生活大爆炸》的一個點吧,就是那幾個主角的家境設定:萊納德出身於科學家世家、霍華德是阿什肯納茲猶太人、Raj 是印度剎帝利貴族。

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幾乎壟斷了諾貝爾自然科學獎項,霍華德卻是這幾位唯一一個沒有博士學位的人;從小到大僕人相伴的 Raj 不能跟女的說話;出身於書香門第的萊納德,爹媽不疼也就算了,處處還忍著讓著謝爾頓。

然而最聰明最牛逼最信仰科學的謝爾頓,則出身於土了吧唧的東德克薩斯的一個教徒家裡,爹還跟跟搞破鞋跑了。大屌絲斯圖爾特是學藝術的哈哈哈。
再看那三個女的,除了智商其它完美的Penny 出身於內布拉斯加紅脖子農民家庭、長得丑的Amy 是愛好高雅行為規矩的女性主義者、伯納黛特是全劇里工資最高的角色。

美國的階層分化比中國嚴重多了。按說起來那三個男角色都是上等人出身,但他們最能吹牛的地方則被編劇故意堵住,還老被出身於下等人世家的謝爾頓欺負。紅脖子 Penny 是富醫生伯納黛特和女性主義者 Amy 的大姐大。

我因為個人興趣,平時還挺愛關注美國科學界一些新成果什麼之類的,劇里台詞中除了物理數學生化之外,那些文化典故梗和社會科學梗大概都跟聽懂,聽不懂的經常停下來去查論文。

《生活大爆炸》是我了解科學的一個有趣有效的渠道。
很多科學界的常識到大眾這兒都會遭到強烈的反彈,在美國好萊塢大片里,科學家永遠是壞人,拯救地球的永遠是大老粗。

這樣一部以誇張的手法講科學家故事的劇,在很多地方其實特敏感,但都因為各自的家世和行為模式,從敏感話題轉化為喜劇梗了。

而且相對來說克制、低調,不像《廢柴聯盟》某些劇集,又刻意又裝逼。

更重要的是,生活大爆炸對政治梗的使用少到可憐。我一直認為政治梗是最容易變得低級的一種喜劇樣態。
所以我喜歡《生活大爆炸》是這些地方。

我也喜歡《廢柴聯盟》。

你發現了嗎,《生活大爆炸》歷經幾季,已經慢慢演變成甜美劇了,人物都或多或少變得成熟和沒勁;而《廢柴聯盟》不一樣,第一季看覺得幾位都挺好,第二季看開始討厭某些角色,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漸漸覺得每一個角色都很傻逼。除了 Abed.

當然了,這可能是很多喜劇必經之路:剛開始以劇情推動人物,中間以人物推動敘事,最後爛尾。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喜劇里都得有 Weirdo 的原因。
但是《廢柴聯盟》人物的傻逼除了「生活中每個人都是別人眼中的傻逼」這種陳腔濫調之外,還有編劇的刻意推動。

估計是太趕了吧,許多人物沒有任何鋪墊就突然變得極端,角色們的互動也很唐突,比如誰怎麼就和誰在一起了,誰怎麼就和這人又親上了,這類的情節多了,就漸漸從喜劇演化到鬧劇了。

我知道肯定有豆瓣文藝青年說什麼大量致敬,說你不喜歡是因為你沒看懂,你沒看懂是因為你對美國影視文化了解粗淺。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假雙難謬誤」,用英文說叫"false dilemma".
我沒看懂《廢柴聯盟》里那麼多影視劇暗喻,但我也喜歡這部劇。

姜文二〇一四年導演作品《一步之遙》,據說就「致敬」了不少古今中外的電影,但也不妨礙古今中外的觀眾罵傻逼。

我喜歡《廢柴聯盟》是因為它的可能性。我再也找不到比這部更宅的劇了。毛毯城堡、枕頭大戰、密室逃脫,都是我少年時候敢想不敢說的夢想。我又想了一下,如果我再聰明伶俐口齒清晰一百倍,估計就是 Abed 了。

至於它致敬了多少美國文化,我覺得不重要。甚至我聯想到,如果有一部中國喜劇,動不動就致敬《還珠格格》《西遊記》《家有兒女》這些童年記憶,我還覺得挺尷尬的。

可以說我喜歡的是這部劇的形式,它的剪輯、走位、鏡頭都很精美。而這,就觸及到第二個"False dilemma": 《廢柴聯盟》和《生活大爆炸》可比性不大。

《生活大爆炸》是標準的 "situation comedy",有演台、多機位、收觀眾。在一個流程化的喜劇套路下表達相應內容。《廢柴聯盟》是個怪胎,單機位拍攝也就算了,動不動走軌道架斯坦尼康也沒事兒,還有遊戲畫面、動漫畫面,就差廣播劇了。

美學常識說:內容大於形式,是悲壯;內容等於形式,是優美;形式大於內容,是喜感。
《生活大爆炸》是工整的情景喜劇,《廢柴聯盟》是一個形式大於內容的怪胎喜劇。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很多人發言後者強於前者是有道理的。但是這個「強於」並不在於喜劇的「高不高級」,而在於「一不一樣」。

類似於《生活大爆炸》這樣標準的喜劇太多了,觀眾當然可以選擇看哪個不看哪個,不看那個看這個也差不多;《廢柴聯盟》就只有一個,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

用我的老套路來說就是,《生活大爆炸》是內容上的 "acquried taste" ,《廢柴聯盟》是形式上的 "acquried taste"。

所以喜歡哪個不喜歡哪個都很正常,都有道理充分的原因。

第三個 "False dilemma"來了:我搞不懂為什麼網上那麼多人把這兩個劇做這種無意義的對比,彷彿這是兩個對立面。

我不一樣,我兩個都喜歡。

最後說說我對《生活大爆炸》的感情:這是我看的第一部美劇,伴隨著我整個高中生活。聽著主題曲我就想起暗戀的女同學,聽到片尾曲又好像今晚作業還沒寫。

它可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最近幾季可能很無聊,細究起來無論從形式上和內容上可能都比不上別的劇。
但它就像陳升、羅大佑、陳升一樣,是印刻在我青春記憶里的東西。

所以我主觀上討厭別人說它壞話。


感覺《廢柴聯盟》每集都是一個小電影,很精彩別緻。而《生活大爆炸》的梗已經來回用用爛了,沒有什麼新意。


廢柴粉

名字不響亮

人物劇情更美國,不國際化

理解笑點需要更多背景知識

梗太密集,一般人疲於應付

推廣不力,專業黑NBC一萬年


生活大爆炸和破產姐妹劇情、品味和節操根本不能和廢柴比


推薦閱讀:

對於生活大爆炸S9第11集謝耳朵的劇情有什麼評價? (內含劇透)
如何評價《生活大爆炸》第十季?
如何評價《生活大爆炸》第十季第一集?
如何評價《生活大爆炸》第十一季第一集?
如何評價生活大爆炸第十季第十一集?

TAG:生活大爆炸TheBigBangTheory | 廢柴聯盟Commun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