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Live演出的攝影有何拍攝技巧?


(多圖預警)

答主經常看演出,金屬的小型live居多,每次順便都會拍點照片回來,說下個人經驗。(對攝影不專業)

1、焦段:這個取決於場地大小,拍攝的位置。如果站在靠近在舞台的最前排,用20mm左右的超廣角鏡頭可以拍出很有衝擊力的照片,但是比如我只是隨便拍拍,通常比較遠,如果是音樂節或者演唱會,就更遠了,我常用焦段70-200。

2、曝光模式選M檔:演出現場光線條件複雜,動態範圍很廣,自動模式很容易被欺騙,出現很大的偏差,手動模式會更準確和穩定。

3、光圈調到最大:現場光線通常比較暗,需要足夠多的光進來。

4、快門速度1/100-1/200之間:除非是演出合作的攝影師,否則幾乎不可能帶腳架,而且演出人員經常是走動或者晃動狀態,要想照片不糊且能定格樂手的動作,必須保證快門的速度,保證曝光的情況下,盡量提高快門速度,低於1/100秒人物就會模糊了。

5、ISO在400-1600之間,偶爾3200:既要保證快門足夠高速,還要保證足夠的曝光,只能高感光度,當不夠亮時,降低快門速度和調高ISO,優先選擇後者。

6、對焦模式使用人工智慧伺服自動對焦(AI focus):演出的時候人物經常移動,想對焦準確需要使用連續對焦模式。

7、使用連拍模式:演出現場瞬息萬變,一個鏡頭單張拍攝,很多精彩的瞬間可能會錯過了,而拍出的照片,實際廢片率也很高,所以用高速連拍,回去慢慢選吧。

8、使用自動白平衡:演出現場的色溫隨燈光變化,無法準確的預設白平衡值,所以用自動就行了。

看過的一些演出

God is An Astronaut 2016/6/24 上海 Mao Livehouse

Behemoth 2015/10/7 北京 愚公移山

Scorpions 2015/5/1 鎮江長江國際音樂節

Epica 2016/3/27 上海 Mao Livehouse

Omnium Gatherum + Mors Principium Est 2016/8/5 上海 Mao Livehouse

Carach Angren 2015/9/18 上海 Mao Livehouse

Arkona 2016/1/20 上海 Mao Livehouse

Iron Maiden 2016/4/26 上海 梅賽德斯-賓士文化中心

小河 2015/11/27 上海 上海大舞台(野孩子樂隊20周年音樂會)

Huun Huur Tu 2016/8/20 上海 Mao Livehouse

PS.以上都是距離比較遠的情況拍的,如果可以靠近舞台用超廣角鏡頭效果會更好。


謝邀。

手動白平衡、手動曝光、打到連拍擋、不停地對焦,找准機會就摁。

這些算技巧嗎?


答主是一名野生風光狗,但由於是從街拍過來的,所以平常也會拍些舞台照。當然可能不及@沈曉波 那麼多那麼厲害,只是分享出給大家看看。

先放相片了,假如覺得不好看的話,可以直接右上角。

俄羅斯後搖樂團 Aesthesys

瑞典後搖樂團 Pg.lost

203Y x SpaceStation

沈大神說了很多,我根據我的經驗補充一些吧。

1.位置。一般情況下像我這種路人買票進去的,位置一定是最重要的。真想拍出人頭少的相片,就要提前選好位置。離舞台近的位置會給你巨大的優勢。當然,假如你夠高,那麼你就無需擔心位置了。

2.角度。對於拍攝一支樂隊來說,其實正中間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角度。尤其是你想表現樂手之間的互動和整體表演效果時,稍微側一點的位置會給你一個更加宏大的視野去觀察去拍攝

3.器材。我並非想引戰,但是在live這種極端環境下,好的器材選擇必善其事。

-輕。假如你不是身高特別出眾或者就在舞台面前,我還是建議選一款輕量機器。因為大部分場景都需要用手舉起來拍照。

-暗部對焦和對焦速度。這一項是專門針對特寫時用的,很多時候,對焦還沒有完成,樂手的動作就已經變了,會經常錯失時機。找個好的暗部對焦和對焦速度快的鏡頭和機身吧。

-光圈。當說到暗部對焦的時候,肯定就有人會說,做個手動陷阱對焦不就結了么?沒錯,是 可以的,但這個時候大光圈反而成為拍糊的罪魁禍首。所以我建議,手動對焦光圈開到2.8,自信點開到2即可。自動的話,開到1.8即可。

-RAW模式。本來我想說寬容度的,不過絕壁引戰。記住一定要用RAW模式,現場的色溫,色調都比較紊亂,用RAW模式後期調整空間會更大。

(貌似這些都指向了某大法的機器....

最後補充一些舞台照,這些沒有那麼人擠來擠去,更容易出片。


長焦 大光圈 安全快門 位置好


另一個回答@沈曉波說得都很棒了。我再補充點別的。

很喜歡拍音樂演出。拍過音樂節的也拍過live?house。兩者因為規模大小差異還是拍起來還是很有差別的。

音樂節,因為場地更大離演出這更遠,如果是要拍台上的話,最低不能低於50的焦段了,這還是前提你就站在舞台邊上的角度。還有個作弊辦法就是像素特別高的可以靠後期裁剪彌補一部分焦段- -

把相機舉高過頭頂。不要怕擠到舞台最前方舉高對樂手拍效果會很棒。

如果旁邊有檯子可以爬上去站上去拍的,不要猶豫請上去!當然前提一定要注意安全。這個時候真的基本沒人管你除非感覺你要踩電線了礙事了....在高視角拍出來的效果非常好。臉皮更厚一點的話可以直接站到台上。。

每個角度都試試,會有驚喜。

個人覺得拍演出真的是僅次於拍體育費快門的題材了,尤其是livehouse,場地很暗,光線變化極快,紫光藍光綠光。這個時候必須得不停地連拍,在好多張中終於抓到一張光線還算合適清晰的。後期調白平衡也不是不行,前提是這麼費快門的你都用raw拍,而且有些光線例如紫光後期白平衡也拉不太回多少。我後來覺得挑片子對電腦負荷太大了我就用jpeg拍了,除非是超級喜歡的樂隊- -

拍這個持續對焦是個技術活,每個牌子相機不同,慢慢練吧。

器材:用好相機拍這個耗費挺大,但起碼也得是全幅,不然真的太暗拍不出來(如果追求畫質的話。也見過用截幅微單拍的,但都犧牲了畫質,高iso高噪點,不介意這個的其實也可以)

帶一隻廣角魚眼會很有用!到舞台正前方拍出來會很有衝擊力。

快門大多數時候別低於125,如果要拍出動感可以用慢一點的快門,記得要拿穩。

演出變化快,很多精彩瞬間轉瞬即逝。所以要長眼神,感覺即將要有個很棒的動作(??)趕緊抓拍下來別犯懶。

除了人也可以拍拍細節比如樂器。

後期可以把照片里一些沒有必要的元素給抹掉。

不同的livehouse設計真的拍攝起來很不同。。我常去的那家就非常攝影師不友好。。沒有任何可以爬的地方,只能在下面站著乾乾的拍(哭)

分享一點自己拍的

雙重曝光的照片是我後期做的。

不太喜歡貼很多照片刷屏。想看的話歡迎移步微博@甚甚君


半個月前,也就是11月9號,翹掉了下午的課坐高鐵去了長沙,在紅咖看郭頂的live。紅咖是一個小型的演繹俱樂部(我是這麼認為的),看起來真的很小但我也不知道那晚是怎麼容納下八百個人的。。。。嗯,那晚很嗨,我脖子上掛著沉甸甸的單反。這時我猜到有人會說聽live就是去聽去互動,拍照就失去本身的意義了,但我相信一定有人和我一樣想,這樣的瞬間用照片視頻記錄下,以後不管是做合集還是給朋友講自己看都是一個超級有意義的行為對不對!!!個人覺得是一種記錄生活的方式吧。選擇從等待到結束五個小時一直掛著單反也是因為手機雖然便捷,能滿足拍攝但是拍照的話和單反的像素確實有一定的差距(我也有手機拍的很多不錯的)

嗯,先在這裡放幾張圖(均為本人單反拍攝,不喜勿噴,請勿隨意盜圖轉載!!)

以上圖均為放大鏡頭拍攝(我不懂焦距光圈什麼的),我400度近視並且沒有帶眼鏡,基本是舉高然後放大鏡頭後一頓狂拍,後來慢慢篩選的(心痛)。所以第一重點來了!!!一定要去早找一個好位置,不要第一排(一方面太前會很累另一方面人物視角過於單調),站在4,5排中間,或以中間為基準往左右3-4個人的位置都是不錯的!和朋友提前四個小時排隊然後拍到了靠前,進場後站在中間四五排的樣子,答主168,前面有些大個子,我得踮起腳才可以拍到沒人頭的畫面(live如設座位請自動忽視這一點、不過買個好位置也是可以的),站在這個前面的好處是,你的畫面既可以有人群的飽滿感,也可以放大鏡頭對演唱者特寫,是非常有感覺的,不必擔心畫面受太多對象太多或者擔心沒有人群的襯托。

第二,大概就是用相機的話別管內存拍就好,總有一些你想要的瞬間會在你的無意中留下來。手機的話,請調低亮度!!(蘋果手機打開相機點擊屏幕然後調低亮度)亮度偏低會使照片很有質感。 以我的眼睛為例。(隨手一張)

大概意思就是這樣了。

第三,請不要過多的使用濾鏡,我拍的所有照片都是相機直接導在手機里,為了防止照片失真我沒有導到任何軟體里調濾鏡,就是害怕失真。我用了蘋果自帶相機,簡單調節了曝光,對比度,個別幾張的濾鏡為褪色,然後就得到了非常特別的效果。(濃濃的濾鏡會讓畫面失去本來的效果,不推薦)

先更這麼多,後續繼續補充。還有一句話,因為太喜歡,所以捨不得水印。


根據前面幾位前輩的指導,在昨天晚上五月天洛陽演唱會上試了一下,在看台上離得太遠,連阿信人在哪都看不清

索尼a6000套機,M檔,連拍,連續對焦,快門速度小於1/150,iso適當調大,白平衡自動。

感謝前面幾位大神的經驗??


演唱會不都是禁止拍照的嗎??除了官方的


積累安全快門經驗,手動曝光,白平衡自動就行,預判,RAW連拍。見好就收別影響他人。還有,熟悉自己的相機鏡頭,在感光度和光圈之間做好權衡


推薦閱讀:

你印象最深刻的演唱會海報或文案是哪個?
演唱會耳返沒有聲音意味著什麼?
馬上要去看周杰倫的演唱會了 能給我點意見嗎?
如今演唱會黃牛泛濫的狀態是否源於主辦方的配合?

TAG:演唱會 | 攝影 | 攝影技巧 | 攝影技術 | 現場音樂LiveMus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