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賃時代來臨,如何看待政府機構在租賃中的角色?國外的房屋租賃模式對國內有參考價值嗎?
隨著租售同權政策的頒布,房地產租賃市場又起波瀾。租賃市場管理中,互聯網企業(如BAT)、傳統IT企業、政府機構所扮演的角色有什麼變化?成熟的租賃市場到底是怎樣的?
中國的房價很高,已經成為可怕的堰塞湖,不能繼續火上澆油了。
但是,地方政府負債纍纍,迫切需要開闢新的財源。
於是,政府大力鼓勵企業建設租賃用房。
既能收到大量賣地款,又不會衝擊現有房價,還能給年輕人留點幻想。
我之前回答了很多類似問題,這裡不再重複。
萬金油:如何評價國土資源部和住建部近日共同印發的《集體土地建設租賃用房的試點方案》?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九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對房地產市場有哪些影響?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679723/answer/202542129
中國房價無解嗎? - 知乎 萬金油:中國房價無解嗎?
這裡,我來分析一下以下這一點
怎能讓習慣了大口吃肉的開發商改吃骨頭呢?
怎樣讓開發商樂意開發建設持有租賃用房呢?
當時就有人在評論里問我,我說政府總有辦法,
其實把肉撤掉、把骨頭做得可口一點就好了。
這個事情,才是政府需要去做的。
開發商不願意搞租賃用房有很多原因。
第一個是土地貴,用來做租賃不划算。
這個簡單,政府可以把租賃用地便宜點賣。
第二個是回款慢,幾十年的房租顯然不如一次賣掉快。
這個簡單,政府可以讓銀行搞房屋租賃貸款。
銀行一次性把十年的房租租賃費用打給開發商。
最近建行的房屋租賃貸款就是來解決開發商的這個痛點的。
- 知乎 如何看待建設銀行給租房提供貸款?
第三個是房租太便宜,尤其是和那麼高的房價相比。
這個也不麻煩,政府有很多辦法。
政府可以消滅掉市面上很多現有租賃用房的供應。
這樣一來,供給少了,房租自然上升,就有利可圖了。
怎樣消滅現有的租賃用房的供應呢?
政府的手段多了去了:
1、拆
拆掉那些違章建築,就像某城市今年一直在做的一樣。
拆掉那些消防啊衛生啊有問題的房屋,就像某城市這兩天一樣。
2、趕
地下室、人防空間、隔斷房住的人,通通趕走。
就像某城市這幾年一直在做的一樣。
3、平台化
政府要建設自己的房屋租賃登記平台,不合規的房屋不能註冊。
什麼樣的房屋合規呢?自然是開發商按政府要求建好的那些了。
……
還有很多很多,一樣不夠就再換一樣。
這兩天,某城市很多地方的房租,一夜之間暴漲一千,效果很好。
這樣下去,很快租售比就能讓開發商滿意。
法國有一種廉租房,不是政府投資,而是民間集資認購修建的。蓋好後,業主只負責裝修和提供簡單電器傢具,剩下什麼都不用管。物業和租賃事宜都是交給第三方統一管理。
業主享有業權但沒有使用權,這種房只能拿來租,即便買賣,下一任房東也只能出租。完全不會影響租客的居住。
業主投資這種房產,不但能按月得到房租,還能按比例享受到相應的一定時期內的政府提供的個人所得稅的減稅優惠。
在法國那種接近50%重稅的國家,減稅措施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是,我個人人為,這個模式很難在我國實現,我國如此離譜的高房價,只有七十年業權,買來無使用權,廉租給別人,也沒有相應的稅務系統可以配合獎勵,感覺房東簡直就是做善事……我在北美各地租過多處房子,年租金與房價之比差不多是0.04,新一點的房子0.05,破房子0.03,有配套物業的更貴。
那麼以現在房價而言,北京一套房約600萬,達到0.04的年租金比利,需要月租金2萬人民幣,完全超過租客可接受範圍。據我了解,北京實際600w房價的三室一廳月租約為1萬人民幣。
因此假設我是開放商,想要達到類似的年租金與房價比,需要政府保證我在市價600萬的相同地區,所開發每套房的成本在300萬左右。如果達不到,開發商必然會用盡各種手段把資金轉移到國外,進一步惡化人民幣匯率環境。
也就是說,根據以上價格粗略計算,考慮到建築成本基本恆定,那麼北京市政府的地皮售價需要壓低至少一半。那麼我就想知道,在土地財政瞬間少了一半,而地方政府的貸款和行政成本降不了的情況下,地方財政能不能不崩潰?
所以看似唯一合理的解決方法就是:新增建設用地至少翻倍。
那麼只能拭目以待了。終於有點小明白老外為啥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了。演戲的最高境界就是你以為在改變,不過是換了個皮的老套路而已。
國企私有化,房地產市場,幼兒園等等…第一時間,第二時間,能獲得准入的人是哪些人?市場是有競爭的,但是能在競爭開始前獲得先入競爭優勢,也就打破了「競爭」,並讓它不再發生。「更有效的產權保護」不過是在已經搶下(省略過程…)了蛋糕之後來合法地維護蛋糕。現在既不信西方的市場經濟,也不信所謂精英治國。當然,更不信…不看好能做好,除非政府大規模補貼,否則按照現有房價計算的合理房租會讓絕大多數人無法承受。可是政府補貼即不合理也難以做到。
這事情最終大概就是不了了之。
最近在魔都看到了一些中介開始嘗試了,有的還獲得阿里系支持。每個月2500的標準收老房子,裝修後大概3400價格出租。結果是帶動周圍房租價格上漲,對這些所謂的服務租客並不領情。中介也沒賺到錢,類似於強迫消費。
即便是這樣的房租相對於200萬總價的房屋而言年收益2%都不到。而且還是30平米的老公寓。收益不好,租客居住條件也不好。對於家庭租客,60平米的房租大概需要6000一個月了,這樣的房租除了碼農金工,絕大多數行業的人難以負擔,可相對房價而言,房東也覺得委屈,雙方都不滿意。
如果大規模提高工資收入,要麼人民幣繼續放水貶值,要麼大規模的提高各行業勞動生產率,使得房價相對低廉。可是這兩條沒一個能做到的。
發展租賃市場保持房價就是個笑話。只有主動降低房價一個出路。
雖然萬金油說的很可能發生。
我有幾點意見上的分歧。1在大城市掙扎的人群但是我認為雖然大眾是烏合之眾沒錯,但是他們會用腳投票。我認為他們會離開大城市的。即使再不想。我認為趨勢是離開大城市。2全國房租的變化。的確很可能上漲。
但是也是有可能下降的。完全取決於政府的政策。讓不讓存量房衝擊市場。3未來普通人的生活問題。這點我看的比萬金油的答案還要悲觀。我認為普通人。哪怕是摸到了中產的人。都會返貧。會過的很艱難。改稻為桑,這是國策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政府也是順勢而為。
這些公司會不會把那些斷供甩給銀行的房子收過來放租。。。。。細思極恐啊
政府大力發展什麼,什麼的價格就會飛漲房價就是先例能買得起房的都已經做房奴了,剩下買不起的人怎麼辦?這些人不能浪費,國家會創造條件讓他們也來做房奴,以後租房的就是新房奴。
「低端人士」是不可能趕出的。
趕掉了月薪低的,人工就會上漲,
外賣小哥的工資如果漲到2萬一個月,
短時間內恐怕會湧入巨量的流動人口,隨之而來的各種社會問題也會出現,比如:黑社會壟斷,失業人口增加,犯罪率上升。所以,真正的目標是「低端住所」。
誰讓你們租的這麼便宜呢。。。。「只租不售」70年啊,親!
你存定期1年多少利息?3年多少?5年多少?70年要給多高的回報率?國家會讓捧場的大佬們吃虧嗎?
吃虧了誰還陪他們玩?
沒人玩,政策就執行不到位,政策執行不到位。。。。(此處省略若干字。。。)所以,房價漲不漲不知道,房租必定會漲。我認為以現在的情況,房價明年就能見到會不會腰斬了。如果明年沒腰斬,那大概這幾年都不會。如果腰斬了,經濟危機在所難免。
現在已經是狼多肉少了,之前通過房貸把幾十年的收入預先取出來造成的繁榮,恐怕難以為繼。
我覺得就是個笑話,如果不租天價,以現在的物價上升水平,永遠也別想回本!房企不是傻子,除了個別國企出來做做面子,有幾人願意,除非地不要錢
最近好忙,項目快上了,忙裡偷閒說下。我說點實話啊,租售同權,這個政策根本沒法再國內實施,最起碼短期內沒戲,要說雄安和深圳也就是個試點,短期內不可能跟進政策,深圳山高皇帝遠隨便折騰去吧,就是全民搞事也不怕,越富事越多。
我也不舉一線的例子了,就說我石家莊吧,租售同權,那麼問題來了,誰去住在學區房附近?我也想把自己孩子送到40中啊。誰去住在新小區?我也想要全新配套的天山九峰啊。
誰去住大戶型?我只想要給我家狗多一點活動空間啊。誰去住小戶型?
好,你說這些政府可以推倒重來,自己在空地建新的樓房。大家都住一樣的!那我想離萬達近一點不過分吧?那我想住向陽的不過分吧?
你說這些全靠隨機分配?
那現在就有啊,我們社區就有,唯一一棟入住率100%的樓,公租房,一層16戶,33層,2棟電梯。你住嗎?就比香港鴿子籠大點而已,每天下電梯都要錯峰。怕是等你住進去了,過幾天就想自己買大戶型了。
另外我們這邊小區專門把公租房那棟樓建了個圍牆,不讓他們進我們小區的花園,專門開了個小門,對了那條路晚上是黑的,旁邊還有一個小垃圾場。反正我是幾乎從來不去那邊。
總之還是現在就是蛋糕很大,但是吃蛋糕的人也很多,所以還是接著努力吧。窮人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時代早過去了,現在想翻身只有一種可能,就像gta5里麥克給小富聊天說的,go to the college。好好學習去吧。
本來覺得這個問題覺得會很正面,結果看到答案都很負面。說明大家對zf失去期望了。
我個人的觀點是這些政策落實下來是要時間的,因為阻力特別大,所以租房時代來臨有點過早。但是在房價2年翻番的情況下,這是目前看著正常點的路了。所以不要覺得會不會,一定會。
租售同權這個事情目前看來不可能了,至少在房產稅出來前不可能。如果同權了這裡面的管理問題可能更複雜,地方政府要是能解決這問題,就不會有高房價了。
大力發展租賃這個目前看來吸引力足夠小,就是所謂的BATJ參與之類的。至少租房子的人目前都沒看到實質好處。相反地方政府和銀行都在猶豫,沒有成功案例,搞不好就會導致崩盤。所以,這個東西最終還是看zf會走到哪一步吧。過兩年國際形勢變了,說不定又回到老路了也可能的。
總之吧,指望政府給好處目前看來比較難,價格這個東西不是沒有原因的,看似高的價格其實是有很多隱性成本在裡面的,這種東西不解決價格下不來。租賃道理一樣,又同權、又大力提倡的能便宜嗎?很難。至少zf層面沒有動力,割自己的肉,還是一大片很難的。
房地產稅推動後租賃市場是會進入一個加速期,這應該是比較明確的,但是核心的是什麼時候能推動,推動到什麼地步。
但是大家可以多觀察一下,最終決定價格的還是收入,一個家庭收入100萬和一個家庭收入10萬的購買入是不一樣的。同樣的東西兩家人對價格可能完全不一樣。
就比如拆遷戶拿到的收入就比很多打工的人強的多。再舉個例子,我現在的領導近40歲,家庭收入至少50萬+(保守),他自己說沒有貸款買過房子,他家庭名下也就兩套房子在杭州。但是他現在依然有資金可以再買套500萬+的房子。但是,對比的是我另外的90後同事,舉全家之力買下了房子,欠下很多錢,那又如何,多年後這這些人購買房子的能力依然比不過我們的領導。因為收入就擺在那裡
什麼意思呢?就是收入(能有多少資產或者資金)才是本質,你收入1萬/月,就想在帝都和5萬/月的人一樣享受同樣的人生,那是不可能的。
回到主題就是國家會進入租賃時代,政府會隨著房產稅的推進進行相應的改革,推動這一改革的肯定是頂層,地方都是被推動的。這應該是未來的zf的角色定位。博弈還是會有的。
企業將來肯定是租賃的供應主體,包括房地產商和中介(包括BAT),它們希望的是在交易過程中賺錢,因為解決真實的需求很容易賺錢。而且從目前來看這塊市場zf應該會慢慢放開,現在模式沒成型,大家也不敢衝進去。這方面來說是好事,因為以企業特別是私企為主體的話,市場發展會更快,政府干預少的話(比如土地便宜、稅費優惠)就更好了,供應上來了市場自然穩定,價格長期來說對於租房來說是會越來越便宜的(相對於收入的增長)。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房地產稅!
我覺得吧
以後大家就不要按揭了,
改成付租金
按揭的錢改成租金的錢。
這樣好嗎?
我有個朋友老田,他是一個中原老中介,這兩年自己出來創業。
昨天晚上和老田涮肉聊天,我隨口問他,你覺得未來房產中介的出路在哪裡啊?
他吞下一大口羊肉後突然蹦出來的一句話讓我停住了筷子:
「以後,在那些發達城市,不做租賃的中介就只有死路一條。」
我沒想到會得到如此直白殘酷的答案,便繼續追問下去,得到了不少關於行業的信息,內容不少,大家各取所需吧。
問題一:2018年房價會漲么?
老田說:這個我可不敢隨便說,但貨幣肯定繼續貶值,所以,你懂的......
問題二:租賃崛起,到底是大勢還是風口?
老田說:前兩年是風口,現在真的是大勢所趨了。
青島、天津租房就能落戶的政策太瘋狂了,而且你會發現這兩個城市都還挺發達,一個大蝦賣得貴,一個狗不理包子賣得多。
我相信,接下來一定也有很多類似的發達城市會跟進,因為租賃市場本身就具有向發達經濟地區集中的屬性。加上國家政策的扶持,租賃這個市場的帆已經揚到了天上,乘風破浪的勢頭,早就不可逆了。
租賃市場將會成為繼新房和二手房之後,下一個萬億級市場。
可現在每年也就1.2萬億租金吧,和16萬億的房產交易額比簡直就是毛毛雨。
但你知道美國房地產交易市場規模現在每年也就7萬億,但是租金卻達到了3.5萬億,比例有50%之多。日本這個指標你猜是多少?
72%!1萬億的交易市場對比的是7200億的租金!
咱們的房地產市場雖然有著自己的特色,但大概的路子還是學小日本和老美的,這點不可逆啊。
北上廣深就不用說了,買不起房子的一大把,在這種地方做中介,沒了租賃業務等於自斷一臂。另外在中國,起碼還有20個城市買房沒有租房划算。而那些房子越便宜的地方,越不需要租。
本質上,這是中國新一輪的階級劃分,以「租售並舉」為界,只要還想在中國生活,這個大勢無人可忤逆。
所以啊,「租售並舉」真不只是對買房人,對開發商說的,我們這些做中介的也要聽得懂才行啊。
問題三:以後租賃市場的客戶究竟都是些什麼人?
老田說:咱們以前總覺得租房的人都是屌絲,其實不然。
除了單身、低收入人群以外,還有好多高收入、高學歷、老年和家庭人群。
我已經開始接觸這樣的了。比如A和B都在上海某個角落買了房,都在自己的公司附近,但後來工作變動,彼此的公司互換了位置。這時候他倆同時找到我,一撮合,四份傭金到手完事。
你看,現在有房有錢的真是愛租房子,還愛租好房子,你給他們服務好了,以後有買賣需求肯定先找你啊。
不過他們的要求更多、更高,想要服務於他們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問題四:以後傳統中介模式在租賃行還行得通么?
老田說:當然行得通。但是,只靠這一個模式就行不通了!
咱們以前那種模式都TM的太粗暴了,找客、找房、帶看、簽訂、完事。
這TM是個人都會做好么。但是住宅租賃真不是個簡單的東西,這裡面環節複雜、參與主體眾多、需求也是多層次的。
比如人老美,他們的租賃模式和金融結合得溜啊,他們以保險為核心、徵信為補充、租賃期權為特色的場景金融體系。
而且因為租賃金額的高度發達,所以美國就有了全球最發達的持有運營的重資產管理模式。這個模式,咱們國內已經有一些地產開發商向這個方向努力了。
至於日本,因為體量小,密度大,輕資產就玩得溜。簡單地說:就是託管和包租。
託管就是現在咱們國內中介的升級版,當然人家更專業、更系統化,而且包含了租賃中介和租賃管理,且後者更加具有價值。
日本的包租很成熟了,租約基本長達30年,這就能決定一個企業會致力於提供長期價值,創造長期溢價。
不像中國特有的包租模式,表面上是「二房東」+「二房東」的模式升華,其實最多5年的租約決定了任何企業在此都無法深耕,更何談品牌運營、規模管理和品質服務呢?
我看啊,就這種模式最為尷尬,改變它是必然的,不管是像老美學重資產、還是向小日本學輕資產,我們總該學些什麼了。
建行已經提出了存房的概念,我大膽猜測一下,房產稅和空置稅雙路並進,各大銀行在存房業務上大量競爭,囤積房產,使國內私人持有的空置房數量大大減少,然後政府成立一個租房機構---租管委,下屬各地政府通過券商把各地銀行手中的可租房產的租用權收購,形成一個ABS(資產支持證券),年收益率不超過房產估值的百分之三。繼股市、債市以後,我國獨創房市概念,由此,房子正式成為金融資產,成為一個類股票的產品,只有處在優質地段的房產才能在房市中投放,不優質的就存放於各銀行,政府控制其出租均價並收取一定的監管費用。等到國家經濟人口增長,現有非私人出租房數量不足時,政府將各銀行手中的託管房產進行拍賣,拍賣收益歸房主所有,但銀行和政府將收取一定的交易手續費。等國家經濟再次增長,可以提出虛擬房市的概念,徹底將房產金融產品化,既雖然現在北京城中心已經無地可修,但是可以虛擬一個北京城來,虛擬人數與現實生活中相同,政府搭建虛擬房屋以供大眾投資,現實生活中經濟發達的地區,虛擬房屋的價格就相對高,反之亦然,但虛擬房市的價格並不影響現實房價,既將房產的投機需求全部放入虛擬房產中。
前兩天又溫習了一遍電影《大空頭》,不由得想到中國的房市,不過次貸危機的導火索是加息與房市降溫,最後貸款購房者無法按期償還貸款,導致以這些信貸資產為底層資產的一系列衍生證券接連違約,產生連鎖反應,導致金融危機。
我大天朝的房市倒是很嗨,沒有出現降溫,尤其是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的房價,簡直穩的飛起;市場利率也沒有太大的變化,雖然年底明顯感覺有些錢荒,但是暫時還沒有對市場利率造成太大影響。所以簡直老哥穩啊,次貸危機這種事情根本就不會發生在我大天朝嘛。
不過仔細想一下並不是這個邏輯!我們先來理一理~
1、TG在租售同權之前下發的政策是房產稅與限售令,與其配套的一系列金融監管政策將投資熱點城市房產列為紅線,一方面限制了房市的流動性,一方面限制了資本流入房地產。
2、再之前,TG對於房地產市場基本處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狀態,對於房地產譴責最多的就是買房困難的P民和各種大眾媒體,偶爾官方部門會跳出來譴責一下,但是並沒有什麼強硬的政策出台。
是不是真的出台這種動了資本家蛋糕的政策影響面太廣,直接讓房市硬著陸會產生系統風險?不過我大天朝最大的資本家到底是誰呢(滑稽)。所以政策過早出台到底動了誰的蛋糕其實很難說嘛,再者,後續出了硬著陸的政策,依然沒有風險爆發。事後來看,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時點把握的簡直恰到好處233333
3、再再之前,我們想想房價瘋長的大背景。國民經濟騰飛的若干年,房價沒有膨脹,恰恰經濟開始慢慢放緩的時候,房價開始爆發了,不過可以膚淺的理解為,實體經濟放緩,資本投資實體經濟的收益率已經沒有從前那麼高了,資本發現了新的目標,房市。當然發展房市也需要TG配合啊,因為蓋房子需要批地~政府在過去若干年,經濟發展迅速,人民對於生活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簡直迫在眉睫~民生問題是大問題啊,所以TG絕對不惜負債纍纍,來提高城鎮化建設。結論就是,政府債簡直堆了個飛起。
現在把上面這個故事按照正常的時間順序來推~
1、政府負債纍纍了,為了償債,就需要創收,那麼政府創收的來源有什麼呢?
稅收:但是提高稅收是一個波及面很廣的事情,不能輕易動稅收的心思。
政府經營:靠自己經營的一些特許項目和實業來創收,不過這個太慢了啊,而且很多政府平台公司的表現也很坑爹啊,比起創收,不要添麻煩就好了。
賣地:這個是最簡單粗暴的,一方面支持城鎮化建設,一方面完成政府政績,還能創收。
於是政府就開始歡樂的賣地了~可是地價不夠高啊,解決政府債務的速度不夠快,那就抬價唄,房子漲價,地價就自然水漲船高了。
2、可是房價眼看著越來越高了,房產已經從居住屬性變成了投資屬性了。以前持有房產的都是居民,已經有房的看著自己房價升高,也很開心啊,完全不慌~但是還有買房需求的部分人群就變成了譴責房價的主力軍,無奈力量並不夠大,畢竟在裡面得利的有房者和資本家(滑稽)才是大頭。
隨著房價越來越高,也有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追漲了,除了機構的資本,還有機構藉助機構的資本,還有個人藉助機構的資本。說白了就是通過金融機構加槓桿開發房地產,通過借錢買房,買了房抵押再借款再買房,就很嗨~這個過程無疑增速了房地產價格的膨脹~
3、這個價格膨脹到了什麼地步呢,膨脹到有太多的資本在裡面了,如果突然縮水資本外逃,對匯市都會造成很嚴重的打擊,匯市一受打擊,其他市場就都不好過了,瞬間金融危機就來了。所以我們得想辦法把資本鎖在房市裡面,於是房產稅和限售令出現了。
雖然房產稅和限售令直接動了資本家的蛋糕,但是畢竟資本家不是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民,他們有更強的風險承擔能力,也更理智,畢竟賬麵價值還在,不會一下子就暴走。
可是限售令直接導致了原本具有投資屬性的房地產失去了流動性,失去流動性的資產按理說公允價值就應該開始下降了,但是資本家們(包括被藉助槓桿的金融機構)都不希望自己賬面上的資產,自己的抵押物價值受損,所以在他們的支持下,房市即使失去了流動性,在短時間之內也不會瘋狂下跌。
但是短時間不下跌,如果時間稍微長一點了,房市開始下跌了怎麼辦,風險還是會慢慢爆發。所以房價得穩住,不能跌。會計裡面,投資性房地產產生收益的最直接的兩種方式就是出售和出租,既然限售令和房產稅限制了出售,那就在出租上做文章來保住房產的價格。
而我大天朝熱點城市的房地產租售比簡直感人啊,北上深這種租售比可能連2%都不到,其他城市稍高一點也沒高到哪去,低於市場利率啊。那把房屋看做一種投資品,就要開始在賬麵價值的基礎上開始折價了,可是資本家(滑稽)又不想讓房價跌,那隻能提高租房的附加價值,來提高房租了。
於是租售同權出現了。
再試想一下,如果不出現租售同權,且假設房價不跌,會發生什麼~
房市裡面鎖了那麼多錢,都是誰的錢呢?除了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炒房的機構的,還有大量的錢是金融機構的錢。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作為有吸儲功能的機構,其實拿的錢有不少是人民的。這些錢再說細一點,就是資本實力不算那麼強的一些人,通過買房,抵押,再融資買房,一下子買了很多套房子,但是只要能夠付這麼多套房子的息,那在沒有限售的情況下坐等房子增值就可以投機發財了。
可是基於上述假設,沒有租售同權,但是房價也沒有跌,這些背著很多套房利息的人,即沒有辦法通過賣房來解套,也沒有辦法通過租房來彌補財務成本,簡直慘慘噠。於是在利息的重壓下,終於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違約了。
這還是假設房價沒跌的情況,如果房價跌了,那簡直就是大面積的違約,好慘好慘。
繼續拋棄假設,回到現實。
在房屋瘋長的那段時間裡面,市場上出現了一種金融產品,叫資產支持證券,簡稱ABS,具體是個啥這裡就不贅述了。於是基於買房子的信貸資產,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私募ABS,裡面裝的很多就是打包的房屋信貸資產。是不是聽起來很像《大空頭》裡面的CDO(擔保債務憑證)。
所以租售同權不出現,這些ABS的兌付能力也會下降,那麼如果有一天房屋房屋價格穩不住了,開始大面積違約了,順帶著大面積的ABS開始違約了,那可能就要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了。
所以總結一下,直到租售同權的一系列政策達到了什麼目的:
1、解決政府債務,間接收了一部分富人的智商稅,讓炒房者為政府債務買了單,表面上還縮小了貧富差距(滑稽),但是代價是一部分人現在不但買不起房,還可能要租不起房了。
2、鎖住資本,防止資本外逃,保護匯市。
3、防止金融衍生品出現兌付風險,造成金融危機。
以上都是個人拙見,瞎JB寫的,大概有那麼一點點數據支撐,但是沒有整理過,所以原文裡面也沒有引用太多的數字。
不過!我大天朝是真的厲害,次貸危機這種東事情根本就不會發生在我大天朝嘛(滑稽)2333333~
單位有公租房,簡單來說。
會很便宜 就政府建造的
但是。你很難租到,
其次 存在利用自己身份去租到再轉租的加價戶
當年出廉租房 兩限房 經適房政策的時候,我歡欣鼓舞,覺得房地產終於走上正途。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推薦閱讀:
※國外的個人信息泄露程度嚴重嗎?和國內相比呢?在外國互聯網黑色產業鏈是怎麼樣的?
※「愛國青年」和「愛國賊」有何區別?
※國內未來3~5年內,徵信業務是否有可能爆發?
※媒體報 Pokémon GO 即將登陸中國,你如何看?
※你如何看待許多經濟條件一般的人購買 iPhone 6 這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