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的戰爭比戰國規模還小?

戰國時期,兵力最少的韓國都有二三十萬兵力,而長平之戰更是趙國秦國各幾十萬兵力的戰役。為什麼三國擁有整個河北四州地區的袁紹才動員出十萬人,而曹操才幾萬人。而三分天下的蜀國,普遍認為兵不滿十萬。為什麼中原七國單拎出來一個都有幾十萬兵,三國就不行了,就連魏國也才二三十萬,跟最弱的韓國大致相當。 @臭鹹魚 第一次問,望不吝賜教


謝邀。

簡單說,三個原因。

一是士兵動員方式不同。

二是部隊編製方式不同。

三是最重要的……大家都虛報數字吹牛皮。

第一點。

戰國時兵民一體,所謂能用的數字,其實就是適齡農民。徵發出去的數字里,肯定包括了大量非戰鬥人員——吹的是帶甲百萬(這個數字的水分參考第三點),真上第一線肉搏的戰鬥人員,沒那麼多。

三國形勢複雜,但因為軍閥部曲制度,臨時徵發的農民兵比例應該低些,所以數字也顯得沒國皆兵那麼瘮人。

《戰國策》:

趙惠文王三十年,相都平君田單問趙奢曰:吾非不說將軍之兵法 也,所以不服者,獨將軍之用眾。用眾者,使民不得耕作,糧食挽賃不可 給也

田單這裡提了一個細節。動員兵力多了,民不得耕作,糧食難以供給。糧食難以供給時理所當然,出了兵為什麼民不得耕作?因為戰國時兵民一體

長平之戰:

「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 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徵發十五歲以上的人都去長平:那是百姓啊。

長平趙國四十五萬人完蛋了。之後燕國企圖來打趙國時,理由:

自邯鄲圍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謀,曰「趙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舉兵擊趙。

可見長平死的四十五萬人,可能不僅指趙國的成年軍隊,而是趙國可以拉壯丁的成年男性。

三國時呢?

按東漢制度,開國後就罷郡國都尉,又罷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及軍假吏,等於取消地方軍隊。

三國時為東漢末,軍閥許多靠部曲,相當多軍閥的私兵部曲是兵農分離的

蜀漢滅亡時,給鄧艾報戶口:

「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將士和人口是分開算的。

戰國時一打仗,老百姓扔下鋤頭就去打了,真上第一線的,天曉得幾個人。反正白起和趙括四十萬級別的人對砍,白起動用的機動兵力也就幾千。

其他,拉板車送糧食的老鄉、立壁壘的民夫,都在裡面了。

三國時部曲軍隊也有屯墾的,許多也按民夫來。但還是有部分兵農分離。所以數字顯得少。

第二是組織方式不同。

如上所述,田單時代,已經意識到兵力過多,可能會影響後勤。說明許多戰國還沒注意到這點。

三國時已經對此有警覺了。曹操注孫子兵法,如是說:「欲戰必先算其費,務因糧於敵也。」

曹操早期經歷過許多次兵糧問題,兗州戰呂布、官渡戰袁紹,大多跟糧食有關係。後來諸葛亮其實也不止一次糧盡退軍。所以三國時,許多戰役雙方是有意識的為了經濟,控制軍力。

費禕在時,姜維每每出兵不過萬人。姜維能帶萬人以上北伐時,人都五十多歲了。打仗打到後來,就是打糧食。

大家都說,漢武帝時3000萬人口,漢末只有700萬左右,太可怕了,都殺完了——其實也沒那麼誇張。雖然漢末的確「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但是瘟疫和戰爭死去的之外,還有流散人口。

諸葛亮曾經跟劉備說過這事:

「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游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

備從其計,故眾遂強。

——荊州人其實不少,只是都不上戶口。

東漢末亂世,經濟生產和戶口普查都跟不上,所以顯少。

最後一點……吹牛問題

《三國志·魏書·國淵傳》:

「國淵字子尼,太祖(曹操)征關中,以淵為居府長史,統留事。田銀,蘇伯友河間。銀等既破……破賊文書,舊以一為十。及淵上首級,如其實數。太祖問其故,淵曰:『夫征討外冠,多其斬獲之數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聽也。河間在封域之內。銀等叛逆,雖克捷有功,淵竊恥之』。太祖大悅。」

破賊文書,都是以一當十地吹。國淵不吹牛,還被曹操問為什麼。

至於己方的兵力……不吹也不好意思對吧?國淵這樣,已經算務實了。

官渡之戰的兵力,歷來是個八卦。都說袁紹簡精兵十萬,曹操有些說法兵不滿萬。其實曹操起兵時數千人,此後收青州兵數十萬(這裡面肯定包括了家屬),又四方征伐,兗州、豫州、汝南、徐州、關中都在手裡,關鍵大戰,卻只拿得出一萬人,聽來不對。

又《三國志》稱官渡之後,袁紹軍被坑殺七萬人——第一這數字有些誇張,第二曹操軍若不過一萬,怎麼坑得了七萬人呢?

所以三國兵力,有許多虛頭花賬,沒法太較真。

蜀漢滅亡時交賬簿所說的兵力十萬二千這類官方數據,也許靠譜一點。

至於戰國時,各國動不動「帶甲百萬,車千乘,粟支十年」,查考其記載,多是蘇秦等縱橫家的說法。

縱橫家就是人嘴兩張皮,吹牛不上稅,不能當真。

我更願意相信:

因為兵農一體,因為趙國四十五萬人一死於是全國壯年皆盡;秦國以六十萬人給王翦是所謂「空國以委我」,我覺得這意思是:

趙國壯勞力(而非一線專業士兵)打死也就四十來萬,秦國壯勞力(而非一線專業士兵)到頂也就六十萬。

那,就這樣了:

戰國數字里包括民夫,三國至少還有部分是兵農分離的。

戰國打仗堆農民人頭到影響生產了,三國好歹還計算著糧食來。

戰國縱橫家吹牛沒邊,三國也習慣以一算十。

大家一起吹,但戰國估計吹得更大些。


「兵」和「軍」不分,歷朝歷代的史書都有類似的混淆。中學水平的資料就基本能揭示問題:

高考明朝歷史知識點:明末農民戰爭

李自成又統兵南下湖廣,在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攻破襄陽、荊州(今湖北江陵),不過數月,佔有湖廣北部(今湖北)各州縣。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改襄陽為襄京,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軍政制度。在中央設內閣,成立六政府。在地方上設置府尹、州牧、縣令等。在軍制方面,實行精兵制度,每一精兵配置司牧、司柴、司器械等二十多人,精兵共約五、六萬,軍數實際超過百萬。

注意措辭:「精兵」五六萬,「軍數」百萬。全部野戰兵力坐不滿一個足球場的看台。

明朝(上)_中國歷史故事大全_兒童故事之家

為保證軍隊的兵源及供給,明初又實行軍戶和屯田制度。凡軍士都是世襲的,單獨編戶籍,叫作軍戶。全國軍戶約有二百萬家,佔全國戶數很大的比例。凡各地衛、所皆實行屯田,以保證軍餉的供應。軍士分為屯田與守城兩部分,屯田者專事耕墾,供應軍糧;守城者專務防守操練。軍士守城與屯種的比例,大致是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明初一個時期之內,幾乎無軍不屯,軍隊大體能夠屯田自養,屯田收入成為軍餉的主要來源,這就使國家免去養兵之費,大大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遇有戰事發生,則由兵部奉旨調衛、所兵,臨時命將充總兵官,發給印信,統兵出征。戰事結束,總兵官交還印信,兵士回到衛、所。這樣將不專軍,軍無私將,而軍權集於中央。

「兵」是用來打仗的,「軍」的身份只能說明你屬於軍事系統。按照明朝政府最樂觀的想法,也就是20%-30%的「軍」能成為「兵」——這還是在防禦情況下,不用考慮軍糧和物資運輸。如果轉為進攻狀態,兩三個出徵人員為一個人搬運物資也未必夠用,「兵」的百分比立刻就降到了5%以下。

(點擊看大圖,每個點都是一個衛所,意味著5000多「軍」,如果都是「兵」,要多麼恐怖)

當然,200萬軍戶,能出10萬「兵」,對一個大帝國來說也湊合夠用。但在帝國末世,往往是十萬「兵」也湊不出。晚明一個總兵級別的高級軍官,能有幾百「兵」就不錯,幾十個總兵湊起來,就是明朝的全部野戰兵力。所以明朝對內壓不住幾萬戰鬥部隊的李自成,對外打不過幾萬野戰軍的清朝。

到了清朝,天下一統,蒙古草原上不再有邊患,所以清朝一直靠十萬人不到的士兵應付強度不算太大的邊疆戰役。由於清朝商品經濟比較發達,內地行軍一般靠花錢購買商業物資,顯得「兵」和「軍」差不多,但邊疆作戰依然是幾萬士兵後面跟著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軍」——無論這些人是否屬於軍事系統,在對手看來,他們和戰鬥兵員肯定是同一支大軍。而作為邊疆用兵的總後路,陝西督糧道是天下數得著的肥缺。

其實一直到20世紀中期,中國還是農業社會,極端缺乏後勤設備,必須靠高比例的後勤人員來保證作戰。淮海戰役一開打,二野就插入敵陣,在宿縣切斷鐵路,廢掉國民黨一方的現代運輸力量。然後華東和中原地區發動600萬民工支援前線,製造後勤優勢。放到歷朝歷代,這都是冬季發動600萬大軍,號稱千萬還算謙虛的。實際上呢,600萬民工配合上千輛卡車,再加上搶下鄭州鐵路樞紐,初步開動華北鐵路網,這才養活了50多萬一線兵力。換算起來,百萬大軍也只有不到十萬的作戰力量。

濟南戰役前夕的地圖,比淮海戰役早2個月,之後解放軍拿下了鄭州和濟南,又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攻佔宿縣,國民黨就只能靠倉庫對付600萬民工運來的物資了。

總而言之,歷代都有「兵」和「軍」混淆的問題。算上後勤體系後,百萬大軍只有十幾萬甚至幾萬能打的,一點都不奇怪,畢竟連20世紀前期的解放軍都是如此。這個時代說「軍」,那個時代說「兵」,同一時代的史書各說各的,都很正常啊。一旦想通了這個問題,史書上高高低低的數字就不會製造困惑了。

相關回答:

古代攻城戰,第一個爬上梯子的人是怎麼想的?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為什麼在清朝佔領山海關以後,推進速度那麼快?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戰敗主要是因為軍事策略失誤嗎? - 馬前卒的回答


我來從軍事制度及其經濟基礎的層面上回答吧。

首先呢,推書,這個問題在我參寫的《帝國強軍》一書中有過比較詳細的論述。其中我寫的《漢羽林騎兵》一節論述了秦漢古典軍國主義的消亡,陳峰韜先生的《東晉北府軍》和廉震先生的《北齊百保甲騎》則論述了南北朝軍事制度的基本風貌。而三國時代的軍事制度則是兩者的中間形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這裡購買:

戰爭事典特輯020《帝國強軍:中國八大古戰精銳》-淘寶網

從戰國到秦漢,中國經歷了一個古典軍國主義的時代。這個時代,由西周沿襲下來,在春秋時期幾經變革的國人從軍制因為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當中,國人階層本身的瓦解而無以為繼,各諸侯國都在尋求軍事改革。荀況在《議兵》一文中說:

上足卬則下可用也,上不卬則下不可用也。下可用則強,下不可用則弱,是強弱之常也。隆禮效功,上也;重祿貴節,次也;上功賤節,下也:是強弱之凡也。好士者強,不好士者弱;愛民者強,不愛民者弱;政令信者強,政令不信者弱;民齊者強,民不齊者弱;賞重者強,賞輕者弱;刑威者強,刑侮者弱;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強,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強,輕用兵者弱;權出一者強,權出二者弱;是強弱之常也。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是事小敵毳則偷可用也,事大敵堅則焉渙離耳,若飛鳥然,傾側反覆無日,是亡國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賃市佣而戰之幾矣。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是數年而衰而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是故地雖大其稅必寡,是危國之兵也。秦人其生民也陿阸,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勢,隱之以阸,忸之以慶賞,?之以刑罰,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斗無由也。阸而用之,得而後功之,功賞相長也。五甲首而隸五家,是最為眾強長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秦之銳士不可以當桓、文之節制,桓、文之節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

在諸多軍事制度中,以秦國為代表的軍功爵制度及郡縣徵兵制最終顯示出最強的生命力與戰鬥力,成為戰國中後期到西漢時期軍事制度的主流。也就是在此基礎上產生了驚人的徵兵率和巨大的戰爭規模。各國動輒傾國而出,動員幾十萬大軍出征,戰役參戰總兵力可以超過100萬。這個時期是中國古典軍國主義最高峰的時代。

但是到西漢中後期,郡縣徵兵制卻逐漸走向消亡。武帝時期就已經開始實行募兵制,到東漢基本取消了郡縣徵兵,募兵製成為軍隊主流,一直到三國時期演變為部曲制和世兵制。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是名田制的破壞。郡縣徵兵制的關鍵在於民眾為什麼願意從軍。秦漢古典軍國主義的基礎在於軍功爵制度,其落實到土地制度上稱為名田制。張家山漢簡中的《二年律令·戶律》以二十等爵為基礎,規定了有爵者、無爵的平民和其他特殊人群獲得田、宅的標準,是研究西漢名田制的第一手資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篇論文:

從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看西漢前期的土地制度

沒興趣的同學只要知道這一點就行了:名田制的核心是殺敵賞田,但沒地可賞的時候名田制就搞不下去了。到西漢中後期大地產興起,土地大量兼并,封建莊園遍地開花,國有土地日益減少,名田制分不出田來。拿不到田的老百姓自然就不願當兵了。

怎麼辦?所以武帝開始搞募兵制。

三國時期的部曲制和世兵制,實際上是募兵制順應莊園制封建生產關係的進化。正如荀況所說,單純給錢當兵的募兵制在商品經濟僅屬於封建經濟附庸的時代,最終的結果是「是其去賃市佣而戰之幾矣」。部曲制可以視為在封建人身依附關係為基礎的情況下,以土地和官位代替金錢的僱傭兵,而世兵制則是部曲制的國家化。

其次是騎兵的崛起和戰爭藝術的演進。戰國時期,中國的軍事行動基本上只有會戰和攻城戰兩種戰爭形式。這是適合大規模車步合成部隊的作戰方式。但是到了秦漢時期,騎兵逐漸崛起開始改變戰場形態。高機動的騎兵部隊可以避免和對方正面作戰,使用深入敵後破壞敵補給線的戰法逐漸削弱和摧毀敵人,或者通過誘敵深入的戰術分割孤立敵人。比如長平之戰中秦軍就是用騎兵迂迴到趙軍後方切斷其補給線,從而合圍了趙軍。白登之圍中,匈奴在正面作戰中打不過漢軍,但是利用誘敵深入的戰術,誘使劉邦率少量騎兵輕敵冒進,最後合圍了劉邦。文帝和景帝時期,匈奴多次入寇,也是採取不和漢軍正面交戰的游擊戰術,每每搶掠大量人畜而歸,而漢軍耗費巨大的出征則無功而返。

在周亞夫平七國之亂中,一種新的戰略成型了。吳王濞以典型的郡縣徵兵制徵集起來的三十萬吳楚聯軍對陣周亞夫的少數中央軍。周亞夫正面採取費邊戰略拖延時間,同時派出精銳騎兵切斷吳楚聯軍的補給線。結果吳楚聯軍僅三個月就崩盤了。周亞夫平七國之亂表明中國軍事家已經認識到超級大軍最大的敵人實際上是自身的巨大消耗。依託築壘和騎兵這兩支力量,少數精銳部隊完全可以擊敗超級大軍。

因此,三國時期郡縣徵兵制讓位給部曲制和世兵制,既有經濟基礎發生變化的原因,也有軍事技術進化的原因。一方面,封建社會的成熟,大地產對土地的壟斷以及最終莊園制的形成,國家已經無法維持名田制,軍功爵制度及郡縣徵兵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騎兵的崛起和戰爭藝術的進化使得郡縣徵兵制搞起來的超級大軍也不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當然,三國時期也不是說郡縣徵兵制就完全消失了。比如一般認為蜀漢就仍然堅持著郡縣徵兵制(當然蜀漢也有部曲制和世兵制),因此蜀漢能夠以區區百萬人口搞出十萬大軍來。蜀漢能夠搞郡縣徵兵制也是有原因的。操賊放棄漢中時遷走了漢中百姓,導致蜀漢擁有大量無人耕種的國有土地。諸葛亮本人在蜀中嚴刑峻法,也抑制了大地產的擴張。這使得蜀漢有搞郡縣徵兵制的經濟基礎。相比之下,曹魏基本上可以視為大地產莊園主聯合體,孫吳則是日後東晉士族政治的濫觴,兩者都不可能損害莊園主利益去跟著蜀漢搞軍國主義復辟。郡縣徵兵制和諸葛亮本人一樣,必然迎來「星落秋風五丈原」的結局。

至於莊園制下軍事制度的發展,請大家繼續閱讀《東晉北府軍》和《北齊百保甲騎》,揭示那個鋼鐵猛獸所統治的時代,討論南北朝軍事制度與西方封建騎士制度的異同。


謝邀。

倘若將三國時代的起始定義為黃巾之亂,不難發現其戰爭規模似曾相識。

黃巾起事,【眾三十六萬餘】;張燕【眾至百萬,號曰黑山賊】;青州黃巾入兗州,【賊眾百萬,百姓皆震恐】;關東諸侯討董卓,僅屯於酸棗的豫州、兗州之眾即有【兵十餘萬】,二袁主力尚不計於內。如此規模,較之戰國爭雄恐不遑多讓。

然而,按察史料即可發現,隨著群雄逐鹿的深入,各家軍隊的規模不增反減。譬如決定北方歸屬的官渡之戰,袁紹舉全軍不過精卒十萬人。難道雄踞四州的袁本初,其動員能力僅止於此么?

官渡鏖兵,袁軍悉數報銷,曹孟德宜將剩勇追窮寇,但說好的推枯拉朽卻缺席了五六年,期間還在鄴城之下慘遭袁尚、袁譚倆小字輩羞辱,最終靠著二袁作死方才粗定北方。末了拿來毀了兩回的冀州賬本【校計甲兵】,還【可得三十萬眾】。

這就有意思了,充分說明袁紹不按戰國模式搞個四五十萬,非不能,乃不為也。

現下既已知其然,再看看其所以然。

戰國可稱全民皆兵。長平之戰最為典型,趙軍四十五萬覆沒,被稱為壯者盡於長平;秦王為遮斷趙軍糧道,發河內【十五以上悉詣長平】,大勝之餘落個【死者且半,國內空】。由此可見,戰國時期所謂的四五十萬大軍,大多不過是放下鋤頭的農民而已。

這一遺風延續至楚漢相爭。劉項對峙滎陽,【蕭何發關中老弱未傅者悉詣軍】;井陘背水之役,韓信【驅市人而戰】。

這些軍隊的成色,與黃巾軍乃至討董之郡縣兵相去無幾,規模雖大,面對精銳部隊衝擊時的表現又如何呢?

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

五十六萬大軍,半天報銷。這樣的神跡是否唯項羽專美呢?

無獨有偶:

初平二年,青、徐黃巾三十萬眾入勃海界,欲與黑山合。瓚率步騎二萬人,逆擊於東光南,大破之,斬首三萬餘級。賊棄其車重數萬兩,奔走度河。瓚因其半濟薄之,賊復大破,死者數萬,流血丹水,收得生口七萬餘人,車甲財物不可勝筭,威名大震。

白馬公孫表示毫無壓力( ̄_, ̄ )

這波敗戰之餘休養生息後發展至【眾百萬】,躥入兗州,又被曹操一勺燴了。黃巾跌倒,老曹吃飽,【受降卒三十餘萬】,青州兵就此誕生,可喜可賀。很快,窮人乍富的曹操在主場迎來了呂布同志的考試,結果嘛——

布出兵戰,先以騎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陳亂,馳突火出,墜馬,燒左手掌。司馬樓異扶太祖上馬,遂引去。

這就是三國遊戲中的精銳代表【青州兵】╮(╯▽╰)╭

至於酸棗討董聯軍的下場,地球人都知道,連董卓的面都沒見上,就在汴水之濱被徐榮一支偏師按在地上摩擦。

綜合觀之,董卓、呂布、公孫瓚,其系統不一,但共同出身是涼州、并州、幽州等緣邊諸州,所部的共同屬性是邊兵,易言之,是在外戰的血火考驗中成長起來的職業軍隊。當所謂的數十萬大軍遇上職業化軍隊,其結果就是砍瓜切菜,談笑間灰飛煙滅。

舉個例子,孫堅曾參與涼州平叛,與董卓相愛相殺,是有經驗的軍事將領。末了起事關東,帶著數萬大軍找老董再續前緣,卻慘遭李傕、徐榮等凌辱,連番大敗,狼狽萬分。老董長史劉艾立馬HIGH了,認為這屆孫堅不行,比李傕、郭汜不知道差到哪裡去了。然而——

卓謂長史劉艾曰:「關東諸將數敗矣,無能為也,唯孫堅小敢,諸將軍慎之。堅昔西征,其計策略與人同,無故從諸袁兒,終亦死爾。」艾曰:「堅用兵不如李傕、郭汜。堅前與羌戰於美陽,殆死,無能為!」卓曰:「堅時將烏合兵,且戰有利鈍。卿今論關東大勢爾,亦終無所至,但殺二袁兒,則天下自服矣。」

【將烏合兵】才是孫堅的真正敗因。《唐太宗李靖問對》記錄了諸葛亮的觀點: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敗也;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勝也。可為詮釋。

三國時代前期這些【數十萬大軍】的下場,充分說明歷經兩漢四百餘年的軍事進化,未經長期訓練的武裝農民在職業化軍隊的面前完全不堪一擊。歷經現實教育,各家的軍隊規模都出現了縮減。以曹操為例,當初收卒三十萬,末了屢次擴張勢力,到官渡決戰時,其兵力卻不過數萬,即便舉兵南征,亦不過十餘萬人。

規模的節約,帶來的是職業化的不斷加深,最終產生了世兵制,兵戶的數量決定了軍隊的數量。

《唐太宗李靖問對》:不大勝亦不大敗者,節制之兵也。

官渡之戰後,日不移影大破數十倍敵軍的神跡已基本不可再現,兩軍長期對峙成為常態。

當然,人口的減少亦制約了軍隊的規模,但若僅以賬面人口估算,必然導致嚴重失真。試舉一例,三國境內都存在大量異族人口,承擔軍費,出人出馬,但這些人口均不在編戶齊民之列。葛劍雄先生預估三國人口在二千餘萬到三千萬,個人以為大略妥當。

總之,個人以為,三國軍隊規模的縮減,是主觀能動與客觀條件制約的共同產物,三國戰爭形態的轉變,及對外戰爭的碾壓式表現,已充分證明這一演化的必要性。

當然,史書作者不同的風格也有助攻。倘若換司馬遷同志來寫赤壁之戰,恐怕就是【曹操並荊州軍,凡八十萬眾,順流東伐……】╮(╯▽╰)╭


沒辦法,三國肯定遠不及戰國,因為在戰國時期,地球上的人類世界的軍隊數量在1000萬以上。東西輝映,中國的戰國七雄有500萬大軍,波斯帝國也有500萬大軍,其餘國家就不計算了。下圖為戰國七雄和波斯帝國的千萬大軍,其中橫跨歐亞非的波斯帝國面積,要遠超過戰國七雄面積的總和(製圖:蒼天熊貓)。

希羅多德的波斯帝國的500萬大軍

戰國七雄的500萬大軍

秦國奮擊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戰國策)。

楚國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戰國策)。

趙國: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史記)。(長平之戰後)趙使廉頗以八萬遇栗腹於鄗,使樂乘以五萬遇慶秦於代(戰國策)。

燕國:左右皆以為趙可伐,遽起六十萬以攻趙。令栗腹以四十萬攻鄗,使慶秦以二十萬攻代(戰國策)。

齊國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戰國策)。臨菑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史記)。

魏國: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史記)。

韓國精兵二十萬,廝徒十萬(戰國策)。

我賭5毛,以上這些數字都是真的。

---------------------------------------------------------------------------------------------------------------------------

不知道為什麼還有人一廂情願地相信百萬大軍的數字!

中國戰國時期的動員率是多少,孫子兵法已經給了答案

  • 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動員10萬軍隊,要影響70萬家,按每家(戶)4-5人計算,要影響到300萬人左右。那麼說中國戰國時期的動員率就是在3-4%之間,5%就屬於動員率紅線了。而值得注意的是戰國常見的各種奇葩斬首數字,比如斬首8萬,或斬首24萬,都屬於秦國的,六國幾乎沒有,就連六國相互之間的戰爭里也幾乎沒有斬首數字。看看《商君書》對秦軍斬首是怎麼要求的

  • 能攻城圍邑斬首八千已上,則盈論野戰斬首二千,則盈論。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將,盡賞。

大秦神軍攻城時斬首8000,野戰時斬首2000就是頭功了。史記里秦軍動不動斬首幾萬,十萬,十幾萬,二十幾萬的斬首,只能是笑話了。先秦的兵力數字由於史料來源單一,大多不可考,但秦魏雕陰之戰確是個稀有的例外

  • 史記秦本紀:七年,公子昂與魏戰,虜其將龍賈,斬首八萬。

  • 史記魏世家:五年,秦敗我龍賈軍四萬五千於雕陰。

同一場戰事,雙方記載的人數卻有差異,魏軍才4萬5千人,結果秦軍斬首8萬。原因很簡單,魏世家裡的魏軍兵力數4萬5千人,來源於少見的魏國記載,而秦本紀的斬首8萬來源於秦國單方面的宣傳。而戰勝者的誇大宣傳自古有之,比如三國志國淵傳是怎麼說的

  • 破賊文書,舊以一為十,及淵上首級,如其實數。太祖問其故,淵曰:夫征討外寇,多其斬獲之數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聽也

報捷文書都至少是以1為10的,把斬首數字誇大10倍以上,都是為了給老百姓展示【大武功】的。而軍律上的數字不是對外宣傳用的,自然沒必要誇大。在當時,野戰斬首2000已為全軍通賞的大勝。雕陰之戰即使秦軍斬首縮小10倍,是8000級,也是超凡的重大勝利。而像白起的那些動不動斬首24萬的數字,自然是司馬遷採用的秦軍官方對外宣傳的吹噓數字

至於為什麼只有秦軍的斬首數字,而沒有六國的斬首數字,那就只能問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了。吹噓戰功,從古至今而不斷,正如宋代史家趙甡之曾言:【觀騰報之功狀,考一時之記錄,莫不張其聲勢,大其功伐,皆不可取信】。以致有了炮黨殲敵1億,虎踞台灣的笑話

----------------------------------------------------------------------------------------------------------------------------

而漢末三國的動員率的極限是多少,史料也給了端倪:

  • 晉書地理志:孫叔(權)赤烏五年(242年),亦取中州嘉號封建諸王。其戶五十二萬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萬

  • 晉陽秋曰:濬收其圖籍,領州四,郡四十三,縣三百一十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米穀二百八十萬斛,舟船五千餘艘,後宮五千餘人。

  • 三國志諸葛恪傳:恪遂有輕敵之心,以十二月戰克,明年春(253年),復欲出軍......恪題論後,為書答友曰:足下雖有自然之理,然未見大數。熟省此論,可以開悟矣。於是違眾出軍,大發州郡二十萬眾,百姓騷動,始失人心。

赤烏五年(242年),東吳在籍人口約240萬,而280年東吳滅亡時人口約230萬,兵力23萬。但諸葛恪於253年動員20萬人大舉進攻時,卻【百姓騷動,始失人心】,說明東吳約240萬百姓是無法承受20萬人,也就是約8%的動員率的,這次動員【始失人心】也導致諸葛恪失道寡助,成為諸葛恪被孫峻殺死的誘因之一。

東吳百姓既然無法承受8%的動員率,說明孫子兵法描述的戰國時期5%的動員率紅線依然可以套在漢末三國時期。

---------------------------------------------------------------------------------------------------------------------------

從世界大戰、抗戰和內戰的動員率中外對比看古代百萬大軍的虛妄_史命召喚吧_百度貼吧

看看什麼叫動員率,內容略作修改

以上是18世紀到19世紀幾次戰爭的動員水平,孫子兵法描述的【興師十萬】而【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的戰國5%的動員率紅線也在這範圍以內

一戰中,英法作為協約國主力,近乎傾家蕩產的動員作戰,瘋狂刷兵,而作為後來失敗的德國和奧匈,自然也不會說留一手,但是在動員率上,我們看出了雙方之間約存在4%~5%的動員率差距,結合當時生產力的差距,這也說明了生產力差距直接影響了動員率的差距。

其中最為極致的是保加利亞,幾乎所有壯丁人口都被拉去軍隊(壯丁,即是除過老幼外的幾乎全部男性,一般占人口1/5到1/4)。除了這個數據未必準確的特例外,幾個老牌工業大國英法兩國在大戰中都是超過20%的動員率,近乎全部壯丁上戰場。另外幾個國家如俄國美國未出全力,因此也不能作為其全部潛力來考慮。

而在二戰中,蘇聯、德國、日本由於戰況窘迫,打到了近乎傾家蕩產的地步。因此其動員率水平可以視為其榨乾一切潛力的頂峰狀態。美國自44年起都開始消減軍工產量了,潛力遠未盡出。英國人雖然打了不列顛空戰和北非,不過也依然沒有如一戰那樣極限擴充陸軍去進行陸戰。義大利人一貫醬油作風就不說了。

那麼我們可以看出,蘇德日三個完全發揮的選手中,德國人最高實現了21%的動員率,持平於一戰時的英法,日本和蘇聯兩個工業化更後起國(德國相比英法就是後起國)則只有14%左右的動員率,這種排名也幾乎完全對應了當時這些國家工業實力的排名。

一戰的英法德和二戰的蘇聯、德國、日本的動員率,都超過在人口才250-300萬的紅區的11%動員率了(紅區動員率情況可以看評論區的精選評論)。所謂戰國時期1戶5人出1兵的20%的動員率就是搞笑了


我只看三國史,其他不懂。戰國的事,我只能胡說八道。

要說戰國時,各國發動大戰能動員幾十萬的兵力,首先,題主你要考慮這個數字中包括了後勤人員沒有?其次,這數字準確,可信嗎?

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持續時間長達數月甚至數年),一個生產力相對低下(時間縱向比)、主要以農業為經濟支柱的國家,其戰略儲備糧食能讓百姓幾年不用勞作?

我以為,能想到這些,就會對史書中記載幾十萬兵力抱著看看而已的態度了。

最簡單的解釋,所謂幾十萬人參戰,可能絕大部分人是後勤非戰鬥人員

以上是我腦補的胡說八道,下面開始說三國史。

三國史中對人口的記載,我熟悉一些,首先要明確的是:

1.董卓之亂至李傕之亂(190-195)時對河南、關中地區的摧殘,關東諸侯混戰對轄地的摧殘,導致人口銳減。

2.興平年間(194)至建安初(196年)這三年的饑荒、旱災對社會底層(農民)的傷害。

第一條不用說,自然是:連年的戰爭對整個東漢帝國的摧殘是導致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

漢末混戰導致人口銳減的起點是初平元年(190年)。

關東起兵反董時,聯軍的人數都有「數十萬」,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數十萬不可能全是兵(戰鬥人員),更多的應該是非戰鬥人員。

陳志《司馬朗傳》:關東諸州郡起兵,眾數十萬。

第二條,在這場(194-196年)持續的饑荒中,關東兩個勢力最強大的袁紹、袁術,他們的士兵都出現了缺糧的情況!

——想想看,士兵都缺糧,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呢?只能等死了!

陳志《武帝紀》裴注引《魏書》:自遭荒亂,率乏糧谷。諸軍並起,無終歲之計,飢則寇略,飽則棄余,瓦解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

這條史料,裴松之是放在建安元年(196年)末,曹操開始屯田時。

曹操屯田後,書上也是說過了幾年後,糧食儲備才逐漸上來了。

陳志《國淵傳》:五年中倉廩豐實,百姓競勸樂業。

陳志《任峻傳》:數年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

若以《國淵傳》中的「五年」為實,數下197.198.199.200.201,也就是說,官渡之戰(200年)之後,曹操的軍隊才逐漸有了足夠的糧食儲備。

所以題主提到官渡之戰時,袁、曹雙方的兵力相對少,也是自然的事。

當然,這兵力是戰鬥人員。如果把後期非戰鬥人員算進去,我覺得這個數字還可以擴大。

例如曹操軍運糧事見《夏侯淵傳》,說夏侯淵督辦兗、豫、徐三州的軍糧。

陳志《武帝紀》說曹操「兵不滿萬」,顯然是排除了夏侯淵這些搞後勤的人數。

再看袁紹這邊。

陳志《袁紹傳》:(袁紹)眾數十萬,以審配、逄紀統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主,顏良、文丑為將率,簡精卒十萬騎萬匹,將攻許。

裴注引《世語》曰:(袁)紹步卒五萬,騎八千。

裴注引孫盛評曰:案魏武(曹操)謂崔琰曰「昨案貴州戶籍,可得三十萬眾」。由此推之,但冀州勝兵已如此,況兼幽、並及青州乎?(袁)紹之大舉,必悉師而起,十萬近之矣。

可見,「眾數十萬」是動員人數(後勤人數+戰鬥人數),「精卒十萬」才是具體的戰鬥人數描述。

若如此,官渡之戰要「擴寫」一下,也可以寫成:袁紹軍數十萬vs曹操軍數萬。

這不就跟戰國那些「幾十萬」的記載差不多了嗎。

最後發一些史料,感受一下漢末三國的「數十萬」的「大戰」記載。

陳志《諸葛亮傳》裴注引《諸葛亮集》:(曹操與劉備爭漢中時)舉數十萬之師。

陳志《孫權傳》裴注引《江表傳》:(赤壁之戰時)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陳志《周瑜傳》:(赤壁之戰時)曹公(曹操)得其水軍,船步兵數十萬。

陳志《呂蒙傳》:(赤壁之戰時)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

陳志《甘寧傳》:(216年,曹操伐吳)曹公出濡須,號步騎四十萬,臨江飲馬。


現在西歐各國的人口多於一、二戰時,然而現在他們還能組織起一、二戰時的軍隊規模嗎?時代不同,制度不同。戰國時各國征戰已久,長期戰爭數百年,各國積極滋生人口增加兵員,徵召訓練制度也完善,長平之戰時秦國緊急徵兵,戰後趙國緊急動員保衛邯鄲都可以證明各國徵召訓練制度的完善和高效。漢朝即使是最盛時人口超過戰國各國人口總和,但軍隊的最大規模肯定遠遜於戰國時各國軍隊總和,因為很多內地郡縣(實際相當於戰國一國)的駐軍不需要像戰國時那麼多,因為周邊不像戰國時是敵國。而邊郡過去也需要那麼多軍隊,這樣一來二去軍隊的總兵力就會大幅下降。尤其是東漢還廢了郡兵,這種情況長時間維持就會造成徵召和訓練的弛廢,戰國時合格的兵源就不存在了。後世盛唐時人口不如初唐多嗎?但為什麼折衝府再也沒有兵?明中葉後衛所里的士兵還能像明初的前輩們一樣征戰嗎?兵力還有帳目上那麼多嗎?戰國時諸國經歷長達春秋和戰國初期數百年的相對低烈度戰爭,反而促使各國大力增加人口擴充軍隊,戰爭規模隨之擴大。而東漢承平百年,軍備廢弛,突遭大亂,人口驟減,即使想要擴軍也沒有合格的兵源,即使勉強湊夠和戰國時的兵力也不會發生戰國時那樣慘烈的戰鬥,因為軍隊素質不能與戰國時相提並論,很容易出現潰敗,而不是戰國時的殲滅。而且戰國時各國長期經營有完善的賦稅、後勤制度供養大規模軍隊和維持大規模長期戰爭,這是漢末突遭大亂,生產荒廢,糧食產量大減,各軍閥剛剛開始割據,尚未完善和行之有效的賦稅和後勤制度所不能比擬的。另外戰國時各國開始大幅減少車兵,開始以步兵為主戰兵種,而騎兵尚未成為戰爭的主力。步兵比起車、騎兵無疑便宜的多也好訓練的多,而漢已經大量配置騎兵,養兵的成本當然也大幅上漲,規模自然會縮小。我國現在還能徵召到國共內戰和冷戰時期的軍隊規模嗎?我很懷疑我們的義務兵役的徵兵制度還能起效嗎?可能連要徵召的人都找不到。我們現在的人口可比那時多了好幾倍,軍費也是。


戰國時用的是二進位。


東漢末年是人間地獄,不管是網上還是歷史上都有意無意在忽略「十不存一」這四個字。

雖然軍隊職位化會導致軍隊數量縮減,但是要考慮到一個事實是,諸葛亮北伐時已經是十個人養一個兵。蜀中天府,人口都縮減成這樣,可想而知,職業化並不是軍隊數量的縮減的真正原因。

東漢末年,饑荒和瘟疫導致的人口大縮減觸目驚心!

三十多個答案,絕大部分還是在有意無意的忽略人間地獄這個事實。讓人無言以對。

隨便搜索一下就可以知道東漢末年多麼可怕了。

為何東漢末至三國中國人口急劇減少?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次人口大規模減少的時期,從東漢末年至三國,更是這種時期的「加強版」。這段時期中國人口數量下降之大,人民非正常死亡之慘重,在前代後世,恐怕都很難找出第二個時代與之相比。

解放初期,一代偉人毛澤東在研讀三國歷史的時候,也震驚於三國人口減少的驚人局面,發出了「原子彈不如劉關張大刀長矛」的感慨。

https://zm6.sm-tc.cn/?src=http%3A%2F%2Fnews.likeiii.com%2F2013%2F1015%2F17556.shtmluid=1a892cd3afe856566b34666d14d2e69bhid=6ba1ac1e9efd8a86147199718b3311a0pos=5cid=9time=1481534275184from=clickrestype=1pagetype=0000004000008402bu=structure_web_infoquery=%E4%B8%9C%E6%B1%89%E6%9C%AB%E5%B9%B4%E4%BA%BA%E5%8F%A3%E9%94%90%E5%87%8Fmode=uc_param_str=dnntnwvepffrgibijbprsvdsei


首先戰爭只會越來越殘酷,但是規模並不一定越來越大。

但就三國和戰國時期來看,三國時期的戰爭不一定比戰國的小。

原因可能是 演算法不同

就從三國時期三大戰役戰役:官渡,赤壁,夷陵。與戰國末期最大規模戰役長平之戰來看。

戰國時期發生戰爭動輒便是全國動員,而三國人丁凋敝,人口逃亡嚴重,到了後世除了那八年的特殊時期,更不可能做到全民皆兵、全國動員了。

長平之戰的結局,傳統說法是趙軍全軍覆沒, 戰歿者5萬,投降被俘者40萬,降卒全被秦軍坑殺。但是根據學者考證趙軍應該不超過四十萬。因為有記載 白起敢於用兩萬五千人去絕趙軍後路、堵截援兵,以五千騎兵騎分割穿插趙軍中路。所以說至少趙軍可戰之兵不過四十萬人中的一部分。為什麼這樣說呢?

從地圖來看,長平遠離趙國腹地,只是一個邊疆重鎮。既遠離邯鄲又不接上黨郡,而是太行山山地。這樣對秦趙兩國的物資轉運都產生了巨大困難。況且長平之戰時間持續三年有餘(有爭議)。秦趙兩國只能動員全國人力來運輸物資。

況且戰國時代車輛牛馬並不充裕,甚至只能肩扛背馱。四十萬軍隊中民夫苦力當在半數以上。

再看一個例子王翦滅楚之戰。

嬴政遣李信、蒙武率軍20萬攻楚。秦王嬴政二十二年,李信、蒙武兵分兩路深入楚國境地,企圖圍殲楚軍。項燕設伏李信大敗回師。秦王問老將王翦,「多少軍馬可以滅楚?」王翦回答:「非六十萬不能滅楚。」嬴政無可奈何給予王翦六十萬軍馬最終才敢深入楚地。其中原因便是深入敵國物資不能就地解決,只能靠從秦國千里轉運。這樣六十萬軍馬便顯得並不過分了。

再來看看三國時代。首先看一張中國歷史人口統計

可以震驚的看出三國人口是中國歷史上人口最少的,只有800萬不到。其中戰爭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更多的是由於瘟疫、旱澇災害導致。

((中國瘟疫暴發)一是東西漢之間至東漢時期(公元1—3世紀);另一是明末至清初(公元16—17世紀)。這兩段時期都是處在地理環境的突變時期。氣候變遷異常激烈,導至生物圈和人類智慧圈的失調及震蕩。此間一些奇怪的病症、瘟疫就會預想不到地突然出現。東漢末年從公元204年至219年(建安九年至建安二十四年)中原地區流行瘟疫兇猛。東漢張仲景在「傷寒卒病論」中說「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 。特別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死人特多。魏文帝曹丕回憶說:「昔年疾疫,親故多受其災」。又說:「疫癘多起,士人雕落」。那時中原「家家有伏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聲,或合門而亡,或舉族而喪者」 。)

建安二十二年(217),陳琳與劉楨、應瑒、徐幹等同染疫疾而亡。建安七子同一年死了四個。曹操小兒子曹沖甚至都不能倖免,在赤壁之戰前夕在軍中染病身亡。甚至有種說法,曹操並未被孫劉打敗。只是因軍中瘟疫自己焚毀船隻撤軍。

三國時期戰爭,由於中原及長江周圍土地已經充分開墾,轉運糧草已經並不十分困難,所以一般需要的民夫人力較少,記載的五萬、十萬人馬都是實實在在的可戰之兵。至少已經大大去除了運輸人馬。但只有一地除外,那就是漢中。漢中地處蜀魏反覆交兵之地。諸葛亮多次將漢中人口遷往蜀中,魏國也多次將本國雍涼百姓遷入關中。

兩國在此開戰之時也動輒用兵二十萬至三十萬以上,已經超出了官渡、赤壁等大戰。也正說明了物資轉運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到了後代,清朝軍隊鼎盛時期龐大到擁有200多萬人。但大多是維持地方治安的民團,真正常備軍不過百分之二十。維持一支常備軍非常耗費財力。

清朝末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期,由於德軍還在海上,實際上打北京的是七國聯軍,總計18000多人,其中日軍8000多,俄軍4000多,英軍3000多,美軍2000多,法軍800多,奧軍58人,意軍53人。而北京城有守兵15萬,還有30多萬刀槍不入的義和團,然而最諷刺的是偌大的北京城五個多小時就宣告淪陷了。 這就說明一大部分中國軍隊並不是有實際戰鬥力的甚至會拉低戰鬥力。

最後不知道怎麼結尾了。大概就是這樣。


所以那個時代是戰國。戰國之名實至名歸,整個國家都是戰爭機器,從不斷退步以致滅亡的吳越,前期好學生韓魏,到後來富二代齊國,以及虛胖的楚國,還有後進生趙國燕國,以及最後持之以恆大學霸秦國。

每個國家都是戰爭機器,每個國家都是用盡了全力去拚命的。

戰國時代的時間很長,大戰頻率和其他時期也差不多。但是,一旦開啟戰爭,每個國家都賭上了自己的國運。

每個農民拿上鋤頭就是兵,再不濟你也得運糧草當後勤。除了常備軍,動員的軍隊一旦沒戰爭就解散回家種田。(看完這段熟悉不?很像後世的軍屯,但是是一個制度不完整的軍屯。軍屯制就不多說,配合營軍制,如果能完美實施,就是一個國家能開啟最強戰力)

三國時期蜀國使用屯田制,發揮了百分之一百二的實力。而魏國也有屯田,但是主要是職業兵制,兵就是兵,這輩子就是兵,兵和農不是一個戶口了。

漢朝主要也是職業兵制,那當然了,本身一個統一的國家,外敵不強,肯定不需要戰爭機器動員啊,沒事軍屯幹嘛,自然選擇職業兵制。

那麼整個三國時期跟著也是職業兵製為主,而諸葛亮的軍農改革,屯田制度,其實就是效仿戰國。

具體的來說,戰國人喜歡這麼統計,把真正前線的部隊和輔兵算上不說,後勤部隊也得算上,這是我們國力的體現。

三國時期,官渡的四十萬,赤壁的八十萬,夷陵的六十萬。誰和誰啊,老鐵,都是一家人,習性也一樣啊。想不到你三國比我還能吹,畢竟戰國是all in,三國時期戰爭無論哪個方面都不夠看,甚至算實際戰鬥兵力可以直接去個零。

從另一個角度看,三國的軍隊數量還真不一定有戰國時期多。因為實際上看一看戰國和三國的「人口」就知道了,魏蜀吳加起來四百萬戶。戰國呢,至少秦朝統一時統計遠超於此。作為一個國家能動員多少是你的控制人口,不會加上流民。

第三個角度看,戰國經歷了春秋,期間大戰不斷,但是仍是一個發展向上的社會,生活比三國好多了,民眾對國家認同度高。而三國時期,之前是東漢末年,不說末年吧,本身東漢的氛圍就比較……能搞出來一個半個國家的起義,可想而知人民生活狀況,流民又有幾何,對於整個社會是多大負擔。

戰國如同將中國所有優點集合起來的過程,三國如同給一個病重瀕亡的病人做一場手術。(本來嘛,西晉就已經算是出院了,結果就像是剛出院被飛來的一輛車撞了個截肢)

沒辦法,我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吹一波我六十萬大軍,沒想到你比我還能吹居然有一百萬,那咱倆就打吧,老鐵,你咋就一個人?


1,戰國的戰爭人數,去掉個0差不多就是真實數字——號稱60萬秦軍,實際2、30萬,去掉七八成搬糧食民夫的還有6萬作戰人員——這個數字一點也不少了,亞歷山大東征也就這個數,衛青霍去病出塞北也就這個數的2倍,羅馬帝國二三十個常備軍團加起來也就這個數的3倍。

2,三國時代戶口存在嚴重瞞報,只有土著自耕農才統計,大量逃亡的客籍戶和掠奪來的山越馬來獠蠻是不統計的。估計實際人口是戶籍人口3倍左右,即蜀漢約300萬,吳700萬,魏2000萬。即使如此,比起統一的東漢,仍然有大概2000萬人死在漢末三國初的戰爭饑荒瘟疫中,死亡比例40%。


戰國時期是國戰,燕趙二三十萬兵士,楚國兵士百萬,這些其實是指他們國內能當兵的成年男子,是兵農合一的儲備軍,並不是當真集結了這麼多軍隊。


三國時期蜀國全國人口不過九十萬左右,就算十征一都搞不出二三十萬人。

魏蜀吳三國加起來都不到一千萬人。(秦朝統一的時候有兩千萬左右)這一方面是因為漢末的連年戰爭,以及瘟疫流行造成人口銳減。另一方面則是流離失所的流民是沒有辦法被統計的。沒法統計的人自然沒法成為兵員。

戰國以前的春秋時代,各國的兵力並不多。最強大的晉國也只能組成4-6個軍(60000-90000人)的軍隊。戰國時期兵力陡然增加的原因,一是因為戰國時期沒有兵農分離,農民也要上戰場,而三國時代很少超過十征一。二是戰國時期車戰已經漸漸變成輔助,步兵開始成為部隊核心。以往車戰的時候,一輛車配72人,千乘之國傾巢出動也只要72000人(楚國多一些,一輛車配100-120人)。到戰國時期作戰就直接數人數了。


可能是三國君主能調動的人少了。

秦漢和羅馬都曾經動用大量人力建出後面幾個世紀都無法復原的宏偉建築。甚至人們以為是不是某些技術失傳了。生產力倒退了。

其實不是生產力倒退了,而是恰恰相反,生產力進步導致貴族更容易聯合了。這樣皇帝想從他們手裡搶人就很困難了。

不過確實虛報數量是很正常的,三國志里就記載了一個人因為從來不虛報冒領被曹操接見的事。


這個問題讓我聯想到另一個問題,歐洲中世紀是否不如羅馬?西方人的歷史學中很自然的承認羅馬帝國的崩潰是文明的倒退。回到現在這個問題上,先秦之後是否必然比先秦進步?

我們長期接受的歷史教育中,歷史是不斷前進的,結果就是對歷史出現的中斷和倒退視而不見。如果接受歷史是有可能出現倒退的,那麼這個觀點就很明朗了。秦帝國和西漢帝國的崩潰導致政權統治能力的退化,三國時代的組織水平無法達到秦帝國和西漢帝國的程度,所以三國時代戰爭的規模反而比戰國時代要小。斯大林的五段論對中國歷史學界影響導致無論是支持它的還是反對它的人都容易陷入線性史觀的迷惑。

我們把這個觀點拋開,承認戰國時代是古典組織術下動員能力的巔峰,我們就不必為堅持這種線性史觀而強行製造大量不合適的結論。

另一個問題是我國歷史上是否出現過以奴隸製為主要勞動關係的奴隸社會?


人口的大幅度銳減

軍隊的職業化


戰國時代各諸侯國建國歷史都較長,從上到下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動員體系,可以保證對幾乎所有人口的掌控,比如長平時秦能盡發河東人口參戰。而漢末各諸侯顯然都沒能力對所有人口進行管控,黑山黃巾之類的流民組織到處都是,政權變更頻繁顯然也無力建立起覆蓋全面的統治體系,也就是戰國是國家,漢末就只是軍閥了。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我只是這麼一提我的想法


從人口消耗的角度,也許可以為題主估算兩個時期的戰爭規模提供參考和想像空間。以下數據來自《後漢書》志第十九「郡國一」。

1.春秋人口:「至齊桓公二年,周莊王之十三年,五千里內,非天王九儐之御,自世子公侯以下至於庶民,凡千一百八十四萬七千人,除有土老疾,定受田者九百萬四千人」合計人口大約2085.1萬人;

2.戰國末人口:「當春秋時,尚有千二百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殺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不可勝數。至於戰國,存者十餘。於是從橫短長之說,相奪於時,殘民詐力之兵,動以萬計。故崤有匹馬之禍,宋有易子之急,晉陽之圍,縣釜而炊,長平之戰,血流漂鹵。周之列國,唯有燕、衛、秦、楚而已。齊及三晉,皆以篡亂,南面稱王。衛雖得存,不絕若線。然考蘇、張之說計秦及山東六國,戎卒尚存五百餘萬,推民口數,尚當千餘萬。」,根據蘇秦、張儀提供的數據,大約有1000萬,個人認為有很大水分。

推論一:戰國消耗人口超過1000萬。

3.漢桓帝時人口:「至於孝桓,頗增於前。永壽二年,戶千六百七萬九百六,口五千六萬六千八百五十六人,合計人口5006.6856萬。

4.魏文帝時人口:「及魏武皇帝克平天下,文帝受禪,人眾之損,萬有一存。景元四年,與蜀通計民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九十一人。又案正始五年,揚威將軍朱照日所上吳之所領兵戶凡十三萬二千,推其民數,不能多蜀矣昔漢永和五年,南陽戶五十餘萬,汝南戶四十餘萬,方之於今,三帝鼎足,不逾二郡,加有食祿復除之民,凶年飢疾之難,見可供役,裁若一郡。以一郡之人,供三帝之用,斯亦勤矣,合計人口約700萬。

推論二:靈帝至三國消耗人口超過4000萬。

結論:興,百姓苦(武帝乘其資畜,軍征三十餘歲,地廣萬里,天下之眾亦減半矣);亡,百姓苦。個人認為從消耗人口的數量,再統計戰爭的數量(這個需要專家了),大致可以判斷每場戰爭的平均規模。

看到這個提問「為什麼中原七國單拎出來一個都有幾十萬兵,三國就不行了,就連魏國也才二三十萬,跟最弱的韓國大致相當。」,忍不住想看歷史的意義是什麼?

原文如下:

《漢書地理志》記天下郡縣本末,及山川奇異,風俗所由,至矣。今但錄中興以來郡縣改異,及《春秋》、三史會同征伐地名,臣昭案:志猶有遺闕,今眾書所載,不可悉記。其《春秋土地》,通儒所據而未備者,皆先列焉。以為《郡國志》。本志唯郡縣名為大書,其山川地名悉為細注,今進為大字。新注證發,臣劉昭採集。凡《前志》有縣名,今所不載者,皆世祖所並省也。前無今有者,後所置也。凡縣名先書者,郡所治也。《帝王世記》曰:「自天地設辟,未有經界之制。三皇尚矣。諸子稱神農之王天下也,地東西九十萬里,南北八十五萬里。及黃帝受命,始作舟車,以濟不通。乃推分星次,以定律度。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一名須女,曰星紀之次,於辰在丑,謂之赤奮若,於律為黃鐘,斗建在子,今吳、越分野。自婺女八度至危十六度,曰玄枵之次,一名天黿,於辰在子,謂之困敦,於律為大呂,斗建在丑,今齊分野。自危十七度至奎四度,曰豕韋之次,一名娵訾,於辰在亥,謂之大淵獻,於律為太蔟,斗建在寅,今衛分野。自奎五度至胃六度,曰降婁之次,於辰在戌,謂之閹茂,於律為夾鍾,斗建在卯,今魯分野。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曰大梁之次,於辰在酉,謂之作噩,於律為姑洗,斗建在辰,今趙分野。自畢十二度至東井十五度,曰實沈之次,於辰在申,謂之涒灘,於律為中呂,斗建在巳,今晉、魏分野。自井十六度至柳八度,曰鶉首之次,於辰在未,謂之葉洽,於律為蕤賓,斗建在午,今秦分野。自柳九度至張十七度,曰鶉火之次,於辰在午,謂之敦牂,一名大律,於律為林鐘,斗建在未,今周分野。自張十八度至軫十一度,曰鶉尾之次,於辰在巳,謂之大荒落,於律為夷則,斗建在申,今楚分野。自軫十二度至氐四度,曰壽星之次,於辰在辰,謂之執徐,於律為南呂,斗建在酉,今韓分野。自氐五度至尾九度,曰大火之次,於辰在卯,謂之單閼,於律為無射,斗建在戌,今宋分野。自尾十度至斗十度百三十五分而終,曰析木之次,於辰在寅,謂之攝提格,於律為應鐘,斗建在亥,今燕分野。凡天有十二次,日月之所{足?}也;地有十二分,王侯之所國也。故四方方七宿,四七二十八宿,合百八十二星。東方蒼龍三十二星,七十五度,北方玄武三十五星,九十八度;西方白虎五十一星,八十度;南方朱雀六十四星,百一十二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分為十二次,一次三十度三十二分度之十四,各以附其七宿閑。距周天積百七萬九百一十三里,徑三十五萬六千九百七十一里。陽道左行,故太歲右轉,凡中外官常明者百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合二千五百星。微星之數,凡萬一千五百二十星,萬物所受,咸系命焉。此黃帝創製之大略也。而佗說稱日月所照三十五萬里。考諸子所載,神農之地,過日月之表,近為虛誕。及少昊氏之衰,九黎亂德,其制無聞矣。洎顓頊之所建,帝嚳受定,則孔子稱其地北至幽陵,南暨交址,西蹈流沙,東極蟠木,日月所照,莫不底焉,是以建萬國而制九州。至堯遭洪水,分為十二州,今《虞書》是也。及禹平水土,還為九州,今禹貢是也。是以其時九州之地,凡二千四百三十萬八千二十四頃,定墾者九百三十萬六千二十四頃,不墾者千五百萬二千頃,民口千三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三人。至於塗山之會,諸侯承唐虞之盛,執玉帛亦有萬國。是以《山海經》稱禹使大章步自東極,至於西垂,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又使豎亥步自南極,盡於北垂,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四海之內,則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經名山五千三百五十,六萬四千五十六里。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以供財用,儉則有餘,奢則不足。以男女耕織,不奪其時,故公家有三十年之積,私家有九年之儲。及夏之衰,棄稷弗務,有窮之亂,少康中興,乃復禹跡。孔甲之至桀行暴,諸侯相兼,逮湯受命,其能存者三千餘國,方於塗山,十損其七。民離毒政,將亦如之。殷因於夏,六百餘載,其閑損益,書策不存,無以考之。又遭紂亂,至周克商,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國,又減湯時千三百矣。民眾之損,將亦如之。及周公相成王,致治刑錯,民口千三百七十一萬四千九百二十三人,多禹十六萬一千人,周之極盛也。其後七十餘歲,天下無事,民彌以息。及昭王南征不反,穆王失荒,加以幽、厲之亂,平王東遷,三十餘載,至齊桓公二年,周莊王之十三年,五千里內,非天王九儐之御,自世子公侯以下至於庶民凡千一百八十四萬七千人,除有土老疾,定受田者九百萬四千人。其後諸侯相併,當春秋時,尚有千二百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殺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不可勝數。至於戰國,存者十餘。於是從橫短長之說,相奪於時,殘民詐力之兵,動以萬計。故崤有匹馬之禍,宋有易子之急,晉陽之圍,縣釜而炊,長平之戰,血流漂鹵。周之列國,唯有燕、衛、秦、楚而已。齊及三晉,皆以篡亂,南面稱王。衛雖得存,不絕若線。然考蘇、張之說計秦及山東六國,戎卒尚存五百餘萬,推民口數,尚當千餘萬。及秦兼諸侯,置三十六郡,其所殺傷,三分居二;猶以餘力,行參夷之刑,收太半之賦,北築長城四十餘萬,南戍五嶺五十餘萬,阿房、驪山七十餘萬,十餘年閑,百姓死沒,相踵於路。陳、項又肆其餘烈,故新安之坑,二十餘萬,彭城之戰,睢水不流。至漢祖定天下,民之死傷,亦數百萬。是以平城之卒,不過三十萬,方之六國,五損其二。自孝惠至文、景,與民休息,六十餘歲,民眾大增,是以太倉有不食之粟,都內有朽貫之錢。武帝乘其資畜,軍征三十餘歲,地廣萬里,天下之眾亦減半矣。及霍光秉政,乃務省役,至於孝平,六世相承,雖時征行,不足大害,民戶又息。元始二年,郡、國百三,縣、邑千五百八十七,地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定墾田八百二十七萬五百三十六頃,民戶千三百二十三萬三千六百一十二,口五千九百一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人,多周成王四千五百四十八萬五十五人,漢之極盛也。及王莽篡位,續以更始、赤眉之亂,至光武中興,百姓虛耗,十有二存。中元二年,民戶四百二十七萬千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萬七千八百二十人。永平、建初之際,天下無事,務在養民,迄於孝和,民戶滋殖。及孝安永初、元初之閑,兵飢之苦,民人復損。至於孝桓,頗增於前。永壽二年,戶千六百七萬九百六,口五千六萬六千八百五十六人,墾田亦多,單師屢征。及靈帝遭黃巾,獻帝即位而董卓興亂,大焚宮廟,劫御西遷,京師蕭條,豪桀並爭,郭汜、李傕之屬,殘害又甚,是以興平、建安之際,海內凶荒,天子奔流,白骨盈野,故陝津之難,以箕撮指,安邑之東,後裳不完,遂有寇戎,雄雌未定,割剝庶民,三十餘年。及魏武皇帝克平天下,文帝受禪,人眾之損,萬有一存。景元四年,與蜀通計民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九十一人。又案正始五年,揚威將軍朱照日所上吳之所領兵戶凡十三萬二千,推其民數,不能多蜀矣昔漢永和五年,南陽戶五十餘萬,汝南戶四十餘萬,方之於今,三帝鼎足,不逾二郡,加有食祿復除之民,凶年飢疾之難,見可供役,裁若一郡。以一郡之人,供三帝之用,斯亦勤矣。自禹至今二千餘載,六代損益,備於茲焉。」臣昭案:《謐記》雲春秋時有千二百國,未知所出。班固雲周之始,爵五而土三,蓋千八百國。轉相吞滅,數百年閑,列國耗盡,至春秋時,尚有數十。


原始社會部落群毆,動員率能超過50%。


推薦閱讀:

哪位歷史人物的命運最不可以預料?
假如你是三國里的人物,你怎麼用最少筆墨寫自己的知乎個人簡介?
劉備為什麼沒有殺了諸葛亮?
如果清朝的統治者不是外族,在遭遇西方列強後,中國的命運會有本質的不同嗎?
為什麼呂布能讓部下對其忠心耿耿?

TAG:歷史 | 軍事 | 戰爭 | 三國 | 戰國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