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首詩算是入門了嗎?

秋分夜值雨

仲秋空度老蚊驚,屏翳敲窗匣里鏗。

萬里去家常負氣,一朝聽雨總無情。

庭中落葉隨笤聚,燈下慈親入夢迎。

抱劍平生身作客,老萊猶覺綵衣輕。

感謝@賈司廷 的建議,補充一下問題~

寫的時候感覺頸聯很生硬,確實有硬湊的嫌疑。至於說情感問題,顯得不夠真摯是因為我圖樣,還是筆力未到,還是兩者兼而有之?其他的比如遣詞造句,以及整體的間架結構,是否存在大的問題?對於下一步的學習,又有何建議?

初學詩詞,未能窺其門徑。還望不吝指教,十分感謝!


謝邀。

每個人對入門的定義都不一樣,因此到某些具體的作品很難說是入門還是沒入門。

題主的這首七律格律上沒有失誤,一些具體的問題 @劉賓 同學已經分析得很好了,我跟在後面扯幾句關於章法的話。

近體詩,尤其是七律,是非常注重章法的。什麼是章法呢,以我的理解,就是作者行文的內在邏輯,而這個邏輯是圍繞整首詩的主題而展開的。詩中第六句說慈親,第八句說老萊,很明顯,這首詩的主題是對父母的感情(思念愧疚等等),全詩的內容就要向這個主題靠攏。看看全詩,首句比興起頭,可以不算,第二句、第四句、第五句是遊離在這個主題之外的,因此從結構上來看,整首詩就不夠緊湊。而且第二句第四句都說雨聲,第三句第七句都說去家負氣,也有點重複了。


謝邀。原詩:

秋分夜值雨

仲秋空度老蚊驚,屏翳敲窗匣里鏗。

萬里去家常負氣,一朝聽雨總無情。

庭中落葉隨笤聚,燈下慈親入夢迎。

抱劍平生身作客,老萊猶覺綵衣輕。

========

作為七律,平仄和對仗和韻都沒什麼問題,至少格式上是入了門的。

講幾個覺得不太好的地方。

第一是「匣里鏗」,這個措辭比較生硬,還有「抱劍」,這兩個地方都是犯中二,有些詞古人好用,我們用起來就不大合適了,比如「征鞍」、「吟鞭」之類,馬都沒了還講這些不是搞笑么,古時候書生出門帶把劍,現在你也帶把劍試試?當然你要說你是專業武術運動員,隨身攜帶武術器材那也行。

第二,」屏翳敲窗」,「屏翳」這個典故覺得用的沒多大意義,還不如直接描寫雨的大小凄冷之類還更能增加色彩,「老萊」的典故用得就比較好。

第三,總無情這裡不大對勁,聽雨總無情,主語就是我,最終會被人理解為「我無情」,我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是雨無情,所以「聽」字斷不能有,下句試著改為「一宵飛雨總無情」。「萬里去家常負氣」,負氣這行為多半是一時之為不可能走了一萬里都還在氣頭上,「去家」不如「辭家」,強調遠的距離不如強調時間,試改「十載辭家常負氣」。

第四,「庭中落葉隨笤聚」,這個景選得有點問題,下雨的時候誰還拿笤帚掃地,而且雨水一刷,掃也掃不幹凈。下句「燈下慈親入夢迎」,「迎」字頗不形象。這兩句我試改,「庭中落木風霜足,燈下慈親魂夢縈」。

新改:

仲秋空度老蚊驚,撲簌敲窗睡不成。

十載辭家常負氣,一宵飛雨總無情。

庭中落木風霜足,燈下慈親魂夢縈。

羈旅平生增顧念,老萊猶覺綵衣輕。


於律而言恐怕沒有入門。

當然我不寫律,說了也沒什麼用。

傳送一個:如何學寫七律? - 詩詞,也許你看過的。顧青翎同學和吳季玄同學的回答都挺好。


9.28日更新:

知乎官方終於解封本答案。我用自己血淋淋的經歷告誡後人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mo ha...

—————————\—————————

竟然也有瀉藥的一天,實在是鬼畜啊…

在正文開始前說一點題外話:

看了看題主的頭像和詩,推測應該是圈(juan)內人?畢竟mo ha+七律這種奇妙的組合只會出現在15-22歲的詩詞juan青少年中啊,但看這個水平和遣詞風格貌似不是我認識的那幾個。當然我退juan太久不認識young people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說我也要積累一點ren sheng的經yan了。

———————世界盡頭的分割線—————

我覺得本題最好還是換一種問話方式:

「這首詩技術上還有哪些有待提高的方面?」

然後再在描述里加一些自己猜測可能存在的問題:

「頸聯對句是不是略顯生硬突兀,給人以湊的感覺?全篇是不是過於空洞?每句之間的銜接是不是不夠穩?心太大,跳得太猛,所以不蘊籍?整體的意象和遣詞造句是不是太過套路?缺乏真性情是不是因為自己too young?」 (逃

你看,這樣一問這個問題不就容易下手了嗎?

你問我這是什麼套路?我可全靠美國人寫議論文這一套才和hua lai shi談笑風生。學詩詞問問題也要友善(user-friendly)才會有人回答嘛。

什麼?你讓我評價?我如此機智當然是明哲保身了。

想要說出入門這種哲學的詞語,評價者本身彷佛就要自帶權威。然而越是單純精進的從業者,就越不願意自己被動成為別人眼裡的權威。所以樓上某隻豹子@夏七對於本次評價是拒絕的23333。

再者,現實中的一切(廣義上)事業也沒有哪一個像玄幻小說一樣是自帶打怪練級屬性的(考證的情形排除在外),入不入門本身也只是形容詞而不是標杆。寫詩就是單純的寫詩,到達一定水平前多半是技術性問題。

所以這種考專業水平的問題還是得請出@吳季玄@秦子雲@夜小紫@顧青翎@李讓眉@金葦杭來回答(然而忘記了葉寒軒和電杆的知乎名= =)

雖然沒人認識,但還是這麼囂張還是怕被打啊666


屏翳,太老。鏗,明顯湊韻。隨笤聚,非正常語言。抱劍,太老。老萊句,亦太老。

現代人做詩,最怕的是熟俗語,最怕的是用古人意境。你祖宗輩兒都不用的東西了,你還寫進詩里,這不是矯情么。

與時俱進啊。不要覺得古人不是寫他們當代的事,他們寫的都是當代、是身邊,用的是活生生的語言。

腐朽氣,是第一要避免的。其他不說了。


不會寫古詩,不過看題主的詩,有種讀不懂的感覺,。 並不是說全文不懂,而是有些詞,沒必要每個詞都華麗,說的很清楚,把重點放在你要表達的地方就好了,不然讀起來雖然華麗,但是不易懂。


文不苟作。這首七律且不管,已指出問題出在「重複」,即材nao料dong發kai掘de不夠da後,還要再拆成兩首七律,繼續增加對材料的需求,即繼續凸顯已經存在的問題。這不免有敝帚自珍、一句成果都不肯放棄的嫌疑,可能已經接近苟作了。題主尚不知道寫壞詩是何等稀鬆平常,也沒有作大量無用功的覺悟,大概還需要再歷練幾次。


秋分夜值雨

無端秋悶老蚊驚,屏翳敲窗匣里鏗。

萬里去家常負氣,一朝聽雨竟愁情。

庭中落葉隨笤聚,燈下慈親入夢迎。

志遠他鄉飄作客,誰人老嘆綵衣輕?

無聊改改。

發佈於2016-09-25 01:31

============================================================================================================================================

對於之前的亂改,我準備失憶。

============================================================================================================================================

以下是一點猜測,對錯另說。

秋分夜值雨

仲秋空度老蚊驚,屏翳敲窗匣里鏗。

萬里去家常負氣,一朝聽雨總無情。

庭中落葉隨笤聚,燈下慈親入夢迎。

抱劍平生身作客,老萊猶覺綵衣輕。

詩意已經比較明確,年少意氣(非貶義),親情相關。

今年秋分是八月廿二,中秋節一周之後。

「仲秋空度」,作者用「空度」這詞雖然有點怪異,但也不是不能理解,大概類似於「虛度」而又有別於「虛度」。猜測一,可能孤身在外,未能與家人團聚,空負了佳節;猜測二,從「萬里去家常負氣」一句看,也可能是指自己離家日久,至今未能有所作為,兩手成空。意思有,但是看到「仲秋空度」這種組合,還是讓人心裡糾結啊,再加上「老蚊驚」三字成句,這句子實在是太拼了。表字拼湊得厲害,從語法上完全可以理解成「老蚊子仲秋空度」。沒錯,就是「老蚊子仲秋空度」,因為作者就是那隻「老蚊子」。

我很喜歡「老蚊驚」和「屏翳敲窗匣里鏗」這一句。有人說「屏翳敲窗匣里鏗」這一句跟詩的主題沒什麼關係,真是這樣嗎?

這個我們得從這首詩的章法說起,有人說這首詩毫無章法,真是這樣嗎?

我們按現實中一個人一般情況下的人生歷程,重新排序一下吧:「萬里去家常負氣」(離家),「仲秋空度老蚊驚」(未歸,佳節空度),「屏翳敲窗匣里鏗」(驚雨)。「一朝聽雨總無情」(聽雨思親,雨常是醒腦而傷情的,因悟而傷)。

「萬里去家常負氣」,這裡的「去家」用得不太合常理,但是也無必要改成「離家」,一則「萬里去家」讀音佔優;二是,「去家」生硬,這種生硬,既是語感,也代表硬氣的態度,也顯示出一種「僵化狀態」。也就是「常負氣」這樣一種「僵化狀態」,即:為了個人理想而一直處於發奮當中,忽略生命中的其它存在,比如親情這樣的個人情感。在詩中,作者把這種「僵化狀態」的自己,比喻成,「長久蹲在一個地方的老蚊子」,「關在匣子里,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所以:

「仲秋空度老蚊驚」如果要把這句子分隔成兩部分,一般習慣是「仲秋空度/老蚊驚」,實際上應該是「仲秋空度老蚊/驚」。因雨而驚。

雨勢怎麼樣呢?

「屏翳敲窗匣里鏗」,雨勢是很大的。這裡用「屏翳」好不好呢?擬人豈不比用一些形容詞去描述雨勢之大要好?屏翳,雨神。神,足夠強勢的存在,要的就是強勢,不夠強勢,如何驚醒「夢中人」呢?

再來看頷聯:

「萬里去家常負氣,一朝聽雨總無情」。

「一朝聽雨」和「萬里去家」,對仗無問題。「總」對「常」自然是無問題的,但在這裡,用的不是詞性對,而是時態,即處於一定時間內的狀態,態勢。「常」是處於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態勢,「總」是總結,處於較短時間內的態勢。

「情」能對「氣」,「無」不能對「負」,單字而言,各個角度都不對。但「無情」卻可以對「負氣」,「無情」(無),「負氣」(有,若無何負),以「無」對「有」。大致可以理解成:一個月里「我」天天意氣風發,31號做總結的時候,「我」悟了,得出自己無情的結論。

「庭中落葉隨笤聚,燈下慈親入夢迎。」

開始我覺得這是全詩最好的句子,現在卻也不敢說最了,只因詩中好字句太多。

「庭中落葉隨笤聚」,初見這句,感覺似曾相識,不知道作者是否在別處發表過,或者用在其他作品中。不過我這感覺也做不得准,我更相信「燈下慈親入夢迎」是它的原配。

很多人說這句不好,跟主題毫無關係,其實是沒理解。此句用喻,「笤」只是喻體,本體是「雨落地之後在地面形成的水流」,借記的是「推動個人命運的外力」,是使「落葉」得以聚集的外力,「落葉」之聚要靠外力,而「我」卻無法得益於外力,反過來說:於「我」而言,分離未必沒有外力的因素,也就是說「聚散不由人」,如前所說,「我追求夢想,天卻不如人願。」「我」不能如願,也就遲了歸期。(這段「借記」之後可以不算,扯得略遠。)

「燈下慈親入夢迎」。

首聯,作者扣下一個「驚」字繼續發揮,勁聯,作者又扣下一個「聚」字繼續發揮,「燈下慈親入夢迎」,夢裡聚,也是聚,更是分離的心酸。

「抱劍平生身作客,老萊猶覺綵衣輕。」

「抱劍平生身作客」。又是一個看似跟主題毫無關係的,令人費解的句子。這也是全詩我最後才想明白的一句。要理解它,我們要明白人類行為的常態之一:一個一直醉心於個人夢想的人,某一個雨天他醒腦了,覺得自己有愧於親,但是他會就此拋棄夢想,回歸親情嗎?有幾個人會?

作者就做不到。「抱劍平生身作客」,這一句就是這個意思。

「抱劍」,看起來挺中二,但作者應該同樣深思熟慮過了,「抱劍」,拼殺的暗示,「負氣」的更進一程。這詞跟「去家」一樣硬。「萬里去家」「身作客」,「抱劍平生」「常負氣」,個人狀態並沒有改變,聽雨感傷只是一時,感傷完之後是否又陷入了「僵化狀態」呢?

此句的內容與第三句雖然略微重複,但情境已經完全變了。它不但不中二,還顯得很真實,這是真實的人性。

「老萊猶覺綵衣輕」,這也是真實的人性。

「抱劍平生身作客」「老萊猶覺綵衣輕」人性與人性對比。

綵衣與親情比,綵衣自然是輕的,於老萊而言,重的是親情。於「我」而言,親情是輕的嗎?然而「我」作出抉擇時,心情卻未必不沉重。「我」回顧自身所為,心情未必不沉重。

說了這麼多,有人看到章法了嗎?

end

膜作者中、、、、、、、、、、、、、、、、、、、、、、、、、、、、、、、、、、、、、、、、、、、、、、、、、、、、、、、、、、、、、、、、、、、、、、、、、、、、、、、、、、、、、、、、、、、、、、、、、、、、、、、、、、、、


推薦閱讀:

格律入門之後應該看什麼書?
如果想對詩詞有所了解應該讀哪些書?
如何評價陶淵明?
如何分析實驗體詩詞?
什麼詩句可以配在梳子上送給愛人?

TAG:詩詞 | 詩詞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