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姬昌的大兒子叫伯邑考,二兒子卻叫姬發?
這個問題相當棘手,我認為可以有許多種解釋。但所有解釋的前提是一致的,即,伯邑考的名字不是伯邑考,他無疑姓姬,同時,伯邑考的『伯』是兄弟排行老大之意(即伯仲叔季排行),正如周公旦以下的文王諸子都稱『某叔某』(或者某季某)一樣,伯和叔都是排行。姬發在未繼位時,也該稱作『某仲發』(某可以是封地或者官爵)。
然後是伯邑考此名的解釋:- 通常的解釋是,『伯』是排行,邑是官職,考是名字,即伯邑考真名是姬考,排行老大,封於邑地,或者做采邑首領之類的官(有一說是邑為邑子,即世子)。
- 另一種小眾的解釋認為,伯邑考死得很早,大概不可能有封邑或者做官,故而伯邑考的邑考兩字是他的名字,伯是排行。故而伯邑考的真名是姬邑考——雖然周代取名鮮有兩字名(二名),但假如邑考是當時的某種連文(習語)就無妨(如周共王叫繄扈,周孝王叫辟方)
- 最後,日本漢學界另有一種很特別的解釋(個人倒認為比較合理),稱伯邑考之邑考既不是封號,也不是名字,而是他死後周人對他的尊謚——什麼叫做考,《禮記》說:生曰父,死曰考。考等於是對父輩及父輩以上死者的尊稱。而邑字在詩經、尚書中很常見,周人喜歡稱商朝為『大邑商』,自己為『小邑周』、『小邦周』,很可能邑就是『邑周』(即周國)的省語。故而,邑考的含義是『周國之父』,是讚美之詞、哀悼之詞。按照這種說法,則伯邑考在史籍上並沒能留下名字。
ps:關於第三種解釋,也許有質疑,說一個如此重要的人物真有可能完全不留下名字嗎?是的,有可能且有實例。
比如吳國的開國之君是太伯和仲雍,仲雍之『雍』無疑是名字,而太伯則全然只是個模糊的身份象徵,無名傳世。另外,周初有重要的封國虢國,建立虢國的是周武王的兩個叔叔,一個叫做虢叔(西虢),一個叫做虢仲(東虢),他們也是當年顯赫的人物,但同樣無法考證其名字。@句玉兄的答案已很客觀全面,我的答案首先對伯邑考的有關史料做一些補充,用手頭的史料來對如今所習見的一些疑問一一回答。嗣後或能將自己與日本漢學家所持相通的一點小說家言整理出來與大家做一交流。--------------------------------------------------補充史料-----------------------------------------------------------Q:據傳伯邑考為文王養子,所以沒有為他用姬姓命名?A:不知道從哪部狗血電視劇裡頭抄來的設定。伯者長也,伯邑考為文王長子之理至明也。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振鐸,《白虎通》作鐸),次曰成叔武(武,《列女傳》《白虎通》作處),次曰霍叔處(武,《列女傳》《白虎通》作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載。
——《史記·管蔡世家》
Q:你看看,你列舉的這段文字裡面,「伯邑考」跟「武王發」對應的多齊整啊,「考」就應該是他的本名嘛!!
A:齊整個頭啊!請去好好查一查「考」字的本義再來吧,你不覺得其他幾個崽子起名都是用的「發」(射發也)「武」(勇也)「鮮」(美也)「旦」(明也,日初升之時)「振鐸」(鄭玄云:振鐸以作眾。作,起也。)這樣美妙而朝氣蓬勃,寄予了父輩滿滿的祝福與希冀的名字,而身為宗族希望之星的老大卻用個「考」字,怎麼看怎麼透著一股子死氣,如果不是父母的惡趣味,就是姬老大已經超前感悟到「向死而生」的境界了。哲學家嘛,總是孤獨的~甲骨文,象僂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狀。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壽考曰卒,短折曰不祿。
——《禮記·曲禮下》
所以你大概可以感受到,從《封神演義》一脈相承到今天的造魔電視劇中,西岐從上至下一概沖著活生生的姬大公子稱呼「先父」是多麼深的惡意了。
由此,「邑考」當是身後所加之號明矣。Q:伯邑考的子嗣情況不明,甚至連有沒有資格入廟享祭還說不準,又何來「國父邑考」之說?A:從現今已知的材料來看,伯邑考的子嗣情況確實尚不明確,但請注意,伯邑考是有資格入廟享祭的。見於《逸周書·世俘解》武王克殷後格於宗廟的記載:王不革服(革,改變。未曾改換戎裝),格於廟,秉黃鉞,語治庶國,籥人九終。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維告殷罪。
好傢夥,邑考在這裡已經拔到「列祖」的高度了。由此可見,至少在西周初年,對於邑考這樣見到了革命的曙光卻沒能嘗到勝利果實的「革命烈士」,當權的後輩們從心眼裡到供桌上,還是惦記著的。
--------------------------------------------------小說家言-----------------------------------------------------------待編輯。腦洞巨大,頭緒紛雜……先秦時期的姓氏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商代;西周至春秋中期;春秋晚期至戰國晚期。這麼分主要是考慮到現有的古文字資料以及姓氏發展狀況。先說商代,在商代卜辭和金文中,尚未見到與後世「姓」之含義類似的文字,在傳世文獻中,我們見到當時的族屬之稱呼,某某族、某某氏,比如,而不是某姓之族。男子稱名大概有幾種,族氏名、官職+族氏名、親稱+族氏名、親稱+私名。女子稱名主要是以父族的族氏名,只是添上性別符號就可以了。比如甲骨文里常有的婦某之某,某所代表的含義就是父族的族氏名:婦好(子)、婦妗(今)等。大體上男女以族氏名稱呼。當然,也有種觀點認為好、妗都是私名,並非父族氏名。再說周代,周代比較符合《通志·氏姓略》的說法,氏、姓二分,大多情況下極嚴格。周代的姓氏和宗法制緊密相連,所以同姓、異姓、庶姓會有區別,有氏、無氏會有區別,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和姓氏有關係,姓氏成為一種維護禮制的工具。而且周代的姓氏是貴族的玩意兒,沒平民百姓什麼事兒,主要是因為「胙之土命之氏」,就是有封土才有氏,沒有封土就沒有氏,所以很多氏來源於地名,周初分封各地便是。氏就成了貴族的專有,它成了身份的標誌,它是德性的化身,所以才說「氏,所以別貴賤。」春秋晚期以後,氏姓合一(這是一個長期過程,不是一下倆下就形成了),「別貴賤」的氏轉化成「別婚姻」的姓,先秦時期很多古姓也被用作男子稱名,戰國以降,璽印文字中有許多例子,原因何在?主要是氏姓二分這套做法是維護宗法制的,維護貴族血統的純正,更是為了維護他們的利益,一旦大的制度滅亡了,這些附屬的東西也慢慢消失殆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些變化總體上都源於社會結構政治權力結構的變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宗法制社會的崩潰,四個字形容就是「禮崩樂壞」!舊有的貴族階層衰敗,姓氏會下沉,新興的階層興起,姓氏會升浮。而且隨著地主階層對社會成員的動員與組織,姓氏就越來越普遍,不再是貴族的專有,這個情況的完成大約在兩漢之際(編戶齊民作用很大),每一個人都有姓氏,不論貴賤。當然後代又用姓氏變著法兒的別貴賤,那是那是另外一回事兒。你說的姬昌,姬發,這肯定是錯誤的講法,漢代人也犯過這樣的錯誤。還是引鄭樵的批評司馬遷的話:
奈何司馬子長、劉知幾謂周公為姬旦,文王為姬伯乎?三代之時無此語也。良由三代之後,姓、氏合二為一。雖子長、知幾二良史,猶昧於此。
舉個例子,比如北京附近的燕侯墓出土的克罍,燕侯克,山西晉侯墓地出土的穌(su)鍾,晉侯穌,他們都是周王的同姓,被分封在外面諸侯,屬於姬姓諸侯,但只能說晉侯穌,燕侯克,不能說姬穌、姬克。同理,伯邑考與西伯昌(文王)、太子發(武王),不能叫姬考、姬昌、姬發。又,伯有排行之義,也有爵稱之義,早期只有前者。其實這個問題挺難,而且非常難回答。主要是因為商周時期姓氏制度非常複雜,還有就是可以憑藉的資料並不是十分完備。以上只是說了姓氏制度中很少的一部分,而且盡量避免艱澀的術語,掛一漏萬,請各位有興趣的朋友還是讀有關論著。這不是故作謙虛,而是非常誠懇負責任的建議。參考文獻:何景成 《商周青銅器族氏銘文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9 陳 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先秦時的名字結構和現在不同,
伯邑考有人解釋了。他當然姓姬,這個變不了,因為姓是表示血緣的。戰國以前的男性是不稱姓的,以名從主人的角度講,姬昌和姬發這種稱呼不對,典籍中也不存在這種叫法。文王也可以稱西伯昌,武王未即位前可以稱王子發或是太子發,因為武王是生稱還是謚號有爭議,我以晉文公的例子說明先秦男子在不同時期的稱呼。晉文公在即位前是公子重耳,即位後稱晉侯重耳,盟誓時的名字是晉重,去世後稱晉文公。另外,先秦男子的名字還有字+名的結構,像孫叔敖,他姓羋,蒍氏,字孫叔,名敖。伯邑考也可能是字伯邑,名考。古人取名有時也挺怪,像有公孫無知,是堂堂國君孫子的名。還有黑臀、黑肩、黑肱,不是國君就是世卿。封神演義整本書基本就是個明朝版的架空歷史小說,基本不能用來考據好嗎!被天涯貼子吐槽過得封神榜電視劇里『此曲只因天上有』的句子就是封神演義書中原著,還有各種老爺等等稱呼明顯都不是商代稱呼。按照正史來看,伯邑考肯定不是養子,不然不會在宗廟祭祀之列。個人認為伯邑考是個尊稱。伯是指其嫡長地位。邑為名或封號,考則因其死。即使伯邑先考之意。
伯邑考,姬姓,周氏,名邑,行大曰伯,考為敬稱。
姬姓周氏這個不用解釋,『其餘的,需要解釋下
在周文王(姬昌)在世的時候,他的幾個兒子,應該分別被稱為伯邑、仲發、叔鮮、叔旦等等完全按照排行+單字名的方式排列。但是至晚在成王執政之後,出於對長輩的尊敬,出現了以下稱呼伯邑考:考,老也。是對長輩的敬稱,懷疑是成王繼位的時候,由叔旦主持的追加的敬稱。通過對大哥的追贈,鞏固自己的執政基礎,是符合叔旦的需求的。武王發:目前看是在文王去世武王即位之後就有的稱呼,不是謚號,是尊稱。管叔鮮:老三隻是正常的被封到管地,故稱管叔鮮。周公旦:應該是在叔旦執政的時候,由其自身策動,以成王之名頒發的敬稱。周公的周不是周朝,而是周國,一個域內小邦。
.
周史應以《左傳》為信史
¨¨¨¨¨¨¨¨¨¨¨¨¨¨¨¨¨¨¨¨¨¨¨¨
《史記·管蔡世家》
作者:司馬談
管叔鮮、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
也。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
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載。厓季載最少。同母昆弟十
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發為太子。及文王崩而發立,是為
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武王已克殷紂,平天下,封功臣昆弟。於是封叔鮮於管,封叔度於蔡:二人相紂子
武庚祿父,治殷遺民。封叔旦於魯而相周,為周公。封叔振鐸於曹,封叔武於成,封叔
處於霍。康叔封、厓季載皆少,未得封。
..........................................................................................................................................
《左傳·定公四年》
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為大宰,康叔為司寇,聃季為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邗晉應韓,武之穆也。
凡蔣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注】 文王有多少兒子,只能由左史公說了算,共十八個。「文王百子說」源於周公名句,
即「太姒嶶音,則百斯男」,周公說的是「文王兒孫百男」。
...........................................................................................................................
司馬談未讀過《左傳》,否則,於周史就不會錯誤百出
¨¨¨¨¨¨¨¨¨¨¨¨¨¨¨¨¨¨¨¨¨¨¨¨¨¨¨¨¨¨¨¨¨¨¨¨¨¨¨¨¨¨¨¨¨¨¨¨¨¨¨¨¨
1). 武王母弟八人,即姬邑考、姬發、姬鄭、姬旦、姬封、姬振鐸、姬陶、姬載。
2). 武庚表叔五人,即姬鮮、姬度、姬武、姬處、姬聃。
3). 其他庶弟四人,即姬奭、姬高、姬秀、郜叔、原叔。
【注】 文王與帝乙兩妹生了五個兒子,兩姐妹死後續弦摯國仲氏任,史稱.「太姒」,
生了八個兒子。
所謂「三監之亂」,武庚的三個表叔就是始作俑者。召康公反對周公東征,是想保持
中立。
伯邑考之死
伯邑考,姓姬名邑考,文王與太姒長子,史稱「伯邑考」。
殷商西伯姬昌與北伯崇侯虎因邦國利益產生衝突,北伯
狀告於紂王,兩人爭訟於王庭(《周易·訟》有史載)。
紂王本應偏袒姑父姬昌,但懷恨姑父任用殷商亂臣九人,
故而囚禁姑父於羑里。入獄三年,太姒決定用長子伯邑
考為人質換回夫君。周文王回憶錄《周易》記載:「系
小子,失丈夫。系丈夫,失小子。」說太姒若心繫小子
伯邑考,就會失去丈夫;若心系丈夫,又會失去小子伯
邑考。
成王四年周公給小成王教授《周易》時解釋說:「系小
子,弗兼與也。系丈夫,志舍下也。」周公說太姒在丈
夫與兒子之選擇上無法兼與,決定捨去兒子而換回丈夫。
太姒的選擇無疑是有格局的,十二、三歲的伯邑考還不
能擔當周邦的軍政要事,
(個人觀點·僅供瀏覽)·97450·
先秦對現代人來說雲山霧繞的原因在於秦漢時代文化服從了帝國政治。中國從那個時代開始從王朝政治轉向了帝國政治。(關於王朝政治是啥在這不展開,遠離主題,浪費時間。)所以很多先秦的人文現象對今人顯得難以理解。
用當今的文化和思維去解釋先秦的現象,從邏輯上來說不合適。
但是我們與先秦在文化和思維上出現了斷層,怎麼辦。
所以我們要改變從現象到本質的逆流倒推式研究方式,而嘗試從(假設的)本質到現象的順流順推。雖然這從難度(計算量)上要千百倍的增加,但在倒推方式邏輯上被否定的情況下,順推卻是唯一選選擇。(從哲學角度看,順流順推是不是也更符合事物「發展」的基本特徵。)
言歸正傳,我們從本質來解釋現象:
先秦的人物稱謂,主要說男性,包含這些要素:姓、氏、國、堂、輩、行、官、名、字、號、謚。(在下不才,如果有遺漏請補充。
我們一個個解釋,用今天的觀點來解釋這些先秦的概念:
【姓】:是一個有共同祖先的部落,這些字一般都帶有女字旁:姬,姜,姚,媯,姒,子(好),嬴,可見跟母系氏族社會有關的可能性接近無限大。唯一跟女無關的姓是「風」。現代概念中跟「姓」最接近的,我認為是「族」,有一個詞叫「種姓」。「姓」是血統屬性。
【氏】:是姓的一個分支,氏分為幾大類:
地名類:劉,曹,唐,周……
//分割線(等會解釋)
職業類:張(弓正)、趙(造父)、馬、商……
封號類:……
……太多,大腦轉速不夠了,為了節省時間……
總的來說,「氏」是政治屬性。或者更確切說是政治中的行政屬性。
從這個角度看,氏有點像現代概念的「黨派」的味道。
【國】:是一個有城牆保護古代的人類聚落,是一個經濟上的獨立體系,或者是體系的核心。現代概念中和國最接近的是「都市圈」,包括中央城鎮(國)和衛星城(關)和鄉村(野)。「國」的成分在人的稱謂中的作用是表示"地望「、」風俗文化「、"派系」、不要忽視」風俗文化」這一點,《詩》中,「國風」的篇幅最大。總的來說,「國」是一種經濟文化屬性。
堂,輩,這些概念我在讀書的時候確信是存在於先秦人稱謂中的,臨時想不起實例了,歡迎補充
……
【行】:排行,伯仲叔季,太伯,仲雍,都是這類。行是家族內部屬性。
【官】我們這裡說的官是像」丞相曹操「當中的」丞相「,前面說的」氏「當中有一類職業類,這個職業類實際上也是」官「,但此」官「年代跟為久遠,或者可以說,」氏「本質上只有一類,也就是地望類,是血統屬性」姓」按地區的分化。其他都可以歸屬到後面幾個概念中。為了不打亂今天的分析,這裡不做細化,我沒這個才學。官的本意應該是功能,或者就是」身體部位「,官是一種職業屬性。
【名】:現在概念還是名,出生時親屬給予的標識。名導現在依然是人名的核心。名是核心。
【字】:是人成年後親友給予的稱謂,一般個人的工作、性格、能力、等要素有關。那麼實際上,字是一種社會屬性。
【號】:是一種在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人獲得的其他社會成員廣泛認同的稱謂,是成功人士的專屬。最著名的號是「堯」、「舜」、「禹「。說句題外話,這三個字的含義怎麼解釋全世界漢學界恐怕也回答不出一個完成正確的答案。另外,」啟「、」桀「、」紂「這些應該也是號。後世還有」自號「,但我認為自號不能稱真正的號,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社會承認。三國中說諸葛亮」自號「卧龍,是很正確的,因為當時他還沒出山,大家還不知道他,自然談不上社會廣泛承認。而後世很多名人,號什麼,號什麼,都是妄自尊大,是不對的,最多只能成為自號。
號是一種成就屬性。
【謚】:最危險的來了,謚是人死後獲得的評價,經天緯地曰文,什麼什麼曰武,記不起來了。在人死之前,是沒有謚號的。所以新三國電視劇中把活著的漢獻帝成為」獻帝爺「,封神榜之武王伐紂中把或者的姬發成為」武王「,都是不對的。謚是一種祭祀屬性。
好了,到這裡可以總結一下,先秦人的稱謂由這些部分構成:
活人:血統屬性+地區屬性(經濟文化屬性)+家族地位+職業屬性+核心+社會屬性+成就屬性
死人:血統屬性+地區屬性(經濟文化屬性)+家族地位+職業屬性+核心+社會屬性+成就屬性+祭祀屬性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文王后太姒所生十子的名字:
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載。
問題在於,如果按照上面那組公式,這十位王子的名字結構是不同的。
管叔鮮、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
這是一類,結構是:國(地區)+行(家族地位)+名(核心)
周公旦,
這又是一類,結構是:國(地區)+官(職業)+名(核心),周公召公的公,是諸侯國元首,可以解釋為公爵,是職業。
厓季載,
我不懂這個厓是什麼意思,但明顯又是一類,結構是:X+行(家族地位)+名(核心)。如果厓(ya)等於現代漢語的 幺(yao),那麼就是排行最小的意思,即 幼(you)。
那麼這類的結構是:行(家族地位)+名(核心),即厓季是一個詞語,季本身是年輕,厓季及時最年輕。可見這他還沒有分封時的稱謂,分封以後是冉季載,屬於第一類國+行+名。
也就是實際上只有兩類,受分封的只有兩類。而且都是國+X+名。
唯一例外是伯邑考,從這個唯一傳世的沒有國名的稱謂來看,伯邑考確實英年早逝了,有的學者說文王依商禮捨棄伯邑考立姬發的觀點是不可靠的。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伯邑考這個稱謂,首先設定「伯」肯定是排行,如果這都確定不了,那就不用研究了。
那麼邑是什麼?字典里解釋為:城市,都城。實際上,「邑」就是「國」,大邑商,小邑周,就是大國商,小國周。那麼邑和國的區別何在?
我認為"邑"經過「封建」之後叫「國",很明顯的邑字中表示人的巴還在表示城牆的口之外,說明口還處於建設階段。國子中王已經到了口裡面,說明已經建設好了,」王「住進來了,就這麼簡單。這個過程就是封建的」建「。那麼」封「體現在哪?
前面說到,第一類稱謂全都是封國開頭。管叔度,就是」分封建國在管國的皇叔阿度「,所以這一類稱謂本身,就代表」封「和」建「都已經完成。
而伯邑考英年早逝,未」封「,更無從」建「,但是從他的地位來說,他死後也應該有一塊名義上的屬地,來祭祀和供養他的英靈,這塊地在那裡?
如果邑考是一個冠頭詞,像姑蘇這樣,(同樣是先秦辭彙,有可比性,而且吳國是周人姬姓嫡系)那麼考必為地名。
那麼我們用這種方式來解釋」伯邑考「,就是」追授為考地的領主的早逝未分封建國的皇長子「。
有的人會問,這個結構里沒有」名「,合理嗎?實際上是合理的,最偉大的都沒有名,」其至德「的」吳太伯「沒有體現名;「賢而有聖子昌」的」王季「沒有體現名,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全都沒有體現名。甚至老子,孔子,孟子,全都沒有提到名。現在人老說」有名「,實際上至大者無名,無名曰聖!
他們不是沒有名,是不需要名,人人都知道的人,還需要名來識別嗎。西方人管救世主叫」the one「——那個人,不需要知道名字叫啥,反正就是那個人。
伯邑考也屬於這一類被神化的人物。他身為文王長子,早晚君臨天下,這樣的人卻衝鋒在前享福在後,身先士卒,親身赴戰場調節72諸侯和尚軍的衝突,不避福禍進入朝歌這個龍潭虎穴營救父王,最後身死。他的死激起周人眾志成城,聯合800諸侯滅商興周平定天下。這還不算偉大嗎?他的這些事迹,3000年來還有第二個皇子做到了嗎?
所以伯邑考雖早逝,卻已成聖人。前面有一個回答者提到,伯邑考存在於」列祖「一類。太正常了。
當然,說回來,以上推測都是建立在這個「邑考」有具體含義的前提下。實際上這也可能純粹就是一個兩個字的名,沒有具體的含義。有一個與此非常接近的例子,就是孔子的父親,叔梁乞。梁乞又是什麼意思呢?
伯邑考:周文王與太姒的嫡長子,周武王的同母大哥,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伯邑考」這個人是進入周廟祭祀排列的,有文獻記載,證明他有儲君的身份,即使沒有正式即位,地位是明確的;
按照周的命名特點看,伯:是代表長幼次序,邑:封地、官銜或其他尊稱,考:是名,如果生下來就夭折,那麼可能沒有名字,但事實是年輕去世,有名字是合情合理的,也是符合規制的;
而事實上伯邑考很早就去世了,如果按照文獻推算,姬發25歲即位,保守估計伯邑考是25歲以前去世,他比姬發大2歲,由於他的去世,姬發被提前即位了;
側面推里,姬發的妻子叫邑姜,是齊太公姜尚之女,周成王姬涌和唐叔虞的母親,姓姜;那麼說明「邑」字,可以是用作名的,或是其他尊稱,而不僅僅代表具體封地食邑,!
所有文獻指向伯邑考只有這一個名字,沒有其他另外的稱呼,而【伯邑考其後不知所封】更加證明了這一點。所以我們可以推論,伯邑考是姬姓後人及史家對他的一個尊稱,相當於現在的榮譽稱呼;其正式的名字叫姬考;有些人把「考」字與「先考」聯繫起來是牽強附會、缺乏事實根據的~題主的奶奶也愛看封神台英雄榜嗎?
伯邑考只是他的名字,全名是姬伯邑考,因為全名不好聽,所以稱呼為伯邑考。
有一個叫做伯的城,是他的封地。或者是他住軍地。
我的理解是文王長子,姬姓,字(排行)伯,名已佚,死於武王登基前,在宗廟裡被尊為國父(邑考)
補充一個說法,戰國之前習慣用字+名來稱呼人
所以伯邑考很有可能是名考,字伯邑類似的比如李斯,字通古,所以人稱通古斯 ps:上梗來自某不可明說之祥瑞我覺得伯邑考的名應該就是一個邑字
看看老祖宗到底叫啥。
還有一個老三叫「伯安」,這個是咋回事?也是「伯」子輩。
我見過伯邑考的青銅器,其中認得伯字、考字,但我確定沒有邑字。
也許,伯邑考這個名字流傳錯了,但考確實是單名。伯為封號。
四書五經的記載,多為孔子的杜撰,不能盡信。
伯邑考:
伯邑考
姬姓,名考。「伯」為其排行,「邑」一說是表明其世子身份,一說是被封為「邑」這個官職,故稱「伯邑考」。我只是搬運工你也可以叫他雞勃依靠推薦閱讀:
※鬼神在商朝時熱心人間事務,為什麼到周朝卻變得相對冷漠了?
※《資治通鑒》為什麼不從黃帝開始寫?
※周平王究竟是不是周幽王的嫡長子?為何褒姒之子名為伯服?
※為何春秋戰國時期可以隨意交換,贈送城池?
※現在《周易》常常跟算命關聯在一起,《周易》一書原本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