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為何修改《天龍八部》結局?

論壇里有些言論稱金庸因鄙棄自己表哥徐志摩在感情上的為人,多次在作品中通過一些表哥的形象影射他。那麼在天龍八部初版結局時,金庸安排王語嫣最終選擇了段譽。但後來又特意修改了結局,將王語嫣寫回了表哥(徐志摩形象?)身邊?這樣有何深意?


王語嫣改嫁,個人覺得是好的改動,因為段譽和王語嫣最後的結合在原來的版本中讓人覺得是生硬湊合在一起的,段譽和王語嫣本來就不是一種人,兩人也沒什麼感情基礎。

段譽喜歡王語嫣是因為在山洞裡看到了漂亮的神仙姐姐,實際上段譽是喜歡的是逍遙派的「老妖精」,這個王語嫣似乎只是替代品,段譽在追求中儘管十分執著,但是王語嫣心裡喜歡的卻是慕容復,原版中當慕容復為了雄圖大業拋棄女人,王語嫣就這麼愛上段譽了,似乎有點急轉直下的味道,讓人覺得痕迹太重了,新版中讓王語嫣追隨慕容復而去,不但體現了王語嫣的痴情,也比較合情合理。

而更關鍵的是這麼做符合整個小說的主旨,有關《天龍八部》的思想,有人說和叔本華的生命意志論不謀而合,有人說是組織了一個人間煉獄網,而在金庸專家陳墨看來就是一個佛家大寓言,把「痴嗔貪"三毒在三主角身上分別體現,最後主角們解脫了心理的羈絆,才實現了生命的價值,而段譽應該是破孽化痴的典型,在追求王語嫣的過程中痴念之毒覆蓋全部身心,因而無法找到真實自我,擺脫痴念才能達到真正的大解脫,由此而言,作者讓段譽警醒和蕭峰、虛竹破除貪念和嗔念一樣,實現小說主題的和諧,從而讓整個小說在形式和思想上統一。


這裡只對王語嫣的結局做個簡單的分析。

首先給出我的結論,王語嫣在第三版(世紀新修版)的結局才是最契合小說主題同時也最符合人物性格的選擇。

先從小說主題上看。「命運無常」四個字可能是金庸在《天龍八部》中最想表達的主旨。這種無常是以人力不可抗拒的命運悲劇體現的,所以才有了「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的說法。如果段譽和王語嫣真的終成眷屬,段譽苦苦所求之事最終得償所願,那就是對這一主題的顛覆了。所以前兩版金庸沒有對王語嫣和段譽下狠手,那是年輕時尚不死心的體現。臨老了,看開了,無所求了,自然下得去手了。

從人物性格上看,我要大讚金庸。舊版的王語嫣更似是個花瓶,彷彿沒有靈魂血肉一般,形象十分的固定和扁平。而在新版里,王語嫣的人物形象是從初出家門的懵懂少女逐漸發展變化的。王語嫣最先追求的東西是慕容復,我之所以不說愛情,而只說慕容復,那是因為王語嫣只追求「愛人」而不重視「被愛」。只要慕容復,不管是愛與被愛,只要讓我在表哥身邊就行。隨著被慕容復的冷血薄情一再傷害,王語嫣在經過劇烈的戲劇衝突之後終於意識到「被愛」也很重要。新修版裡面加了一句話,我覺得是點睛之筆,摘錄如下:

「段譽問道:『你……你不嫁你表哥嗎?』王語嫣心頭一酸,道:『我不想嫁表哥了。因為……因為……你待我太好。』」 (很多痴男怨女,不妨以此為誡。)

而新版里新加的公冶乾對段譽和慕容復的一番比較也適時的為王語嫣的轉變加了一把火(這裡一大段文字包括了很多括弧里的王語嫣的心理描寫,很有意思,但太長了,就不抄錄了,有空大家自己看看金庸圖書館 - 金庸小說在線閱讀)。從這時起,王語嫣已經不是那個單純地想要一個「慕容復」的少女了。她開始思考自己了,她變得現實了,也變得自私了,所以她需要被愛,而不僅僅是去愛別人了。

之後劇情急轉直下,段譽真正明白自己和王語嫣的身世之後,他沒有選擇告訴王語嫣其實兩人不是親兄妹可以成婚,而選擇了默認兄妹關係。這樣做在情節上雖然是出於政治需要,但是也反應了段譽自己的心理變化。在新修版里,金庸反覆強調了段譽對王語嫣的愛是一種「心魔」,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心魔,都體驗過把某個東西視為極重要的,非要得到不可的心理狀態。而其實現實中的那個東西,和你真正要追求的未必是同一樣。

我還記得千禧年之夜,我們宿舍租了兩張《大話西遊》的DVD,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然後就發了瘋似的喜歡上了這電影。DVD還回去以後,在放假的那三天里,我騎著自行車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轉悠了整整三天,才找到買《大話下游》正版DVD的店,然後花了我現在認為極不值得的價錢買回去。當作寶貝似的收藏起來,可那之後我就看了一次,卻覺得興趣索然,完全不是當初在寒風裡縮著肩膀到處尋找的心態了。這也是心魔。

王語嫣是段譽的心魔,段譽自己應經明白了。而女人天生的敏感也讓王語嫣感受到了段譽對她的心態的變化。從她的語言中,你隱約可以感到一種求不得的怨恨,我想如果段譽這時讓她當皇后,她將會是很高興的,如果不是礙於兩人所謂的「兄妹」關係實在無法可想,我認為王語嫣甚至會反過來狠狠的追求段譽,來滿足她的新夢想,做一個被人寵愛的,受人尊敬的皇后。但即便如此,兩人早晚也會成為一對怨侶,段譽必然會越來越認清自己對王語嫣的感情的虛幻,而敏感的王語嫣也會越來越感受到段譽的疏離與冷淡,加上國事繁忙,段譽又篤信佛教,而既然王語嫣都能嫁給段譽,木婉清和鍾靈自然也會入宮封妃,眼瞅著一幕狗血的後宮戲就會在大理皇宮中上演,好在金庸下手果斷,要不然這天龍八部的尾巴可就毀了。

回到原文劇情。倫理在前,王語嫣畢竟沒法子跟段譽成就好事。於是王語嫣很現實地選擇了退步,沒有木婉清那樣的百轉糾結,也沒有鍾靈那樣的黯然神傷,只是輕輕鬆鬆地退了一步。不是她愛不愛段譽的問題了,從始至終,愛段譽都只是愛自己的一種延伸罷了。現在段譽已經求不得了,那她就打算為自己追求點別的。追求什麼呢?永葆青春!

這時的她已經開始學會利用段譽了,是有心的利用,利用段譽對他的愛意,對她的歉疚。她要去不老長春谷,要去無量玉洞,她要永生,要永遠的美麗與青春。可是找來找去,她還是沒有得到。她憤怒地推倒了玉像,當時書中有一句話,讓人脊背發涼。

「王語嫣聽了,心中微微有氣,一瞥眼間,從壁上懸著的銅鏡中見到了自己的容貌。此時怒氣正熾,平時溫雅可親的形相一時盡失,與嫵媚可喜的玉像相比,更是相去甚遠。」

這句話雖然寫得很平實,但如果你想想這個場景。栩栩如生的玉像跌落在地,碎玉與亂髮散落一地,那個美貌的白衣女子,在漆黑的石洞中對著銅鏡,猙獰的慾望之光彷彿一頭惡獸要從雙眼中撲出來。這場景是極適合排成電影的。而王語嫣哭著跑出無量玉洞時,叫出的那句「我不要無常……」,已經是明白得不能再明白的對命運的無奈與絕望了。(我並不喜歡這句話,太白了。)

這時的她早已不是那個溫柔嫻靜的神仙姐姐了,她變成了一個生了白髮,長了皺紋,得不到愛情滋潤卻心裡充滿了慾望的女人。然而最後,最精彩的地方在於。金庸還是給了她一個救贖的機會。她回到了慕容復的身邊,她的初愛,她的初心。金庸用了煌煌巨著的《天龍八部》教會了看書的人和書里的人一個道理:「世事無常,當求本心。」

我不能說王語嫣最後頓悟了,但至少她沒有沿著那條慾望的墮落之路繼續滑下去,而是重新上了岸。最後的一段,阿碧一邊發糖,一邊落淚;但是王語嫣卻顯得從容淡定得多。就像紅樓夢裡賈雨村說過的,她也是塵世里翻過筋斗的人了。

這樣的王語嫣,我不能說我喜歡,但作為一個文學形象,終於站得住了,這是金庸這次世紀新修版里少數我由衷讚歎的修改之一。


為什麼一定要拿表哥說事呢?

金庸的這部作品境界之高我們絕大多數人都難以望其項背,而也正是我們這些俗人,卻在不斷的討論金庸與其表哥的問題?

我覺得這並不是一種面對問題的正確態度,把什麼都娛樂化。

好了不扯了,回答題主的問題。

  • 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相信題主聽過這八個字。《天龍八部》這部作品體現出極高的佛家思想。人力無法與命運鬥爭,求而不得。幾乎體現在其中每一個角色身上。題主既然能問到第三版與第二版之間的區別,那也就不需要我去說明這部小說的主旨問題了。

第二版中段譽最終得以與王語嫣終成眷屬,而金庸先生直到03做出的第三版修改中王語嫣還是回到了她表哥慕容復的身邊,陪著阿碧給那些扮作慕容復臣子的小孩發糖。

現在來說這個為什麼要改。其實分析為什麼很容易啊。

第二版相較第三版更突顯出命運無常四個字。喬峰的一生,從大喜到大悲,諸事皆不可得。

想當丐幫幫主,他不是漢人。想報殺父弒師之仇,人是他親爹殺的。想和阿朱放牛牧羊,卻自己親手殺死自己的愛人。。。。諸如此類,幾乎發生在他身上的每一件事都在把他推向一個悲劇的結局。

反觀段譽,則是從大悲到大喜。

喜歡的每一個女子都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在最後的卻得知自己並非親生父親所生,可以想像的到段譽的婚後生活一定和他父親一個樣。

他們兩人可以說同樣在同命運抗爭,一者大喜,一者大悲。命運無常,這兩人的對比體現出人力在命運這種力量前什麼都不是。

而第三版,對段譽結尾小小的更改,則直接改變了整本書的基調。求而不得。

改過之後,才真的是求而不得,每個人都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喬峰失去了一切,段譽沒有得到王語嫣,虛竹看似生活美滿,可是去想想他的本心吧,他一心只想做個和尚,想知道自己生母是誰,可是他偏偏就是做不成和尚,知道自己生母是誰的那天父母同死。

這兩個版本的喜好問題見仁見智吧,我覺得我是沒有資格評論哪一個結局更好的,只能說相比而言我個人更喜歡第三版。

好了多說一句,我相信這跟誰是表哥一點關係都沒有!


  為了補全「人間煉獄圖」!!!

  新修版與原作相比,除去一些細節上的修補和填坑(比如丐幫兩大絕技的傳承問題),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對虛竹和段譽最終歸宿的安排。原版結局中對虛竹沒有太多提及,段譽則是和王語嫣終成眷屬,看似美滿團圓卻背離了「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的主題。新修版中,金大俠對其做了大幅改動,使之構成一幅完整的「人間煉獄圖」。

  先來說虛竹,身懷絕世神功,坐擁西夏公主,統率三十六洞、七十二島,可謂「走上人生巔峰」的終極玩家,但事實是,虛竹只想當個小和尚。雖然沒有通過「美色的考驗」,但虛竹重回佛門的念頭卻一日沒有打消。新修版結局中,「段譽見虛竹雖得美滿姻緣,神色間總有鬱郁之志」,便是由於此故。虛竹曾有將靈鷲宮改為靈鷲寺的想法,但隨著西夏公主李清露走入他的生活,這種念頭永遠不會成真了。李清露先是將自己的侍女曉蕾許配給段譽,又攛掇虛竹把梅蘭竹菊四姐妹一併打發給這位大理國君,如此一來,巧妙實現了對虛竹的「完全佔有」。從金大俠修訂的情節來看,李清露有著很深的尊卑觀念,且對虛竹參研佛法一事甚為不滿,一心只想燒香念佛的虛竹娶了這麼一個頗有城府的妻子,恐怕稱不上圓滿。當然,虛竹個人的不圓滿是為了小說全局的圓滿。

  再來說說段譽。在新修版結局中,「神仙姊姊」王語嫣被拉下神壇,變成了一個感嘆容顏衰老、渴望青春永駐的凡人。為了尋找不老長春功,王語嫣推倒了無量玉洞中的石像。破碎的玉像暗示著人間的無常,也象徵著段譽終於化解心魔,擺脫了對「神仙姐姐」的狂熱迷戀。王語嫣最後回到慕容復身邊,無可爭議,自始至終她的眼中就只有表哥一個,這種安排合情合理,倒是段譽淡然接受現實才令人嗟嘆。作為一國之君的他,立木婉清為貴妃、鍾靈為賢妃、曉蕾為淑妃,又把梅蘭竹菊四姝許配給王公大臣之子,算是對貫徹全篇的兒女私情給了一個最後的交代。為帝四十年後,段譽避位為僧,從青衫書生到出家帝王,從如痴如醉到參透無常,段譽作為《天龍》的主角,用自己的出世為「人間煉獄圖」補上了完整的一筆。


講真我不喜歡這個結局


曾經有一人年少時有一段艱苦的生活,餓肚子時偶然買到了一打折的便宜的「揚州炒飯」,從此將這種味道刻在心底。長大後人已經不在當初的城市,為了再次體會這種味道尋遍街頭小攤而不得。後來終於遇到了一家風味極為相似的賣蛋炒飯的店鋪,之後便總是在這裡吃蛋炒飯。一晃吃了許多年,有一天終於頓悟,」當時我餓急了所以覺得好吃,實際上這炒飯甚至有些油膩,我也並不是太愛吃」。原來真正重要的是當時的經歷而不是揚州炒飯本身,如果當時遇到的是打折的便宜的杭州小籠包或者武漢熱乾麵,心裡的美味就變成杭州小籠包或者武漢熱乾麵了。這麼多年來追尋類似當時的炒飯本就是虛幻的,即便回到了那一家店鋪,炒飯本身也不會是過去的炒飯了更何況與之相似的這裡的蛋炒飯。所以當初的揚州炒飯本是一種情懷,那人卻將它當成了愛吃的食物,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讀。頓悟之後就不必去刻意追求當初的味道,而是真正用味覺的體驗來判斷什麼東西是他愛吃的。


當年金庸還年輕,念及表哥做的事往往不能理解。

如今金庸什麼都經歷過了,才知道原來什麼才是真愛


因為這才是「真 結局」啊!


金庸老先生一直致力于天龍八部推向一個深度:「求而不得,不求而得。」

但是這個結尾是有點發力過猛,卻又沒發到點子上。

一者,段譽固然是主角,這個光環開得比較大,你說他求而不得「一個「,不求而得「一堆」,整個小說已經走向了種馬文的思路。

二者,王語嫣雖然是配角,但是按照「求不得」的思路,她和段譽偏偏又是絕配,而最後求仁得仁的結局,難道只是為了讓主角走種馬走得更合情合理嗎?

三者,段譽的一群妹妹,最後全都成功打破了「求不得」光環,成功上位了!

綜合來看,只有主角躺槍,原著的意境都被打破了,原著是怎樣的?段王的組合更多的還是兩人各自的一廂情願,段譽的人生實際是不幸福的(老婆不愛自己),王語嫣的生活也是不幸福的(隨便找了個人嫁了,甚至有故意賭氣的意思),妹妹們的生活也是不幸福的(這就類似於大家羨慕虛竹找了個漂亮老婆,虛竹自己實際就想當個高僧),現在好了,犧牲段譽一個,幸福一群女人,反倒是金庸自己打了自己臉,邏輯完全跑偏了嘛,還不如最初版本,段譽求的是理想中的「愛情「,得不到「愛情」,王姑娘要表哥,得不到表哥,妹妹們想要段譽,得不到段譽,這才是合理的邏輯。

我相信段譽是追求一份烏托邦式的愛情的(玉像),這種感情是類似於一見鍾情,純粹而不摻雜任何外帶條件的感情,實際上段譽的妹妹哪個也不難看,王姑娘固然好看,我們的世子大人未必就找不到第二人,說白了,世子大人根本身邊不缺美女,但是小說里世子大人就是鍾情玉像,原著實際上類似於備胎轉正,接盤俠接盤,白富美和吊絲啪啪啪了心裡依舊愛高富帥,這個邏輯明顯更加合情合理。

最後我想說,人老了就好好養老吧,別自己砸自己招牌,做點搶眼球的事了,莫名其妙的。(包括給某黨官員捐獻別墅之類的事)


改版更符合邏輯,但反而失了舊版的神韻,有續貂之嫌,雖然是個很工整的尾巴。。


《天龍八部》 舊版中結局道,段譽帶著木婉清鍾靈一行人回大理, 他不願得武功不願做皇帝卻得了天下神功做了大理皇帝,慕容復痴傻著做著皇帝夢,最終身邊唯有阿碧一人。蕭峰失去阿朱,經歷一切變故後自盡於雁門關。虛竹一心向善不願摻攪凡塵卻坐擁逍遙子絕世內力成靈鷲宮主。 天龍不就是一個大寫的英雄式悲劇? 但最後段譽卻抱得王語嫣。 重讀修訂版後,結局改寫,王語嫣離段譽而去。剛讀到覺得這樣子豈不是成了徹底的悲劇?真是太難過。 但「求而不得,無求而得」「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再想的確,改寫後的結局更像天龍八部式結局。

啊大半夜的講了這麼多。看到金庸總想多說幾句。

晚安啦(。?ω?。)


經歷多了,也就沒有那麼多執念。三聯版的段王結局本就是金老筆下留情,與全書濃濃的「命運」主題相去甚遠:喬峰想和阿朱隱居,結果塞上牛羊空許約;虛竹想安心青燈古佛,卻被逐出門牆接連破戒;唯有段譽得償所願抱得美人歸。但是金老明白,其實大多數人也明白,等待著王子與公主的絕對不會是甜蜜幸福的婚後生活,而是漸漸淡漠的感情與無休止的矛盾爭吵。所以世紀新俢版中,王語嫣的形象變得自私膚淺,後來為段譽所厭惡,也就可以理解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金老的心境也在變。當一個作家心中不再相信童話時候,筆下自然只剩下現實。


修訂新版天龍八部的時候,作為一名長者,金庸在古稀之年再次修訂天龍八部,修改人物結局顯然不會是為了追趕潮流,追求銷量,而是要流傳後世,求的是身後名,所以摒棄了初版中王語嫣,段譽大團圓式的妥協,寫出更真實,更生動的人物。

新版中,段譽把對王語嫣的迷戀看作心魔,這個轉變其實是從父母雙亡之後發生的,在此之前,段譽從小無憂無慮,唯一的困擾居然是被逼學武功,作為大理國世子的時候旁人自然是有求必應,即便便服浪跡江湖的時候,鍾靈,木婉清等也對他另眼相待,他的一切都很順利,當一切來的太過容易,這時候他遇見了洞中玉像,人世間一切都唾手可得的時候,只有非凡塵的人才能引起他特別的注意吧,後來遇見了王語嫣,意念中的仙女變成了活人,假想王語嫣也被他吸引,如木婉清一樣,那段譽也不會珍惜,因為太輕易實現的夢想淡然無味,他會嫻熟的和王語嫣交談,友好而不失分寸,就像對其他人一樣,但再也不會有那麼刻骨的慾望;當然王語嫣拒絕了他,所以仙女下了凡塵,沒有碰到王語嫣之前,玉像美則美矣,但只是塊石頭,兩者之間有條鴻溝,理智告訴他,那只是妄想,遇見王語嫣後,石頭變人,夢想似乎就在眼前,玉人變的就在眼前,理智沒辦法控制他,所以他陷入了追求之中,而這確為心魔,如果將來沒有其他的事情,段譽很可能沉迷其中,就像那些追求毒品的富二代一樣,無法自拔

在原來的版本中,喬峰是最豐滿的人物,他從原本的豪爽,後來失去民族認同,被人誣陷,在聚賢庄歷經生死,打死阿朱,到後來蕭遠山得而復失,最後被遼帝背叛,經歷了很多,性格,思想也轉變了很多,尤其是失去阿朱後,相反,作為戲份最足的段譽,從頭至尾也沒有多少變化,

戲劇有衝突才精彩,人物有變化才生動。

在新版中,段譽的思想有了變化,這個轉變發生在家庭慘變之後,慘變之前,段譽是天真的,是理想的,但是家庭巨變後,他的世界觀崩塌了,一個理想主義者最終被現實打醒,他變得理智了,心魔退去,所以他娶了木婉清,鍾靈,因為他開始珍惜現實中的美好,他娶了曉蕾,我想其中應該有幾分同西夏聯姻的意味,但是偏偏沒有王語嫣,理想破碎後,人們通常會排斥曾經瘋狂追逐的事物,他們排斥那段歷史,否認自我的選擇(而這容易導致神經官能症)


半夜不睡覺來簡單說一下先。

其實在天龍八部後記里所附的陳世驤的往來書信中就已提到,「 讀《天龍八部》必須不流讀,牢記住楔子一章,就可見『冤孽與超度』都發揮盡致。書中的人物情節,可謂無人不冤,有情皆孽,要寫到盡致非把常人常

情都寫成離奇不可;書中的世界是朗朗世界到處藏著魍魎和鬼蜮,隨時予以驚奇的揭發與諷刺 」

重點在哪裡

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天龍八部所涉及到的每個人,最後都終於不能得到一個美好的結局,為何偏偏段譽就能跳出枷鎖,心滿意足贏得美人歸?

所以不能不改


新版天龍,修訂處據說有50處,沒激情看了,搜索了一下:段譽並沒有與王語嫣結成連理,而是娶了另外三個老婆:木婉清、鍾靈以及西夏銀川公主的侍婢曉蕾。

上面高票從書中主旨分析…就不湊熱鬧了,試著從另外一個角度入手…高中時有有一類詩詞鑒賞,需要了解當時作者的寫作背景才能更好踩到得分點

…………………………………………………………………………

金大俠年輕時也曾像你我一樣是個普通人…或者說是個很有才華的「普通人」,也有著心中的女神,你沒看錯就是女神___夏夢。為了追女神,大俠又是為其寫劇本,又是跑到拍攝現場親自給出自己的建議…做了許多,然而年輕時的金並沒紅到人盡皆知的程度,才華與財富匹配失衡…最終沒能完成逆襲…

隨後,大俠結婚了…可能由於大俠太忙,對其關心不夠…不久就(chu)離(gui)婚了。

大俠行走於世,怎會缺美女…即使缺也只是一時…第二任妻子朱枚陪其度過了一段最艱難的時光————大俠在創辦 明報 。作為妻子要照顧孩子,還要深夜為其送飯,在其困難時變賣首飾不斷給予物質上的資助和精神上的鼓勵,最終大俠紅便了大江南北,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大俠粉。按小說里的情節發展,大俠應該攜美,消失在俗世,過上神仙眷侶般的活……

光良: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朱枚:相濡以沫,比不過後來居上 。一次偶然的機會,大俠在咖啡廳里結識了一位服務員。對大俠失望?有一種愛叫作放手?他們才是真愛?總之離婚了…………

了解了大俠的情感歷程,結尾像不像對自己的簡單總結……王和夏遙不可及 木為段郎付出了多少 那個仕女和現任夫人像不像??


可以參考@唐棣 在另一個問題里的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770681/answer/23266398

金老是徹底看開了


作為不太喜歡新修版結局的人表示:個人覺得金老沒想那麼多,很可能只是想把《天龍八部》往現代通俗網路小說上靠而已……

金老是不是真的動筆前有這個想法,不得而知。但是改出來的作品卻真的特別有網路YY小說的風格。網路小說里基本是沒什麼女子需要主角去費勁追的,不識相的讓男主碰釘子的女的肯定沒什麼好下場。而且,大多數美女都是主動往男主身邊靠的,雖然一開始會爭風吃醋但是結局肯定是和諧共享一夫……

而這也是很多新生代讀者希望看到的劇情,金老就這麼寫了,吸引了更多把自己代入成段譽的讀者,同時也選擇了他們更喜歡的女性,給與了他們渴望的後宮結局。我覺得就是這麼簡單。


推薦閱讀:

令狐沖是不是只有匹夫之勇沒有大智慧?
如何評價風清揚?
石破天的武功在金庸的作品中處於怎麼樣的高度?
岳不群真的是偽君子嗎?
金庸小說對人物的外貌描寫處於什麼水平?

TAG:金庸 | 天龍八部書籍 | 徐志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