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讀史?


摘自梁啟超《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之《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獻學書類》  

  • 《尚書》

內中惟二十八篇是真,書宜精讀,但其文佶屈贅牙,不能成誦亦無妨。余篇屬晉人偽撰,一遊覽便足(真偽篇目,看啟超所著《古書之真偽及其年代》,日內當出版)。此書非看注釋不能解,注釋書以孫星衍之《尚書今古文註疏》為最好。

  • 《逸周書》

此書真偽參半,宜一遊覽。

注釋書有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頗好。

  • 《竹書紀年》

此書現通行者為元、明人偽撰。其古本,清儒輯出者數家,王國維所輯最善。

  • 《國語》 《春秋左氏傳》

此兩書或本為一書,由西漢人析出,宜合讀之。《左傳》宜選出若干篇熟讀成誦,於學文甚有益。

讀《左傳》宜參觀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可以得治學方法。

  • 《戰國策》

宜選出若干篇熟讀,於學文有益。

  • 《周禮》

此書西漢末晚出,何時代人所撰,尚難斷定,惟書中制度,當有一部分為周代之舊,其餘亦戰國秦漢間學者理想的產物,故總宜一讀。

注釋書有孫詒讓《周禮正義》最善。

  • 《考信錄》 崔述著

此書考證三代史事實最謹嚴,宜一遊覽,以為治古史這標準。

  • 《資治通鑒》

此為編年政治史最有價值之作品,雖卷帙稍繁,總希望學者能全部精讀一過。

若苦幹燥無味,不妨仿《春秋大事表》之例,自立若干門類,標治摘記作將來著述資料(吾少時曾用此法,雖無成書,然增長興味不少)。

王船山《讀通鑒論》,批評眼光,頗異俗流,讀通鑒時取以並讀,亦助興之一法。

  • 《續資治通鑒》 畢沅著

此書價值遠在司馬原著之下,自無待言,無視彼更優者,姑以備數耳。

或不讀正《資治通鑒》而讀《九種紀事本末》,亦可,要之非此則彼,必須有一書經目者。

  • 《文獻通考》 《續文獻通考》 《皇朝文獻通考》

三書卷帙浩繁,今為學者摘其要目:《田賦考》、《戶口考》、《職役考》、《市糴考》、《征榷考》、《國用考》、《錢幣考》、《兵考》、《刑考》、《經籍考》、《四裔考》,必不讀;《王禮考》、《封建考》、《象緯考》,絕對不必讀;其餘或讀或不讀隨人(手邊無原書,不能具記其目,有漏略當校補)。

各人宜因其所嗜,擇類讀之。例如欲研究經濟史、財政史者,則讀前七才考。余仿此。

《馬氏文獻通考》本依仿杜氏《通典》而作。若尊創作,應《通典》。今舍彼取此者,取其資料較豐富耳。吾輩讀舊史,所貴者惟在原料爐錘組織,當求之在我也。

《兩漢會要》、《唐會要》、《五代會要》,可與《通考》合讀。

  • 《通志二十略》

鄭漁仲史識、史才皆邁尋常。《通志》全書卷帙繁,不必讀,二十略則其精神所聚,必須遊覽,其中與《通考》門類同者或可省。最要者,《氏族略》、《六書略》、《七音略》、《校讎略》等篇。

  • 《二十四史》

《通鑒》、《通考》,已浩無涯涘更語及彪大之《二十四史》,學者幾何不望而卻走?然而《二十四史》終不可不讀,其故有二:(一)現在既無滿意之通史,不讀《二十四史》,無以知先民活動之遺迹;(二)假令雖有佳的通史出現,然其書自有別裁。《二十四史》之原料,終不能全行收入,以故《二十四史》終久仍為國民應讀之書。

書既應讀,而又浩瀚難讀,則如之何,吾今試為學者擬摘讀之法數條。

一曰就書而摘。《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俗稱四史,其書皆大史學家一手著連,體例精嚴,且時代近古,向來學人誦習者眾在學界之勢力與六經諸子埒,吾輩為常識計,非一讀不可。吾常希望學者將此四史之列傳,全體遊覽一過,仍摘出若干篇稍為熟讀,以資學文之助,因四史中佳文最多也(若欲吾舉其目亦可,但手邊無原書,當以異日)。四史之外,則《明史》共認為官修書中之最佳者,且時代最近,亦宜稍為詳讀。

二曰就事分類而摘讀志。例如欲研究經濟史、財政史,則讀《平準書》、《食貨志》;欲研究音樂,則讀《樂書》、《樂志》;欲研究兵制,則讀《兵志》;欲研究學術史,則讀《藝文志》、《經籍志》,附以《儒林傳》;欲研究宗教史,則讀《北魏書·釋老志》(可惜他史無之)。每研究一門,則通各史此門之志而讀之,且與《文獻通考》之此門合讀。當其讀時,必往往發現許多資料散見於各傳者,隨即跟蹤調查其傳以讀之,如此引申觸類,漸漸便能成為經濟史、宗教史……等等之長編,將來薈萃而整理之,便成著述矣。

三曰就人分類而摘讀傳。讀名人傳記,最能激發人志氣且,於應事接物之智慧,增長不少,古人所以貴讀史者以此。全史各傳既不能遍讀(且亦不必),則宜擇偉大人物之傳讀之,每史亦不過二三十篇耳。此外又可就其所欲研究者而擇讀,如欲研究學術史,則讀《儒林傳》及其他學者之專傳;欲研究文學史,則讀《文苑傳》及其他文學家之專傳。用此法讀去,恐之患其少,不患其多矣。

又各史之《外國傳》、《蠻夷傳》、《土司傳》等,包含種族史及社會學之原料最多,極有趣,吾深望學者一讀之。

  • 《廿二史札記》 趙翼著

學者讀正史之前,吾勸其一遊覽此書。記稱「屬辭比事《春秋》之教」,此書深進「比事」之決,每一個題目之下,其資料皆從幾十篇傳中,零零碎碎覓出,如採花成蜜。學者能用其法以讀史,便可養成著術能力(內中校勘文學異同之部約佔三分一,不讀亦可)。

  • 《聖武記》 魏源著

  • 《國朝先正事略》 李元度著

清朝一代史跡,至今尚無一完書可讀,最為遺憾,姑舉此二書充數。魏默深有良史之才,《聖武記》為紀事本末體裁,敘述綏服蒙古、勘定金川、撫循西藏……諸役,於一事之原因結果及其中間進行之次序,若指諸掌,實罕見之名著也。李次青之《先正事略》,道光以前人物略具,文亦有法度,宜一遊覽,以知最近二三百年史跡大概。

  • 日本人稻葉君山所著《清朝全史》尚可讀(有譯本)。

  • 《讀史方輿紀要》 顧祖禹著

此為最有組織的地理書,其特長在專論形勢,以地哉為經,以史跡為緯,讀之不感乾燥。此書卷帙雖多,專讀其敘論(至各府止),亦不甚費力,且可引起地理學興味。

  • 《史通》 劉知幾著

此書論作史方法,頗多特識,宜遊覽。章氏《文史通義》,性質略同,範圍較廣,已見前。

  • 《中國歷史研究法》 梁啟超著

讀之可增興味,且知治史方法。


這個問題略有心得,就把以前在百度貼吧寫的一個帖子搬過來吧,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本貓自13歲開始下工夫讀史,於今14年了,略有心得,這裡淺談一下,以供諸位吧友參考。

史學界有【史家四長】學、才、識、德的說法,這是針對專業歷史研究者的要求,但所謂「見賢思齊」歷史愛好者也可以此作為自己讀史的方法和準則,以期提高水平。

史學:掌握的史料,史才:閱讀方法:史識:對歷史的認識,史德:讀史、論史時的道德修養。(這不是原本的含義,是歷史愛好者的「四長」)

一、史學:讀史首先要掌握史料,這個要看歷史愛好者喜歡通史還是斷代史,以便加以選擇,喜歡通史者,應對整個中國歷史的史料都儘可能的收集全,紀傳體、編年體、國別體、紀事本末體、政書、類書、野史、墓志銘、文集等都應涉獵,這樣得到的史料才能豐富、完整,對歷史的認識也就更清晰、準確。有條件的愛好者,還應多搜集考古發現的史料,如文物的記載,因出土文物的史料可信度是最高的。

喜歡斷代史者,應盡量搜集喜歡的某一時代的史料,類別和上面列的一樣,但喜歡斷代史,最好也要對通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這樣能把一個歷史時期的情況放到通史中去比較,能獲得更廣闊的視角,從宏觀上加深認識。

二、史才:有了史料,那應該怎樣閱讀呢?下面分別來談談:

1、紀傳體,是以時間為順序,以人物紀傳為主記載歷史的一種史書體例,中國的正史《廿六史》都是紀傳體,紀傳體卷帙浩繁、人物眾多,還有大量的表、志,對愛好者來說,通讀基本上是很困難的。(本貓就只是通讀《史記》、《三國志》兩部而已。)可以這樣讀:

先讀本紀,本紀是一個歷史時期的時間線,讀本紀,就能串聯起一個歷史時期的發展脈絡,對這一時期有一個整體上的認識。

次讀表,表是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活動的時間線,讀了表,能進一步從整體上加深對這一時期的認識,當然,不是所有的表都需要讀,重要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的表要讀,其餘的看自己興趣可讀可不讀。

再次讀志,志是紀傳體中記載各種制度、地理、經濟、氣候、自然災害的部分,要想對一個歷史時期有全面、清晰、完整的認識,志是必讀的,和表一樣,志也不是所有都要讀,重點讀職官(百官)、地理、食貨、五行、兵,讀職官可了解政治制度、讀地理可了解地理(有時含人口)讀食貨可了解經濟,讀五行可了解氣候變化、自然災害,讀兵可以了解軍事制度的變化、裝備、兵員等情況,其餘可依興趣選讀。

再次讀傳,重要歷史人物的傳建議必讀,此外,則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來讀,若對一個事件、人物感興趣,就要對與之相關的人物、事件都讀一下,這樣認識會更深刻。

2、編年體,是以時間順序記載歷史事件的史書,它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把同一時期發生的事件放在一起記述,比較容易反應出史事之間的聯繫,是最早也最簡便的史書體例,主要分為斷代編年體、通史編年體兩種,前者以《春秋》為代表,後者以《資治通鑒》為代表,另有實錄、起居注等種類,讀這種史書時,想要了解某一年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活動,只要找到這一年的篇目即可,建議初讀時找篇《中國歷史大事年表》之類的表格作為輔助,這樣比較方便。

3、國別體,是以國為單位,分別記述各自歷史的一種史書體例,代表作品為《國語》後來的《戰國策》、《十六國春秋》、《十國春秋》等,也屬於此類,它以國家為單位記載歷史,容易看出一個國家的發展變化、典章制度、興衰過程等,但對某國在歷史大環境下的地位、作用、與別國的關係、對歷史大勢的影響等無法體現,這是它相比於編年體的缺點,讀國別體,想了解某國歷史,則讀相應的篇章。

4、紀事本末體,始於南宋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它以時間為順序記事,一事一篇,事件的前因後果、發展變化過程記載得很完整,且有一定故事性,讀完紀事本末,對一個歷史時期或一個朝代的重大歷史事件會有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但缺點是信息量小,只記載大事,不夠豐富全面,相當於文言版的《上下五千年》是比較好的古史入門書。

5、政書、類書:它們是是制度史和古代版的「百科全書」,政書分為通史、斷代兩種,前者書名中往往有「通」字,後者稱為「會要」、「會典」,(「會要」為私撰,「會典」為官修。)唐玄宗時期的劉秩所著的《政典》為最早的政書,但已亡佚,現存最早的通史政書是中唐杜佑的《通典》,最早的斷代政書是蘇冕、崔鉉、王溥等編撰的《唐會要》。它分門別類記載了通史、斷代史中的制度史料,取材繁富、脈絡清晰、前後連貫,是了解各種歷史制度的必讀書。類書是輯錄各類史料的一種古籍,始於曹魏時劉劭、王象、桓范、韋誕、繆襲編撰的《皇覽》,後來的《藝文類聚》、《太平御覽》、《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也屬於此類。和政書一樣,類書也是分門別類輯錄的,讀這兩類書,想看什麼史料,只要按門類去找就可以了。

6、野史、墓志銘、文集:這些作品種類眾多、數量繁富、雖不及紀傳體、編年體等史書嚴謹,但保存了大量歷史細節和一手史料,有相當的價值,這類作品閱讀沒有什麼方法,完全看個人喜好。

下面談談讀史的一些要點和易犯的錯誤:

1、多讀一手史料,少讀二手史料,不讀現代白話歷史著作:

所謂一手史料,即當事人、目擊者的記載、或是相對時間距離最近的著作,時間距離越近,史料可靠性越高,反之則越低,因此要多讀。二手史料即後人記載、傳聞、時間距離較遠的著作,因為時間的關係,這類史料的價值相對較低,但若沒有一手史料,其仍有重要價值,因此少讀,但不可不讀。不讀現代白話歷史著作,因文言譯為白話,受作者水平、觀點等影響,難免與原文有差異,讀了這些作品,理解起來又與作者有差異,等於史實被扭曲了兩次,一些前輩學者雖然觀點與史實不符,如光武帝「度田失敗」、①霸王分封是「逆歷史潮流而動,恢復西周封建制」等,②但總還是治學方法不同造成的,而今某些靠歷史吃飯的浮薄之徒,則純粹是不學無術、嘩眾取寵了。

如某搞法律出身的「著名歷史小說家」著文對霸王大加指責,什麼「令人心悸的惡魔」、「六屠六狂」什麼「太史公亦曾對其凶暴深為震驚,感慨云:『羽豈舜帝苗裔邪?何興之暴也!』」且不說他對霸王的看法與當時人的評價有多大的不同,也不提五次屠殺變成六次,單只說把「何興之暴也」理解為殘暴,就可見他的水平,按他這種理解方式,「暴發戶」、「一夜暴富」當作何解?莫非是「以殘暴手段發家致富」、「一夜間很殘暴地富了?」看來這是販賣人體器官、夜劫金店的節奏啊有木有!與他類似的,還有某博士,在其講座中說霸王是「苗族後裔」,「羽豈其苗裔邪?」按他這種理解,那麼匈奴「夏後氏之苗裔也」可以解釋為「匈奴也是苗族後裔」?③甚矣!苗族之吊也!蚩尤知之乎?!④這兩位的文言水平,大概連初中生都不如,不過,他們雖然不學無術,但總還是肯按照原文去解釋的(雖然解釋得慘不忍睹。)比他們更惡劣的,是完全憑空臆造,連原文都不看,比如某「最牛歷史老師」在其講座中說武穆破李成「用槍尖反射陽光照馬眼」不知武穆在天有靈會否噴飯?(如果武穆還能吃飯的話。。。)後來岳飛吧前吧主「月半入山」著文痛批此君,曾被新浪、鳳凰等門戶網站轉載,此君至今不作一字回應。。。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因此,歷史愛好者,尤其是初讀歷史的愛好者,最好不要去讀這些東西,以免誤入歧途。但也有例外,若一些專史古代沒有系統史料,則必須讀現代白話史著,比如科技史、行業史、幫會史等。

2、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迷信權威、名人:權威、名人在面對歷史時,其實和普通愛好者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後人」他們通過自己的研究得出的看法,不一定就是對的,如果盲目迷信他們的觀點看法而沒有自己的見解,那就成了「復讀機」、「應聲蟲」這樣水平永遠不可能提高,所以「XX學者寫了XX朝的作品,很出名,銷量很多,他認為XX。。。」、「XX寫手XX史料讀了很多,所以他說的一定有道理」之類的看法可以休矣。(其實,某些寫手說自己讀了多少多少史料,那也是他自己說的,真假就不知道了。)當然,有自己的見解不代表什麼都反著來,大搞「翻案風」,而是確實通過自己讀史得出的結論、看法,不要怕史料難、多,循序漸進,少讀多次,一次幾百字、一兩千字,只要有興趣,只要智商正常,再多再難的史料都可以讀懂,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嘛。

3、孤證存疑:孤證,即僅見於某部著作中的記載,比如「陰晉之戰」僅見於《吳子》(雖然前面講過,親歷者的記載可信度最高,但也要有佐證才行。)通常講「孤證不立」但孤證也可能是作者當時看到過後人看不到的史料,因此孤證存疑為妥。

4、神怪、靈異不信:史書中經常有神怪、靈異方面的記載,應不予採信,此類記載超出大家的認識水平,目前既無法確證其真,亦無法確證其偽。(因誰也沒有去過陰間之類的「另一個世界」靈魂是否存在至今無定論。)

5、史料矛盾衝突:這有幾種情況:史料來源不同、詳略互見、字異意同、錯字、粉飾、隱諱。這就需要採用第三方史料加以考證,若無第三方史料,則應仔細辨析,得出自己的結論,然無十足把握,不要輕易否定哪一種記載。

史料來源不同:如《梁書》言侯景驍勇有膂力、善騎射,《南史》言其是瘸子,不善弓馬,以智謀見長。但仔細想想:腿瘸和騎射關係不大,馬戰亦無多大影響,侯景也的確頗多智謀,因此兩種記載都能說得通,這只是兩部史書作者選取材料不同造成的。⑤有時,同一部史書中也可能出現矛盾之處,如《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說祖龍是庄襄王之子,《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列傳第二五》說祖龍是呂不韋之子,祖龍是庄襄王之子,必出自秦朝官方記載,而其為呂不韋之子,則不知出處,且異人既喜趙姬,則趙姬必尚未顯懷,那麼實際上知道趙姬是否懷孕的就只有趙姬和呂不韋,別人是無法確證的,既然無法確證,自然當以秦朝官方記載為準。⑥

詳略互見:史書記載中,同一件事於傳主或當事者傳記中詳寫,參與者或相關者傳記中則略寫,謂之「互見法」這就產生了看似矛盾之處,如《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中記載霸王自刎於烏江,而在接下來的《高祖本紀》中記載灌嬰追殺霸王東城,因烏江屬東城地域,就好像一個人去世於北京朝陽區,那麼既可以說他去世於朝陽區,也可以說他去世於北京、中國,現在某些無知之徒不知烏江屬東城,YY出什麼「項羽身死東城,非死於烏江」。殊為可笑!⑦

字異意同:如《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記載霸王的王號為「西楚霸王」而《漢書·卷三一·項籍傳第一》記載霸王的王號為「西楚伯王」其實,「伯」有「方伯」即諸侯之長的意思,而「霸王」意為「王中之霸」與此意同。⑧

錯字:如《新元史·卷一三五·列傳第三二·查剌庫祿滿》記載庫祿滿「手條數百人」聯繫上下文,則知應為「手殺數百人」。⑨

粉飾:史書中常有粉飾之詞,特別是對統治者,如《晉書·卷一·帝紀第一·宣帝》言司馬懿打敗武侯「俘斬萬計」不出戰是奉曹睿嚴令,然考於《漢晉春秋》則知其實為武侯所敗,出戰則損兵折將,不得已而固守不戰。⑩

隱諱:古代修史有「為尊者諱」的傳統,統治者、地位尊貴者有惡行、劣跡、受辱等不光彩之事,則為之隱諱,以保全名譽,如《三國志·卷四·魏書四·三少帝紀》諱言高貴鄉公曹髦為成濟所弒,而《漢晉春秋》則記載曹髦被成濟捅了個透心涼。?

6、讀史經常會犯一些錯誤,主要有:好發議論,言出無據、YY腦補、雙重標準,這些都應該盡量避免。

好發議論,言出無據:如某位吧友曾說新末東漢初亂世不如秦末楚漢混亂,而他並不了解新末漢東初的歷史,只是憑自己的主觀感覺來判斷,這是錯誤的,讀史講究「無證不立」既然沒有仔細了解過那段歷史,就不能主觀臆斷,讀史一定要盡量做到「無一字無出處」這才是正確的讀史態度。

YY腦補:史書中往往對一些細節記載不詳,很多歷史愛好者便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從「情理」、「性格」等方面自行補充細節,如某位吧友堅持認為「范增很強,他肯定做了很多事、大部分時間不是失蹤而是沒記載」,如果是文學創作,如小說、戲劇、影視等,這樣寫自然可以,能讓情節更加順暢合理、人物形象更豐滿動人,但史學畢竟不是文學,文學可以虛構、想像,但史學不行,如上所言,史學講究的是「無證不立」、「無一字無出處」是不允許虛構、想像的,胡適那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大家要忘掉前半句,牢記後半句,假設假設,「設」得再怎麼合理,它也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這是不可取的。

雙重標準:朝代、人物粉對其粉的朝代、人物有偏愛,這種偏愛往往發展成為雙重標準,如某些項粉,為霸王屠殺劣跡辯解,像「項羽和秦有國讎家恨,他是為了報仇」、「屠殺是一種軍事手段」、「名將、亂世帝王哪個不殺人?」等等,這就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對正常人來說,屠殺,肯定是惡行,這是道德底限,如果換一個人,是項粉不喜歡或者討厭的人搞屠殺,他們還會找各種理由嗎?不同文明、不同時代的道德標準有所差異,但大多數都把屠殺視為惡行,僅僅因為自己偶像干這個就搞雙重標準,那麼作為文明人的三觀何在呢?

三、史識:史識是對歷史的認識,是透過歷史的表象得到本質的方法,現在不少人雖然讀史,但史識不足,如不少吧友以為「扶蘇即位,實行仁政,秦就能避免滅亡」其實秦的滅亡,是歷史的大勢,非某個、某幾個歷史人物所能改變,所謂歷史大勢,私以為由3方面構成:

1、文明發展的客觀規律:一個文明的發展是有其客觀規律的,自戰國開始,中國由封建制開始過渡到中央集權制,加強君權、設置郡縣、削弱封建貴族勢力等,這個過程是緩慢、曲折的,在不同地區,進度是不同的,但秦統一後,廢封建,立郡縣,在整個帝國範圍內強行加快這一進程,這就違反了文明發展的客觀規律。

2、社會環境的具體情況:與客觀規律相適應,戰國到楚漢的社會,對封建制懷有普遍認同感,「分茅列土」成為諸侯王是很多社會精英人物的夢想,在經濟、法律等方面,六國地區對秦沉重的壓迫和嚴刑酷法不適應,有不滿情緒,以六國貴族為代表的社會精英群體普遍有復國的願望。

3、統治者個人能力、政策的影響:由於秦的軍國體制,以嚴刑酷法的高壓政策維持運轉,以軍功爵來刺激老百姓給國家賣命,打仗就是為了軍功爵,當沒有大規模戰爭而法律、制度依然苛刻時,社會矛盾就急劇積累,但在祖龍時期,對外還有大規模的戰爭來宣洩社會矛盾,他本人是個能力突出的雄主,能夠選賢任能,讓大批的人才為其所用,通過權術和氣度駕馭群賢,使秦的政治保持高效、穩定運行,同時對百姓的壓榨也在可忍受的底限內,社會矛盾已經相當嚴重,但由於他長期的統治,滅六國、南收百越、北擊匈奴的赫赫聲威,使得有能力反抗他的絕大多數人心存畏懼,祖龍在世時,敢於反抗他的不過荊軻、高漸離、留侯這三人而已,而且還都以失敗告終,在祖龍去世後,無論是扶蘇還是胡亥,都不具備維持秦軍國體制繼續運轉的能力威望,即使扶蘇要變法,改變這一體制,也需要相當的時間,而此時,秦滅亡的大勢已基本形成,六國貴族們也不會給扶蘇變法的時間,但扶蘇和胡亥還是不同的:胡亥把整個秦帝國全毀掉,而扶蘇有可能(注意,是「有可能」而已。)保住秦原有的關中地區。

還有很多人有大漢族主義思想,即所謂「蝗漢」讀史不以史實為依據,而以民族為依據,凡是漢族就一定是好的,凡是少數民族就一定是壞的,否定貶低、少數民族政權的成就,甚至指責張弘范、施琅等為「漢奸」說什麼「元清非中國」其實,歷史人物善惡、朝代成就的高低,與其是哪個民族毫無關係,漢族也有壞人混蛋,少數民族也有英雄好漢,私以為要區分「蝗漢」與「皇漢」前者是一種極端思想,唯漢獨尊、唯漢獨好,眼界狹隘、否定少數民族朝代的成就、否定其它文明的成果,思想水平還停留在「天朝上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時代,這是一種非常錯誤,不容於現代文明社會的思想,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是納粹!而「皇漢」要理性冷靜、眼界開闊,既認可漢族的成就,也不否定、貶低少數民族、其它文明的成就,對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朝代所犯的暴行,如主動侵犯漢族朝代,既不簡單的視為「民族融合的必然趨勢」,也不對主動認可中國文明、自認為中國人的少數民族朝代加以排斥,這才是一個現代人、一個主體民族應有的胸襟見識。

四、史德:史德,是讀史、論史時的道德修養,現在某些讀史、論史的人,有許多無德之舉,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3種:

1、否定、貶低史料、詆毀史家:有些無德之人,史書沒讀多少,卻妄自否定、貶低史料、詆毀史家,如所謂「司馬遷受了宮刑,因此他必定懷恨在心,抹黑劉邦、美化項羽」且不提太史公史德之美為歷代史家公認,就算他懷恨在心要報復,那也得抹黑武帝而非劉邦,哪有人報仇不找仇人報,而去找仇人已死多年的祖先報之理?史料是讀史、論史的基礎,就好比電腦的操作系統,一切操作都要有系統才能進行,否定了這個基礎,就等於否定了整個歷史,因此不能否定、貶低史料,而史家作為歷史的記錄者,後人能看到史料,全靠史家的記錄,所以必須尊重史家。

2、捏造「史料」:某些人在論史時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不是去扎紮實實讀史、搜集史料,而是根據自己的觀點需要隨意捏造「史料」前些年流傳甚廣的「五胡食人錄」和「我石李冉閔大熊王」的「英雄事迹」即屬此類,這些「史料」作者為了鼓吹極端民族主義思想、煽動民族仇恨,極盡詆毀、誣衊、捏造之能事,虛構了這兩篇「史料」其實只要看看《晉書》、《資治通鑒》、《雞肋編》等真正的史料,馬上即知其偽,可嘆眾多憤青小白不願讀史,導致以訛傳訛流毒愈廣,甚至內黃縣還建了「冉閔陵園」真是啼笑皆非。。。

3、人身攻擊、嘲諷謾罵:每個讀史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都有好惡,這很正常,但某些素質欠佳者,一言不合即大加嘲諷,乃至升級到人身攻擊,表示要與人家的女性長輩發生某種不道德的親密關係等,這大可不必,和別人交流時,一定要心平氣和、用詞禮貌、語氣溫和,人身攻擊、嘲諷謾罵無助於闡述自己的觀點,只能讓別人BS自己的素質低下。

好了,以上就是本貓讀史的一點心得,不知不覺就啰嗦了這許多,若有不當之處,還望大家指出,見笑了。


第一次在知乎寫答案,說說最近自己讀史書的心得,權當是讀書筆記。

對於讀古代史而言,後人了解歷史的方式局限於閱讀前人流傳下來的文字資料。對於讀中國古代史,這往往意味著閱讀大量的古文。相信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樣,把「讀懂」史料當成是莫大的成就,這個時候你往往只能達到理解的第一層境界:「看山是山」,你只從史料中得到最基本的故事情節,還不一定是事實。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三層境界?

於是在趟過浩如煙海的古文,心滿意足地閱讀了大量文獻之後,你記住的可能是一大堆碎片化的部分。就好比說到曹操,你會記住他那句著名的台詞「如國家無孤一人,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若干年後回憶起來,你會和所有普通觀眾一樣,為他的驕傲而感嘆,卻不知這句話的背後其實是曹操的內心辯白。當時,銅雀台初成,武士用命,文人進表,頗有勸進之意。大家都以為天命歸屬之時,曹操卻清楚地看到了在歷史上的位置。曹操為何不稱帝? 於是才有了引出這一句稱王稱帝台詞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他的本意,不是表明自己的驕傲,而是表明心跡,並無稱帝之意。說到這一層,我覺得讀史的第一步,就是避免碎片化,要學會理解語境,要學會connecting the dots。

在掌握大量史實之後,如果想進一步理解歷史,就需要學會對歷史做「微積分」。推敲事件之間的聯繫,揣摩歷史人物的心跡從而知道他們的每一個決定是怎麼做出來的,多問「為什麼」和"what if"。到這一層,我們的目標基本上就是貫徹太史公的歷史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一步需要極大的精力,也是對人的智力和情商雙重的鍛煉。如果你連一個活在兩千年前的人物的心情都能揣摩清楚,那麼你喜歡的鄰家小妹的心思恐怕就如透明一般了。這方面我特別推崇王夫之的兩部史論《讀通鑒論》和《宋論》。王夫之評論歷史,喜歡獨闢蹊徑,「頗異俗流」,用既有事實推斷出令人叫絕的觀點,可謂真的做到「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他本人也曾經說過,需要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才能真正看懂歷史。如船山公評三國,以姜維之後蜀國後繼無人進而滅國之悲劇推斷出蜀漢「不善長養人才」。他的觀察非常直接,蜀漢重臣,皆是中原人士,如前期的五虎將,諸葛亮,後期的姜維。真正蜀地製造而身居高位的,只有李嚴一個,而他還不斷地給諸葛亮使絆子。王夫之由此進一步斷定,蜀漢集團的核心人物劉備從一開始就並無三國演義中鼓吹的匡扶漢室之心,而是只想「佔地而王之」的草頭軍閥。這一觀點又可以用諸葛亮的隆中對不能徹底貫徹來佐證:諸葛亮一向都主張交好吳國,徐圖中原,而劉備卻先派關羽守荊州搞壞了吳蜀兩國的關係,又在後面興師遠征進而被陸遜一把花燒盡國本。連王夫之也曾經感慨,「諸葛亮之志不盡行於先主」。這些觀點單看史書是看不出來的,需要自己花心思琢磨,也是讀史的難處。但只要堅持這樣做,多少能夠理解歷史發展的規律,進而窮極天下之理,培養出歷史的情懷。到這一層,或許能夠做到看山不是山的境界。

最後的最後,「志定而學乃益,未聞無志而以學為志者也」。讀史書還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看待自己身處的世界。理解人生之孤獨與無奈,理解我們作為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水滴應該承擔的責任。當我們感慨「人生已經如何艱難,為何還要繼續」的時候,讀史可以給我們以解脫和支持。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雖千萬人,吾往矣。我們所有的struggle的背後,正是人類得以生生不息的動力:永無止境的旺盛的生命力。奉天而順人,這是讀史的情懷,這是面對人生的情懷。

變不可知者,天之數也;各有所懷而不可以強者,人之情也。以人而取必於天,以一人而取必於無定之臣民,則天人無權,而惟己之意欲;聖人之不為此也,所以奉天而順人也。


五年前我脫離了官方單位,可以比較自由地支配時間了,便重新揀起了這個念頭,不久就開始讀明史。我在上大學的時候讀過《史記》,就好像看小說一樣,遇到沒故事的「表」和「志」便跳過去。當記者後啃過《漢書》和《後漢書》,完全被亂七八糟的人名和事件淹沒了,感覺昏昏欲睡。我還趕時髦讀過《資治通鑒》,讀到後漢時就痛苦不堪,半途而廢了。出乎意料的是,心裡存了個「潛規則」的念頭,再讀起歷史來居然津津有味,滿目混沌忽然眉目清楚,我也一發而不可收拾。於是就跟朋友鼓吹讀史心得,又被朋友攛掇著寫下了這些文章,隨寫隨發,漸漸也有了一本小書的篇幅。我明白,不同動物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樣的,透過不同眼鏡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樣的。這些文章描繪的就是我戴上潛規則的眼鏡後看到的中國官場及其傳統。

《潛規則》

能幫助人理性思考、不偏見、不盲從的書籍有哪些? - 書籍推薦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歷史小說? - 張雨的回答


從八卦他人故事開始,到想像自己經歷他人故事,直到有一天,你突然發現,無論現在遇到什麼軍國爭端、奇聞軼事、放蕩不羈的人物、無論你多麼出塵入世,腦子裡瞬間會蹦出來古代對應的人和事兒。

人生一點新鮮感都沒有了,你自認為牛逼哄哄的東西古人幾百上千年前早都玩兒爛了。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讀歷一併不能單純讀史,一定要和時事結合,與時俱進,

才能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

才能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翻開一本歷史主題的書,首先就是做內容分類。

時間,事件,細節,重點注意,更重要的是評述,一定要先放一邊,不是說不能看,而是千萬不要入腦,可以在心裡打個戳「存疑」。

其次就是填空。把自己重點收集的事件在心中大概羅列一下,質量一般的,或者太重主觀的書,事件邏輯鏈一般會有缺損,因果關係不直接,這些空白的地方就需要填補了。不用皓首窮經的去找史料,只需要用為什麼標記就行,哪兒不流暢,就結合前後事件留一個為什麼。

這個時候,就能把自己串起來的邏輯鏈與作者評述和觀點進行印證,作者的意圖就會明顯很多。有意圖不怕,就是檔案都會有意圖的選擇性記錄和藝術性描述,但意圖太遠,太偏就要警惕了,這樣的書就不能抱著學習的態度去看了。

最後,讀史一定不能局限一本書,一門學科。比如夷陵之戰,沒有一張戰地地圖,劉備的行為和目的就非常難解,這就需要地理知識。歷史畢竟是人類活動記錄,涉及幾乎所有科學和現象,這就是小孩子讀史普遍困難的原因,閱歷跟不上,邏輯鏈空白太多。統一事件多比照也能起到補完事件的作用,會讓事件更明白。


讀史不多,無以證理之變化;多而不求於心,則為俗學。

故上下古今,穿穴群言,自天官、地誌、九流百家之教,無不精研。

——引自《清史稿·列傳二百六十七》


我覺得態度很重要吧。推薦我喜歡的兩個帖子,應該對你有幫助。

對讀史的一些看法(三國志吧成剛)http://tieba.baidu.com/p/4319399995?share=9105fr=sharesee_lz=0

淺談讀史方法(三種不同的紅色)http://tieba.baidu.com/p/4308163345?share=9105fr=sharesee_lz=0

結合這兩個帖子,然後可以看看錢穆的《國史大綱》,差不多可以入個門,再根據你的需要入去繼續鑽研吧(*^ω^*)


人不讀史,天下遂無新鮮事


多讀幾種不同觀點


推薦閱讀:

閱讀中國古書有什麼作用?
你為什麼喜歡《冰與火之歌》,最喜歡它的什麼?
美國黑人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種族歧視佔多少?
在哪些瞬間會覺得自己特別渺小?
如何看待【新世相·圖書館】這種商業模式?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