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講老掉牙的中國歷史故事給孩子聽?

夸父逐日、女媧補天、一諾千金……


傳統故事可以講,推薦講老三篇: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但是講的角度不對,可能會有副作用。這裡容我把我專欄文章貼過來一篇。

和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相比,孔融讓梨的故事是最容易講錯的。

孔融讓梨主流有四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融家傳』里記錄的:

四歲的孔融和兄長們吃梨,他拿了最小的一個,並說:「我是小朋友,按理應該拿小的。」家人都非常驚訝。

這裡的「理」(原文為「法當取小者」),是現行的習慣、規矩,即尊敬長輩、尊敬兄長的規矩。家人所驚訝的,是年僅四歲的孩子便知道了習慣和規矩。故事體現了孔融自幼聰明懂事。

或許是認為這個故事重點不夠突出,後世出現了一篇孔融讓梨加強版,故事講:

父親(一說母親)給孔融一袋梨,讓他分給家人。於是他按照家人年齡和梨的大小進行分配。最大的給爺爺,最小的給自己。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分,孔融說: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

這個版本堪稱完美。孔融以孝悌觀為指導,組織開展物資分配,展現了領導力。這個故事講的是倫理以及如何踐行倫理。

到了現代,某教材對故事做了修改,在此稱作教材版,故事變成:

四歲的孔融和兄長們吃梨,哥哥讓孔融先挑,孔融挑了最小的。他說,哥哥大,拿大的,我小,我拿小的。爸爸點明主題說,融融真是謙讓的好寶寶。

故事主旨由尊長變成了謙讓。哥哥謙讓弟弟,弟弟謙讓哥哥。這也是不錯的品質。不過細想想,哥哥謙讓弟弟,他有二分之一的幾率拿到大的;弟弟把大的讓給哥哥,自己拿到小的。看來,還是哥哥聰明一些。

有人說故事就是故事,要把握精髓,沒有必要吹毛求疵。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妨看看流傳更廣的版本。在這個版本里,幼小的孔融成為了一個精神病患者:

四歲的孔融兄弟七人吃梨。孔融排行老六,他拿了最小的梨。他說,哥哥比我大,應該拿大的。弟弟比我小,我作為哥哥應該讓著他。爸爸再次點明主題說,融融真是謙讓的好寶寶。

在這個故事裡,孔融不僅有著矛盾的世界觀,並表現了一種愚蠢的狡黠。為了展現聰明而吃虧,到底還是不是聰明?改編這個故事的作者,如果不是智商低下,就是用心險惡。

綜上,孔融讓梨的故事,值得給孩子講,但是要講究角度和方法。

前兩個版本,講了一個遵守倫理的故事。倫理之所以能夠成為倫理,在於它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在於它相對公平。以分梨來說,公平不是每人分到一樣大的梨,而是每個人都吃到符合自身食量的梨。遵守公序良俗,不僅是美德,還是一種智慧的體現。如果孩子能比同齡人更早地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會說,這孩子比較懂事,比較成熟。我們講孔融讓梨,就要講清,大人吃的多,小孩吃的少,大人吃大的,小孩吃小的,大家都吃得飽,不浪費。

在後兩個版本中,這種智慧並不存在。謙讓作為一種美德,並不是總是值得鼓勵的。

第一種是,在一個零和遊戲中,犧牲自己,成全別人。

如果犧牲個人可以保護甚至提升集體利益,比如在戰爭中流血犧牲,保家衛國,這種犧牲是有價值的,是值得尊重的!但是,如果犧牲了個人利益,只滿足了某些人,這種犧牲是不值得的。比方說,孩子在競爭一個保送名額,大家都想要,這種時候要謙讓嗎?答案不言自明。神經病版的故事中,令人疑惑的就是,孔融的兄長在幹嘛?他們為什麼不讓?

第二種是,處於弱勢地位,還要窮大方。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里,最糟糕的就是,家長把價值觀作為工具來使用,有時僅僅是為了滿足他們的社交目的。我們小的時候,被教育尊敬大的,大了以後被要求謙讓小的。這裡我乾脆說一條原則,年齡與謙讓無關。處於強勢時,我們可以謙讓弱者。處於弱勢時,我們無需謙讓。在神經病版故事裡,孔融沒有必要把大梨讓給弟弟的原因就在於,他也是弱勢的,他沒有必要這麼做。

我講一個真事。我兩個大學同學,一個家裡打魚,一個家裡種地,日子都很緊。一年兩個人申請獎學金,一個看另一個可憐,主動撤回了申請。結果呢,他倆都沒戲。一個弄虛作假的學生會幹部搶到了獎學金。這種謙讓的意義在於什麼呢?所謂謙讓,是我搶到了以後再跟你分。

謙讓是美德,但是要講原則。你有聽說過哪個有著驚艷謙讓史的偉人或名人嗎?恐怕那些本可以成為偉人或名人的,把機會都讓給別人了吧。

本來可以講一個關於分配的智慧故事,千萬不要講成一個假道學的故事。

廣告時間:

找專欄?在這裡 → 愛童言 - 知乎專欄

在找微信號?在這裡 → 愛童言微信公眾號:arhats500 或搜索 愛童言


然而女媧補天和夸父逐日並不是歷史故事 (???)

一諾千金是個成語,本身也沒啥故事性。就是季布這個人說話算數,後來有人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反正我是不覺得這個成語反映出來的三觀有啥問題。雖然是兩千年前的故事,不過就算再過兩千年,做人也是要講信用的吧。

題主你還覺得哪些歷史/神話故事三觀不正/觀念過時,不妨都寫出來大家討論,豈不美哉。


連女媧都不知道,你將來怎麼玩華語遊戲啊,笑。


漢語英語法語這種老掉牙的語言千萬別學,你應該孩子一出生就教他java c++。


這種古代神話故事,女媧補天、伯牙叔齊、之類的故事,我覺得小朋友看一看也還是很好噠。

大朋友推薦看魯迅先生的版本——《故事新編》,一共只有八篇作品:《補天》;《奔月》、《鑄劍》、《出關》、《理水》、《非攻》、《採薇》、《起死》,我覺得這八篇故事與當時的政治密切聯繫著,先生的諷刺也是十分辛辣十分到位。


什麼叫老掉牙啊?什麼叫老掉牙?


像卧冰求鯉、郭巨埋兒這樣的故事不要講,其他的還是講吧。


我個人感覺中國「老掉牙」的傳統故事大多都在宣講真善美,普通百姓不畏艱難,憑自己的努力與非正義的勢力作鬥爭,終於取得成功,即使今天也很有教育意義。

而西方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往往則更多地在表現西方神性和人性的黑暗和醜陋,如美女與野獸里王子因為沒有讓假扮乞丐的仙女來避雨就遭到了報復被變成了野獸,這仙女也太自私與無恥了。


我想說這些故事都是扯淡的可能會有一大批人跳出來說我不愛國。但我的觀點就是一個也不講。


這些故事包含的道理永遠不會老,不僅要講,還要代代傳承。


其實像一些正面的真實的歷史故事以及寓言故事呢。都是可以講給孩子來聽的。我們從小聽到的一些神話故事,只要是那種積極向上的都可以給孩子聽。但是呢?好。建議家長不要講老一輩經常給我們講的鬼呀神呀的這些話給孩子講。50的時候呢,我們要懂得去篩選,中國上下5000年中間有好多歷史故事是很有意義的,很正面很積極的,那像這些,那我們就不妨講給孩子聽,讓孩子來了解我們中國的博大精深。至於像一些民間一些風景迷信思想的故事呢,就建議家長不要再講給孩子來聽了。


應該這麼問,以前的人是人,那現在的我是不是不是人了?


什麼叫做老掉牙?

按這種說法,大家只看熊出沒好了,最新鮮的一集,還能算乳牙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哪些有趣的馬屁?
歷史上有哪些讓人氣憤的暴民的出現?
三俠五義中的三俠是指哪三個人?
在看古代志怪故事的時候,有沒有感覺有些事情背後應該另有隱情?
唐高宗李治和武媚娘之間有真愛嗎?

TAG:故事 | 育兒 | 早教 | 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