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最有效地幫助中老年人學會使用新科技產品?


之前給爸媽先斬後奏買了洗碗機,被罵(嗔)了(怪)好久,現在用的喜滋滋的。

現在給爸媽先斬還沒奏買了 iPad Pro,買了以後就火速下了一堆符合父母需求的 APP,特別是娛樂和購物這一塊的。爸爸特別喜歡用 pad 看新聞(以前家裡那個是第一代,不小心摔到臉上能把鼻子砸骨折,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我就挨個註冊+綁定微博,買會員,然後把各種密碼都記在備忘錄裡面,然後按照爸爸的喜好訂閱了他喜歡的報紙和話題,準備聖誕節帶回家給他倆一個驚(驚)喜(嚇)。大家都知道 pad 打字的體驗特別不好,我就買了藍牙鍵盤,手寫筆和那種能讓 pad 懸在頭頂上的支架。

這裡引出 take home message1: 想給父母介紹高科技產品需要前期的大量鋪墊和全套服務,把所有可能讓他們找借口退縮的路都一一堵死。pad 不好打字?藍牙鍵盤給你買了呀;記不得拼音,我給你買了手寫筆呀;pad 太沉了手腕疼?支架在這裡!Apple ID apply pay icloud 同步這些怎麼設置?我都幫你設好了啊。洗碗機也同理,上門安裝+買好一年用的洗完鹽。把前期硬體和軟體的壁壘都一一打破,教學之前先讓學生享受到切實的福利,讓他們發自內心地喜歡這個產品,覺得方便好用以後,再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

在買 pad 之前,我大肆地鼓吹宣揚學生福利有多麼優惠(其實就是20來鎊),還有能夠送 beats 無線耳機,一個耳機的價錢就能把半個 pad 買回家。游泳冠軍孫楊知道嗎,孫楊出場前耳朵上那個大罩子就是 beats solo2,同款哦。價格優惠+附件贈送+早買早享受= 錯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這裡引出 take home message2: 給父母買高科技產品一定要把功效宣揚得遠遠高於實際價格,讓他們覺得把生活品質提高一個台階只需要半個台階的價錢,讓他們明白生活的軟需求和吃喝拉撒的硬需求一樣重要,甚至要更重要。這樣做的目的是最大地減小學生的抵觸心理,從而減少教學過程中的阻礙。

其實在買禮物方面,父母很像一個懂事的女朋友。她會找各種理由說,自己不需要,孝心(真愛)不用體現在這些物質方面,兒女(男朋友)好自己就開心了。你強買了以後他們(她)會嗔怪說怎麼這麼貴,自己沒有這方面的需要。但是等他們被你開發出需要,用過一段時間後,會非常開心和幸福。再者,和街坊鄰居(閨蜜同學)有意無意地比較以後,心裡會覺得很暖。啊題外話。

在買洗碗機的時候,我謊稱洗碗機只要2000塊,鹽是店鋪白送的。後來聰明機智如我爸爸很快就在淘寶上找到同款,3000多。當庭質問的時候,我裝作非常委屈可憐的樣子,說我要說3000塊你們就不會讓我買了。但是我爸媽看到我為了讓他們用上洗碗機那麼努力地撒謊的份上,就沒有再責怪我,同樣努力地開始適應用洗碗機的生活。

這裡引出 take home message3: 讓父母感受到你為了讓他們使用高科技產品所花費的努力和誠意,這樣在同理心的激發下他們才更容易努力地去學習。

其實說了這麼多,就是一個意思,如果在座的各位真的是從提升父母生活質量的出發點,以父母的需求為中心點來向父母介紹高科技產品,無論如何你們都會找到成功法門的。

現在我才知道,有一件事情的幸福感可以超越擁有一件新的電子產品,那就是給家人購買電子產品。(幸福的嘆息。


是時候放出我爹的私房—————————————————————————————————

本了!!!!!

多圖預警———————————————————————————————————————

首先是簡短的觀念普及,知道你們不愛看這種乾巴巴的文字,所以不長篇大論。

父母觀念:對接受新事物有興趣或者客觀因素迫使他們要學習這些東西,比如孩子不在身邊等情況。

子女觀念:這裡我要好好批評某些做子女的了啊!什麼叫他們是沒興趣學?什麼叫自己摸索摸索就會了?什麼叫網上有教爹媽學的教程?我猜能說出來這些話的你一定沒好好坐下來教叔叔阿姨學過電腦,學過智能機。

以我爹為例:我爹是特別主動有興趣學電腦的,50多歲的年紀,有糖尿病,哎?答主你爹有慢性病跟這個有什麼關係?各位看官啊各位看官!是啊!50+的叔叔阿姨們已經不是你這樣的身體了,他們孤單,虛弱,在這個高新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里他們在落伍,在消逝,曾經的他們也是時代的弄潮兒,然而面對回家就躲在房間里捧著手機抱著電腦不離手的你只能感慨自己老了默默嘆氣,他們想跟你一樣什麼都會,然而生理上賦予他們思維的遲鈍,動作的笨拙讓他們並不容易學習。不要把叔叔阿姨當成你,你也會有老去的一天,你終會明白。所以,親力親為,教教叔叔阿姨玩轉高科技吧

初期我也在網上找了教程,給爹看了,然而他並不感冒,看了一會兒便摘了老花鏡揉揉眼睛說眼睛疼,於是我挑了時間專門坐下來在電腦上操作一步寫一步教,然而這樣的過程中,我爹來了興緻,說你寫的畢竟還是你的東西你的思路,你說著,我操作著,然後自己再走一步寫一步。效!果!太!好!惹!這樣他自己的興趣就來了,還是他自己的字和符號,必然能看懂啦~

方法在這兒了,下面上例子,看我爹多麼正直的字,就知道我爹是個多正直的漢紙啦~

目前爹自己上網看電視看新聞還淘寶自己充話費完全沒問題~高興惹~~


去年給難得見面的外婆買了個iPad,還是Apple產品更容易上手,加上Pad屏幕大~其實最主要的是想讓她學會微信可以視頻。

一開始想找度娘要個微信教程的,可年輕人拿到就會用的東西,哪有什麼說明書。

老年人健忘,於是還是自己動手做了一本小冊子。以下為截圖,列印出來後裝訂了一下~勿噴,因為確實有用,現在外公外婆都是達人。


我姥爺一直喜歡聽戲,幾年前我媽帶了個老年式的隨身聽回家,就是可以揣到兜里功放的那種,然而他們並不會下載,於是這個偉大而艱巨的任務自然就交給了我。

可是戲曲並不像音樂那麼好找啊,前些年百度音樂還沒有限制下載的時候,在裡面可以搜到相當一部分內容,所以當我聽說百度音樂要規整歌曲維護正版的時候,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這樣說會不會被打),後來很多戲曲都被刪除了。

我媽作為一個享受到互聯網強大功能的中年女性,非常自信以及自豪的告訴我姥爺「現在網路特別神奇,什麼都能找到,你平時在電視上看到什麼歌啊戲啊全都記下來,讓孩子回來給你弄!」於是我每年寒暑假回家都能拿到一份長長的歌(戲)單,獨自迎風流淚。

幾年來我遊歷於各大戲劇論壇以及網站,註冊了各種各樣的賬號,不斷更新著姥爺的戲曲庫。記得有一次下完後姥爺讓我看看還能下多少,我查了下內存才用一半,就說你放心下吧還能再下現在這麼多呢。姥爺就用一種覺得特別新奇又開心的語氣說「哎喲,現在的高科技可真是神奇,這麼小的卡(內存卡)能裝這麼多東西!」。

還有一次姥爺告訴我,他的那些牌友都特別喜歡聽這裡面的戲,都把他的隨身聽借過去讓家裡的孩子幫忙弄(拷貝),現在他們一圈兒打牌的老頭兒聽的全是我下的東西。聽到這些我甚至能想像到姥爺把東西借給那些小老頭兒時開心和自豪的樣子。

有時候也會很急躁,因為有些東西真的很難找,但是想到姥爺充滿期待的歌單和開心的表情,我還是會用心的註冊,回帖,積分,下載,不忍心錯過每一段他喜歡的戲。

我好像跑題了,其實我想說的是,面對現在的很多電子產品,父母還有爺爺奶奶就像是個孩子一樣,好奇而又一無所知,需要我們耐心的去幫忙,去引導,花費一點時間哪怕只是教會他們一個小小的功能,他們都會很高興的。你都不知道當你在外讀書時,出去工作時,他們用著你教會的東西有多開心,「炫耀」給其他小老頭老太太時有多得意和驕傲。

PS 我這邊存了各種各樣的戲曲,有需要的筒子們可以聯繫我哦,郵箱發給你~


覺得必須放我之前畫的了

搬家之後自己辭掉工作,每月能掙扎著回家幾趟,就不用紙條了,活人答疑。

裡面提到的電視app目前已陣亡


最近剛教會麻麻用ipad,試著答一下。

基本邏輯如下:

1. 開始之前,先想幾個小時候爸媽or老人怎麼教我們的,平心靜氣,培養耐心。

2. 從他們最關心的功能入手,興趣永遠是第一驅動力。

3. 儘可能簡化步驟和教學語言,注重他們的需求,需要他們記住的操作不要多於6步

4. 多次重複教學,短時多次效果更好,而且需要不斷鼓勵他們。

舉個栗子。

背景介紹:前兩天陪麻麻買了個ipad,主要是為了和我視頻(答主留學汪),其餘作用是看視頻,上網,聽有聲書。

1. 開始之前,先想幾個小時候爸媽or老人怎麼教我們的,平心靜氣,培養耐心。

從為什麼只買16G的內存,到怎麼掃描微信二維碼使用pad客戶端。這段期間我其實是不耐煩的(默默給麻麻道好幾個歉),很多次我都覺得自己已經說的不能再清楚了,可是麻麻還是一頭霧水不知我所云。

我不自覺的語氣有點不耐煩的時候,麻麻說,「你記得小時候我做飯,打了個雞蛋在碗里,你怯怯的說『媽媽這是什麼啊?我想摸一下。』,我讓你摸,結果你沒控制住手勁兒,把蛋黃戳破了。本來你爸要吃荷包蛋,結果就能做成攤雞蛋了。」

這話說完,我眼淚差點下來。即使我們知道長輩對電子產品不怎麼熟悉,在心底的潛意識裡還是覺得他們應該無所不能。之所以第一步寫這個,也是希望可以多點耐心,多點溫柔。

另外,長輩們即使和我們用同一款產品,對產品的需求通常和我們有區別。不要對他們的需求有太多預先設想,不然很容易覺得[我要教好多吧,好麻煩啊。]。也要知道,再厲害的人也有不擅長的時候,心平氣和,不要嫌棄他們學的慢。

2. 從他們最關心的功能入手,興趣永遠是第一驅動力。

比如麻麻要視頻,我就先教她怎麼用微信。要看劇,就教她怎麼從app store里下載客戶端。看新聞,聽有聲書都是如此。

(在這多說一句,因為麻麻最在意能不能跟我成功視頻,所以一開始是我幫她下的微信。等視頻這個頭等重要的事情解決了,我才教她如何去app store下載看視頻的app。這也是保持她的積極性的辦法之一。)

相比較之下,她一點兒也不關心cytus出了什麼新劇情,或者是知乎為什麼沒有pad客戶端(啊呀我就是怨念)

3. 儘可能簡化步驟和教學語言,注重他們的需求,需要他們記住的操作不要多於6步

首先,我幫麻麻直接註冊好了Apple ID,因為這個過程真的不需要她知道,又麻煩,後期又幾乎用不到。

其次,因為麻麻不願意花錢買任何應用,主要也是沒有需求。所以我就把「在app store下應用」儘可能簡化成--你需要什麼,就去搜索,有免費的就下,沒有你找我。這樣至少在前面幾次的教學裡,麻麻不會困擾在「為什麼這個應用要錢,那個看起來差不多的就收費」,進而還沒怎麼著就想著省錢這樣的事兒上。

然後,我做了一個對比。[用safari找某視頻網站再看視頻]和[去app store下載相應客戶端直接點開看]兩個方法,分別操作,讓麻麻明顯覺得最初看似麻煩的下載一個app比每次都先得打開瀏覽器再找網站方便的多。進而她對app store好感上升,也更願意去記怎麼下載app。

至於注重需求,有些年輕人覺得必不可少的app,長輩們真的不關心,反之亦然。包括通用設置里的很多操作習慣。所以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從一開始讓他們慢慢熟悉,而不是一股腦的倒騰完,扔給他們說,你們就用這幾個就好了。

4. 多次重複教學,短時多次效果更好,而且不斷鼓勵他們。

不要怕花時間,不要怕重複講。換言之,說話的目的就是要讓聽眾聽懂對不對~

比如那天花了一個小時教麻麻掌握基本應用,當天晚上ipad自動提示要不要參考ios8的新功能,就是[提示]那個app。麻麻就蒙圈了,於是我簡單說那就是個說明書你不看也沒事兒,於是。她就。跳過去了。

第二天爸比回家,麻麻真的跟小孩兒一樣去得瑟,說自己會用新ipad了。爸比要看郭德綱的視頻,麻麻就張羅著教他。教完我自然「發自肺腑」地誇麻麻幾句。

長輩學習新東西,特別是跟晚輩請教的時候,十有八九都會難為情,再豁達的人也是。這種時候,更多的需要我們包容,理解和體諒。也要記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1.自己換下來的舊iPhone、ipad給爸媽用,他們上手很快的

2.動力的話,來自他們的朋友熟人的推薦,會更有效果。我媽不怎麼會用微信,每次用都是同學要拿微信聯繫她


給他們買高科技產品,教最基本功能,然後讓他們自己玩兒,多玩兒就會了。


爸爸之前想學Word,我教了不下七八次,每次都教會每次都忘記。

無奈之下,我把每一步都截圖,然後在截圖上按步驟寫怎麼操作。包括每一次的點擊滑鼠、單擊還是雙擊、左鍵還是右鍵,一個都不能少。說實話這步絕對不能少。對於我們來說理所當然的一個滑鼠點擊,對於上了年紀的父母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可以容易想到的事,他們還往往會擔心點錯了會讓電腦壞掉。所以這步絕對不可以省。

最後我大概花了幾個小時終於寫完,從來不知道自己平時的WORD操作竟然可以寫這麼多步驟。

事後想想,這不就是個SOP么(標準化流程)。我在公司寫SOP寫到吐血,回家竟然還要寫,淚目。

還好結果很完美,我讓爸爸看著我寫的步驟做,除非實在不明白不然不要問我。然後我就在邊上看他操作,雖然速度很慢,有些地方猶豫很久,但最後操作成功。看到他把創建好的文檔保存好後,我覺得這是我的一小步他的一大步。


雇專家上電視購物節目,雇槍手在朋友圈發軟文,與以中老年為主要目標的旅行社合作(入團送高科技產品),反覆安利,讓他們接受如下理念:多學習,使用新科技產品可以有效的預防老年痴呆,降壓降膽固醇,改善睡眠,平紋祛斑,提高炒股,理財收益率,預防伴侶出軌,更大幾率讓子女初婚平均年齡提前


老爸老媽50歲左右,給他們用魅族mx3手機和蘋果手機,從最簡單的添加聯繫人,到常用的打電話,發簡訊,拍照片,然後QQ,微信,淘寶,支付寶。每個功能講解2-3遍然後讓他們操作2-3遍。

平均每個月收到兩次微信或者電話詢問,某某功能怎麼不好用了。。。然後打電話過去繼續講一遍。

現在老媽說用著很舒服了,下一步給他們入手電筒腦。


在他們的圈子裡安排一個新潮愛炫的老太婆


只要7步,就能幫老人用上新事物。

我媽打字語音發紅包,斗圖點贊發表情,拍照錄像雲同步,發圖截圖朋友圈,嘀嘀打車會預定,
訂票退票能網購,在線離線看視頻,遊戲只愛鬥地主

先說結論,再上圖展開。

1、你要有耐心

2、你要卸掉中老年人對新生事物的恐懼

3、你要帶入他們的需求、明白需要教給他們什麼。

4、你要清晰地了解的每個步驟和流程、準備合理的介紹資料、

5、你要有條件就要陪著他們實踐

6、你要進行充分的預判和預案

7、你要鼓勵他們

所有的步驟,我都特意加上了「你要」,也就是說,如果中老年人最後沒學會用新科技產品,都是你失敗了,而不是這屆中老年人不行。我這套路不但教會了我媽,而且也教會了我老丈人、丈母娘、還有以及好多長輩和年長的嘀嘀師傅們,哈哈哈。非常得意。

1、你要有耐心

耐心是種能力,也是考驗。

教的過程,其實要準備很多東西,可能還要重複好多次,而且還需要應對很多奇怪的問題。

所謂「奇怪的問題」,有些問題在我們看來理所當然,卻沒想過有人可能會誤解;有些問題是誤操作帶來的意外結果。但必須要明白,這雖然是我們教長輩的過程,但其實也是了解零基礎用戶的過程,一定要仔細的思考和學慣用戶的習慣和邏輯。

2、你要卸掉中老年人對新生事物的恐懼

這點特別簡單,告訴長輩,電子設備沒有能用壞的,即可。

長輩的記憶里很多東西是能弄壞的,加之陌生感帶來的擔心和恐懼,以及類似我媳婦這種想偷懶,不教長輩用設備的人的恐嚇,常常導致長輩們對這些新生事物不敢上手,不敢操作。

所以,長輩第一件事兒是需要卸掉恐懼。

3、你要帶入他們的需求、明白需要教給他們什麼。

嘀嘀打車、看視頻、玩遊戲、社交、看小說、拍照、網購、像讓手機變快,等等都是可能他們的需求。你要能想出他們的需求,然後找到合適的東西來匹配。

都是用戶樣本啊。

4、你要清晰地了解的每個步驟和流程、準備合理的介紹資料、

上圖不廢話。

異地教我媽微信對話中發照片。

步驟流程,圖文並茂,細節充足。沒可能不會。

其他還有好多。就不一一發了。

5、你要有條件就要陪著他們實踐

老家是哈爾濱的,冬天打車特別難。爸媽退休之後,也開始四處走動,所以,能打上車,是剛需,是提升無車老人生活品質的一個辦法。所以,跟他們在一起的時間,我陪著她,讓她試著自己發布叫車指令、跟師傅電話溝通、上車下車、後續支付等等一系列流程。

後來老媽自己去三亞什麼的,都是自己泰然叫車。有時候,師傅看到上車的是他們,也表示好厲害。哈哈。

當然,好像嘀嘀做了一套幫爸媽叫車的機制。但不了解現在如何了。

6、你要進行充分的預判和預案

老丈人喜歡看片,我就充了個QQ好萊塢的會員。配上我之前就給兩家老人電腦上按的Teamviewer可以,很好的遠程登錄賬號什麼的。但有一次,老丈人買新電腦,我們沒辦法重新聯繫上。我又用手機視頻,拍攝鍵盤鍵位的方式,把密碼演示給老丈人。老丈人說,原來是把0和O搞混了,所以沒有自己登陸上,但一看操作演示就明白區別了。TEAMVIEWER和其他方式就是預案了。

手機沒有合適的遠程控制工具很不爽。

7、你要鼓勵他們

媽的同學新年一起網上聯歡,師生同樂,詩朗誦、唱歌、發紅包、拜年。你們感受一下...

看到,我老媽打字多麼多了吧。。

我們家是我負責兩家老人的電器設備和軟體應用,老婆負責惦記老人吃喝日常,哈哈哈。所以,我多辛苦你們知道了吧。

所以,我媽截圖給老婆看多少人給她點贊和留言...哈哈哈 會截圖。。。.

截圖多麼需要按鍵TIMING ,你們懂的。。

現在這個時代,千萬別讓父母脫離這些新鮮玩應。

不孝有三,脫網為大。

如果一個人教不明白爸媽用新事物,那他絕不會成為優秀的產品經理。


愛她就不要讓她被時代拋棄(?? ?)╭

你們能想像一個只念過半學期小學的農村婦女用水果機嗎??

端午節在家手把手地教了三天,媽媽終於會撥打接聽電話了??其中艱辛,不亞於教一個三歲小孩兒解一元一次方程吧

第一次在外地接到媽媽用腎五打來電話時我竟然有種「媽媽終於長大了」的悲愴(;′??Д??`)

中秋節回家給她裝了微信,教她看從小就被送養的親女兒的朋友圈,看她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那個姐姐生了雙胞胎媽媽也跟著樂呵;

國慶回家給媽媽裝了人民日報,媽媽說,好啊好啊,天天看到主席。

信不信我還給媽媽布置了作業:

1.每天晚上用朋友圈曬晚飯(我不在家時她經常一頓麵條就對付過去??知道要曬朋友圈以後她算是要臉,至少一葷一素一湯一飯了罒ω罒)

2.每天晚上自己打開APP讀一段人民日報給我聽,然後我給她解釋(每個字都認識,問她連起來啥意思,不懂(;′??Д??`) )

把腎五交媽媽手上時愚蠢的我曾經給她畫過說明??果然沒什麼卵用,媽媽不識字(>д<)現在媽媽路上看到好玩的東西會拍給我看,逛淘寶看到想要的東西會給我發,突飛猛進中!

--------------悲傷分割線--------------

母親已於2016.8.26突發心臟病過世,忽然想起來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唏噓

子欲養而親不在,大家且行且珍惜


我姥姥姥爺八十了,還在微信群里和以前的同事們聊天,自學了新拼音(他們年輕時學的是注音符號,台灣現在還用的那種)所以打字語音都行。

你怎麼學會的,他們就能怎麼學會,都是要有一個過程的。

只要你給他們接觸的機會。


先得有玩的興趣。

我媽潮一點兒,總關注新事物。我爸討厭觸屏,在我媽逼迫下摔壞了兩三個手機,打錯了七八個電話後真誠的不碰了。老爺子就愛電視,這麼大年紀了,任性一點無所謂。

以學電腦為例,我媽是這麼學的。

她不會操縱滑鼠,我找了個連連看小遊戲(紅孩兒連連看,也是我的啟蒙遊戲,重點它不限時間),玩了一個星期,大有長進。這一個星期,家長只負責滑鼠戳戳戳就好,不小心關了就幫她再調出來,適應適應不要教太多。

第二步,學習開關機以及出現藍屏等故障就重啟技能。需要悉心教導,需要悉心教導,需要悉心教導,重要的事說三遍。

第三步,申請QQ號。我媽選了農牧場,星座運勢,鬥地主。為了隨時種菜收菜(牧場100多級,遠遠超過我,持之以恆玩了好多年),極快學會了輸入密碼,並且迅速愛上了這項事物。

慢慢地,她知道了瀏覽器,我設了一個內容充實的頁面,可以點到各種新聞各種網頁。這個時候其實就不用持續關注了,偶爾問問題解答就好。

不幸的是我媽不會打字,小學沒學好啊……所幸還有手寫,她也不太想學,就做罷了。

在我媽身上說明書真的沒我有用╭(╯^╰)╮!


先從簡單的玩,按我外婆的進化(學習)來說:手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腦。

學習了上網以後就解決一切了,只要老人認字,給他安利下百度這玩意,什麼東西抖學的特別快……

比如說遊戲。她一開始是玩鬥地主的,是不是地主都炸人家…後來百度教會她怎麼分辨身份以後好多了。

外婆玩多了也聰明了,遊戲都是看一會就知道幹啥了。就前一段時間我在玩lol,她說「條條沒了咋不殺呢」我就解釋「後面有塔打我呢,我把塔拆完了算贏」她就哦。過一會,又開團了,外婆拿手肘捅我「塔啊塔啊,打啥人啊,傻啊」這情緒…不看人完全就是老司機的口吻啊,於是我就教外婆打lol了…打上手還很快呢,人機還會搶人頭……如果有一天人機你們遇到一個叫夏雨的id的寒冰射手,多擔待點…千萬別罵小學生…

外婆沒事幹的時候,也不是天天玩遊戲,喜歡上網看看戲曲二胡的演奏,每天早上五點起來爬山跑步(她在鄉下),中午去鎮上買個菜回家,下午看電腦,晚上再去鎮上表演,跳舞,打鼓,生活特別規律。

貌似扯的故事有點多了…

以上。


因為我媽,

我買了好些自己討厭的公司開發的應用,

學會了畫二十幾個app的圖標,

徒手畫標準大小的圓角方塊,

流利背誦iPhone設置菜單內容及分層,

自學iPhone拆裝及維修,

以及,

貢獻給順豐很多很多錢。

但是她還是讓設備們在家落灰了,

手邊的畫冊說明書懶得翻開哪怕一頁。

這種心情,

我偶爾揣測,

就像小時候她把飯遞到我嘴邊我也不想張嘴吃一樣吧。。。。。。


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如何讓他們保持著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學習欲。這與人的年紀沒什麼本質的關係。就像你覺得比爾蓋茨的兒女會擔心他爸爸不會用電腦么。

我給你舉個栗子。

我今年23,四捨五入算20吧。。卧槽我好不要臉還是算了,話說我今年23,十幾年前,我還沒到十歲的時候我爸爸用了諾基亞的小綠屏手機,只能打電話發簡訊以及玩貪食蛇。那個時候我爸熟練掌握這個機子所有的功能,因為功能簡單,然後用了一些的時間我也基本就會用了。但是我媽媽對這個不太感興趣,所以她不是很會用。。

後來我家買了電腦,我,我爸,我媽,都玩不轉這玩意。但是因為我好歹算玩過,所以我可以說是最會的。然後又過了一段日子,在我沉迷於紅警的時候我媽居然在當時全民學打字的時代下學會了盲打,鍵盤用的飛起,看起來立馬比我專業很多。

再後來時間的推移,手機一代一代的革新,我和我爸爸都基本趕上了潮流,所以我基本不擔心我爸爸用不了智能機。但是我媽一直對這個不感冒,所以我後來給我媽教如何用智能機就花了一些功夫。

我講這個故事想說明啥問題呢?

我想說的是其實不是爸媽年紀大了導致他們不會用電子產品,而是因為太久以來他們把生活重心放在了養家和照顧兒女身上,與這些新東西脫節了。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對這些是敏銳的。我們一直跟進著事物的變化,而事物的變化則是一步一步上來的,每一步都是在前一步的基礎上得來的,所以我們學什麼都覺得不難,因為我們就踩在前一步的基礎上。智能機剛出來的時候對所有人來講雖然都是個新事物,但是我們作為年輕人是具備著快速學會這個新事物的基礎知識的。

而爸媽輩的人不一樣,他們之中有的人會脫節。我爸爸當年就用的小綠屏,後來用了彩屏機,再後來用了經典的MOTO v3,再後來用了智能機。。這個進程跟我是一樣的(其實比我還快點因為我大學前一直用的是他淘汰的),所以我爸爸就可以看作是保持了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度。但我老媽則是因為對以前的就不感冒所以現在就感覺難多了。並不是因為她天生不擅長接受新事物(因為我剛剛說她可以很快的掌握盲打),而是因為之前的基礎不具備,所以不容易接受和掌握。

說了這麼多,其實道理很簡單,與其考慮怎麼教他們學會這些,不如想想怎麼讓他們能在新事物的發展中保持敏銳不脫節。其實這不僅僅是幫助他們學會這個,還有助於讓他們覺得自己並不老,至少自己不覺得自己老了。這樣對身體健康也是有幫助的。很多長壽老人都保持著一個年輕的心態,比吃多少保健品都有用。


講真,我身邊只要是子女本身經濟獨立、生活有餘的家庭,長輩壓根不會真心拒絕高科技,都是欲拒還迎說句「別浪費錢」,然後喜滋滋享用。

那種自己都沒養活自己的,就別給父母安利幾千的耳機,七八千的手機,iPad Pro,kindle,和上萬的電腦了。父母心裡肯定嘀咕「這小子用我們的錢孝敬我們,我們不會用還不耐煩,我們學不會他就自己拿去用了…真會算賬」


推薦閱讀:

過了三十歲,什麼樣的生活讓你覺得是有安全感的?
12月份跨年去哈爾濱漠河是種什麼體驗?
「高處不勝寒」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網易蝸牛讀書用過之後的體驗如何?

TAG:體驗 | 老年人 | 科技公司 | 居家養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