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的畫好在什麼地方?如何品鑒?

Sebastian的相冊[已註銷]的相冊 畫作請見以上2個相冊。

四十年代末,常玉曾在紐約呆了一年半的時間,他的作品未能賣出去,他又回到巴黎,繼續忘我的從事藝術創作。常玉的作品後又被入選法國獨立沙龍,但反映平平。常玉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也越來越孤獨。1966年8月12日凌晨,人們發現常玉已經死去,因煤氣泄漏死在他蒙帕納斯(Montparnasse)工作室里。常玉默默無聞、不被賞識的在巴黎終其一生。常玉_百度百科

和梵高這樣的天才類似,常玉在死後也博得大名。

但我實在看不明白其畫作好(高明)在什麼地方?畫的很簡單,是具象的,也沒有什麼像現代派那樣的形式創新,有的時候好像接近塗鴉。覺得初學者也可以畫出來。除了一些畫在廣闊天地中的馬還看得,但那好像也很簡單。

請問好在什麼地方?如何品鑒?


2年前我寫微博1daystand的時候,筆下的常玉更像是一個自食其果的花花公子:"年輕時疑似NTR了徐悲鴻。身邊模特如雲,最後卻孤獨終老。」

今天再看,不僅是我,世人對他評價,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雖然身價依然扶搖直上,故事也被挖得越來越多,但我們是否真的了解他呢?還是只是因為我們只是強行代入了時代的解讀?

1.28億港元:五裸女,1930s

天才交接,蒙帕納斯

常玉於1920年到達巴黎,彼時藝術中心已經從梵高和雷諾阿的蒙馬特,遷到了有更多國際化藝術家,Soutine、Man Ray和 藤田嗣治的蒙帕納斯。 這一年也正是蒙帕納斯最負盛名的天才 Modigliani莫迪利阿尼仙逝的那一年,兩人生前死後的經歷,以及愛畫的題材竟然如接力一般驚人相似。

紅毯雙美

常玉沒有像同去的徐悲鴻那樣在著名院校學習,而是選擇在私人畫室大茅屋,以及街頭的咖啡館寫生。坊間還有著他一邊看《紅樓夢》、一邊拉小提琴、一邊寫生 的傳說。

6732萬港元:八尾金魚

據同在大茅屋畫室學畫的龐薰琹回憶,在畫室里,很多人認識常玉,他一來很多人圍著他,坐在他周圍,模特兒的動作好,他畫模特兒。往往,他也會畫周圍的人,不過,不管常玉周圍的人是男是女,年輕的或是中年的,他都把他們畫成女的裸體,沒有人提抗議,相反受到極大歡迎。

約1929年作 大茅屋工作室 炭筆 水墨 紙本

據說常玉與畢加索、賈科梅蒂、勃拉克等都有交往,但沒找到有趣的故事。倒是他加入了徐悲鴻為了諷刺劉海粟的「天馬會」而成立的「天狗會」吃喝玩樂的小團體 ,而且和其中的「壓寨夫人」徐悲鴻夫人蔣碧薇相熟,以至於文藝圈一度瘋傳他是徐悲鴻的情敵。蔣碧薇寫的《我與悲鴻》也確實記敘了一段徐悲鴻因為小誤會吃醋的有趣插曲,可想而知常玉確實是個強勁的對手。

緣何女人,宇宙大腿

常玉一生只和一個法國女子有過兩年婚史,其他時間斷斷續續和女模特交往。

裸女,水墨素描

據說五月天的阿信奉他為喜歡的藝術家,理由是:"老師說,並不是要愛過很多女人,才能畫出很多女人。這對我很有啟發,其實你未必是要經歷很多的人生,才能去表達和影響很多人的人生。我那時剛開始組樂隊,就決心用自己的音樂作品去影響別人。"

裸女戲貓,1950s

是不是愛過很多女人不敢肯定,但其實作為一個生活在巴黎的人,並不是一定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和富裕的人生,才能說是幸福的。

翹腿黑絲襪女士,水彩

看看他筆下的女子,確實是寥寥幾筆就勾畫出美妙的體態、只憑半張臉就傳出了感情。粗壯的大腿是最大的特徵,無論有沒有穿黑絲。被徐志摩戲稱為「宇宙大腿」。

東成西就,風格拔群

常玉的風格一見難忘:線條勾畫的極簡裸女,深色背景的花卉,蜉蝣天地間的動物。他師承「晚晴第一詞人」趙熙,隨後於巴黎私人畫室大茅屋學習,更多是在蒙帕納斯的藝術家氛圍與咖啡廳中最終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六匹馬

出身富裕的常玉,有顏值,能拉小提琴、會打網球、撞球,畫風有西方開放的情趣,又不缺東方特有的用色沉靜。有人說他不願隨波俗流(相對於其他已經在法國成名的東方畫家),又有說他有這種畫表達自己的孤獨。

孤獨的象

1966年在巴黎,據說在畫完《孤獨的象》後不久,常玉就因煤氣泄漏去世。畫作只能按斤賤價出售。

8188萬港元:藍色星辰

然而現在他的畫作已是屢破華人油畫拍賣身高,其中最貴Top5作品中,有3幅都是深色背景的花卉,老實說我不以為很美,但又覺得與中國古代房屋的黑底雕刻裝飾是多麼相似與陪襯,想必也是中國土豪們喜歡他的原因吧。

婚禮花飾-布面油畫-1930年代

------------------------ 干 濕 分 界 線 ------------------------

第一次認識常玉,是在收藏雜誌的藝術家尺價排行榜里看到的。或許風格和時代才能造就他。不敢說有多了解他的內心,所以以敘事為主。希望有更多可以解釋他內容的故事浮出,總結得現在很多人對他的解讀也太局限於時代。

他不愛對畫作標識日期,以至於現在的日期都是研究者根據風格猜定,以至於被傳為他的遺作的孤獨的象也有被標成30年代的作品。

5052港元:紅衣女子

價值5000萬港元的紅衣女子,確認是被劉益謙王薇夫婦買了。因為之前在重慶的龍美術館看到了(神巧合的是今天也出差重慶,可惜即日來回,無緣再拜見)!再次感謝女神買到了畫並展出。這已經是我看過常玉最貴的作品,確實很有神韻,希望日後有幸可以再看更多。


藝術反映時代精神,時代可能並不眷顧只為自己而活的畫家,但是美術史終究要回復它本來的面目;或許,拍賣場上的天價舉錘才會讓人回頭撩起美術史里塵封的常玉;他是一位不為眾人所知的畫家,生前未能享譽盛名;有外行人稱他為中國梵高、馬蒂斯,但是我們笑了,因為常玉就是常玉,遺世而獨立。

初識常玉,我被常玉那稚拙的筆觸感動的眼角一熱,然而我並不是一個容易被感動的人;那稚拙的筆觸背後透露著常玉深邃、幽靜、純粹的內心世界;常玉深諳著道家大音希聲的美學理念, 絢爛到極致的平凡被常玉演繹的淋漓盡致;──道至簡、巧若拙、大圭不琢美其質;有些人忍受的是寂寞,常玉享受的是孤獨;對於常玉來講,女人與繪畫不可辜負;他是一株栽在巴黎的中國盆景,透過他的花朵,他的女人,讓我們感受他生命中的苦與樂、愛與恨……

大千世界唯有女子與花朵才是他的最愛

看到常玉的作品,大家心照不宣的想起了八大山人,孤高、清冷、蕭索、哭之、笑之;他的畫與世無爭,乾淨,質樸,內斂,用筆稚拙,設色清雅,稚拙背後卻顯現相當不俗的繪畫功力,所謂絢爛到極致的返樸歸真,不過如此吧;線條簡潔凝練,含蓄的敘說著大音希聲般的道家美學理念;筆下女性花卉在匯融中國傳統易趣之時,又吸收了西方現代把物像幾何化的概念,用一種東方寫意式的如夢似幻書寫出來。

「我就不能一天沒有一個精光的女人耽在我的面前供養,我真是窮,飯都吃不出,衣都穿不全,可是模特兒——我怎麼也省不了。

或許,他對女人身體的眷戀超越了肉慾與情愛;這種對女人體的欣賞已經成為了常玉的一種生理需求。

當俗世的人們哀嘆著他的孤獨;想像著的潦倒,悲嘆著他的凄楚;果真如此嗎?在這樣一位萬物靜觀皆自得的畫家面前,怎麼可能需要俗世之人來展現對他的同情呢?他是一個遺世獨立的夢中人,那是一顆自由高孤的靈魂。

他的夢裡有她,有花;

還有永遠回不去的家。

譚官瑤2015.12.15

原文:

常玉,一場異國春夢_譚官瑤_新浪博客


民國畫事

資深藝術從業者

常玉和同時期的徐悲鴻、林風眠等人都曾留學法國,但是常玉去了法國之後跟徐、林這些人不一樣,他沒有去專業的美術學院進修,而是混跡在各種畫廊、工作室之類的地方,因此相比較而言,常玉在法國學到的更多的不是西方美術的技法,而是活生生的、接地氣的法國現代藝術。

從作品題材來看,常玉一生主要畫裸女、花卉、動物這三種題材,還是比較專一的。林風眠和徐悲鴻也畫人,但是這三個風格完全不一樣。徐悲鴻的題材最廣泛,他什麼都畫,花鳥、山水、人物、歷史故事、神話都有,現在為人們所熟知的是徐悲鴻畫的馬。至於林風眠,比較有名的是他畫的仕女、禽鳥、花卉、靜物。

其實從作品風格來看,常玉的畫是很容易與同時代的其他畫家區分開的。從常玉的作品很難看出來中國畫的影子,因為他去了法國之後基本上一生都在那裡度過了,而且他也不像徐、林這些人帶著改良中國畫的目的去學西畫,他作畫一直以來都比較遵循自己的心意和感受。徐悲鴻、林風眠這些人不一樣,他們學西畫的目的就是為了回來推動中國畫發展的,所以他們的畫還有傳統的筆墨在裡面。

常玉早年畫了很多裸體,炭筆、油畫、水彩、水墨都畫過,色調以粉、白為主。他畫的女性形體是很豐滿的,甚至有些部位還被扭曲、誇大,人物五官被簡化甚至省略掉。他的人物風格跟同時代法國畫家馬蒂斯很像,所以有人稱他是「東方馬蒂斯」。

常玉的靜物作品中,甁花的顏色都比較素,形態纖細。裸體和靜物作品的線條都非常簡練、流暢。他晚年畫的動物作品,背景大多是用幾種單一的色塊表現大地、草原、荒漠,一望無際,對比其中動物的渺小,無不讓觀者能感到這位異鄉遊子的孤獨。至於林風眠的花鳥,無論是造型上還是顏色上,都比常玉要奔放得多。

常玉在世的時候,作品其實不是很受待見。1966年他在巴黎去世,作品曾經成捆地出現在巴黎的拍賣市場上,那時候售價才數百法郎,直到八十年代後才漲到數萬法郎。常玉去世後,巴黎幾家著名的畫廊,開始舉辦他的作品個展,影響逐步擴大。近幾年,常玉作品受到拍賣市場的追捧,才使得他被大家熟知。

創建於2017.4.21編輯


第一次看就喜歡上,是美感上的那種欣賞。他的畫不是有大主題的那種,是一種非常雅緻又個人化的審美情趣的,配色和線條都有一種審美上高級感,個人理解是他的畫主要是體現他個人在美感上的情趣的。他和那個年代的很多中國畫家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放在之後的很多年看,他都是很特殊的。


上周末拿到一本2001年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的紀念常玉百年誕辰展覽圖錄《鄉關何處:常玉的繪畫藝術》

粗略看了看,又找了一些網路資料,覺得極好,也很感慨,這樣好的作品與畫家在大陸被提到的次數太少了,出版物也寥寥無幾。

今年是常玉去世五十年紀念,台灣從他過世兩年前開始給他做展覽,到今天常玉作品在拍賣市場上步步高升,與台灣各藝術機構與藏家用力密不可分,同時也推動了常玉作品的普及,身邊台灣朋友不少都對常玉作品喜愛,至少覺得熟悉。而國內同胞除了少數業內人士,大多聽聞此君,搖搖頭。

至於作品與欣賞,一點感想如下:

常玉留下的畫作數量眾多,其中最多的是:裸女花卉動物

女人與人體的迷人之處讓很多畫家流連忘返,「巴黎畫派」亦是一群浪蕩子的聚會,常玉對女人的迷戀從不掩飾,也畫下無數「宇宙大腿」。從早期受巴黎畫派熏染的粉紅色曲線裸體,到五十年代金石味十足的健筆人形,幾十年的錘鍊,晚年這些僅以線條表現的人體,「宇宙大腿」餘韻猶存,但人體更似山石,準確而富含力量的線條,十分穩定的構圖,令人過目難忘。另一類主題是花卉,菊花為最,構圖方式可以說只有一種,瓶中插花,中心構圖,只是有的是擺在桌上的瓶花,其餘是放在地上的盆花。甚至是完全同樣的素材與構圖,反覆出現。至於風景與動物,常玉筆下有很多姿態各異的馬,這些馬的形態有時與人並置,有時與人混同。另一種反覆出現的「對偶」母題與構圖,也時常以馬作為載體呈現。油畫是常玉主要的表達方式,而這些油畫中經常以線條作為畫面的中心內容,用線來表現空間維度的轉換,這樣的手法又很容易與中國傳統的以線塑形關聯。構圖與手法以外,色彩的選擇上,常玉也有過人之處,白色與白色,黑色與粉色,橙色與綠色,大面積的黑色,或稱墨色,豐富又凝滯。

好作品易於產生聯想,這裡的聯想不止於畫法與師承。縱覽常玉從早到晚的作品,特別是中年以後那些植物線條的張力,尤其是近晚年時置對象於畫面正中而體量一再縮小的馬、雙馬、花豹與象,一改早先與正視畫布中對象的視角,而是一副仰觀天地神態,碩大尖利的樹榦與細小哀婉的軀體,形成強烈對比。也許你會想到八大山人的用筆與魚的眼神,想到金石入畫,想到木刻,想到張愛玲,想到莫蘭迪,還有呢?

? 左上:斜倚裸女,紙本、纖維板上油畫 1950s;左下:裸女戲貓,纖維板上油畫 1950s;右上:盤踞裸女,纖維板上油畫 1950s;右下:裸女與高跟鞋,纖維板上油畫 1950s? 左上:粉菊與玻璃瓶,布面油畫 1930s;左下:盆菊,纖維板上油畫 1940s;右上:黑瓶與菊花,纖維板上油畫 1930s;右下:盆菊,纖維板上油畫 1950s

? 左上:粉菊與玻璃瓶,布面油畫 1930s;左下:盆菊,纖維板上油畫 1940s;右上:黑瓶與菊花,纖維板上油畫 1930s;右下:盆菊,纖維板上油畫 1950s

? 左上:曲腿馬,木板油畫 1930s;左下:六匹馬,布面油畫 1930s;右上:草原漫步,纖維板上油畫 1940s;右下:打滾的馬,纖維板上油畫 1940s

對於繪畫等感官欣賞物的欣賞一般從兩方面入手,直覺的判斷力,將作品置入美術史的語境,比較閱讀。而後者的訓練可以加強直覺的判斷力,也就是說需要建立自己的審美體系與觀看方法。

更多內容請參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24308318

? 孤獨的象,纖維板上油畫 1960


勝在畫家的人格 畫面氣韻太好

雅緻自然 無論線條還是配色

有書先生的妙不在其油畫的表現形式

而在於內在精神的東方性

他的精神是極古代文人的 極個人主義的


溫潤的純凈。


推薦閱讀:

有哪些令人嘆為觀止的攝影作品?
在演藝界有哪些敬業的演員?
央美造型有多難考?
國內有類似藝術品交易網站artsy的網站和模式嗎?
藝術人物的評價屬於當世還是後世?

TAG:藝術 | 繪畫 | 藝術家 | 現代藝術 | 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