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會影響大腦是一種怎樣的「原理」?

本題已加入圓桌 ? 睡個好覺吧 ,更多「睡眠」「失眠」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這個【休息】題目與【睡眠】題目,其實是同一類型的不同表現,睡眠固然重要,但平時的休息也不能忽視。我初步想到幾點,供一起探討:

  • 休息是小睡眠,睡眠是大休息
  • 休息更多比較零碎,睡眠相對比較集中
  • 有時候一個深呼吸就是好休息,在子午時10分鐘的深度睡眠就是好睡眠
  • 一般我們以為「息」就是「停下來了」,而《易經》觀念的「息」是「成長」的意思


「休息」在這裡指的是power nap,也就是小憩或是咱們中國人的習慣「午睡」。

一般情況下,成年人需要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來完成一個完整的睡眠循環。但因為白天時間比較緊張,一般的小憩大概只有半小時左右。

首先,我想說的是,從神經科學角度來看,我們對睡眠的了解是非常少的。真的很少。雖然我們有各種各樣的理論,對它有各種各樣的研究的動力,但要徹底地研究睡眠在現在還是個難啃的骨頭。更別說,夜晚睡眠和白天的小憩之間的神經科學區別到底是什麼了。

雖然非常跑題,我這裡想先捋一捋(現在已經知道的)「睡眠的機制」是什麼。

研究睡眠最常用的技術是腦電圖(EEG)。神經細胞靠傳遞電流來傳遞信息,即使在睡眠中,大腦也是如不夜城一般熱鬧。被試者頭上要帶一個帽子,帽子上有很多感應器(電極),電極貼在頭皮上,就能收集到這個區域頭顱下方百萬千萬個神經細胞的電流活動。打一個比方,大腦就像是一個體育場。體育場里在進行一場球賽,而每一個神經細胞就好像是一個時不時吶喊的觀眾。而你呢,就拿著一根錄音筆,站在體育場外,通過聽著千萬個球迷的吶喊聲來了解球賽的狀況。 (哇我覺得自己的這個比喻好棒...)

與此類似的還有腦磁圖(MEG),機理是差不多的。

通過這樣的技術,我們就可以不用讓被試者自己告訴我們「啊,我睡著了」「我開始做夢了」就研究他們的狀況。

每天,我們有兩種狀態,醒著或睡著。當你在熟睡著的時候,大腦的會進入一個叫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一整個晚上,可能能進入這個狀態好幾次。這個狀態非常有趣,因為,這個狀態下的大腦腦電波看起來更像是醒著。在這個狀態下,你的全身都不能活動 (除了眼球和呼吸系統的肌肉),大腦中又會出現各種各樣非常精細的幻象,也就是「夢」。除了這個狀態,剩餘的睡眠時間你都處於 non-REM 睡眠,也叫slow-wave sleep,因為腦電波變成又大,又慢的波。整個睡眠時間中,REM佔大概25%,non-REM佔75%。與non-REM相比,REM狀態下,眼球運動加快、心跳加快(大概每分鐘多10次)、呼吸加快,男性還會出現陰莖勃起的狀態。(友情提示:喂喂,不希望看完這個回答,有些求知的女青年大半夜不睡覺,拿著小探燈通過觀察男友/老公的XX來記錄他的REM睡眠狀態哦... 睡眠中BQ並不等於進入REM狀態了...)

從non-REM 到REM 再回到non-REM,這就算是一個完整的睡眠循環,大概需要90分鐘。

廢話這麼多,我是想強調,無論「休息」是怎麼樣的,在這個過程中,大腦又怎樣的改變。從我們現在的神經科學知識來看,關鍵點可能主要在有沒有進入REM這個狀態中。而現在我還沒有看到專門比較小憩的REM和夜晚睡眠的REM之間的區別。

至此,你的問題『「休息」會影響大腦是一種怎樣的「原理」?』變成了『睡眠的腦科學機制』,到這裡變成了『REM睡眠怎樣對大腦產生影響』。然而我們現在也不知道真正的原理/機制是什麼(知道原理的請舉手出來... 諾獎頒給你),我這裡只能提一下已知的「REM睡眠對大腦的影響」。

很多神經科學家認為REM睡眠,或有可能「夢」本身,在記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現在還沒有絕對的結論,但有很多研究提供了發現REM睡眠

  1. 能夠幫助 記憶的鞏固。這裡是兩篇極佳的review,不用謝。
    1. Born, J., Wilhelm, I., 2012. System consolidation of memory during sleep. Psychol Res 76, 192–203. doi:10.1007/s00426-011-0335-6
    2. Diekelmann, S., Born, J., 2010. The memory function of sleep. Nat. Rev. Neurosci. 11, 114–126. doi:10.1038/nrn2762

  2. 會使人在做一些視覺、聽覺任務時表現(包括反應速度、準確率)明顯更好。經典案例:以色列神經科學Avi Karni的一項研究中,被試者被要求去識別屏幕上閃現的一條短線的方向。這個視覺任務很難,因為短線出現的速度非常短。每人需要做兩次測試,分為四組

    1. (A)第一次和第二次測試之間沒有睡眠:第二次測試結果比第一次好
    2. (B)頭天晚上做一次測試,睡覺之後,早晨再做一次測試: 早晨測試結果明顯比(A)組的第二次測試好 (說明睡眠對測試有幫助)
    3. (C)頭天晚上做一次測試,睡覺之後,早晨再做一次測試, 但REM睡眠狀態會被打斷: 早晨測試結果沒有任何進步(也就是說比中間不睡覺還糟糕)
    4. (D)頭天晚上做一次測試,睡覺之後,早晨再做一次測試, 但non-REM睡眠狀態會被打斷:早晨測試結果最好,比不打斷的睡眠還好。

這個結果是在是有趣。也就是說,(1)睡眠能幫助任務表現 (2)千萬不要打斷REM睡眠 (3)但為了更好的表現,能打斷non-REM 任務表現更好。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睡眠中學習」。在上世紀美蘇冷戰期間,有非常多的這方面的研究,但後來都被證實是無效的。實際上神經科學的各類權威教科書也是這樣強調的。但實際上在大概3年前,有篇Nature的研究發現了反例。最近也出了些的新的研究證明有些聲音人在睡夢中是可以學習的。這個比較複雜,有機會需要另闢一篇細講,暫且不談。

好了,咱們來到最無聊的部分。睡眠的神經機制。

直到上世紀40年代,我們都一直以為睡眠是一個被動狀態,或說「如果打斷正常的大腦感知活動,就會睡著」。這是個誤區。

現在我們知道,睡眠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活躍的過程,需要很多大腦區域共同合作來完成睡眠的循環。詳細過程我們現在並不了解,但我這裡總結一下我們略知一二的四大關鍵點:(不耐煩看中英雜糅的請自行跳過)

  1. 掌控「睡還是不睡」的最關鍵的細胞位於 diffuse modulatory 系統
  2. 腦幹的有些神經細胞 在醒著的狀態下 用norepinephrine和serotonin 激活自己,並用來保持清醒的狀態;而有些細胞用 acetylcholine來加強REM狀態。
  3. diffuse modulatory neurotransmitter systems 控制 thalamus的 節律行為。就是我之前說睡著了會有很長很慢的腦電波,產生那種波是一種很特殊的行為。你想想大腦有8千萬個神經細胞,腦電波進入一種有節奏的波,相當於在看球賽時所有觀眾突然開始低聲合唱一樣,可能有人指揮,也可能是觀眾與觀眾之間的相互合拍。這裡也是一個道理的,需要有個部位來控制這個有節奏的合唱。已經發現,thalamus的所產生的這種又慢又長的節律,阻礙了感知(譬如說視覺、觸覺、聽覺)的信息流。(當然不是說就聽不見了,就是指變得不是像正常那樣很主動的大量吸取感知信息。)

抱歉,看到這裡我終於要正面回答你的問題了。

你問這個問題,休息到底怎樣影響了大腦,主要應該想知道 為什麼睡個好覺之後,會覺得神清氣爽;相對的,如果沒有睡覺,就覺得身不如死?

據我所知,現在是沒有一個清楚的答案的。

大腦真是個有趣的玩意兒。它明明白白地告訴你,睡覺重要到爆,但你要問到底怎麼重要了,它又給你留下一個神秘莫測的微笑。

之前有謠言說什麼11點是肝臟的清潔時間、早上4點是皮膚的什麼的,不知是誰寫的,但那是錯的。

當然,有很多研究能證明睡眠和內分泌很有關係。我最討厭內分泌了,激素那些這些的我扯不清楚,你們自行百度。我這裡就跳過了(不負責任,鬼臉)。

睡眠和免疫系統也有直接關係。最好的例子就是,很多傳染性疾病,譬如說流感,的癥狀就是頭沉犯困。這也是和血液和大腦里的那個cerebrospinal fluid中混著的各種「玩意兒」有關,「玩意兒」指adenosine、NO、interleukin-1這些鬼東西。(不要問我,我最討厭找這些的翻譯、解釋這些了chemical了) &<---- 此處是趙思家吃完飯開始犯困發脾氣的徵兆。

有一點常常被人忽視:睡眠和某些基因表現也很有關係。有很多針對小鼠的數千種基因在醒著和睡眠狀態下的比較。發現0.5%的基因在睡眠狀態下表現的更多。這些基因反正有些和cellular stress、心血管細胞的調節神馬的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我不懂。不要看我。)

但這些基因表現的區別都在大腦里,所以睡眠被認為是大腦給大腦自己設置的一個「美好時光」。

為什麼有些時候小憩會讓大腦有好的感覺?因為REM狀態睡眠過程中,大腦的不同層次、部位會發生一些醒著時不會幹的事情、或是乾的少的事情。這些事情染指了內分泌、調節心血管等等與日常健康息息相關的系統。

總的來說睡覺就像方孔兄,沒有它不行,有它卻不能太多(太多了也有問題,譬如說所謂「每天要保證8小時睡眠」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傳出來的,沒有科學證據8小時最好),最好也不要在錯誤的時候有它(譬如你本來晚上就有些失眠,你還巴巴地白天去睡覺,那你就等著晚上看著天花板思考人生吧)。

哎呀,又跑題了呢...

----- 趙思家吃飽飯想去睡覺了 ----興緻好再來補充... (實際上是肚子里的墨水都抖完了,又懶得去找新資料)

【八卦時間】

siesta說白了就是西班牙義大利他們那兒夏天太熱了,人也有些懶惰,所以約定俗成中午太陽最毒的時候,大家都別做工,順便補個覺,晚上太陽下山了再集體出去過夜生活。

真正把午睡起著「工作間的充電時間」的主要還是我們東亞和蘇聯(懷疑是不是冷戰時期蘇聯的什麼關於睡眠的研究要求軍隊實行午睡)。我的親親導師和我,作為在兩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和中國)受過教育的好同志,曾經嚴肅討論過,要在實驗室弄一個可以平躺的按摩椅,然後我們倆輪流去午睡... 可惜找不到位置放,最後只買了個腳底按摩器,順便福利了被試者們。

我的一個關係最好的學長,恰好博士畢業去了巴黎研究睡眠。大多數時候,他們找被試者來睡上1個鐘頭,然後研究人員要站在記錄儀前,一直監視腦電波狀態,要記錄下REM狀態開始和結束的精準時間。我所知的大多數睡眠的研究都是以這樣的短時間「休息」為研究對象的。偶爾,當需要比較短時間睡眠和研究長時間睡眠的結果時,他們會做一兩個被試者讓他們睡上一晚。這時,研究人員需要通宵站在電腦前,慢慢等待REM,記錄,等待,記錄。非常非常辛苦。這也是算是為什麼睡眠是個很難研究的話題。

所以啊,如果你遇到了正兒八經的研究睡眠的神經科學家,請一定要尊敬他們的工作。無論對你來說,他們的研究是香還是臭,人家日子過著很不容易。

北京時間的各位早上好,格林威治時間的我要去睡覺了。


Siesta,西班牙語,指中午飯後的小睡,在天氣溫暖的地區尤其盛行,比如地中海和南歐地區(西班牙挺流行),連帶受西班牙影響的殖民地譬如菲律賓。哈佛的睡眠研究學者 Charles Czeisler, 主要研究領域在晝夜節律和睡眠藥物上,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他的書(我沒看過,是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的時候看了下summary),他是Siesta的大力推崇者,雖然他也說,這並不適合所有人。

研究人員現在大致認同睡眠-清醒循環是有兩個獨立的生物系統影響控制的。一個是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可以簡稱Process C;還有一個是睡眠-清醒穩態(Sleep-wake homeostasis),可以簡稱Process S。

Process C是身體內置的(下丘腦,調節內分泌的),就是你娘懷著你的時候,只要是在地球上,咱都差不離;而且不是精準的24小時,是24.xx到25小時左右。這個Process C不僅僅監管睡眠,還關進食、體溫控制、細胞再生、荷爾蒙分泌等等等,它挺忙的。而且它還很有脾氣,就是長時間的睡眠未必有效,一定要睡在對的點上它才能好好休息,繼續正常工作。

Process S的工作機制更簡單,就是一旦你醒著,這個『睡眠衝動』就一路聚集聚集聚集,直到臨界點,然後你睡睡睡,它就跌了,直到睡眠+清醒衝動的sum為0,穩態實現。

在中午的時候,我們的Process S攢了一個早上的睡眠衝動急需要滿足,但是我們的Process C還沒有完全進入工作狀態,這時候就形成了一個空缺,S&>C,告訴身體需要小睡一下來實現穩態。一般來說15分鐘足夠了。

好了,接下來我們看看睡完了會怎樣。Mark Rosekind (what a lovely last name), 原來給NASA工作的,訓練他們的飛行員,他就好奇像西班牙人、義大利人、中國人一樣睡完午覺到底會不會更高效呢?於是他讓飛行員睡了26分鐘之後來測試他們的表現,結果表現提升了34%,測試內容包括記憶、認識技能、創造力、能量值(血條進度帶ish thingy);警覺度提升了54%。

最後,貌似現在還有些研究在看睡完之後心情會不會變好,直覺也是可以p值小於.05的。所以,下次上班太困睡覺被老闆抓包,可以光明正大地說,睡,是為了醒來更好地工作!

PS:有點重要的信息,最近的研究表明,老人家白天最好不要睡太多,napping時間太長會導致夜晚的cortisol皮質醇(又稱壓力荷爾蒙)分泌太多 [文獻:Risk of Napping: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and Mortality in an Older Community Population,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1998447] 讓老年痴呆的患病率提升。所以,「休息」會「影響」大腦是肯定的,只是效應可能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負面的。


瑪麗亞

(選題的理由)

  1. 自己的經驗。 生活中我發現了有兩個不同的方法。第一種是你如果一個星期之內工作或學習比較忙,周末一定要找時間休息,比如晚起或一直玩兒。而且這個星期中重要的事情之間也要找時間休息。可是如果我們休息的時間太長了,我們會太放鬆了而且忘記做一些重要的事情。第二種是你如果一個星期一直忙那就周末的時候也要忙,而且以後也不用休息特別多。雖然兩個方式不同,但是它們兩個都有自己的好壞處。兩個方式我都試了,所以有影響。我也可以說我自身遇到了那些好的和不好的地方。

例子:(第一種方式)比如說我們假期的時候會休息比較長時間。假如說,我們有一些事情得做,但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還有很多時間,我們就會覺得以後也可以做。結果:我們等到最後,然後開始做的時間會太晚了,甚至我們來不及做。

例子:(第二種方式)大學的時候一個星期之內有很多各種各樣的事:

1.要上課

2.要做作業

3.要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

4. 其他事兒 (請特別關注這些)

然後我們想一想,我們從周一到周五一直忙著所有的事情但是第四組(其他)我們會留到最後,比如到周末。原因可能是我們不著急,那些事情不重要。最後到周末的時候我們如果一直忙,那我們隨時會做其他事兒,他們可能是不重要但是還是需要做的。我們不會耽誤時間,也不會等到最後因為我們知道,從周一開始我們要繼續上課,做作業和參加活動,所以以後可能是沒時間。

第一種方式的好處是如果休息的時間很長,我們會好好休息,保護健康等等。它的壞處是我們能拖延而且什麼都沒做。第二種的好處是我們會做更多事兒,而做得可能是比第一個方式好得多,但是如果我們一直忙這也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2. 找到第一和第二方式中對自身最好的方法或者找到自己的方法 - 中間地帶。未來工作的時候時間管理肯定會有好處包括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兩種。

!要注意的地方是在我的體驗中休息是物理的休息跟身體有關的而不是心裡休息。我主要研究的是跟身體有關的休息。

如果我們想考慮到心裡的休息那就值得研究一些理論。比如,在人們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某一個科學家,作家,作曲家休息的時候(身體休息但是腦子還繼續考慮關於某一個問題)突然會有頓悟或才找到辦法。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我們要多考慮我們的大腦功能。有一個觀點 - 如果我們想解決某一個問題 (我們平時的事情不算。這個問題應該是非常重要甚至變成人生的目的)那就我們要總是想關於就覺得辦法 -這樣我們無論休息不休息,我們的潛意識還是繼續工作,最後它會找到辦法。結果是我們的潛意識跟休息或不休息的狀態沒有關係,所以我們先不考慮心裡休息而只考慮身體休息。

(初步觀點)

把兩個方式對比起來。第一種我們把它叫 - 輕鬆的方法 (它主要的目的是多休息)。 第二種我們叫 - 著急的方法 (他的目的是不超過休息的時間,就是要休息但是時間不要太長。)

(初步打算)

自己再試試兩種方法。每種堅持一周。每周之內看下面的部分

-學習效率

-作業效率

-活動效率

-其他事情的效率

除了這些也要看自己的感覺+身體+心情

1.第一周周末的時候多休息,晚起,不做一些事情。第二周反過來:休息比第一周少,早起,不耽誤任務。

2. 每周每天做筆記,而且記自己的感覺和上面我說的效率。

3. 把每周的結果結合起來

4. 把每周的結果對比起來

5. 決定那個方法更適合自己

6. 如果兩個都不適合先看網路上有什麼樣的相關的材料(比如關於時間管理)然後開展自己的方法

7. 結論


我也主要來說一說睡眠對大腦的生理影響。

簡單地來說,睡一晚上的好覺可以幫助大腦排毒。在清醒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消耗一天所需的各種能量,這一過程會產生很多副產品,也就是大腦的生物垃圾,堆積在大腦中。代謝產物中包括很多成分,其中包括腺苷。當腺苷累積起來的時候,會增加我們的睏倦感,而咖啡就是通過阻斷腺苷受體,來減少我們的睏倦感,使我們感到比較清醒的。

我們知道,身體的循環系統除了動脈和靜脈之外,還有淋巴管。身體循環網路中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淋巴結,這其中儲存著負責抵抗病原體入侵的免疫細胞。醫學界自從上個世紀以來,一直認為大腦和身體因為血腦屏障的隔離,是兩個相對分立的器官,而大腦中不存在淋巴系統。這一觀點在醫學教科書中存在了100多年。如果你現在去翻出版於2015年之前的醫學書,還可以看到「大腦中沒有淋巴系統」的描述。而2015年,佛吉尼亞大學的Jonathan Kipnis教授和他的團隊徹底改寫了這句話。Kipnis和他的同事通過對老鼠腦膜的神經成像究發現,原來包裹大腦和脊髓的腦膜上廣泛分布著淋巴管網路,負責運輸腦脊液和淋巴細胞到頸部的淋巴結。所以現在我們知道,大腦也是有淋巴系統的。

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科學家發現,小鼠們在睡覺的時候,腦細胞之間的空間會增大20%左右,大腦中的淋巴系統在這個時候會開啟,把清醒的時候大腦活動產生的毒素,更快地通過腦脊液排出大腦。


先給大家分享一個能提高意志力的休息(放鬆)的方法。

躺下來,用枕頭墊著膝蓋,腿稍稍抬起(或者:你可以選擇任何一個你覺得舒服的姿勢)。閉上眼睛,做幾次深呼吸,感覺你的腹部有起伏。如果你覺得身體某處很緊張,你可以有意識地擠壓你的肌肉,然後就不要再去管它了。比如,如果你發現手掌或者手指很緊張,那麼就攥一下拳頭,然後張開手掌。如果你發現前額或下吧很緊張,那麼久擠擠眼,皺皺眉,然後長大嘴巴,放鬆整個面部。保持這種狀態5~10分鐘,試著享受這種除了呼吸什麼都不用想的狀態。如果你擔心會睡著,那就先設定好鬧鐘。

我們說的「休息」或者「放鬆」不是讓你對著電視呆坐,或者喝著紅酒飽餐一頓。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身心調整。哈佛醫學院心臟病專家赫伯特·本森稱之為「生理學放鬆反應」。這時候你的心率和呼吸速度會放緩,血壓會降低,肌肉會放鬆。

斯坦福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羅伯特·薩博斯基認為,現代人大腦里前額皮質的主要作用是讓人選擇做「更難的事」。

【見下圖】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覺累是因為大腦的前額皮質中的「我不要」和「我要做」長時間的壓抑「我想要」的結果。科學研究表明自控是一個很耗能量的過程。

當能量降低,大腦首先會停止「我不要」和「我要做」這樣的耗能較高的活動,從而釋放「我想要」的力量。

如何給大腦補充能量呢?

心理學家馬修·加略特通過實驗證明,及時補充糖分,提高血糖,能提高人的意志力。(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做一件漫長而又枯燥的事的時候,會習慣吃一些東西)

但讓大腦休息,讓更多的血液流到前額皮質,有一個更好的方法——冥想。

首先說明,冥想不是什麼都不想,而是專註只想一件事。

【五分鐘大腦冥想】

專心呼吸是一種簡單有效的冥想技巧,它不但能訓練大腦,還能增強意志力。它能減輕你的壓力,指導大腦處理內在的干擾(比如衝動,擔憂,慾望)和外在的誘惑(比如聲音,畫面,氣味)。新研究表明,定期的思維訓練能幫人戒煙,減肥,解毒,保持清醒。

讓我們開始吧。

第一步:原地不動,安靜坐好。

坐在椅子上,雙腳平放在地上,或者盤腿坐在墊子上。背挺直,雙手放在膝蓋上。冥想時一定不能煩躁。如果你想撓癢的話,可以調整一下胳膊的位置,腿交叉或伸直,看自己是否有衝動但能剋制。簡單的靜坐對於冥想訓練至關重要。

第二部:注意你的呼吸。

閉上眼睛。要是怕睡著,也可以盯著某處看,比如盯著一面白牆。注意你的呼吸。吸氣時在腦中默念「吸」,呼氣時在腦中默念「呼」。當你發現自己有點走神的時候,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並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我做的很好,走神能把自己拉回來」。這種反覆的注意力訓練,能讓前額皮質開啟高速模式,讓大腦中處理壓力和衝動的區域更加穩定。

第三步:感受呼吸,弄清自己怎麼走神的。

幾分鐘後,你就可以不再默念「呼」和「吸」了。試著專註於呼吸本身。你會注意到空氣從鼻子和嘴巴進入和呼出的感覺,感覺到吸氣時胸腹部的擴張和呼氣時胸腹部的收縮。這時候你可能更容易走神。像之前一樣,當你發現自己在想別的,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如果你覺得很難做到重新集中注意力,就在心裡默念幾次「呼」和「吸」。

開始的時候,每天五分鐘就行。習慣成自然後,請試著每天10~15分鐘。

【上面兩個方法經本人親測,十分有效】

參考書:《自控力》——凱利·麥格尼格爾(美)


一、腦疲勞產生原因及癥狀

腦疲勞的官方解釋是:在持續較久或強度過大的腦力勞動過程中,腦細胞代謝產生的自由基,乳酸等許多有害物質大量淤積,阻塞了大腦的營養通道,造成血氧含量降低,血液循環不暢,在腦部營養和能量極度消耗的同時又阻礙了營養物質的有效吸收和利用,最終導致「大腦新皮質」與「大腦邊緣系統』』和「間腦」之間的平衡關係遭到損害,腦細胞活力受到抑制,出現信息流的增大和紊亂等造成的慢性疲勞綜合征。簡言之,腦疲勞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一定外界環境或是自身的影響,對大腦造成了一定的損傷。

腦疲勞的產生原因:可來自身體和心裡這兩個方面。從身的角度來看,有兩個原因:一是用腦過度,導致物極必反,久而久之,大腦疲勞容易而恢復卻十分緩慢;二是護體不當,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疾病嚴重影響了腦功能的正常發揮。

從「心」的角度來看,也有兩個原因:一是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知識經濟時代更強調既拼體力又拼腦力;二是家庭、學校、個人,面對嚴峻的升學形勢與謀職形勢,被迫人為地加大了大腦的工作強度,消耗過大而攝入不足,自然會導致腦疲勞。

腦疲勞的普遍癥狀:1.早晨醒來懶得起床。2.不想參加社交,不願見陌生人。3.懶得講話,說話聲音細而短,自覺有氣無力。4.坐下後不願起來,時常獃想發愣。5.說話、寫作業時常出錯。6.記憶力下降,減退,反應遲鈍。7.提不起精神來,過分地想用茶或者咖啡提神。

作為學生的我們大多數都有腦力疲勞的癥狀,在各種學業,家庭,社會環境的壓力下,我們不得不用腦過度,通過增加大腦勞動時間來增強我們的競爭力,以求在未來的生活中謀得一席之地。但是,大腦長期處於這種亞健康狀態,會極大損傷我們的身心健康。而隨著研究顯示,恰當的休息方法有助於腦疲勞的恢復,並對大腦有一定的刺激,下面探討一下幾種有效的對大腦有影響的休息方法。

二、休息法

1.常規休息法

(1) 積極獲得充足的睡眠

在眾多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充足的睡眠不僅意味著每天睡固定的小時,同時意味著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就寢。

(2) 維護心理健康

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會從精神上減輕我們對所從事的事物的壓力,保持輕鬆樂觀的心理狀態,每天積極的面對生活。

(3) 調節飲食結構

維生素,礦物質及其它的補充物幫你發揮大腦的最高效率。而且要多吃水果,多飲水,一日三餐都要多吃蔬菜,穀類和其他高纖維食物。最近這些年,大量的證據表明服用維生素礦物質有助於改善大腦功能,改善心情,提高記憶力。蘋果,胡蘿蔔,香蕉,檸檬這些水果和蔬菜都能起到益智安神,增強記憶的作用。

(4) 進行適當的運動

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緩解腦疲勞,而且有助於我們身體健康和與同學們的社交關係,在掌握新的運動技能的同時改善身體狀況,緩解腦疲勞。

(5) 用音樂進行放鬆

很多資料表明音樂卻是對大腦有一定的放鬆效果,身邊的很多同學也都在疲倦時喜歡聽一些音樂來放鬆自己的大腦,比如一些安靜的音樂:班得瑞的《日光海岸》(sunny day)、《寂靜山林》(the sound of silence)。

2.積極休息法

「積極休息」法也叫做疲勞的「主動恢復」法,是指在一次大強度運動時使人產生疲勞後,不是停下來「什麼也不幹」而是仍進行一定量的運動,以達到加速疲勞恢復的目的。

大腦皮質的一百多億神經細胞,功能都不一樣,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成各不相同的聯合功能區,這一區域活動,另一區域就休息。所以,通過改換活動內容, 就能使大腦的不同區域得到休息。 心理生理學家謝切諾夫做過一個實驗。為了消除右手的疲勞,他採取兩種方式 —一種是讓兩隻手靜止休息, 另一種是在右手靜止的同時又讓左手適當活動, 然後在疲勞測量器上對右手的握力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在左手活動的情況下, 右手的疲勞消除得更快。這證明變換人的活動內容確實是積極的休息方式。

(1)腦力勞動轉換成體力勞動

當我們在圖書館學習了幾個小時後,我們可以通過到操場上慢跑或者去做各種球類活動來放鬆自己的大腦,這樣不僅有利於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緩解大腦疲勞,而且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

(2)腦力勞動內部轉換

在外界條件不允許腦力勞動轉換成體力勞動時,我們也可以進行腦力勞動內部轉換。比如:在學過2個小時英語後可以學習一下專業課知識,通過不同知識內容的輸入,使大腦在轉換中得到不同的刺激,達到緩解腦疲勞的效果。

三、拓展介紹

1.瑜伽休息術

瑜伽休息術是在整個練習過程中,需要完全集中意識且放鬆身體而讓其休息,它是古老瑜伽中的一種頗具效果的放鬆藝術。瑜伽休息術與放鬆訓練有著一定的關係,它更強調過程與功效的雙重性,瑜伽休息術是在音樂的伴奏下,通過調身、調息、調心,在語言的暗示下進行全身的肌肉放鬆、想像放鬆,從而使身心獲得自然輕鬆的狀態。

(1)瑜伽休息術操作簡單方便,適合各種年齡層次的人練習。

(2)瑜伽休息術具有調身、調息、調心等作用。瑜伽休息術首先要關注身體的關節和肌肉讓他們松她下來,接著要讓一直處於運轉中的意識和思維也能鬆弛下來。

(3)瑜伽休息術能夠調節人得情緒,釋放人們內在的緊張情緒,解除現在人因生活節奏快而帶來的緊張壓力。

2.冥想5分鐘等於熟睡1小時

隨著研究表明,冥想作為一種新的休息方式可以幫助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在此,摘錄一些《冥想5分鐘等於熟睡1小時》書中一些冥想方法。

冥想方法:

  1. 背挺直

  2. 吸氣,數1,2,3,4,5,停頓一下,呼氣,同樣數數,完全沉浸在呼吸中

   A. 靜觀以往的感情經歷,作為一個公正無私的旁觀者,體會所有的想法和感覺、

   B. 想像美好的事物,或者回憶品味美好的經歷,讓愉快的感覺充滿全身,強化這種體驗,最終化為內在動力

   C. 回想以前那些你真的感到很強大的時候,想想自己現在伸出一個變化非常劇烈的局面里,讓以前那種強大的感覺重新回到你的身上。同時集中及時迴向某個始終支持你的人,感受那種被支持,被欣賞,被信任的感覺。沉浸在內心強大的感覺里,並想像自己正面對挑戰,仔細體會這種感覺,想像它充滿你的全身。給自己語言鼓勵:我感覺很強大!強大的感覺棒極了!

   D. 自我同情法:正視自己的痛苦,把對他人的關心和良好的期許延伸到自己身上,用手掌貼在臉頰或者心口處,帶著輕柔和溫暖呵護自己,在意識深處對自己說「再次快樂起來吧」,「讓這些痛苦的時刻趕快過去吧」 同情五種人,並給予祝福:感激的人,心愛的人,沒什麼感覺的人,很難相處的人,自己。

   E. 回想和某個愛的人在一起的感覺,並不斷擴展這種愛意,把很多人都包括進來,給予祝福。每天早晨起床時,在內心構建起釋放善意和愛心的意願。然後回想如果對方這麼對自己是什麼感覺,當做對自己的獎勵吸收進來。也可以對自己的一部分,或者自己某些迫切想要得到改變的品性,表達善意。

四、結論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休息方法來緩解大腦的過度疲勞可以說是殊途同歸,都是通過刺激大腦其他不同區域來放鬆當前過度疲勞的區域,但是我們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休息方式,並減少大腦亞健康情況,每天保持大腦的活力。

【參考資料】

高效的心靈休息法 知網

疲勞與積極性休息 杜忠林

瑜伽休息術 范娟娟

冥想5分鐘,等於熟睡一小時 [美] 里克·漢森、理查德·蒙迪思


115季月

大家都知道,大腦和身體的運行機制不同,那老師也提過一種有效的休息大腦的方法-----積極休息法。即通過身體的運行來休息大腦,比如跑步啊,打球啊,最好是一些有氧運動,這樣不僅使身體亢奮,更能為大腦帶來更充足的氧氣供應。可是有些情況下,外界條件不允許戶外運動,那麼有哪些小tips可以助我們的大腦快速得到休息呢?下面為大家介紹兩種簡單有效的方式。

1.發獃

相信大家應該都體驗過發獃的過程吧,人在發獃的時候往往眼睛不聚焦,對周圍的嘈雜聲自動屏蔽,如果這時候忽然有個人在你面前打個響指,問你想什麼呢,可能你也真的不知道剛剛在想什麼,只是跟隨腦中的意識流隨意徜徉。

發獃可幫助人們減輕疲勞,對大腦來說,是很好的休息。處在這種狀態下的人們會突然不願意思考,使自己停滯在一個安靜的氛圍里,忘記一切。會發獃的人,覺得發獃是一種享受,因為發獃的時候可放開所有,不再有煩惱和憂愁,整個空間都屬於自己的。因此,在發獃的時候,人是輕鬆、快樂的。

發獃能創造純凈的自我空間,促進血液循環,為組織器官輸送大量的氧氣和營養,對於減少焦慮有著明顯的作用。

發獃這種方法是平時生活中最簡單易行的休息方式,也是對我個人來講最為有效的短時間放鬆大腦的方法。

推薦大家下課期間去看看窗外,發會兒呆,再簡單活動下身體,以便能更有效地吸收接下來的課程。

2.瑜伽冥想,冥想是瑜伽中最珍貴的一項技法,是實現入定的途徑。一切真實無訛的瑜伽冥想術的最終目的都在於把人引導到解脫的境界。一名習瑜伽者通過瑜伽冥想來制服心靈(心思意念),並超脫物質慾念。感受到和原始動因(萬源之源)直接溝通。瑜伽冥想的真義是把心、意、靈完全專註在原始之初之中。

下面為大家介紹常見的冥想方法:

走動式冥想

動作分解:帶著覺知感受當下邁出的腳步,當意識完全專註時,身心達到聯結,喜悅、寧靜由內而生。

平時大家上課的路上總是步履匆匆,可是體驗一下放慢腳步是怎樣的感覺。最重要的是專註於當下。

觀想

1.在大自然中,身心很容易得到平靜,一花一草都可以成為我們觀和想的對象。停止所有思考,靜靜地觀察花、草、樹木、藍天、白雲......感覺自己與觀想的對象完全融合為一體,享受大自然的能量。2.在家中也可以隨時進入觀想。只要找一個觀想對象就可以了,譬如:水晶石、魚缸、盆栽、圖畫等,任何你喜歡的對象都可以。這些物體能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漸漸排除外在的干擾,慢慢轉向內心世界,體會寧靜和安詳!

這很像我剛剛介紹的發獃,集中注意力在一件物品上,大家學習累了的時候可以去之遠後面的小樹林進行一下觀想,看著小花小草,感受著陽光,心情一定大好。

燭光冥想

功效:舒緩眼睛疲勞,促進眼睛周圍血液循環、排除毒素、增強視力、使眼睛有神。提升專註能力、充分吸收燭光的能量,使內心光明自信,消除內心的恐懼,心靈更加平靜。動作分解:01.選擇自己舒適的坐姿坐在瑜伽墊上,挺直脊柱。先閉上眼睛,調整呼吸;放鬆全身,慢慢睜開雙眼,視線由大腿慢慢向上。02.開始凝視燭光,專註地觀察它的內焰、外焰、顏色、大小、形狀。盡量不要眨眼睛,讓眼淚自然流下。03.慢慢閉上眼睛,觀想燭光在眉心處直到對燭光的印象變得模糊時再次睜開眼睛凝視燭光,重複5~8次,保持專註和放鬆的狀態。最後,讓自己平躺下來,全身放鬆。

語音冥想

在所有的瑜伽冥想體系中,沒有哪一種比得上瑜伽語音冥想的功效那麼直接、久經時間考驗或廣為人們使用。如前所述,瑜伽語音冥想可以和提升生命之氣的功法一起配合著練中,也可以中身單項地練習。

瑜伽語音冥想又稱曼特拉(Mantra)冥想。梵語詞「曼特拉」可以分為兩部分,即「曼」和「特拉」。「曼」的意思是「心靈」。「特拉」的意思是「引開去」。因此,「曼特拉」的意思是能把人的心靈從其種種世俗的思想、憂慮、慾念、精神負擔等等引離開去的一組特殊語音。一個人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瑜伽語音上,就能逐漸超越愚昧無知和激情等品質,而處身在善良品質的高度上。從這一步,瑜伽冥想更往深處發展,逐漸演變為完美的禪,而最終地進入入定狀態。

大腦喜歡指令,尤其是積極的指令,在語音的指導下,大腦很容易進入一种放松,接近於睡眠的狀態。

休息的主體很重要,當然休息時客觀環境因素和主觀影響因素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在休息大腦時應注意的因素:

物質類影響因素

1.氧氣

大腦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占人體總耗氧量的四分之一,因此氧氣充足有助於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學習或工作時,要注意選擇空氣流通,氧氣充足的環境。運動不僅可以為身體帶來更多的氧氣供應,而且還能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使大腦因高速運轉而形成的廢物加速排出。因此,運動是大腦休息的最佳方法。除此之外,深呼吸打哈欠對大腦都有一定的放鬆作用。

2.水

大腦百分之八十以上由水組成,大腦所獲取的所有信息都是通過細胞以電流形式進行傳送,而水是電流傳送的主要媒介。所以,充足的水分供應對大腦的休息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3.營養物質

大腦運作離不開糖類,因為只有糖能順利透過腦障礙而進入腦組織被腦細胞利用。大腦運作還需要蛋白質中的胱甘肽、卵磷脂、維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動物的肝臟和血肉中有豐富的谷胱甘肽,是健腦的佳品;卵磷脂在蛋黃,黃豆內含量很多,所以應多吃些蛋黃和黃豆等食品;要想補充維生素,應多吃菠菜,胡蘿蔔,橘子等蔬菜水果,這樣才有利於大腦的健康成長。因此能源物質的供應也是使大腦得到休息和補充的重要環節。

感知影響因素

大腦是人體的信息處理器,會對身體感知到的外界因素的變化做出反映。

1.視覺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閉目養神」吧,的確,閉目可以使大腦得到休息。此外,大腦喜歡色彩,因此在學習中使用有色筆和有色紙不僅能幫助記憶,還能使大腦變得不易疲勞。

2.嗅覺

氣味會影響大腦。香料對保持頭腦清醒有一定功效。薄荷、檸檬和桂皮都值得一試。

3.聽覺

多聽舒緩的音樂,對大腦神經細胞代謝十分有利。此外,有研究表明,不同的音樂能引發大腦發出不同的腦電波從而能更好地休息或者工作。

4.觸覺

大腦和身體經常交流。如果身體很懶散,大腦就會認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點都不重要,大腦也就不會重視你所做的事情。所以,在學習的時候,你應該端坐、身體稍微前傾。


一、疲勞原理

  • 「漏」:包括精、氣、神三個方面

二、常見休息法

  1. 調身:晚覺/午覺/打盹)、(多/少吃喝)坐端正/運動)

  2. 調心:笑(聊天說笑)、聽(聽音樂:調神用,不應沉迷)、玩(遊戲等)

  3. 調息:氣(換空氣)、息(深呼吸)、煙(吸煙:但不健康)

三、休息模式探索

  1. 腦體轉換法:在大腦運轉和身體運動之間不斷切換。

  2. 內部轉換法:如果不得不一直腦力工作,那麼最好在左右腦方面不斷切換,最起碼可以換換桌子。

因此,腦力勞動者最好的休息可能是:有氧運動

四、從休息「衛生」觀到「攝生」觀

  1. :避免過度用眼——閉目養神

  2. :避免過度用耳——安靜環境/少說話

  3. :避免內/外空氣不清——新鮮空氣/呼吸順暢

  4. :避免貪多飲食/吃肉——少動嘴/少吃少喝

  5. :避免貪多/沒正——作息規律/端坐

  6. :避免過度思考/感情——放空/放下

五、拓展:休息的想像力

  • 椅子瑜伽(個人初步整理)

眼部:雙掌熱眼 轉動眼珠 左顧右盼

頭頸部:雙掌擦頸 前後點頭 左右倒頭 搖頭晃腦

肩肘腹部:旋轉繞肩 伸展繞肩 背後合掌 背後延展 坐鷹 飛鳥 雙臂支撐

腰背部:坐山 貓牛 風吹樹 背部扭轉 三角扭轉 側角伸展 坐立雙角

腿部:坐立前屈 單腿前屈 屈膝上抬 單腿上抬 活動腳踝

髖部:穿針引線 單腿蓮花坐

  • 「六字訣」調息法

噓(讀如「河威」合音,牙部發音):肝(木,四季以春為首,所以先練)

呵(讀如猴,舌部發音):心(火,木生火)

呼(喉部發音):脾(土,火生土)

呬(讀如「斯」,齒部發音):肺(金,土生金)

吹(唇部發音):腎(水,金生水,水生木)

嘻(讀如「河宜」合音):三焦(荷爾蒙系統,甲狀腺、胸腺、腎上腺)

  • 晚上9、10點早點入睡,早上5、6點儘早起來,清晨靜坐

  • 去一個不是旅遊景點的地方享受「風景」

  • 學習一項新技能如跳舞或演奏

  • 享受無聊

  • 開會不一定要在辦公室

  • 電話不一定要坐著接

  • 提案不一定要用PPT

……

參考資料:擺脫工作疲勞,來一場休息革命

個人學習筆記、僅供參考,歡迎繼續探討


休息前

休息後


首先,簡單的來說,每個人每天清晨醒來都像一格蓄滿能量的電池,精力滿滿,元氣充足,可在隨著一天的活動進程進行,比如學習、工作、運動等,能量就會biubiubiubiu飛速下降,最後duang的斷電,讓你感覺十分疲勞,無法再高效率甚至專註的去做接下來的事,而這時還不到晚上無法讓你進行充足飽滿的睡眠來回復能量條,這時用休息來及時充電就顯得極為重要。可以讓你原地復活滿血,繼續高效的完成一天之中亟待完成的任務。

接下來,為大家推薦幾種可以休養生息的好辦法。

【推薦休息方法】

①梳頭保健

操作方法:雙手十指張開,指尖立起,掌心朝後,十個手指均勻分開,從前髮際一直向後梳理,注意梳理到頭部的各個部位,以中等力度和速度進行;之後邊梳邊按摩頭皮,至頭皮微熱為度。也可以左右倆側分別梳理,用指甲側峰梳撓,活血止癢、止痛的效果更佳。

②乾洗臉

操作方法:雙手洗凈,兩手掌對搓擦熱,然後從前額開始,順著面部倆側往下擦,至下巴時,倆手再向上至前額,如此一上一下擦面。擦洗範圍可以逐漸擴大到倆耳。輔以按揉目內眥和鼻翼倆側更佳(可以通鼻竅)。每次五分鐘左右,每天做2~3次。課間、睡前、疲勞時均可進行。

③腹式深呼吸

方法:(1)不用口腔,而用鼻呼吸

(2)不用胸式(跑800米時最後200米時氣喘吁吁地狀態)呼吸,而用腹式呼吸(膈肌肺泡功能都能用到,使換氣更為充分)

(3)盡量深而慢,尤其呼氣相,但不要屏氣

(4)緊張鬱悶時、早上起床時、學習閑暇時(可以起到調節作用)

(5)養成習慣最好

精心找到這幾種方法的理由就是,它們簡單方便可行,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相當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人也都在自身操作過,確實做完會放鬆舒適不少。是不是很神奇?但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它們確實是有科學道理的。而在講述原理之前我們要先釐清這樣一個邏輯關係。

即:

【原理(從中醫的角度來講)】:

1、梳頭保健

中國古代的《養生論》中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這其中有兩層意思:一是梳頭可以養生;二是春天這個季節適合梳頭養生。為什麼要特彆強調春天梳頭?這是因為春天是大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循環系統功能加強,代謝旺盛,生長迅速。因此人們在春天養生保健中就要求順應天時和人體的生理,一定要使肢體舒展,調和氣血。早在隋朝,名醫巢元方就明確指出,梳頭有通暢血脈,祛風散濕,使發不白的作用。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對梳頭促進睡眠有深切體會,他說:"梳頭百餘下,散發卧,熟寢至天明。"當然梳頭不僅可以在春天進行,這裡只是強調春天應該相應的更多的去梳頭。梳頭後可讓人感覺頭腦清晰,全身輕鬆。因為頭為"諸陽之首",即人體所有的陽經都上達頭部,所以每天疏理頭髮,至頭皮微熱,就能疏通全身的陽經,凋動人體的陽氣。但是,要使梳頭達到健身的目的.就必須適當用勁梳.而且使用的梳子最好是寬齒,齒以圓而鈍為宜,以防梳破頭皮。即為梳頭保健的原理。

2、乾洗臉:

從中醫角度來說,面部有許多穴位,與五臟六腑相應。如面部的印堂穴、太陽穴都是經外奇穴,以溫熱法刺激這倆個穴位,可起到明目通竅、鎮痙醒神的作用。此外,通過對面部穴位、經絡的刺激可以疏通經脈,激發正氣,使氣血暢通,幫助保持血壓平穩;促進面部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過程,增強面部皮膚和肌肉的彈性,不僅具有美容養顏的效果,還有助於協調五臟功能,促進陰陽的平衡。疏通氣血(改善了血液循環),緩解疲勞;醒神明目,減皺美容。適應於所有成年人,尤其是成年女性。對於肌肉僵硬的「面具臉」、目澀面麻的「屏幕臉」更為有效。

3、腹式深呼吸

中國古代醫家早就認識到腹式呼吸有奇功,唐代名醫孫思邈極為推崇腹式呼吸,常年堅持不

懈,他每天於黎明至正午之間行調氣之法,仰卧於床上、舒手展腳,兩手握大拇指節,距身四五

寸,兩腳相距四五寸,數數叩齒飲玉漿(唾液)。然後,引氣從鼻入腹,吸足為止,久住氣悶,

乃從口中細細吐出,務使氣盡,再從鼻孔細細引氣入胸腹。

人的呼吸形式分為胸式和腹式呼吸兩種,胸式呼吸時肺活量小,肺組織利用率低,只有肺的

上半部肺泡在工作,佔全肺五分之四的中下肺葉的肺泡卻處在「休息」狀態,呼吸一次約 5秒種,

吸人約 500毫升空氣。這樣長年累月地下去,中下肺葉得不到鍛煉,長期廢用,易使肺葉老化,

彈性減退,呼吸功能差,肺活量下降,不能獲得充足的氧,也滿足不了各組織器官對氧的需求,

影響機體的新陳代謝,機體抵抗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肺的退行性疾病多侵犯

中下肺葉,偶感風寒易發生肺部感染。

腹式呼吸好就好在,呼吸時隔肌上下活動範圍加大,胸腔容積得到最大範圍的擴展和回縮,

呼吸一次約為 10~15秒鐘,能吸入 1000~1500毫升空氣,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肺組織,使中下肺

葉的肺泡在換氣中得到健康的鍛煉,改善了肺部的血液循環,從而防止肺的纖維化,延緩了老化,

保持良好的彈性,提高了肺活量,可使機體獲得充足的氧,隨血液運行而布散周身,並能滿足大

腦對氧的需求,使人精力充沛。

古代醫家早就認識到呼吸與經絡運行相關,《黃帝內經》中說的「肺朝百脈」,「肺主治節」。

人體每一條經絡都跟五臟相連,臟腑功能會影響經絡,而體內經絡的運行要靠肺的呼吸來調整。

如足厥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任脈、帶脈等經絡通過腹部,遍布著幾十個穴位,尤

其是神闕穴(肚臍),是人體先後天經氣運行的樞紐。進行腹式深呼吸對經絡是良好的鍛煉,也

增強了肺功能,有力地促進經脈的運行和經氣的流通,保持了內環境的穩定,起到抵禦燥邪,防

范呼吸道疾病的作用。

腹式深呼吸不僅可以疏通經絡、調暢氣機(即氣沉丹田);改善肺、盆腔及腹腔血液循環及氧供,調節自主神經功能。(自主神經即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因為生活中實際只有呼吸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無法調節胃腸道的蠕動,無法調節心臟的跳動這些都是自主神經來支配的,我們可以調節呼吸,通過呼吸我們可以增強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學習、工作、緊張,應對一切刺激的時候都用交感神經,而副交感神經處於相對弱勢地位,所以用深呼吸來調節副交感神經,使神經處於一個較為平衡的狀態很重要,調節自主神經功能,使之不至於失調。

看完原理,大家是否對這些方法感興趣了呢,下面就來為大家提供簡單易行的學習方法。

【相關圖片視頻教學】

1、梳頭保健

保健按摩功第1招《梳頭》—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這個視頻里介紹的是干梳頭保健的方法,即用手如何去梳頭保健。我想大家要是能學會用手隨時隨地去梳頭為自己放鬆。回到寢室或家中,用牛角之類的特製梳子去梳理頭皮,就更加簡單輕鬆啦!

2、乾洗臉

因為網上對乾洗臉的視頻教學較少,沒有找到一個較好的介紹視頻,所以接下來就由我圖文並茂的方式為大家介紹啦。希望大家可以直接快速的學會。{P:有面部皮膚病的同學禁用此方法喔}

①先把手掌對搓,產生一定熱度。在此之前一定要把手洗乾淨喔。

②用雙手從前額開始,順著面部倆側往下擦,至下巴時,倆手再向上至前額,如此一上一下擦面。擦洗範圍可以逐漸擴大到倆耳。

3、腹式深呼吸

瑜伽美容教學02-腹式呼吸法其實我覺得最難學的是腹式深呼吸,因為這個更多的是體會,而非通過簡單的動作矯正就可以達成。我只能說,同學你現在出門跑個800米,最後200那個氣喘吁吁氣從鼻腔入到腹式再出去的感覺就是腹式呼吸,而平常大多數人使用的都是胸腔呼吸。這個視頻中對於腹式深呼吸所表現的動作特徵拍攝描述的很詳細,大家可以據此判斷自己的動作是否標準和準確。

【實踐應用】

給大家介紹完方法原理和相關視頻教學後,我希望通過我自身長達倆周的親身實驗來向大家說明這些方法的方便可行和實用性。說實話,我並沒有試驗乾洗臉,因為臉上有痘╮(╯▽╰)╭所以我輕易不會撫摸它!不過梳頭保健是每天睡前和醒來必須進行的一件事!而腹式呼吸更是隨時隨地!因為我會!哈哈哈!其實是平常有練瑜伽時間久了,就可以隨時使用腹式呼吸了,大家多練練就好了。我們學校的一名可愛的體育老師曾經告訴我,可以在上樓的時候用舌頭頂住上顎,可以練習腹式呼吸喲。

以下為實驗表格報告:

【資料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2013-09-16

《家庭醫學》2015年06期下半月

《健康生活》2007年03期下半月

《家庭醫藥》 2010.08

希望大家可以嘗試上述方法,並對大家有所幫助。


應老師的建議,這是我對於我的回答的算是體系化的一個思路的整理,

PS;補充了一個新的模塊,如何休息和相對有說服力的自己理解的相關原理

休息影響大腦的原理(思路整理)

什麼是休息

一 人生如樂


那麼休息就是生活的節奏 PS:休息的含義以及

休息會影響大腦是怎樣的原理

首先要討論這個問題要明確的問題是

1什麼是休息。

2休息會起什麼樣的作用。

3大腦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以此來得出休息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的

一.什麼是休息

休,息---這兩個字在漢語中都是停的意思,而我們正常來說休息是指休息一段時間,這個文字上比較難以解釋。休息就是一個動詞即停下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停下來之後去換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所以我在這裡提到的休息就是合理的換事情去做就是休息。

該運動就運動,久坐站起來活動一下,這就是一種休息,按照上面我的想法分析一下就是工作----停下來---運動一下---停下來----工作。這就是一個休息的循環的簡單例子,&<運動就是工作的休息,而工作就是運動的休息&>。所以休息在我看來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作為一個RB音樂的愛好者,接下來是我自己基於音樂的對休息以及更廣泛內容的理解。&<我把人的時間,甚至是一生比作音樂,事件就是音調,時間就是節奏。什麼時候做了什麼就是人的一生&> 而上文提到的休息就是事件與事件的連接點,時間與事件的交集。它影響人們什麼時候去做某件事。

二.休息會起到什麼作用

人的自身有其自身的規律,或許每個人也有不同的情況,但都有其應該遵守的規律。

比如運動久了就坐下來休息一下,整天忙忙碌碌就應該思考一下更遠的事情,還有上文提到的久坐就應該站起來運動一下,不然容易得頸椎病。而休息就是一個停下手頭的事情做你應該做的事情的一個轉折點。每個人在做了某件事之後都有其應該做的事情,休息就是我們自己的節奏,如果人是一段音樂,音調固然重要,但是節奏亂了顯然會更糟糕,休息就是鼓點。

具體來說休息不好無非兩種情況------拖與欠。在音樂上就是有些地方過於急促有些地方就過於拖沓。落實到人身上就是有些時候無所事事,有些時候不可開交。或許更慘的是有些重要的事情根本沒做,比如沒有適當的穿插鍛煉,拖延休息就欠下一身的健康債。

休息就是我們自己的節奏,什麼時候做什麼,是一個很重要的命題,身體也有自己的節奏,什麼時候應該去做什麼,動與靜的輪轉,也影響到我們的思維我們的心情,我們的狀態。

三.大腦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大腦是人的中樞,它決定我們的行動,但與此同時大腦也是我們身體的反應器官,所有的神經都通向大腦,反映我們身體的狀態,並根據我們的狀態做出一些反應,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簡單的說如果身體進行大量的體力勞動人就會困,應該去睡覺,人如果沒有思想與想法就會感到空虛,應該去學習。而大腦自身的問題也是大多因為身體其他部位的問題而引發的,所以大腦是一個反映與反應的器官。

綜述:

休息決定了我們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如果休息合理就會使我們身體的各個位置比較平衡,反應到大腦那裡就會給我們積極的暗示,我們身心就會比較愉悅。反之,身體就會有某些部位過勞或停滯老化,反映到大腦,他就會給我們一個消極的暗示,提醒我們改正,讓我們疲勞,不在狀態,抑鬱......

重點PS

如何休息

既然休息會對大腦產生心靈以及肉體的雙重影響,那麼我們就很直接的從心靈和肉體的兩個方面來進行休息。

1,肉體,有一個原則:應該做什麼。比如每隔50min的學習就要休息一下眼睛,運動一下進入下一個循環。

2,心靈,原則是:想做什麼。思維也是會疲勞,表現在你做了幾個小時數學就會略顯煩躁就不想做了,可以換一下,讀一讀英語,看一看書。

3.休息的運作(自己的理解)

人在我看來是一個能量運作系統,核心是能量的分配(器官的分配以及時間的分配),而且人作為一個整體,能量的時間以及器官的分配要均衡,這點原因已經在上文說過了。但是休息有時不僅僅是一種切換,我們還有另一種方式,讓所有的都停下來,讓肌肉和大腦都放鬆。作為一種調整,這對於將生活從不規律變得規律有很大的意義,如果生活很糟糕,停下來就是進步。

方法的原理首先就是靜下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什麼都不想。具體的方式是冥想與打坐,打坐可以讓身體的肌肉處在一個半休息的狀態,與此同時還不像躺姿對身體的部分部位造成巨大壓力。而冥想也是一種使大腦半休息的一種方式注意力集中於呼吸調節自身能量的輸送,使自己達到一個更好的狀態。而其他調息的方式也有很多,但是大同小異,不再贅述。

PS;相關理論依據及文獻

普瑞馬法則

1.大腦喜歡色彩。平時使用高質量的有色筆或使用有色紙,顏色能幫助記憶。

2.大腦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鐘。這是對成人而言,所以學習20到30分鐘後就應該休息10分鐘。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點家務,10分鐘後再回來繼續學習,效果會更好。

3.大腦需要休息,才能學得快,記得牢。如果你感到很累,先拿出20分鐘小睡一會兒再繼續學習。

4.大腦像發動機,它需要燃料。大腦是一台珍貴而複雜的機器,所以你必須給它補充"優質燃料"。垃圾食品、劣質食品、所有化學製品和防腐劑,不僅損害身體,還削弱智力。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飲食結構影響你的智商。

5.大腦是一個電氣化學活動的海洋。電和化學物質在水裡能更好地流動,如果你脫水,就無法集中精力。專家建議,日常生活要多喝水,保持身體必需的水分,而且一天最好不要飲用相同的飲料,可以交換著喝礦泉水、果汁和咖啡等。另外,研究資料顯示,經常性頭痛和脫水有關。

6.大腦喜歡問題。當你在學習或讀書過程中提出問題的時候,大腦會自動搜索答案,從而提高你的學習效率。從這個角度說,一個好的問題勝過一個答案。

7.大腦和身體有它們各自的節奏周期。一天中大腦思維最敏捷的時間有幾段,如果你能在大腦功能最活躍的時候學習,就能節省很多時間,會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8.大腦和身體經常交流。如果身體很懶散,大腦就會認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點都不重要,大腦也就不會重視你所做的事情。所以,在學習的時候,你應該端坐、身體稍微前傾,讓大腦保持警覺。

9.氣味影響大腦。香料對保持頭腦清醒有一定功效。薄荷、檸檬和桂皮都值得一試。

10.大腦需要氧氣。經常到戶外走走,運動運動身體。

11.大腦需要空間。盡量在一個寬敞的地方學習,這對你的大腦有好處。

12.大腦喜歡整潔的空間。最近的研究顯示,在一個整潔、有條有理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在學業上的表現更好。為什麼,因為接受了安排外部環境的訓練後,大腦學會了組織內部知道的技巧,你的記憶力會更好。

13.壓力影響記憶。當你受到壓力時,體內就會產生皮質醇,它會殺死海馬狀突起里的腦細胞,而這種大腦側面腦室壁上的隆起物在處理長期和短期記憶上起主要作用。因此,壓力影響記憶。最好的方法就是鍛煉。

14.大腦並不知道你不能做哪些事情,所以需要你告訴它。用自言自語的方式對大腦說話,但是不要提供消極信息,用積極的話代替它。

15.大腦如同肌肉。無論在哪個年齡段,大腦都是可以訓練和加強的。毫無疑問,不要尋找任何借口。不要整天呆在家裡無所事事,這隻能使大腦老化的速度加快。專業運動員每天都要訓練,才能有突出表現。所以你一定要"沒事找事",不要讓大腦老閑著。

16.大腦需要重複。每一次回顧記憶間隔的時間越短,記憶的效果越好,因為多次看同一事物能加深印象,但只看一次卻往往容易忘記。

17.大腦的理解速度比你的閱讀速度快。用鉛筆或手指輔助閱讀嗎?不,用眼睛。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需要你的眼睛更快地移動。

18.大腦需要運動。站著辦公效率更高

19.大腦會歸類,也會聯繫。如果你正在學習某種東西,不妨問問自己:它讓我想起了什麼?這樣做能幫助你記憶,因為大腦能把你以前知道的知識和新知識聯繫起來。

20.大腦喜歡開玩笑。開心和學習效率成正比,心情越好,學到的知識就越多,所以,讓自己快樂起來吧!!

如有相關見解,歡迎討論,

希望老師給予點評指正

杜雲軒2014211379

2014級工商管理學院2班


首先來一套思維導圖梳理文章邏輯:

Part One

Part Two:

Outline

很多人睡了11個小時仍然覺得疲倦

花了很多錢去獨家並沒有增加生活的熱情

盡興一天以後,心裡只有空虛,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休息的方式不正確!

我們都需要休息,但休息究竟是個啥

讓我們來看看官方解釋的休息:

休息(rest)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相對地減少活動,使人從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鬆弛,消除或減輕疲勞,恢復精力的一個神奇的過程

我們為什麼需要休息?大腦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神奇的東西呢?

與人體其的他器官不同,大腦在人的一生中一直處在活動狀態。從能量代謝的角度講,肌肉在休息時的耗能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在收縮運動時會消耗 1000 倍以上的能量。相反,大腦無論在工作還是休息時都要消耗大概身體總代謝量的 20%。而在工作時的耗能水平只比休息時高5%。正是因為如此,休息時的大腦更應該被看成是一種獨特的狀態,而並不是簡單的休息。

從比較宏觀的層面,大腦的可以分為很多相對模塊化的區域,分別負責完成相應功能。比如,在初級視皮層有負責加工特定朝向線條功能柱,在高級視皮層有負責專門加工人臉的梭狀回面孔區的,還有,嗯,負責"休息"的默認網路區域等等。

但作為一個整體,大腦的各個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繫的。日常的心理活動以及思維推理等,更是需要整合各個腦區的信息才能夠完成。這時候,所謂的大腦網路就變成了數學圖論里的抽象的網路——每個腦區是一個節點,腦區之間聯繫是網路的邊。很多理論家都認為,大腦網路是理解大腦功能的關鍵之一。

現在,為了更好的理解休息,我們先拋出一個例子來分析

案例一:腦力勞動者,補瞌睡對你沒什麼用

你寫了一天的文案,主持了一天的會議,當一切都結束了,你感慨到:太累了,這一天我要睡個好覺。我們的常識使得我們對疲勞的第一反應就是「去躺躺吧」。但這是一個陷阱。

睡眠的確是一種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 要對睡眠不足著或體力勞動者適用。對體力勞動者來說,「疲勞」主要是由體內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引起,如果十分疲勞,應採取靜的休息方式。通過睡覺,可以把失

去的能量補充回來,把堆積的廢物排除出去。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閉目靜息,讓全身肌肉和神經完全放鬆後,再起來活動活動。

但如果你是坐辦公室的,大腦皮層極度興奮,而身體卻處於低興奮狀態,對待這種疲勞,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除非你是熬夜加班,連正常睡眠時間都達不到)。

我們以此為例,來教大家如何合理休息

這時候不必停下來,只是換一下休息方式即可

既然睡覺不能幫助我們休息大腦,那什麼辦法才可以?答案是不停止活動,而只是改變活動的內容。大腦皮質的一百多億神經細胞,功能都不一樣,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成各不相同的聯合功能區,這一區域活動,另一區域 就休息。所以,通過改換活動內容,就能使大腦的不同區域得到休息。心理生理學家謝切諾夫做過一個實驗。為了消除右手的疲勞,他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讓兩 只手靜止休息,另一種是在右手靜止的同時又讓左手適當活動,然後在疲勞測量器上對右手的握力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在左手活動的情況下,右手的疲勞消除得更 快。這證明變換人的活動內容確實是積極的休息方式。

休息的各式方式

首先是專業學術派分類

變化性休息------坐著工作疲勞了,走著工作倦意頓消;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交替進行,更是驅除疲勞的妙法,不亞於停止勞作歇息。

換位式休息------眼睛長時間看近處累了,往遠處看就是休息;聊天爭論的時間長了,

沉默性休息------休息;活動的時間長了,安靜就是休息;安靜久了憂鬱悄至,活動也是休息。

保健性休息------如果走路累了,可泡個熱水澡或用熱水浸腳;思考問題累了,可按摩天柱穴和太陽穴,或「閉目養神」一會兒;體力勞動累了,可捶背、按摩腰部等。

主動休息------指在身體尚未感覺到疲倦和心境未達到臨界狀態時就休息, 它打破了過去人們那種「 累了才休息」的傳統觀念。主動休息可以確保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不被疲憊所擊垮。主動休息的內涵包括主動休息和主動休心兩個方面。前者是一種生理調適, 後者則是一種心理保養, 對老年人來說, 主動休息是一種更為重要的生命投資行為和健康儲蓄行為

說到休心, 貴在主動

有時學著理智地主動放棄一些東西就是最好的心理調適。主動休心的方式有很多, 包括心情、心怡心安心寬、心善、心誠、心純、心正等。身累和心累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人出現身心兩累顯然是要危及生命的。心累比身累更催人老, 心累更難恢復, 因此, 防止心累也就顯得更為重要要防止身心的勞累過度, 就要做到主動休息

接下來是休閑派分類

其實閑暇時間大家可以抽空去放鬆一下,比如爬山

或者就在圖書館裡安靜地看一本書,這些都是一種休息方式

然而,這裡我強調了老師上課多次強調的瑜伽

對!就是這樣!很美吧!

幾年前我就是被這對母女的組圖給吸引,從此走向我的瑜伽學習之路

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從而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其中包括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以達至身心的合一。

它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類充分發揮潛能的體系。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古印度更相信人可以與天合一,他們以不同的瑜伽修鍊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動作、穩定的頭腦、宗教性的責任、無欲無求、冥想和宇宙的自然和創造。

最後想說的是,我們要科學安排休息時間

人的精神狀態,一般在上午8時,下午2時和晚上8時最佳,最佳狀態持續2小時左右各有一次回落。如能利用這種起落變化,科學安排作息時間,是建立有規律生活節奏最好辦法,就能最大限度發揮智慧和潛能,既能保持大腦良好活動狀態,又能增進健康。

但是真正做到是不那麼樣容易的,這裡要提醒的是,不管工作多忙,任務多重,一時科學安排作息時間做不到,那麼無論如何要給自己留出一定「喘息時間」。比如,閱讀、寫作1小時後,最好休息片刻。連續寫作、閱讀時間再長也不要超過2小時,否則,不僅工作效率不高,而且非常容易產生疲勞。此外,做實驗、開會、作報告也最好中間安排一下休息,室外活動活動,再繼續進行,看起來佔用了一定時間,但從總體來看,從長遠來看還是值得的。

寫在最後:最好的休息,是能讓你重燃生活的熱情

學會享受無聊。我們知道在忙碌的工作學習後進入假期,過上幾天就會覺得閑暇時總覺得生活中缺了什麼、無所事事,而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就會讓自己產生一種負罪感。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休息其實也是一種修鍊。因為它需要你有好的心態。要先接受它,讓自己的心靜下來,然後你才會真正的享受它。它絕不是一種頹廢,它是一種休整、一種積蓄。

很早以前就有人告訴過我: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可我們由於功利的原因,早已將這一說法忘記。

姑娘,你想變得美麗么

小哥,你想重新精神煥發么

那麼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合理休息吧!

參考文獻:

葉青青 錯誤的休息方式 2011-04

張松亮 休息方式正確才有效 2014-12

邱寶珊主動休息儲備健康 2003-03

呂紅霞 睡眠障礙與腦卒中的相關性研究進展 2013-09

河北農業大學出版社 疲勞性質各不同休息方式有多種 1995-02

最高效的休息方式

大腦的工作模式和休息模式_IT新聞

研究發現大腦休息時仍在工作

認證空間 -- 科幻星系 -- 騰訊博客 [http://skysfw.qzone.qq.com]

看書看到大腦疲勞以後,應如何快速恢復大腦狀態? - 心理學

看書看到大腦疲勞以後,應如何快速恢復大腦狀態? - 心理學


難道不是 小憩時,淋巴管「舒張」,把大腦的垃圾排出去。


哈哈哈,我是李愛國

作業已經交了,我現在是以一個普通知乎小玩家的身份答題,所以管他呢 我寫得開心就好。就是喜歡這種感覺。

回答再也不用擔心跑題了!

下面開始跑題:

其實我覺得討論的人對休息本身是有一個誤解的。

休息(rest)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相對地減少活動,使人從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鬆弛,消除或減輕疲勞,恢復精力的過程。

字面的解釋是這個樣子的,但其實休息是有很多種形式的。休息與工作是相對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王自健講過一個笑話,他們這些人加班到很晚是,葉導請客吃飯。約定要『』好好休息,不談工作『』。等菜的時候挺無聊的,蛋蛋就提議讓王自健講個笑話。建國啪就打過來了,『』不都說好了么,好好休息,不談工作的!『』

好比我每天都在上課,我休息的方式可能是跑跑步呀之類的。但如果是專業的跑步運動員,他休息就不會是跑步了吧。

因此可以說,休息與工作是相對的,甚至休息本身也可以是一種工作,工作也可以是休息。再舉一個簡單例子:

我爸很愛開車,打心底里的愛開車。他閑著沒事兒的時候就會開車去溜街,有時候順便會兼職一下黑車司機的工作。但,他這麼做只是為了放鬆一下,他喜歡開車開車是他休息的方式。在休息的過程中順便幫幫打不到車的人,自己也賺點錢,還是很開心的。

在這裡,休息和工作的界限逐漸就迷糊了。

所以,我想說的是,休息和工作是相對的,甚至可能同時存在。我就是喜歡王老師的課,上王老師的課對我而言就是一種休息。我特別不喜歡專業課,上專業課對我而言就是工作,當然,對喜歡它的人而言就是休息了。

或許把工作與學習扯到一起很多人都會認為我是在扯淡。可有時候就是這個樣子啊。所謂的工作中,也有你喜歡和不喜歡之分,相對於你最討厭的工作,你喜歡的工作就可以當成一種休息了。

對於休息影響大腦,我覺得這個問題的表訴不是很好。任何事物都會影響大腦的,只不過影響程度不同罷了。換作休息提高生產力或許更好吧

所謂的休息能讓我們更好的工作,我認為是由愉悅感所導致的。

如果你把一件事兒定義為工作,通常它是會帶給你壓力的,會帶來負的效應,即在這個過程中你得到的快樂少於忍受的痛苦 。如果你把一件事兒定義為休息,則你得到的快樂就更多一些,產生正的效應。

人應該活在快樂里,長時間的工作,會帶來極大的負效應,因此你需要休息帶來的正效應來將這種負效應抵消掉,這樣你才能繼續健康快樂成長。

只不過,在生活中,工作與休息是不斷轉化的。我一直都喜歡踢球,踢球通常帶給我正效應,我認為踢球是一種休息。但我今天不想踢球了,但還是被同班脅迫著去踢了,這時候踢球可能就會轉變為一種工作,它帶給我的效應就是負的了。當然,在今天踢球的過程中,踢球也可能又帶給我正效應,看我心情吧。

總結一下

1.休息與工作是相對而言的(不同人)

2.休息的原理是人要在快樂的狀態下生活,我們需要正的效應

3.工作與休息是相互轉化的(同一人)

表訴的不一定很清楚,但大致的意思應該是表達出來了。

以上內容全是自己主觀感受,沒有科學理論依據,但我自己覺得還是畢竟有道理的。


從科學的角度講,休息是指恢復疲勞,放鬆神經,重拾新鮮與活力。

腦疲勞的產生來自身心兩個方面。

從身的角度來看,有兩個原因:一是用腦過度,導致物極必反,久而久之,大腦疲勞容易而恢復卻十分緩慢;二是護體不當,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疾病嚴重影響了腦功能的正常發揮,比如頸部氣血不暢,便會造成營養物質的輸送困難;從心的角度來看,人的心理作用對於腦疲勞的產生與否是十分顯著的。英國著名心理分析家J`A`海德菲的《權利心理學》中提過:我們所感受到的絕大部分疲勞,都是由於心理影響導致的。

因而,為了達到通過休息來緩解腦疲勞的目的,要從身心兩個方面入手。身體放鬆和心裡放鬆所用的休息方式是不同的,根據疲勞產生的原因靈活的選擇休息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通常普遍的休息方式是睡眠。但要注意休息的方式不止睡眠一種,睡眠時間長也未必能夠緩解疲勞。對於大部分需要動腦子工作的小夥伴,從事的主要是腦力活動,大腦皮層一直處在興奮狀態,而身體卻處於低氧狀態,對待這種疲勞,睡眠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大,這就是可能睡了12個小時卻仍然感到很累的原因。

下面我想介紹幾種自己嘗試過的休息方式,與大家分享。

一、身體調節:

1.
合理護體對於緩解腦疲勞非常有效。其中,調理氣息是護體的重要一步。如果一個人呼吸有了問題,身體的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排泄系統都會受影響,大量毒素會蓄積在身體各部分,而成為致病之源。而調理呼吸,「瑜伽呼吸法」是很有效的休息方法。

基本而言,呼吸分為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腹胸式完全呼吸,還有單鼻孔清理經絡呼吸。

腹式呼吸——以肺的底部進行呼吸,感覺只是腹部在鼓動,胸部相對不動。

胸式呼吸——以肺的中上部分進行呼吸,感覺是胸部在張縮鼓動,腹部相對不動。

完全呼吸——肺的上、中、下三部分都參與呼吸的運動。腹部、胸部乃至感覺全身都在起伏張縮。

其中腹式呼吸是基本的呼吸法。也是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呼吸運動。

動作要領:

1&>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做出三角狀,放在肚臍中心位置。

2&>把手放在腹部上,兩鼻孔慢慢地吸氣,放鬆腹部,感覺空氣被吸向腹部,手能感覺到腹部越抬越高,實際上橫膈膜下降,將空氣壓入腹部底層。吐氣時,慢慢收縮腹部肌肉,橫膈膜上升,將空氣排出肺部。吐氣的時間是吸氣的2倍時間

2.
按摩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並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而用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按摩根據其作用主要分為保健類按摩和休閑類按摩和治療類按摩三大類,保健類按摩主要目的是恢復肌肉神經的活力,擺脫亞健康狀態,提振精神。典型的有中式按摩,日式指壓按摩,泰式按摩,足部按摩等;治療性按摩主要是治療一些肌肉神經的損傷,配合火罐,刮痧,艾灸等傳統中醫手段,經過一定的療程,達到康復和好轉的目的,目的是強調治療後的效果,促進機體恢復的目的。典型的有中醫推拿手法,整骨按摩等。對技師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要求較高。休閑型按摩:主要強調對人體精神的放鬆,除按摩手法外,強調人對視,聽,嗅等感覺氛圍的整體影響,通過柔和舒適的裝潢,燈光,優美的音樂,和清新芳香的空氣,營造一種高雅舒適的氛圍,是歐美國家人士和商務活動的首選:典型的有歐式精油按摩。

其中,平時最易於自行操作的是保健類按摩。在這裡介紹對於身體部位的局部按摩方法——耳朵按摩。耳朵按摩中又分為幾種:

1)提拉耳尖法——耳朵相當於一個倒著的胎兒,耳甲腔相當於胸腔,其上的部分相當於人體腹腔或盆腔和下肢。首先用兩手食指和拇指,夾捏耳廓尖端,一邊按摩揉搓,一邊向上提揪,做15~20次,可以清腦明目,去除疲勞。

2)捏揉耳輪法——食指貼耳廓內層,用食指和大拇指自上而下捏揉耳輪,至耳部感到發熱為止,這相當於按摩脊背和脊柱,有疏通經絡和強身健體的作用,可緩解疲勞,防止頭痛。

3)提拉耳垂法——用食指和中指,將自己的耳垂向下拉。在耳垂髮熱的同時,頭腦將越來越清晰,每次按摩三五分鐘。可以有效緩解治療頭痛、頭昏、神經衰弱和耳鳴等。

二、心理調節:

1. 改變活動的內容,轉換思維,會給自己一種新的心理暗示,緩解疲勞。

大腦皮質的一百多億神經細胞,功能都不一樣,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成各不相同的聯合功能區,這一區域活動,另一區域就休息。所以,通過改換活動內容,就能使大腦的不同區域得到休息。心理生理學家謝切諾夫做過一個實驗。為了消除右手的疲勞,他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讓兩隻手靜止休息,另一種是在右手靜止的同時又讓左手適當活動,然後在疲勞測量器上對右手的握力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在左手活動的情況下,右手的疲勞消除得更快。這證明變換人的活動內容確實是積極的休息方式。 法國傑出的啟蒙思想家盧梭就講過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個生來適於研究學問的人,因為我用功的時間稍長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連半小時集中精力於一個問題上。但是,我連續研究幾個不同的問題,即使是不間斷,我也能夠輕鬆愉快地一個一個地尋思下去,這一個問題可以消除另一個問題所帶來的疲勞,用不著休息一下腦筋。於是,我就在我的治學中充分利用我所發現的這一特點,對一些問題交替進行研究。這樣,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覺得疲倦了。」所以,當有很多要處理時,最好交替進行,這樣會時刻保持思維的靈動性,減少疲勞感。

2. 心理厭倦是腦疲勞產生的重要原因。所以最好的休息項目就是那些讓我們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熱情的活動。聽聽輕音樂,看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出去走走,慢跑幾圈等等,這些都是可以調節情緒的休息方式。

總之,大腦工作是有規律的。腦疲勞的產生離不開身心狀態的變化。只有根據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狀態選擇合適的休息方式,才能更好的調節自身,緩解疲勞,提高效率。

參考資料:

每天按摩耳朵等於按摩全身

【和文化心理】你真的會休息嗎?

心理課堂:你根本不會休息

(2013210144 國際商務外語學院 劉慧靈)


用腦過度的人腦部容易因為缺氧而顯得昏沉沉的,整個人精神不濟,因此要想達到更高的效率,更有創造力,我們需要經常的讓大腦休息一會兒。當你覺得你的大腦已經很疲勞的時候,你應該停下來讓他休息一下。而這個休息也是有講究的,不當的休息可能會讓你的大腦更加疲憊。我也是一個「多年的腦力勞動者」,我有很多關於大腦休息的訣竅,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1、睡覺:這是最直接也是最懶的方法,但用這種方法往往事與願違…你也許會在上完一天的課時大嘆一聲:「累死了,要好好睡一覺!」我們都以為這是一個常識,其實不然,這是一大大的陷阱!睡覺對於體力勞動者來說是很好的休息方法,但對我們來說睡覺只是緩解了身體的勞累,對於大腦沒什麼卵用,因為在你睡著的時候你的大腦還在運動,要不然你以為夢是從哪裡來的。因此你會越睡越困、越困越醒不來…我的親身經驗告訴你這種方法不太有效!

2、發揮你的想像力,白日做夢:這是我最喜歡的休息方式,因為你可以任意想像。你可以想像自己買了一套大房子,裡面是怎樣的、都有誰住在那;你也可以想像自己遭遇了末世,你是如何在末世里生存的…總而言之,多想一些不切實際的事,它能讓大腦充滿各種隨機的想法,最重要的是它能讓你獲得轉瞬一時的靈感!但我經常想著想著就忘了時間,呵呵…

3、進行適當的運動:這可以說是最健康的大腦休息的方法,尤其是在空氣質量好的環境中。這是一種積極性的休息,它不僅可以使你舒活筋骨,還可以讓你提神醒腦,讓緊張的大腦得到放鬆。德國詩人歌德曾說過:我最寶貴的思維及最好的表達方式,都是在我散步時出現的。可見,適當的運動對於緩解大腦疲勞和激發靈感起關鍵作用。

4、改變活動的內容:人的大腦分為不同的區域,當一個區域工作時,另一個區域在休息,反之亦然。因此改變活動能夠讓大腦的不同區域得到充分的休息。心理生理學家謝切諾夫也用實驗證明了這件事。而法國傑出的思想家盧梭就講過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個生來適於研究學問的人,因為我用功的時間稍長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連半小時集中精力於一個問題上。但是,我連續研究幾個不同的問題,即使是不間斷,我也能夠輕鬆愉快地一個一個地尋思下去,這一個問題可以消除另一個問題所帶來的疲勞,用不著休息一下腦筋。 於是,我就在我的治學中充分利用我所發現的這一特點,對一些問題交替進行研究。這樣,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覺得疲倦了。」可見這種方法是很有效的。

5、聽聽音樂:這一點我和老師都提到了,它能夠很好的緩解壓力、調節情緒、消除疲勞,從而促進食慾,有利於消化吸收。而我想向大家推薦的是一些緩慢的英文歌,因為在你緩解疲勞的同時可以同步學習一下英語,增加對英語的喜愛。

講了這麼多總有一種適合你的。而對於我來說我更喜歡白日做夢和聽音樂,誰讓我是個懶人呢!這麼多年我一直在堅持,或者說已經是無意識的在做了,希望大家也能做到。


我覺得只要讓自己全身放鬆陷入睡眠就跟舒服了


不說話,我要睡了,休息……


類似於電腦待機=_=


大腦和一個發動機差不多,全力運轉的時候會產大量廢物,休息就是把這些廢物清理。


推薦閱讀:

備考階段,擔心吃安眠藥影響記憶力,也不想早上起來效率不好,有什麼安神助眠的方法或副作用不強的藥物?
如何評價 iOS 9.3 的 Night Shift 功能?對睡眠改善是否有幫助?
在宿舍環境下如何提高睡眠質量?
為何我仰著睡覺入睡前腦海中會出現恐怖的情境?
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下意識的計算一下自己能睡幾個小時,這是什麼毛病?

TAG:睡眠 | 大腦 | 休息 | 睡眠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