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鞋的設計和生產有什麼技術含量嗎?國內運動鞋品牌是否具有設計和生產一流足球鞋的實力?

也可以談談耐克和阿迪所具備的的科技實力需要國內品牌努力多少年/投入多少研發力量來追上。

在追問一條:以前的雙星球鞋到哪去了?


踢了一輩子球,狂熱的足球愛好者,不知穿壞了多少球鞋,不踢球,晚上睡不著覺。

這幾年,比較閑,一年四季幾乎每天都踢球,去外地都要帶著鞋、球,有機會就踢,有人就踢比賽,沒人自己玩。真草、假草、木地板、水泥地都踢過,現在主要流竄各個大學裡踢假草。

小時候都穿飛躍、回力,還有個石家莊什麼品牌忘了,也可能是雙星,都是帆布鞋。這些年因為有互聯網,買東西方便了,穿過雙星、耐克、阿迪、李寧等等亂七八糟中外品牌,換了一溜,只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球鞋。今天急著踢球,原來的李寧破了,鞋頭各一個洞,右腳的側幫也開了,網上也沒了,沒轍,你要問我為啥這麼摳呢,實在是因為這鞋穿著太舒服了除了鞋跟硬點,真後悔當時沒多買幾雙備用。去朝陽公園那邊的實體店買了雙彪馬,看到彪馬想到老馬,這鞋設計的挺漂亮,急匆匆買了一雙,穿著一般。

說實話,除了原來的帆布鞋,我感覺穿著最舒服的是李寧的球鞋,我也不懂什麼科技,也不管他什麼面料,李寧最合我的腳,其他鞋甭管多貴,就是不太舒服,特別是國外的品牌,我得適應它,踢完球腳特別累。雙星除了樣子丑點,鞋釘不合適,穿習慣了還可以。耐克、阿迪再有經驗,那也是基於西方人的腳,可能真的是人種的原因、腳型差別,我仔細看過他們的鞋底,發現普遍偏瘦,穿著夾腳,想不夾腳只能買大一號,可這樣腳尖部位又虛了,反正就是穿著彆扭。以前特別迷戀阿迪,穿多了失望至極,這鞋畢竟是為西方人的需求開發的。

現在在中國市場賣鞋的這些廠家,中外都一樣,全是睜眼瞎,這些人可能從來不踢球,根本不為消費者考慮,從大家的實際需求出發。先不提腳型,那都太奢侈了,就說這個鞋釘,全中國有多少真草皮球場,中超多少菜地,老看球的應該都知道,更別說那些犄角旮旯的沒人維護的真草,到處是大坑,普通人想上菜地都沒機會,這些廠家推出出那麼多長釘的鞋純扯淡。球鞋相當於汽車的輪胎,明明全是公路,而你只賣泥地越野胎、雨林胎,腦子是不是有毛病。全中國踢球的場地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不達標的假草,草短地硬傷膝蓋,你可好,出那麼多長釘干毛呢,國人有那麼好的命嗎。有個傳說不知是不是真的,說當年李經緯先生贊助的健力寶隊去巴西留學,檢查後發現隊員膝蓋都有問題,都是硬地上練的。

在中國,我認為只適合賣兩種足球鞋,平底與碎丁,穿其他丁的可以說不會踢球,先把鞋換了、球顛好了再說,鞋底得與場地吻合,我現在只穿平底鞋。在一個硬的跟石頭一樣的場地上,要那麼大抓地力想幹嘛,你說你穿那麼長的丁,除了傷人就是作死,不是踩別人就是崴腳,這事見得太多了。

私人訂製普通人想都別想。與其穿那些徒有虛名的球鞋,還不如隨便買雙最最普通的回力帆布鞋,他們雖然是國外大品牌,可做的鞋不適合中國人的腳,這可不只是我一個人的感受,無數球友與我一樣。阿迪、耐克絕對有科技實力,畢竟是全球化的公司,特別是阿迪,只是人家都忙著做西餐,我等還不是人家的服務對象,店裡只賣漢堡,中國人愛不愛吃不管,愛買不買。回力平底鞋雖然沒任何保護,至少穿著舒服,腳舒服了,玩起球才爽。

前幾年,想起小時候總穿的飛躍,到網上買了一雙,據說這個品牌現在已經被老外買走了,樣子還是那個樣子,只是鞋底再也不像過去的那樣軟了,沒穿幾天扔柜子里了。

無數人尋尋覓覓,只為找到一雙適合自己的球鞋,我身邊這樣的人多了去了。有個哥們前段買了雙美津濃,我問咋樣,他說沒網上吹的那麼好,沒幾天又換回耐克了。這雙彪馬之後,我可能再也不會買國外的品牌了,隨便買雙國產帆布鞋,穿壞就再買一雙,反正也便宜,我有個朋友一個月穿壞一雙帆布雙星,這可能是我見過換鞋頻率最高的人了,實在是太愛踢球了。

衣服無所謂,鞋實在是沒法湊合。

現在國內足球市場大好,北京到處都是學足球的小孩,李寧不知道想啥呢,主動放棄了,足球鞋幾乎沒了


實力還有待提高,態度更需要端正。


1、處境與現狀。感覺國內的運動鞋這一塊,跟前些年沒有跟國外合資或合作時的國產汽車的處境有些類似。

2、審美。從感官判斷,國內的這些品牌,例如安踏、特步、德爾惠、鴻星爾克、貴人鳥、李寧等等,在外觀設計上還是在抄襲國外,或是想要迎合國人已經比較定型的審美,而這些審美幾乎都來自國外品牌。曾經的李寧,在90年代有一些設計感覺還有一些原創的細節,但之後耐克、阿迪的大量進入國內之後,運動鞋的審美幾乎就都被他們影響了。

3、落後的原因。足球一直不是中國的強勢項目,所以國產的足球鞋無論是從產生的時間長短還是穿著感、科技感方面,都應該落後歐美髮達國家10年以上。兩大品牌足球鞋各種底、釘、鞋面的演進和迭代節奏,都遠遠高於國內現有品牌。而國內的現有品牌也知道,在這個領域,自己完全沒有優勢可言,沒有利潤可言,沒有國家扶持。而從2000年之後,耐克阿迪的低端產品在價格和品牌上已經把國內品牌的空間擠沒了。

4、設計和生產。球鞋的設計是由材質、科技追求、現階段的審美、場景化需求、甚至是球的演進等等相關因素決定的。合成材質現在越來越多,所以這最根本的東西就有不低的技術門檻。誰有發言權、主導權,誰就有了技術上的優勢。而這個優勢還不僅僅在公司體量、技術優勢(包括國外在運動生理、甚至是醫學方面的領先優勢)、運動項目優勢、商業品牌優勢等幾個方面處於絕對領先,在對待事物的專註度和對待科技的認真程度方面,就已經領先國內公司更多年。

5、提升辦法。汽車行業是樣本,大概是引入成熟品牌、技術、相關科技人員。激發市場需求也是一種倒逼企業進步的一種方法,就像汽車在中國的大爆發一樣,製造汽車的水平也隨之提高。前幾天看到一篇介紹關於UA這個品牌崛起的歷程也是一種樣本模式。就是從其他方面入手(例如UA的緊身衣),打到第一,再開始做鞋。而非從已經非常成熟方面(各種鞋)做功課。

6、從其他行業看。據朋友說,口腔科,中國落後歐美髮達國家20年左右,因為他們一直引領這方面的研發與進步,食品安全領先國內至少10年以上,因為標準和法律健全。在一個相對落後和用戶需求不那麼強烈的領域,想做好一款產品,不採取點特別的措施,短時間內估計起不來。

純個人感受,沒有數據支持。


穿過5雙皮足。第一雙是李寧TF底足球鞋,觸感和支撐都很不錯。鞋面挺軟,我穿過的鞋裡面,直長傳最舒服也最到位。當時花了一百塊買的。不知為啥停產了。第二雙是迪卡儂的TF。就一點 絕壁耐草。個人認為屬於力量性球鞋。第三雙是莫雷拉neo。很舒服的鞋子。不過鞋釘不合適.各方面都很均衡。第四雙是傳奇四代次頂級。不適合我。李寧的那雙我穿45就行。傳奇買46還擠腳。穿了兩場就不穿了。沒啥感情。足球鞋就和避孕套一個選法。不舒服再好的姑娘也出不了好活。第五雙是超頂級鬼牌TF皮版這雙鞋超爽der。就像穿了一雙厚襪子。外腳背傳球超爽der.


買過兩雙球鞋,第一雙回力,100多,穿了3個月,塑料鞋釘磨平遂棄之。第二雙NiKe,439,穿了四年,感覺越來越合腳,後跟鞋釘磨損嚴重仍不忍捨棄


家裡五雙山寨pu的tf底球鞋,你問我為啥老買山寨?菜地唄,下場的時候穿兩雙襪子,勒老緊了為了多點保護,我買個袋鼠皮的,不得心疼死?

結果上周下雨,雨後一天去踢球,換了雙回力的,估計是七十塊左右吧,實話說出了外觀丑點,沒有太瑕疵的地方,但就是這雙鞋,讓我想起來是怎麼射門的。

被人盯防的感覺真好


踢什麼位置也決定了穿什麼類型的鞋子,我個人是比較喜歡耐克,踢球又是前鋒,所以就比較喜歡CR7和刺客,適合腳比較窄的人穿,稍微胖一點的傳奇也不錯


不是很專業 隨便說說能想到有技術含量的地方吧

鞋楦——各人的腳型不同,如何做出最適合的鞋的形狀保證合腳

大底——IC TF AG HG FG SG 適應各種場地 兼顧全天候(比如雨雪,泥濘等)的競技需求 保證抓地力 方便球員做出急停加速變向拉球等等動作 鞋釘的材質形狀和排布也很有講究

中底——剛性韌性耐用性等 防止扭轉保護足部 有時候還涉及緩震技術(緩震有時候交給鞋墊處理)

鞋面——各種材料比如牛皮袋鼠皮的處理加工及合成纖維材料的研發 涉及摩擦回彈等等方面的屬性 保證透氣 與大底同樣需要兼顧全天候環境下的競技需求

另外還有重量(有的鞋追求速度追求輕量化,有的則會故意增加配重以便球員發力)細節(鞋舌、鞋帶以及後跟等等的處理)和外形(球鞋不亮騷還有什麼意義?)


謝邀

國內品牌有生產一流球鞋的能力。但在研發上還要很久。

雙星一直都在。


推薦閱讀:

2015 年國內外運動品牌發生了什麼大事?
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國產運動品牌?
如何看待此次銳步跨界合作 「Made for China」?
我想問中國的斐樂商品和義大利本土的有沒有區別,設計和製作都一樣?還是安踏自己掛牌生產只是logo一樣?
喬丹品牌之爭,你更支持誰?為什麼?

TAG:足球鞋 | 運動鞋 | 運動器材 | 運動品牌 | 導購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