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大多尊天而不是尊地?

我不是說不尊敬地,而是以天為尊,正如天地君親師,天排第一,為什麼不是地天君親師?


最近知乎有點怪。

不管什麼問題,人們總想著把題主拉出來批判一番。

如果是沒經過思考就提出來的沒價值的問題,吐槽一番也沒問題。

可是這個問題有問題嗎?

只聽有人說「尊天法地」,有聽人說過「尊天尊地」嗎?

中國古人對天、地的感情顯然是不一樣的呀!

題主也沒否定「尊地」啊。

題主也沒說古人尊天不尊地啊。

「大多人尊天而不是尊地」,重點在比較,中國古人確實是總把天放在第一位啊,有問題么?

太鑽牛角尖不好吧。

====================

中國古人對天地的感情顯然是不同的。

對天,人們更多是「畏」。

皇帝是天子,清官是青天大老爺,信仰是老天爺。天總是大一級。

對地,人們更多是「愛」。

背井離鄉前要鞠一捧家鄉的土,安土重遷,土地公公,地總是親切的。

天是乾,健朗;地是坤,厚重。

天是陽,陽剛;地是陰,陰柔。

天是雄,地是雌。

天是上,地是下。

在古人的思維里,天是變化無常的,需要「敬畏」,地是吃飯的來源,需要「尊敬」。

=====================

我們來看看《易經》。

對比乾坤兩卦:

乾卦:元亨利貞。君子以自強不息。

《象》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坤卦: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以厚德載物。

《象》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元為大為仁,亨為通為禮,利為宜為義,貞為正為固為智,分別代表春夏秋冬,春是萬物資始,所以地上莊稼發芽了,夏是雲行雨施、品物流形,所以地上莊稼開始長了,秋是因時而成,隨時而順,所以地上的莊稼收穫了,冬是保合太和,莊稼保著太和之氣,等著下一輪發芽。

反正我說了這麼多你也不懂,你只記著:乾是六十四卦之首,其他所有卦都是被乾卦統帥的,乾是萬物資始,什麼意思?萬物都是靠天才能開始的。萬物資生什麼意思?萬物都是靠地才能生存的 。乾是「統天」,統帥其他所有,地是「順承天」,要服從乾的領導才能吉祥。天永遠是領導,地永遠是被領導,無論地有多麼了不起,只有被天領導、順應天時才能稱吉。

坤卦里特別點出「利牝馬之貞」是什麼意思?在春夏秋都是乾的力量旺盛時,在冬天乾不領導了,怎麼辦?牝馬之貞,牝馬是母馬,母馬是母的,聽話,但它是馬,午馬,是一天當中最熱的時候,同時具有兩種屬性,所以能貞。在沒有天領導時,地也要聽話並且堅守著才能等著來年發芽。

所以天永遠是用來形容領導者的,地永遠是被領導者。所以皇帝是天子不是地子,丈夫是家裡的天不是家裡的地(我說的是古代),在古人看來,天才是老大,地永遠只能是老二,你跟我說古人對天對地是一樣的尊敬???


祭天祀地當然都有的,所謂社稷,社不就是土地神么?天主宰命運,地滋養萬物。


按日文維基的說法,地母神(主宰多產、豐收的女性神,如女媧)信仰在母系氏族過渡到父系氏族之後,逐漸讓位於父神信仰。另一說是信奉天空神的游牧民族征服了地母神信仰的農耕民族。在中國,從夏朝起就已經有天命信仰。君王作為上天授權的統治者,為確立自己執政的正當性,自然要鞏固天命的地位。而地母神信仰則被吸收,轉入到天神信仰的系統當中。


因為頭頂天,腳踏地。頭為重,軀幹次之,腳為輕。容易得出,天高於頭,高於身,高於腳高於地。


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的就是大地,由此也把大地比作母親,養育我們。北京有天壇,也有地壇。明清皇帝敬天法祖,對自然對祖宗的祭祀儀式在這舉行。怎麼會不重要呢?不但明清,以前歷代的皇城,都有配套禮拜天地的地方。

古人,講究陰陽平衡啊。


根據易經來講,天的本質是變化,所以取像為龍。而地的本質,是穩定,承載萬物。所謂:生生謂之易。易的本質,是發展變化。變化意味著未知,抬起頭,風雲變化,直到今天,我們也不能完全準確做出天氣預測。人對未知永遠懷有恐懼和敬意,這就是尊天的文化起源。試想如果每天火山爆發大地震,人肯定要先尊地,不過那樣的話,也就沒有文明一說了。


因為天是未知的,而地在腳下。


因為,天上經常有動靜,如颳風,下雨,下雪,打雷,閃電,有星象,有雲彩,有太陽,有月亮,有流星,有冰雹,有.....而地上顯然沒那麼多........


在明朝初年,天與地原是合併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壇都一樣,設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間的建築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為天地分祀,在天壇建圜丘壇,專用來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澤壇祭地,原來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漸廢而不用。

地壇公園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定門外大街,佔地37.4公頃。公園始建於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場所,也是中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壇


你怕是不知道有「地壇」這種東西

商周就有用各色土祭地的


地壇廟會有祭地儀式的


天者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父也,剛健。地,母也,柔順。乾為天,說的也便是龍從初九到上九的騰飛之道,天子之道。坤為地,利牝馬之貞,為臣之道也。

一個君權至上的社會,崇尚的當然是為君之道。所謂君權天授,尊天也便是尊父,敬畏自然。

地呢,正是大多數生居下位者的象徵,不論是「履霜」,「或從王師,無成有終」,都是居下者的自我修養方法。上位者喜怒無常,不好伺候,下位者卻是順從容忍的,正如大地一樣,滋潤萬物。

天威不可測,故須敬畏。地包容萬物,故可親可敬。


天先地而生,看看現在的物理奇點就知道了,哈,大爆炸理論,先開天后闢地,哈,宇宙起源/哈


天尊地卑,說的是二者本身性質差異。二者不一致,因此人們對待它們的態度不同。而且,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象徵意義比較大,比如現在說地,也是有力量的,也是健的,但這個象是乾象。所以古人以天之健為尊,地之順則是相對天說的。一點淺見,貽笑大方了。


你是怕騎在你頭上的人,還是被你踩在腳下的人。。。


真要說起來,其實祭地比祭天多,首先說古代最重要的封禪,封指封天,於泰山封天,禪指禪地,於芝罘山禪地,封禪並稱,是古代最高的祭禮。

然後有天壇,也有地壇,但除此之外還有社稷壇,這裡的社,指地就是土神,還有先農壇。都與地有些關係。

再如五行說法中,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這裡根本沒有天的位置,如果依照樓主的邏輯,那我完全可以把這條提出來作為論據說,中國人心裡沒有天的位置。

再如我們常說東西南北,那是否東方更尊貴,但其實我們都知道,古代是以北為尊,皇宮講究座北朝南

孟子也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所以其實談不上尊天尊地,不管天地都是神權的象徵,而中國古代神權是很淡的(商朝除外),神權幾乎從屬於政治,封建皇帝是大祭司長,承擔起祭祀的責任。

歸根到底中國古代是人權社會,尊天也好,敬地也好都是形式。

具體到天地君親師上,天地是並列關係,大致可以概括為自然、世界、宇宙,君,代表皇帝、國家、最高政治權力,親,代表家族資源、勢力,師,代表師友之類的社會關係。這裡最大的其實是君

這五者就是所謂的五倫。說到這又想到五常,也就是仁、義、禮、智、信,按照樓主觀點,那麼仁肯定是最重要的,但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天子之職莫大於禮。

所以你看,其實好多問題不是想當然的,不是搞文字遊戲,不是咬文嚼字,不是耍小聰明,好多事都需要坐下來仔細研究的。我的立場是,先考證,再發問,或者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具體到這個問題,中國人很複雜,不是想當然的中國人怎麼怎麼樣,或者中國人就是怎麼怎麼樣。換句話說,也許有的中國人敬天,有的中國人尊地,一個天地君親師說明不了問題,有很多可以用來反駁你得論據


古人結婚時先是「一拜天地」,似乎天地是並列重要的。要說有人尊天不敬地,多是一句「天尊地卑」被一些讀死書的人誤解了。


這問題問的,孫悟空敢打天上的玉皇大帝,可是哪次不都得客客氣氣請出土地老爺來。


我感覺是因為古代農業為重、下雨乾旱什麼的都是跟天有關、而不存在「不管天氣怎樣都能豐收」的地、所以會感覺天比地牛逼一點


距離產生未知,未知產生神秘,神秘產生敬畏。

另外明明也有祭地嘛,你這樣說,地多不開心≧﹏≦


問問題前先搞清楚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好嗎?

天地君親師被你吃了?

坐等刪除這個沒營養的問題。


和社會結構有關. 因為天屬陽,地屬陰.

比如在夏代以及之前的部落聯盟時代,首領是稱"後"不稱"王"的,比如"后羿".而"後"的象形字就是表示婦女生產.之後的商就開始"稱王稱帝"了.也標誌著代表母系的地,徹底臣服於代表父系的天.


天地君親師.....

偷偷改問題這行為也太無聊了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古代把長頸鹿叫麒麟,可石刻雕塑的麒麟卻長的像獅子?
漢承秦製為什麼秦二世而亡,漢卻可延續400年?秦朝滅亡根源是什麼?
李大釗如果沒死,在中共應該是什麼地位?
國民政府當年帶走的財富到底對台灣初期發展起了多大作用?
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歸。」武王出於怎樣的考慮而如此決策呢?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文化 | 易經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