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回答為什麼很難求同存異?
「求同存異」是自己的事。要求別人「求同存異」本身就是不「求同存異」。
我覺得這個現象是所有公共網路平台都存在的,知乎已經比較友善了 其他地方一言不合估計直接對罵了。我感覺是大家從小的教育問題,從小就被灌輸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真理只有一個等等的思想,所以在認定自己的認識是正確的前提下,不太能接受別人「異端」的思想,非要想辦法說服別人才舒服。我也是出國呆了一段時間以後,才漸漸認識到這個世界很大,大家成長經歷完全不同,不論這個人有多奇葩、有多少令我不能理解的想法,我都不應該隨意judge別人,隨意否定別人,強迫別人接受我的想法。人家這麼想一定有人家的道理,我再不喜歡,也應該接受這樣的存在,大不了不多接觸就是。後來再碰到令我毀三觀的人和事,也就淡然了。不過在網路上難免還是會急躁,會忍不住強迫別人認同自己,因為從小根深蒂固的思想不那麼容易被轉變的。
針對以事實為主的回答,不存在求同存異的可能與必要。
針對事實與個人提煉相結合的回答,追求絕對的求同存異等同於當老好人和稀泥,根本就沒有意義。即使不能完全的說服對方,把觀點交鋒完整的展現出來也更有利於看客們自行判斷。
針對以個人體驗為主的回答,知乎上求同存異做得還是很好的。
我覺得是種征服感吧,在知乎回答越來越多的已經是表現欲,而非分享了。所以一種我比你懂得多的狀態,是很必要的,不然沒必要碼那麼多字了不是。
「對於兩個完全理性而真誠的人而言,辯論的結果必然是雙方達成一致。如果爭了個臉紅脖子粗也毫無結果,那麼必定至少有一方不理性或是不真誠。」
整個社會都沒有求同存異的氣氛,也就是缺乏共識和尊重,知乎怎麼會獨善其身。相比較其他網站,知乎算是很不錯的了。現在很多人提倡憲政,民主,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有利的法律就去維護,不利的就無視,多數人決定的事,少數人也不會妥協,我是對的,反對我的人都是異端,這就是現在的民情。大家最大的共識就是噴土共,都是他的錯,土共才是中國最大的共識
去掉 「知乎上回答」
倖存者偏差 有很多問題都是對某個回答的補充 你以偏概全了很多專業性的知識 和或許外行了解的比較膚淺 那些圈裡人對其的錯誤指出來 這些問題不能求同存異 這些問題都有相對來說比較服眾 大眾比較接受的觀點那些牽扯到 道德或個人選擇經歷等問題 他們 么有標準答案或者是和個人經歷 見解有一定關係 不能強加於人 所以存在著異同 還有那些沒有證實或者是對某個理論有多種解釋的問題 也可以存在各種論點
可能我們從小被告知的就是標準答案只有一個。
所以總想分個高下,分個對錯。
雖然我們後來知道了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沒法分得特別清楚對錯美醜。
而且由於人人都有表現的慾望,極力賣弄以求吸引人。
所以這個時候就會有人高調出現甚至故意唱反調。
還有就是性格的問題,不知道為什麼,宰相肚裡能撐船成了一個社會大眾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
共勉。
能不能求同存異是人的問題,不是知乎的問題,也不是一問多答的問題。
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很多答案其實不能說對,但也說不上錯,至少某些點是有道理的,結果被批的時候,一股全盤否定之風刮來,人就變得「臭名昭著」了。好多大V都因此「閉嘴」了!怕說不對話被批鬥。
黨同伐異,源於自卑:自卑者,需傾軋別人,獲得內心慰藉。
之前某部電視劇有這樣(大致)一段台詞:和諧不是一百個人發出同樣的聲音,而是一百個人發出一百種不同聲音但仍然互相尊重。但現實是,我們要麼「被」發出同一種聲音,要麼各自發出不同的聲音並互相激烈攻擊。1、由於使用知乎的人在知識水平,認知理解、分析判斷、總結概括等能力的差別,使答案豐富多彩。
2、很多回答本身充滿了濃濃的個人偏見。大多數人的回答是基於主觀的個人感受,因此,各種基於個人的偏見彙集在一起組成答案。後來回答者往往又以他(她)個人的"偏見",嘲弄一番,然後看似認真的羅列了一大堆同樣的個人偏見。
3、那些基於"客觀"的回答者往往在"羅列"他們"正確"的答案時,為了使問題容易理解,往往會做些說明和個人強調。而這個強調又迫使他(她)以他(她)個人的"偏見"說起(因為個人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實在是有限,因此其出發點往往又會是基於"個人"),或反駁,或贊同,或解釋,或舉例等,總之,也是個人之見,並不見得他(她)的回答高明到哪裡去。沒準他(她)的答案正是抄襲別人的"偏見"而來呢。
4、反駁能夠促使答案接近"正確"。由於擁有各種背景和認知能力的個人之間相互反駁,從而促使問題再次"被理解",促使觀點的多元化和理性化。而基於理性的思考和邏輯判斷分析,能夠避免僅憑"個人感受"有感而發的回答所造成的"偏見"。
5、任何回答都是"個人偏見"的結果。這種個人偏見或足夠理性,足夠接近實事、接近"正確",但是畢竟事物的發展(或者認知能力的開發)總是由潛入深,由近及遠,由此及彼的過程。因此這就註定了不會有絕對"正確"的答案。(就像沒有絕對的真理一樣)。
我喜歡 @長孫奉孝 說的。
戰爭之王里有句話:這算是人類的劣根性了。詳情看我個人簽名!
1、出發點不同,有人確實是為了更好地多方面地理解這個問題,求同存異;但是有些人只是想表達自己的意思;2、現代社會越來越忙碌和浮躁,大家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懶得/不屑於/覺得不值得去認真讀其他人的答案,理解內在意思,自然也就談不上尊重其他答案——這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為不善於傾聽,以自己為中心,自說自話;
3、現實社會壓抑久了,中庸久了,在網路上發表些不負責任/帶有攻擊性的言論自然可以放鬆、放縱一些,起碼過過嘴癮也好;4、有些人確實是喜歡通過貶低別人來太高自己;5、開章明義的反對一些觀點也不一定是壞事,寫文章不還得先把論點明確的拋出來,而且要能抓住讀者眼球么?關鍵還是在於後文要言之有物(有乾貨);6、倖存者效應,那些同意已有答案觀點的知友,已經點完贊走人了,沒有繼續重複之前的答案,所以自然樓主看到的不同意的就多了;7、不可否認,很多人都是固執己見的,只不過囿於壓力/對方地位/團隊需要,而進行了妥協——顯然,網路上不必這麼「犧牲自己」;
謝@Ajwang !不能求同存異源於沒有自信,源於對自己的觀念也不確定,需要別人贊同才能安全;源於自我受到的傷害 ,很多人把自己的觀點等同於自己,觀點受到質疑等於自我受到打擊。如果足夠自信、有修養是不會這樣的。知乎上很多網友不贊成我的觀點,甚至惡意攻擊,我都一笑置之,因為我知道,只要他們不斷努力學習,終究有一天會明白自己曾經的可笑與幼稚。
中國學生擅長於同義句轉換
為什麼要求同?有各種相互反對的聲音,才能從彼此的批判之中萃取思想的精華,才能更快更準確地發現問題的本質,才能引導閱讀答案的人們進行批判性思考,把「信息」和「觀點」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哪怕有些答案爭吵得很不體面,但你只盯著糙話卻不去注意那不糙的理,我覺得這真不是知乎的錯。
不如說,大家求異存同,才是知乎的價值所在。
推薦閱讀:
※知乎為什麼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諷刺題主且並沒有實際解決問題的答題者?
※為什麼知乎大牛們不建議人們在知乎上花太多時間?那該花在哪裡?
※如果動物們也上知乎,問答會是什麼樣的?
※經常上知乎,人變得充滿戾氣了怎麼辦?
※用自己的知乎小號給大號點贊很可恥嗎?
TAG: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