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把梳子賣給和尚?


一個讓你賣梳子給和尚的公司不是好公司,趕緊跑路吧,哪天欠工資了就等著哭吧!


這是一個偽命題,如果你是生產梳子的廠商,你為什麼非要花時間和精力去把梳子賣給和尚呢?難道除了和尚以外,就沒有其他的目標消費者了嗎?如果有這個精神頭兒,不把梳子賣給女性和愛美的男性用戶呢?

所以,對於一個企業的市場營銷人員來說,找對你的目標市場是第一要務,最要不得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賣給和尚梳子當然有很多方法,但是機會成本會不會比其他市場高呢?做成本高(這裡專指消費者溝通成本)的事情,卻未必能有超額收益,你會幹嗎?


這是我在校內網找到的一篇文章。應該可以詮釋這個問題。

——————————————————————————————

把梳子賣給和尚

把梳子賣給和尚,正如把冰賣給愛斯基摩人,把防毒面具賣給森林中的馬鹿一樣,推銷的都是客戶並不需要的產品,看上去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對大多數推銷員而言,都會是一不可能有結果的結果。但是,對於推銷高手與銷售精英而言,更多接受的卻正是類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和超越自我的挑戰,而他們所要求完成的工作就是將幻想變成理想,把理想變成現實,將所有不可能通過努力和技巧變成一種實實在在的可能!且看一段推銷高手推銷實務的精彩案例:

從前,有二名推銷梳子的推銷員,姑且稱他們為張三和李四吧,每天走街串巷,到處推銷梳子。有一天,二人結伴外出,無意中經過一處寺院,望著人來人往的寺院,張三大失所望,「唉,怎麼會跑到這個鬼地方,這裡全是一群……,哪有和尚會買梳子呢?」,於是打道回府。(點評:輕易放棄推銷機會是普通推銷員經常犯的錯誤)

剛剛看到寺院的招牌,李四本來也是心內一涼,非常失望,但長期以來形成的職業習慣和不斷挑戰自我的精神又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不行動怎麼會有結果呢?事在人為嘛!」(點評:同樣是一枝玖瑰花,悲歡者看到的是刺,樂觀者看到的是花,不同心態與心智模式會導致不同的結果與命運,而推銷高手必備的基本心態就是積極的心態,即使只有一線希望,也要全力以赴去爭取)於是,徑直走進了寺院,待見到方丈時心內已想好了溝通的切入點。(點評:反應迅速,行動敏捷)

見面施禮後,李四先聲奪人的問到「方丈,您身為寺院主持,可知做了一件對佛大不敬的事情嗎?」(點評:摸准溝通對象的心理特點,可以儘快找准切入點,迅速引起對方注意和好奇)

方丈一聽,滿臉詫異,誠惶誠恐的問道「敢問施主,老納有何過失」

「每天如此多的善男信女風塵僕僕,長途跋涉而來,只為拜佛求願。但他們大多滿臉污垢,披頭散髮,如此拜佛,實為對佛之大不敬,而您身為寺院主持,卻對此視而不見,難道沒有失禮嗎?」(點評:針對老和尚寬容仁和的品質,講話語氣略重,並無不妥,反而會引起對方充分重視)

方丈一聽,頓時慚愧萬分,「阿彌陀佛,請問施主有何高見?」(點評:客戶主動詢問解決方案時,已經很好的介入了銷售環節,此時就是銷售的良機)

「方丈勿急,此乃小事一樁,待香客們趕至貴院,只需您安排盥洗間一處,備上幾把梳子,令香客們梳洗完畢,乾乾淨淨,利利索索拜佛即可!」李四答道。(點評:合理的解決方案可以讓對方緊張的情緒得到放鬆,購買的慾望得以提升)

「多謝施主高見,老納明日安排人下山購梳。」(點評:成功的推銷應該讓客戶感覺購買決定是自己做出的,而非外人強加的)

「不用如此麻煩,方丈,區區在下已為您備好了一批梳子,低價給您,也算是我對佛盡些心意吧!」(點評:成交綠燈閃現,立刻順水推舟,很快進入合作簽約主題)

經商討,李四以每把3元的價格賣給了老和尚10把梳子。

李四滿頭大汗地返回住所,恰巧讓張三看到,「嗨,李四,和尚們買梳子了嗎?」張三調侃道。

「買了,不過不多,僅僅十把而已。」

「什麼!十把梳子?賣給了和尚?」張三瞪大了眼睛,張開的嘴巴久久不能合攏「這怎麼可能呢?和尚也會買梳子?向和尚推銷梳子不挨頓揍就阿彌陀佛了,怎麼可能會成功呢?」(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

於是李四一五一十將推銷過程告訴了張三,聽完以後,張三頓覺恍然,「原來如此,自愧不如啊,佩服佩服!」嘴上一邊說,心裡一邊想「為什麼我會放棄這個好機會呢?老和尚真是慷慨啊,一下子就買十把梳子,還有沒有機會讓他賣出更多的價格更高的梳子呢?」(點評:摔倒爬起來抓把沙,推銷員不怕犯錯,只要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學到東西)腦筋一轉,計上心來,(點評:多動腦筋,少走彎路)當天晚上便與梳子店老闆商量,連夜趕製了100把梳子,並在每把梳子上都畫了一個憨態可鞠的小和尚,並署上了寺院的名字。(點評:個性化的新產品會引起客戶更多的需求,帶來更多的銷售機會)

第二天一早,張三帶著這100把特製梳子來到了寺院,找到方丈後,深施一禮,「方丈,您是否想過振興佛門,讓我們的寺院名聲遠播、香火更盛呢?」(點評:新的切入點,仍然圍繞客戶的心理做文章)

「阿彌陀佛,當然願意,不知施主有何高見?」

「據在上調查,本地方圓百里以內共有五處寺廟,每處寺廟均有良好服務,競爭激烈啊!象您昨天所安排的香客梳洗服務,別的寺廟早在二個月前就有了,要想讓香火更盛,名聲更大,我們還要為香客多做一些別人沒做的事情啊!」(點評:從競爭角度入手,更易令客戶產生更濃興趣)

「請問施主,我院還能為香客們多做些什麼呢?」

「方丈,香客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如果能讓他們空手而來,有獲而走,豈不妙哉?」

「阿彌陀佛,本寺又有何物可贈呢?」

「方丈,在下為貴院量身定做了100把精緻工藝梳,每把梳子上均有貴院字型大小,並畫可愛小和尚一位,拜佛香客中不乏達官顯貴,豪紳名流,臨別以梳子一把相贈,一來高僧贈梳,別有深意,二來他們獲得此極具紀念價值的工藝梳,更感寺院服務之細微,如此口碑相傳,很快可讓貴院名聲遠播,更會有人慕名求梳,香火豈不愈來愈盛呢?」

方丈聽後,頻頻點頭,張三遂以每把5元的價格賣給方丈100把梳子。(點評:更多產品,更高價格,用心就可以將事情做得更好)

張三大功告成,興緻沖沖地回來與李四炫耀自己的成功推銷,李四聽完,默不作聲,悄悄離開。(點評:有啟發,有思考,就有更好的結局)

當晚李四與梳子店老闆密談,一個月後的某天清晨,攜1000把梳子拜見方丈,雙方施禮後,李四首先問了方丈原來購買張三梳子的贈送情況,看到方丈對以往合作非常滿意,便話鋒一轉,深施一禮,「方丈,在下今天要幫您做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點評:切入點升級,以求引起對方更高興緻)

待方丈詢問原因,李四將自己的宏偉藍圖向方丈描繪:寺院年久失修,諸多佛像已破舊不堪,重修寺院,重塑佛像金身已成為方丈終生夙願,然則無錢難以銘志,如何讓寺院在方丈有生之年獲得大筆資助呢?李四拿出自己的1000把梳子,分成了二組,其中一組梳子寫有「功德梳」,另一組寫有「智慧梳」,比起以前方丈所買的梳子,更顯精緻大方。李四對方丈建議,在寺院大堂內貼有如下告示「凡來本院香客,如捐助10元善款,可獲高僧施法的智慧梳一把,天天梳理頭髮,智慧源源不斷;如捐助20元善款,可獲方丈親自施法的功德梳一把,一旦擁有,功德常在,一生平安等等",如此以來,按每天3000香客計算,若有1000人購智慧梳,1000人購功德梳,每天可得善款約3萬元,扣除我的梳子成本,每把8元,可凈佘善款1.4萬元,如此算來,每月即可籌得善款四十多萬元,不出一年,夢想即可成真,豈不功德無量?(必要時的數字與邏輯說明,會更具說服力)

李四講的興緻勃勃,方丈聽的心花怒放,二人一拍即合,當即購下1000把梳子,並簽訂長期供貨協議,如此以來,寺院成了李四的超級專賣店。(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緊緊抓住客戶的消費心理,大膽設想,小心求證,逐步引導,最終實現目標)

企業苦苦尋找的不正是此種推銷高手與銷售精英嗎?據人才交流中心公布數據,幾乎每次招聘會都是僧多粥少,尤其是今年為大學擴招後的第一年畢業生分配,就業競爭更為劇烈,但是,奇怪的是,一方面很多人失業,找不到合適工作,另一方面,企業又在為招不到合適的人員,尤其是銷售、業務人員而苦惱,其中原因很多,不一而足,但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國內教育模式的種種弊病,導致了所謂人才,尤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其所知所學根本滿足不了市場的實際化需求,尤其是業務銷售人員,大學內的課程、師資都與社會脫節太多。要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作為應聘者要為自己正確定位,並積極尋找機會充電培訓,不斷充實提高自己,正如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冠軍一樣,也沒有人生下來就是推銷高手,推銷高手也是經過專業化培訓訓練出來的。另一方面,用人單位招聘後也要對員工進行正規的崗前培訓,尤其是業務人員,其工作內容涉及公關、禮儀、溝通、談判、心理學等諸多領域,不培訓就能創造出優秀業績,無異於緣木求魚。而培訓,不僅會為您培養出訓練有素的一線營銷部隊,而且對提高團隊士氣,穩定員工隊伍、提高銷售業績等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

這只是個案例,其中有很多我們可以學到的銷售技巧。


你永遠不會是一個好的銷售,好的銷售人員一定是以客戶需求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賣一個不需要你東西的人,你的付出永遠不會有回報。


給和尚足夠多的回扣


首先要問自己:和尚為什麼需要一個梳子?

如果是他自己用,那肯定不是為了梳頭,那麼是否梳子還可以開發出其他功能作為訴求?

如果不是他用,那麼他會送給誰?比如母親?打情感牌。


在多年前就已經有人實踐過這個案例,失敗了。

案例是案例,故事是故事。

做銷售要脫離書本,要接地氣!


一般都是公司領導給業務員洗腦子的時候用的,題主快醒醒吧。


通過問題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794431, 可以給出你明確的答覆:買通師太


年初面試的時候我們經理也問過這個問題,我當時就是在想:「他媽的為什麼要非要把梳子賣給和尚呢?」


這是銷售經典案例,但是實際中這就是蛋疼的表現。永遠不要把你的東西賣給不需要的人,如果你的公司想長遠做下去的話


讓他買了送給旁邊寺廟的尼姑~


告訴他買個梳子送個饅頭,或者更具有誘惑力的東西。其實一開始我想到了一種方法,但是太損了,我怕和尚發怒,不過還是偷偷告訴你吧!你可以對他說:「賣給你個梳子,留著點,以後用,我以前其實也是個和尚。」


記得水煮三國也提到梳子賣給和尚,作者這為這個故事就是騙人的,內容如下(如版權有問題,我就刪除掉):

 呂布說:「你們難道沒有從《把梳子賣給和尚》這個故事中看出什麼奧妙嗎?也不開動腦筋想一想,和尚怎麼會買梳子呢?你們親眼見過?把梳子賣給和尚?要麼故事裡的和尚是傻瓜,要麼聽故事的人是笨蛋,只有講故事的永遠是別有用心的聰明人。」

  劉備說:「您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那位不屈不撓的甲先生,受到了無數次臭罵和追打,終於感動了一個小和尚,『賣』出了一把梳子。董總誇獎他『鍥而不捨,終有所獲』,恐怕有些謬讚。小和尚買他一把梳子,是看他可憐,對不對?那麼,甲先生就不能說是『賣』出了一把梳子,對不對?別人的恩惠,怎麼可以忘記並算做自己的成績呢?」

  關羽也說:「那位乙先生賣出的10把梳子,也很值得懷疑。他說在每一座香案上放一把梳子,以供善男信女梳頭。要說善男信女們在佛像面前蓬頭垢面是不敬的話,在佛像面前梳頭恐怕也不太禮貌吧?」

  張飛一拍大腿,也叫了起來:「對呀,那位丙先生的事兒也是假的!和尚買梳子有風花雪月之嫌,買1 000把積善梳送給香客就更不可能。如果我是方丈,肯定不會幹這種有損佛門清譽的蠢事。」

  劉備說:「是啊,使用梳子和做善事有什麼關係呢?把這兩件事綁在一起,好像也很牽強啊。還不如送勸人為善的書畫作品或者茶葉之類的禮品給香客。在茶葉盒上寫幾個字:『滌慮清心,善氣迎人』—準保比那個胡說八道的積善梳來得合適。」

  兄弟三個這才恍然大悟:《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故事,原來純屬虛構。


告訴和尚,結婚是不影響在寺廟上班的,去找個長發妹子吧,送她一把梳子,說開光過的。


製造需求


簡單,催發劑一齊上!!


首先,和尚到底有沒有用梳子的需求。

如果沒有怎麼讓他有呢?有了需求他買不買呢?


如何心悅誠服的接受梳子,是我們該研究的,做到源源不斷,口碑相傳。


轉個問法,如何利用和尚,不是最終客戶,那就是間接!


推薦閱讀:

銷售面試,應該注意什麼?有什麼技巧?
你知道哪些職場上和業務中的陰招、狠招?以及如何應對?
作為一名銷售員,沒有客戶該咋辦?
學完營銷管理之後我發現我懂市場和管理但是對於銷售完全不懂怎麼會這樣?
該怎麼讓飲品店的生意好起來?

TAG:市場營銷 | 用戶需求 | 銷售 | 營銷策劃 | 銷售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