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網文正面人物宣揚利己主義,黑森林法則?


其實,個人主義的關鍵是尊重其他「個人」的權利,而不是我的權利比其他人重要。換句話說,個人主義是把個人作為權利義務的主體,個人為自己負責。

類似被誤解的還有私有制,並不是認識到「我的東西你不能動」,這個就叫私有制了,私有制的意思是「你的東西我不能動」。否則當你看到一群野狗在搶吃的時,就會認為在狗中間也有私有制了。

人們很容易把達爾文主義和私有制,個人主義聯繫起來。這是有失偏頗的,真正和達爾文主義聯繫起來的是極左和極右。這兩家表面上看觀點差距很大,其實內在邏輯是一樣的,雖然也有左右的名號,但他們倆的核心才是達爾文主義。

比如你看很多網文,雖然開始是極右的「偽個人主義」,但如果劇情需要,他會非常自然的過渡到極左,比如一旦主角組建勢力,他依然會罔顧他人,編造理由以集體的名義殺人,而且往往書中還會讓勢力底層,受到主角忽悠無限忠於他們的領袖,也就是主角。並且在價值上肯定這種做法。

~~~~~~

為了不脫離主題,還是說說為什麼網文會有這種現象吧,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只是個人看法。

網文的特點是非常的商業化,也就是受眾喜歡什麼就寫什麼。這方面他比傳統的出版行業更突出,因為在寫作過程中,作者可以通過網路直接與讀者互動,直接影響後面的寫作。因此,我們可以肯定,網文中的價值觀,就是普通讀者的價值觀。換句話說如果解釋了讀者群的價值觀,那麼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然而是什麼人在讀這類文章呢

我注意到題主提到:

如果它們的世界好人都是這個樣子(不可能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都是壞人),他們世界是怎麼正常運作的呢?

其中兩次有「他們的世界」,因為我也讀過一些網路小說,感覺應該很大程度上指穿越類的小說,和那種霸道總裁什麼的應該不相關。

於是簡單搜索了一下「重生」,「穿越」,這幾個關鍵詞,查看搜索量。

可以看到:

因為百度也就能看出這麼多,所以數據肯定有誤差,比如穿越裡面會有很多「穿越火線」的搜索,重生裡面也會有與「千金+重生」和「軍嫂+重生」的重疊(女性小說我沒看過,不過根據甄嬛傳,覺得應該也有類似的極度自私的設定),不過看個大概吧,咱確實沒法統計這個數據。

儘管如此,但依然由此可以看出:

1、重生和穿越在各個方面,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這至少說明兩個關鍵詞重合的部分很可能是比較高的,也就是網路小說的群體。

2、從地域分布來看,搜索量主要來自東南沿海,從城市看幾乎全部都是一線城市,工商業發達的地區。

3、年齡上看80後占絕對主導地位,女性偏多。(70後也不少)

4、大家主要是靠手機閱讀的(從最後兩幅圖的對比來看)

儘管數據很糟糕,但我們還是能勾勒出大致的讀者群體——發達地區的70、80後們

1、這類人身處發達地區,競爭激烈,年齡在30~50之間,孩子在上學,家庭工作處處都在給他們巨大的壓力。生活中體味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可能因此也就最認同達爾文主義的價值觀。

2、70後的成長期是在80年代,80後是在90年代,那時中國比較弱小,隨時都在受著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育,可能也有關係。

3、這一代人政治課歷史課學的都比較好,經濟決定論很容易又衍生出,利益至上+道德虛無主義

以下都是個人猜測:

80後可能並不是一個真心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群體。弱肉強食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一個事實判斷,而不是一個價值判斷。簡單地說,他們只是覺得社會事實就是弱肉強食,但他們並不希望這樣,他們渴望平等和關愛的世界。因為,許多網文中儘管會把世界描述成冷血殘酷,勝者王侯的樣子。但主角一旦發展起來,就會展現出與那個穿越世界完全不同的,對下屬的優待(當然只是局限在自己的勢力裡面)。

80後們是希望用自己的能力改變世界(至少身邊的世界),為弱者撐起一片天空的。

~~~~~~~~~~~

關於黑暗森林法則,我覺得有點極端,可以參考新大陸發現後的情況,儘管歐洲人的確對美洲搞過屠殺,但也不是一上來就殺,殺也不是因為害怕對方。他們其實是因為發現對方很弱,加上商業利益,才對土著人下手的。遇到外星文明應該也不會差多少,就算是殺戮,也不會是因為恐懼,對方弱小且有利可圖才是動力。


謝邀。

首先我不知道題主你所說的「很多網文」指的是哪些。如果不具體指出,想要評判是很不適合的,因為這就相當於我們只是在自說自話,說自己腦海里空想出來的東西。

當然,我們可以假設的確有很多網文里有打打殺殺、掠奪他人財物的劇情。

事實上,這樣的劇情也沒有任何的問題。因為如果你相信「自私的基因」假說,那麼就可以認為人的本性本來就是自私的,人的本質就是一台基因用來生存和複製下去的機器而已,因此,為了讓基因生存,只要是對個人是有利的行為,都是可以採取的。

任何他人都不過是有著一定功能的機器而已,他人,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說到底,都是可以被」物化「,看成可以供你使用的工具的,只不過這件工具是雙刃劍,你駕馭不好自己也會翻車。

沒錯,這就是所謂的「生存是第一需要」。

你可以說生存不是第一需要,還可以有別的,比如說追求藝術,追求真理和科學。但是你說的其他需要,都是要在你「尚且活著」的基礎上,如果沒有生存,你其他需要也滿足不了,所以生存需要大於一切。除非你的第一需要是」死亡「。但是如果是如此,我想你也不會在這裡提問了。

那麼,話說回來,為什麼現實社會沒有人採取統治人類這樣的極端行為?因為現實世界裡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體力、智力、特長凳方面差距並不大,如果你還是以自我為中心,對利己主義的行為不加掩飾,那麼很容易和社會上的其他個體產生衝突,而以你個人的能力,你又能殺死多少人呢?就算你是美國槍擊案的殺人犯,也就只能殺死幾十個人,最終還是會受到國家機器、利益集團的審判,所以你在現實社會裡做不到。

但是如果把現實社會這個概念縮小呢?

比如說,在人口較少的原始部落里,沒有國家機器,沒有足夠的人口形成制裁社會極端分子的武裝力量,殺人和暴力就是很常見的事。

所以說到底,一條極其殘酷的社會現實就是,你之所以無法在現實社會裡胡作非為,還是因為你的力量不足以與世界抗衡。

如果你手裡有一萬枚核彈,你心情不好、心念一動就能毀滅世界,你覺得這個世界還會有人反抗你么?

人類社會雖然比動物世界複雜的多,但是叢林法則依然是鐵一般的事實,無非是這種叢林法則變得多元化、多層次化、多領域化罷了,但是在一定的限度內,叢林法則仍然可以成立。

而在網文里,往往是個體實力之間差距極大。比如說,一些網文主角彈指之間就可以毀滅星辰,毀滅宇宙,那麼普通民眾在這樣的力量面前根本就是螻蟻,可以說是可有可無。

天平的一邊是重達黑洞質量的主角,另一邊只是全世界的普通人,你覺得把他們放在天平兩邊是等重的么?天平自然倒向了個人主義。

這個社會的法則就是知道而不說破。很多事非常殘酷,而且你知我知,但是一般都只是藏在心裡。畢竟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渺小,所以尚且還需要合作來辦成很多的事,不可能撕破臉。

而且,如今的社會也已經走入發達工業社會階段,很多項目,靠一個人是做不成的。科技方面,目前人類社會也已經是大科學時代,像強子對撞機、引力波、核聚變這些項目,往往是需要數十個國家的合作才能完成,一個人的力量和精力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合作在如今社會越來越重要,情商越來越重要,個人主義雖然會讓每一個個體感到更熱血痛快,但是就社會現實本身來說,個人主義在當下社會分工、知識勞力分工日益細化的時代,其實是被逐漸抹殺的。


我覺得最根本原因就只有一個啊。

不這麼寫的話——太累!!!

關鍵累完了還不一定能寫出來,寫出來也不一定有人看。

其實最難寫的就是正常人,世界也是一樣的道理。不極端去寫的話,太難了,也太花時間。

網文是快餐,就是快,在最短時間之內最大限度地調動讀者的情緒,讓人的心情大幅度起落。

而且更新還要快,劇情進展要快,情緒引爆要快,所謂慢熱型的文也是相對來說慢熱,實際上還是快。(舉個不怎麼恰當的例子,坐火車現在都不喜歡坐快車,因為相比起動車,它真不快……)

在這種情況下,再去考慮世界是怎麼運作的就太奢侈了,時間根本不夠用,所以比起寫正常人,當然是主角多遇見幾個沒事找事的傻缺,然後自己還要殺人越貨來得更順暢,看著也舒服。

至於破壞欲啊,發泄啊,有一定的道理,但看久了之後會審美疲勞的,比如你問出這樣的問題,其實就是有些膩了。而且這是調動情緒最簡單的方法。

如果一個文寫出來讓你感覺邏輯通,世界觀正常,人物塑造得跟正常人沒什麼差別,然後還能勾動你的情緒。

那這個書簡直是百看不厭,同類型的書再多也不會膩,人性那麼複雜,怎麼可能會看膩。

所以,如果都能做到的話,應該沒人會故意不這麼去寫。

關鍵是做不到,那就只能選擇在更重要的東西上下功夫了,比如情緒波動,或者說,爽,而不是把時間花在這上面。

至於為什麼都是個人主義……

因為集體太難寫啊!

你自己想想是寫一個人容易還是一群人容易?這不明擺的事么!

至於讀者代入感的問題,關於這個……

明朝那些事好看么?火么?賣得好么?

你覺得如果一個玄幻文寫成這樣會不會火?會不會因為什麼代入感的問題而沒人去看?

加了魔幻色彩之後那肯定比歷史好看啊!

那為什麼沒有這樣的玄幻文呢?

因為……別人寫的是歷史,不用自己編情節,不用自己想事件,不用自己思考結局。

自己去理,先不說有沒有那個才能,就算有,那怕不是到死都寫不完一本書嘍。


謝邀,

還是先說說黑暗森林吧,即使許許多多的三體廚對黑暗森林法則做出了深刻的理論性解讀,但是也改變不了它就是「大逃殺」的本質,目前為止這種東西其實是只存在於人類意識形態之中,這種東西不存在於自然界也不存在於文明體系下,因為自然與文明都是擁有秩序的。獅子不會因為鬣狗有威脅就去殺光鬣狗,你也不會因為你的同桌又高又壯就把他宰了。

而在沒有秩序與規則的混沌狀態下,人類才會以極端的方式來滅絕「自己覺得有威脅的存在」。

其實題主你所說的網路YY小說中的那種世界觀還算不上「黑暗森林」,它可比黑暗森林低端多了,說直白一點就是:總有刁民想害朕!主角是「朕」,那些主角對立面的都是「刁民」,其實這只是種網文套路罷了~~~

說來有趣,為什麼有那多人喜歡YY小說,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大家都有那些從心底里想做卻又無法實現的慾望,想光芒萬丈,想無拘無束,想為所欲為。現實中個體的力量是有限的,甚至即使權勢滔天也終究不過是個凡人,現實中人類這個個體充滿了局限性。所以YY小說中才會想要突破個體的局限,用YY來讓自己得到慾望的滿足。


這是個好問題。

對我來說,其實這樣才是正常的,因為一切經濟理論都必須從個人主義,或者說理性人出發。

相對而言,黑暗森林法則只是劉慈欣通過三體1和2塑造起來的一個弱肉強食秩序的熱潮,我們可以在三體3里看到其實這是有更大的前提來支撐的,並非現實的宇宙中一定如此。

但是這樣的思路體現在文學裡是沒問題的,因為,個人主義是一個事實上不可撼動的主流思想。

題主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它們的世界好人都是這個樣子(不可能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都是壞人),他們世界是怎麼正常運作的呢?」

那麼,何謂好人,何謂壞人?

如果按照劉慈欣在三體1里汪淼和史強的對話那樣理解,那麼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最後是好人為了求生全部成了壞人。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把好人定義成會按自己的道德觀給予他人福利的人,把壞人定義成會按自己的利益觀加害他人的人,那麼結果同樣顯而易見,好人和壞人之間是存在交集的,而且這個交集或許是等於全集的。

事實上,這就是因為,所謂「好人壞人」不過是個相對主體「我」的一個立場,真正的好人和壞人的分界線是:給予我福利的是好人,加害於我的是壞人。

也正是從這個角度而言,經濟學理論中都必須假設一個理性人,這個理性人的理智會讓他一切行為都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為目的。

如果一定要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看作壞人,那麼沒問題,這樣的命名並不影響我們接下來的分析結果。

作為「個人主義」的對立面,題主和很多觀眾可能都會立即想到「集體主義」,並且把它當作一個與壞人相對立的「好人」的標誌。然而事實上,純粹道德主義的集體主義是絕不可能存在的,一切現實中存在的集體主義都毫無例外的只是一種社群合作精神,一樣是從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立場上出發的,即一種服從和服務於個人利益的手段,而非目的。一切標榜自己是道德主義的集體主義,不是行動起來舉步維艱,就是會因為各種原因快速破產。

作為通常被理解成「集體主義」的共產主義,我想可能會有人把它拿來當範本。

然而我也恰恰是打算拿它舉例。

大家應該都對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讚譽達爾文並且去結合他的思想有印象吧?

不過我想大多數人並沒有怎麼深究。

為生活的鬥爭。在達爾文以前,他的今天的信徒們所強調的恰好是有機界的和諧的合作,植物王國怎樣給動物提供食物和氧,而動物怎樣給植物提供肥料、氨和碳酸。達爾文的學說剛剛得到承認,這同一些人便立刻到處只看到鬥爭。這兩種見解在狹小的界限內都是有道理的,然而兩者也都同樣是片面的和褊狹的。自然界中無生命的物體的相互作用既有和諧也有衝突;有生命的物體的相互作用則既有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合作,也有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鬥爭。因此,在自然界中決不允許單單把片面的「鬥爭」寫在旗幟上。但是,想把歷史的發展和複雜情況的全部多樣性的豐富內容一律概括在「生存鬥爭」這一乾癟而片面的說法中,是極其幼稚的。這等於什麼也沒有說。

達爾文的全部生存鬥爭學說,不過是把霍布斯關於的戰爭的學說和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競爭學說以及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從社會搬到生物界而已。變完這個戲法以後(它的無條件的合理性,特別是同馬爾薩斯的學說相關的東西,還很成問題),要把這些學說從自然界的歷史中再搬回到社會的歷史中去,那是很容易的;如果斷言這樣一來便證明這些論斷是社會的永恆的自然規律,那就過於天真了。

但是為了進行論證,我們暫且接受「生存鬥爭」這個說法。動物所能做到的最多是收集,而人則從事生產,人製造最廣義的生活資料,這是自然界離開了人便不能生產出來的。因此,把動物社會的生活規律直接搬到人類社會中來是不行的。生產很快就造成這樣的局面:所謂生存鬥爭不再單純圍繞著生存資料進行,而是圍繞著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進行。在這裡——在社會地生產發展資料的情況下——來自動物界的範疇完全不中用了。最後,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生產所達到的高度使社會不再能夠消耗掉所生產出來的生活資料、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因為生產者大眾被人為地和強制地拒之於這些資料之外;因此,十年一次的危機不僅毀滅生產出來的生活資料、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而且毀滅生產力本身的一大部分,以此來重建平衡;因此,所謂生存鬥爭就採取了如下的形式:必須保護資產階級的資本主義社會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和生產力,使之免遭這個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本身的毀滅性的、破壞性的作用的影響,辦法是從不能辦到這一點的居於統治地位的資本家階級手中奪取社會生產和社會分配的領導權,並把它轉交給生產者群眾——而這就是社會主義革命。

把歷史看作一系列的階級鬥爭,比起把歷史單純歸結為生存鬥爭的一些沒有多大差異的階段,要更加富有內容和更加深刻得多。

——恩格斯 《自然辯證法》

有過一點系統的自然科學和哲學史知識的朋友們大概都知道,《自然辯證法》不算一本好書,就像愛因斯坦做出的評價「我只知道這不是科學」。但是,透過恩格斯的文字我們可以知道共產主義和進化論是怎麼搭上橋的:

在過往的,早期的生產中,人類的生產主要圍繞生存資料進行,這一階段還是符合霍布斯和馬爾薩斯的理論的,即「一切人反對一切人」+「人口陷阱」,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生產變成了「圍繞著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進行」,這個時候事實上已經不存在在人類社會內部的自然選擇了,達爾文主義已經無法在個人身上體現,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過剩這一矛盾中,生存鬥爭轉化成了階級鬥爭。

看到這裡,有沒有想到什麼?

估計還是有人沒看懂。

那好,我再引用一段更加直白的:

在14世紀初,火藥從阿拉伯人那裡傳入西歐,像每一個小學生都知道的,它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變革。但是火藥和火器的採用決不是一種暴力行為,而是一種工業的,也就是經濟的進步。不管工業是以生產什麼東西為目的,還是以破壞什麼東西為目的,工業總還是工業。火器的採用不僅對作戰方法本身,而且對政治上的統治和奴役關係起了變革的作用。要獲得火藥和火器,就要有工業和金錢,而這兩者都為市民所佔有。因此,火器一開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為依靠的新興君主政體反對封建貴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貴族城堡的石牆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槍彈射穿了騎士的盔甲。貴族的統治跟身披鎧甲的貴族騎兵隊同歸於盡了。

——恩格斯 《反杜林論》

還沒看出來我想說什麼嗎?

那我就得拿出點概括得更加精鍊的東西了。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毛澤東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這樣就明白了吧!

事實上,就像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識形態》里就強調過的那樣:

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這個運動的條件是由現有的前提產生的。

共產主義革命從來就不是一種道德主義的集體主義精神,它本身是基於前面已經提到的資本主義自身的矛盾而發生的。與其說它像基督教那種天啟降臨的範式,倒不如說像多神教的諸神之黃昏——以世界性的眾神大戰來劃分不同的世代。就像歷史上每一次世代的更替那樣,生產關係的更替不過是掌握了更強力量的階級去用暴力推翻上個世代的統治階級的統治,然後再建立起自己的統治,就像市民們用火藥武器逐漸確立了資本的支配地位那樣,生產力不過是以暴力的形式落實到一個階級的手裡然後成為他們確立新的生產關係的依靠。並不是說生產力越發達就直接指向更加「理想」的社會(詳見本人的作品:【本人貼吧作品搬運】唯生產力論的破產)。

也就是說,弱肉強食的道理依然是通用的,強者為尊的秩序也是無法動搖的,只是對於進行分工合作生產的人類而言,強弱早已不可能落實到個人,它必須體現為一種社群的力量,尤其對於工業革命以來,主要體現為階級力量的對比。而階級力量的對比,就不能僅僅是自在的階級(自在的階級,指可以通過概念來在人群中找到的階級,例如只要沒有生產資料並且不得不向資本擁有者出賣勞動力以交換生活資料的人都可以稱為無產階級,無論其民族和宗教信仰,甚至其本人不必知道)之間空洞的數據對比,而必須是自為的階級(自為的階級,指明確意識到自己因某種概念而和其他一些人因為這種概念而獲得的共性所形成的共同體的階級,例如知道自己被剝削並且從統計學角度明白自己通過創業實現資產增殖的期望為負數的無產階級)之間的暴力衝突,並且以鬥爭的勝敗來認定強弱。

既然把直接的革命動力放在暴力上了,那麼毫無疑問,這種思想就完完全全地告別了道德主義的集體主義,集體主義在這裡不過是一種全階級共同體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一種戰鬥策略,而非將要實現的目的。至於目的是什麼?

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那麼為什麼就不能把集體主義設定為一個目的呢?

因為馬克思和同世代所有的經濟學家一樣,都是以理性經濟人模型為基礎來分析人類社會的行為的。

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場去,不能自己去交換。因此,我們必須找尋它的監護人,商品佔有者。商品是物,所以不能反抗人。如果它不樂意,人可以使用強力,換句話說,把它拿走。為了使這些物作為商品彼此發生關係,商品監護人必須作為有自己的意志體現在這些物中的人彼此發生關係,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說每一方只有通過雙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為,才能讓渡自己的商品,佔有別人的商品。可見,他們必須彼此承認對方是私有者。這種具有契約形式的(不管這種契約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來的)法的關係,是一種反映著經濟關係的意志關係。這種法的關係或意志關係的內容是由這種經濟關係本身決定的。在這裡,人們彼此只是作為商品的代表即商品佔有者而存在。在研究進程中我們會看到,人們扮演的經濟角色不過是經濟關係的人格化,人們是作為這種關係的承擔者而彼此對立著的。

商品佔有者的商品對他沒有直接的使用價值。否則,他就不會把它拿到市場上去。他的商品對別人有使用價值。對他來說,他的商品直接有的只是這樣的使用價值:它是交換價值的承擔者,從而是交換手段。所以,他願意讓渡他的商品來換取那些使用價值為他所需要的商品。一切商品對它們的佔有者是非使用價值,對它們的非佔有者是使用價值。因此,商品必須全面轉手。這種轉手就形成商品交換,而商品交換使商品彼此作為價值發生關係並作為價值來實現。可見,商品在能夠作為使用價值實現以前,必須先作為價值來實現。

——馬克思《資本論》 第二章 交換過程

也就是說,共產主義也不是理性主義、理想主義的烏托邦,它是一個非常實在的基於階級利益的,並且是落實在每個階級共同體成員身上的理念。換句話說,「我邀請你加入我們的鬥爭,不是因為共產主義好,而是因為共產主義對你好。」

這樣的道理在平時,尤其是在經濟的繁榮期是最難以得到體現的,因為資本主義的上升期中總有幾個幸運兒靠著僱傭勞動的報酬白手起家魚躍龍門,然而在資本主義的衰退期中就非常的明顯,因為任何一個有起碼的數學運算能力的人都能看出通過經商而背叛自己的階級的可能性——大部分可能是背叛無產階級勞動者而成為流氓無產者。然而這還不是絕望的巔峰,最能讓人明確意識到資本主義和自己的尖銳對立的敵方,莫過於資產階級為了延續自己的利潤和市場而把自己投入了一場必定有去無回而且註定不死不休的戰爭中。

最後,對於普魯士德意志來說,現在除了世界戰爭以外已經不可能有任何別的戰爭了。這會是一場具有空前規模和空前劇烈的世界戰爭。那時會有800萬到1000萬的士兵彼此殘殺,同時把整個歐洲都吃得乾乾淨淨,比任何時候的蝗蟲群還要吃得厲害。三十年戰爭所造成的大破壞集中在三四年里重演出來並遍及整個大陸;到處是饑荒、瘟疫,軍隊和人民群眾因極端困苦而普遍野蠻化;我們在商業、工業和信貸方面的人造機構陷於無法收拾的混亂狀態,其結局是普遍的破產;舊的國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國才略一齊崩潰,以致王冠成打地滾在街上而無人拾取;絕對無法預料,這一切將怎樣了結,誰會成為鬥爭中的勝利者;只有一個結果是絕對沒有疑問的,那就是普遍的衰竭和為工人階級的最後勝利造成條件。

——恩格斯《波克罕「紀念一八○六至一八○七年德意志極端愛國主義者」一書引言》,1887年12月15日

於是,1914年導致了1917年發生了什麼,大家都知道。

為什麼要革命?因為臨時政府要我們打仗,我們不想打仗。

為什麼要支持布爾什維克?因為布爾什維克主張停戰並且還說以後工廠都歸我們工人,沒有老闆抽成。

就這麼簡單,就這麼現實,就這麼暴力。

誰能拿得出利益主導暴力,誰就能用暴力建立一個新時代。

至於如何拿出利益,那就需要一種科學了。

布爾什維克之所以能夠在國內戰爭中勝利,就是因為它不僅暴力,而且暴力得科學。不像馬赫諾,高爾查克,鄧尼金之流竭澤而漁的暴力,損公肥私的暴力,布爾什維克即使是派出征糧隊這種在當代社會看來千夫所指的暴行竟然也是全俄最為人道主義的,因為白匪所過之地必定吃干抹凈、不留活路。

歸根結底,所有人都是講究利益的。不論有什麼理想,信仰,它都是一種被認同它的人認為是「有利的事」,也正因為如此,絕不可能存在一種不偏向任何人的利益的超然道德以及基於這種道德的集體主義,個人主義不可避免的是每個人的必然選擇。回到這個問題的主題,也就是網文,對於當今這種多元化的社會,如果不尊重讀者們多元化的價值觀,基於個人主義的,並且是出於現實主義的寫作,那麼必然很難收穫足夠廣泛的共鳴,想要實現作品的廣泛歡迎也是不可能的,拘泥於任何一種道德主義的集體主義都只能獲得「立場粉」,一旦遇到了對這種偏向性立場不感興趣甚至厭惡的讀者,那麼換來的絕對是立即關閉,而不是被這種集體主義所感召。其結果自然也就是不夠出名,受眾不夠引發足夠大的關注。

以我最近粉的動漫作品《獸娘動物園》為例,一切試圖通過friends宣揚素食主義、拒絕動物製品的宣傳作品我都不會有看下去的慾望——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我需要通過吃肉補充蛋白質並且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之下穿戴皮手套(棉線勞保手套不總是滿足工作環境需要的)、皮靴。即使是friends們很可愛,我也並不能因此而認同素食主義和拒絕使用動物製品,這樣做幾乎等同於要我放棄之前的努力,然後換另外一個也必須這樣做的人來代替我。

而弱肉強食也正是基於這個利字當頭的前提的。類似前面講到的「以階級為單位的生存鬥爭」,鬥爭本身是從利益出發的。正是因為利益,所以鬥爭是不死不休的。要麼資產階級強,無產階級沒有足夠的暴力去推翻它,要麼無產階級強,資產階級沒有足夠的暴力鎮壓它,在利益面前,合理與否本身就因為利益的來源不同而進入了不同的敘事體系里。對資產階級專政而言,實現利潤最大化才是構建社會制度時首要考慮的問題,其他的一切都服從這個目的,即使代價是普遍野蠻化,至於無產階級是否認為這合理並不重要。反過來,對無產階級專政而言,消滅剝削,消滅階級分化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服從這個目的,即使代價是紙面上的資本積累率降低,至於資產階級是否認為這合理並不重要。任何一方一方夠強,就能鎮壓它的反對勢力,甚至剝奪對方發言權。在文學創作中,只要涉及到社群對抗的情節,那麼只要承認敵人是會這樣做的,那麼必然就能認識到主人公也必須這樣做,否則就會迎來必然的失敗。

可以認為,我的觀點就是個人主義和弱肉強食法則是每個成熟的人都必須有的對社會的基本認識。儘管文學創作中不一定非涉及這樣的現實不可,但是承認它的合理性很有必要,因為我們就活在這樣的格局之中。


先理一下順序。

自網文誕生以來到今天,一直有相當一部分作品就貫徹著諸如「弱肉強食」「互相傷害」「殺人越貨」「絕對利己」「死道友不死貧道」「有便宜不佔王八蛋」這類思想,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

只不過大劉寫了個「黑暗森林」,影響力超出了科幻圈,變成了一個社會話題,知道的人也變多了。

這就給部分網文寫手們一個看起來高大上的外衣,可以把原來那坨利己主義的玩意套上一個名叫「黑暗森林」的殼子。

黑暗森林啊,牛逼不?

雨果獎啊,牛逼不?

至於黑暗森林到底有什麼前提條件,有什麼限制範圍,是否具有普適性,換一個設定背景到底可不可行…………

呃,誰管那個?

能裝x就行。


對於普通的大眾而言,情緒化乃至情感化是真實的王道,是第一動員力。

只有強烈甚至極端的情緒化表達狀態,才能夠儘可能輕易地打動人心,才能讓更多的受眾更輕易地「入戲」。

黑森林的法則真正動人心魄的地方在於「要麼你死要麼我活、只好我先下手為強」,這玩意的原型叫做社會達爾文主義。

有熱情放縱的情緒化,比如瓊瑤小說神馬的。

也有理性冷靜的情緒化,比如三體一類的。


有點感悟,說說自己的一點看法。

傳統的道德思想流傳到現在,在各個國家中都有比較一致的內涵,比如強調群體合作,強調尊重他人的權力,平等自由等等。但這個理念的形成其實是有些大前提的,是我們整個地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演化的必然結果。它主要根植於以下一些條件:

1:人是所有生物中唯一一個有「意識」的種族。其它的生物都和人類有著質的差別,不具有類似我們的精神因素。當然,很多動物尤其是寵物可能具有某些萌芽性質的精神性質。

2:人都是有缺陷的,沒有全知全能的人。

3:人們的分工和相互合作是可以提高每個人的幸福水平的。

4:絕大部分的人都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幸福水平而生存的。

在這些大前提下,才能產生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比較公認的普世道德,才有了我們每個人衡量行為的準則,才有了評價各種影視和文學作品的標準。

如果在文學作品中,不僅僅只有人類這一個智慧種族,又或者個人的力量可以達到接近全能的地步,完全可以不依靠分工合作就可以實現自己的幸福(或者效用)的最大化,那麼在那個社會的主流道德觀念和我們所公認的標準就會有極大的不同,我們就不能用當今社會的道德標準來評價其中的人物性格和行為。當然如果真會有這麼一個虛構的社會,其道德觀會是怎麼樣,那就是另外一個大開腦洞的問題了。

說了這麼多,才發現有點跑題了,最後強答一句,從網文突破傳統,吸引讀者注意力的角度出發,設計一些不符合現實社會傳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是極具性價比的做法,而且也可能暗含有比較符合網路世界設定的終極道德評判,可以做到毫無違和感。

多說一句,網路世界的設定,不僅僅是物質和物理層面,其精神和意識層面必然也會有相應的適應,這樣才能增加真實感,讓人有理應如此的感嘆。


絕大多數網文都不考慮

世界是怎麼運作的

世界為什麼會這麼運作

題主你想多了……

————————————————————————

個人主義和黑暗森林法則,網文和《三體》沒有必然聯繫

網文選中 個人主義模式 也是自發的……


我認為,黑森是錯的,他是個簡單好用的,用以建立衝突的理想化設定。按照黑森,隨意消除其他文明的文明必定被其他同位或者更高文明捕捉消除,那麼發現新文明後大家的最優解應該是都按兵不動不做出頭鳥,黑森自然瓦解。

讀幾本名人傳吧,個人主義是文學加工後的產物,更是歷史的經驗之談。有的人,真的牛逼;有的人,真的順;否則怎麼成為主角。

太純粹的個人主義爽文,就是爽文嘛不要動腦子跟著節奏搖擺就好了。

世界上最多的是牆頭草,被趨勢裹挾的人,他們有時可以是好人,有時也可以是壞人;看領導他們的是什麼人。

——

天天推這個問題( 』 - 』 * )

結合我閱讀和群中吹水經歷說下我的黑森泛濫看法。

一、在我等裝逼青年們中,看過《三體》的不少,大家都熟悉黑森概念。好理解,理論也簡單,讀者容易接受,還有點逼格。但再過幾年(很快)大家都審美疲勞,如果有有人提出新的觀點,黑森概念也就沒那麼泛濫了。

二、可能,可能哈。很多寫手,也就知道個黑暗森林法則。要不就沒有法則,把衝突降低到個人,情感等沒那麼有格局的位面。

三、系統自帶衝突,我就是要搞你,世界之理如此,我等螻蟻只管順應。還可以洗白:「生存所迫」。

三體厲害,但也只是本 科 幻 小說。當初剛看的時候我也把黑森奉為圭臬,還是眼界限制了。這方面,除了這個法則,不知其他。

多看些哪怕科幻網文,看到了其他比較有道理的假說之後,就能稍微客觀些了。

個人主義這個命題有點大,我講不了。

大概來說,爽,簡單。又不是嚴肅文學,寫的痛快看的痛快,都開心,足夠了。


因為它們受眾的世界就是這樣的啊。


請搞清楚個人主義明確的定義,個人主義是個體主義,即把每個人都看成一個個體,與中國的家天下文化鮮明對比,中國的家天下是把社會以家劃分,家是社會最小單位。個人主義是把社會按照每個個體劃分,個體是最小單位。個人主義要求每個人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個人的利益不容侵犯,而此觀點其實等價於別人的利益不容侵犯。即你不能侵犯我的權利,我也不能侵犯你的權利,這與個人利益不容侵犯並不矛盾,這裡的利益當然建立在個人權利不容侵犯的基礎上。所以說個人主義歸根結底是個人權利不容侵犯,至於權利,是有明確規定的,比如財產權,受教育權等等。不要把什麼自私之類的東西都扯到個人主義上來,恰恰相反,集體主義才是腐敗的源泉,因為集體主義不區別個體之間的利益,所以是公私不分,沒有明確的公與私的關係,一個人的私可能變成公,公也可能變成私的。

老早就不想說這些東西了,因為早就深感中國的教育之失敗,很多基本的東西都沒教。類似的誤解比如封建思想,封建社會,封建是封邦建國,是分封制,是一種體制,漢已廢棄改為郡縣制,而今受到無良教科書的影響,什麼都能扯到封建制,什麼東西扯到封建都是腐朽的,過時的社會制度。封建制的棺材板都已經在響了,同樣,個體主義也快詐屍了。歸根結底是教育的失敗。


只要外力足夠強,什麼樣的社會形態都可能出現。

西瓜套個模子都能變成方的,何況只是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呢。

我們現在的社會是沒有這樣外力的,文明靠的是大家的自律,為此人們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從制度上就避免獨裁的出現。

而這也正是人與叢林動物的區別。

但是在小說中是存在這樣的外力的,比如隻手遮天的大能,比如科技力量更高的外星文明,在這個外力作用下,社會形態發生改變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說小說中的是叢林社會,那我們現在的就是「圈養文明」。

有限的環境、豐富的資源、爆炸的人口、沒有任何天敵,多麼舒適的生活啊,也多麼像養在圈中的生物。

越是精緻的文明,越是脆弱的,有時候即使沒有外力,內部的擾動也足以造成裂痕,不信你就回頭看看歷史,上一次擾動距離現在才多少年。


我都他喵都差點忘了自己是寫小說的。

那麼大概說一下。

一部分網文的讀者範圍本身就是偏向於底層勞苦大眾,算是一種感情發泄的工具,所以作者們聊天畫風經常這樣。

「mdzz,老子又不是給他寫的,bb鳥毛,辣雞讀者。」

「你們幫我看下這三章怎麼樣?」

「不想碼字,不想碼字,碼字沒前途。」

第一者尤為突出,所以以後請警惕小說作者。

其實說起來並沒有什麼難的,就是單純的叛逆思想,就和我們看動漫想進入二次元一樣,看網文為什麼不能有個人主義?

說到底就是我們都知道這個社會階級問題嚴重,人和人的差距都可以比人和狗的差距大,所以yy一下,發泄自己的感情並沒有什麼問題?


你沒請我,我也想說說。黑暗森林法則只適合星際大尺度範圍內,且文明截然不同(聽都沒聽說過,不知道任何信息)。相對於可以對話,同一世界,模樣相似,可以觀察的種族並不適用。並且他是一種文明間純理性的利弊考量,生物個體間也不適用,當然這也是邪惡的,冰冷的理性。

網文中的不是黑森林法則(唯我能存),而是純粹的自我中心意識(順我者昌),這兩個並不相等,後者狹義的多。不用解釋就是非正義的,卑鄙的,下做的。

但這種心理人皆有之,並且在某些現實場景下這是生存的必須條件,它可以引起廣泛的共鳴,尤其是剛接觸社會涉世不深的青年人,還有聽說過但沒接觸過或稍稍見過的少年。這會給他們帶來真實感。

哇,作者好有閱歷。

對,世界就是殘酷的。

嗯,殺罰決斷才是有智慧的大人物。

帥,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這主要是為了迎合讀者的口味,或者這就是作者真實的生活體驗,寫出來恰好點到了廣泛的認同。

但我不能否認他們寫的是一個真實(或者人性近似真實的世界),這個世界從古至今一直在運行之中,不用懷疑。

但是這個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有人情味,越來越人文主義,越來越聖母~而令世界變好的因素卻不是因為你說的這種網文。

大多數網文體現不出世界的複雜形性,年輕讀者多數不會喜歡下面這種真實~

好人是想幫助世界的人,但未必能有哪個能力甚至適得其反。

壞人是想擁有世界的人,但說不定刺激了其文明進程。

當然還有一些想要毀滅世界的瘋子,就不說了。

上著班,就碼這些。


根據題主的介紹,題主說的網文應該是那種強者為尊的爽文,那我下面就只說爽文。

我水平不高,應該會有許多錯誤,歡迎大家在評論中指出,但是請和平討論。

黑暗森林產生的原因是交流不便和技術爆炸,但是在爽文的世界觀里,交流不是問題,除了主角之外也很少有實力暴漲之類的情況,所以這並不應該算是黑暗森林,根據我個人的理解,這應該算是社會達爾文主義。

至於這個社會是怎麼正常運作下去的呢,我認為運作不下去。首先,這應該是個只看武力的世界,所有人都去提高戰鬥力了,沒有人去發展其他技術,那其他方面的技術水平應該不高,基本的武器(尖利的石頭總還是有的)應該還是有的,打雷現象也有,應該也能學會用火,這樣既能用火照明、攻擊,也能製作熟食,但是建築紡織之類的和打架沒有直接關係技術應該是得不到發展的。藝術可能會有,弱者可能會用唱歌跳舞之類的方式取悅強者,至於發展到什麼水平就不好說了。文字看情況,除非沒有「精神力」之類記錄信息的方式,否則爽文中專註於打架的人們似乎無心創造文字。

而且爽文世界觀中的人普遍能打,稍微厲害一點的一拳打爆石頭應該不是問題,而且還有繼續發展下去的潛力,所以最差也是和其他物種站在一個起跑線上的,不至於其他物種壓著打,通俗地說就是不太用擔心被獅子老虎吃了,這樣人們也不會特別熱衷去發展一些技術。

所以,在我看來,爽文世界中的人的形象可應該是拿著原始石器,穿著動物皮的原始人。

爽文世界觀的另一要素是「弱肉強食,強者為尊,弱者只是螻蟻」,強者看別人不順眼就能殺他,看到別人有好東西就搶,覺得這個人很有潛力就殺,一言不合就殺殺殺,今天B打A,明天C打B,可能你很能打,但是你還沒成年就被殺了,你運氣好活下來並且變成了,有一天突然有個更強者把你給殺了。這樣殺來殺去結局很可能就是最後只活下來幾個人甚至是一個人。

也不是沒有其他的可能,但是世界恐怕和爽文說的不一樣。

人們形成了「你永遠不知道比你更強的人什麼時候來殺你」這個共識,所以大家就和睦相處了,起碼不至於比自己弱的都隨便殺,但是這並不符合「強者為尊,弱者只是螻蟻」這種設定。

或者有一個絕世強者,誰的拳頭都沒有他的大,他統一了世界,為了保證自己的統治地位(也可能是為了防止世界被那幫動不動就殺殺殺的腦殘給毀了)禁止修鍊,這樣普通人可能為了生存就會像我們一步步發展下來。


這樣的世界基本不能正常運作,就像舞台布景一樣是死的,留給主角唱戲用的。像你說的,個人主義在一些末世的題材還是可以理解一下。但是大部分就是作者空想的布景,不要費腦筋琢磨他的社會體系。

還有就是,這種設定的世界展開情節太容易了。野獸廝殺不過是為了爭搶食物,配偶,地盤。寫人也這麼來,多輕鬆。


人性本就是自私的,而玄幻中的個體極度強化給了自私和唯我獨尊存在的可能性,讀者們在現實中無法滿足唯我獨尊的慾望,那就代入到小說中過過癮,也就願意看故事向這種可能性發展,所以這種小說比較容易火,自然就會多


個人主義本質上就不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建議把這些人送到初中或者黨校接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


不然宣揚什麼?集體主義?共產?大家一起吃大鍋飯?這樣看的爽嗎?誰看啊!


推薦閱讀:

剛入門的寫手選擇大平台真的好嗎?
20年來,網文界被埋沒的神作有哪些?
如何看待耽美小說上微博熱搜這一現象?
如何評價網路小說《走進修仙》?
有沒有強攻強受的耽美黑道文?不是黑道也可以?

TAG:小說 | 哲學 | 網路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