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和理性為何如此矛盾?

當感性與理性相衝撞時,更該側重於哪一點?


柏拉圖說過,「人類頭腦中有一位理性的御車人,必須駕馭一匹桀驁不馴的馬,只有用馬鞭抽它,用馬刺刺它才能使它就範。」這句話實際上就已經蘊含了人類知覺中理性與感性的關係。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人類大腦內部始終存在兩個相互關聯但區分的運作系統,第一個就是感性面,這個部分自我屬於天性本能,能夠對事物產生情緒,知覺痛苦和快樂。另一個是理性面,也稱之為反思系統,這部分大腦能夠進行深思熟慮,觀察並且反思行為。

wikipedia:Anatomical components of the limbic system

控制我們感性面的大腦區域叫邊緣系統。心理學家Paul D. MacLean認為在進化時間上,邊緣系統比我們的前腦出現地更早。邊緣系統同時也調節我們的本能,它更多作用是自身的生存和物種的延續。而生存是靠一個二元系統----「戰鬥和逃跑」來處理和實現的,它並不會從失敗中學習,沒有感覺和思考的能力----它的功能僅僅是執行。研究也發現,人類的絕大多數行為的產生都是來自這個區域。

而控制我們理性面的大腦區域,我們稱之為新大腦皮層(前腦)。它在進化的時間上較邊緣系統更短,後者可能有超過億年的進化,而前者可能不超過百萬年,這也就註定邊緣系統的留存部分對人類長期生存的意義更為重大。但是後者在功能上也非常重要,對動物進入群體生活和在惡劣環境中生存下來都有重要意義。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

你家的哈士奇不會將糧食儲存起來,等冬天來了不方便外出覓食的時候再拿出來,但是你會。你知道控制自己短期享樂的慾望。這個時候對人類行為的決策,更多是新大腦皮層在起作用。

大腦在進化過程中,並沒有像尾巴一樣消失,而是在原來大腦的組成基礎上進行構建。這也讓大腦中存在了更多的原始本能的成分。不過,這對於人類的生存也是非常有益的。

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的著作《象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中將人類的感性面和理性面的關係也做了更為深刻的類比闡述。

他將我們的感性面比作大象,而理性面比作騎象人。騎象人懂得分析,更為高瞻遠矚,他會對象下達行為的命令。但是他對大象的控制能力時高時低,很不穩定。而我們的感性面,也就是大象更為龐大,而且「聽不懂人話」,騎象人無法一直對其有很好的控制權。如果大象和騎象人對前進的方向不一致,騎象人對此往往束手無策。

這就是感性面與理性面的矛盾——一個在於渴望及時享樂,而另一個懂得剋制自己。不過,生活中我們的決策大多都是感性的,帶有情緒的。如果我們將感性融入理性,當自己的原始感性融入了理性分析,那麼我們的選擇可能更為有利於自己的長遠利用。

當然,感性與理性也不是一直矛盾著。很多人喜歡做計劃,實際上就是在滿足騎象人(理性面),它對計劃階段帶來的滿足感大於執行階段。而想要說服大象(感性面),不能用「人話」,它聽不懂,這也是我們知道計劃很不錯但不去執行的原因。而想要讓自己執行起來,需要我們的感性面配合。前者負責分析,後者負責執行,當他們方向一致的時候,他們的合作會很完美。

理性面的不足是總是原地打轉,不停地思考著,不停地分析著,它習慣於聚焦問題而非解決方案。另外,它對我們行為的控制相對大象(感性面)力量非常有限。而真正讓我們去執行的大多是「腦子一熱」的感性面。

Reference:

1.Jonathan Haidt(2006),The Happiness Hypothesis:Finding Modern Truth in Ancient Wisdom,NEW YORK :BasicBooks

2.Chip·Health Dan·Heath(2014),《瞬變》,譯者:姜奕暉,北京:中信出版社,第一章:關於改變,你所不知道的三個事實P6-7

3.Limbic system: Limbic system - Wikipedia

——————————

不到一天飯錢,卻可飽食一生的自我提升類書籍《反本能》銷售中,解答你80%的生活疑惑。點擊購買鏈接:《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衛藍)》- 噹噹圖書


感性 和 理性的衝突是人類認知/性格中的一個基本特點,其原因植根於人腦結構和功能的基本特徵(神經和生理性的),因此不會輕易因為人的主觀意識而變化。

從基本的概念開始逐步的理解這個問題:

1. 默認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 DMN)

默認網路[1, 2]是神經科學領域的一個基本概念,不過它的歷史並不算長,是隨著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3] 和靜息態磁共振(fMRI)技術應用研究的深化而發展出來的,這兩類技術通過研究大腦各個區域之間的代謝水平來反映功能特徵。默認網路的初衷在於研究大腦代謝水平的基準線(Baseline),從而據此研究大腦在處理注意力的、目的性的、外源性的任務時候的代謝水平。但是PET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在處理這些任務時候,一些區域的代謝水平會降低。因此Baseline並不存在一個全局的值,而是對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Baseline.這些區域代謝水平降低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注意力任務中體現了較好的一致性,反應出的是固定的模式,這個模式被稱為默認網路,實質也就是下圖中這些紅色和黃色區域 [4]:

此外,默認網路還被發現牽涉情境記憶(episodic memory processing)[5, 6] ,這一事實的日常意義在下文中會解釋。

2. 任務正激活網路( Task Positive Network, TPN)

人腦在處理注意力的、目的性的、外源性的任務時候,DMN的代謝水平會降低,與此同時,另一些區域的代謝水平會升高,這些區域被稱為任務正激活網路TPN [7, 8]:

不難理解的,在進行任務時候,大腦中的TPN活躍,DMN受抑,在休息時候則DMN活躍,TPN受抑。也就是,這兩個網路的代謝水平一般呈負相關關係 [9]:

換一種說法,這兩個區域組(網路)之間是對抗關係 [10],無論是在靜息(大腦休息)還是任務(大腦活躍工作)狀態下。

3. 社交與分析

但是,大腦皮層每一個區域從來都不是單功能,或者說任務特定的。也就是,每個區域都會參與多種任務。有趣的是,大腦中的社交任務相關區域與DMN區域重合很大,而理性分析(數學的、機械的)的區域則跟TPN區域基本重合 [11]:

更多的研究證明,DMN主要與共情能力、情緒自覺(emotional self-awareness)、社交認知和倫理決策(ethical decision making)這一類能力相關。也就是說, 它是人類感性認識的基礎結構,是我們認識自我反思自我的核心區域。而TPN則是分析性的、理性的,是我們得以認識客觀世界的核心區域 [12]。同時,我們在處理一類任務時候,處理另一類任務的能力會降低,也就是,我們的感性和理性表現出二元對立特徵。

這一對立的現實結果和表現是,當我們怒髮衝冠時候,情緒性的區域高度激活,這使得我們不能客觀的分析問題,不能合理的做出決策,表現出衝動型人格。而當我們長時間處理理性分析任務(投資分析、編程、數序和物理等),我們的共情能力又受到抑制,無法設身處地的去理解他人,我們的人類性因此湮沒了,表現出機械性的木訥。

4. 感性和理性的結構和生理固化

由於各人的生活經歷、教育和工作的關係,在日常中會更多的處理一類任務:更多的社交性的需要感性的任務或者更多的需要理性的分析性任務。前者對應文科類的教育和工作,而後者大體對應理科類的。

我們長期處理某一類任務,會增強大腦中對應區域的能力,從而在發育過程中強化其生理結構,也就是大腦功能的結構化,體現的是認知功能網路和結構網路的因果性[13],這一因果性是我們學習新能力的基礎。因此也能成就我們的外化性格:更感性還是更理性,更面向社交還是更面向分析,更人類化還是去人類化。

此外,長期處理一類任務還會影響內分泌,表現為催產素、睾酮等分泌水平的變化[14]。這些激素不僅影響性徵和性格,還影響神經認知。分別的促進社交性的和分析性的認知能力。從而形成反饋性的自鎖因果環,感性的人因此越來越感性,而且更難以變得理性;反之亦然。

5. 總結和其他

  • 感性和理性在認知結構上存在對抗關係,處理一類任務會降低處理另一類任務的能力;一個人不可能一會傷春悲秋,一會數理分析能力爆棚。
  • 這種對抗導致,長期處理一類任務後,即使在休息情況下,也會降低處理另一類任務的能力,也就是形成結構性固化,表現為性格的決然不同;一個人的性格不可能既像林黛玉又像張飛。
  • DMN除了與感性相關,如上文提到的,還與情境記憶有關。因此,感性和理性、文科和理科的人表現出完全不同的記憶模式,前者傾向情境式,後者傾向原理分析式。在導航(指路)任務時候這種差異表現的尤其明顯。前者喜歡標誌物相對性方法,後者喜歡數字和空間方法。

----

[1] Costandi, Moheb. "Default Mode Network." 50 Schlüsselideen Hirnforschun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5. 160-163.

[2] Buckner, Randy L., Jessica R. Andrews‐Hanna, and Daniel L. Schacter. "The brain"s default network."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124.1 (2008): 1-38.

[3] Raichle, Marcus 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6.1 (1983): 249-267.

[4] Raichle, Marcus E., et al. "A default mode of brain fun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8.2 (2001): 676-682.

[5] Greicius, Michael D., et 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the resting brain: a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default mode hypothesi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0.1 (2003): 253-258.

[6] Greicius, Michael D., et al. "Default-mode network activity distinguishes Alzheimer"s disease from healthy aging: evidence from functional MRI."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1.13 (2004): 4637-4642.

[7] Fransson, Peter. "Spontaneous low‐frequency BOLD signal fluctuations: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the resting‐state default mode of brain function hypothesis." Human brain mapping 26.1 (2005): 15-29.

[8] Fox, Michael D., et al. "Spontaneous neuronal activity distinguishes human dorsal and ventral attention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3.26 (2006): 10046-10051.

[9] Fox, Michael D., et al. "The global signal and observed anticorrelated resting state brain networks."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101.6 (2009): 3270-3283.

[10] Uddin, Lucina Q., et 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default mode network components: correlation, anticorrelation, and causality." Human brain mapping30.2 (2009): 625-637.

[11] Jack, Anthony I., et al. "fMRI reveals reciprocal inhibition between social and physical cognitive domains." NeuroImage 66 (2013): 385-401.

[12] Boyatzis, Richard Eleftherios, Kylie Rochford, and Anthony Ian Jack. "Antagonistic neural networks underlying differentiated leadership roles."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8 (2014): 114.

[13] Greicius, Michael D., et al.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reflects structural connectivity in the default mode network." Cerebral cortex 19.1 (2009): 72-78.

[14] Crespi, Bernard J. "Oxytocin, testosterone, and human social cognition." Biological Reviews (2015): 000-000.


理性是你與世界的相處模式,

感性是你與自己的相處模式。

如果你的感性和理性老打架,

只能說明你和這個世界相處的並不好。

一般和別人發生衝突的時候,

都應該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戰鬥力。

有能力打得過就開練,「我瞅你咋地!」;

要是打不過就先認慫,「大哥你鞋上有土,我給你擦擦。」。

同時回家練大招準備報仇。

和世界打架也是這樣,

當沒有能力改變世界的時候,認慫聽理性;

當自己能力足夠強大的時候,聽感性的,這輩子總要憑著感覺走一回。

anyway,

其實真等自己足夠強大的那天,

你會發現,

你和那哥們,

感性和理性,

你和這世界,

其實都想交個朋友。

也沒多大仇。


首先,感性和理性真的矛盾么?

如果說感性是第一次接觸時的初步感受,那麼理性是從感性中提煉出的抽象理念。也就是說,感性使你看到它,理性使你深入認識它。

世界上的事物太多,我們的精力太少,所以有很多事物我們僅僅停留於感性:我們感覺這樣不好,我們不喜歡這個東西。對於值得關注的事物,我們根據事物本身和感性認識進行層層建構,得到理性。然而,我們不可能擺脫感性就直接接觸到理性。因此,感性和理性是一體化的,只是一件事情的不同層面。

如果說感性和理性是矛盾的,那麼矛盾必然存在於由於理性的深入認識,而否定了之前的感性。世界在隱藏著自身,眼睛所看到的都是表象而不是本質。由於好奇心的驅使,你由感性邁入理性,既然接觸就無法再抹去,現在所能做的只是選擇去更加相信自己的理性判斷否定初次的感性,或者,更加相信第一印象的感性而否定這些理性判斷,對於這兩種選擇,每個人做出的決定都不一樣,也無所謂好壞,因為無論是感性認識還是理性認識,都是從屬於個人的,都不存在客觀的事實界定,也就是說沒有絕對真實正確的事情,因而都不可以輕易相信,你所關注的只是哪一種給你帶來的感受更深。如果你選擇的是感性,那麼就意味著你依賴某種第一印象寧願推翻後續的一些分析判斷,如果你選擇的是理性,那麼意味著你需要依靠一些分析判斷而不是某種初步印象得到結論。

根據克爾凱郭爾的《畏懼與顫慄》,除了選擇感性和理性之外,我們還有第三種選擇,也是最深層次的選擇,即宗教性(信仰),對於宗教性而言,既拋棄了感性的淺層認識,也不再進行水平低下能力有限的理性分析判斷,去擁抱信仰帶來的真實性,而不再去懷疑事物的本身。一個人進入宗教性,不能直接略過感性和理性,而需要從感性和理性身上邁過去,由第一印象獲得感性,再用思考判斷獲得理性,對於理性無法解釋的部分,就可以用宗教性代替它,完成信仰的一躍。宗教性並不代表盲從和迷信(不經思考而跟隨大眾),而意味著在經歷了重重思考之後,選擇和它融為一體,使它成為自身。


噫於言表......

感性和理性的衝突......題主該不會是以為——我想任性,但我知道任性之後的結果不是很好,但我還是想任性一回好難決定啊_(??ω?? 」∠)_

這叫衝突么......

這是任性(Fi)和客觀認識的抉擇=_,=

通俗暴力一點不扯理論,理性就是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理解性的一種功能或者能力,感性是感知性或者感受性,對某些事物或者自身狀態的察覺或者被動關注,亦包括過去的經驗為參考(因為也是感受過的╮(╯_╰)╭)。

這能有什麼衝突呢= =????

大概就好像......我一大早醒來不想加班但......一想想結果......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ˊ_&>ˋ

選擇軟妹幣還是任性?

說到底,會面臨這種「衝突」,大多數時候的大多數人只是想任性罷了。


《影響人們選擇的是情緒》

轉載請註明作者。

01.

女神們在拒絕追求她的男生時一般有以下這麼幾種情況:

「不好意思,我現在不想談戀愛,是我不好。」

「你很好,但是,我們不合適。」

「我們還是做朋友吧。」

其實它們說的都是一個意思:

我對你沒有感覺,我沒有心動,你沒有引起我愛的情緒。

如果你去問姑娘們啥叫沒有感覺,她們會告訴你:

「真的只是心裡沒有感覺......」

羅馬詩人馬歇爾有一首詩對此有精確的描述:

我不愛你凡爾博士,

卻說不出為什麼;

但我清楚的知道,

我不愛你凡爾博士。

從這裡我們可以初步的感覺到,情緒能影響人們的選擇,個體能感覺到自身的情緒,但卻對引起情緒的原因沒有意識[1]。

02.

情緒影響選擇的另一個例子就是新浪微博。

大家都知道新浪微博上遍布廣告與營銷號,很多人很反感,於是不再玩微博而轉戰微信朋友圈,用戶大量流失。然而馬蓉事件一出,猶如一顆炸彈,嘩啦啦炸出來一大片,很多潛水很久的微博號都蹦了出來;之後林丹事件再一出,更是一顆核武器,嘩啦啦又炸出來不少。

截至目前,林丹道歉微博轉發將近11萬,評論更是達到恐怖的91萬多。

兩次事件我不評價,我想說的是:

新浪微博的股價因此上漲了不少。

我要是新浪微博的高管,我一定天天盼著明星們出軌,它能極大的引發各路網民的各種情緒,雖然很多是不好的情緒,卻能讓他們回到我們的產品中來。

這就是情緒的力量。

03.

神經學家安東尼·R·達馬西奧在《笛卡爾的錯誤:情緒、推理和人腦》中講述了艾略特的故事。

艾略特是一名律師,因為腫瘤接受了大腦右側切除手術,手術後,他各方面都正常如初,但卻無法再做任何決定了[2]。

他的研究證明:人類的決策受到處理故事、情感、色彩、幽默的右腦的影響,具體部位為前額葉皮層的腹內側[3]。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具體影響方式我個人是這麼理解的:

如果我們將大腦分層,那麼情緒位於理性的下層。當情緒被激發時,它通過間接方式影響上層的理性,進而影響決策行為。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的庄錦英的研究表明:

情緒是對環境結構的內隱表達。情緒整合環境結構信息,自動影響決策過程[1]。

即情緒影響認知評估,進而影響理性,也就是平常很多人說的直覺或者感覺。

用商務諮詢專家和作家艾倫·衛斯的話說就是:

邏輯令人思考,情感促人行動。

Logic makes people think, emotion makes them act[4].

中國也有相應的話叫:心動才能行動。

比如上面的例子,許多人一看到馬蓉出軌了,林丹出軌了。第一反應就是:

我靠渣女!

我靠渣男!

我必須要上微博罵他們!

他們的怒火已經燃燒,憤怒的情緒已經佔領高地了。至於什麼新浪微博的股價、新浪微博上令人討厭的廣告以及這是否是一場營銷都不重要了,也沒有人再去理會這些事情。

04.

當然,我不是說情緒影響了理性就是不對的,不好的,不靠譜的。相反,情緒對個人具有很多積極作用,比如開心的時候我們的學習效率更高等。而且我認為我們都是人,只要是人,多多少少都是感性的。而情緒就像我們心中的小宇宙,它埋藏在內心深處,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我們。

我只能說我們盡量努力:

把本該屬於情緒的交給情緒,比如感情選擇;把本該屬於理性的交給理性,比如工作決策。

這就解釋了感性和理性的矛盾,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姑娘對自己未來的男朋友有各種要求,身高要有一米八,有房也要有車,能炒菜還要能寫代碼(理性上),但卻遇到一個一米七無房無車的普通男人也愛上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姑娘們都抵制渣男(理性上),卻有時候一不小心愛上了他們。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她們想要的,無非是一種感覺,是那種能夠帶著自己穿越荒郊野嶺,在寒夜中互相陪伴和溫暖的感覺。

我愛你凡爾博士,

卻說不出為什麼;

但我清楚的知道,

我愛你凡爾博士。

注釋

[1]參考自華東師範大學庄錦英博士論文《情緒影響決策內隱認知機制的實驗研究》,2003年4月。

[2]參考自安東尼奧·R·達馬西奧《笛卡爾的錯誤:情緒、推理和人腦》,紐約,1994年。

[3]參考自華中師範大學王珍碩士學位論文《達馬西奧的情緒哲學研究》,2015年5月。

[4]參考自艾倫·衛斯《百萬諮詢》,2003年。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teachertata陳緯天學習與成長

歡迎關注!


從哲學認識論或者形式邏輯學的角度講

感性是指注重感官知覺、經驗觀察來獲取事物信息的方式,是認知的低級階段,只能得到事物一些表象,

而理性是對感性認識接受的經驗材料進行綜合、概括、整理後,形成概念、判斷、推理的抽象思維的認知能力,屬於認識事物本質的高級階段。

在康德哲學裡,感性直觀、知性範疇、理性理念是屬於人的認識能力的三個不同階段,感性具有被動接受性,知性具有統攝能動性,知性也是狹義的理性。

另外說一下人的無意識、情感、情緒、本能、慾望、直覺是屬於非理性或超理性的領域,並不能等同於感性。

感性、理性、非理性都是主體的不同認識能力,說孰輕孰重已經涉及到價值判斷,應該說是不同能力應用於不同的領域,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科學就比較注重理性和感性,而藝術審美相對就比較偏重非理性非邏輯化的情感、直覺了。


不矛盾就不能互補了

----------------------------------------

楞嚴:純情即墮,純想即飛,

飛那麼高幹什麼,高處不勝寒

沒有感情的人不可愛,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我們所處的這個陰陽參半,陰極而陽,陽極而陰的世界已經是最理想的了


我是個常常喜歡標榜自己理性大於感性的人。

但仔細想想自己的人生,很多重要的抉擇,還都是以心去判斷的。

我覺得,感性和理性沒有優劣之分。

甚至於,更多的時候,是你自己根本無法控制走向。

理性告訴你,該如何如何——但只要感性沒有真正接受,往往潛意識接下去會催生出奇怪的行為。

所以,理性的抉擇是建立在感性也認同並接受上的。

只不過,有了理性,方向更明確了。

就像是行路,感性一個是老馬識途,理性是gps導航。


1.

答案很明確啊,當感性和理智(不是理性)衝突的時候,偏向於目的。

至於你是否明了自身的目的,那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出現目的衝突,那是更複雜和高級的情況。

送所有人八個字: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相關閱讀:

有沒有什麼自然科學理論瞬間擊中你以至於改變了你的價值觀?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人為什麼喜歡「貼標籤」?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情緒的本質是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直覺」的大腦運行機制可能是什麼樣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理智跟理性有什麼區別?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大家對格物致知的理解是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2.

至於感性與理智的衝突,

不是它們必然衝突,而是有可能衝突。

當人的認知過程分化出感性與理智兩種模式後,

它們便獨立運轉,同時存在潛在的矛盾——爭奪運行資源/神經元。

分化產生區別,區別即矛盾。所以,分化必然產生矛盾。

相關閱讀:

哲學中的矛盾如何定義?與生活中的矛盾有何區別?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感性和理性不矛盾。

感性的對立面是麻木,

理性的對立面是非理性。

我二十歲的時候還像題主一樣傻乎乎的以為感性和理性是對立面,老是以這為出發點思考問題。


我是愛你的 這是感性

你是自由的 這是理性

一般大多數情況下

理性戰勝感性


感性說,你很重要

理性說,你不重要


這裡已經有dalao給出了神經學上的解釋,也算是進因(proximate cause)。

我在這裡嘗試探索一下遠因(ultimate cause),有不對的地方請dalao們指出。

在生物學中,進因往往是指分子和生理上的解釋,而遠因則是從進化論的角度上來解釋為什麼它們會這樣(為什麼大腦的構造造成了理性和感性的存在)

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大腦的重要性和優越性在於它可以更快,更靈活的幫助生物應對不同的狀況。舉個例子,有些生物只能靠生來確定的固定的神經網路做出對各種不同突發事件的應對,往往這些反應並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但是有大腦的生物可以在腦中根據經驗和基因決定的更複雜的神經網路做出簡單的預判,從而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感性,我在這裡視它為情緒,很大程度上是大腦神經網路中基因決定的一部分。舉個例子,不同的文化都會對人的死亡表現出悲傷和重視。進化學家認為感性是在進化過程中慢慢被選擇的一些生存策略,即這些感性幫助我們更好的做出對生存有利的決策。

而理性在進化的意義上和感性很不同。理性思維的代表即科學思維,這並不是一種所有人都與生俱來的能力。Wolpert在他的書The unnatural nature of science中指出,理性思維在生存上的價值是微乎其微的。人們不會因為能理性地接受日心說就可以更有效地獲得食物。

同理,這也算是為什麼理工生沒有文科生好找女朋友。

所以,感性可以被視為在自然歷史中被選擇的神經網路,而理性則是在人類生存確保的前提下發展出的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

不過,這種探尋遠因的解釋有一個硬傷:你好像並沒有方法去偽證這個說法。也就是說它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科學理論。

先寫這些,想到什麼再補充。


很多人會建議側重理智。

過來人建議側重情緒。

弄情緒自己情緒真的在索取什麼,會讓你的理智更好的做決定。

在情緒被不清不楚壓制的時候,情緒會從人的各個角落冒出來,並引發其他失控行為,併產生損害。


能不能發現矛盾,這件事本身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分水嶺。

感性的人用感性掩蓋和忘記矛盾,理性的人用理性陷溺於矛盾。


當你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說明你應該會更偏理性


感性與理性有時互襯互托,有時卻是背道而馳。不同的年齡特徵,其感性與理性體現比例大小也不苟同,年少時感性多於理性,年長時理性多於感性。當到達一個特定的年齡階段時,感性於我們而言僅僅是生活的點綴,甚至可有可無。畢竟有時感性有時恍似海市蜃樓,短暫而不現實,虛幻而不真實。一旦感性漸漸的褪色時,理性就自然佔據了一個人思想的大部分。感性讓我們發現生活的表面色彩,而理性卻讓我們感知生活的本質。感性可以讓我們多夢,而理性卻又使我們對夢有真實的認識。 人之一生,應該用理性來支配感性,而不是用感性來抵消理性。當理性作為基礎與先導時,感性才更直觀合理,這樣才能讓一切事物投入眼而匯於心,然後濃縮成最本質的東西,那就是真實的認識與體驗身邊的一切。


人都會偏於感性,絕對理性不可能發生在人身上


感性是簡化的人腦反應機制,比如有人在背後說你壞話,你會本能的感到憤怒,而不是分析之後得出結論說你壞話這件事對你有害之後再憤怒。

有時候這個反應機制會有延遲,比如明知道不該如此卻還是感到不爽。這時候還是遵從理性分析比較好。


推薦閱讀:

你們想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看到人類最高的成就是什麼?
自覺膚淺的人如何增強對世界的敏感和思維的深度?
如何評價 Instapaper 新增的 Speed Reading 功能?

TAG:哲學 | 情緒 | 認知 | 性格 | 神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