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道」理解為上帝嗎?

其中道為老子《道德經》中的道。


為啥被人催答……我最近被人催稿子還要寫報告要忙哭了……

然後我不是匿名用戶……這種題我就算(像現在這樣)瞎答也不會匿名的,我匿名回答的題目都是嘿嘿嘿~

以下無責任裸答,各位看客不要太認真。

首先我不知道道家中的道到底是什麼……所以只能粗淺地理解為「客觀規律」,類似於中世紀哲學中經常講的lex naturalis。

那麼看上去,任何一個正統的基督宗教哲學家中的上帝觀念都和這東西不符,比較接近的可能是斯賓諾莎的上帝,然而他的上帝觀無疑非常異端。

1)正統基督宗教中的上帝一定必然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因為他必然是聖三一的,必然包含一個至善且絕對自由的意志,神的自由意志絕不受(他自己所創造的)自然規律的支配,但道家的「道」沒有自由意志,它只是永恆運行的自然規律本身。

2)此外,道家中的「道」和人的關係,和正統基督宗教中的人和神的關係大相徑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在道家的「道」這裡,沒有人與萬物,人與人的區別,但在正統基督宗教學說中,人具有特殊的地位(神的肖像)的,人與人之間也是有所差別的(各種版本的預定論)。

3)「道」和「無」的關係和「神」與「無」的關係大相徑庭:在道德經: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看上去,「無」是一個比「道」本體論意義上更基礎的東西,或者說,在道家,有和無是同一個東西,兩者的辯證關係構造起了這個世界。(黑格爾送了老子一搜遊艇,禮物刷起來666)

但是正統的中世紀天主教宗教哲學思想中,上帝無疑是絕對的,完美的有,而無,或者缺乏,或者什麼之類的,則是惡的起源,是(多多少少)要被排斥的。

4)「道」有種「天道輪迴」的感覺,強調一種周而復始什麼什麼之類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個基督宗教裡面絕對沒有。甚至神也沒有什麼「我把世界造了再毀滅再造再毀滅」這種想法,因為這不符合神本身的至善性質。

倒是硬度教的SP哥哥(=濕婆)喜歡干這類事情(?):

傳說,其妻雪山神女從後面用雙手摀住濕婆雙目,瞬時從濕婆額頭出現第三隻眼。額上的第三隻眼能噴毀滅一切的神火,在宇宙周期性的毀滅之際,他會用這隻眼睛殺死所有神和其他一切生物,他也曾隻眼將作惡多端的金、銀、鐵三座惡魔城市和引誘他脫離苦行的愛神燒成灰燼。

(選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9%BF%E5%A9%86)

(我對這事兒有印象是因為康德在《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一開篇就大談濕婆sama,有興趣也不要點開看哦:http://www.zeno.org/Philosophie/M/Kant,+Immanuel/Die+Religion+innerhalb+der+Grenzen+der+blo%C3%9Fen+Vernunft/Erstes+St%C3%BCck.+Von+der+Einwohnung+des+b%C3%B6sen+Prinzips+neben+dem+Guten%3A+oder+%C3%9Cber+das+radikale+B%C3%B6se+in+der+menschlichen+Natur)。

5)從而,在生活方式和道德、靈修上也會產生巨大的差別,這個大家自己腦補就好了。

QA:

EU呢,最近出了個報告,說你家奎哥(阿奎那)姿辭神=自然規律,你有什麼看法?

一π狐言,sum valde indignabundus(哲學文章里從來沒見過)!阿奎那世界觀裡面有個理性的世界,還有個啟示的世界啊!「我要為理性划出界限,給信仰騰出地盤」,這話聽說過吧?你以為《聖經》裡面一堆神神鬼鬼的東西往哪兒塞?塞不進他的哲學體系奎哥還用在大聖教裡面混?還能混成宗師?真是na?f!

所以阿奎那那裡有所謂lex naturalis(自然律)和ratio Dei(神的理智),而後者是包含前者的,前者只不過是後者的一部分,而後者則與神的意志一致,也就是說,神可能會「做」一些「自然規律無法解釋」的事情,但是這都是出於他自己絕對的自由意志=他自己絕對的理智,這是我們的理智無法把握,只能膜的。


恕我冒犯某位基督徒的答主,先行道歉。

答主說「道成肉身」,就是聖子耶穌基督,就是道成而人。那麼,反過來,我想問:肉身可以成道么?就是普通人,能成道么?如果能,那麼,成道的普通人,其地位如何?等同耶穌基督,還是道本身的上帝?

我之所以問這點,是因為這一點,才是老子的「道」和聖經的「道」的本質區別!聖經的道是用來膜拜的。老子的道是用來悟通和掌握的!參看下這位基督徒答主的引文,就會發現兩者的論述本質,老子的描述是儘力說清道的本質,是如何運作的,使人去參悟它。而「福音」中在描述道時,是一再說它的偉大(確實偉大),而引人崇拜。

這是本質區別!所以我反對答主的所謂聖經說的比老子清楚的觀點。客氣一點說,兩者不是一回事。

老子的道,也就是中國道家的道,是承認普通人可以參透,可以悟透,可以掌握的,然後你就是「神仙」。道家說,「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知基督徒是否敢說,自己不受上帝主宰?

即使把概念偷換成「道即上帝」也沒用。因為信仰上帝的人,信仰聖經的人,首先承認的是有一個造物主,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神」。其次才是「道即上帝」。而道家是不承認造物主的,雖然道教中神仙眾多,他們本質上是為了教化世人才被創造出來的的某種自然現象的形象化。也就是說,他們本質是某種自然規律或自然現象。但是因為有些普通人比較難以理解某種規律或現象(古代人么),為了省事,就直接說這是某某神仙好了。這個觀點道教自己本身都是承認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神」。玉皇大帝也不是,他也是人修鍊,悟透道之後才成神的。嚴格說起來,他是「覺者」,就是掌握了真理的人,而不是神。道家很多神仙都是這樣的。也就是說,道家的「道」在「神」先。不存在造物主,人悟道即可成「神」,你就跟「上帝」一樣偉大。這是二者本質區別。

順便說一句,佛家也是類似觀點,悟道之後就被稱為「佛」。佛不是造物主,釋迦牟尼佛等過去、現在、未來佛都是人修鍊的。如果你能悟道,你跟他們一樣偉大。

我還是比較喜歡這樣的觀點。

為了避免不同宗教的答主不快,我需要說明一下,我說的跟「上帝」一樣偉大的這個「上帝」,指的是「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也就是玉皇大帝,本來「上帝」這個簡稱,也是專指他的。後來被用濫了而已。


老子說的道是萬物的根本原因。

上帝怎麼定義的呢?

如果特指基督教的上帝的話。上帝=神。是全能的創造者。

從這角度思考的吧。老子說的道和基督教里說的道是一個事物。

區別在於基督教喜歡擬人化的描述上帝。

而老子的道沒有擬人化的傾向。

但是無論如何,道或者上帝,既可以是擬人化的,也可以非擬人化的。因為他是一切的總和。

另一方面,基督教裡面的上帝定義也是相當複雜的。

基督教教義規定:聖父耶和華、聖子耶穌、聖靈是三位一體的上帝。都是上帝,是同一個上帝。又有三個位格。

所以基督教的上帝有 Lord GOD、jesus、holy ghost。至少3個名字。所以簡單對比也是不嚴謹的。


道,象帝之先

《老子、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看書要認真,最好能背誦。你該不是只看了第一章吧?


斯賓諾沙的上帝就是道


可以啊。歷史上「道」本來就是原始巫覡宗教里人格化的上帝「太一」,後來被道家給哲學化,才變成了「道」。

質言之,在重視星象的原始宗教里,「太一」本是最尊貴的北極星星神,掌管人間吉凶禍福。在先秦哲人的努力下,太一被精神化、哲學化了,變成了元氣、宇宙本原、開天闢地的宇宙法則「道」。

「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名,謂之太一。」——《呂氏春秋》

「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莊子?天下》

對太一的祭祀貫穿了整個上古——一直到漢武帝,太一仍是最高神祇。後來儒生要拜皇天上帝,太一才和皇天上帝合體了。

人類悟出這種不可知論的、超道德的至上神的存在,是遲早的事。斯賓諾莎和老莊應該有很多話可以聊。


先提綱挈領:

這很大程度上與和合本的翻譯有關。

在這之前,請您欣賞RossiniVerbum Supernum Prodiens

=====================================================================

以下是論述過程:

其實有人會把《道德經》中的「」和「上帝」的概念混淆,我一點兒也不覺得奇怪。

我們首先來考察「上帝」一詞的中文來源。當然這也是利瑪竇向儒家士大夫傳教時所選取已有的中文辭彙來描述這一概念。當然正是由於這是道教已有神明的名字,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跟用「Baal」來稱呼吾主有相類似的含義。「天主」一詞一開始也有這個嫌疑,此詞來自於《史記.封禪書》所載:「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所以一度出現了後來連「天主」二字也禁止的局面,只許稱呼「陡司」(Deus)。當然如果有吳語地區的朋友讀「天主」二字,其讀音與Deus其實已經非常接近了。

拓展閱讀:利瑪竇禮儀之爭年表

然而在當今的語言環境下,當我們談起「上帝」和「天主」這兩個辭彙時,已經沒有人會在第一時間產生「這是道教原有辭彙」的概念了。因為實際上道教體系和中國民間信仰體系其實還是有區別的,所以在中文語境下「上帝」和「天主」兩個詞的陌生程度,並不亞於「沙發」和「摩托」這樣的外來辭彙。=====================================================================

那麼「」呢?

」不一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恐怕應該是基礎通識教育最入門的部分了吧,無論教育水平如何,幾乎人人都聽過說過這句話。無論他們理解不理解,已經先入為主在腦中大概形成了「」這個概念的sterotype,不過要詳細描述這個概念那是做不到的。我們假設這樣一個情境:你隨機在路上問一個路人:「你好,你覺得『道』這個字是什麼含義呢?」路人多半會會這樣說:「就『道可道,非常道』唄~哎呀你懂的~」這個模糊概念的精髓恰恰就在於「哎呀你懂的」這樣一個表述裡面。=====================================================================

那和合本的問題在哪裡呢?

首先就是「約翰」福音第1章1-2節。其實不僅僅是和合本,我查閱了數個誓反教經本的經文,對比如下:

和合本(CUV/CUVMP):

1:1 太初有道,道與 神同在,道就是 神。

1:2 這道太初與 神同在。

聖經新譯本(CNV)

1:1 太初有道,道與 神同在,道就是 神。

1:2 這道太初與 神同在。

中文標準譯本(CSB)

1:1?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1:2 ?這道太初與神同在。

呂振中譯本

1:1 起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是上帝之真體。

1:2 這道起初與上帝同在;

恢複本

1:1 太初有話,話與神同在,話就是神。

1:2 這話太初與神同在。

對比這些主流(或相對主流)的誓反教譯本,我們發現「太初有道」這四個字的分量太重了,而許多後續版本的修訂,都是按照和合本的框架來的,可以說和合本的痕迹太重了。很多人,尤其是以「文化基督徒」自居的這群人,談起《聖經》文本的語言性,上來就推崇「太初有道」,可是你要問他們,這四個字究竟優美在哪裡?這又無從說起了。這和上面所說的「就『道可道,非常道』唄~哎呀你懂的~」這種感覺是非常像的。那麼這種同名sterotype概念混淆的情況就產生了本題:

可以把「道」理解為上帝嗎?

緊接著,按照文本說的「道就是 神」,就呼之欲出了。那麼按照文本表面的意思,我們發現「道可以理解為上帝」這一句為真。=====================================================================

問題就在這裡:道可道,非常道。

和合本對中文原有語義的篡奪,就體現在這裡。這可謂是一場極為失敗的本地化運動,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讓「」這個字在雙重語境下都丟失了原意。其實這並不是基督宗教第一次嘗試本地化,早在阿羅本於635年把景教傳入中國時就開始了,但是過度的本地化恰恰使他喪失了自己的特色,使「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

彌師訶說天尊序娑法雲。

眾生無人敢近天尊,善福善緣眾生……然不墮惡道地獄即得天(道),得如有惡業,家(生)墮落惡道,不見明果,亦不得天道。……天尊受許辛苦,始立眾生,眾生理佛不遠,立人身自尊,善有善福,惡有惡緣。

天尊身在明樂靜度。安居在天,皆諸佛為此風流轉世間,風流無處不到,天尊常在靜度快樂之處,果報無處不到。

天尊受許辛苦,始立眾生,眾生理佛不遠。

此人及一依佛法,不成受戒之所。

先遣眾生禮諸天,佛為佛受苦置立。

聖上宮殿,於諸佛求得。

人來向水字於父、子、凈風,處分具足。

慈父、明子、凈風王。

無上諸天、三才慈父、師帝。

大師(即父) 是,我等聖主,大師是我等法王,大師能為普救度,大師慧力助諸贏,我嘆慈父海藏慈。

妙身皇父阿羅訶,應身皇子彌施訶,證身盧訶寧俱沙。

三一妙身,三一分身,三一凈風。

大量的這些景教語句,如果不點名是景教,上面這位「道可道,非常道」的路人難道能輕易把它們和佛教、道教的經句區別開來嗎?我很懷疑。

而景教經句昔日的命運,恐怕就是「太初有道」這句的命運——這四個字,你把它用毛筆一寫,然後一裱起來,又有幾人能把它和「約翰」福音這四個字聯繫在一起呢?

更有甚者

當然,我不是在這裡說不該本地化。然而,這樣讓兩邊都摸不著頭腦的本地化並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

=====================================================================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理解「太初有道」?

我們先來看這句話的天主教譯本:

若望福音

1:1 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

1:2 聖言在起初就與天主同在。

Ioannes

1:1 in principio erat Verbum et Verbum erat apud Deum et Deus erat Verbum

1:2 hoc erat in principio apud Deum

所採用的辭彙是聖言Verbum。英譯本怎麼說呢?不管是天主教的DRV還是誓反教的KJV,還是後來各式各樣的讀本,都是Word。因為馬丁路德在教改的時候選的就是Wort(而不是Zeitwort)。而考察原文的話

這就是很多人在吹的Logos——「笛卡爾的邏各斯上帝」。

從語義所包含的內容上來說,恢複本(對這個版本略有所知的人應該知道它其實並不受待見)的這個「」反而是更為接近的一個翻譯。=====================================================================

回到「」的本身:道可道,非常道。

當然,我在考察誓反教的查經資料的時候,考察了

《丁道爾聖經注釋》

《每日研經叢書》

《新舊約輔讀》

《精讀本聖經注釋》

《馬唐納注釋》

《賈玉銘要義要義》

《聖經難題彙編-艾基新》

《新約聖經難題-蘇佐揚》

《聖經註解-黃迦勒》

《摩根解經叢書》

《啟導本聖經注釋》

《靈修版聖經注釋》

《田雅各要義》

《雷歷研讀本聖經》

《叫父因兒子得榮耀──約翰福音讀經札記》(王國顯)

《約翰福音要義》(黃共明)

《約翰福音信息》(朱永毅)

《神兒子豐滿的見證》(史伯誠)

《默想約翰福音》(史百克)

《從約翰福音看門徒的含意》(許道良)

《約翰福音的研究》(趙柳塘)

《從約翰福音中認識主耶穌》(吳明節)

《新與變——約翰福音的七個神跡》(蘇穎睿)

《新世紀.新生命》(陳濟民)

「約翰」福音的注釋,這裡「」的概念都遵從「聖言」這個內涵所包含的內容。實際上不要看這麼多書名,我一個一個鏈接點進去查看誓反教注經內容,連同我嘲笑他們一些顯而易見的錯誤在內,花時不超過5分鐘。

我很懷疑中特誓對和合本的研究有沒有我這麼認真的。Hmm~~

=====================================================================

至於道家的道和基督宗教的Verbum概念的區別,可參見 @歸伶昌 大神的回答。

=====================================================================

留個作業:

道成肉身怎麼理解?


不可以,完全是兩回事。


不行,上帝是有人格的,道是沒有人格的,正所謂大道無情,生育天地。按照《聖經》的記載上帝曾經和摩西交談。《舊約》中的上帝更是明顯偏袒猶太人,但是大道無形,大道在萬事萬物之中,按照莊子的理解,再卑微的事物上也有道。

說個裝逼的

有些宗教徒說啊,你們的神是泥土做的,木偶雕的,在廟宇之中。我們的神無處不在。但是按照《道德經》中所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已是天地母,哪裡都在的好不好!


題主三思。

道在屎尿。你這麼形容上帝。當心基督徒揍你啊。


當然不能。

道是規則,是原理,是物質演化,一切事物運動的根本。我們所學的,所做的,所見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追求道的一部分。

道沒有靈,沒有意志,也不會說要有光,也不會覺得光是好的。同樣也不會把光和暗分開。因為有光,有暗,是自然運作的結果,他們就是道本身,道的體現。

同樣的,道也不會創造人,不會判斷人,不會把人放在什麼地方或者驅逐到什麼地方,不會要求人去祭祀,不需要人去崇拜他,也不會去懲罰任何不信仰他的人。

你不需要在任何時候去感謝他。因為世間的一切,不管是好的壞的你喜歡的不喜歡的,都是道的體現。

廣義的說,一切的思考,行為,追求。印度教,佛教,亞伯拉罕教,道教等等的一切宗教,哲學,都是人們在精神上對道的理解和思考,也是道在不同環境和社會下的運作的體現。

一切的現代科學,都是在物質層面上對道的研究。同樣也是道自然運作的結果。

道是一切,是萬事萬物的集合,是萬物運作的根本原理和結果。

道到底是什麼呢?曾經有人給出了答案,但我們不知道為什麼。

42


盲人摸象,各取一端。何況是表達能力及其有限的語言?

所以老子說,「強為之名」,這只是一個代號而已。

道也好,上帝也好,都只是各個哲人對世界究竟答案的探索,都屬於世界這頭大象的一部分,所以具有共性。但由於客觀條件的不同(比如生活環境,思維方式等)導致了看似不同的表達。

就好像,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所以你問,道可不可以換成上帝?

我會說,如果從他們之間的共性,也就是這個世界的究竟答案來說,可以換。

這個,是我們互相包容學習的基礎。

但是,要從具體研究和掌握的層面來看,那是絕對不行的。

因為不同的理論體系對待具體問題上有不同的方法和認識,而一個理論概念從來都不是脫離具體形態而單獨存在的。就好像西方講法制,我們過去也有法家,但你能說這兩個依法治國是一樣的么?

最後,嚴謹的說,你說的道,和上帝,我們誰都沒法給出一個確切的解釋,畢竟老子和聖經的作者已成過去,更不用談他們之間的比較了。

所以我們能談的都只是一家之言,更何況,你潛意識裡所認為的關於道的世界本源方面的解釋,也只是一方面。

可能老子就是講聖人南面的治國之術,而所謂的道,只是對君主統治合法性的理論基礎而已,不一定有現在這麼看起來高大上解釋。我比較傾向於這種解讀~


占坑。

道和上帝就其所涵蓋的自然對象而言,它們是一致的,但它們對自然對象的表達以及在呈現事物內涵的過程里是完全不同的,這種不同使道和上帝自身呈現出本質的不同。

以下詳述。


不可以!

如果你非要類比的話,那麼上帝約等於三清的合體,同時上帝還兼職天帝/玉帝統御世界的職責。嗯,還兼職閻王!閻王是人死即進行審判,上帝嘛,大家都等著吧!

咳咳,因為是道教徒,我還是換一個無害的說法吧,不過,剛寫的也不刪了。

道是什麼呢,道就是你計算機運行的一系列設定,他從簡單的0和1,逐漸勾勒出一個新的世界,直到現在,這個世界被稱作萬維網,網路世界。

而上帝是什麼呢?上帝就是有一天你的計算機突然產生了智慧,於是這個智慧生命說『我創造了這個五彩斑斕』的網路世界,也許剛一開始你覺得這個智慧生命說的不對,但細細思考,上帝也沒說錯。

呃!當然,上帝的信徒堅定相信,道與上帝同在,認為網路世界從一開始的0和1就擁有智慧。

呃!當然,也許這個世界在誕生之前的存在是永恆存在呢。。。。


不可以。上帝很無腦的。


不可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由此可見,老子口中的道是萬物根本,不具備自由的主觀意志,即將世界的起源歸結於簡單的事物,從而劃分到樸素唯物主義。

而基督眼中的上帝是萬物的創始者,是具備主觀意志的客觀事物,屬於客觀唯心主義範疇。(聽說不同的流派眼中的上帝是有區別的,不過沒關係,都是主觀意志的化身

┑( ̄Д  ̄)┍)

一個有意識,一個沒有意識,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這麼來說吧,假如上帝是一名程序員,而這個宇宙的一切都是基於他寫的程序,那麼「道」,就是蘊含在宇宙程序中的上帝看待這個宇宙的思想。


喬達摩.悉達多拋妻棄子離家出走,又拒絕中印度國王聘請當宰相的要求,圖什麼?答曰:他想尋求真理,他不是為了掙錢而求學,是為了知道真理而求學。佛陀的前半生,就是試圖尋找到一個本體,證明本體論的正確,存在一個本體能夠將人們解脫出來,印度人把其稱為梵,中國人稱為道,近代人稱為權力意志。對於這個本體,印度人是通過研究邏輯、哲學、瑜伽、苦行、祭祀等方式試圖去接近。至於其中有沒有實際內容誰也不知道。據說印度的第一位瑜伽師濕婆就是通過瑜伽去認識到它的,他也因此被神話成濕婆神。但是悉達多在經過長期研究、實際調查,同時他的瑜伽水平也在達到超過濕婆的水準後,確信並不存在一個本體——儘管他一開始相信存在這麼一個本體。他最後做出一個結論,不存在一個本體,沒有一個本體能為誰帶來救贖,世界中的一切存在是條件充分所導致的結果,世界中的任何內容都不可能永遠存在,這就是所謂的緣起。在道家中與緣起對應的是大道。但是道家認為存在一個道——道家在認可不存在一個不滅之本體的同時,依舊認為存在一個本體,這是因為實際上的確存在一個本體,只是它並非不朽,佛陀之所以否認它,是因為它依舊是世界之內的內容,而不是像婆羅門們說的那樣它是超越了存在這個屬性的存在。


那可比上帝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翰福音)

作為自下而上的認識與領悟,老子的道,的確與基督教中的上帝非常接近。然而,作為上帝自上而下直接啟示的聖經,在對上帝屬性啟示的全面性、完整性而言,老子的道論,實在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推薦閱讀:

怎麼理解方舟子所說的:捧胡多為偽君子,罵魯必是真小人?
人的求生欲從哪裡來?
你是怎樣理解「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這句話的?
我們為什麼愛美得東西?
如果說群眾是盲目的,那民主還有什麼意義?

TAG:哲學 | | 上帝廣義 | 宗教 | 道德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