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歲文藝女青年想永遠保持完璧之身,拒絕性經驗,正常嗎?
女文青是萬年少女心專業戶,平日喜歡讀麥克尤恩、博爾赫斯、福克納的書以及蘭波等一眾基佬詩人的詩集,高中就激賞王小波,文學中的性描寫也看過不少,卻執拗地不想談戀愛因為懼怕性經驗,虔誠地相信柏拉圖所說的「任何一種快樂都不如肉體的快樂來得更巨大、更強烈,但同時也沒有什麼比這更缺乏理性的了」。
文藝女青年的通病是,她們往往將原本單純的事物過於具象化。
話劇是要時常看的,但只有小劇場才能體現表演功力;博物館、美術館和畫廊是必經之地,蒙德里安與杜尚要如數家珍;MUJI實在有些濫了,還是擺奈良美智比較有格調;搖滾樂當然也是可以聽一聽,但迷笛草莓什麼的太擠了,最多去摩登天空捧捧場。
姑娘,你太注重過程與姿態了,以致丟掉了本質。
就拿文字來說吧,愛王小波就愛王小波了,何必弄出個「激賞」呢。難道非得加個「激」字,才能表達你內心的腫脹與不安,才能像朵將開未開的花,在晦暗中歡喜地低下腰,一直低到塵埃里。
這些多餘的修飾,就像思維中的蔓草般,不斷地擾亂著你的判斷力。
所以,你的問題是想太多了,以至於混淆了現實。
你讀麥克尤恩、博爾赫斯、福克納,看蘭波等一眾基佬詩人的詩集,你「激賞」王小波,你對他們的性描寫了如指掌,這都很好。可這跟你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呢?你對他們的文字無比認可,你就得把自己調整成雲淡風輕、寵辱不驚的完璧模式。
這都是哪跟哪呀?
難道我讀尼采,我就得帶著鞭子去見女人;難道我看薩德,就得隨身常備手銬和低溫蠟燭;我也一樣「激賞」王小波,但我肯定不會把自己當成王二,而現實中也沒有陳清揚。
生活不是書,你可以在書中體驗生活,但無法在現實中攀模。
我們閱讀,是因為我們需要藉助別人的視角,看到另一個廣闊的世界;我們閱讀,是因為我們需要藉助別人的智慧,拓展自己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我們閱讀,是因為我們需要藉助別人的靈性,讓自己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閱讀是很美妙的一件事,但它僅限於你的精神領域,它不該也不能涉入你的現實生活。沒有哪一本書可以當你的聖經,聖經也沒有要求你亦步亦趨地模仿。
生活當然可以很詩意,但必須是你自己的生活。
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會給自己樹立一到兩個座右銘之類的金諺,這是鞭策與激勵自己的手段,不管有沒有用,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金諺並不是真理,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柏拉圖是說過這句話,但他還說過:「神遵循一種追求完美的造物原則,他總是將理智放入靈魂,將靈魂放入理智」。這樣人的理性與非理性達到一個和諧的狀態,也只有把靈魂和肉體結合在一起,將整個世界造成為一個有靈魂的活物,才能導引人無限接近、走向理念世界。
你看,理性這個東西,從來都不是獨坐空閣可以冥想得來的。
肉體的快樂,只限於經歷過的人才能明白,理性亦然。你沒經歷過,不可奢談領悟;你沒探索過,不可妄言了解;你連另一個世界都沒有見過,談什麼虔信。
你所謂的虔信,只不過是盲信而已。
而你舉出的這些理由,都不是真正的理由,你只是拒絕成長罷了。
你並不是不想談戀愛,你只是不懂應對情感糾葛;你並不是不想有性經驗,你只是害怕性關係所帶來的傷害;你就像個小孩,你希望有個溫暖而又安全的港灣,從父母、家庭的庇護走出來,再走入詩歌、文藝,還有柏拉圖的城牆裡。
所以你用文藝把自己武裝得嚴嚴實實,就像全副盔甲的堂吉訶德般,以一種刀槍不入的姿態展現在外,對著子虛烏有的風車發起一次次衝鋒,只有這樣你才能免去外界的槍林箭雨。
你把自己關在舞台上,穿上華麗而又炫目的戲服,以為所有的聚光燈可以點亮你,所有人都在為你歡呼鼓掌。但舞台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宏偉,而底下的觀眾也寥寥無幾。
因為你的所有表演,都是小孩子式的孤芳自賞,充滿著幼稚而又可笑的執拗。
姑娘,是時候扔掉你的戲服了。
生活的舞台,遠比書本、戲劇和電影上要來得宏達壯觀。你得會唱念做打,你要懂粉墨油彩,你能跳得起刀馬旦,也能舞得動水袖。所有的劇本都由你自己編寫,所有的台詞由你自己創造,所有的悲歡離合也都在你的腳下。
你不能永遠躲在文藝的盔甲下,文藝也無法提供足夠強硬的壁障。你總是要長大的,而盔甲總是在慢慢變舊。莫到某一天才發現,那層盔甲已經束縛住了自己,再來追悔。
有些事情,註定要嘗試,要經歷,要去面對的。
你可以躲開,但不會躲得了一輩子;你可以視而不見,但它始終縈繞在耳。
不要畏懼受傷,每一道傷口都是你強大的見證,畏懼不前的永遠只是弱者。不要害怕心碎,註定是脆弱的東西,越早打破它們越好,你將獲得更為蓬勃有力的心臟。
你的少女心,只能停留在少女時代。
而少女時代總將過去。
是時候該長大了。扔開你的麥克尤恩、博爾赫斯與福克納,把蘭波和王小波深埋心底,讓柏拉圖與他永恆的理性見鬼去。
在你這個年齡,遵循自己的內心,順從自己的慾望,沒什麼錯的。
人的見識、財富、氣質都可以與日俱增,但青春年少卻無法追回。
請珍惜你的青春年少,因為她們不會復返的。
你想要文藝,那就大膽地去文藝;你想要理性,那就冷靜地去探析;你想要愛,那就按你想要的方式去愛。
沒有誰是你的導師,也沒有什麼萬能金諺。
二十一歲的姑娘,你應該有很多奢望,你應該去吃,去玩,去愛,去冒險......
因為這是你的黃金時代。文藝女青年大多有著高於平均水平的性經驗
你想怎麼使用自己的身體,就去怎麼用,零封還是天天用,是你自己的事兒,與旁人無關。
如果你期盼中的使用方法違反所在國家的法律,瞞的好或是躲的巧,同樣與他人無關;如果他人違背你的意志使用你的身體了,不可以。
遇到這種事兒馬上報警。
你想給自己貼什麼標籤,就去貼唄,紋身上都行,崇拜誰或者anti誰,是你自己的事兒,與旁人無關。
但如果你想代表某一部分人的形象,不管是女文青,還是克尤恩、博爾赫斯、福克納、王小波的粉絲或者其他身份,不可以。
你沒資格代表,你也代表不了。
你想在網上得到支持,就去發帖,林子大,你做什麼事兒都會有人支持你。
但如果你希望現在隨口隨手支持你的人,為你即將實施的行為提供實質性的支持,成為你以後後悔時轉嫁和遷怒的目標,不可以。
網上的人,是不用對你的人生負責,為你的選擇買單的。
你想知道一定範圍內大部分人的真實想法,得花錢找諮詢公司和調研機構,簡單發個帖想得到專業結果,不可以。
想永遠站在大多數人那一邊,永遠做大部分人認為正常的選擇,這,不正常。
----------------廣告の分割線----------------
兩性情感類新書預售中
詳情請戳:《致現任》
正常當年龍姑娘也有類似的想法,每天喝蜂蜜,看書,舞劍。後來
沒什麼不正常的,再說了,正常是什麼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柏拉圖教育我們,為了城邦的存續,人們應該在每年特定的時刻進行交配,文藝青年也不能例外。
比如草莓音樂節?想啪啪啪就去啪啪啪,不想啪啪啪就不去啪啪啪,反正到最後你們都會後悔的~
柏拉圖胡說八道什麼呢。世界上除了肉體的快樂還有別的快樂嗎?
我不認為題主的想法有任何的問題,我也深深的覺得任何嘲諷題主,以及說10年後如何的人都是懷著惡意。
同時如果因為一些生活習慣把自己標籤化,未免也矯枉過正。我想這也不是先賢們的著作本意。
某雖愚駑,亦願以己之見以供君聞:
秉承初心,但別因為有了堅持,而刻意去拒絕生活的美好。題主說的詩人我都不認識,不過我覺得少女這樣的想法再正常不過,人超越於身體的快感去追求精神的完美,是一種不同於凡俗的生存方式。題主請務必與我展開一場柏拉圖式的戀情。
只有偽文藝青年才關心別人眼裡的正常。
真正的文藝青年:窩正常不正常關別人P事 | 別人正常不正常管我P事打個比方,如果性慾就像食慾,這可能只是一種挑食。即使是非無性戀者,沒有遇到想上床的人(甚至值得建立親密關係的人),就像沒有好吃的寧可不吃一樣的挑食小孩子吧。人和人的區別是,有的人餓了什麼都吃,有的人沒有太想吃的就不吃了,甚至本來也不怎麼餓。Q.E.D我專業毀文青的農村流氓無產者,三十歲都是完璧之身,怎麼算?二十歲還是小娃娃嘛,要吃糖喝汽水,不能胡來。
不用想這麼多。如果你遇到了讓你衝動的那個人,就沒這麼多想法了。如果遇不到,也不要急著體驗。就這樣~
性自由什麼啊,既有開放的自由也有保守的自由啊也有不開放不保守的自由啊愛誰誰啊!哪有甚麼不正常的?
嘲諷題主的都是怪蜀黍。別信他們!反正早晚你會覺得很爽的(?ω?)菇涼,看以往你的回答和收藏,你這不是文青,明明是名媛啊!獲過獎,話風趣,雅俗賞,涉及廣,明是非,有立場,懂尊重,會調皮,會自嘲,英語好,用Quora,玩知乎。這樣的愛文學,又風趣的女士,必是出自名門啊。如果這些就是你大部分的話,其他還有什麼好苛求的。看了那麼多追求思想自由的文學作品,有這樣觀念不願拘泥於世俗也是有個性有特點。情慾和愛情不一定互補也不一定對立,敢於不拘泥於世俗而不影響他人就是勇敢,值得尊敬。冒昧問一句,菇涼,你還少男友不?有了的話,你現男友要是走丟了跟我說,我自己免費提供給你。作為王小波門下走狗說這話我都覺得不好意思了,匿了。========完了,不小心把題主逼得匿名了……我不是故意的……我用詞很概括,他們應該看不出來,我也匿名了。就先不刪答案了,如果有要求評論提出來我就照辦。
到我豆瓣來吧,老豆瓣er,專治女文青性經驗恐懼,開一個療程18×3男青年,包給你治好!
好久沒看到這些詞,特意將題目描述濃縮如下,這酸爽:女文青。平日。讀。麥克尤恩、博爾赫斯、福克納。蘭波。一眾詩人。高中就。激賞。王小波。執拗。懼怕。虔誠。柏拉圖。驗下激素吧
存在即合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