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能力是年齡越小越容易學習的?

或者說除了語言,還有哪些能力是早於人體衰老便開始退化的?

(補充:題主的意思大家懂得,當然不是說有什麼能力是嬰兒剛生下來就最強,而是說相對一般隨著性成熟而逐漸發展的能力而言,還未到性成熟就已經開始退化的能力,比如語言習得,音樂習得等能力。)


謝@丁若水 邀,這問題我一直關注著,今天才有空系統答一下。

大家的回答普遍太「大」了,甚至有的都上升到了非心理學的高度了。

我是個摳字眼的心理學工作者,我們就事論事,完全以年齡為自變數,探討一些發展心理學中考究的「能力」。

很遺憾,這些能力不包含「語言習得」和「好奇心」這種大家更想在主觀上得到的答案。

目前我和我夫人@蘇靜 簡要討論的結果是,有三個能力基本上可以確定是只要能夠在嬰兒早期有所展現並被測量,在人的一生髮展角度上來看基本上是年齡越小就越強的。這三個能力很細碎,但是對個體發展來說,它們都是至關重要的。

  • 遺覺象的感知能力。這是艾賓浩斯的徒弟埃里克·楊施的主要研究內容,也是二十世紀初期最為心理學界重視的心理現象之一。啥叫遺覺象呢?例如有些人看了一張畫片後,眼睛移動到純色的牆壁上,會在牆上看到同樣的畫像,有時關於這種畫像的影像鮮明得同畫片相似。後來發現,這種遺覺影像是主觀的,隨年齡的不同而異。8%的兒童能看到遺覺象,但是絕大多數人上在成年前這種能力就逐漸消退直至消失了。
  • 記憶恢復能力。這個能力並不是字面上直觀表達的意思。它指學習某種材料後間隔一段時間測量到的記憶保持量,比學習後立即測量到的保持量要高,這種現象在兒童學習有意義的材料時表現得最為明顯。它最早是美國心理學家P.B.巴拉德在1913年發現的。這種能力在兒童中很普遍,但是隨著孩子們年齡增長,逐漸消失了。
  • 非人類的面孔區分能力。這個詳見嬰兒什麼時候開始區別爸爸媽媽與陌生人的?他(她)們是怎樣做到的?裡面我的回答的最後部分的實驗以及評論。你會發現很多人吐槽他們很難覺察到兩個猴子的區別(我其實也是),但是嬰兒可以。這種針對於非人臉的面部識別能力嬰兒強過成人。

以上三個能力是我能想到的,擁有確鑿的研究支持的,基本符合題干需求的心理能力了。


嗯,這是個好問題。不過俺是來答不對題的。

多年以前看過一本書,結果書名都忘了,還是忘不了裡面關於能力、天才的看法(年代久遠,靠記憶答題,具體可能有出入)。

人的能力其實可以分為:語言、圖像、符號(音樂)、邏輯推理(或數學)、空間(或獵人、建築師)、軀體、政治(或情商)等等。

其實,對於語言、圖像、符號、邏輯來說,是越早學習越好,其與個人天賦有極大關係。這些方面也是年少天才的出品領域。如辜鴻銘(是的,中國人)、肖邦、達芬奇、高斯。

而在於空間、軀體、政治方面,其不單單與個人天生天賦有關,也與經歷、歷練有更大的關係。最終能成就所謂的「天才」,未必是從小就學起的。比如阿諾(年少體弱)、小布希(畢竟人家是美國總統,要不丘吉爾)。

所以同學,只要是語言、圖像、符號、邏輯能力相關的,越早學習越好,讓天賦可以更早的得到體現、增強。


愛人的能力。若小時候沒有在生長環境或教育中習得,長大後對此會非常艱難。


獨立和思考能力。

為人著想,不以自我為中心。

——我小學五年級以後和初中的很多個周末,我媽媽在菜市場擺攤,沒有空管我,一到周末就給我十塊錢叫我自己帶瓶開水去市裡新華書店呆一整天。那時候我們家住棚戶區,周邊好多我媽口中「不正經的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很多書很多不認識的字,看見一個不認識的字就跑去工具書哪裡翻字典,一有問題就自己看看找別的書能不能解決。不行就記著回去問我媽或者老師。看《海底兩萬里》《湯姆索亞歷險記》看童話故事等等,自己經常覺得有趣而發笑。還特別喜歡記錄自然動物世界的書和遊記。初二看《黃金時代》偷偷在書架旁面紅耳赤地勃起,然後乾脆坐在地上,書放在襠部,把鼓起蓋住。現在內容忘了,又在重新看,幻想著和一個男人在森林裡,大雨滂沱里,雙雙赤裸,不顧一切地做愛。不過後來初三以後忙,高中又住校補課,這個周末到書店習慣就斷了。總之,那時,我爸媽教我的不多,我基本都是在書店塑造了大半個現在的自己。以前就是讀書看見人家國外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做送報紙男孩或18歲就經濟獨立。覺得這很好啊。於是自己小學初中的假期試過賣報紙,發傳單,還去批發市場批水果在我媽旁邊自己賣。感覺過家家超級好玩。(不過算數找錢超級慢,然後手忙腳亂)心裡那時候就覺得父母養我們,而我們向他們撒嬌索取那麼多並不應該覺得是理所當然。後來我媽一到假期只要我放假在家呆夠了一個星期就習慣性把我往家外趕,叫我出去打工,我也不覺得嫌棄。去年自己干點活年底用了800多買了一耐克鞋給我爸,我自己都沒買過這麼貴的東西給自己,囧。但是自豪了一個假期。父上大人也是農村出來的粗人,沉默寡言。買鞋子給他他也是說了一句「這還差不多。」但是我現在每周打電話回去我媽都說他捨不得穿那鞋子,但是會時不時穿著出去買個菜,然後脫了放回去,又穿回我媽給他買的地攤貨。


通過大門柵欄缺口的能力。


不存在年齡越小越容易學習的能力。

準確來說,只存在特別適合在某個年齡階段學習的能力。歡迎提出反例。

(詳細的說明放到有空的時候補充吧。)


禮貌


柔韌性 4歲開始練最佳,越往後越痛苦。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學習延遲(大概是這麼叫的),來源於一個實驗,大概是講讓兩組小孩子學習一段材料,結果發現,學習後立刻讓小孩子回憶的量不如過一段時間讓他們回憶的量多,也就是說,小孩子學習完,休息一段時間再進行回憶,成績會更好。

而在成年人中沒有發現這樣的效應。


語言


"一字馬,橫叉、豎叉、吃自己的腳丫子"小時候行、現在不行了


一直覺得不是年齡越小學習越快,許多人在成年前大腦是發育不完全的。大腦跟身高一樣每個人的智商都不同。

沒讀書六七年了,英語基礎基本為零,從abc學慣用了半年時間雅思5,5。數學從初階到高階(大學所有高數)只用半年。

補充些,其實小時候培養孩子對世界感知很重要。多玩,多去博物館,培養孩子的創造性,還有想像力。


年齡小的時候可以著重培養兒童的無語境以特徵驅動的閱讀能力

什麼是特徵驅動的閱讀能力?

閱讀涉及識別特徵和模式。模式識別可以是自下而上、特徵驅動的過程,也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上下文驅動的過程。

在進行特徵驅動的閱讀時,視覺系統從辨別簡單的特徵開始,比如紙張或者屏幕上某個方向的線段或者某個圓角的弧線,然後組合成更複雜的特徵,比如夾角、多個弧線、形狀和圖案等。接著大腦再將某些形狀識別為字元或者符號,它們代表了字母、數字或者在表意文字里的詞。在拼音文字里,不同字母組被感知為詞素和單詞。所有的文字中,單詞序列都被理解成帶有含義的片語、句子和段落。

特徵驅動的閱讀有時被成為「自下而上的」或者「無語境的」。大腦天生具有識別線、邊和角等基本特徵的能力。相反,對詞素、單詞和短語的識別能力就需要學習。從對字幕、詞素和單詞進行非自動的、有意識的分析開始,經過足夠的訓練,這個過程就能夠變為無意識的。顯然,詞素、單詞或者短語越常見,對它的識別也就越可能無意識。在像漢字這種擁有非常多倍的符號的表意文字里,然們往往需要更多年才能成為熟練的閱讀者。

語境驅動或者自上而下的閱讀與特徵驅動閱讀是並行的,但運作的方式卻相反,語境驅動的閱讀從完整的句子或者段落的主旨,到單詞和字元。視覺系統從識別高層
的模式或者事先知曉文字的含義開始,接著利用對文字內容的事先了解去弄清楚或者猜測出高層模式的各個組成部分應該是什麼。語境閱讀不可能完全成為無意識的
閱讀,因為大部分短語層和語句層的模式和語境不可能出現得頻繁到能夠形成特定的神經觸發的模式。但還是有些例,比如習慣用語。

實驗研究證明,最有效的閱讀方式是無語境的,自下而上特徵驅動的方式這需要熟練掌握到無意識的程度。儘管與特徵閱讀是兩個並行的閱讀方式,但語境驅動閱讀在如今主要被視為一種候補的方法,只有在特徵閱讀存在困難或者不能達到足夠無意識的時候才起作用。

作為一個基於語境閱讀的例子,到英國旅遊的美國人有時會將「To Let"標誌看成"Toilet",因為在美國他們更經常看到"Toilet",但幾乎從來沒有見過"To Let"這個短語,他們平時使用對應的短語是"For Rent"。

熟練的閱讀者也許會在基於特徵的閱讀被糟糕的信息展示方式干擾時轉身基於語境的閱讀。

對於較不熟練的閱讀者,基於特徵閱讀不是無意識的,而是有意識的,費勁的。因此,他們大部分的閱讀使用基於語境的方式。這種不得已的基於語境的閱讀和非無意識的基於特徵的閱讀消耗了短期感知能力,導致對內容缺少理解。他們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解讀一串串單詞上,導致沒有更多精力構建語句和段落的含義。這就是為
什麼差的閱讀者可以大聲讀完一段文字,卻不清楚究竟讀了什麼。

有些人在兒童期獲得足夠的閱讀經驗,讓特徵驅動的識別過程變成無意識的。而那些沒能獲得足夠經驗的成年人沒有辦法在無語境(自下而上)中進行無意識的閱讀, 他們長大後就覺得閱讀在精神上是費勁和壓力重重的,因此也就避免閱讀,這持續加劇了他們的閱讀能力上的不足。


我覺得人的成長過程是一種逐漸固化的過程。也就是說人的各方面的可塑性越來越差,好比幹細胞的逐漸分化。我認為這種固化過程實際上指的是肌肉記憶的減弱,即不需要邏輯與經驗的能力。比如樂器、運動、繪畫、母語等等。為什麼說小孩子學習能力強,正是因為小孩子的肌肉記憶能力十分強大,只需要數量相對少的重複就可以習得新的技能。而成年人、無論是肌肉記憶的減弱、還是思維的固化(指人格特點、思考方式等不再易於改變),都使得學習新技能、尤其是需要「熟能生巧」的技能,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因此,可以說所有不以邏輯為基礎的能力,都是年紀越小越容易習得的。


扶老奶奶過馬路。


跳舞和游泳。

如果從小學跳舞,就不會難過現在還不會劈叉,形體也會更好看。

游泳是越大越沒勇氣學,要知道我們在媽媽肚子里時就會遊了。


游泳 滑雪


根據自己的知識和體驗回答一下(精確的回答要回家翻書了):

人長大,主要的變化是大腦身體

從大腦這方面來看,人在長大的過程中會死很多腦細胞,到了18歲大概會死一半,死與不死的原則是,常用到的保留,不用的就死了。舉例來說,兩個月大的小孩子(好像是),可以認出猩猩的面孔,但九個月大的孩子(好像是),這一本領已經消失了,因為用不著。

另外的一個變化是,神經會髓鞘化(可以理解為在神經外麵包了一層皮?)。這一變化的好處是已經建立的連接,速度會變快(類似於寬頻提速?);壞處是新的連接很難建立(因為外面有層皮了)。

由於這兩個變化,可以推斷出,和認識相關的能力是越大越難學會的。比如音樂美術之類的,小時候由於沒有受到刺激,大腦的相關腦細胞都死了,大了想學,又因為神經髓鞘化,很難建立新的連接,所以就很難學會了。(順便吐槽,左右腦分管不同的能力,而中國的義務教育基本上只能刺激到左腦,所以中國人一般和右腦相關的能力都很差……)而和經驗、熟練程度有關的能力,會很容易的學會,因為神經傳導速度的提升,反應會更快更准(當然,到老了就又不行了)。

然後就是身體方面,我是學心理學的,這方面研究不多,就以自己的經歷來談。

爆發力,如時在初高中之前沒有經過訓練,以後就再也練不出來了。

先說這麼多


誠信。

小時候會為了答應小夥伴的一顆糖而輾轉幾個街角去實現,長大了卻學會了」我忙「」我沒時間」。


有關平衡性和韌性的體育項目。大家想想那些我國的體操冠軍們的成長史。另外實例有次滑雪,看見那幫7歲的小孩單板滑的真是棒極了


推薦閱讀:

如何改變自己的三分鐘熱勁?無論是看書還是健身,學習等等。
如何提高學習的執行力度?
如何專心學習?
為什麼長大以後回頭看以前的書都覺得簡單?
什麼知識你學了後發現跟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TAG:學習 | 人屬動物人類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