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杖有哪些好處?
請使用過登山杖的朋友分享下,要自我感受哦,不要貼來的。
好處一:省力,確切的說,是幫助雙腿省力
行走或爬山的時候,本來全部的動力都來自於兩條腿,如果兩隻手也能通過登山杖產生行進的動力,那顯然是可以節省雙腿的力量。建議在常規路線上使用雙杖;在比較危險的路線上最好不用杖,手腳並用最靠譜。(見風險一)
好處二:協助保持平衡
有些路線很崎嶇,不好掌握平衡,登山杖能提供額外的1-2個支點,可以協助身體保持平衡(見風險一)
風險一:登山杖承重不靠譜
登山杖一般是3-4節可以收縮的,節與節之間連接的部分並不可靠,沒有哪個登山杖會象攀岩器材那樣承諾它的最大承重是多少,所以用登山杖做輔助支撐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即使登山杖突然斷裂,你也可以自己保持身體平衡,不會出現危險。簡單的說,就是不要把自己的重心都壓在登山杖上。
風險二:登山杖可壓不可拉
登山杖節與節之間的連接部分的特殊設計,使抗拉的強度要遠低於扛壓的強度,所以,千萬不要試圖用登山杖拉人。登山杖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裝備,其作用大概可以簡述如下:
1、能夠有效的減輕負擔登山者體重、背負的重物對膝蓋的壓力。
2、能夠在上坡時幫助登山者提供更好的支撐力,平坦路段能夠加快行走速度。
3、作為一個工具:探測,支撐帳篷等。
接下來為你詳細講述登山杖的好處以及其使用方法,該文同樣刊載在微信公眾號「雪線之上」。
登山杖高效使用指南
登山杖擴展了人的行走邊界。
要讓登山杖充分發揮作用,必須要合理地使用它們。
剛開始參與戶外的山友,往往是雙腿走天下,而膝關節經歷過磨礪的山友,則深刻明白手拄雙杖,「四腳行走」的意義。用不用杖,看個人理解和需求。
事實上,登山杖是可稱得上是最為實用的戶外裝備之一。對很多山友而言,沒有登山杖的徒步根本難以想像。
為什麼需要登山杖?
登山途中,往往地形崎嶇,身上也會背負不輕的物資裝備,這對腿部和膝關節是額外的壓力,登山杖最大的作用就是緩解這種壓力,同時它也具備支撐,探測等其它功能。
分擔腿部壓力——登山杖讓強健的手部肌肉參與到行山過程中,分擔不堪重負的腿部肌肉和膝關節的壓力,是對全身肌肉的高效利用。
「如果有效使用登山杖,那麼每個步伐在手臂用力後可以減少 7~11公斤的壓力……並且能在下坡時減少膝蓋 22 %的衝擊力,也能減少腿部肌肉 21 %的負擔」(引用來源:《台灣山嶽雜誌》)。
重裝徒步,有杖無杖,天壤之別。
保持穩定——登山杖作為人體雙腳之外的兩個支點可以顯著地增加在較滑路面的抓地力,比如在傾斜的岩石路面。
下坡時使用雙杖,可以讓你永遠保持至少三點觸地的狀態,大大增加身體的穩定性(引用來源:《背包客手冊》)。
有了穩定,速度就可以安全地提起來。
除了核心的行走輔助功能,登山杖還可作為探針,估量河流深度、探測前方路面是否牢靠等。它亦可作為護具,幫山友們撥開路旁帶刺的植物或者煩人的蜘蛛網。當你需要休息時,它能支撐你的背包或身體,也能為你支起帳篷。
登山杖的價值毋庸置疑,認識它們的構造有助於更好利用。
登山杖的構造
經過多年發展,登山杖的構造算不上簡單,但其本質上就是一根升級版長棍。這個長棍拓展了握把、腕帶、杖尖等部件,而為了長度調節,它採用幾段可伸縮的支杆,並用壓力鎖將它們連接。
握把——即使用者手握住的部位。把手以軟木為佳,橡膠或泡棉次之,塑料又次。
腕帶——登山杖上用來套住手腕的帶子,對很多登山杖來說,防脫功能是其次,主要是用來承力,下文會詳細談到。
支杆——登山杖的核心部分,即握把以下到杖尖以上的支杆,一般採用鋁合金或碳纖維材質。
鎖——用來調整並固定登山杖長度的裝置,有內外鎖之分。
杖尖——位於登山杖末端的杖尖,是登山杖接觸地面的部位,一般採用堅硬的鎢鋼材質。
杖尖保護套——套住登山杖杖尖的套子,通常採用塑料或橡膠材質,除了保護杖尖以外,還有三大用處:
- 防止運載登山杖時杖尖對其他物品或人的刮擦
- 防止杖尖對人文景觀或歷史遺迹的破壞
- 在某些地形提供比金屬杖尖更好的抓地性能
杖尖保護套有其存在價值。
杖托——一些登山杖在靠近杖尖處安裝的塑膠碗狀物,一般分為阻泥籃或雪托兩種,後者更大,它們使登山杖在軟質地面(沙、泥、雪)能夠提供更多支撐,也防止登山杖因插入過深而導致難以拔出或折斷的情況。
現代登山杖結構不算簡單,要如何高效使用它們也是講究的,這也是本文的重點。在登山杖的使用過程中,長度調節、揮杖動作、以及一些安全細節都將影響登山杖功能的發揮。其中長度是使用者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
登山杖的最佳長度
大部分現代登山杖是可調的,這樣的設計除了適應使用者的身高臂長,更是為了應對山野間的各種地形。
平地90°原則——在平地上來說,使用者應雙臂自然下垂,然後將前臂抬起與上臂成90°,手握的登山杖正好觸及地面,這就是登山杖的最佳長度。
最佳長度因人而異。
在這樣的長度下,所使用的登山杖能夠達到最佳受力,且運用時能保持最小幅度的揮動,從而省力。
上坡收短——當處於爬升途中,如果坡度越陡,登山杖應該被縮得越短。這樣的話,使用者雙肩才不會因肩部抬得過高而感到疲憊。
上坡時大小臂亦呈90°為佳。
下坡拉長——當處於下坡時,登山杖通常應該由平地最佳長度伸長至5-10cm,這樣你可以先出杖穩定,再邁腿,且無需過度彎曲膝關節。
先下杖,再下腿,隨時三點接觸,穩定高效。
橫切一短一長——當使用者要在斜坡上橫切過去時,在身體兩側,地形高的一邊應將登山杖縮短,地形低的一邊應將其伸長,即手持一高一低的登山杖。以此來保障橫切的穩定性。
橫切山脈時,主要承重還是在較短的杖上。
合理調節登山杖的長度有助於行走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登山杖的腕帶也同樣重要,它將手與杖更輕柔地結合在一起。
腕帶:用於承力
很多山友認為,腕帶的存在只是單純防掉,事實上腕帶意不僅在此。登山杖腕帶之所以做得寬厚舒適,而不只是一根細帶,其目的在於承力。而要發揮它的承力功能,我們需要正確地穿戴。
腕帶穿戴——使用者應將手從腕帶的下方穿過,然後腕帶與登山杖結合的頂端握在手中,抓住登山杖的把手,這樣腕帶就能托舉你的手部。
此外,腕帶的鬆緊是可調的,其程度取決於腕帶能否正好承受住使用者手的重量,既不太松而無處著力,也不太緊而難以取下。
腕帶承力——正確穿戴之後,腕帶能起到托舉手部的作用,即使你輕輕地握住登山杖把手,也能讓登山杖的支撐力通過腕帶輕柔地傳遞到全身。
在登山杖不停地與地面硬碰硬的接觸中,通過柔軟的腕帶承力,能很好地放鬆並放保護腕部。
腕帶,與硬杖的軟連接。
正確地穿上腕帶之後的下一步,就是揮杖輔助行走。部分山友在長時間揮杖後會感到手腕酸痛,或者說覺得登山杖並沒有達到助力行走的效果。
的確,對剛步入山野的朋友來說,用「四條腿」行走並不是一種日常的動作,因此要做到高效地使用雙杖,還需要留意它們的揮杖方式。
高效揮杖
沒有絕對正確或錯誤的登山杖用法,但在不同情況採用不同揮杖方式能提高效率。
平路腳杖反向——最自然的登山杖使用方式,如四腳動物一般行走,杖與手交錯前進。
平常走路時也是腳手反向,這樣使用登山杖能最快地找到行走節奏,也方便地調節速度。
平常行走時手怎麼揮,登山杖就怎麼出。
握把微向前傾——在平地行走時,雙杖握把朝前,能減少每次揮杖的手臂擺幅,同時向前高效地推進身體。如此也能減少手腕的發力。
杖幾乎拖著地走,同時發揮推進作用。
陡路雙杖齊出——當使用者在陡峭的斜坡上爬升或下行時,同時將一對登山杖落地,為身體增加兩個支點,這樣更利於穩定身軀。
雙杖齊出,通過困難地形。下坡手勢也有變化。
最佳長度、腕帶承力、高效揮杖,你已經最大發揮了登山杖的行走輔助功能。但這並未結束,安全地使用登山杖才能為此事畫上完美句號。
安全使用
登山杖既非木棒也不是鋼棍,它的杖尖剛硬尖銳,但杖身由幾節支杆連接在一起,並不抗拉。因此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需要我們在使用中注意。
注意杖尖——後方有隊友跟行時,勿將登山杖向後翹起,尖銳的杖尖可能會傷害你的隊友。在手臂勞累,或需要使用手部抓握其它物體(如爬陡峭的碎石坡)時最需注意。
管好杖尖,守住友情。
如果不使用登山杖,及時收納,避免因疏忽造成的不快與傷害。
切勿拉人——山友們總會在障礙地形拉一把後面的同伴,但切記不要用登山杖去拉人。
因為登山杖各節之間的鎖緊力可能小於拉同伴時產生的拉力,尤其是長時間使用過的登山杖,支杆之間的鎖力業已下降。用登山杖拖拽負重的隊友,可能會面對支杆互相崩離的結果。
登山杖的鎖定系統可承受的拉力很有限。
寫在最後
縱情山野之中,登山杖可以成為山友們的第二雙腿。高效使用雙杖,將大大提升你的行山體驗與效率:
- 平地上,握住登山杖,杖尖觸地,大小臂呈90°時,是登山杖的最佳長度。
- 上坡縮短雙杖,下坡伸長雙杖,橫切長短搭配。
- 下方穿入腕帶,使用腕帶承力,即省力又防震。
- 握把前傾,交錯揮杖,人杖合一。上下坡,雙杖齊出,穩中求進。
- 杖尖鋒銳,勿對友人,杖桿非穩,勿要拉人。
山野縱走,登山杖,值得擁有。
文:大C 圖:張仁強/寶 編輯:腰子
(全文完)
圖片文字皆為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保留一切權利
因為在登山過程中快速下山的話,我們膝蓋承受的壓力是自身體重的5-8倍,如果再加上背包的話,壓力更大。我身邊很多朋友因為仗著年輕下山不用登山杖另外有時候跑著下山,現在他們很多都因為膝蓋軟組織磨損,現在基本很少去登山了。所以我們在登山杖過程中,需要使用登山杖以及護膝來減少登山這種膝蓋的損傷。另外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我們在戶外看到很多人都在使用登山杖,但往往用法是錯誤的。其實想這樣錯誤用法的話,和沒有登山杖徒步是一樣的。下面我把之前做的一些技術歸納發給大家:
一、登山杖的效果
1.降低對膝關節22%的壓力,充分保護膝部;(重點)
2.提高步行的穩定性,保持身體平衡,避免運動傷害;
3.提高身體的動作幅度和頻率,提升步行速度;
4.均勻鍛煉全身肌肉,保護腰部和脊椎;
5.降低30%的體能消耗;
二、登山杖的使用方法
1、調整登山杖的長度
各節的長度平均,受力均勻。手持登山杖時,大小臂成90度,此為平地的最佳長度,上坡時應適宜調短,下坡適宜調長。旋緊旋鎖的時候,不能超過「STOP」線。
2、腕帶穿戴
錯誤一
錯誤二
錯誤原因:力量都在手指和虎口上,長期會產生很大地疲勞,虎口肌肉酸痛,可能會造成握力下降,從而抓不住登山杖而摔倒;
其次,長期握住手柄用力,會使掌心出汗,會讓汗液和灰塵更多地沾染在手柄上,而且可能導致掌心濕滑而抓不住杖;腕帶正好在腕靜脈位置,長時間如此使用,對手部血液循環是有一定影響的。(錯誤二)
正確穿法:手腕從下面穿過腕帶,再下壓腕帶握住手柄,而非腕帶在手腕上方,發力靠腕帶,手只是虛握。(如果腕帶從上往下傳入,我們在使用時需要時刻緊握握柄,會增加體能消耗。)
3、行走技巧
(1)、平路與平緩的坡度
與平時走路一樣的節奏,手臂在另一側腳的同時順勢將登山杖往前帶,杖尖不要超過腳尖,最後往後推,不用太大力。
(2)、陡坡
動作和正常走路節奏一樣,但是手臂要往前將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體的前面,利用登山杖來支撐身體往上,以此減輕腿部的壓力。
(3)、下坡
身體向前傾斜,將傾斜一側的登山杖放在坡下合適位置,待登山杖受力後,再將與登山杖同側的腳移到登山杖上方,然後繼續將另一隻腳和登山杖移下來(如圖中4)。這個動作並不是我們下坡的自然動作,因此要經常練習,同時要自己感覺登山杖要放多遠的位置才能達到減緩腿部壓力的效果,而且不會拖慢原來行進的速度和節奏。當然,我們也可以不側著下坡,直接像平時下坡一樣(如圖中3),但是這個方法沒有上面側身下坡方法對於減少膝蓋壓力效果好。(重點:下坡用好登山杖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膝蓋所受壓力,防止膝蓋磨損)
四、注意事項
1、使用登山杖的時候,必須雙杖使用,可以起到平衡和保護膝蓋的效果。
2、使用登山杖,只能用登山杖的同一節拉人。
我們微信公眾號做了關於登山杖使用的短視頻,簡潔而且有趣。感興趣的可以關注公眾號「小驢TV」哦,我們之後還會做很多戶外實用技術的短視頻哦。
---------------------------------華麗的分割線-------------------------------
登山杖除了保護膝蓋節省體力還可以支撐帳篷,以及有些登山杖還可以做相機之家,必要時可以作為打狗棒和開路神器哦。
點擊觀看視頻
小驢TV——戶外老司機開掛,從天而降傳授「登山杖法」
曾去尼泊爾安納布爾納環線徒步12天,感覺登山杖的確是必不可少的裝備。以下是用法和感受:
1.我之前沒用過登山杖,但一開始用了就再也沒放下,覺得出發前查的資料上說手杖可以幫你節省30%腿部的力量的確不是隨便亂說的;在上山和下山等對膝蓋造成壓力的地方,手杖對膝蓋的保護更是功不可沒;在一些有不確定因素的路段,手杖是你額外的一個支點和探路器;
2.我多數時間在用單杖,因為總覺得在一些非常崎嶇的山路上和需要一點攀爬的地段,兩隻手都拿杖的話自己很沒有安全感,寧可空出一隻手來要麼護著相機要麼去抓樹枝或石壁;當然想要「拈花惹草」也比較方便;只在開闊平坦比較沒勁的路段用雙杖,那就單純是為了趕路了;
3.好手杖的減震也很關鍵。幾個同伴的手杖比較了一下,減震好的手杖不會發生那種時間一長把手震麻的現象,它合理的彈性也增加了它的韌性和可信度。
最後,我的手杖是Blackmountain四段伸縮帶減震的一款,型號忘了。當時選它還有一個原因,是說它的手柄比較適合亞洲人的手型。上坡借力,下坡保護膝蓋,平地走比較得瑟。
各部零件簡述及功能介紹
把手:
常見的使用材質有橡膠、軟木、塑膠和泡棉等類型,一般來說前兩者材質的抓握感比較舒適,但是不管使用哪一種材質,重點在於使用者的感覺!這是很主觀的,你必須要自己去試握看看,自己去感覺哪一種比較舒服,然後選擇你喜歡的款式。不過我們在使用登山杖的時候,大多數的時間都施力在登山杖的腕帶上,把手材質的舒適性並不是很重要的考慮重點,而且就經濟考量,前兩者材質是比較高級的,因此價錢自然比較貴啰!如果您的預算有限,這是值的你考慮的方向之一!
另外有些登山杖的把手跟支杆會呈現出15。的角度,這是根據滑雪杖的設計構想而衍生的設計,主要是在下坡時可以很容易頂住地面達到煞車的效果,應用到登山健行時一樣適用,但是在上坡時或是在平地行走時卻不容易頂住地面,必須要很熟練登山杖的使用技巧才能習慣角度設計的特殊性,因此我們不建議初學者或是只在平地行走的使用者購買此類的登山杖。
腕帶:
這個部分是我們在購買登山杖時最需要考慮的部分,因為使用登山杖幫助身體活動時必須透過腕帶才能將力量傳導到上半身,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大都是手臂幫助身體前進或減輕衝擊的力量,達到減輕腿部負荷的效果。
選擇腕帶時應考慮到材質的耐用性、柔軟度和帶子本身的寬度,而且應該可以調整帶子的長度以方便手腕的活動,最好選擇沒有帶扣的腕帶,如果附有帶扣則一定要試帶一下以確定不會影響到手腕或手掌的活動。
支杆:
以材質來說目前有木頭、鐵制、鋁合金和鈦合金四種為主;鈦合金的重量最輕,鋁合金次之,再來是木頭,鐵制的最重,價格大都和重量成反比,也就是重量越輕,價格越貴,不過木製的價格不能跟以上金屬制登山杖做比較,因為木頭隨處可得,不用任何花費!而有些手工精緻的登山杖往往貴的嚇人,所以木製登山杖不在這裡討論之列。不過如果要在野地取用現成的木製登山杖,請盡量撿用地上的枯樹枝,絕對不要砍取生立木,保護生態完整,是從事戶外活動應該遵守的原則之一。
以功能來說可分為調整型和非調整型兩大類,調整型有可分為三節調整式和卡榫調整式;三節調整式多為登山健行者常用,因為調整彈性大,適合不同身高體型的使用者,同時收縮起來容易攜帶,在不適合或不需要使用登山杖的地形時,可以收起來放在背包里,市面上大多數登山杖的設計至少可以收縮到30英吋的長度。卡榫調整式調整彈性較少,比較適合一般平地或坡度較平緩的戶外環境使用。
避震系統:
避震系統是為了減輕承受在登山杖的衝擊力,在登山杖的內部設有彈簧,可以根據需要緩衝衝擊力,就價格而言比沒有避震系統的登山杖來的昂貴,另外還有一種登山杖是可以關掉避震系統,價格又比有避震系統的登山杖來的貴!可是有避震系統不是很好嗎?幹嘛要把它關掉?請看一下我們的說明:
根據正確的登山杖使用方式,上坡時利用登山杖往後推,下坡時利用登山杖跟腿部同時承受身體向下的衝擊力量;下坡時我們需要用到避震系統來緩和衝擊力,可是上坡時避震系統會削減掉向後的推力!也就是說要用更大的推力才能達到跟一般登山杖相同的效果,所以在上坡的時候,避震系統反而是不需要的裝置,因此登山杖的製造商就做出了特別的裝置用來調整避震系統,在不需要避震系統的時候就把它關掉!
不過請再考慮一下:避震系統是必須的嗎?
如果你從事的活動是屬於百岳類型的高山健行,你的預算足夠,可是你的膝蓋狀況普通,那具有避震系統的登山杖是你的主要選擇!如果不符合上述狀況,建議你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登山杖吧!
滑雪圈:
登山杖是根據滑雪杖的設計而衍生出來的,所以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滑雪圈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防止登山杖陷入泥地中,不過因為登山健行的環境多有荊棘灌木,滑雪圈的設置反而會妨礙行動的便利性,所以要注意滑雪圈應該可以快速拆裝,才不會造成困擾。
杖尖頭:
材質有橡膠頭、鐵制、碳鎢剛等材質,碳鎢鋼最硬,價錢也最貴,橡膠頭最便宜,但是也比較不能應付崎嶇的戶外地形,耐磨性也不如碳鎢鋼頭。
外型也分成兩種,一種是傳統的尖頭形式,一種是圓頭形式;尖頭抓地力較好,但是也容易傷到附近的人;圓頭形抓地力雖不如尖頭形,但是也比較不會傷到夥伴,有些品牌的登山杖頭外型經過特殊設計,在杖頭的內部設有尖銳的凸起可以增加抓地力。在選購登山杖的時候可以拿起杖頭來仔細端詳一下。
如何選擇合適的登山杖!
根據從事戶外活動的類型來選擇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種類型的登山杖,外型不一樣,價錢也不相同,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登山杖,必須先考慮到本身從事的戶外活動類型和地形。
野外健行、登山、雪地活動
一般使用的大都是三節調整式的登山杖,具有鋁合金支杆、碳鎢鋼尖頭、根據人體手掌設計的把手護墊、以及可快速拆裝的雪地圈。比較高級的登山杖甚至還設置有避震系統,可以減緩手臂的負擔!在之後的零件介紹之中我們會有比較詳細的介紹。使用兩支登山杖能夠提供較好的平衡性。
一般郊山健行、平地健行
大部分採用木頭或是鐵制支杆,重量較重,採用鐵質支杆的登山杖可以調整長度,但是調整性不如三節式來的靈活,把手多採用一般包覆支杆的護墊,有的會在把手頂端設計螺孔方便架設照相機,或是設置簡易式的指北針,不過並不能拿來做精確定位的用途!
當您在戶外進行登山穿越活動時,登山杖可以帶給您很多的好處,如在上山時可以提供額外的助力,減少腿部肌肉的負擔,下山時則能減輕對膝蓋的衝擊,提高穩定性,這兩種性能都有助於提高行進速度。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行走時使用登山杖可以減輕至少22%施予腿部和膝蓋等肌肉關節的力量,讓腿部感覺更舒服!而同時使用兩支登山杖能夠提供較好的平衡性。
作用
增加上坡時的力量,減少體能消耗; 下山時則能提高穩定性,減少膝蓋、腿部關節的磨損; 幫助通過土質鬆軟的區域,增加身體的平衡性。缺點
如果操作技術不熟練則省力效果一般;束縛手去做其它事情。必須使用的情況:
1)長距離毅行比如深圳百公里徒步,惠州60公里徒步2)多日高海拔負重穿越
不僅要求登山杖,一般要求雙杖,且必須為leki,blackdiamond等有保障的品牌3)濕滑山路,綿延碎石坡,需要溯溪等情況的登山
4)其他常見用途:a 搭天幕,建立臨時庇護所 b 有前廳的帳篷,需要雙杖支撐c 登山杖和防潮墊等搭建急救行軍床或擔架d 春天過草地或小溪,打草驚蛇一 減輕腳部的負擔
正確使用登山杖,最高可以分攤腳部30%的負擔。二 減輕膝蓋的壓力
這個很好理解,既然腳步壓力減輕了,自然膝蓋承受的壓力也會相應降低。三 幫助平衡
1.在陡峭的斜坡:特別是在地表面有鬆散沙石,容易打滑的路面,登山杖可以幫助防止腳步打滑,協助平衡。
2.在碎石坡:在碎石坡山路行走時,平衡特別困難。例如廣東的船底頂,新疆的狼塔c線、v線,都有大量的碎石坡路段。
人走在高低不平、鬆動的碎石坡上,一不小心,就會因為踩到鬆動的石塊而摔倒,而且碎石坡上的碎石塊往往鋒利尖銳,容易造成嚴重傷害。
將兩根登山杖作為第三和第四條腳,提供額外的兩個平衡點,哪怕在碎石坡上,也不容易滑倒。
3.高落差下台階的支點:城市裡的山地公園,在下坡的時候,每一步落差都被人工科學設定好。但在野外,山路下坡時會面對半米甚至更高的台階。如果旁邊沒有樹木等植被可以借力的話,我們只好選擇直接跳下去。
但是通過登山杖作為支撐點,我們可以緩慢地走下去。在山野里,進行大量跳躍動作,特別是負重跳躍,很容易使膝蓋受傷。
四 作為武器:
人在荒郊野嶺,很難避免會遇到狗或狼的襲擊。兩根長長的登山杖,對狗的阻嚇力是非常明顯的。
登山杖本身的設計,是為了承受垂直向下的壓力,杖桿的側面承受壓力的能力很低。理論上來說,用登山杖跟藏獒之類的大型犬類打鬥,並不能發揮多大作用。不過,兩根長長的登山杖,對狗和小狼群的恐嚇作用還是挺大的。
更多登山杖文章請點擊鏈接閱讀。
登山杖的功與過 - 走進荒野 - 知乎專欄
登山杖的分類及構造 - 走進荒野 - 知乎專欄
登山杖的科學原理 - 走進荒野 - 知乎專欄
登山杖的選購及使用要點 - 走進荒野 - 知乎專欄
04/13/2015 補充
今天剛看到的一篇文章,來自國家地理中文網。寫的很詳細了。學會四條腿走路 戶外運動中登山杖的正確使用方式 =================================前面很多回答關於爬山省力支撐的已經很明確了,我就補充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吧。
曾經去過阿拉斯加的哈丁冰原,在攀爬過程中深切的感受到了登山杖的必要。當時冰原上覆蓋了很厚的雪,路都是人踩出來的,很多地方很是滑溜,到了後面,幾乎就是在小腿深的雪裡尋找前人留下來的路線和腳印。再加上山上斜坡很大,有一個登山杖可以讓你在雪地里小心翼翼前進時,多出一個或兩個支撐的點。特別是當你準備邁下一步出去的瞬間,只有一隻腳支撐,和一隻腳+手上的登山杖支撐,差別是很大的。為了自己的安全考慮,登山杖在這種情況下是及其必要的。
//登山杖尖端有一個花型片,可以防止登山杖本身插進雪裡/土裡太深拔不出來。
下山的時候,登山杖變得更加重要了。在冰原頂端待的時間有些長,膝蓋受涼很不舒服,再加上一整天的攀爬,本身體力被消耗了很多,導致下山的時候,膝蓋和腿都有些發軟,支撐困難。有登山杖就可以把相當一部分的身體重量轉移,讓手臂承受。這樣也安全的多。
但是登山杖也不是萬能的,如果在非常崎嶇的地方,收起登山杖,放低重心趴下來手腳並用更安全。登山杖可以極大的減少爬山過程對膝蓋的衝擊,延長你的運動生命。登山杖是我認為爬山過程中最需要的裝備沒有之一,其重要程度超過背包和鞋。因為背包和鞋大家都會備著,對於一般人所能到達的地方而言,好壞差異也許沒大家想像的那麼大;而登山杖很多人不了解容易忽略,能正確使用雙杖的人就不多,應該大力普及。可以說,出門看帶不帶登山杖是我識別同伴經驗的重要依據。
上山的時候比較省勁,下山可以增加一些緩衝,對膝關節有保護作用。有些裡面你還可以用來探路,常出去登山,帶上登山杖沒啥虧吃。
第一次去徒步時,穿了雙籃球鞋背了書包就去了。看到那些拿著登山杖的人,我一臉鄙夷——裝逼!結果走到了一半路程時,我真羨慕那些有登山杖的人!
上山,雙驅變四驅。下山,多倆剎車片
正確使用登山杖 手杖並不是單純的拐杖那麼簡單,根據國外研究報告顯示,當下坡時,膝蓋部分的受力在沒有使用登山杖的時候比使用登山杖的情況多出22%的大腿肌肉,消耗的能量也多出21%。 在山地運動中,人平均每小時能走3公里,一天走8小時,即每天走24公里;人的步幅約80公分,一公里約走1250步,每天走24公里,即30000步;以一個體重70kg的人計算,背包重15kg,人加包的重量約85kg;85kg走30000步,即一天8小時的徒步,雙腳會承受2.55噸的壓力。而人體正常能承受的步行是每天10000步,超過的部分會對膝關節及裸關節造成傷害,長期下來會使得關節炎等病症的機會大大增加,國內很多的戶外愛好者都有類似的傷病,就是這個原因。(以上數據來自運動傷害學) ,更多戶外裝備知識可以加微信206986606學習。 一、關於單杖、雙杖 手杖主要有兩個作用,平衡和支撐,或者完全可以歸納成一個作用,平衡的支撐。 陸生哺乳動物一般採用四肢著地的行走方式,分擔身體重量,而人進化外兩隻著地行走後,原來由四個受力點分擔的重量,現在由兩個點來分擔,腿部的負重先天就增加了一倍,再加上背包的重量,長時間行走,腿部的負荷可想而知。即使手杖可以增加受力點,降低腿部的負荷,但是如果只使用一隻手杖,不論你把它擺在那邊,支撐的力量都不是平衡的,即使手杖一側降低的壓力會轉移到沒有使用的一側,反而會因為受力不平均而增大受傷的可能性。 再者,從理論上說任何受力點與地面接觸都會產生反作用力,人體的雙腿作為平行的兩點,在行走中產生的反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但是如果只是用單手杖,在一邊產生反作用力,而一邊沒有的情況下,人體的平衡性反而降低了,當然通過人體肌肉組織的協調,這些問題都可以背掩蓋,但在突髮狀況或積累到一定程度時這些問題還是會爆發出來,這時候危險就產生了。所以在歐美,手杖大多是成對銷售的,更有一些品牌設計了左右手不同的款式,適應兩手不同的抓握需要,而在國內由於傳統對拐棍的意識,以及對概念上的認識不清,很多人在山地運動中任意使用一隻手杖,這是對於對手杖使用的最大誤區。 手杖不是腿腳不變時支撐身體的拐棍,它是幫助你省力行走的工具。較傾斜的陡坡,手臂往前將登山杖的位子放在身體的前面,利用登山杖支撐身體往上,減輕腿部的壓力。由於下坡的衝擊力比較大,需要利用登山杖來減輕腿部的負荷。 二、手杖的伸縮長度 手杖上都會有很多刻度,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些刻度有什麼用,實際上,也就應該按照身體的比例進行調整,這些刻度就是方便按照身材比例進行調整的標準。 調整長度時,一般的說法是將身體站直,大臂自然下垂與地面垂直,小臂曲起與大臂形成一個直角。知識抓握手杖的長度就是合適的長度。實際上根據地形條件的不同,手杖的長度也應當進行適當的調整,以配合地形條件。一般說法的調節方式雖然基本正確但這種方法適合平坦地形的徒步行走和健步走運動使用,跟科學的方法使用身高乘以0.66,得出的高度就是手杖的合適高度。而對於複雜的山地環境來說,手杖的長度應該比平時略長,正確的長度是身高乘以0.7即為合適的杖桿長度。長度是可以調整的,不要懶於使用這項功能 登山杖合適的長度,徒步用登山杖:升高×0.7Or手臂成垂直 競走用杖:身高×0.66 。經達長期使用,我們還可以根據不同的 三、如何調節長度 大多數手杖的損壞都與長度調節的不當有關,經常看到有些人在剛開始使用手杖時將其中的一節拉的過長,有的甚至連固定桿杖的膨脹塞都露了出來,實際上這部分是手杖著脆弱的部分,拉到這裡使用,手杖難逃命運了。 所有的手杖在每一節的尾部都會有一個STOP的標誌,這裡是手杖調節極限,如果拉到這裡依然覺得不夠長,要不就是你的身高已經超過了2米,要不就是你用錯杖了。山地手杖一般是三節的結構,很多人不知道,能拉出來的兩節能拉多少才真確,實際上如果一節拉的過長,而另一節拉的很短的話,也是不正確的,長期如此也會對手杖造成損害。一般能拉出的兩節上都有105至140的刻度,你身高乘相應比例得出來的數字是多少,就將兩節都拉到相應的刻度上在固定,就是你需要的手杖長度了。調整登山杖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多顯示最大調整長度,腰部手杖的每一節都拉到合適的長度,擰緊,在使用它。 四、手杖常用小問題 確切地說如果你選擇一個好的手杖品牌,並且使用方法正確的話,手杖是不容易損壞的。它並不屬於一件易耗品。但是手杖不是鐵杖,它也有一些脆弱的零件容易出現問題,有些零件會因為磨損而失效。 容易發生的問題有:杖托丟失;杖尖磨平或脫落;固定杖桿的膨脹塞失效;腕帶斷裂。這些問題如果不是經常,大量發生,都屬於正常現象。杖托丟失大多是因為安裝時沒有真正安好,好的手杖品牌杖托都會有一個鎖死裝置,一點鎖死很難取下;杖尖的磨損也很難避免,在堅硬的材料也不可能保證永不磨損,杖尖的脫落一般屬於鏈接的工藝問題,發生問題的概率極小,但並非毫無可能;膨脹塞失效一般是有磨損會在特殊環境下螺紋變形造成的;腕帶的斷裂則一般是因為腕帶的材質,在長期使用或極端環境下產生材質脆化的結果。好的手杖品牌對這些易損零件都提供可更換的配件,所以即使發生問題,也不能擔心,只要不是杖桿本身的問題,那裡壞就換那裡就是了。 五、購買的原配件手杖適用與所有環境嗎 其實我們購買到的手杖基本可以稱之為裸杖,這是手杖適合一般情況下的使用。好的手杖品牌還根據不同的環境設計了很多可跟換的配件,使手杖能夠在不同環境中發揮跟大的作用。 杖尖保護套:很多人認為那個橡膠套起到的作用就是在存放手杖的時候起到保護擢用,防止杖尖刮壞其他物品,其實這個橡膠套的作用遠不止這樣。如果在堅硬的岩石、水泥、柏油馬路的路面行走,使用橡膠套的效果要遠遠好於普通杖尖,即降低了杖尖的磨損,有能提供更加的彈性和摩擦力。 杖托:杖托起的作用是防止杖尖過深地插入地面,是手杖更易操作,同時降低杖尖損壞的可能性,更具不同的使用環境大致分為:沙托、雪托、泥托、山地托等。大致來降,越鬆軟、越不穩定的路面。需要受力面積大的杖托。 腕帶:腕帶的使用也應該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長距離的換血和健行需要完全包裹手腕的全裹式腕套提供更多的支撐;而在一般的滑雪和山地運動中,腳寬的化纖合成織物腕帶,更舒適也更輕便;而對於極限環境下的使用,傳統的尼龍材質腕帶,在可靠性上更勝一籌。 六、腕帶的正確使用。如果你以為腕帶的作用知識讓登山杖不會離開自己的手腕而已,那麼你就錯了,腕帶的重要性可是不亞於登山杖本身的強度!下坡時,登山杖所承受的衝擊力有腕帶傳導到我們的手臂上;上坡時,手臂的推力有腕帶傳到登山杖產生上坡的助力。 七、手杖的選擇與使用 手杖作為幫助我們減輕負擔的行走工具,既然使用就要注意使用的科學性。經常看到有人使用兩支不一樣的手杖,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不同的手杖在重量和設計上是完全不同的,在使用中人很難找到平衡感,使用的效果會大打折扣。而且登山杖、健行杖和滑雪杖也要轉向使用,這三項運動的手杖要求都不相同,所以手杖在設計製造的時候重點也不同,只有專物專用才能避免因用途不當造成的損壞,達到最佳效果。還有一些因素也是購買和使用手杖時需要注意的。 杖尖:不同系列的手杖,杖尖也是不同的,可根據主要的使用環境來選擇不同的杖尖,可根據主要的使用環境來選擇不同的杖尖。 手柄:每個人的手型不一樣,抓握的習慣不一樣,經常使用的環境氣候也不一樣,所有適合自己的手柄的角度、圍度、造型。材質都不相同,而實際使用中,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在選擇手杖是這一點必須注意,多嘗試不同的手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 杖桿長度:有一些品牌提供不同的手杖長度可供選擇,如果你的升高沒有那麼高,完全可以選擇短一些的手杖,這樣至少在重量上又可以降低一些。 如今手杖不僅作為行走是減負的工具,也可以當多A字帳篷的支撐桿使用,所以正確地認識手杖,掌握正確使用方法,一定能給我們的旅程帶來更多的樂趣。八、山杖「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在戶外活動中,適當地利用裝備,有時候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戶外愛好者來說,在徒步的時候如果能有根登山杖與你同行,能為你帶來不少便利。1、最好有根可以自由伸縮、攜帶方便、有防震功能的專業登山杖。如果沒有,當然也可以就地取材地用樹枝、木棍代替。2、當你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前進的時候,登山杖可以保持你的身體平衡,避免一些摔倒或磕磕絆絆的發生。3、過河的時候,登山杖等於你的身體又增加了支點了,有利於在湍急、濕滑的河流中保持平衡。4、上坡的時候,登山杖可以幫助你的腳助力,下坡時可以幫助減少膝部的震動,減少對身體的傷害。5、走在有灌木叢的山路上時可能會有蛇,這時可以用登山杖在前面探路,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6、雖然不是丐幫,但是有了登山杖,就等於你也有了一根打狗棒,逢村過寨的時候,你可以用它來對付野狗。7、休息時可以用登山杖把地席支起來做一個簡易的遮陽棚來遮避太陽。8、冬天的時候,經過有雪的低矮樹木時,可以用登山杖把樹枝上的雪打下來,這樣雪就不會掉在身上了。9、有的登山杖還可以作為照相機的獨角架使用,在徒步的同時,如果你還有攝影的愛好,這種登山杖是個不錯的選擇。
有次在新疆喀納斯賈登峪徒步去禾木,因為誤會了指路人的意思走偏了,走到河谷邊,下近50°坡,坡上全是帶刺的草,然後,我拿了同伴兩根登山杖就這樣直接支撐著身體下去了。從此對登山杖炒雞崇拜...喔對了,同伴帶了手套,可以靠帶刺的草保持身體重心...另一隻手可以拉我的背包..特感動..
相當於多了兩條腿,用習慣了還是很舒服的不論是上山下山。我的膝蓋老傷爬山沒事下山的時候左腿不敢用力,用了雙杖之後再加上自己注意現在基本不會疼。如果打算長期爬山鍛煉的話還是用雙杖最好。我的傷就是用單杖時候嚴重的(不知道是以前的積累到那時爆發了還是單杖加劇了)還有要買靠譜的登山杖,質量差的用不了幾次杖帽就透了,杖尖也磨圓了拄到泥上沒什麼問題,如果拄到石頭上就容易打滑,這樣就有點危險了。
相當於多了兩條腿。
高端智能登山杖,其基本結構大體相同,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a.握把(手部握住部分,常用EVA、橡膠、軟木、塑料等材料);
b.腕帶(可套住手腕,輔助承力);
c.支杆(核心受力部件,一般採用碳纖維、鋁合金材料);
d.鎖緊系統(可用於調整登山杖的長度,並鎖緊);
e.杖托(使登山杖在軟質地面具有支撐力,且不會插入過深);
f.杖尖(與地面最先接觸部分,提供支撐力,多採用鎢鋼材料)。
然而,對於高端智能登山杖,除了在結構選材方面比較優質外,還搭載了智能硬體系統,能夠實現:全球GPS定位、衛星語音通話、強光照明、遠程聆聽功能、APP導航、SOS求救、播放等娛樂功能。
在長途跋涉的運動中,智能硬體系統在運動者的人身安全方面、緩解疲勞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有的朋友會有疑問,偏遠山區都沒信號,怎麼定位?
小編告訴你,這種智能定位系統,實際上是採用了GPS定位、LBS基站定位、AGPS輔助,三位一體,基本上可以實現大部分登山愛好者的定位功能,切實保證了人身安全。
同時,智能硬體系統提供的語音通話功能、音樂播放功能,讓登山愛好者的旅途不再寂寞。
實際上各位朋友看到這裡,可能已經有所察覺,所謂智能高端登山杖設備,它的智能硬體系統儼然就是一個智能手機。與智能手機類似,既能定位、通訊、導航,又可娛樂,智能硬體對於人們的生活,儼然已經是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了。
這種高端智能登山神器的出現,是廣大登山愛好者的福音。讓戶外運動變得更加的安全,充分體驗到更好的戶外運動的樂趣,更愉悅的達到鍛煉的目的。
居然沒人說打蛇打狗打壞人之類的重要功能嗎?!
用過登山杖,然後把朋友的登山杖弄斷了。。。。
推薦閱讀:
※爬上珠穆朗瑪峰要花多少錢?
※一次爬完五嶽要多久,有爬完的嗎?
※爬珠穆朗瑪峰需要做哪些準備?
※高原反應可以通過在醫院預先檢查預知嗎?
※膝蓋運動損傷,如何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