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攝影強調紀實性,為什麼還要使用濾鏡?

這個問題又可以引申為:攝影需不需要後期?原片就是真實的么?我們為啥要打光,為啥要濾鏡等工具?如何看待不同的焦距所引發的透視問題?新聞攝影、商業攝影、藝術攝影等的立場之爭有必要麼?


真的是這樣嗎?舉兩個簡單的例子:

1.

傳統時代,使用燈光型膠片,在戶外陽光下拍攝,你會得到偏藍的影像。在沒有日光型膠片可更換的情況下,只有用雷登85濾鏡才能實現顏色的客觀還原。

2.

近黃昏時分,人的眼鏡既可以看到雲層天空,又可以看到地面景物,照相機只能拍到一樣(以天空測光,天空曝光準確,地面曝光不足形成剪影;以地面測光,天空曝光嚴重過度,白成一片)。使用中灰漸變能兼得天空、地面。

很多時候你覺得司空見慣的場景,簡單的攝影卻並不能實現如人眼視覺的還原。這時候就需要濾鏡來幫你。

我要糾正你的第二個錯誤認識,攝影除了紀實性,在非新聞創作的場合,更重要強調的是審美性和藝術性。濾鏡可以使得畫面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如強烈頂光下拍攝人像,柔光鏡可使人臉光比縮小,影像柔和。黑白攝影濾鏡可以強化想要表現的景象,cpl能濾除非金屬面令人生厭的反光,珊瑚色鏡可使人物的皮膚看起來更健康(攝影數字化後,因後期調節更具操作性,已較為少見)。相比純客觀的記錄,藝術化得處理會讓影像更具審美價值。

3. 攝影還具有創作性。雙色的彩色偏振給了攝影師極大的創作自由。秋季的雨後,你可以使用它把雨後的小徑拍出藍色掉,而環境呈現收穫的暖色調。(攝影數字化後,因後期調節更具操作性,已較為少見)

4.

能把濾鏡說的頭頭是道的攝影師好像有點兒不識數


最近正好在看一些關於新聞攝影和真實性關係的資料。似乎前面說的都是實體濾鏡,這裡講講電子濾鏡。其實道理差不多。現在新聞界越來越多地使用Instagram或者Hipstamatic(也是一款手機上的攝影APP)拍攝的照片。這些照片因為濾鏡的使用,在新聞攝影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但逐漸,媒體也開始接受這樣的照片。

1.一個常見的反對觀點是濾鏡的使用傷害了攝影的真實性。但是攝影技術自誕生之日起就伴隨著後期,攝影這項技術也不能完全反映真實世界——人眼中看到的不是黑白世界、不會有虛化功能、不會有慢門。如果僅從技術角度定義攝影的真實性,那麼很多紀實攝影,如黑白攝影,都是不合格的。

以上這張照片由紐約時報的攝影師Damon Winter用手機上的Hipstamatic拍攝。他因為這組關於阿富汗戰爭的片子拿過新聞攝影的獎,結果在業內引起了很大爭議。他自己在紐約時報的Lens博客裡面寫到,在傳統攝影時代,攝影師可以通過膠片的選擇決定照片的色調、情緒。而使用Hipstamatic之類的濾鏡,並沒有比傳統攝影更加背離真實。(並不是說它不糟糕,而是說它沒有比膠片或者數碼更糟糕。)

2.新聞攝影能不能用濾鏡?攝影需不需要後期?原片就是真實的么?……這些問題的核心在於——新聞攝影本身是否應該有藝術性。攝影記者Nick Stern曾在CNN的一篇評論極力反對使用Instagram拍攝的照片。他寫到:「A news photographer is there to record, not to produce works of art.」

但是攝影記者真的只是在記錄事實,而不去考慮藝術嗎?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新聞攝影的操作本身一直在追求美。不美的照片是爭取不到讀者的。當下照片藝術性的作用更加顯著。讀者面臨著海量的照片,能否吸引讀者的注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

Benjamin Lowy也是一個用手機拍攝過很多新聞照片的攝影師(我在微博上推薦過他的照片,Hipstamatic上有一款濾鏡就是由他命名的)。用他的話來說:"Aesthetic is the proverbial fish hook.」

如果沒有讀者,那麼照片再「真實」又有什麼用處?

新聞攝影要不要講藝術性,看看荷賽冠軍就知道。

3.為什麼要強調攝影的真實性?最終是為了獲得讀者的信任,讓讀者相信你拍攝到的故事。但這一點不是靠工具或者技巧的使用與否,而是依賴於攝影師和新聞機構本身的判斷。一個攝影師完全可以不使用任何後期或技巧,但成功地扭曲原本的真實情況。一張照片的真實性不在於濾鏡本身,而在於攝影師是如何進行他/她的選擇,在於照片是否反映了事件的背景。

《華盛頓郵報》在兩年前曾經刊發過一張使用HDR(高動態範圍成像)合成的照片。按理說,HDR甚至比不用HDR更接近人眼所能看到的世界,但郵報的編輯們還是在圖邊配了這麼一段文字說明圖片的製作過程。如果你真的糾結於技術會傷害真實,加註釋。

「This image is a composite created by taking several photos and combining them with computer software to transcend the visual limitations of standard photography.」

4.為什麼很多攝影師反對濾鏡的使用?

任何新技術都會受到反對(彩色攝影剛出來也是被噴的不行)。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隨著技術門檻的降低,職業攝影師越來越難以通過技術來顯示自己和普通人的不同,甚至是自己這個職業存在的合理性

有一個很普遍的心理現象,就是如果一件事情包含的勞動越少,職業玩家就覺得這件事情越low,儘管最終達到的效果可能是一樣的。

5.最近看了不少討論圖像和真實(factuality)、客觀(objectivity)的文章。以前書籍中的插圖(比如植物、解剖圖),都是人們手工畫的,但這些圖像,大多都是經過插圖師想像的加工。但有趣的是,他們認為自己加工後的作品,比真實的物件更加真實。為什麼?因為現實的物品往往是不完整的、特殊的,而他們修飾後的作品,更接近自然界的普遍狀況,更符合平均規律和理想範式。

新聞也是一樣。新聞在早期甚至會要求記者去靠想像恢復場景中的細節。為什麼?因為現實本身是充滿細節,所以報道也要去恢復細節,給讀者呈現一個更加接近客觀世界的故事。

攝影同理。早期的攝影技術十分簡陋,所以攝影師也要花不少時間去上色、修飾。一方面出於審美的考慮,一方面這樣也更符合當時的場景。

他們努力去模擬現實,反而造成了(在我們現在看來)和現實的背離。這些操作為什麼漸漸不再流行?除了技術本身的進步之外,一個原因是,不同的人得出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所以這些過程中,可以摻雜別的詮釋、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插圖師曾經發展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克服可能的偏差,比如用網格線作圖。

客觀不在於是否與真實世界更加相似,而在於減少了人為因素對於最終結果的影響。

好好體會一下這句話。它會給你對真實的理解提供一個新的角度。


一、這個爭論的核心,在於"什麼是『實』「,又可以細化為幾個問題。

  • 世界是怎樣的?
  • 人眼看到的世界是怎樣的?
  • 相機拍到的世界是怎樣的?

結論是:三者都是不一樣的。解釋看第三條。

二、這個爭論的第二核心,拍照的目的是什麼,又可以細化為幾個問題。

  • 是為了再現這個世界么?
  • 是為了再現人眼看到的世界么?
  • 到底是為了什麼?

答案是:啥都是,看你的需求。解釋在下面。

三、詳細說明。

  • 什麼是光?

所謂光,是一種人類眼睛可以見的電磁波(可見光譜),光只是電磁波譜上的某一段頻譜。光是由一種稱為光子的基本粒子組成。也就是說,人的眼睛感知到的不是全部的世界。

  • 什麼是視覺?

所謂視覺,就是大腦對感光細胞所受電磁波的刺激,作出的主觀解釋。

  • 人眼感知有哪些規律?(好想略去一萬字啊,先留著下次再改。哥們,百度去吧好不好,反正我也不過是要複製粘貼下。)
  1. 色彩感知
  2. 空間感知
  3. 形體感知
  4. 明暗感知
  5. 運動感知

  • 相機的工作原理是?其實是想讓大家思考
  1. 相機在空間感知、透視方面和人眼的差異,以及人眼看照片和看現實世界的差異。

  2. 鏡頭鏡片對色彩和以及由於光線的各種射的影響。

  3. 膠片、數碼的感光原件和人的眼睛的差異。

  • 第二個爭論核心不想解釋,你愛幹啥幹啥,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 最後一條是吐槽知乎的,請無視可愛的她。

&我的神,能否改個字體顏色?這個顏色好不喜歡啊!
而且有序列表和無序列表後面為什麼不能直接添加段落啊?&


2015更新:很多朋友比較關心一些早期回答,但由於攝影思想和方法一直在學習和變化,無暇更新回答,這裡的部分信息可能會過時,感興趣的朋友可加個人微信 hantang916 探討交流。

博客:http://sometime.me

公眾號:jiangxiao025

--

這是個很經典的好問題。

紀實紀實,什麼是「實」?不加任何前後期處理,相機裸拍直接輸出的就叫「實」?這是最大的誤解。

其實,當你用相機取廣袤立體的世界之一角,並將之平面化成方寸圖片之時,便完成了對這個世界最大最根本的PS。

是否使用濾鏡和是否紀實沒有必然關聯和直接因果關係。

攝影利用現實世界的光線,經過一系列採集處理,來形成一定的影像,這個影像只是一個平面」畫像「,而非世界的」鏡像「。

攝影的藝術性在於通過對形成影像的過程加以各種控制,從而獲得特定的畫面效果,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思想感情。這種控制有時以修正各種偏差還原真實為目的,有時以藝術性的失真為目的。


強調不代表等於,人眼所見也不等於相機所見!

攝影所反映出來的光影場景與構圖是拍攝者的主觀意識,拍攝者使用濾鏡是為了呈現他自己認為需要呈現的畫面,他覺得這才是最美、最真實的。

每個人對紀實都有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即便是CNN和CCTV,紀實與濾鏡無關。


濾鏡有的是改善光線條件的,有的是增加藝術效果的,根據拍攝條件和拍攝對象的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目的是相同的,就是拍出攝影師腦子裡預想出的效果!


攝影就算是初期也不只是強調紀實性

套用楊絳的經典語錄,現在很多攝影愛好者的問題就是攝影史讀得太少,但想得太多


首先不是所有攝影都是用來紀實的,有的需要藝術性,思想性;其次,即使是用來紀實,濾鏡並不代表著不真實,相反有些情況正應為需要真實的記錄才採用濾鏡。


1、獲得更好的畫面效果

2、由於沒有後期數據,才更會凸顯照片的真實性

3、更好的適應和表達畫面含義,強調照片背景


紀實攝影只是攝影家族中一個大類~~~~~~~攝影的目的不同,手法也不盡相同,不能說攝影就強調紀實,這是認識錯誤。

況且,所謂紀實就是記錄事實,而相機拍出來,不加修飾的照片只是相機看到的」真實「可能跟人看到的想去甚遠(原因很多,人眼+大腦比鏡頭+晶元強大太多了),後期或者濾鏡,在紀實攝影中能起到還原現場人所看到的」真實「的作用,因此,是否使用濾鏡,跟是否紀實,並沒有必然聯繫,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一、很簡單的邏輯,途徑相對合理與結果合理是不能等同的。同樣的,在攝影中,攝影的目的和途徑也是兩個問題。

第二、或許你把攝影想得太簡單。舉一個基礎的事例,膠片、CCD對不同光譜的捕捉性能不同,攝影家需要不需要用方法控制色彩?

第三、試著了解真正的攝影吧,它會比你在文字離看到或者單純地討論還美妙一百萬倍不止哦:)

希望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也希望能幫到你。


紀實可以說是藝術的本真,濾鏡可理解為表現的藝術化。


攝影強調的是美,紀實只是一方面而已。


簡言之。

首先,紀實只是攝影術誕生初期的功能,到如今已經退居眾位之一了。

其次,濾鏡的首要任務是校正色差,再來才是美化和營造特殊效果。


內容真實,視覺唯美


對於新聞,不管是攝影還是語言同樣適用的是:

1.人所看所感遠非鏡頭和鍵盤,或說圖像和文字等傳播方式能完全表達的。於是使用濾鏡的一種目的是儘可能還原當事人所看到的場景。

2.在傳播過程的每個環節都有對信息的加工。新聞編輯者會自覺不自覺地在信息中融入自身立場,觀點,利益。

3.新聞讀者解讀信息時也有自己的加工過程,而新聞工作者的傳播活動帶有某種目的,所以通過一些方式,例如圖片處理,冷光營造獨居老人更深的孤獨感,讓讀者按意義的設定方向來解讀。

以上。


新聞攝影的紀實性指的是不改變照片內容及本質,適當的增加濾鏡只是為了使讀者姥爺更好來閱讀。


首先對於新聞攝影或者說是紀實攝影而言,圖片既代表著記錄也代表著表達。攝影術誕生伊始曾一度被人無視,認為攝影術應該隸屬於美術繪畫,而隨著很多代的攝影家的不懈努力,他們漸漸證明了攝影可以比繪畫更清晰完美的記錄世界,攝影逐漸又了自己的地位,而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發現,世界那麼大攝影定格的只是不足一秒的方格,所以攝影家開始選擇性地截取那些具有某種內在聯繫的事物,並在自己的影像中將其轉換為一組視覺符號,最終構成一種完美的以方形畫幅為界面的均衡視覺關係,攝影漸漸有了自己的攝影語言。

人們對攝影的認識往往與攝影歷史的發展有著一些相似。最初我們拿到相機時我們會選擇那些花花草草、高樓美景作為拍攝對象,目的就是照下來,並且追求視覺感官上的美。但是慢慢的也會不滿足於此,也開始建立其自己的攝影語言。攝影是對瞬間的定格,因此除了簡單的記錄以外攝影的美在於瞬間的構成,人物的一個表情、圖片中各種元素的搭配、人眼難以捕捉的畫面等等都是攝影帶給人的美。

因此,對於攝影很難簡單理解為對現實的記錄或者複製,攝影是有表達的,並非絕對客觀化。

所以既然有表達就會有主題,而所說的修圖就都是為了增加表達效率服務的。這裡所說的修圖當然指的是在不增減圖片中的元素的基礎上對畫面的調整。比如我為了突出人群中的一個人,我會選擇盡量減少畫面中其他元素對他的干擾,當然首先在拍攝的時候就盡量增加前後景的虛化或者壓根就不拍進去,後期的時候也會選擇減少其他人或者其他干擾色的飽和度等方法突出主體。


你問的應該是紀實攝影為什麼還要用濾鏡吧。否則你的命題就是錯的,因為攝影門類太多,幹嗎一定要紀實性。

即使紀實攝影也不排斥濾鏡。因為膠片,ccd,cmos在捕捉光線的時候已經是在對光線進行處理了,濾鏡也是一種對光的處理方式,沒有本質區別。


攝影,只是如實記錄光影,光影的玩法很多,濾鏡是一種。


推薦閱讀:

攝影愛好者,如何點評我拍的照片?
如何調出冷暖色調交替的照片?
如何評價索尼Sony A7 II (第二代Alpha 7)?
單反與手機相機的區別?
如何經營一家攝影工作室?

TAG:攝影 | 攝影器材 | 濾鏡 | 攝影后期技術 | 新聞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