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馮小剛「中國垃圾電影太多,是因為有垃圾觀眾捧場」的言論?

視頻封面馮小剛:中國垃圾電影太多 因為有垃圾觀眾捧場_馮小剛炮轟電影圈_騰訊視頻視頻


看到高票提到王晶,這裡就拿王晶來舉例。

在電影《精裝難兄難弟》里有這麼個情節:香港知名導演王晶(便於理解這裡用真名)和王家衛互看對方不順眼,王家衛覺得王晶拍的都是爛片,王晶覺得王家衛的電影部部賠錢。

當王家衛穿越到王晶小時候時,所有人都看不懂王家衛拍的電影,只有年幼的王晶覺得很有Style。

在小王晶表示長大後要成為王家衛一樣的導演時,王家衛是這麼回答的:

而這部《精裝難兄難弟》的編劇不是別人,正是王晶。

所以其實不難看出,王晶的心中其實一直都有一個拍文藝片的夢,但是事實卻往往事與願違,每當他想正經起來拍部片子時總是會遭遇票房滑鐵盧。

年代比較久遠的暫且不提,就說王晶在2012年拍的《大上海》,算是王胖子近些年難得的誠意之作,但是結果呢?

票房慘敗於《泰囧》不說,首日排片量僅14%甚至不敵《血滴子》的20%,破罐子破摔拍部電影大賣,嘔心瀝血拍部電影反而賠的親媽都不認識,換作你是王晶你會怎麼想?

於是接下來的事我們也看到了,心如死灰的王晶開啟了《澳門風雲》三連發,但諷刺的是《澳門風雲》三部曲即便口碑一部不如一部,票房卻一部蓋過一部。

很多人拿姜文舉例,說人家姜文雖然也被觀眾罵但就是不甩鍋。

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姜文這種「站著也要把錢掙了」的執著。

那些罵馮小剛罵王晶小心眼的不妨設身處地想想:假如你自己隨隨便便拍部「屎尿棍」就能賺得合不攏嘴;費時費力拍部好片子結果血本無歸。

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如何選擇?

馮小剛、王晶這種名導尚且如此,那些還在為生存苦苦掙扎的新人導演面對這種情況你讓他們如何自處?

這世上的導演並不是都能像王家衛那麼好命總有投資商替他背鍋。

即便是王家衛,在如今這種糟糕的電影環境下也不得不作出妥協,看看《擺渡人》事件就一目了然了。

所以就馮小剛這句話本身來說並沒有問題,劣幣驅逐良幣的道理在電影行業也是通用的。

當然,他惡意碰瓷又是另一回事。


和其他商品不同,文化領域的產品終端定價,往往跟產品品質無關。說直白點,好電影也是賣40塊錢一張票,壞電影也是賣40塊錢一張票。從理性的資本決策來說,一部電影想要賺錢,只要完成一件事——「儘可能多」的觀眾。

那這件事就變成了,如何獲取「儘可能多」的觀眾。至於觀眾質量如何,真的無所謂。

理論上方法有很多,比如全組齊心協力鑽研表演,比如精心打磨劇本反覆修正,比如探索藝術邊界出奇制勝……

很遺憾,上面的都是「把電影做好」的方法。但把電影做好,在中國「不一定」掙錢。

當今中國最高效的方法,仍然是用那些你們看不起的IP、鮮肉和噱頭來收割智商稅。換句話說,中國目前有足夠多的「垃圾觀眾」,在為那些你們口中的「垃圾電影」買單,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

如果劣質商品能夠跟普通商品攫取一樣多的收入,我為什麼要花額外的精力和成本在上面呢?

好,你會想,我不與那些差電影為伍,我就堅持做我自己心中認為的好電影不行么?

1. 整個市場並不是孤立的,當投資人看到了我們口中的「垃圾電影」在賺錢,而一部「所有人都說好」的電影不知道賺不賺錢的時候,你猜從理性決策的角度,資本會流向哪裡?

2. 你和那些所謂的「垃圾電影」在共享市場資源,從藝人到製作到宣發,你的成本會被投進「 垃圾電影 」的資本堆得水漲船高,你收到的關注會被擠壓得毫無空間。換句話說,你被通貨膨脹了。

3. 最可怕的是,中國的文化審美還有這麼一種反智思路:凡是我看不懂的都是裝逼,凡是我欣賞不來的東西都是太高雅而沒有存在意義,你別給我整這些高級的我就是個俗人……

身在劇場行業,其實時刻產生與馮小剛一樣的想法。文化行業里想好好做事的人比任何觀眾都要痛恨垃圾作品,他們才是這個市場的最大毒瘤,而毒瘤之所以存在,確實是有人在為它供血,沒錯吧?

馮小剛的話,至少證明他還是一個想好好做事的人,從理性角度來講,在公眾面前說這些話,我不覺得在實際層面上對他有任何收益。

就算有收益,也不影響他所說這番話的正確性。

老用動機代替邏輯,有意思么?

為了避免被斷章取義,最後捋一下邏輯線。

1. 垃圾電影是不是在中國存在?

是的。

2.垃圾電影存在的理由是不是有垃圾觀眾買單?

是的。

3. 是不是所有有觀眾買單的作品都是垃圾電影?

不是。

4. 馮小剛也拍爛片,有沒有資格批評別人垃圾?

有的。

5. 憑什麼有?

因為他說的情況事實存在。

6. 可他不覺得自己拍的那幾部片子是爛片。

所以他有理由罵人,你也有理由罵他,這不矛盾。

7. 道理都懂,但大家為什麼不拍好電影?

好電影掙錢的概率現在比垃圾電影低。

8. 中國現在缺少什麼樣的電影?

成熟的商業類型片。

本來還想懟得含蓄點結果自己撞上門來,諸位自己對應文中三條和文末八條吧。


「我查了一晚上資料,寫得快吐血寫了五千字的回答,得到的贊還沒有人家一個吐槽段子賣奶子曬照片的零頭多。」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你們白玩知乎了?


有多少人根本沒看視頻,直接上來看個題目就噴?我不喜歡馮小剛,但是我覺得他全程要表達的意思完全沒毛病,我也不喜歡拿觀眾當傻子的導演,更不喜歡只看標題都不看內容就胡說八道的人,還有題主的標題只說了馮小剛說的前半部分話,後面才是他要引出的主旨,才是正題,有些答主們也是有坑就跳


其實馮小剛一直在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只是你們沒注意到:

馮小剛在拍《1942》之前,就能預測到這種片子投資人不會看好,觀眾也不會討巧,但馮小剛硬著頭皮也要拍這種吃力不討好的片子,虧錢了大不了再拍一部掙錢的電影補償投資人。這是為什麼呢?

馮小剛畢竟是馮小剛,小導演還在追求尊重需求的時候,他早就功成名就名利雙收,再有追求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了。到了這種境界不會太在乎觀眾怎麼看,也不太在乎票房有多高,最在乎的是自己的感受。你看他接受採訪時說的話:「我自己花錢拍的電影,賠也就賠了,我也沒有要去討好誰,我拍這個電影就討好我自己。這個電影不賣錢我也無所謂,因為是我自己的錢。」姜文也是一樣,《一步之遙》爭議很大,然而他接受採訪時說:「我做了20年導演,《一步之遙》就是我最好的電影。哪怕它只賣了一塊錢,哪怕16億人不喜歡,我也不在意,因為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

馮小剛拍了這麼多年,確實是越迎合觀眾票房越有保證,越用心拍的票房反而沒保證。他說這話沒毛病。他和姜文的區別是,姜文只拍自己想拍的電影,馮小剛是在不保證投資人虧錢的前提下拍自己想拍的電影。畢竟當前的電影市場,就連姜文自己也未必能做到每次都能「站著把錢給掙了」。馮小剛就不能先掙了錢,再站著拍電影了?

王晶應該是華語圈最擅長拍爛片掙錢的導演了,他一直標榜拍電影一定是要以賺錢為目的,如果不賺錢就不會拍。他知道自己拍的是爛片,也知道拍出來能掙錢,就像評論區 @曹京生 說的:

記得許鞍華說要拍《桃姐》的時候,但是沒人投資,去找好朋友王晶,王說我投,許說你哪來的錢,王遂拍了部爛片零零狗,片酬投資給了許鞍華

《桃姐》是好電影嗎?當然是好電影,但這是我在放馬後炮。沒拍之前,誰知道電影有多大票房?要知道許鞍華之前導演的電影,幾乎是拍一部賠一部。誰敢輕易投資拍這部電影?虧了咋辦?大內密探靈靈狗》是爛片嗎?沒拍之前就知道是爛片,王晶知道,投資人知道,觀眾進電影院之前也知道。可投資拍這樣的電影真的有錢賺,能這麼舒服的賺錢為何不賺?這就是現實,赤裸裸的現實,這是你在豆瓣給電影打一星也改變不了的現實,這是你在知乎上把電影罵出花也改表不了的現實。接受現實吧!這屆觀眾真的不行。

但你能說這個面相有點猥瑣的王晶沒品位嗎?錯!他也曾經是個有夢想的導演,他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觀眾也有很大的責任。

王晶本人拍最大眾的商業片,但自己業餘時間卻愛看文藝片。「其實我業餘時間喜歡看的是文藝片。」王晶說。王晶自己也拍過文藝片。他拍的《笨小孩》還讓香港的老牌紅星葉德嫻獲得了台灣金馬獎影后。當時為了爭取到這部片子的導演權,王晶還主動向投資方表示,自己可以不要導演費。但《笨小孩》的票房不好,王晶此後不再涉足文藝片的拍攝

1991年到1992年,許鞍華接連拍了《客途秋恨》《極道追蹤》和《上海假期》三部電影,都賠了錢。王晶公開批評,許鞍華不該讓老闆沒錢可賺。有記者將這番話傳給了許鞍華,當記者問她,王晶的戲怎麼樣?她就順勢大批王晶的片子都是爛片。罵過王晶之後,許鞍華在報紙上看到王晶對記者說,「許鞍華批評我的地方我都接受,因為她跟吳宇森是我最佩服的導演。」更令許鞍華驚訝的是,很快,王晶還找上門來,叫她給他的公司導戲。

許鞍華拿著劇本《天水圍的夜與霧》和王晶說起這個故事,王晶不置可否,只是問她,還有沒有其他的故事。她猶猶豫豫地把和天水圍相關的另一個劇本《天水圍的日與夜》講了出來。這是個溫情小品,描述的就是天水圍一個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許鞍華自己都覺得有些悶,沒有把握說服王晶。沒想到王晶一聽,就定了先拍這個,投資120萬,用高清數碼來拍。《天水圍的日與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光在金像獎上就斬獲了四座獎盃: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但從投入產出上來講,也僅僅是收回成本而已。 接下來,王晶仍繼續給許鞍華投資700萬,拍《天水圍的夜與霧》。《天水圍的夜與霧》賠了。王晶還是一如既往給許鞍華投資,拍了《得閑炒飯》——這是一部講女同性戀的情感故事的片子。許鞍華說:「我蠻感激王晶,在很可能沒有內地市場的前提下,他還投資《得閑炒飯》這部電影,這個風險非常大,萬一香港的票房不好,那他就要虧本了。」

1995年,王晶成立電影公司。從那時候,他就開始投商業片之外的各種類型的片子。為了不讓自己身上強烈的印記影響觀眾對那些影片的印象,絕大多數時候,他都隱藏在幕後,毫不聲張,甚至不在影片上署名。

1996年,他投資給老搭檔吳君如拍攝《四面夏娃》。那是吳君如唯一一次執導電影。那年吳君如29歲,正處於人生的焦慮期,對自己的未來很不確信,想用一部實驗探索性質片子證明自己。最終票房慘敗,吳君如自己也賠了400萬。

1997年,王晶繼續投拍了自己中學師弟關錦鵬的《越快樂越墮落》。這部電影也沒賣座。對此,王晶看得很開:「全世界的文藝片都不賺錢的啦,自己口袋裡還有錢,可以支持就支持一下吧。如果不能賺錢,就當培養新人。」

拍商業片,他連一毛錢怎麼用都會計算的非常清楚,但是他從來不會這樣去計算文藝片。他對導演的唯一要求就是:把你告訴我的故事,拍得和你跟我講得一樣好就夠了。

投資藝術片他只有一個原則,不論是誰,只要 「本子好」,能打動自己,和觀眾產生共鳴,那就拍。

王晶並不願意多談香港電影,更不願把「促進香港本土電影的發展」這樣的標籤貼在自己身上。在他心中,「香港電影」幾個字早就不存在,他願意提的是「華語片」。他認為文藝片在華語電影市場中只會是越來越少。

自己之所以堅持投資給藝術片導演,只是因為「已經沒有了,你還不拍,就永遠沒有了」。

王晶不願標榜自己,他不掩飾這樣做是希望自己的電影公司要在華語片電影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不能只拍一類片,必須要有我拍的這種片,也有許鞍華這樣的導演拍的那些片,才算是完整、完善和負責任的香港電影公司。」

你了解以上情況之後再看王晶,是不是沒有那麼猥瑣了?

有個答主的觀點是這樣的:

中國商業電影目前選用的映前宣發手法,各種花里胡哨的宣傳,都是帶有對觀眾強烈欺騙性的手段,其目的就是讓觀眾無法得知這部電影的真實製作水平。他們看到的,都是經過精心包裝的宣傳內容、火爆場面,主演藝人的站台走秀、所謂影評人和娛樂媒體誇張虛浮的報道文字……觀眾只能自己花錢買票,親自去電影院看了,才明白是好還是壞。這個時候已經晚了。

真的這樣嗎?當然不是,這個觀點無法解釋系列電影在市場上的表現:

王晶執導電影《澳門風雲》,票房5.2億,掙了很多錢。

投資人覺得這電影市場反響真不錯,咱們接著拍續集吧,那個爸爸去哪兒挺火的,拍的時候記得帶上小朋友!於是有了《澳門風雲2》,票房9.57億

投資人一看這票房幾乎是一年翻一番啊,咱不接著拍對不起觀眾啊,於是又有了《澳門風雲3》,票房11.17億

這時候王晶表示:因為所有的劇情、人物和感情關係,都在《澳門風雲3》中實現了一次團圓,《澳門風雲》不會拍第四集

你以為投資人會放過這麼好的掙錢機會嗎?當然不會:海南日報數字報-《澳門風雲》《葉問》都要拍第4部

記者從2017香港國際影視展活動現場看到,眾多新片海報出爐,王晶執導和監製的一系列新片全部亮相展會。其中,《澳門風雲》系列已經拍了三部,雖然口碑越來越差,但票房卻一部比一部高,現場擺出的《新賭城風雲》(香港片名)海報顯示,這應該就是《澳門風雲4》了。

看到了沒?《澳門風雲》系列已經拍了三部,雖然口碑越來越差,但票房卻一部比一部高。導演都說不拍了,結果還有第四部,這怪誰呢?

等到哪天投資人發現拍爛片不掙錢了,拍一部賠一部,相信我,就算導演拿著劇本去求投資人,投資人也會跑的比香港記者還要快,到時候爛片就會少了。然而,現實並非如此。

《變形金剛5》上映了,我記得每次導演都會說不會再拍下部了,但每次都會有續集出現,每次都有影評人口誅筆伐說片子爛,但每次票房都會再創新高,而且廣告一次比一次硬。

祝你們觀影愉快。

補充一下:

很多人提到《摔跤吧爸爸》這樣叫好又叫座的電影。我不否認有這樣的好電影,但這樣的電影可遇不可求,有好幾個原因。

一來這種片子拍之前無法預測票房會有這麼高,《摔跤吧爸爸》在本土票房連《巴霍巴利王》都比不上。畢竟喜歡大製作大場面不止中國人,外國人也一樣。而且中國市場的表現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在我眼裡同樣優秀的印度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甚至壓根沒能在中國上映。

二來拍攝周期長難度大,《摔跤吧爸爸》別的不說,阿米爾汗50多歲了,要增肥54斤,然後還要再減回來,幾個主角光練摔跤就練了一年半。我再說個反面例子,你知道《爸爸去哪兒大電影》拍了幾天嗎?5天就拍完了,你還別不信。人家就是專門撈錢的,拍起來輕輕鬆鬆毫無難度,然而票房也很高。這真是,躺著都能把錢給掙了。

三來口碑難料,有的導演(自認為)真的是用心在拍,結果片子出來了爭議很大,很多觀眾不買賬,導演怨氣也好,甩鍋也好,再往後不願意拍自己想拍的電影,難免有向《爸爸去哪兒大電影》看齊的想法。

插兩個電影圈之外的行業現狀:

2013年「中國作家富豪榜」的冠軍是江南,唐家三少認為自己賺的錢肯定比他更多。「他寫書太糾結,一本書改五六遍。我單本銷量是賣不過他,可是他一年就出一本,我一年可是出幾十本啊。」

據說某知名國畫大師如此作畫:

最後,還得說說,馮小剛每次新片上映之前就放大炮搞碰瓷營銷,挺LOW的,這臭毛病真得改了。

還有:《老炮兒》馮小剛是主演,但不是他導演的作品,導演是管虎。


趕緊得了吧。

轉一個李宗盛在2016年金曲國際論壇的發言,李先生從另一個角度談了這個事兒。原貼網址:李宗盛談創作:你喂消費者豬食,他就變成豬(完整全文)。

一下是正文:

今天在場的都是這個產業的人,還有媒體。我心裡浮現了一個念頭,就是把這個行業整成這個樣子的人今天都在。所以為什麼今天是這個樣子,就是大家一起搞的,而我們將來要怎麼弄,也可以大家交換一下經驗。

我就是一個寫歌的人,不管我是一個創作者、歌手、製作人或音樂總監,不同的角色當中,我比較喜歡還原成一個做音樂的人。我更在意的是回到音樂的最基本,有沒有好的歌?這些歌對時代的意義又是什麼?所以你們音樂節有沒有辦成、有沒有賺錢是你家的事;唱片公司要倒了也不是我的事。我最在意的就是像你們這些平台上,那些音樂對這個時代到底有多少意義?我講的不見得是對的,但我很願意跟大家分享我心中的感受。

我自己的經驗,我們最大的痛苦,就是發現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垃圾,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多。可是這個行業的血管已經有了,道路的平台也有了,大佬們的資金也都進來了。這個行業門檻這麼低對不對?每個人都能玩,但真正有意義的內容在哪裡?比方說剛剛在講管理,藝人要有價值之後才有管理,當他沒有價值的時候,是沒有管理的。

如果從我這樣的角色來看,各位的審美,是決定我們這個時代音樂面貌的基本因素。當我問你這首歌難聽的會死、你明明覺得他很俗,可是他會讓你掙很多錢,你會不會因為這個原因不去宣傳推廣?不去想辦法兜攏所有的關係讓他值錢?當你做一個音樂人的審美跟你做一個生意人的審美,這兩個之間要怎麼去平衡?這是我們熱愛的行業,我們成就他的樣子。

我不敢罵人,其實我今天已經非常保留了。有一個流行音樂學校叫我去講課,我一上台,大概沉默了30秒以後說,對不起我必須跟你們講,今天200位的現場同學當中,大概有199位將來都不會有什麼出息,當場那個校長就傻了。

音樂是一個被低估的行業,人人都覺得他能玩、門檻很低,可是成功的門檻很高。所以比如說藝人,今天這題目叫「藝人的自我經營之道」,但你要先把一個人弄成藝人,才有經營之道,因為你可能沒有什麼價值可以被經營。

在座的都是同業,我自己的直覺是,在每一個行業中,金字塔最頂端的都是天生干這個的,你不用去找他但你一定會看到他,他的歌一定跟人家不一樣、一定夠亮。所以通常我不去看選秀節目,不要誤會,我沒有看不起這些節目雖然我沒有去當導師,但我的確跟他們聊過幾次,這些選秀節目究竟有什麼意義?從買來的版權或是什麼樣的風格,他們本來就是一個媒體、做一個很紅的節目,賺了滿盆滿缽,本來就是已經夠偉大了。你憑什麼要求一個(電視)媒體負起振興華語歌的責任?不可能!所以他們幹得已經不錯了。振興華語流行歌的責任是我們的,不是媒體的

回到藝人,我想說的就是,人才真的不多,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內容不多。我的憂慮是,當大家有一個這樣的Raw Material時,我們的流行工業水準做不起來。我舉個例子,金城武。金城武以前在台灣發過片啊,我們也做過啊,但不靈啊。然後他去了日本,兩年之內,你看他的招牌、整個人脫胎換骨,變成巨星。為什麼?因為人家流行工業的審美水準比我們高。你有一個金城武這樣子的材料,但你卻做不出一個日本人的金城武,這是我剛才講審美的意思。

各位都是要負起責任的人,包括我。我們流行音樂的力量在哪裡?是大家一起和稀泥、一起掙錢,還是真正能夠提升我們整體的力量?華語音樂到目前為止是沒有辦法輸出的,不管我在紐約林肯中心或是在倫敦Albert Hall做演唱會,來的都是華人啊。

整體的亞洲流行音樂是非常受西方影響的,整個審美是西方的,韓國是第一個完全放棄(自己的審美)的。你看韓國受流行音樂教育的人,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是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畢業的。歐洲都有Korean Pop這一門課,可是我們講的這個大叔騎馬(韓國歌手PSY的《江南style》),他似乎變成國際事件,可是我並沒有覺得大家是那樣真正的Appreciate(欣賞)他的音樂。你認為西方很Appreciate他的音樂嗎?(當他們說)the Funny Korean Guy。

我是一個Old School,我是老派的人,所以還是要回到我們到底在做什麼。大家在挑藝人做藝人的時候,你們的品質決定藝人的品質,藝人的品質決定整個華語流行音樂的面貌。

我以前還在唱片公司上班的時候跟媒體聊,我說這些消費者、愛聽音樂的人,就是你喂他豬食,它就變成豬。你只喂他品味很差的歌,他就永遠這樣子。It is consequence(這是有前因後果的), 我們自己要承擔這個責任。現在我們是在rebuild(重建)自己審美的階段,所以我們的審美要如何建立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地球是平的,我沒有見到任何很明顯的障礙,可是流行音樂它必定是,音樂最後一定會回到Here and Now、本土,它仍然是非常局限性的,它仍然是「這裡」。我們可以在技術上交流,可是關於本質上的東西,它很難被交流。

我不太知道我所合作的唱片公司,怎麼把我的《給自己的歌》和《山丘》,那些我50歲以後的作品,準確地傳達到那些以為是我的聽眾的人。不過我可以跟大家分享,我怎麼看待我的創作。

在很久以前我還在唱片公司任職的時候就說過一個理論,我說心智成熟的人或者是比較上了歲數的人,是整個流行音樂工業刻意遺棄的一群人。也就是說,流行音樂工業所標榜的是潮、是年輕、是衝動,例如小鮮肉。現在整個流行音樂工業就是一個粉絲工業,不是嗎?承認吧。所有的生意都在這個方面著力很大,你沒有粉絲、沒有辦法從粉絲上獲利,你就再見了。

在我寫了30年的流行歌之後,回到我自己是一個歌手,這也可以給年輕的創作人參考。我認為的確有一群人是缺乏歌的,明明這些人在20歲的時候就聽《生命中的精靈》,那他們今天要聽什麼?如果我能寫出跟他人生相呼應的東西,我認為我絕對能比寫《生命中的精靈》的時候更受歡迎。我在唱片公司操作過那麼多歌手、那麼多案子、賣了那麼多唱片,所以請相信我走這個路線,是李宗盛的選擇,我認為我在這個時候,是會有市場的。所以簽幾個老的也不錯哦!

比如《山丘》這個歌,很意外有為數相當多的年輕人,是喜歡這個歌的,這倒是我始料未及,因為當我想跟那群人(年紀較大的)溝通的時候,竟然有另外一群人(年紀輕的)在機場、在演唱會來找我說,他很喜歡這個歌。所以最後還是要回到歌的本質:你能不能觸動人。

我是比較嚴厲啦,我熱愛這個行業,我太看重這個行業。我看到太多不相干的人來攪和,覺得非常不開心。在我的信仰當中,歌沒有好壞,不是一個工廠作業員的心靈就比一個大學教授的心靈來得不值得滿足。每一顆心靈都需要不同的歌來滿足,所以《小蘋果》也沒問題,問題是在偏差。如果大家都看到《小蘋果》能掙錢,所有的人都來做《小蘋果》,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

各位的審美、你們的精神面貌、你們對音樂的修養、對文字、對人性的感受,就是決定整個華語流行音樂樣子的人。因為聽眾是無辜的,所以我們給他們什麼樣的東西,這是最要緊的,大家一起加油。

我最在意的,都是有沒有好的內容這件事。現在大部分的錢都沒有去向內容,沒有人在意內容是什麼,最後只要可以掙錢、只要有Business Model就可以了。

可是弔詭的是什麼?內容是錢沒辦法幫的,誰出多少錢、每個案子補助多少錢,就會有好的Production嗎?No,不可能,白花了,主事者沒腦筋。你以為好東西給錢就行了嗎?那太容易了是吧,你給你小孩很多錢他就能上名牌大學嗎?不可能。還是會回到最本質的東西,你這一代人的音樂素養怎麼樣?你能寫出什麼樣子的歌詞?你能如何動人?

剛才講到民謠,我心裏面深深受到震動。因為對我來說,我是聽民謠開始的,民謠是最簡單、最基本的,它就跟畫畫的素描一樣,民謠是讓你先學習把自己講清楚。有很多是敘事性民謠,比如說,Cat Stevens的《Father and Son》,他講一個他跟他爸爸的故事。所以我開始練習建構我的文字風格,是從民謠來的。

現在很多人,他的歌詞我不知道他到底要講什麼。我的理論很簡單,當你講不清楚的時候,就是你沒有想清楚;如果你想清楚了,你一定能講得很清楚,而這樣的訓練是可以從民謠來的。好的內容是全民審美的結果,它不是那個專案補助多少錢就能行的,但錢如果有還是照發沒關係,哈哈哈


這傢伙總是一本正經的放空炮。

看似說的是特別接地氣的實在話,其實都是空話。馮褲子這人,就是那種典型的「大奸似忠、長厚似偽」的傢伙。

首先,要知道一點,中國商業電影目前選用的映前宣發手法,各種花里胡哨的宣傳(海報、預告片片花、媒體新聞炒作)等等,都是帶有對觀眾強烈欺騙性的手段,其目的就是讓觀眾無法得知這部電影的真實製作水平。

雖說在正式上映前,有「點映」這種方式,但能參加點映會的,都是關係戶、媒體和相關的院線經理,而且製片方早就和這些人打好招呼,遞上紅包,讓這些人在接下來的映前宣發炒作階段,多說吹捧的好話,別說實話。

普通觀眾都會被排除在點映之外。更沒有其他渠道獲知關於這部電影製作質量的任何有效信息。他們看到的,都是經過精心包裝的宣傳內容、火爆場面,主演藝人的站台走秀、所謂影評人和娛樂媒體誇張虛浮的報道文字……

這些東西除了對觀眾形成強烈誤導外,絲毫不能幫助他們確定這部電影到底是不是好電影。觀眾只能自己花錢買票,親自去電影院看了,才明白是好還是壞。

這個時候已經晚了,因為電影作為一種抽象的內容,沒有具體的量化標準去評估其是好還是壞。就算觀眾抱怨著電影與之前宣發不相符,上當了,錢花的冤,製作發行商和電影院也不退錢。按郭德綱相聲里常用的一句口頭語,除了在網上大呼上當以外,實在是「沒地方說理去」~

看完爛片上當了,事後又被馮褲子這種混人罵成垃圾……我真替「中國電影觀眾」這個集合人稱名詞感到悲哀。

萬幸,我現在已經基本不吃這飯碗,用不著陪這種沒上映前先把觀眾當傻叉騙一次,騙完之後再把觀眾當傻叉罵一次,能連騙帶罵,把觀眾強姦兩回的電影人一起裝孫子了。


幾個月不上知乎,這次回來,愈加發現玄乎,

許多諸如章子怡不拍電視劇,金士傑要賺錢養家的問答,

影視圈大家感覺熱鬧,圈外人,或者半不沾邊的公眾號們喜歡臆想推斷,我不介意,但你把這當做信誓旦旦、確鑿萬分的事情來「肯定地告訴」大家,未免有些不負責任。

坦率說,圈內人也都只當笑料,或者給錢營銷的工具,權不當真,「給點錢讓他們寫唄,挺好的」。

我也該閉嘴,所以只說幾個小故事。

1.小剛的《1942》的前期我是參與的,他的脾氣已經好了很多,「懂得區分什麼時候應該罵人有效,什麼時候罵也沒用」,私下就是個有點霸氣的小老頭,但很有趣,也很有抱負。

那時候喜歡睡公司沙發,多蹭了幾次大佬們之間的海聊,明白了其真正想拍想表達的東西,當然哪怕以他的身份,那些也是絕逼不能拍的。

就是這麼個,我稱之為「老憤青」,怎麼可能只滿足於小情小愛,或者京城貧嘴呢,所以監製葉京的往事三部曲,支持傷痕小說家等等,只是這些一般的觀眾和公眾號可能壓根不感興趣罷了。

《1942》一開始他就知道賣不了啥票房,按照他和老王說的:「咱們就賭一次中國觀眾的審美和心氣。」結果很明顯,2011年,賭輸了。

當然,我個人不認為《1942》非常牛逼,有太多限制因素,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導致很多實現不了,挺可惜,但是確實是部用心做的片子。

而五年過去了,行業劇變, 電影從煤老闆轉向網路金融,從觀眾審美預判轉向大數據,觀眾的審美範圍變大,但是審美內容、偏好卻很可能急劇下降,當中迭代了類型片跟風、青春、小妞、泛喜劇、小鮮肉、宣傳部風向等等事件,原本2010年開始樂觀、雄心壯志到不行的大電影人,普遍對市場、對觀眾失去了信心,所以走上兩條道路,要麼徹底迎合,賺到錢再說,要麼極端到用已有的名聲,就拍老子自己想拍的,管你們其他丫的營生。

扯遠了。

所以別以為《私人定製》是什麼一拍腦袋就做的,按照人家開玩笑的話說就是,「老王你讓我玩一次,我剩下的幾年,看來得還你個七八部喜劇了。」

「哥,咱別這麼說,我看現在觀眾素質還行,說不定就成了呢。」

上映後……

「能成個屁!」

2.去年,做了個大片的第一副導,籌備的時候,導演請我和編劇一起改劇本,那真是嗨到不行,加了許多隱喻。都是閱片過五千的人,誰還沒有點想法不是。再說我估摸著導演也是瞅上了我哲學的背景。

等到大監製加入,修改,所有需要觀眾繞一圈思考的部分都得去掉,所有涉及黑暗的調性也得修改。

理由很簡單:觀眾看不懂,觀眾不會思考的,這片子的定位不是十二宮,我們要堅定自己的類型。

你如鯁在喉,總覺得想要辯駁些什麼,

「我們為什麼要把觀眾當 sb 呢?我們自己也是從普通觀眾開始,我們真的會沒有思考能力嗎?」

但看到這監製每次的片子都是中國同時間段的票房冠軍,口碑也都很好,

以及最近在戛納刊物上的海報,還有已經有的5億票房保底,你就會開始懷疑自我。你開始理解「明白人」的意思:我們是不是設想觀眾太好了。你知道他和楊德昌、侯孝賢在一起的時候會討論什麼,而分道揚鑣之後、去了美國,又進入大陸世界,他究竟想了些什麼。

所以每次看到現在的公眾號寫手,愛說什麼中國缺少類型片,中國電影工業化體系已經完善。我就知道他們估計是遠遠站在了圈子外面,聽到了大家的口號,在胡說八道。

他們恰恰說反了。真相是:中國不缺類型片,中國離工業化壓根還遠了去了。

又扯遠了。

說回去年的這個片,等籌備期過,到上海準備開拍時,老韓來探過一次班,那時候別說演員,他連完整的劇本都沒寫完。等我們殺青了,知道他的片子都快剪完了,我真是驚得眼珠都快掉出來了。

一哥們投了《乘風破浪》,前幾天喝茶,說「不投了不投了,你們電影太混亂了,金融把控風險能力像幼兒園版的商學院。」

「那你放著好好的富二代產業不做,咋想到投電影了」

觀眾 sb 唄,看這劇本、明星就知道肯定能賺錢,不過沒想到這麼快就弄完,花了兩三倍的成本來做,像過山車一樣……老韓還是牛逼的,知道觀眾要什麼,敢這麼玩兒。不過以後我要做電影,還是把錢扔到專業的宣發出品公司去,這樣更穩妥一些。」

當然我們都知道他為什麼要拍這個《乘風破浪》,以及背後的一大堆爛攤子和煩心事。但是能這麼掌控觀眾的「審美」,和當年的郭敬明、開心麻花一樣,確實不可不謂人精。

3. 圈子裡還有一類導演,雖然人數極少,但是所佔的聲譽百分比不低,就是那些只為自己拍電影的人,比如大量的藏地電影,獨立文藝片,等等。

是的,他們其實並不為觀眾負責,誰愛看誰看,其實說到底,都是拍給自己看的,這個有悖於電影的商品化邏輯,所以沒有得到廣泛推廣,但是往往有一部就是一部。

前幾天我看《轉山》的評分,似乎在 douban 上還是不低的,最近還老和杜家毅喝酒,跟他說「想起來作為我的第一部參與影片,真是開了個好頭。也進不了啥爛組,你六年沒拍電影,我也差不多離開電影圈5年了。你覺得寂寞嗎?」

他說:「德累斯頓交響樂團不需要去八萬人體育場開音樂會,只要有200個觀眾就夠了。」

我笑笑:「我覺得你想要的觀眾不是電影節,不是票房,是時間吧。」

他打開扇子,悶了一口龍。「你這個,老卵!」

4. 看到有個答案提到了大哥的豬食理論,今年初,大哥想拍一個純人文類的 MV,找了我的攝影師做導演和攝影,一個人扛機器在西部拍一個禮拜。

聽攝影師說,幾番溝通之後,他給大哥看了我的那個處女作《週遊世界志》,我說:「艹,那麼粗糙的東西你給他看幹啥。」

「大哥說,就要這樣的,我就要這種虛的不穩的,但是有情感的鏡頭。」

我說:「好吧。。。你們開心就好。」

過了幾個月,攝影師不爽地來找我,開篇就是「這群 sb唱片公司覺得太深刻,沒有 MV 的感覺,他們覺得觀眾沒法感受到美,不接受。他們台灣人重新剪了一個,現在要我幫忙調色。」

我比較了一下兩個版本,問:「他們確實剪得更市場化了,但是我覺得沒有靈性了。大哥怎麼說?」

「聽哥們說,大哥看哭了,他說就應該是我剪的那樣。你說唱片公司這麼牛啊,連李宗盛都搞不過他們?」

我笑笑,「所以呀,老李的豬食理論,一點都沒錯呢,只是有一點要加。」

「啥?」

「管你是不是中國第一的飼養員,你的確不是豬,你能區分好壞,你給豬餵食物,但它們吃啥還是它們選……但還有一件事更關鍵,咱們也得記得牢:開養殖場的終究不是你。」

btw

和評委會主席喝過一次酒,蒙吉說了幾句話,我覺得不錯。

1. 我真沒想到你們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導演。

2. 羅馬尼亞比你們中國差太多了。90%都是好萊塢。

3. 藝術片要賺什麼錢,你們中國怎麼都把藝術片當成社會現象了,還要過億,太可怕了。

4. 商業片就該好好賺錢,不然影院都做不起來了。

5. 沒有什麼好罵觀眾的,我們畢竟走在觀眾前面。


話是沒錯。但是馮導嘴裡說出這話還真不怎麼合適。

17年《芳華》撕觀眾。

16年《我不是潘金蓮》 撕萬達。

16年《老炮兒》上映撕《惡棍天使》

13年《私人定製》在微博發7條微博撕影評人給他打差評。

12年《一九四二》票房不高,又撕觀眾不去看,就會看低俗電影。

10年《唐山大地震》在微博上撕逼孫海英

你以為人家是替觀眾說話,人家只是想來個不要錢的宣傳罷了。


馮小剛說的這個話,既對,也不對~~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對電影而言,這個年代的受眾群已經劃分得很細了,拍一部片子是要賺哪類觀眾的錢,研發一款遊戲是要收哪類玩家的智商稅,甲方早就心知肚明,所以我們能在電影院看到的每一部國產片子,都是有它的精確定位——不求有多高的評價,不求老少皆宜,就是要賺你們某部分人的錢!從這個角度來說,你們眼裡的「爛片」那簡直就是「想觀眾所想,急觀眾所急的優秀商品」~~

其次,對觀眾而言,觀眾們在買電影票的時候並不是沒有其他的選擇,同一檔期那麼多可選的片子,你就挑你平時喜歡看的那種不就行了?非要去看一個「看起來就像是爛片」的電影幹嘛呀?你頓頓吃西餐,你就說吃雞蛋灌餅的人low,這像話么?菜市場的爛菜葉子還有人撿回去吃呢,你吃嗎?你本來就不是那類電影的受眾群,為什麼非得給自己找不自在哭著喊著要去貢獻票房?是強迫症還是受虐狂?

最後,對整個大環境而言,真愛就是買買買,支持的口號喊得山響也沒卵用,不如一張實實在在的電影票和一張正版DVD,那些大罵爛片的觀眾,敢問你們在不爛的電影上花過多少錢?買過多少不爛的電影的周邊產品?你對喜歡的東西都不肯花錢,那麼你罵你不喜歡的東西又有什麼意義?

我這個回答不是在宣揚「存在即合理」,我本身很討厭這句話,我表達的是「存在且得到了正面反饋的事物才合理」,對於電影來說,正面反饋就是票房收入,好評什麼的那都只是Bonus,相應的,負面反饋就是賠錢,每一種電影都有它自己的受眾群,只要受眾群買賬,那就絕無「爛片」這個評價,比如說《小時代》就是拍給粉絲看的,粉絲買賬,那它就不是爛片,《爵跡》連粉絲都不買賬,這就是爛片無疑,而不是「你不喜歡看的片子就是爛片」,觀眾們不要總是愛對號入座,沒準你就不是那個片子的受眾群,這種經驗教訓有一次就夠了,不需要去接二連三的看「爛片」才知道那種片子不是拍給你看的~~

當然,對於那種「明知道是爛片但我還是想看看它到底怎麼個爛」的觀眾,我就無話可說了~~


謝邀。

話是對的。

不是因為有那麼多觀眾買單,那些爛片哪裡賣得了票,拍得出來?

本來,以馮導的身份,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有資格說這話的人之一。

只是,馮導在不算久之前,曾經拍過一部《私人訂製》,就顯得很沒有立場說這話。

頗有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味道。

寫完上面那些,我突然有一種很奇怪的預感。

滾去查了一下,發現,我的第六感實在是……

馮導的新片,今年國慶檔上映。

我的其他娛評:
為什麼吳亦凡能火遍地球 通吃三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417428/answer/165425657

徐克近年為什麼這麼喜歡用林更新?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418902/answer/154532891

黃渤、黃磊兩個人,差距到底在哪裡,演技上誰更厲害?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272362/answer/186113803


中國有再多的垃圾觀眾把票房送給了垃圾電影,也不妨礙你拍出又叫好又叫座的電影。

小時代能捲走幾億票房,讓子彈飛也能捲走幾億票房;

周星馳票房號召力大吧?西遊伏妖篇直接打出去年美人魚的對摺,最終票房被乘風破浪反超;

夏洛特煩惱、摔跤吧爸爸、瘋狂動物城。。。。這些前期星味不足宣傳不足甚至連排片都不足的片子,靠口碑效應靠觀眾口口相傳愣是打出了一波漂亮的票房反擊小高潮,最終紛紛鎖定10位數票房。

SO,馮大炮不要再給自己找理由了,你這幾年的電影越來越混不吝,深刻得做作,執著得執拗,一副觀眾都是龜兒子只有你才懂電影的傲慢模樣是肯定拍不出好電影的。你當年甲方乙方時的地氣呢?不見不散時的關懷呢?天下無賊時的胸襟和非誠勿擾1那會兒的徹悟呢?

從你執意走出馮氏幽默,企圖證明自己能完美駕馭不同風格的時候起,你就開始走下坡路——或者謹慎點說,你還在嘗試中還未走出轉型的陣痛。

至於為什麼比你垃圾很多的電影也能賣出高票房?很簡單,你看看楊冪劉亦菲郭碧婷楊洋鹿晗他們的臉自己再照照鏡子,5秒鐘就能想明白了。這事兒在國外都不新鮮,美國電影夠成熟了吧?五十度灰照樣靠皮囊色相狂卷幾億刀。

所以垃圾電影能賣多少錢不是你應該操心的事兒,你應該操心的是為毛你自認為的好作品沒有賣出你期待中的好票房。

------------------------------------------------2017.06.22分割線-----------------------------------------------

1、有人在評論區提醒我馮小剛的老炮兒叫好又叫座。我得掰扯一下:

老炮兒是拿了獎,可是在知乎上、豆瓣上、微博上已經有專業人士寫了長篇分析:此片好看但是嚴重失實:真正的皇城根老炮兒根本不可能摸得出將校呢和日本軍刀。相關專業長文不難翻找。

老炮兒票房最終好像是8億,然而這片子的成本奇高,好像超過了5億。我也搞不清楚為毛成本如此高?也許是李易峰吳亦凡等他當初討厭的流量小鮮肉薪資太高了吧?馮小剛當時也罵了觀眾,顯然他覺得這片票房遠遠沒達到他的預期。

2、有人義憤填膺覺得 我把馮小剛貶的一文不值,恰恰相反中國目前這幾個老大哥級的導演李我最看得起的就是馮小剛了。我在原文中對他的批判只是指出他並沒有他想像中那麼高桿而已,並不是說他是個LOW逼導演。這個不難理解吧?畢竟馮小剛還沒有攀上電影藝術的珠穆朗瑪吧?

那麼我和罵我的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分歧呢?

也許是我和喜歡非此即彼走極端的你們大腦構造不同吧。

居然還有人拿舉報來威脅我,搞笑,寫個文藝評論還能犯法了?


這話說的其實有那麼一點道理,只不過只說出了觀眾這一半的原因,中國電影人這半的原因沒有說。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中國爛片多,是因為中國電影人整體業務能力不高,只有迎合低層次審美觀眾的能力。

把一個複雜的故事給低層次觀眾說明白其實是一件非常考究技術能力的事情。或者說,把自己的思想與看法能傳導給大多數受眾,遠比傳遞給一小撮要複雜的多。能做到這樣的電影人,才是真正的牛逼。

舉兩個例子。諾蘭的盜夢空間。在這個電影中,層層夢境交替進行,故事線複雜無比,但是諾蘭拍的是有條不紊,步步推進,由淺入深,讓大多數觀眾都能明白怎麼回事,即使不明白,看完影評也明白了。

對應的,姜文的一步之遙,這個故事簡單無比,一個騙子的故事,但是姜文非得把它整得無比複雜,敘事雜亂,天馬行空,讓大多數觀眾看完都一頭霧水。即使影評,發現每個影評的說法解釋都不一樣,更加的一頭霧水。

老實講,中國缺的不是姜文這樣的「大師級」文藝片導演,而是缺諾蘭這樣的,達到大象無形這樣真正牛逼的商業片導演。前者是給小撮人自嗨用的,後者才是真正的搞「提高普通群眾觀影水平」的大事。

中國電影上不去,不要只找一半原因。實際上,馮小剛沒說出來的另一半原因才是大頭。觀眾的進化速度可是很快的。吃了蛋糕,再回去吃窩窩頭,回得去嗎?


到處開炮的馮小剛還挺享受「跪舔」這個姿勢

一向號稱「為中國電影之崛起而創作」的馮小剛又鬧出了大動靜,

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論壇上,他對於觀眾常吐槽的垃圾電影太多,

是因為垃圾觀眾的存在才形成了那麼多垃圾電影,

而現狀就是往往垃圾電影的票房還很好。

這下「一石激起千層浪」他的這番言論瞬間在網路上炸開了鍋,

流量熱度與「小鮮肉」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電影階段的層面講,「小鋼炮」這話說的沒有瑕疵。

2000年的《一聲嘆息》是觀眾認可馮小剛這塊招牌的開始,

相繼地佳作不斷,「人民藝術家」的稱號也就不脛而走。

直到2007年的《集結號》使得馮小剛開始飄飄然,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緊接著《一九四二》的虧損是他導演生涯的轉折點。

對比之前和現在的他,完全是兩種概念。

2007年前的他是藝術家,2011年後的他是資本家,中間的空檔期他只是一位合格的導演,僅此而已

而他的這番之所以會引發罵戰還不是因為擊中了觀眾的痛處

正是因為我們的要求太低所以所有的上流創作者才安於現狀,

去賺這種來錢快還不咋費力的「勾當」。

不可否認,在如今的電影市場,粉絲盲目追星、製作人熱衷於用「小鮮肉」吸引眼球、投資方極力追逐「粉絲經濟」等現象,確實存在。

這在客觀上,也製造了一種怪象,

質量不高卻票房飄紅;罵聲一片卻上座率居高不下。

從這個方向看,他的言論雖然刺耳但也不失為一種提醒,

鞭撻粉絲、演員、製作人、投資方都應該以質量為考量標準

但是從觀眾的角度入手,那個曾經最懂市場和百姓的導演無疑是失敗的。

縱觀他這幾年的「開炮」經歷都伴隨的新電影的上映,

2010年《唐山大地震》在微博上撕逼孫海英,

2012年《一九四二》票房不佳,又開整觀眾不去看,只會去看低俗電影,

2012年《私人定製》在微博連發7條微博罵影評人給他打差評,

2016年《我不是潘金蓮》與王思聰就萬達華誼的恩怨陰陽怪氣,

這次的開炮也是這個原因,他的新作《芳華》再過幾月便要上映。

動機不純的他以前能站著把錢掙了,現在跪著也不一定能掙到錢

這樣的說法並不是無端的惡意誹謗。

2015年,華誼兄弟發布公告以10億元收購馮小剛控股的東陽美拉,收購附加「對賭協議」。

馮小剛承諾東陽美拉2016年業績凈利潤不低於1億,未來至2020年每年凈利潤需增長15%,不足之處由馮小剛補足。

去年的情景大家都看的到,《我不是潘金蓮》票房口碑失利還鬧出了「幽靈」票房的事件,

今年的他就想著借《芳華》扳回一城順帶提高自己的口碑。

馮小剛是個極其精明的人並且善於逢迎和抓機會,

所以他每一次動作的目的都不可能那麼單純。

在他的自傳《我把青春先給你》中,他曾經寫過這麼一個故事:

為了給片子爭取過審的機會,他曾經請高級幹部吃飯,席間如此拍馬屁,「你是誰啊,您是站天安門城樓上,看看北京城這邊說這邊燈太多有點晃眼,這邊的燈就都要立刻給滅了。」

這種諂媚常人聽著都會覺得肉麻,甚至有些下作,

為了拍電影如此低三下四,喪失人格。

可是看看他拍的片子又不是那種三俗無趣,就能明白他這種阿諛也是逼不得已,

換言之,他對於炒作宣傳真是深諳其道

其實細看一下馮小剛的「發家史」,他就是一個「投機主義者」

馮小剛出身於「野路子」,而影視行業特別講究門第和身份。

他所接觸過的朋友,當年的身份地位都高過他,

如鄭曉龍、王朔、張和平、韓三平。

這也使得他強烈地感覺到人際關係的重要,

極其需要朋友和同行盟友對他的推動和幫助。

90年代末,中國電影大環境不好,北影、上影幾個老廠連年虧損,

很多電影導演沒活干,開始回頭去拍電視劇,

但馮小剛還在電影圈找翻身機會。

時任北影廠廠長韓三平和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總經理張和平當年頗具商業頭腦,決定撈馮小剛一把。

韓三平問馮小剛能不能拍一部反映下崗工人社會熱點的電影,

他反駁道:「這樣的題材有人看嗎?下崗工人是沒有心情去看電影的,在崗的人又不能理解下崗人的心情。」

所以,他的理解是,在現實中承受苦難的人,要在電影里獲得解脫。

於是,馮小剛推薦了王朔的《你不是一個俗人》。

韓三平和張和平都覺得很有意思,很快就決定投資,

張和平做主,定了片名《甲方乙方》,目標盯准賀歲檔,

很明確,就是要炮製一部成本低、高票房的商業電影來救市。

最後的結果也很顯著,票房3600萬,馮小剛一炮而紅,資方賺的盆滿缽滿。

韓三平給了他一次機會,他抓住了

而且嗅出了上面對王朔的忌諱,不管是不是故意的,慢慢與王朔疏遠,

與劉恆、劉震雲的合作越來越多,又交好張國立,才算又爬了起來。

為此他後來當面向王朔斷就賠罪,算是把這段勢利眼的過節了了,

這才有了《非誠勿擾》和《私人定製》的推出。

即使如此,當初的鐵哥們葉京(就是在《甲方乙方》里那個蹲在村口破窯上,滿村偷雞吃的大款)還是看不起他,

已經功成名就的馮小剛二話沒說,也是端酒賠罪

能上能下、能屈能伸,馮小剛才能走到今天。

但這並不意味著,馮小剛是憑著沒皮沒臉混上來的。

觀眾很聰明,光不要臉,沒本事,走不到今天,

不要臉的導演多了,有誰混出來了?馮小剛清楚他自己的優勢在哪裡。

他有中國最好的都市平民寫作者王朔,有中國最特色的農村城鎮化寫作者劉震雲,以及在商業和藝術上平衡度把握最好的寫作者劉恆

連馮小剛自己都說:「從《集結號》、《唐山大地震》到《一九四二》,都是由作家和小說決定的電影風格。你讓我寫劇本我寫不出來,我必須看別人的東西,才能去想這東西怎麼樣是對的。」

如果他能順著這個路子下去,還能捍衛住自己「人民藝術家」的稱謂,

只可惜有情懷和抱負的他最終不情願地妥協了資本


來源於:影視潛規則 微信公眾號,ID:ysrules


馮導,您是不是看誰都是個傻?只要不買你的電影票,腦子絕對進了水。

話說,啥時候馮導的電影票有了腦殘片的藥物作用。

馮導,你拍的是電影,不是中國腦殘普查。那是郭敬明的工作。

中國垃圾電影的產生,是因為觀眾嗎?觀眾是有選擇權,但同時觀眾又深受著媒體和電影人的影響。

作為電影人,要滿足觀眾對影視的需要。作為藝術創作者,更是走在觀眾的前面,保持自己作品的新穎,才能留住觀眾。罵,是罵不回來的。

可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意識。

2017 年國產片票房這麼差,反映了哪些問題?

最高票答案說的很明白了。

為什麼那麼多垃圾電影,歸根到底是騙子太多,不是群眾太傻。

一開始,中國電影是靠譜的。我們有過芙蓉鎮,有過紅高粱,有過黃土地,有過活著。

中國電影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墮落的,而且那時的中國人受教育普及程度還不如現在高。

難道那時候的中國人就是聰明的?不是每個中國人都喝著三鹿奶粉長大。

當年,張藝謀還不是國師,陳凱歌還不能預知未來,馮導您還沒養成電影上架前先干架的壞習慣。

那時電影院少,反而能出精品,現在電影院多了,反倒是通街的爛貨。

與其去問觀眾,馮導,不如問問您的徒子徒孫。

話說,北京電影學院那時還是一個學校,現在好像業務範圍也開始往不可描述的服務業發展了。

這難道也是觀眾的錯嗎?

我們是相信中國電影人,至少在一開始的時候。

你們說有小鮮肉,我們就去看了,結果被坑了。

我們學聰明了,不能看小鮮肉,得看大製作,結果又被坑了。(呵呵,馮導,你還記得夜宴嗎?)

我們又學聰明了,不能看大製作,得看名導演,結果又雙被坑了。(呵呵,馮導,你還記得私人訂製嗎?)

我們又雙學聰明了,我們乾脆啥也不看,行了吧。

所以,不是中國垃圾觀眾太多,是中國電影人的套路太深,把我們這些觀眾訓練得越來越聰明。

我們現在已經聰明到了一個什麼境界呢?我們已經超越了時代的矛盾。

中國的矛盾是什麼?

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我們這些觀眾在中國電影人不懈努力下,已經基本擺脫了文化需要。

馮導,咱們這些觀眾不是看不起電影,咱們受不起。

你說這一部部辣眼睛的,咱還想留著這對招子,看看祖國美好河山呢。

世界那麼大,我還想去看看。要是被辣壞眼睛,我用啥看?

我們看的時候,你當我們錢多人傻,啥玩意都往上使喚。現在我們不看了,你又說我們不支持國產電影,支持都支持爛片,是垃圾觀眾。

這馮導真誤會啦,我們不支持爛片,我們是啥也不支持啦。

我們這些觀眾,算是怕你們電影人啦。

你們是都寫戲的人,誰有你們套路深啊?!你們是職業套路,我們就是學聰明也學不過來呀。

所以啊。

咱們就不和你玩啦!唉,愛幹嘛幹嘛,愛咋說咋說。

這票,您自己留著過年用吧!


視頻看了,挺有感染力的,但仔細一琢磨,這不是誇自己嗎,來看我的電影把,看我的電影你一定不是垃圾。

所以我覺得這話好像大快人心,但還是不妥的。

舉個例子。

日本六十年代電影市場開始蕭條,1965年,50%的家庭已經擁有了電視,1970年,電視在日本的普及度已經高達95%。大家寧可待在家裡看電視,也不願意去電影院蹭空調。

1958年,日本觀影人次差不多11億次。

而到了1975年,觀影人次已經降到僅有1.7億次,如今日本電影市場也維持在差不多每年1.5億次左右。

電影院1960年高達7457家,到了1975年只剩2400家。

當時電影製作公司開始使用並推廣寬熒幕設備,想通過先進的觀影設備拉攏吸引觀眾。

然並卵,這一舉措並沒有阻止觀眾的流失,於是電影公司只能製作一些電視上不讓放的東西來吸引觀眾,比方說,色情電影,暴力電影。

這和我們國內為了迎合年輕觀眾,買ip,請小鮮肉,拍流量電影,在商業創作方面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都是為了迎合市場。

然後導演罵觀眾垃圾嗎?說是你們審美低下垃圾,造就了一批垃圾色情電影?

不是吧,這麼清高,那你別拍啊。

日本人還不是拍的不亦樂乎,還拍出了精品,拍出了文化,在1968年,色情電影佔據了日本電影一半的市場。

受世界頂禮膜拜的黑澤明在當時這個萎靡的市場,受到了非議與批判。例如他的電影製作費用太高,他的電影過於迎合西方審美。

總之在市場不好的時候,人們的矛頭是指向創作者的,而非觀眾。

觀眾憑什麼接受非議,受非議的一定是主創啊。

甚至有新浪潮導演不滿大導演的某種壟斷,筱田正浩就直言憎恨黑澤明。

他其實不是恨黑澤明,只是單純恨黑澤明可以輕易擁有資源。

造成電影市場的惡性循環,除了觀眾的選擇,我們還忽視了資本壟斷。造成電影市場萎靡的不光是垃圾電影,還有大電影公司制度,它們牢牢掌控電影工業的各個階段,通過壟斷經營和獨佔性合同控制電影的放映。

時間長了,觀眾自然厭倦了。

所以我們的電影,觀眾哪一天厭倦了,自然也會被淘汰。你看日本的色情電影現在不是死透了嗎,無非是觀眾膩了。

拍攝《感官世界》的大島渚諷刺過黑澤明,相當於某某新晉十分有才華的導演諷刺張藝謀或者陳凱歌拍的電影其實不怎麼樣。

大島渚說黑澤明拍的只是「所謂的藝術電影」,一種僅僅強調「我們都是日本人」的陳詞濫調而已。

我們的市場,大導演還是太舒服了,賺著大錢,同行之間鮮有批評,互相恭維,對於小鮮肉也不敢指名道姓。然後掉頭就罵觀眾垃圾?

去年中國電影累計票房457.12億,如果按照每張票30,我們觀影人數也差不多15億人次,裡面有十億人是垃圾?

馮導是好導演,畢竟作品不說謊,但人走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私人訂製》是垃圾電影,說不定看《1942》的,覺得您牛逼,就入了《私人訂製》的坑,大罵您是垃圾,您舒服嗎?


咋沒人關注一下馮導新片《芳華》海報引發的吐槽呢?

馮小剛新片《芳華》被質疑用腿替 當事人錄視頻回應

就是這張,這個腿的問題。

知乎也有 @冬眠的貓 的答案,你認為最好的電影海報和最差的電影海報是什麼? - 知乎

---------------------

馮導說的話有部分對,有部分不對。把觀眾當對手沒問題,但是觀眾就是上帝一樣的對手。這不,海報剛剛出來就被懂行的觀眾一頓吐槽。那真的是女主的腿嗎?芳華是不是好片還沒人知道,這張海報大概好像彷彿似乎是一張不咋樣的海報。

觀眾的聲音早就越來越大,跟戲劇一樣,成為影視的一部分了。電影是拍給誰看的,由誰來決定其價值?由誰鑒賞其思想深度?由誰來確定其藝術成效?不是裝模作樣的頒獎評委,正是每一個普通觀眾。任何影評和藝術理論,不是一個個「影評家」閉門造車想出來的,是一個一個的觀眾來證明其實用性的。

你的所有成就都是觀眾成就你的,這不是上帝視角是啥?確實有很多觀眾評價影視的時候缺乏理性,但是理性的觀眾一定是越來越多的。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跟我一樣,不會因為這張造假的海報就批判馮導的正片缺乏誠意。

如果劃拉一個中國影視罪惡榜。我覺得垃圾資本得排第一。什麼垃圾影評人,垃圾作者,垃圾演員,垃圾廣電,垃圾觀眾等等都排不上號。但我知道馮導一定不敢去撕。


自己的能力沒能撐起自己的理想,甩鍋給觀眾是不合適的。

不能說你拍了《1942》這個沉重題材,觀眾不買賬就說觀眾是垃圾。

印度的「爸爸」不是已經打臉了嗎?

人家作為導演深挖社會的深層問題,才會得到所有觀眾的共鳴。而馮導的《1942》內心裡是要拍個誰也不敢碰的題材,把慘烈的民族史揭出給你們看。

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

你揭開這段慘痛的歷史是為了什麼?要表達什麼?要觀眾認同什麼?

其實馮導在這部電影里最想表達的是,我就是牛,我就敢拍這樣沒人敢拍的題材。所以電影的情節都是為這個主題服務的。

再者,「爸爸」作為演員,隨著年齡的變化,身材的變化堪比PS。更不用說肢體語言的表達,明顯分出了同一個男人三個年齡段的狀態。再看馮導的《1942》呢?

事實上,不是拍得慘烈就是高級的電影。只有精神上的犀利,才是高級電影的本質。

可是我們現在的導演,總以反抗廣電為己任,找壓線的題材,說壓線的對白,設計壓線的情節,拍壓線的鏡頭……他們以為這就震撼到觀眾了。其實並沒有。

他們誤以為《拯救大兵瑞恩》的震撼來自於開篇激烈而殘酷的戰爭場面。可實事上,真正撼動人心的,是結尾對戰爭與人性的反思與拷問。

說回到「小鮮肉」,每個國家,每個時代都有「小鮮肉」,只是各個時期的名稱不同。他們是電影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中國電影現在這麼倚重小鮮肉說到底是影片的質量不足以拉住全年齡段的觀眾,只好找小鮮肉圈住粉絲來貢獻票房。

反觀黑馬《驢得水》,沒有小鮮肉的票房少了嗎?

而《驢得水》對人性的鞭撻,遠比《1942》來的更結實,更有力。

其實,導演是沒資格批評觀眾是垃圾的。只有觀眾才有資格評導演和影片是垃圾。

因為我是花了錢的。

我花錢買個餅吃。我說這個餅好或是不好,都是我的自由。

你一個賣餅的,不讓我說你的餅不好就算了,還說買隔壁蛋糕的都是垃圾就有點不厚道。

你應該潛心經營,打造出一隻震撼人心的靈魂之餅。不要一到新片上映,你就出來罵個街好么。


首先我問三個問題:1.一個人說的一句話是否正確和這個人是誰有必然關係嗎?無論他是幹什麼的,他之前做過什麼,還是他的動機是為了炒作新片還是其他什麼,都無法證明這個判斷是對是錯。2.我們對垃圾電影和垃圾觀眾的定義是什麼?有人舉例「小時代」,那麼誰來界定一部電影是不是垃圾?受明星吸引或宣傳誘惑而進電影院的觀眾是垃圾嗎?大多數人接受不了而只有自己等少數人喜歡的就是垃圾嗎?只為一位自己喜愛的明星而觀影的人是垃圾嗎?你說垃圾,那判斷這一切的標準都是什麼。3.電影的質量是由觀眾決定的嗎?在複雜的電影產業鏈條中,觀眾或者說市場能夠作用的比例有多大?投資商,製片方,導演,演員,攝影、美術、道具等後勤部門,宣發部門,院線,以及在中國特別需要指出的管理機構,哪個不需要為電影負責?

依我看,樓主問題的本質是為中國電影的未來做個體檢、開個藥方,與馮大剛、馮小剛無關,板子是不是要打在觀眾身上也值得商榷,這個問題非常宏大,靠篇文章能否說清楚都不一定,更別說現實操作了。隨便說說吧。

溫故知新,我們可以看看至今仍屍有餘溫的香港電影。在其輝煌時代,有台灣院商等外資的大量湧入,有日韓,中國台灣,東南亞等廣大市場,有香港本地無數電影公司和從業者(包括邵氏、嘉禾、無線訓練班等選拔和培養出來的無數演員),有殭屍、動作、家庭喜劇、校園喜劇、恐怖等各種電影類型,至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得以大成,一時號稱東方好萊塢。結果呢,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現在的香港電影徹底衰落,原本還想在內地借屍還魂,但眼看著周潤發,成龍,劉德華,周星馳等標誌性人物都老去了,而過去對其仰之彌高後來與之不斷融合如今更是全面超越的內地電影產業,已經不是香港一隅可以駕馭得了的了。

究其衰落之原因,至少可以找出以下幾條:1.創新乏力,跟風嚴重,一種類型火起來,無數劣質跟風片冒出來,導致觀眾嚴重觀影疲勞。2.只認明星,不顧質量。演員片酬瘋漲,明星有票房號召力不假,但一部電影投資有限,都給了主角作天價片酬,哪還顧得了其他環節?3.缺乏對基礎工業特別是CG技術的投入?當美國的科幻大片已經興起時,邵氏的那些道具還在各片中不斷輪迴……而且電影工業與國家整體工業實力息息相關,不是一島之力可以企及的。4.無序競爭,缺乏管理。面臨97大限的港英政府無心治理,不擇手段的黑社會大舉進入。隨著台灣院商不再供血,各國市場又紛紛限制入場,面對好萊塢大片的咄咄逼人,自身質量不斷下降造血無能的香港電影終於倒下,黃金時代從此不再。

返回頭再看今天的中國電影市場,是不是感覺似曾相識?熱錢不斷湧入,市場規模逐年提升,從業者不斷增加,明星片酬越來越高。可惜的是,雖然誰都想參與分一杯羹,但最終能讓大眾眼前一亮的仍寥寥無幾!為什麼中國電影不需要供給側改革,就是因為有一個全世界都羨慕流口水的深不見底的統一市場!這個市場人口基數龐大大,娛樂需求旺盛,消費能力強,觀眾審美多元,陽春白雪有人看,下里巴人也有人買單!君不見美國大片中中國元素、中國演員越來越多,是美國人獻愛心嗎,還不是沖著我們的錢包。所以,中國電影發展的底氣就在於市場,甚至可以說,市場是中國電影的續命藥丸。這就可以回答樓主的問題了,觀眾不是垃圾,而是土壤,或許被人嫌棄,但生命在這裡孕育!至於某個導演的個人觀點,其實不重要。


垃圾廣電局不敢說吧

柿子得挑軟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改編自嚴歌苓「自傳體小說」的馮導新片《芳華》?
非北京人看《老炮兒》有什麼感受?
推測一下:《我不是潘金蓮》里的首長是什麼級別的?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有哪些不易發現的細節?
如何評價馮小剛的演技?

TAG:中國文化 | 文化創意產業 | 中國電影 | 馮小剛導演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