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竊聽風暴》?


從一個角度來看竊聽風暴

重新回想《竊聽風暴》(我一直以為《他人的生活》這譯名要更好得多)這部電影,它留給我最深刻印象的,並非以眼神做足一部戲的秘密警察Wiesler,也不是始終在矛盾與痛苦間掙扎的劇作家Dreyman,而是文化部長Hempf那肥胖的臉和他的吃相。

電影開頭酒會上的一場戲我以為是電影的精華,它在短短五分鐘的時間裡已經濃縮了關於那個時代的一切,並且成為在影片中無處不在的隱喻。

文化部長Hempf在酒會上遇到劇作家Dreyman和女演員Sieland,在Sieland離開之後,Hempf捧著酒杯,得意洋洋又陰陽怪氣地和劇作家Dreyman交談,語帶譏諷地用Dreyman那犯了文化「禁令」的導演朋友Jerska來威脅他。Hempf邊談話邊頻頻品酒,手不斷地揚起放下,他對面的劇作家Dreyman什麼也沒吃,兩隻手隱藏在褲子口袋裡。

請注意Hempf的手。這是一隻肥胖的手,五個手指有如香腸肥碩,這也是一隻養尊處優的手,潔凈和細膩表明主人生活的優越,茨威格曾經有寫手的名篇,不同的手會透露出不同主人的性格,通過它們姿態各異的動作。銀幕上部長的手動起來了,它肥碩慘白,卻異常靈活,五個手指上下翻飛,無不顯示部長本人的志得意滿。難道僅僅是因為部長大人的手指特別靈活嗎?恐怕還要歸因於在這樣一個環境里,只有身居高位的人才有資格表現得靈活,自在,甚至賴相畢露。其餘環繞在周圍的人,包括其它級別官員,侍者,女演員,都只能表現得唯諾而僵硬,即便這位有獨立思想的劇作家,他在此處表現出少有的尷尬和頹唐,和他與朋友們相處時的沉默決然不同。

在這場由不斷來回切換的Hempf-Dreyman的鏡頭組成的戲中,還有一位容易被忽略的角色,他在Hempf背後的景深處,面目並不清晰,但他同樣貢獻了精彩的演出。這位無名的角色應當是Hempf的秘書,他年輕而瘦削,嶄新的西裝彷彿在宣告他的蒸蒸日上,他站在Hempf身後,當Hempf頻頻舉杯的時候,他也在後面不斷地抿著酒,但他的動作一點也不像Hempf那麼瀟洒而毫無顧忌,有一種笨拙,有意的笨拙,這種笨拙Hempf不需要通過眼睛就能感受過並能感到滿意。這位秘書和Hempf的動作映照在一起時,他的動作是笨拙而恭敬的,但是把他和Dreyman以及豪瑟對比的時候,他的動作又變得放肆而傲慢。這位秘書還有一個關鍵作用,他將一塊糕點遞給了部長。

部長拿起糕點咬了一大口,邊咀嚼邊含混不清地繼續譏諷威脅劇作家,在西方,似乎嘴裡塞滿食物和人說話是不禮貌的。部長邊吃邊說,嘴巴里發出吧唧聲,吃相猙獰無賴。如果影片能足夠放大,我相信可以看到他嘴角上,唇下,指間都有不斷掉落食物的碎屑。環顧酒會,堂而皇之展示自己的無禮和粗俗成為一種權力,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這又是一種吃相。

部長吃得遠遠不止這些,他吃女人。如果說酒會上他僅僅是掐了女演員Sieland的屁股一下還算收斂,那他在自己的專車上強迫Sieland和他性交,在Sieland扭曲的,萬念俱灰的面容下大肆上下其手則再次展示他無賴吃相。如果說性愛像一道難得的珍饈,享用它應當將食材精烹細煮,裝在潔凈美麗的盤子里,鋪上雪白的桌布,配上精緻的刀叉,但部長大人顯然不是美食家,他蓬頭垢面地抱起就生啃,頗有茹毛飲血的野蠻人氣質,被他毀掉的還有多少個Sieland呢?無怪Dreyman在影片的最後對仍舊逍遙法外洋洋自得的Hempf說,想不到你這樣的人曾經操持過國家。鏡頭利用Sieland精緻的內衣和美麗的身材和Hempf肥碩的身軀急急褪下褲子露出碩大慘白毫無美感可言的內褲的對比,觸目驚心地展示了這一切。在他不顧前面司機的注視狼吞虎咽地吃完這一切之後,他連嘴也不擦,手也不洗就將Sieland驅逐下車,並提前定好了下一次開飯時間:「你周四到酒店來」

部長也吃他的部下,他對部下Grubitz 中校的訓斥野蠻無禮,絲毫也不用顧及他的顏面,當Grubitz符合他的心意要去監聽Dreyman的時候,他和顏悅色地讚揚Grubitz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處在權力的高層」,彷彿是志氣相投的兄弟,但當Grubitz把事情辦砸了以後,他彷彿已經變成了Hempf一秒也不能忍受的垃圾。據說越在權力的高層,人際關係的互動、訓誡就越原始:打耳光,踹胸口,以拳打腳踢來往,全無文明面貌。據說在蔣介石的辦公室里,某某高官被打耳光的消息不絕如縷,乃至於衍生出被蔣公打耳光才是蔣公的目中人,沒被打耳光的毫無前途這樣的政治文化。

部長的吃相是準確的政治語言,這種語言也造出了一批學得他精髓的合格小人兒,比如Grubitz,他在餐廳里對戰戰兢兢說著政治笑話的小公務員時而訓斥裝得一本正經,時而自己也抖出一個尺度更大的笑話而洋洋自得,看著小公務員時而悲苦害怕時而鬆一口氣的表情變化,想必他心裡無比自得,享受這噁心的低級趣味。鏡頭給到Wiesler,他面無表情地盯著Grubitz,延續著在電影里的一貫眼神表演風格,彷彿什麼也沒聽見。但這裡才是變化的源頭,是潮水的起始,在聽到《給好人的奏鳴曲》而流淚時,已經是他疑惑的爆發和轉向的完成。Wiesler吃驚地看到,他的上司Grubitz中校,居然能夠得意洋洋地說著諷刺總理何內克的笑話,難道那不是他們共同信仰和捍衛的領袖么?當Wiesler,一位忠實的黨的擁護者發現身居高位的人們居然毫無信仰,亦無原則,只是一批吃相兇惡的蝗蟲或者碩鼠時,本性單純的他無法認同更無法轉化,他被安全局開除而被發配坐在地下室里拆除信件就已成必然。回想一下Grubitz在發現Wiesler轉變而自己又因毫無證據無可奈何,只得在車窗前粗暴而風度盡失地咒罵Wiesler的景象吧,這不就和一個頑劣的孩童無法吃到食物的惱羞成怒一樣么?這樣驚心動魄的轉變竟然發生在食堂之內,方桌之間:灰色的制服,呆板的裝飾風格,和如同指令計劃經濟一樣一成不變的單調食物,共同構成一幅諷刺畫。

部長和中校們有自有他們的吃相,那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們又是怎樣一副吃相呢?猶記得《夾邊溝記事》里的細節,右派們被派去給麥子播種,終日難以飽肚的他們在勞動的時候望著麻袋裡的麥種,不敢挑戰看守的鞭子,只得咽唾沫。休息時他們圍坐成一圈,乘看守不注意的時候,塞一把麥種進嘴裡,麥種表層有農藥,他們就用口水把農藥舐下來,整個過程不能讓嘴巴動起來以防被發現,只能緊咬牙關,把唾沫從牙縫間擠出去,整個舌頭都被農藥殺木了。電影中的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們生活的景象和右派們何其相似乃爾,他們對理想的生活,對藝術和真理感到飢餓,導演無戲可導,演員無戲可演,他們無時無刻不處在看守們的監視之下,不敢自由的表達,從Dreyman從頭到尾的謹言慎行就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未必比死去的Jerska要好,他們聚集在公園裡小心談論,在昏暗的燈光中彈著鋼琴,生活如同Wiesler在黑暗中流下的眼淚,面對食物始終飢餓,但是只能小心地望著,找到機會趕忙吃上一口。

我常常擔心於歷史題材電影的處境,它越逼近真實它就越難把控,越難回歸到藝術自身。因為真實並非電影藝術的強項,比起構造細節,它自然不及歷史著作,在廣度上,故事片又無法和紀錄片相比,它往往要保持一種基本的情節和主線從而要大幅度的削去細枝末節。但是總是有優秀的電影能呈現出更多的可能性,比如《竊聽風暴》。據說蘇聯解體之後,迎接蘇共幹部們走出克林姆林宮的,是憤怒群眾們的唾沫,這場面何其生動和令人難忘。當我們看過《竊聽風暴》之類作品後,我們回想蘇聯、東歐以及以後什麼專制政權倒掉的時候,或許不用去弄清楚指令性計劃經濟模式的運行方式,不需要弄清楚秘密警察的結構和技術——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費力而困難的,只要想起那不同的吃相:身居高位者猙獰邋遢的吃相,追求藝術和正義的人小心翼翼的吃相,等而下之的民眾連食物都稀缺的餓殍相,你就能從歷史當中警醒,而在一瞬間體味其真相——這便是對蕪雜的提煉,對時代的點睛。所以不必去說《竊聽風暴》對人物的塑造,對氛圍的把控,對歷史的真實反映,單是它呈現出的這些吃相,就證明了它是一部足夠優秀的電影


警告:以下內容高度劇透。

「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政府向社會主義政權一樣,中央關注現實中發生的一切深入每個人的生活,一個人每年要買平均2.3雙鞋,每年平均讀3.2本書,每年有6743名學生以全優的成績畢業。但是有一項統計是不能公開的,也許這些數字可以歸到自然死亡里去,如果你打電話到安全局去問,安全局的工作人員肯定會沉默,然後會詳細記錄你的名字,這是為了國家安全,死去的人才是為了國家安全也是幸福。1977年起,民德不再統計自殺人數,我們所說的自殺,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因為他們不能忍受自己那樣活著沒有流血,沒有熱情,他們只能選擇死亡。死才是唯一的希望,自從我們9年前開始停止統計自殺的人數,歐洲只有一個國家死亡人數高過東德那就是匈牙利。然後殊途同歸,我們都會實現社會主義。」

——《竊聽風暴》台詞

1984年,影片中故事開始的時間。如果你熟悉喬治奧威爾的《1984》就會馬上反應過來這部影片就是在影射喬治奧威爾在1948年寫作《1984》時做出的政治預言。反烏托邦式的社會主義集權社會——民主德國,恰恰是壓抑人性且沒有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柏林牆倒塌之前的東德,人民喪失自由,民主受到壓迫,階級制度橫行,自殺率居高不下等等。國安局監控和統計著國家內的一切,任何潛在的思想犯都將被挖掘和制裁。影片的故事始於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男主角HGW-XX/7,也就是Hauptmann Gerd Wiesler是東德史塔西十萬秘密警察的一份子、同時他也是心理學/情報學的大學講師。影片開頭的審訊和講義透露出Wiesler高超的偵訊和審問技術,也同時展示了史塔西的殘酷和無孔不入。從課堂上Wiesler給學生名字打叉的鏡頭可以看出尋找潛在的思想異端和國家敵人已經深入他的生活習慣之中,這個不苟言笑像機器人一般的處女座秘密特工是巨大的國家安全機器上的一顆優秀的螺絲釘。

Georg Dreyman是一位表面上的完美作家,他左右逢源、小心翼翼,從不發表任何可能的過激言論,是一個嚴格擁護「我黨」的好同志。Dreyman和他的妻子Christa-Maria Sieland是東德藝術領域的大師,一位作家和一位演員,兩人擁有龐大的社交資源和許多高層「朋友」。但是文化部長看上了Sieland,企圖通過監聽找到兩人的政治問題從而威脅Sieland就範。與此同時,Wiesler敏銳的特工嗅覺令他懷疑Dreyman絕不像他表面上那麼乾淨、完美,他決心挖掘出Dreyman的秘密。

在Dreyman家裡安裝竊聽器的時候有幾個小細節,其一是Wiesler和作業小組的特工對錶,Wiesler兩次提示他的監聽搭檔遲到了4分鐘和5分鐘,這裡描繪了德國人追求嚴謹的文化特點和Wiesler處女座的性格特點。其二,Wiesler和行動小組安裝完竊聽器之後在出門時發覺對門貓眼有人在觀察他們的工作,Wiesler直接道出Dreyman對門中年婦女的名字並用她女兒的學業作為威脅。這從另一方面描繪了東德人民當時生活在密探和告密者之中,生活惶惶不可終日。

在監聽過程中,Wiesler內心的人性和對藝術的感悟逐步復甦,從他拿走Dreyman的一本黃色封皮的詩集,到Dreyman的導演好友自殺後Dreyman彈奏導演贈給他的樂譜《讚美至善者》不禁落淚,Wiesler逐步從一個冷血機械的史塔西特工變回了一個活生生的人。Wiesler家裡的陳設和他在國安局大樓和家中用餐做了一個鋪墊,交代了他是一個完全捨棄了物質生活享受,為特工工作捨棄了生活的人。另一個鋪墊在Wiesler預約了妓女並在結束之後讓她多待一會兒,這個鋪墊一方面再次說明了Wiesler生活的空虛另一方面解釋了Wiesler轉變的因素包含「性」,Dreyman夫婦的性和Wiesler的性喚醒了他的人性。藝術和Dreyman夫婦的生活填補了Wiesler生活中的空虛,促進了他的轉變,而他的轉變最終又保護了藝術,保護了Dreyman。

他第一個明顯的保護Dreyman的舉動是用監聽室的電路接通Dreyman的門鈴,讓他知道文化部長對Sieland施加的壓力和強迫她做的事。這一段是影片的一個小高潮,從Sieland上車直到Wiesler在酒吧和Sieland對話,演員的演技在這一段發揮的非常出色。文化部長的囂張和肆無忌憚,Sieland的屈辱和無可奈何,Dreyman的痛苦和苦苦哀求,Wiesler的掙扎和袒露心聲。其中當Wiesler說出Sieland的藝術已經獲得觀眾的肯定時候,Sieland原本緊繃的嘴唇一閃而過一絲笑意,嘴角微微的抖動和她匆忙的離開酒吧都表明她已經做出了決定,為了Dreyman放棄演藝和藝術。這一段也隱約的開始透露Wiesler對Sieland產生了愛意。

隨後Wiesler不斷的彙報假的監聽報告,幫Dreyman打了許多掩護從而令到Dreyman完成了一篇關於東德自殺統計的文章發表在西歐。這一篇報道激怒了「社會主義政權」,挑戰了權威,也讓Wiesler的上司陷入挫敗。國安局將Sieland獲取違禁藥物的途徑作為突破口逮捕了她,威脅她成為秘密證人。第一次Sieland的證詞模糊讓Dreyman逃過一劫,但是Wiesler的上司找到他並強調如果不能發揮他高超的審訊技巧讓Sieland坦白那他將職位不保。Wiesler以藝術生涯為餌終於令Sieland說出了關鍵的信息。這一段有個硬傷,關於Sieland對愛人和藝術的糾結影片的鋪墊不夠充分,同時審訊時她的糾結也表現的不夠完整,令觀眾有一種Sieland坦白的過於容易的感覺,這也和導演的經驗有直接的關係。在電影的高潮部分,Wiesler提前趕到Dreyman家裡提前拿走了關鍵證物,而沒有看到這一幕的Sieland由於禁受不住內疚和掙扎選擇自殺。在遠處觀察的Wiesler立馬沖了過去,但是在Dreyman出現之後又像一個幽靈一樣淡入背景。由於證據不足,Dreyman沒有被史塔西抓到把柄,也由於任務失敗Wiesler被降職到地下室負責拆信工作。多年之後柏林牆倒塌,東西德合併之後Dreyman由於喪失了藝術的目標陷入創作瓶頸,通過一次和原文化部長的偶然對話他才得知被監聽的經過。他查找檔案發現了當年幫他逃過一難的HGW-XX/7。而Wiesler在新的德國依然做著發放免費廣告的普通工作。Dreyman打消了直接當面感謝HGW-XX/7的念頭,他轉而用一種更為默契的方式——出了一本名為《讚美至善者》的小說將Wiesler的故事和對他的感謝寫入書中。影片的最後一句台詞:「不用了,這是給我的。」肯定了這種默契。

回顧整部影片,在灰暗基調的東德有無數的秘密警察和告密者監聽著人民的生活,但是總有希望的光穿透層層灰暗點亮一段人生。每一個對Wiesler產生影響令他人性復甦的物件/人物都有著鮮明的特點,黃色封皮的小說,啡色的鋼琴和頌讚的旋律,魅力無窮的Sieland和艷俗的妓女。以上種種將好似被霧霾掩蓋的生活變得富有詩意、富有生氣、真實。Wiesler被詩歌觸動,被音樂感動,被打字機救贖,他的存在和改變是對人性的一種期望,而這種期望僅僅是影片藝術表現出的希望。事實上,在中歐社會主義德國時期,沒有一個人發出這道光。

二戰後形成的新世界格局和部分國家和地區實行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產生了許多反烏托邦性質的社會。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蘇聯、南斯拉夫、東德和中國,其代表性的領導者斯大林、鐵托、埃里希·昂納克和太祖,他們對於人民的各種操控、剝削、壓迫和政治恐怖具體內容詳見百度。埃里希·昂納克與1961年籌備建立柏林圍牆,自此之後的30年間,平均每天就有8人以「破壞國家安全」的罪名被逮捕。如果算上全部秘密警察和線人/告密者,平均每66名東德公民中就有一人常年從事秘密特工活動,對比蓋世太保(1:2000)和克格勃(1:5830),這個比例可謂是高的離譜,但是跟我們發動一切人民群眾相互檢舉反革命相比又稍顯遜色。前東德僅有的1800萬人口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被建立了秘密檔案,換句話說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處於監控之下。

社會主義政權建立的過程大多是通過無產階級暴力革命的方式,參與革命和分享政權的革命者有許多人不具備掌握權力的基本素質,於是就導致權力的濫用和集權的誕生。為了維護集權統治必須採取愚民政策和政治恐怖,而人民不會永遠沉默。歷史上社會主義政權建立的過程中缺少三個因素,分別是對權力慾望的抵抗力,遏制自我膨脹的自控力,和制度制約。在幾十年的試錯和摸索過程中權力和社會資源的分配趨於平衡或者無法達成平衡從而轉變為其他政治制度形式。我認為雖然可以說是制度的不完善,但是歸根結底是人本性的問題,這是必然經歷的不可逆的過程。

國家組織和企業組織的命運極為相似,同樣需要管理者的不斷進化和制度的不斷完善。組織由金字塔集權緩慢過渡到權力分散和權力監督。但是,沒有完美的組織和制度,只有最適合某一歷史時期的組織和制度,在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內外部客觀條件決定了企業如果想要具有可持續性就必須尋找當下最合適的模式來解決問題。沒有組織可以一塵不變,在動態變化中不斷試錯、不斷尋找平衡點是一種可行方式。

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老大哥在看著你。


德國是一個歷史格外豐富的國家,德國人對此的思考和表達都入木三分。因而德國電影向來以構思縝密、嚴謹深刻出名,往往能直擊人性深處而不煽情。拿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竊聽風暴》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也是本片讓許多人第一次接觸德國電影。

這個中文譯名大概又是港台的膚淺翻譯,凡事必風暴,必生死,必神鬼。雖然講的是東德國安局竊聽進步作家的故事,但全片都很冷靜壓抑,幾乎沒有風暴,片名原文直譯為《別人的生活》。可見竊聽雖然是故事的線索,反專制是電影的大背景,但電影的主題並不在此。下面都是劇透。

開頭的審訊和課堂,直到去作家家裡安裝竊聽器,再到遇險不亂的威脅鄰居(讓後來作家讓鄰居幫忙打領帶時的「你會保守秘密嗎?」成為一句雙關語),非常深入到位地展現了竊聽員HGW的冷靜和專業,為後面的反轉起伏做了一個將引發很強衝擊的鋪墊,也告訴觀眾,片中和現實中所有的被審訊者的反應都被審訊者了如指掌,雙方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這種無力感到後面審訊時才更明顯地釋放出來。另外,那個作家的立場在前半段也很模糊,還增添了懸疑性。整個影片氣氛雖很壓抑,卻非《一九八四》那般超現實的極端恐怖,倒也增添了真實感。

無比冷靜專業的竊聽員生動形象的反映了一個機器的螺絲釘般的形象,體制是個龐大的機器,可以輕易地把任何人碾得粉碎,而這部機器是有每一個面無表情冷靜專業的螺絲釘才得以運轉的。這些螺絲釘們通常是文化層次不高的人,一是見識少,二是情感比較麻木,比如片中和HGW換班的竊聽員。有人質疑竊HGW轉變立場有些突兀,這在電影中確實顯得集中快速了些,但細想這些改變他的東西,都是樸實真切的。竊聽員HGW自己沒有生活,而聽到了作家生活的全部,不自覺的融入了他的生活。聽到作家做愛,自己也寂寞地招妓,聽到另一作家自殺的消息,就潛入作家家裡偷了自殺作家贈予的書,然後被書中對自由的嚮往和那種全身舒暢的感情所感染(自殺可以說是對壓抑環境的絕望,因為無法預見何時是個盡頭。我媽說過有認識的人在1976年卧軌自殺的故事,顯然他不知道曙光就在眼前)。潛入這個實質上已經一起生活許久的家庭里,眼見了許多聽到的事物,那奇妙的感覺不言而喻。隨後再被無法用語言表達感情的作家悲憤的琴聲感動。同時也不能排除他對作家女友的好感,酒館裡的一番誠懇對話(「我是你的觀眾」又是雙關語,女主的「你是一個好人」的珍貴評價),再看到當局高官的醜惡嘴臉,都動搖了他那冷漠的心。

可見他是被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人的生活所感染的,他只是單純的感到不該毀掉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人,而非什麼大是大非的立場。有趣的是,與冷靜專業的他相比明顯輕浮的上司(食堂開東德領袖昂納克的玩笑,以及一系列行為特徵),在心靈卻遠比他冷漠,更無人性可言。這份輕浮倒更堅定了他保護作家的信念(他準備告發作家時被上司的一番狂言給壓下來了)。當然,他選擇背叛體制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面臨什麼。被發配去拆別人郵件(國安局果然是蛋疼的無孔不入,有個槽點是背後一起拆信的小哥就是當初食堂講昂納克笑話的),很可能就是20年,他可無法預見5年後柏林牆就倒了。他更不會指望日後作家會發現真相,還能有本《獻給好人的奏鳴曲》向他致敬。

知道自己將要面臨這些而義無反顧,恰能反映HGW的堅韌與人性閃光。大牆倒塌之後,一身竊聽本領全無用處,他成為了卑微的送報員。但從這個卑微凄涼的身影中,作家和觀眾都看到了巨大的人性力量。他默默買下了《獻給好人的奏鳴曲》,作為寒冷歲月中留給孤獨的自己的禮物。

主演Ulrich Mühe將這位陰冷皮囊下閃耀巨大人性力量的竊聽員完美呈現,這隱藏的力量通過他那深邃的眼神釋放。據他透露,自己曾是東德演員時,曾長期被自己妻子監視並向國安局告密。作家的女友的角色是另一個有力的形象。我們無法區分她是好人壞人,她不讓男友告訴她太多,以免日後危害其安全,她愛她的男友,但面對淫威又不能不低頭屈服,一直生活在被欺凌侮辱和不被理解的折磨中,她其實更是一個為殘酷的大環境所迫,而被人性折磨的真實存在,是那段歷史更具普遍性的一個縮影。體制能逼迫每個家庭同室操戈,何等邪惡。

肥嘟嘟看電影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 - 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在看此片之前,我從來都不知道扉頁上的致謝,寫著有啥用,讀者又不會看。但現在明白了,

那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全部動力和意義


在影片的譯制過程中,很多時候模稜的片名翻譯總會讓觀影者一不留神就忽略掉了一部經典好片。德國影片《竊聽風暴》這名兒初聽總會讓人聯想到美國濫俗的那種動作或諜戰大片,且如此平白的譯名更容易跟某國產片混淆。不少人與這部主題深沉而動人的影片就失之交臂了。

《竊聽風暴》影片德語原文為Das Leben der Anderen,直譯過來應該為「他人的生活」,雖然關於這類政治題材的電影一向是各項電影獎賺噱頭的加分項,但這部影片更重要的主題是人性。無論如何,這是一部發人深省的片子,於是不負眾望地在2007年獲奧斯卡年度最佳外語片獎。

《竊聽風暴》描述的是八十年代的東德,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裡,國家安全局扮演著重要又特殊的角色。影片的主人公維思勒(代號HGW XX/7)就是為其服務的一名經驗豐富的竊聽人員。他現在離開了一線,在授課培訓新的情報人員,但在已經當領導的前同事的邀請下,又重新出山,去監聽一對作家演員夫婦。

影片一開始,就從維思勒的授課以及大段當年審訊時的穿插畫面,表現了他的冷靜和專業。而到作家安裝竊聽設備的過程,更是讓人印象深刻。但就是他這樣的一個人,在竊聽的過程里,也漸漸的起了變化。真正的藝術家,他們的真摯和豐富的情感,有著直擊心靈的震撼。

雖然受到了影響,但他依然盡職的做著他的工作。直到上司的一番話,讓他意識到在這個時代,無論你做什麼,沒有人是絕對安全的。儘管盡公職守,但任何情感的流露,都可能給他帶來殺生之禍。他考慮到自身的安危,也意識到了這個時代的荒謬和缺失。他藏起了原本要上交的報告,並開始為作家他們做起了掩護。

最後,在躲過了上司的懷疑的同時,維思勒偷偷拿走了那台作為重要物證的打字機。對作家的調查因沒有證據,而以失敗告終。

因為沒有完成任務,維思勒被調去查驗信件。和他一起干拆信工作的,還有那位在食堂里開國家領導人玩笑的年輕情報員。
而作為告密者的妻子,雖然她有著名演員以及作家妻子的特殊身份,但她代表的是那個時代背負著告密者惡名的數量龐大的社會存在。從出賣自己,到出賣別人,你可以說她不夠勇敢和堅定,但不該褻瀆其靈魂原本的純潔和堅韌。死亡,是一種最無望的告別。但在那一瞬的碰撞和迷亂里,帶著讓人思索的自我救贖。

後來,柏林牆被推翻。再後來,兩德統一。
在劇院里,作家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他的妻子。逃到劇場外,他遇見了當年的死對頭前文化部長。在交談里,作家驚奇的發現他自以為安全的家其實被嚴密的監控著。回到家,他尋找著竊聽器,瘋狂,憤怒,更有一絲事後的不寒而慄。影片沒有糾纏於對過去的控訴,而是順著線索,讓作家去尋找自己沒有被發現的原因。他在檔案資料里發現了監聽他的「HGW XX/7」,當找到他人的時候,作家卻止步了。
兩年後,作家出版了名為《一個好人的奏鳴曲》的書,獻給「HGW XX/7」。

最後是意味深長讓人感慨良多的一幕。由拆信變成送信的維思勒,經過書店時,發現了作家的新書。他買了一本,書店的夥計問他是不是要包起來送人,他說不用是給自己的。

是啊!這書不僅是作家獻給他的禮物,也是他自己在那個寒冷的歲月里給自己留下的一份溫暖的禮物!

導演兼編劇多納士馬克,籌備9年,於33歲推出處女作劇情長片《竊聽風暴》,初試啼聲,一舉成名。該片正式投拍時,獲得了許多前東德人的幫助,他得以在很多當初東德的機關大樓實地拍攝。而唯一拒絕了他拍攝請求的,就是前東德監獄博物館的館長,為什麼?館長說,因為這個劇本不符合史實:整個東德歷史,像維斯勒這樣「良心發現」的秘密警察,對不起,一個都沒有。

對,這就是事實的真相,這就是因為《竊聽風暴》而昭示出來的最重大的意義最強大的震驚:殺手沒有動情,人性沒有復甦,善良沒有戰勝邪惡。多納士馬克說,他想通過電影告訴當年的人們:你,是有選擇的。然而事實是,沒有人選擇良心。電影越溫情,現實越殘酷。多納士馬克還是太年輕太天真了,他應該在影片結束後打上字幕,告訴觀眾:這段溫情從來不曾存在過,這個願望從來不曾實現過。這樣,這部電影才完整,才,夠狠。

http://weixin.qq.com/r/gkXWzg-EflIBrUut9xCQ (二維碼自動識別)


貼一篇本人在豆瓣上的觀後感,原標題為「殘酷而又美好的世界啊」。

電影節奏很慢,所以前半段覺得索然無味,堅持看下去,後半段雖也稍顯平淡,但平淡中的戲劇衝突以及憂傷韻味的逐步蔓延讓我也逐步為之感動並且眼眶濕潤。

這部電影現實與浪漫兼具,並且兩者恰到好處的搭配以及電影節奏的緩緩推進既讓我有所感傷又有所感悟。現實的是最愛的戀人的出賣,浪漫的是毫不相識的一個好人的默默相助與自我犧牲。

在讓作家以及觀者對現實無奈的同時又感受到世界仍然存在善意與光明,作家在女友死去後不再寫作得知有人默默相助又重燃寫作慾望,寫出了《送給一個好人的奏鳴曲》這本書送給那個在現實中受過傷的好人,電影最精彩迷人之處便在於好人走進書店,買下了這本書,收銀員問他需不需要包裝送給別人,他淡淡微笑著答覆:不用,那是送給我的。

永遠不要對這個世界失去希望,因為在你不知道的背後,或許永遠有人在為你默默付出。


終於能說句謝邀了!

這個電影是跟我同學一起看的,說實話,以我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姑娘的角度哈,就是三個字:沒!看!懂!

其實這個電影挺沉重的,說點輕鬆的

我吧,是個臉盲,電影前一半畫面比較暗,如果我沒記錯剛開始主角其實就三個人,倆男一女,我還總把男的弄混

電影節奏很慢,給人感覺安靜又緊張,有種深沉的力量

再說句實話,其實電影我只看了十多分鐘吧,還沒看到人人稱讚的部分,想看的人最好還是先了解下歷史,對歷史不感興趣的還是不要看了


豆瓣評分9.1《竊聽風暴》,兩個小時冗長的敘述,淡定始終的男主角,黑暗卑劣的政府,這是以國家之名的罪惡,以權利之名的放肆, 敢於審視自己骯髒過去的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而一個沒有贖罪感沒有反思精神的民族根本不配談「民族崛起」,充其量,它只是在延緩另一場殘酷內鬥的到來。當德國人摘下竊聽耳機,最終走出黑暗的20世紀時,在亞歐大陸的另一端,有人正冷酷地關注監控互聯網的屏幕,這個中國版的「監視風暴」正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悄無聲息卻時時刻刻地上演著。 在這種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時代,無論是哪種社會體 制下的人民,在事件沒有被公開的時候,永遠都認為自己是自由的公民。只是你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早已處在被監視的範圍內。如果你還沒有被監控,只能說明你沒有被監控的價值。 不得不承認,中國還是個人治的社會,當德國人通過法律清算過去的罪惡、通過影片給歷史做手術時,這個國家仍然對過去政權所犯下的罪行保持沉默甚至刻意隱瞞。我只能期待還在社會主義初級發展的中國,每個人能夠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自由的天空,權利至上的國度也可以實現深得民心的體制。


獻給好人的奏鳴曲

我們不知道的實在太多,但人性的復甦和善的光芒是掩蓋不住的。


看過這電影很多遍,今晚又重溫。打動我的鏡頭很多,總想起的卻是Wiesle躺在家裡沙發上讀Dreyman家裡拿出的小詩集,念到那句"沉默地擁抱著,蒼白的吾愛。"然後緩緩拉到頭頂,鏡頭中是他明亮而悸動的藍色眼睛,如嬰兒一樣純真。

藝術讓人在什麼都看不到的高牆之中,感受到生生不息的希望,就如同無數次抬頭仰望星空感受到的美。所以肖申克的救贖中Andy說: "有莫扎特陪著我"。它能保留Andy對生存的嚮往不放棄,也喚醒了Wiesle對人性,溫暖,愛的感受與願意為其奉獻自我的精神力量。生性美好的Wiesle出生在了醜惡的環境中,被藝術指引而回到心靈的美好的家。這是一個回歸的故事。

Wiesle的同學和部長是電影表現的惡的縮影和代表,同學---一個愚蠢依賴著男主的幫助獲得好成績,投機取巧,沒有洞察力(開始對Dreyman的監聽的看法),溜須拍馬走上權利高位,最後計劃失敗把責任推給男主,讓部下做替罪羊,自大只是被嘲笑就毀滅一個年輕人的前途(食堂開他玩笑的男生最後去了和男主同一個部門)。一個對美沒有任何理解的愚蠢的,麻木的小人。而部長為了得到女主,使出種種下作手段,並且沒有反省(最後和Dreyman談起女主)。

他們身上集合了人類能見的所有卑鄙和愚蠢,而男主一直在這樣醜陋的環境中---沒有自由言論與藝術發展的環境,人類相互傾軋抹黑,剝奪了自由,一片灰濛。

這裡忽然很想說說作家Dreyman,他給我的感動不比男主的少,是個絕對的美的角色。豆瓣有個高分影評說真實的東德這樣的事情一件都沒發生過,我想這和被監聽的人都沒有Dreyman那樣純粹的美有很直接的關係。

這個男人會和小孩子踢球鬧成一團,並且對孩子表現得也很尊重絲毫沒有大人和了不起作家的做派。有一個和睦,美麗的女朋友還有一群真心相待的朋友。

我不知道Wiesle是出於什麼樣的想法引導Dreyman發現女主和部長的姦情,這樣的事情並不符合他的性格。他或許只是想撕破這些很美好的外表,去發現Dreyman幸福生活下的虛偽。可是什麼都沒有,撕開的越多,就發現越多的美,Dreyman簡直是個裝滿星光的絢麗袋子。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做到發現背叛隱忍不發,我是做不到的。當時看著Dreyman失魂落魄地走上樓梯,我心中暗暗想,開始了,該吵得天翻地覆了。然而失望的是,並沒有。沒有爭吵,只有理解和包容。歇斯底里地破口大罵和相互詆毀這些出軌常見戲碼,一個都沒有。包括後來摯友自殺,女主出門去會見部長,Dreyman都沒有哭泣軟弱或者怒不可遏讓自己失去控制甚至嗓門變大都沒有。他只是靜靜地,用交談,鋼琴曲,詩篇去表達自己的悲傷和堅決,用堅定的溫柔的眼神去尊重女主讓她明白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道德綁架。這一切都是那麼美和溫柔,能感到兩個人之間乾淨純粹的愛。

Dreyman在知道女主出軌以後只是默默地抱住了女主,他愛她,真正的,充滿尊重的愛。此時鏡頭切換到Wiesle,他是用一種幾乎沉醉的表情在傾聽兩個人的動靜。這是感化的開始。

這電影其實是相互拯救的故事。Dreyman和女主的愛和藝術給了Wiesle新的明白愛與美的生命,Wiesle也給了Dreyman在遮天蔽日的黑暗中帶著藝術生命帶著本質的美好活下去的機會。

很美好的電影。


把這部曠世傑作的片名譯成《竊聽風暴》的罪魁禍首是誰。。。


面對這樣一部電影,言語是蒼白的,情感是洶湧的。

影片冷靜壓抑,徐徐遞進,到最後令人從心底溫暖得開出花來。

實為佳作,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


本片主要講述的是對東德體制深信不疑的監聽兵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受藝術家影響從而背叛組織幫助藝術家的故事。本片的主題是社會主義體制下東德各類人物的人性展示。官員是典型的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不擇手段的人,編劇及其朋友是反叛的渴望德國統一的文青,女伶是願意為藝術犧牲一切的單純女子,監聽兵則是感性多於理性、為了保護藝術家而犧牲自己的人。

但可惜的是,本片前面鋪墊過多,且敘述平淡,到了影片一大半才開始有比較吸引我的戲份。我認同前面鋪墊的情節,只是交代得不需要如此詳細。比如車上漢普部長強要女伶那段,直接可以切到她衣冠不整下車即可。如果每段都能像監聽員幫編劇藏好印刷機那樣簡練。那麼這部片子就不至於令我中途差點睡著。

另外有一點我覺得挺重要的,就是監聽員從忠誠於組織到背叛組織的心理轉化過程,我覺得這個轉變太快動機不夠充分。但本片我較為欣賞的是給人物的臉部特寫鏡頭非常多(足以表現人物心理轉變)。但看到結尾時,編劇知道真相是好的,但就是交待得事無巨細,在另一方面,令觀眾回味的空間便少了。

個人認為,作為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本片豆瓣評分接近9分,實在有些過譽,且哲理不深反映面太窄,還沒什麼高潮情節吸引觀眾,太過於平淡,或許評獎只是因為政治方向正確。


《竊聽風暴》讓我想到了之前閱讀的《1984》,裡面一句反覆出現的「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暗示出權力和戰爭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如同小說中,無產階級們享受著外圍黨員們所無法想像的自由,可是他們的生活對於黨員們來講與豬玀無異。無產階級可以隨意喝酒,可是他們也隨時處在被火箭彈打死的危險當中。影片中的竊聽特工維斯勒看似掌握著監視他人生活,決定他人生死的權力,但是他同樣處在更高一級的權力的控制下,這種看似無限的自由其實是一種意義上的奴役。

「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看似自相矛盾,實則是大洋國英社「雙重思想」的展示。在《竊聽風暴》中,這種「雙重思想」也無處不在。當權者通過不斷塑造外敵來消滅國內的異己,確保政權的穩定;通過對人民的規訓達到自由的目標,而實際上自由只屬於統治階級;通過封鎖消息和愚民政策,使人民因對極權的狂熱信仰而充滿力量。簡單說來,就是用一部分人的「戰爭—奴役—力量」來保障核心領導層的「和平—自由—力量」。

我認為影片最為閃光的地方,就在於通過一個處在統治權力中層官員的覺醒和自我救贖,展現出冷酷極權下的一抹人性的暖色。維斯勒一開始堅信德萊曼不可能清白,並主動請纓秘密監控這位藝術家,體現出他的冷靜和專業性。但是在竊聽的過程中,他卻開始受到藝術家真摯而豐富情感的熏陶,逐漸發生了變化。影片中通過這樣幾件小事暗示了他的轉變:從走入作家的家中觀察每一個物件,特寫鏡頭下每支鋼筆、每本書彷彿都有了溫度,這讓維斯勒感到了久違的親切;他偷偷帶走了作家的詩集,在閱讀中深受感動。這裡的詩集也是有寓意的,柏拉圖把詩人看作感性的代表而逐出他的理想國,認為詩畫或藝術只是引起人們快感的,而政治修明的國度應當推崇的是理性。維斯勒閱讀詩集而產生觸動,恰恰體現出他流露出了壓抑已久的人之本性。

維斯勒也像文化部長那樣熱愛藝術家美麗的女友,但是他並非像文化部長那樣只是希望得到對方的肉體,而是真正為她的美麗而傾倒。在女演員因出賣身體、背叛愛情以求出名,陷入痛苦無奈的時候,維斯勒以一位普通觀眾的身份,給予她鼓勵和支持:「許多人都喜歡你,真正的你。」這句話其實也是維斯勒對自己說的,是他潛意識裡渴望活出真我的渴望。監視別人的同時,他也在受到上級的監視、控制,看似自由的人或許比別人更像奴隸。然而,做真正的自己,過想要的生活,這對於處於極權統治下的民眾,是多麼遙不可及的夢想。

寫到這裡,我想到了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33年競選演講時提到的要讓群眾「有免於恐懼的自由」,民眾的的恐懼產生於權力的無約束狀態,限制公權力才是獲得自由的題中之義。但是在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維斯勒最終認識到了時代和社會的荒謬與無奈,他的選擇與自我犧牲令人動容。他放棄自己的前途,拯救了一位堅守自由主義的藝術家,為這個國家思想的自由解放留下了一顆火種,也實現了自我的救贖。對於影片中告密的女演員,我想應當對其抱有寬容的態度。她是那個時代里一大批秘密告發者的代表,他們大多在告密的同時一直處於深深的愧疚和自我拷問中,他們的人性或許缺少了幾分堅定和勇敢,但內心深處的良知與堅守依然存在。自殺,是一種無奈的告別,是對這個時代最後的反抗。或許,這也是自我救贖的一種方式吧。

影片的最後,藝術家出版了《一個好人的奏鳴曲》,獻給「HGW XX/7」。當維斯勒走到書店前台,書店夥計問他是否需要將書包裝起來送人時,他頗為驕傲地說書是寫給自己的。在那一刻,兩顆心真正聯繫在了一起,無需多言,彼此已心知肚明。這本書,是那段難熬歲月里一份溫情的見證。但是,電影終是電影,據前東德監獄博物館的館長稱,這個劇本不符合史實:整個東德歷史,像維斯勒這樣「良心發現」的秘密警察,一個都沒有。

將溫情的理想與殘酷的現實對比,或許十之八九會讓人感覺沮喪。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影片是毫無意義或沒有現實價值的。導演馬克想要傳達給人們的,就是對一份人性復甦的期待,一種善良戰勝邪惡的堅信,相信世界會越來越好。如果說多一個人讀奧威爾,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那麼,多一個人看《竊聽風暴》,就多一份對人間脈脈溫情的相信和期待。如同邁克爾·傑克遜《Heal The World》中所唱的:「Heal the world .Make it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and the entire human race.」作為個體的你怎樣,世界就怎樣,你有光明,世界便不黑暗。


說幾個讓我覺得非常細膩的情節吧

特工聽到作家彈琴正襟直坐的默默流淚,聽到作家和無力的女朋友默默抱在一起時候自己也蜷縮著抱著椅子

電梯里聽到小孩說他爸爸提到敏感辭彙,本能去問他名字,但是轉念就去問球叫什麼

作家最後通過特工記錄手稿上的紅手印,知道了轉移打字機的人是特工而非女朋友

那個說領導人笑話的,雖然反派說沒事,但最後還是被發配去拆信


片名應該叫做:他人的生活。

最喜歡結尾處,沒有過多煽情,一個微笑定格在畫面上,卻沒忍住淚目,此時無聲勝有聲。


《血戰鋼鋸嶺》,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如果忽略這個真實背景,單憑電影情節本身,我們很難相信所演繹的過程會是真實的。電影本身看上去太教條,太主旋律,並不讓人感到真實。

《竊聽風暴》正好相反,故事看上去很真實,很感人,一個良心未泯的竊聽者,被竊聽對象所感化。然而這沒有事實作根據,東德10萬秘密警察,20萬線民,30年中沒有一個被監控對象感化,連個案都沒有。不是說竊聽者不會受竊聽對象的影響,而是這種影響還未等大到改變竊聽者三觀的程度就會被目光如炬的同僚和上級察覺,並且被緊急修理。

有見過朝陽區大媽大叔,因長期監控犯罪,而不幸被感化成妓女和吸毒者的例子嗎?


由於對德國歷史的不了解,前半部分看的有點茫然,一邊玩手機一邊看的,不過從女主角被抓進監獄後,我果斷的放下了手機,一下就被吸引過去了。具體情節也就不劇透了

最後部分,牆倒之後,作家發現自己一直在被監聽,了解了事實之後,想要去見一面HGW XX7,但是邁不出腳步,選擇了為他寫一本書,HGW XX7對書店店員說「It"s for me」,最後的定格,眼神超級有味道

感謝導演和編劇,但是翻譯片名的人是誰,我們聊聊好嗎


很簡單還很抽象,牆倒了,就一切都完了。人們以為牆很堅固永遠不會摧毀。事實則不然。

同理,中國的牆也有破的那天。


看到最後幾分鐘真的落淚…

HGW獨自走在路上落寞的背影

作家翻開所有的竊聽記錄看到HGW的名字

HGW看到書的首頁

為自己買下的一本書

哭不出聲 淚流滿面的感覺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此次「《戰狼2》遭萬達等四家公司聯合聲討」?
電影行業中文憑是否重要?
如何評價電影《殺破狼》?
你從影視劇里 Get 過哪些道理?
為什麼岩井俊二的《情書》仍未發行高清版本(且未以高清格式播出過)?

TAG:電影 | 德國 | 電影推薦 | 影視評論 | 竊聽風暴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