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數年,不解于禁為何而降?

如題,為何一代宿將臨陣投敵?孟德言:文則隨我三十餘年,反不及龐德隨我幾日。可能曹操到死也沒能明白吧?望諸公能有服我的解答。


于禁投降於樊城時,已然暮年,面對關羽的水淹七軍,他心裡除了自己的命和名節,還有跟隨他出生入死的將士和無辜百姓。對面的關羽為了主子老婆的安危可以降曹,于禁那些將士百姓的命加起來難道就不值兩個女人?身邊的龐德本身是降將,對將士百姓也沒那麼多感情,求死圖一快難道就一定比于禁的忍辱負重高尚?李鴻章曾經說過「天下最難寫的就是自己的名字,簽在在賣國條約上就是千古的罵名」,美軍在新兵訓練時都會講解投降手冊為了保全士兵性命,我寧願相信于禁一個百戰沙場的老將,情願用自己的一世英名換這些年輕生命的留存,畢竟對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來說,這座樊城姓曹還是姓劉,真的沒有那麼重要。


于禁只是放下武器做戰俘,並非投降為敵人效力。這兩種投降,是有本質區別的。三國時期,投降做戰俘最有名的例子是于禁,而投降為敵人效力的最有名例子呢?哈哈,就是關羽!他投降後,為原本的敵人曹操帶兵打仗立功,攻打的正是原來主公劉備所投靠的袁紹!

至於什麼跪拜求饒,誰也沒親眼見到,可能也就是關羽放出來的消息而已,或者是關羽舉辦了一個投降儀式,要求于禁如此做。三國志中描述官渡之戰後,沮授被俘,先對曹操大喊「我不是投降,只是被兵抓住的(授不降也,為軍所執耳)」,曹操認可了這個說法,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史書上如此寫。如果曹操散佈消息說沮授跪拜求饒,恐怕後人也會有人相信的。


五子之首的千古奇冤:運營流秘技·投翔!

其實我們都低估于禁了,他投降關羽的目的是擊敗關羽。

是時于禁三萬人被困豪澤,關羽的荊州兵乘船殺來,于禁幾乎一艘船都沒有,怎麼打?關羽放風箏就能弄死你。

此時,統兵多年的于禁計上心來!帶兵無非三件事,作戰,糧草,訓練,缺一不可。跟關羽做過同事的人都知道,這哥們兒被春秋洗了腦,恃強而不凌弱,坑殺戰俘的事肯定做不出來。這三萬人就地投翔,就是吃也能把關羽吃窮,更不要說三萬人怎麼著也還要一萬人看守吧。這樣無形之間就打掉了關羽一萬兵力和三萬人的口糧,為後面曹仁的堅守奠定基礎。於是于禁當即立斷,豎白旗!

之後關羽果然缺兵少糧,兵敗被擒。試想關羽在荊州經營多年,怎麼會沒準備好後勤就開打?你以為他是二號位千里送人頭?還不都是于禁的翔卒拖累!事後于禁被轉運東吳,慘遭虞翻虞種翔羞辱。此時的于禁面如止水:我這曲線救國之計,豈是你這種投翔成習慣的小人可比的!?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回到魏國之後就連智商突破天際的魏武帝也不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更不要說他那倒霉兒子了,於是只能在鬱悶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于禁帶毀了曹魏最強的一支野戰軍,全軍覆沒,理應死節。這裡降不降已經不重要了。再加上旁邊龐德襯著。就是于禁自己也沒臉活著。《三國志》里並沒有說于禁投降,只是被俘,投降是戲曲和演義里的說法。


說實在我也不是很理解,和曹操革命了一輩子,一生以紀律嚴格、態度穩重聞名,又身居高位,還肩負著保家衛國的使命。結果就這麼降了,可能真的是年紀大失去雄心壯志了;這裡也需要提一個人:曹洪,漢中戰役時就曾大辦酒宴,席間還組織穿著薄紗的裸體美女跳舞助興,結果引起楊阜大罵,就是那位破馬超的能人。或許古人說的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能屈者能伸

可惜曹丕不給他機會了


大家都是武將圈子裡面的嘛,老熟人,還當過副將。投降以後,關羽又無法坑殺降兵,搞得一大堆要吃飯又不能馬上改編成即戰力的俘虜也是【秘策】阿,關二哥由此被坑慘才找糜芳要米被反推豬基地。這個是有很強烈邏輯聯繫的,所以獄警五子良將不是白當的,尤其是西域屯田多年很會算經濟帳~~莫非曹公之前也是這麼想才招他回來???-_-#


于禁和司馬懿是三國志裡面最被低估的兩個人。

于禁如果當時不降,他和3萬魏兵必死,他死後得了名節,但魏國一點好處沒有。

于禁降了,但是和關羽降曹操不一樣,于禁只是作為囚,沒有去助力。

關羽收了3萬兵馬,糧草不夠,去拿東吳糧草,給了東吳攻打的借口。

于禁帶3萬兵家而降是其識大局的表現,和李陵一樣。

于禁的忠心和大局觀在三國少有。「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于禁最大的缺點早點生涯太順利,沒有意識去保全自己,過於依賴曹操的理解,這和司馬懿正好不同。


已走投無路,為何不降。


魏五子良將之一,首次登場是在青州與黃巾的戰鬥中,以前是一個俠客。原本是鮑信的部下,遵從他的遺志跟隨曹操侍奉他。剛毅的性格,樊城之戰為了幫助友軍,而故作投降關羽,把關羽的軍隊糧食吃光為策略。


不如龐德這個很正常

龐德剛剛投靠曹操,備受猜忌,邀功表忠心是合情合理的

于禁功成名就,長期呆在青州後方,難免養尊處優吧。(三國志里提及青州另一員重要將領臧霸到晚年也是沒什麼進取心)

被抓住了不想死,就成了戰俘

要是不是讓于禁統領七軍,要不是適逢洪水,或許他能安度晚年的


推薦閱讀:

戰國與漢朝是什麼關係?
怎麼看待何新這個人?
「明粉」主要「粉」的是什麼?
哪些我們認為存在的歷史人物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林則徐前往虎門硝煙的心情如何?想像一下。?

TAG:歷史 | 三國 | 于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