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適合門外漢看的關於建築史、建築哲學的書籍推薦?
看完決賽屁顛屁顛的來更新,實在找不到位置,就放在最開頭吧:
突然想到了一本可能很少會有人提及但是真的對門外漢來說合適不過的名著,筆者也是懵懂少年時有幸讀過,也許就此奠定了苦逼的一生也說不準:巴黎聖母院 (豆瓣) 作者: [法]雨果但別急,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做個類比:作為負責任的建築設計師,在和客戶交流的時候,當客戶拋出「怎麼做」的問題時,我們先要做的不是從自己的角度拋出答案,而是追問一個「為什麼「:題主是出於具體什麼樣的目的而需求這兩方面的書籍呢?目的不同,所應該推薦的書籍自然也不同。
這裡題主並無補充說明,所以我只好通過問題里僅有的幾個字進行解題和猜測。不過進行深入討論之前,必須吐血推薦一本由非建築學者寫的非常適合門外漢培養對建築熱情的書:
幸福的建築, 作者: [英] 阿蘭·德波頓, Douban[8.1/10], Amazon[4.1/5]幸福的建築 (豆瓣)1. 作為門外漢,題主對建築史/建築哲學的愛好是為了自己在環遊世界的時候對各地業務水平參差不齊的導遊提高免疫力,順便加強在異性/同性面前的談資嗎?
2. 題主是由於各種個人或工作原因,對建築這門」設計/藝術「學科充滿了好奇,想要擴展在這一領域學術審美的能力的,所謂珍惜品種嗎?3. 還是不巧你男朋友,女朋友,或者追求目標是苦逼建築師,愛屋及烏,又或者被逼上梁山?由於題主特別提出了建築哲學這個」概念「,我想第一種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至少你對」建築學「有一點點學術上的好奇心。但是建築」哲學「又是一個很神奇的概念,在筆者七年建築學習生涯中從未聽說過這個詞,與之接近的倒是有」建築理論「,」建築設計理論「,和」與建築相關「的哲學,接下來的討論中,筆者也會以此為理解進行推薦。
然後,第三種可能性發生的頻率實在太高,發生的故事實在太多,以至於筆者決定對其進行選擇性過濾。再說了,身邊就有個苦逼建築師,你不知道自己去問么-__-?不知道苦逼建築師最喜歡別人對他/她的職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嗎?問著問著感情不就加深了么?這還用我教嗎?!
扯遠了,如果你讀到這裡,那麼更進一步證明了你對建築學的好奇,我們於是更加堅定的深入討論第二種可能性:恭喜你來到奇妙美麗的建築世界。
那麼我們先以一本在美國學建築的本科同學們很可能都翻爛了的一本書來開啟我們的討論:
走向新建築 作者: 勒·柯布西耶 Douban[8.5/10] Amazon[3.6/5]走向新建築 (豆瓣)這本由可以說是現代建築之父的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發表於1920年代的小冊子,幾乎以大字報的形式宣揚了他對新時代建築之面貌的理解。我並不推薦你從這本書開始(雖然它真的很有趣!),但是書的名字很好的幫我傳達了一個個人觀點:建築史/建築理論,在戰前和戰後有一個有意識的明顯的斷層。作為門外漢你還不需要現在理解斷層在哪,為了什麼,而是認識到你所可能心馳神往的羅馬斗獸場,愛琴海小別墅,哥特大教堂,和戰後那些你可能叫不上名字的,或者你只能叫得上昵稱的建築們(比方說褲衩啦,鳥巢啦,紐約和芝加哥的高樓們啦啦),在知識體系上就相去甚遠——而回歸到問題本身來說就是——你需要了解他們而讀的書幾乎完全不同。如果你喜歡的是戰前建築:騷年,趕快關掉電腦去遠行吧。雖然筆者也喜歡戰前建築,但是我個人認為,與戰前建築相關的書要麼寬泛而無聊的海枯石爛,要麼具體而細分的根本不適合門外漢來翻閱。這是由很多種原因形成的,可以單獨寫成一篇文章,在這裡你們姑且盲目的信我一次...(當然了你可以去看文章開頭提到的《巴黎聖母院》,不失為了解哥特時期建築風格的入門文學作品)
現在假如你喜歡的其實是戰後建築,與建築有關的理論和哲學思想(快說是!),那麼騷年,我們做好朋友吧!
廢話不多說先上兩本書:建築的複雜性與矛盾性 作者: (美)羅伯特·文丘里 Douban[8.1/10] Amazon [4.1/10]
建築的複雜性與矛盾性 (豆瓣)雖然文丘里(Venturi)的另一本書《向拉斯維加斯學習》更加有名,影響力也更大,但那是本寫給從業者的批判文。相比之下此書深刻有趣又淺顯易懂,介紹了很多建築設計和賞析中會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手法。又是一本曾經翻爛的書。
接下來一本實在太小眾找了很久發現沒有中文譯本,看讀者自己的英文水平了:
Philosophy for Architects (試翻:給建築豬讀的哲學入門),by Branko Mitrovi- Publisher: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August 15, 2007)
普林斯頓的建築院是什麼概念?傳說中美國理論性建築設計的巔峰。曾經認識的一個哥們的畢業設計,將脫衣舞俱樂部上升到形而上的境界並將其運用到建築設計中來。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了?
讀這本書有一定的哲學基礎當然最好,但是沒有也不要緊。全書把一系列現代建築中的思想發展和與其相關的哲學家和哲學思潮放在一起,很好的解釋了一系列現象和問題,不光適合門外漢讀,從業者也可以讀一讀。我們大概不能高估建築師的平均哲學修為(筆者就是一個反面教材)。此書還能很好的普及一系列當代建築大師的名字,設計風格,以及他們的哲學分身。如果你是一個嚴肅認真,好奇上進的好青年,自認為閱讀能力無人能敵,那麼再推薦你一本書:
現代建築:一部批判的歷史 作者: (美)肯尼斯·弗蘭姆普敦 Douban[8.7/10] Amazon[3.9/5]現代建築 (豆瓣)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 作者: William H. Whyte Douban[9.2/10] Amazon[4.9/5]
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 (豆瓣)此書在1980年間的發表幾乎是革命性的。Whyte大概是最早利用隱藏攝像機對公眾進行觀(tou) 察 (pai) 研究的學 (bian) 者 (tai) 之一,他通過這些錄像對主要是紐約市大大小小的公共空間進行了透徹和具有實際數據支持的分析和批判。而全書幾乎是以普羅大眾為受眾進行敘寫的,閱讀難度低得令人髮指,不失為城市問題的入門讀物。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 作者: [加拿大] 簡·雅各布斯 Douban[8.7/10] Amazon[4.7/10]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紀念版) (豆瓣)
如果在美國討論城市規劃,就不可能不提Jane Jacob這個名字,以至於我在這裡不管寫點什麼都感覺是陳詞濫調。她是一個真正關注和在乎"人「的理論家,全書所談到的觀點在美國學校內的規劃課上幾乎就是」正確「的代名詞。雖然她討論的主要是美國的曾經和現在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但是筆者覺得身為一個天朝子民讀來也能震聾發聵好不酸爽。Delirious New York 作者: Rem Koolhaas Douban[9.0/10] Amazon[4.6/5]
Delirious New York (豆瓣)如果你在這個時代討論建築理論/哲學,就不能不知道庫哈斯這個名字,不然等著建築小美女給你白眼。庫哈斯,荷蘭人,可能是史上身高最高的建築大師,2000年的建築普利茲克獎得主,2010年威尼斯雙年展終身成就獎,建築師們的老師... 真的沒什麼好說的,去讀就是了。讀完了記得給贊,才算是在廣大建築理論愛好者中邁出了」政治正確「的第一步。
建築史/建築理論的閱讀是一個大坑,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培養興趣,不管是對業餘愛好者還是從業人員來說都是一樣。所以在文章的最後,筆者想留給業餘愛好者們一本在美國讀書的建築痴剛進校時很多都愛不釋手的一本書:
101 Things I Learned in Architecture School 作者: Frederick, Matthew Douban[8.7/10] Amazon[4.4/5]
101 Things I Learned in Architecture School (豆瓣)作者通過卡通的手法生動而形象的描繪了建築學院里基礎而深刻的一系列議題。如果你想學建築,去讀吧,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如果你的另一半在學建築,去讀吧,他們需要拯救。如果你未來的另一半也在學建築,那你還等什麼?!
文章的最後是擴充讀物的清單,送給吃飽了撐著沒事幹非要「讀」建築的同學們。
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 Harvard Design School Project on the City 2 (豆瓣)
Project Japan... by Rem Koolhaas and Hans Ulrich Obrist (豆瓣)
S, M, L, XL (豆瓣)
建築氛圍 (豆瓣)
思考建築 (豆瓣)
十宅論 (豆瓣)
Bernard Tschumi (豆瓣)
向拉斯維加斯學習 (豆瓣)
Ten Canonical Buildings (豆瓣)
Theories and Manifestoe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豆瓣)
建築學教程:設計原理 (豆瓣)
Architecture Theory since 1968 (豆瓣)
Flesh (豆瓣)
The Eyes of the Skin (豆瓣)這個問題常被朋友同事問起,多次回答和反饋後,答案逐漸簡單。建築歷史是建築學大學本科必修課,但事實上,非專業人士完全可以看懂部分教材。對於非專業人士欲了解建築歷史、建築哲學的,
誠意推薦六本書:
(外國建築史按時間,兩本;中國建築史按時間,兩本;建築哲學,按初級、高級各一本。都是紙質書籍。書不在多,有料則香。)1、外國建築史,兩本即可
其一為《外國建築史(19世紀末葉以前)》,陳志華著
其二為《外國近現代建築史》,羅小未主編
陳老前輩的外國建築史,江湖傳言最初是在極為惡劣的環境(現代漢語稱牛棚)下寫出的。如今已是第四版。彼時煤油燈光黯淡冷漠,但書里的思想卻熠熠生輝,語言卻飽含情感。有人說陳老先生的個人情緒在這部建築歷史裡面太多,可是,歷史不是有情緒的活人寫成的嗎?更何況,這還是一部建築史。
「歷史意識訴諸頭腦的思考,是理性的;而用心靈去感受,將它化為情感的,那便是歷史感了。」
—————陳志華,《外國建築史》第二版前言,1997年讓我們再看看陳老先生如何形容洛可可:
「就像義大利在文藝復興後出現了巴洛克一樣,法國在古典主義之後出現了洛可可。光輝的時代培養了巨大的才華和創造的熱情,當一些遲熟的蓓蕾含萼吐蕊的時候,季節已過,秋風含霜,於是它們的花瓣扭曲了,變形了,縱然有色有香,畢竟是病態的。「—————陳志華,《外國建築史》,第九章第四節,君權衰退與洛可可這段話裡面,時間、對比、描述、分析、抒情,都有了。
2、中國建築史,兩本即可。
其一為《中國古代建築史》,劉敦楨主編
其二為《中國現代建築史綱》,龔德順等著
劉前輩的中建史,語言通俗,深入淺出,一點不傲視大眾。我贊同樓上知友推薦的潘版。只不過,我始終覺得,中國建築史還是宜按時間朝代去編,更易於把握中國建築其流變發展;另外劉版看起來簡潔接地氣,床頭擺一本當小說看幾乎沒問題。
3、關於建築哲學的書:
如上四本都看完,建築哲學就應該了解至少一半。建築歷史的流變,就是建築哲學之一。
但如若還覺不太過癮,必須要看100%純建築哲學書的話,那麼您首先必須看這本
——《建築空間組合論》——
裡頭全是建築哲學,而且您也完全可以看懂。
然後,就可以大膽嘗試建築哲學的登峰之作,以大快朵頤
——《向拉斯維加斯學習》,文丘里經典之作
以上6本,絕對是適合得不能再適合非專業人士的建築歷史及建築哲學書了。
———————————————————————————————————FenGeXian NO.2
以上6本書,是我建議列給非建築專業人士的,當然,既是書單,終屬一家之言。近日有知友對此有質疑反對,有嘲諷不屑,我接受,並理解。雖語出一己,但我自覺還沒有亂說。推薦這6本書,是有根源的。這些書,他們的初版,很早就有了。我入學第一年時並沒有建築史課,除了最後一本,其他幾本(版本不同,其書同一),卻多少都在課餘時間裡翻看過,其狀態,當然不求甚解,權當一個課外閱覽。那時,我們也不知道建築學到底是什麼玩意,也還不會用建築理論去把握和研習、分析這些書中的事物。但這幾本書,對初入建築的我,算開闊了一點眼界,提高了一點興趣,增加了一點知識。設身處地,想來就是不學建築,對於人們想了解一下建築歷史和建築哲學來說,這些書也好。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參與我2017年12月16日晚19:30的Live非建築專業,如何學習並從事建築設計?
特別推薦@袁牧老師的回答,回答中提到的iOS應用Fotopedia,非常精美。
(因為建築史部分很多答案都已涉及,所以此部分內容已刪除)
***
哀家自然不會只推薦那些象牙塔里的乾貨,而忽視多樣化和趣味性。- 之前微博上流傳甚廣、人氣極高的李乾朗的《穿牆透壁 : 剖視中國經典古建築》;
- 中建史部分,李允鉌的《華夏意匠》也是很多人的選擇,擁有極高的人氣;
- 南大趙辰老師的《「立面」的誤會 : 建築·理論·歷史》;
- 《中國古代建築歷史圖說》配以大量精細的插圖,方便理解中國古建中的做法和形制;
- 祖師爺爺的梁思成先生的《中國建築史》自然是不必多說;
- 北大出版社名家通識講座系列的《中國傳統建築十五講》非常適合管中窺豹;
- 對於某一時期的建築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看中國建工出版社的世界建築史系列,這也是很多高校老師Reference List的上選;
題主提到建築史和建築哲學,這話題異常高深,但我認為也是兩個其實交集不大的範疇,因為我讀了五年只上過建築史,沒老師跟我講過建築哲學。因此我想回答一下關於「門外漢」初讀建築史的書,我看對於"門外漢",大家推薦的書就是把門堵上的~ 在校的時候這些書我們都讀過,尤其很多就是我們的教材,這些教材都有些年代了,老先生寫書的年代大家都難以獲得建築的圖片資料,更不要提現場去看了,所以書中大量是建築細節和空間的文字描寫,完全取決於你的文字想像能力了。所以不如先從些精美和輕鬆的書開始吧,比如樓慶西的《中國建築二十講》和《華夏意匠》,讀罷若覺得真有興趣,梁思成,劉敦楨等大家的經典太多了。至於外建史,你會想看外國人寫的中建史嗎?同理,不如去豆瓣搜以下翻譯過來的西方建築史的書吧,最好帶圖片的,其次是中文的圖說類的書,如羅小未先生的那本,圖解和照片對照一看,就有趣得多。至於卒姆托的《建築氛圍》《思考建築》,隈嚴吾的《負建築》.....還有安藤的幾本勵志書,這些我建議若打折就買回家~,讓書架看起來可以多點深度的感覺~
謝邀!
然而看著架子上一堆建築史,很躊躇啊!門外漢來關心我們窮得要死的建築史行業,真是難能可貴,非常感謝。我個人的理解,非專業人士看建築史,除了了解一個來龍去脈,主要還是要看個樂趣。然而現有的中國建築史實在是太「枯燥」了,在這個人手一隻數碼相機或者拍照手機,看慣了imax以及各種視頻網站,地鐵上都是看視頻為主的年代,建築史沒有視頻,沒有動畫,沒有音樂,沒有語音解說,甚至彩圖都很少,只有黑白線條測繪圖和黑白照片還很模糊的那種,連文字都是枯燥的分析連劇情都沒有,看個毛啊!掀桌!所以一般的中國建築史我真是不方便推薦,因為還沒用把建築史寫得像柏楊的中國人史綱那樣生動簡單有趣的版本,都太學術,真撓頭。如果題主真心想看,那我還是推薦劉敦楨先生的中國古代建築史 (豆瓣) ,雖然也是黑白的和特學術的,但文字不多,圖還是很充分的,看起來不至於太累。如果還有興趣,那就只能推薦五卷本的 中國建築史 了,厚度雖然非常威猛,但是好處也是圖多,邏輯清楚,文字比較多但是可以隨意看看。
至於梁先生的中國建築史和圖像中國建築史,畢竟成書太早,各種不適合非專業人看,就不推薦了。西方建築史彩圖多,內容全,版本極多,西方建築史 (豆瓣)從遠古到後現代 這本還算圖多易讀,雖然也是學術+枯燥。特別是如果讀者不是很熟悉西方的歷史和地理關係,看到作者信手拈來各種亂七八糟的史料人名地名,基本都會吐血。其實更好些的是那套十二本的世界建築史叢書 ,從 遠古建築 (豆瓣) 一直到 現代建築 (豆瓣) 也算是圖多字少內容全的,看起來不算累,雖然黑白照片是遜了點。。。比較特殊的是陳志華老爺子的 外國古建築二十講 確實生動有趣,那是老爺子用一輩子講得故事,非常好看。
好吧,實際是我覺得呢,非專業人士看建築史,最好的當然是先去世界各地看古建築遺存,然後回來翻書看評論,讀懂建築史。。要知道美帝大學經常是拉著學生直撲龐貝這種古迹現場上課的哦。。。。。但如果這樣是太貴了的話。。。
我會告訴你有個免費的應用叫 Fotopedia 世界遺產 在ios上非常高端大氣上檔次么?Fotopedia Reporter 下面還有一堆免費的各國家的遺產app哦。。。5000+好漂亮的照片外加世界遺產的介紹,然後你覺得漂亮好看的可以去flicr細搜或者谷歌地球虛擬遊覽,然後還可以去翻翻建築史這貨有啥內幕八卦。。。這才是欣賞和學習建築史的好辦法。。。因為最重要的歷史建築,基本已經在世界遺產名錄裡面了,他們串起了建築史最有趣的部分。比起看難看的大部頭和黑白照片線條圖,我更推薦這種活的移動互聯網建築史讀法。當然,直接對著教科文網站排著隊去搜遺產看也可以,不過不如看圖集來的方便。另外,一般大家關注的是中國建築史和歐美代表的西方建築史,可實際上一樣有趣的印度、日本、中東、南美洲那一堆建築史,都是非常好看的,這也是推薦從世界遺產出發而不是從書本出發的一個原因。
至於建築哲學,對不起,據我研究起碼中文世界,並無像樣的專著。。。建築這麼形而下的東西,搞什麼哲學啊。。。都是附屬於一般哲學嘛!建築理論本身就薄弱,裡面的哲學部分更是根本無法湊出單獨的門類來,所以要看只能看那本極其難讀的 建築理論史 (豆瓣) 雖然很牛但是真心難讀不建議看。。。
中國部分有一本 王魯民的 中國古代建築思想史綱 (豆瓣) 還是不錯的,很薄,又是綱要,常見流行忽悠人的那些理論什麼天人合一基本都覆蓋了,不妨一讀。另外 清華大學在線課程 據說要推出建築史在線教程了 https://www.edx.org/course/tsinghua-university/800009011x/history-chinese-architecture/1081,學院歷史組的幾位老師都是非常不錯的,連我都非常期待,有聽過的話給講講到底怎麼樣哦說幾本並不是特別學術的,或者理解起來比較容易的,
如果有成為建築師的想法:《像建築師那樣思考》,《給青年建築師的信》,《建築師的20歲》,《建築師成長記錄》理論多一點:卒姆托兩本《建築氛圍》《思考建築》,《建築形式的邏輯概念》,《安藤忠雄論建築》,《負建築》,《建築:形式空間和秩序 》城市:《街道的美學》,《城市意象》,《交往與空間》,《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王軍《城記》遊記/園林景觀:《啟迪》,陳從周《說園》,柯布《東方遊記》史:《華夏意匠》,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ps《向拉斯維加斯學習》那本擺在案頭一個月了都沒翻完= = 確定是要推薦給新手看?
隨便翻開有這麼一句「能夠吸取地方早期建築(極易變成「沒有建築師的建築」那樣的簡單羅列)和地方工業建築的經驗教訓的建築師們(極易適應諸如新粗野主義或者新構成派巨型結構之類的電子化和空間化地方建築風格)不易輕易承認地方商業建築語言的有效性。」?求各位新手給解釋下?《建築十書》可能一點兒都不適合不了解建築的人看,寫作時間過早和現在的聯繫並不是很大。如果對建築不是很了解,書看起來也並不容易。初學者還是要先培養興趣。大部頭內容比較龐雜,文章中一般也會引用很多相關理論和背景知識,不甚清楚的話很容易讓人放棄閱讀。推薦幾本建築史圖解類的書,圖多字少不羅嗦,體系比較強,便於初學者形成一個整體概念。可以嘗試閱讀。
- 西方建築圖解詞典
- 中國建築圖解詞典
- 現代建築圖解詞典
BBC有一套系列節目《漫遊世界建築群》可以作為了解建築的一個途徑。至於書籍方面我推薦《哲匠錄》里列入的哲匠們的作品。
隈研吾的那幾本書都可以看看。自然的建築,反造型可以看看童寯,陳從周這一批寫古典園林的梁思成的建築史
首推漢寶德的《中國建築文化講座》,簡明生動且深刻。建築十書不適合入門看。梁思成的《圖像中國建築史》比較淺顯,但入門看或許也會枯燥。
《建築的永恆之道》
一本出版於1979年的建築學著作,卻很深刻地影響了軟體工程的一些理念。鏈接在此http://jianshu.io/p/6418459e436a
首先說明一點,說是建築就是為了顯得高(zhuang)端(bi)一點,其實這些內容和字體一樣,了解一點點就能給你的生活增加很多樂趣。
如果你在國內,尤其是北京,走在路上就能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東西:比如你要注意看的話,景山公園建築的頂是綠頂金邊,頤和園的都是金頂綠邊。同樣是皇家園林,怎麼會有這種區別呢?因為景山(綠色)算是在皇宮(金色)里的,頤和園(綠色)在皇宮(金色)外。
如果是出國旅遊,歐洲更不要提了,如果不是只逛老佛爺的話,那些建築保存的非常好,現場體驗本身就是重要的感受,如果能了解一點點原理會更有體會。
其實培養這種興趣也很容易,國外,尤其是日本台灣,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好的寫給普通人的入門書,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而你在國內一看,就是考試考試考試考試考試各種資質證書考級文憑題庫。
建築也是這樣,關於這兩本書我挑選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用這兩本類似詞典的書。因為建築和其他領域不一樣,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都聽說過看過圖,那麼不用考慮太多怎麼建造什麼原理,就大概知道這個亭子好在哪為什麼這裡用這種圖案這樣的裝飾有什麼講究就好了。
這是我13年的時候買的一些建築的書,後來又添置了一些,後面補充書單里會盡量提及。
中國古建築圖解詞典
紙書地址:¥49
中國建築圖解詞典》是查詢中國建築名詞的詞典,所有條目都附有插圖,與中國建築相關的常見專業辭彙在書中都進行了解釋。《中國建築圖解詞典》是建築學、室內設計專業人員手頭必備的知識辭書,對建築設計、歷史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書中所有的插圖都是精心繪製的,具有欣賞和保存價值。
看評論很多業內人士對裡面一些詞條的解釋並不滿意,但是,咱們都看不出。。。
就是隨便翻翻就會有很多之前經常見到的東西浮到眼前,看到了下次出門四處張望一下就能看到書里提到的東西,加以印證就記住了。
放一些截圖過來,這本書還挺厚的,買一本隨便翻翻就挺好的。
生活視覺賞析精典:建築
這本是繁體版,圖片精美的令人髮指!看!
這你要還不想看就沒天理了吧。頁數不多,看完還意猶未盡。這本pdf是我壓箱底的寶貝了,看標題似乎這個系列還有別的內容,希望誰有告訴我啊。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裡面的名字都是台灣翻譯法,柱子名詞什麼的對不上號。當然了,你跟我說哪國翻譯法我都不一定能對上號。不必在意這些細節!
下載地址
補充書單-傳記類
建築家安藤忠雄紙書地址:¥63.6
這個比原來是打拳擊的,自學建築,然後蓋了一堆水泥棺材一樣冬冷夏熱房頂掏洞下雨去廁所得打傘的東西……
12年看的時候記錄下裡面一段
"我們不需要僅為了炫耀都市榮光而設置壯觀的紀念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行道樹,為都市的縫隙增添綠意,讓散落在東京的大小公園以及森林,串連成整個城市的綠色迴廊,成為一個有輕風吹拂穿透的城市。"
裡面收錄了他那些清水混凝土建築,希望有機會去體驗一下。
建築師的二十歲
紙書地址:¥29
人們說技術是重要的,並不是因為技術本身重要,而是因為賦予了你做決定的自由度。 ——佐倫皮亞諾
其實吸引我買這本書就是想看著這些牛比人在20歲的時候在做什麼,時刻提醒自己。
補充書單-欣賞類
這類的兩本都是來自一個作者:中村好文。我前面就說了日本在這類入門內容上真的有很多非常好的作者,他們本身在各自領域有很深的造詣,同時還願意用非常通俗的方法把這些事情介紹出來,平和不裝比,不為考試,就是寫給普通人看。後續系列中還會更多的見到日本作者和台灣譯者在這方面的貢獻。住宅巡禮
紙書地址:¥43
這兩本都不便宜,如果只買一本的話,我推薦這本住宅巡禮。
《住宅巡禮》是作者親自訪問歷史性的住宅名作,而且置身於那些住宅中,在那些住宅的四周走動的時候,記下的所見、所思、所感而寫成的筆記。
《住宅巡禮》既像是旅行日記,又像是建築的導覽書,也像是素描和照片組成的田野調查筆記,如果您從《住宅巡禮》中能體會到那使我心臟撲通撲通地跳、緊張不安,而又雀躍不已的到底是什麼,這就是我的幸運了!書不厚,但是看起來很舒服。打個比方,國內的西方建築書都像是教科書,給幾個大師建築的圖,分析中心思想建築結構材料布局。但這兩本就像是帶你去旅遊的朋友,看看這裡摸摸那裡,讓你感受出現在這樣的建築中是什麼感覺。
住宅讀本
紙書地址:¥39
書中分為十二個章節,以居住者的角度來討論「舒適住宅空間」的十二項條件。本書作者對圍繞住宅和生活周邊的日常瑣事以及生活的微妙處有著特別的喜愛和觀察,所以在日本被稱之為「住宅設計師」。
本書正是他多年思考「究竟什麼是好住宅的條件」、「什麼是居住所不能欠缺的條件」等問題而記下的 觀察心得。作者認為,所謂「住宅」,並非只是把人的肉體放進去,在裡面過著日常生活的一個容器,它必須也是能夠讓人的心,安穩地、豐富地、融洽地繼續住下去的地方。所以他試圖以居住者的角度,列出了十二項觀察標準來討論「舒適住宅空間」所應具備的條件。總之,住宅的設計不再是能夠輕忽怠慢的領域,終於進入必須認真地重新思考的時代了。
本書與其它建築類書籍不同之處,就在於作者天馬行空但又細膩敏感的心靈。作者所觀察的重點,常常是一般人不會注意到的細微處,例如水池中石塊該如何沉入水中、石牆接縫處須如何安排處...
這本比那本理論一些,但是裡面提到一個「居心地」的概念,貓天生就有尋找居心地的能力,就是這個家裡,當你疲憊的時候,會蜷縮的一個角落。
所謂住宅,必須是個能夠讓人的心,安穩地、豐富地、融洽地持續住下去的地方。 住宅,居心地也。
補充書單:其他
其他就可以參見文章開頭那個圖片,那幾本都挺不錯的,關於園林房頂的那個就是在《中國古建築20講》里。《建築與音樂》更多的是韻律與節奏的東西,看不懂。《頤和園》《裝飾之道》內容都不錯,沒時間細看呢。《坐擁書城》會放到家居系列裡單說吧。另附樂高DIY
我是建築學專業的,這本書算是我的啟蒙書籍了,高中時候讀了這本書才堅決選擇了這個專業。首先這本書是通俗易懂,插圖是彩色的,也很精緻。不像專業教材,紙質差,插圖都是黑白的,連看的慾望都沒有。每一講都是獨立的,連貫的,對於對建築感興趣的一般人來說,還是很合適的。如果要再讀深入一些的,去讀大師作品集吧,庫哈斯、安藤忠雄、斯蒂芬 霍爾 路易斯 康等等。
中建史推薦:李允鉌編寫的:《華夏意匠-中國古典建築設計原理分析 》外建史推薦: 劉先覺 汪曉茜編寫的:《外國建築簡史 》個人認為兩本書文字易懂、專業辭彙較少。華夏意匠部分觀點可能有誤,但是大的方向和知識點我認為是沒有問題的。東南大學出的外建史思路清晰,整體結構較完整,初學者看下來不會吃力。但是近現代的內容較簡單,可以考慮看羅小末編寫的《外國近現代建築史》或者《現代建築:一部批判的歷史》,後者相對要求的知識儲備較高。
中國建築史的畫,入門有興趣,可以看看《穿牆透壁》吧,全彩手繪。穿牆透壁 (豆瓣)在我學中國建築史的時候我就對照過這個,感覺還是不錯,不過深度肯定沒有很深了,培養興趣可以。
藝術的故事——貢布里希。雖然是藝術史大項,但建築講了很多。
《中國建築史》梁思成
我不知道第一個答案為什麼被贊那麼多。。。。好吧可能我才疏學淺了。還有建築空間組合論不是本哲學的書。。。為什麼就被扣上哲學呢?不過確實看起來很難懂,對於根本不知道建築的。就我個人而言,尼瑪,門外漢看什麼建築哲學和建築史,你想立刻對建築不感興趣么?我覺得先看看一些比較淺顯的作品。比如安藤忠雄論建築,建築師的20歲。。非要看建築史圖書館裡隨便找個圖比較多的書來。。看。。。。。。不要一上來就那麼一堆教科書。。。中國的教科書。。。不是用來看的的。。。。特別是建築的。。。慢慢再看建築史和哲學的書。。。
中建史就看華夏意匠咯,真的很適合非專業人士。現在大學普遍用的教材也很好,從時間和類型都分別講解了中國建築史,但兩方面難免也會有重複並且有些晦澀的詞句不便自己琢磨。外建史建議看國外教材…國內的那兩本教材儘是主觀感受的詞語堆砌,配圖質量不高。
推薦閱讀:
※風雨橋是侗族特有的橋樑形式嗎?
※中國古建築是如何塑造空間層次感的?會考慮到功能需求嗎?
※古羅馬引水系統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古羅馬人為何對建築如此痴迷?
※你們學校的建築學教學體系是怎樣的?有沒有什麼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