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電子書商發展模式主要有哪些?它們各有什麼優劣勢?

在美國,亞馬遜基本壟斷電子書市場,但國內市場相對分散,競爭者眾多。不僅有多看、位元組社、盛大雲中書城、京東(LeBook)、噹噹、豆瓣(閱讀)等互聯網公司,也有漢王等傳統硬體廠商。這些競爭者的發展模式主要有哪些?各有哪些優劣勢?


除了電信運營商以外,我以為可能分為四種,一種是以硬體為導向,將內容作為附屬品的企業,如漢王,現實證明這條路有問題,因為硬體只是內容的載體,如果內容不完善,則整體都會斷裂;第二種是以淘寶為代表的真正的「電子書平台」,雖然目前他們還是以自營為主,淘寶的基因會使他走向版權方自營的路線,如果在足夠充足的買方市場,這種模式是成立的,而且如果技術條件允許,版權方有動力提升體驗,但目前版權方的運營能力還不足,用戶驅動力也不夠;第三種是噹噹、京東這樣的自營電商平台,它的問題在於目前不夠專註,將電子書做為吸引用戶的手段,體驗與定價方面都比較混亂;第四種是以多看、豆瓣、唐茶這樣的精品書平台,雖然體驗夠好,但他的問題在於圖書製作效率低,流量基礎也比較差。Amazon所代表的是建立整體生態系統的打法,在美國獲得了成功,但是否能在國內有所建樹尚未可知。


這些是我以前的一些思考:

中國電子書閱讀器產業鏈看似完整,但仍存在諸多問題。首先,電子書閱讀器產業鏈呈現雙向整合與多元對接的問題-----電子書閱讀器硬體製造和內容產業結合的產業鏈。一方面電子書內容資源的提供並不充足,另外一方面,讀者需求並未進行差異化的細分。

而在內容生產、內容聚合、內容傳送、內容發布等環節上,電子書閱讀器領域仍然缺乏整合者,終端廠商很容易陷入數字內容產業鏈和終端生產鏈兩個鏈條的困擾,只有在終端產業鏈的整合和內容生產和流通平台的整合兩個方面進行布局和有效運營的企業才能生存。

受制於內容產業發展環境及產業鏈的困擾,造成電子書閱讀器存在幾大隱憂:

第一,內容需求與供給矛盾。出版傳媒集團控制市場是目前發達國家成熟出版業的主要特徵。譬如蘭登書屋、企鵝出版集團、哈勃-柯林斯、西蒙-舒斯特、時代華納出版集團等全美最大的出版企業,占出版物市場份額的45%,其暢銷書更是佔據了80%的比重。而在中國,四家最大出版社銷售額總和不到全國營業額的7%,且多為國家政策性壟斷教材出版社。產業集中度過低,數字版權交易過程中議價能力較弱,影響內容提供商收益實現,;隨著互聯網和各類便攜終端的發展,讀者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用戶對內容的需求不斷增長,反之優質內容提供有限,無法滿足需求。

第二,內容提供商與終端廠商溝通不暢。內容提供商尋求多元發布渠道,並以內容為王自居,而強勢終端廠商妄圖控制核心資源引導硬體銷售,在這一過程中,終端廠商並未給出版商或作者提供最佳收益模式,無論是預裝還是分成,都並不能完全吸引內容提供商傾注資源。

第三,技術創新能力缺失。具備運營內容平台基礎的一些終端廠商,缺乏對於內容格式加工處理、用戶體驗設計的支持,整體技術能力不足,偏愛技術工具創新,缺乏對內容應用的創新。同時,很多終端廠商服務意識缺乏,面向用戶需求難於轉換成服務價值,喪失很多發展空間。

第四,產業鏈各方版權運營能力缺乏
很多內容提供商並沒有完整的版權,這也客觀上造成了電子書閱讀器版權採購難題。另外,終端廠商缺乏對版權的保護手段,難於獲得內容提供商認可。中國互聯網盜版內容泛濫,嚴重打擊了出版商、發行平台運營商的積極性。但內容業界不能被動挨打,針對不同群體的閱讀行為應該制定不同的內容運營策略,同時增加內容增值服務的廣度和深度,讓免費衝擊下能夠藉助創新廣告等形式獲得收益,讓盜版行為只能拷貝內容,但不能拷貝服務體驗、用戶體驗。數字出版已經走向移動互聯網為基礎的新時代。

因此,在內容這個層面上,內容提供商應該深入關注數字內容產業的發展趨勢,有版權優勢,但絕對不是只要把住數字版權,攥住內容資源不放,就永遠保有數字出版的話語權。傳統出版人員的編輯素養和編輯能力能夠有效保證數字內容的質量,但數字出版是一個整體貫通的產業鏈條,需要技術支持、產品設計、內容生產、營銷推廣等眾多方面合作,建立策略聯盟,整合資源和平台的價值才能發揮最大效力。


我們跟各大渠道都有合作。總的看來,中國的市場過於破碎,各個平檯面對的都是不同的用戶群。

比如淘寶開電子書店,人群仍然是網購人群為主,所以,女性和生活類可能適合這個人群。比如豆瓣,因為小資和文藝氣質,所以,仍然是文青和大學生趣味。

而目前最有變現能力的,還是中移動手機閱讀和盛大雲中書城,前者更多是農民工和大學生群體,而後者多半是玄幻、穿越愛好者。

總的說來,中國不存在一個一網打盡的平台。亞馬遜有這個潛力,得看它硬體何時入場,以及耐心和耐力。

我們自己也有一個客戶端「中信飛書」,在蘋果平台可以下載,付費閱讀。

http://itunes.apple.com/us/app/zhong-xin-fei-shu/id477649257?ls=1mt=8

在出版社裡面,這樣的嘗試還不多。這種模式的好處是不用愁圖書來源,至少可以持續不斷的供應中信出版社的好書。當然,缺點也明顯。就是不夠寬闊。

但在一個破碎的市場,可能小而精的書店也有它的存在價值和理由吧。


1. 不能說亞馬遜基本壟斷美國電子書市場。亞馬遜大約佔美國電子書市場份額50%左右,iOS佔15-20%,BN也有大約15-20%的份額,其他各類公司共同瓜分剩下15-20%的份額,很健康的自由競爭格局。

2. 除了盛大以外,中國其他電子書公司只有一種模式——培養模式,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培養用戶為電子書付費的習慣。只有足夠多的願意為電子書付費的用戶,才可能形成所謂的電子書市場,也才會有所謂的模式之分。

3. 盛大模式是一朵奇葩(非貶義),放到世界電子書的角度看都是奇葩。但盛大模式暫時無法證明具有擴展到整個電子書領域的能力。

4. 在真正的市場形成之前,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競爭關係。


謝謝邀請。@胡曉東 胡總的總結是業內人士的,已經很到位。我作為讀者只能從外圍提一些意見。

目前的事實證明,漢王那種純硬體的方法是走不通的。畢竟消費者最終購買的是書,而不是紙張。我買了設備卻還得自己去找書,長遠看,時間和精力其實還是損失了。所以我認為沒必要再討論這種辦法。

淘寶、噹噹和京東,在我看來還是更多地傾向於紙質書。這個其實我不是很喜歡。我是屬於鼓勵推動電子書一派的。而且說白了,網購的體驗也不好。現在我也很少在網店上買書,而更多地是跑新華書店,這些網購渠道更多地被當作一種補充。當然,如果確實有非常好的內容,我還是會買的,比如我一直很希望弄到的《雲夢睡虎地秦簡》。

位元組社和豆瓣(多看沒用過,但它也屬於這一類)是我現在獲取電子書的兩個主要平台,但現在它們的內容還是偏少,而且書籍門類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一句話,雜亂。特別是位元組社的表現,很明顯。它們現在的狀態,更接近於是能拿到什麼出版社的合同就做什麼,沒有太多選擇的權利。我能理解它們本身渠道有限,也能夠慢慢等待和支持他們的進步。但是我最擔心的,還是它們的生存能力——不是說現在,而是說當大鱷們開始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這樣的創業公司憑什麼抵擋大公司的人脈和渠道?憑藉創業者的個人關係么?在大公司的雄厚資金面前,關係是沒有用的。

那麼 Amazon 那種整體構造生態系統的做法呢?老實說我覺得不太樂觀。為什麼?我想還是出現在內容供應這個環節上。

無論是 Amazon、噹噹還是位元組社,他們或許代表不同的經營模式,但他們無一例外地都不是內容供應者,而只能算是分銷商(豆瓣可能特殊點,它正在涉足自出版)。在中國,圖書出版不是自由准入行業,這也就決定了分銷商在出版社面前不可能佔據對等的地位。即使某些合作方式對分銷商來說很吃虧,有時候也只能咬著牙接受。換言之,Amazon 那種在美國大獲成功的方法不太可能在中國被複制出來,即便是它自己也不能。——除非打算走非正規的路線,比如前段時間京東一直被人質疑的進貨渠道問題。但那就不是我們這些讀者們能知道的了。

那麼豆瓣的自出版,有沒有可能是一個突破口?我有一位朋友說,她非常不看好自出版,因為她認為沒有編輯的自出版不會有好的出版效果。這其中固然有她自己就是編輯這個因素,但我仍然深以為然。出版一兩篇短文,也許自出版可以應付自如,但要整出一本書來,恐怕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所謂出版,渠道、用戶都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還是內容。誰能夠在內容這邊取得突破,誰就能佔得先機。

在如今這個群雄並起的年代,我們這群讀者只能拭目以待。


謝邀。僅從一個消費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1.沒有用過漢王電子書的產品,但也去了解的一下。他有硬體也有他的書城。在內容上有一定的保障。可為什麼沒有快速形成優勢,應該是我們的消費習慣。消費者不願意在一個功能相對單一的產品上花費太多以及付費的內容。單靠賣產品沒有大的優勢。

2.京東、噹噹和淘寶的電子書只能是佔領一定的市場。而且書的格式也是一個問題。在其網站上買的就只有在對應的客戶端閱讀。真正能長期使用的用戶不會太多,無法保證你要看的書在這個平台就有。

3.多看、位元組社、豆瓣閱讀一開始就把用戶體驗放在首位。他們都是走精品路線,有優秀的字體和排版,可製作效率低 、量小,價格也較高。能贏得一小部分人的青睞。

4.Amazon首先圖書量大,用戶人群流量大。圖書採用掃描的方式效率高,滿足人們對新書的需求。 大的用戶人群也更好讓Amazon和出版商溝通實現所有圖書電子化。


一類就是依靠硬體的漢王之類的,基本已經宣告走不通了。

二類是京東噹噹亞馬遜等電商類的自營電子書,

三類是多看、掌閱等第三方專業電子書閱讀和購買平台

四類是淘寶閱讀打算走的第四方平台路線。

五類是豆瓣、百度等打算走的自出版為主的路線。

個人看好後兩類的發展路徑


http://www.souebook.com是一個專門搜索電子書的網站,聚合了多看、豆瓣、亞馬遜的電子書。


中國嘛!!!人一多就混了。。。各有各的好處,總體都不咋的啊


推薦閱讀:

假如我想入手一個kindle,應該入手什麼型號?
聽有聲書和閱讀紙質書(電子書)在知識獲取上會有同樣的收穫嗎?
為什麼亞馬遜價值不菲的電子書排版卻這麼差?
辦公室整改,有大量紙質文件需要掃描成電子檔管理,有無最優的方案?
如何看待噹噹繼《致Kindle的一封信》後發布的噹噹國文電子閱讀器?

TAG:電子書 | 多看閱讀 | 雲中書城 | LeBook | 位元組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