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社交場合害羞、自卑的心理?

女朋友的朋友生日聚會都不敢去。。不知道該以什麼身份去,去了說什麼樣子的話。。。自己也不知道在怕什麼


首先,建議你考慮去看心理諮詢師,因為你描述這個情況有很多可能性,我不太確定根本原因是什麼。

應對方法方面,首先請學習一些放鬆技巧,比如一些瑜伽中用的呼吸方法,或者某些動作或思想能讓你放鬆下來的,在日常生活中練熟。然後循序漸進,一點一點擴大範圍,首先可以看看交際方面的電視電影,然後了解一些社交中的基本方法手段(比如見一個陌生人三個你絕對可以問而不可能會出岔子的問題是什麼?),接著想像自己與別人交際,然後去一些比較熟悉的環境交際,然後去比較陌生的環境交際……過程中如果太緊張,就用練熟的放鬆方法應對,每次一點點。

至於自卑問題,基本上深挖只能找諮詢師,可能性是或者你以前有社交中極具打擊性的失敗經歷,或者你性格特別完美主義容不得失敗等等……不過這個是不太容易自己完全扳過來。


少年,親,朋友,先區分兩個概念,害羞和自卑。你是害羞,還是自卑,還是因為害羞所以自卑,還是因為自卑所以害羞?

其實去一個陌生環境、一堆陌生人,會害羞是比較正常的,相對內向的人都不喜歡全新的環境、一群不認識的人,他們比較喜歡一個一個慢慢接觸人。像我,就不喜歡去酒吧party什麼的一堆人特別鬧的地方。所以不要因為害羞而自卑,在陌生環境下有點局促是正常的。

然後,解決單純害羞的方法,就是去聚會之前先問問都有誰,名字、幹什麼事、跟你女朋友啥關係大致了解一下,去那邊不會太陌生,可以聊天聊起來。

自卑的話(我其實不覺得你是總體上自卑,只是在陌生人多的時候比較害羞而已),其實完全不必要,你看你長這麼大了,總有你自己擅長的東西或者相對同齡人有優勢的地方吧,這就是你很好的「名片」和談資,自我介紹的時候提一下,比如我是做什麼什麼的,我喜歡啥啥啥,如果別人感興趣就多講點,這樣自然而然就聊熟了。別人提到自己的興趣的時候,如果你也做或者你也感興趣,也可以多交流。

其實就是隨便找人聊聊天,沒什麼大不了的。又不是跟老闆去見董事長,沒人會殺了你的。


為什麼人會害羞?怎樣克服害羞心理?

請你先回答幾個問題:

與陌生人講話對你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嗎?

你在與人交往時是否感到缺乏自信?

你在社交場合是否覺得不自在?

在與不熟悉的人在一起時,你是否覺得緊張?

如果你的回答不是否定的,說明你害羞。

害羞是一種人格特質,表現為在社交場合感到不自在、緊張、避免與他人接觸以及情感上的社會性抑制。害羞的人不敢與他人對視,當別人對他講話時,他總是在退縮,自己講話的聲音很小,顯得不願與與他人交談。輕度害羞無關緊要,但重度害羞(即社會性焦慮障礙)則可能使人感到壓抑、恐懼、焦慮、抑制和缺乏自尊(AshcraftStein2008)。

1、影響害羞的因素

害羞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從心理因素看,主要有三方面的問題。首先,害羞的人缺少社交技能,因而缺乏與他人交往的能力。許多人之所以見人就害羞,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學會遇到時如何打招呼,或不知道如何主動與他人進行交談,如何才能將談話繼續下去。

害羞的另一個原因是社交焦慮,即在他人面前有一種不安的感覺,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某些特定場合產生這種緊張情緒。比如當你遇到一位對你很有吸引力的女性時,你也許不知說什麼才好,這些都是評價恐懼的典型反應,即害怕自己因為表現不得體而遭到別人的嘲笑或反對,使自己處於尷尬境地。雖然這種恐懼是很常見的,但是害羞的人比一般人更強烈(BJTN)。

第三個問題是害羞者頭腦中自挫偏見(思維的扭曲與失真影響到行為的表現),特別是在社交活動不順利時,他們總是過分責備自己,毫無必要滴自我批評。

2、害羞的情境因素

從情境因素看,害羞通常是由新的、不熟悉的社會情境引起的。一個人在與親朋好友相處時可能顯得無拘無束,但一遇到陌生人就變得害羞。此外,人的害羞強度往往還與禮節,交往對象的社會地位、自己與他人的差異程度以及自己成為注意的焦點等因素有關,比如當一個人發表演講時,一般人都會感到害羞(LarsenBuss2010)。

在上述情境中,大多數人都會變得謹慎和抑制,但是,害羞者與一般人在人格方面是有差異的。

3、害羞者的人格動力學

在人格動力學方面,一般人都認為,害羞者之所以害羞,是因為他們太專註於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是心理學家Cheek和Buss的研究結果卻與此相反,害羞與個體性自我意識無關。個體性自我意識是指對自己的感受、想法及幻想的關注,公眾性自我意識則指對自己作為一名社會成員的關注。

那些公眾性自我意識強的人更關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他們總害怕自己說錯話或做錯事。在公共場合,他們覺得別人一眼就是能看穿自己,這種感受會引起焦慮和恐懼,並使他們在社交過程中感到尷尬和無所適從。同時,由於焦慮的作用,害羞者更容易產生對他人反應的錯誤知覺,感到自己在公眾面前表現得愚蠢(Schroeder)。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某些場合感到焦慮,但是害羞者與一般人在解釋這種焦慮時有著本質的區別。那些害羞的人傾向於把這種社交焦慮解釋為一種持久的人格特質,而一般人則認為自己害羞是由外部情境引起的。換句話說,害羞者的「害羞」成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而一般人認為別人和自己在同樣的環境里也差不多,都會感到羞怯和怯場。

兩種不同的解釋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自尊,因此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講,不害羞的人比害羞的人有更強的自尊,因此在社交中有著成功的信心。一旦出現失敗,他們會從外部環境中尋找原因,但害羞的人則截然相反,他們會將社交中的失敗歸咎於自己,沒有信心獲得成功,而且總覺得自己遭到反對。

怎樣克服害羞心理

要克服害羞心理,首先要改變錯誤的想法。害羞的人通常會有一些不現實的自我挫敗信念,比如這樣的主觀想法,如果你(曾經)害羞,對這些想法應該很熟悉:

1、在社交聚會中,如果我多等一會兒,應該有人來主動找我說話。

評:這顯然是替自己不敢主動與人交談找借口。如果兩個人要交談,總要有一個人表現得更主動一些。為什麼你不能當這個主動者呢?

2、有些人之所以能夠更多地被邀請參加社交聚會活動,只是因為他們的運氣好。

評:這是錯誤的觀念,有時,一個人能否被正式介紹給一些重要人物,確實要看機遇,但是大部分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才在社交活動中得到更多的機會的,他們總是更為積極的認識新朋友,花更多的時間與人相處,積极參与各種活動、邀請別人或主動與人交談,因此他們擁有更多的機會並不是靠運氣。

3、不管到什麼地方,我該認識的人就會和我交往,不該認識的人還是不認識。

評:這是對自己不主動去與人接觸交談的另一個借口。事實上,如果你多參與一些社會活動,比如參加各種俱樂部或團體的活動,你會得到更多與人交往的機會。

4、一些人看上去對我沒有好感,他們肯定是不喜歡我,即使我努力接觸他們,他們還是不喜歡我。

評:這種想法使你感到害羞,但這完全沒有道理,如果一個人沒有立即表示出對你的好感,並不代表一定不喜歡你。對一個人產生好感有時需要一定時間,並需要一定機會發展這種感情。

不合理的想法觀念不只這四種,還有很多類似的導致害羞的錯誤信念。現在,我們需要用下面的信念來取代它們。

1、通過社交活動,我會漸漸變得積極主動。

2、不能等到自己完全放鬆和有把握時才主動與人交往,有時需要冒一定的危險。

3、我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假裝紳士或淑女只能讓我感動更焦慮。

4、只要自己別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就不怕別人對自己評頭論足。

5、我可以給自己設定合理的目標,逐步掌握社交經驗,提高社交技巧。

6、即使極富社交經驗的人也不會每次成功,因此,我如果在社交中遇到不順利的情況,不必過分自責。(Antonyswinson)

社交技能的培養和練習

學習社交技能需要不斷練習,沒有人天生就知道該如何與人打交道,或主動與人談話。我們看到的社交達人都是不斷地在各種社交場合鍛鍊出來的,所謂的天生好手只是一直比較主動跟人打交道。

你可以這樣自我練習,比如準備一個錄音機或者錄音筆,錄下你和他人的談話,時候反覆聽談話錄音。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因為聽錄音可以使你了解到自己打斷了別人的話、停頓、忽略了談話中的線索以及表現出不感興趣等問題,便於今後改進。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看著鏡子練習與人交談,通過誇大自己的表情,了解自己在表現驚訝、愉快、感興趣或不喜歡時的樣子。通過這些練習,許多人都學會了如何在交往中變得更積極主動。

社交中如何與人交談

學會提問是促進交流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一系列巧妙的提問可以將焦點轉移到別人身上,並且表現出你的關注,不需要絞盡腦汁想問題,你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

「你在哪裡工作(學習、生活)?」「你喜歡跳舞(旅遊、音樂)嗎?」「你在這兒工作(學習、生活)多久了?」

用這樣的問題破冰之後,接下來你應該問一些開放式問題(不能用是或不是來回答):

「你都到過什麼地方?(而不是『你去過麗江嗎』)」

「北京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而不是『你喜歡北京嗎』)」

「你喜歡吃什麼?(而不是『你喜歡西餐嗎』)」

你會很快發現,對這種開放式的問題,人們通常會給出關於自己更多的信息,在豐富的信息中,你很容易找到下一個話題,這樣,交談就很自然地繼續下去了。

當然,以上關於交往技巧的簡單例子並不能代表親身實踐。要想克服自己的害羞心理,不但需要在實踐中學會更多的技巧,還要不斷地檢查自己的觀念和態度是否正確。在必要時,你可以請一位諮詢專家或者心理醫生對你進行指導。害羞的人要想戰勝自己的害羞特質,必須要做好冒一點風險的準備,因為任何人在與人交往當中都避免不了遇到尷尬或失敗的情況。但要記住,只要你有決心去做,就一定能得到回報:在交往中贏得友誼,並戰勝自己的害羞心理。


我認為題主屬於社會焦慮(social anxiety),又叫羞怯、害羞。

社會焦慮是指和社交活動有關的一種焦慮情緒,比如做一場演講、面對一個陌生人等等。其實這是很普遍的事情,美國一項調查顯示40%-50%都認為自己是害羞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害羞(社會焦慮)不等於內向,因為內向的人是自己選擇減少與人交往,但害羞的人是願意與人交往的,2/3羞怯的人會認為自己的害羞「是一個麻煩」,希望能在專業人士幫助下客服害羞情緒。

研究人員一般認為害羞源自於「評價恐懼」,尤其是對可能的負面評價的恐懼。害羞的人會儘可能避免可能會被評價的場合(比如公共演講),和陌生人交談時也傾向於把談話控制的簡短、禮貌,來規避可能會出現的尷尬與衝突。羞怯者還有一個典型的習慣,走來路上會盡量避免與陌生人做眼神接觸,減少交流。社交時,當面對相同的反饋,羞怯者會傾向於更負面的評價自己的表現。研究人員讓參與實驗的人以為自己在和一個人進行視頻連接對話,其實他們看的只是一盤錄像帶,也就是說他們接收到的反饋是一樣的。事後進行自我評價時,羞怯的人會傾向於認為自己表現「很糟糕」,「對方不喜歡我」,表現出來一種「自毀傾向」(self-default tendency).

羞怯的人真的不善於社交么?另一個實驗里,研究人員讓羞怯的人和對照組單獨和一位異性聊天,發現雖然不羞怯的人更善於打開話題,緩解尷尬,但是平均到每一個話題,羞怯者和不羞怯者談論的時間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兩者談論話題的能力是相近的,羞怯的人真正需要做到的是「相信自己有能力開始一場對話」,當你打破尷尬,開始對話時,你的羞怯就不再是問題了。

如果覺得對自己「害羞」現狀不滿的話,題主可以刻意鍛煉一下打開話題的能力,祝順利嘍~


我覺得,要循序漸進,

首先去一些都是熟悉朋友的場合,可能人比較少,比較熟悉。。你會覺得比較舒服,這個時候,不要有顧慮,多說話,讓自己成為焦點。。這是一種訓練。。很多人在熟悉的環境下,輕鬆放鬆也不說話,那麼是沒有意義的。 要在自己舒服的環境下多說話,那麼到你不太習慣的環境,你才可能說話。

然後去一些朋友介紹的,朋友及朋友的朋友的環境,試試加入朋友和陌生人之間的話題中。 我覺得我不用擔心你出現喧賓奪主的問題, 但是還是會有常見的慌張和慌亂。你會詞不達意,你會語無倫次。 這都是常見現象,不要擔心,朋友是會包容你和罩著你的。 如果出現了上述情況, 請耐心解釋,表達清楚自己。。這也是一種練習。如果話題感興趣,乾脆拋開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好好聊聊。

最後,你可以去陌生的環境了! 因為上一階段,其實你已經做到了! 大膽的去交流吧! 沒有朋友保駕護航,你也可以做得很好,你還可以給你的朋友做wing man! 其實一切不是你想像中那麼難的。 你只是需要體驗一次,跨過一個心理障礙~僅此而已。

你可以的! 大膽一次,舒爽一世!


多和朋友去見他們的朋友,和那些你不認識的人相處,見多了自然就習慣了,

任何感到緊張的場合,記住一句話:忘掉你自己。

把重心過多放在自己身上就會緊張,如果你更多關注的是別人,那緊張就消失了。


你要想清楚,你為什麼不敢去你女朋友的生日party?

是不是因為要和陌生人交流,是不是因為害怕到時候別人拿你和你女朋友起鬨?

是不是因為缺乏必要的社交技巧,比如不知道如何接話,不知道如何與別人展開交流,不知道如何閑談搭訕?

是不是你單純地就對陌生人場合交流感到十分焦慮?

還是你非常缺乏自信,對自己貶低過多,不容易悅納自己,喜歡以悲觀的角度看待事物?

或者你是非常在意別人的目光,做什麼都在想會不會惹人不開心?

你要首先對自己進行分析,把自己問題搞清楚了再來對症下藥啊

怎麼分析呢?

每次你感到害羞的時候,你就要記錄下來,以備自己分析。

記錄的方法是ABC

A:指代當時的情境

B:當時情境下你的行為,想法,感受

C:之後的結果

舉個害羞者的例子:

今天去超市購物,排隊結賬的時候,發現自己錢包忘記帶了,於是裝到袋子里的物品又只能拿出來退還(情境),看著收銀員不開心的臉,和後面長長的排隊隊伍,我臉色通紅,感到非常羞愧,大家肯定都在看著我,自己又給別人帶來的麻煩,自己怎麼老是犯這些錯(行為,感受,想法),我幾乎不敢看大家,低聲說了句對不起,灰溜溜地離開了,並且老是過意不去,覺得自己做了件大傻事,讓別人給笑話了(結果

(各位觀眾千萬不要覺得這個例子是我編造出來的,不可理喻,這確實是一個害羞中經常體驗到的一種負面精力。)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這其中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大家肯定都在看著我,自己又給別人帶來的麻煩,自己怎麼老是犯這些錯

這就是害羞者的一種普遍焦慮感,沒有堅定的內核,十分在意他人的看法,以為別人都在評論關注自己。同時,又非常習慣自責,想事情比較悲觀。

怎麼解決?

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種較為靠譜的方法。

具體分為兩點:辯駁自己的想法激勵自己

在上面這個例子中,害羞者要學會這麼想:對啊,是有人看著我,但是大多數沒有看著我,看著我的大多在發獃。換做我是別人,我也不會因為別人沒帶錢而對別人批評一番,我對他有沒有帶錢毛感覺都沒有。並且,沒帶錢就沒帶錢啊,下次再來買就是啊,自己哪裡給比人帶來了麻煩啊,證據在哪裡啊,也就單位與大家幾十秒鐘啊,也就只是讓超市工作人員廢力氣把東西放回去,但是超市既然營業,自然無可避免地碰到這種情況,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啊。自己怎麼老是犯這些錯誤?老是?證據在哪裡啊?我自己清楚記得自己犯這種錯誤的次數嗎?有記錄在案嗎?不管這麼多,反正這是件小事,也反應不了什麼問題,以後就算再犯也算正常,不是次次這樣,無所謂。

有興趣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XDrg_JfE38qgrdOb929O (二維碼自動識別)


以下的建議不只適用於「可怕的演講」,也可以推到「可怕的聚會」(←題主你要的)、「可怕的面試」、「可怕的見家長」等等泛社交場合。祝好運。

為了詳細說明,我們先假設一個場景:你即將在可容納上百人的禮堂進行一個簡短演講,需要演講的不只你一人,但看起來只有你最焦慮、緊張。你該如何調整好心態來迎接這次「人生的挑戰」?

1.增強控制感

知覺到的控制感是指人們相信自己可以用各種方式來影響和控制周圍環境的感覺,也就是說,即將發生的事是否處於自己的掌控之中會影響到我們面對這件事的心理狀態。

具體做法:簡單來說就是把你要去的地方變成「可控制」的,陌生的禮堂、觀眾、演講程序讓你不安,你就想辦法把他們都控制起來——先去禮堂踩點把那熟悉得像呆在家般自在;查查資料看都會有什麼人來「圍觀」你,然後發現他們才不會怎麼你;排練時細心觀察、記下演講流程,直到自己不會在任何時候掉鏈子……你會對未知恐懼是正常的,但盡在掌控的事你還會怕么

2.提高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指個人認為自己有能力執行特定行為以達到期望目標的信念,它與「控制感」的區別簡單來說就是,某人認為他能「控制」自己的生活vs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採取特定的行動來達成目標(總體vs特指)。研究顯示,自我效能感較高的人更能堅持,且產生較少的焦慮和抑鬱

具體做法又老套又必要的喊口號打氣時間,用一切辦法讓自己相信——我可以完整地表述出我的觀點、我的笑容很有感染力能迷得所有人忘記給我挑錯、我會用絕佳的口才把觀眾都洗腦……至於讓你相信是得要對著鏡子催眠,還是用無數演練給自己做好心理建設,或者賄賂朋友在你旁邊高唱「你能行!」,全看你自己的口味了。

3.避免習得性無助

如果個體將負性事件的起因歸於穩定的、內在的與整體性的因素,那麼會加劇他的悲觀狀態,比如認為期末考墊底、什麼才藝都不會整體)全是因為自己內在穩定)。

具體做法回想你以往的「失敗經驗」重新分析,如果你認為「你口才差是你無法融入所有交談的原因」,那麼就換種想法,比如:

①你並不是口才差沒辦法在大家面前流利說話,你只是還沒有掌握說話的技巧,而這個技巧是可以訓練、可以提高的,通過努力後你可以和所有成功的演講家一樣舌燦蓮花。(穩定→可變)

②你曾經的失敗不是你一個人造成的,外在因素的影響要負很大責任,當沒有了這些因素的干擾,你不一定就會接著失敗下去。(內在→外在)

③你無法表述清對這件事的看法,不代表你在其他觀點的傳播上也無能為力,曾經的失敗只會作用於當時那個特定的情景,並不會影響到你所有的發揮。(整體→局部)

4.適當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指在交流過程中自發地、有意識地向另一個人暴露自己真實且重要的信息。比如我要是在文中說我曾經做過的糗事,你們看到會覺得這個寫文的人更加真實,而不是整篇整段的大道理,站著說話不腰疼。

具體做法:在傳播觀點時適當加入些第一人稱的故事會拉近你與他人的距離,甚至是一些缺點、丟面子的蠢事也沒關係,人們會更樂意接受不太完美的你(出醜效應)。放棄「一定要完美,否則不如什麼都不做」的想法,你會表現的更加輕鬆自然。


第一步,先在你覺得安全的朋友圈裡多說話,他們會肯定你,鼓勵你。

第二步,鍛煉打腹稿的能力,並且只對自己擅長的話題發表意見,盡量簡短,減少出錯;減少出錯的目的是避免本來就缺少的自信心繼續流失。

第三步,走出安全區。

慢慢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

你要學著不斷提醒自己的一點是:沒有人在乎你會不會說話,講的糟糕就糟糕得了。(不期望通過說話得到什麼)


太把自己當盤菜了。如果用心理學的術語的話,就是太過自戀了。喜歡誇大自我是自戀,喜歡貶低自我也是一種自戀,都是喜歡跟自己玩,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其實,自卑是因為有所恐懼。

當自我執著於要表現自己「好」的一面——能言善道,就會盡量逃避自己「不好」的一面——不擅言辭。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好與不好的評價標準又來自於我們所存在的社會的各種價值取向。

客觀理性分析,事物都是兩面性的,不管好與不好,評價的結果都是因人而異的,比如即便不擅交際,也可以理解為憨態可掬等等。

最後給壯士獻上雞湯一碗,人最多只能把握好自己,不要妄想控制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那是力所不能及的。


前段時間看過一本書,羅素的《幸福之路》。他把現代人不幸福的原因歸結了幾點,然後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

最後他對那些不幸福的原因做了總結,就是注意力過度集中在自己身上,解決方法就是開放心態,真正的把注意力投向外界(不是讓你關注別人),而是關注世界,培養自己真正喜歡的興趣,你自然會幸福。

有時候人就是這樣,總會把自己的劣勢放大化,還容易自以為別人也會那樣看他,真的是完全沒有必要,既然自己明白自己的缺點,就努力去除它們,而不能改的,如相貌,出身之類,要坦然接受,那些並不代表什麼,而看中那些東西的人也是狹隘的。

每個人都能閃爍出自己光芒,而發光的第一步是擊裂偽裝的自己。祝你早日找到真實的自己!


把大家的觀點綜合整理如下:

對自己心態的糾正:

l 不要太把自己當一盤菜,不要總是臆想一些打壓自己積極性的話。(可以用心去觀察,那些自己認為比自己差的人在公共場合的表現,在旁觀者看來是扮演小丑的角色而已,事後別人都不會記得很清楚這些事情,因為大家都會忙自己的事情)

2 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向外界,專註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用人不能一心二用這一觀點來看:但你去關注外界時,你就不會去臆想那些別人對你的不好的看法了)

3 對於自己天生的缺陷(如:身高、相貌等)能做的就是坦然接受。要明白一點,過分在意這些缺缺的人,其自身也是狹隘的。

需要做出的行動:

2 總體方法: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1.
在熟悉的圈子裡多說,成為其中的焦點,充分體驗社交的快感

2.
慢慢走進熟人朋友的交往圈子,盡量做到多說,哪怕一兩句也可以

3.
開拓陌生的圈子,自己獨自去交往

2注意事項:

l 對於表達不清楚的人來說,需要私下去練一下口才(比如:讀報等),讓自己達到說話不結巴的水準

2在說話之前,事先吧要說的話好好想幾遍,並在心理默讀幾遍,這可以大大增加自信心


我很好奇你這種情況是怎麼有女朋友的?


我覺得克服害羞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你在社交場合會害羞,說明你本身就是一個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人。這個時候你首先要做的是克服你過於內向的性格。

方法有很多,我就講幾個簡單易行的。比如和熟悉的朋友聚會時,多發表自己的看法,有意識的提高音量。因為在熟悉的人面前我們會相對放鬆。當我們在自己熟悉的小圈子成為焦點人物後,不僅你自己能感覺到自信心在增長。朋友對你的刮目相看,也會在無形中鼓勵著你。

還有一些生活中的細節的改變,也會幫助我們克服羞怯。比如鍛煉自己迎著別人的目光,挺胸抬頭。這些身體上的動作,可以提醒並幫助你建立自信。開會或上課,讓自己坐在最醒目的位置,比如第一排正中間。大部分害羞自卑的人,都害怕很多人關注自己。所以就算強忍著也要坐到最醒目的位置上,哪怕非常煎熬!這樣的體驗多了以後,就會變得習以為常。漸漸的就對社交場合不那麼恐懼了。

最後非常重要的當然是不斷提高自己,不管是內在還是外在。因為這才是信心的來源啊。


記得有個演講家的方法是,把觀眾都想像成LUO體????

反正盡量讓自己佔盡心裡優勢。。。。

另外充分的準備也是一個方面。。。。多多練習,多多讓自己經歷這樣的cha場面,自然就沒啥好怕的了。。。。


女朋友的朋友生日聚會都不敢去"

「不知道該以什麼身份去」

有點矛盾啊,是不是感情不夠穩固?

你的問題核心是缺乏自信

多做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情挑戰一下自己

男人的自信是由內而外

你內在修養高了 自信氣質隨之而來


這個問題是被我特意搜出來的,也是我最近的困擾。

下面的答案來自《學習之道》,也是答給自己的:

「(作者當時在學太極的推手)對推手學生來說最具挑戰的飛躍之一就是要充分放棄自己的自尊心,允許自己的東倒西歪,從而來學習如何不做抵抗。需要學會先輸後贏。

當我放棄自尊心的阻礙,用一種開放性思維學習時,很多學生看起來都是僵硬地站在那裡,不停地重複他們的錯誤。因為他們不能捨棄舊習,所以他們沒有辦法取得進步。當老師給他們提建議時,他們試圖為自己辯解。他們不太願出錯,以至於被框住而無法前進。

伊萬(一個曾經在起初的數月無數次打敗作者的推手高手,但後面被作者反超)——說實話,我不認為在伊萬的行為中有任何的惡意,我認為他是一個好人,他的那種直接了當,打得對手滿地找牙的武術練習方式給了我一個極為珍貴的學習機會。然而,伊萬自身不能接受以退為進的理念。他本可以把我的進步視為一個提高他自身能力的機會,但他選擇了逃避。

喬丹是NBA歷史上在臨近比賽結束時投球命中從而為球隊取得勝利次數最多的人。殊不知,喬丹也是NBA歷史上在臨近比賽結束時投球沒有命中從而使球隊輸掉比賽次數最多的人。喬丹之所以偉大並不在於他的完美,而是他樂意把冒險作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他讓公牛隊的兩萬球迷傷心落淚的那些夜晚,難道喬丹就不難受嗎?他當然難受。但他還是願意冒這個險來贏取籃球不朽的名聲。」

so,總結一下,首先需要勇氣、勇氣!放棄自己的自尊,以一種開放式思維、以退為進的方式,全身心投入很多來訓練。這樣應該過段時間,現在困擾我們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吧。

last,用來激勵自己的一個真相是:現在不改變,明天你也不會改變,想想你一輩子都要以這樣的面貌活著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第一,我感覺你的女朋友不是很合格。一般來說,男女朋友之間應該是互相鼓勵,互相帶給對方自信的,可是你連女朋友的聚會都不敢去,我想你的女朋友是不是平常對你的誇獎或者自信培養也比較少?正常情況難道不應該是你女朋友給予你很大鼓勵和信心嗎?

第二,預先失敗。我想你肯定在去之前給自己找了無數借口,實際上那些借口都只不過是一種自我保護罷了,歸根結底還是你不敢,你自卑。本來完全不會有問題,你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就刻意找理由,找原因,然後就能心安理得的不參加了,這實際上是懦夫性的逃避。實際上,你就去了,別人能把你怎麼樣?可能有高富帥,也沒準兒真有人嘲笑你,可是人家就嘲笑了,對你會產生什麼實質性傷害嗎?誰不會被罵,不會被小瞧,或者被嘲笑呢?想那麼多幹嘛?

第三,分心。如果你能專註在準備聚會上,你就沒那麼多時間考慮那些有的沒的。人的大腦總是會處于思慮狀態,如果你不給他事情做,他自己就會主動開始想東想西。而如果你能夠專心準備聚會,想想穿什麼,說什麼,怎麼落落大方,你根本不會有功夫去害羞焦慮了。

第四,缺乏分析。你不敢去,害怕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覺得外貌不好,談吐不好,或者對聚會不夠了解。如果是這樣,那就針對問題加以解決。外貌不好,換髮型,買衣服。談吐不好,臨時準備一下話術和應急的說辭。不了解聚會,就提前搜集一下信息。你把問題都解決了,你不就好了嗎?

前面來了一輛大卡車,你自己不跑,反而楞在那裡,那被撞就真不怪別人了。


不害羞是因為沒有做害羞的事,心中沒有羞恥的想法,所以才不害羞。心裡有羞恥的想法,也做了害羞的事,那麼就應該害羞。不害羞就不對了。所以害羞不害羞不是一種能力,而是自我的價值判斷。一個男生幫助了一個女生,其他男生就嘲笑他,他應該害羞么?應該害羞的是那些不幫助人的男生。同學聚會就我沒貪污,我需要害羞嗎?


嗚嗚嗚,我也不造。


缺乏自信往往是因為生活中缺乏被肯定或者缺乏自我肯定所致,建議你堅持做一些自己擅長或喜歡的事情,不要愧對於自己,能直面自己內心,自信自然而然就來了。


推薦閱讀:

《沉默的羔羊》中萊達醫生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如其敏銳到變態的洞察力是否可以通過後天習得?如何練習?
常參加飯局的人,能獲知哪些常人難知道的信息?
內心非常害怕和人接觸,不喜歡聚會、吃飯,生怕走近了暴露自己的弱點,讓別人覺得自己不聰明?
有沒有記憶人臉並對應其資料的訣竅?
覺得自己敏感又多疑,還有點斤斤計較。很糾結?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自卑 | 心理健康 | 心理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