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的電影《母親!》(《mother!》)?

A couple"s relationship is tested when uninvited guests arrive at their home, disrupting their tranquil existence.

故事聚焦一對幸福的夫妻的美好生活,由於多名不速之客的到來而攪得天翻地覆,分崩離析。


表達的守則

已故的拉美電影大師路易斯·布努埃爾的電影常常被冠以超現實手法,但布努埃爾卻一直堅稱自己的電影其實並沒無風格。這不是大師在社交上的謙遜,而是一句實話,風格固然重要,但它不是拍電影首先要考慮的東西。

舉個例子,拍攝《猜火車》的導演丹尼.博伊爾運鏡激進暴躁,處處在電影視覺的縫合點上炫耀喧嘩的鏡頭技巧。出道作《淺墳》中的急速鏡頭技驚四座,但風格雷同的《海灘》卻惡評如潮。真正讓丹尼博伊爾名利雙收的恰巧是個人風格淡化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而那些具有強烈風格的個人作品永遠只能在電影節上收穫一堆提名而已。

可見最好的風格就是看不見的風格。

說回達倫·阿倫諾夫斯基,或許在鏡頭上的瘋狂炫技永遠被鑲嵌在《夢之安魂曲》被人津津樂道,而真正讓他獲得獎項認可的卻是平靜的《摔角王》,但某種層面上來講, 《摔跤王》是米基洛克的電影。顯而易見的風格只是導演熟門熟路的花招,達倫·阿倫諾夫斯基被詬病的是,他那些花招甚至都不是自己的,他在影像風格上永遠都是在沒玩沒了得致敬保羅范霍恩和動畫大師今敏,以至於今敏在看到《夢之安魂曲》的分鏡和其名作《未麻的部屋》一模一樣時,只能笑侃,這是抄襲不是致敬。

這是達倫·阿倫諾夫斯基敘事無趣的地方,他太喜歡曝露隱藏的線索,急於讓意象顯影。

例如在《母親》里,這個故事再明顯不過是聖經狂暴的現代輸出,但隱喻過剩成了多餘。如為了讓你知道,這是對於創世神化的隱喻,導演不惜在讓客人刻意露出軀幹,好讓觀眾看到他肋骨上的切口,讓你們明白,哦,原來這位客人他是亞當啊,那等等夏娃也會來吧。

優秀的導演喜歡想法,而偉大的導演講究控制,控制某種意義上也是克制,以小見大的隱喻手法是對視覺導向的控制,是對敘事的探索,它可以成為一種被加密的冒犯或者諷刺的立場,但這不是它首先需要表達的。

電影首先要表達的是意象,意象永遠比立場重要得多,什麼意象?意象就是把可見變為不可見,這也恰恰需要導演極大的寬容與客觀。在布努埃爾的《白日美人》里,他要表現一個年輕、中產階級、受過良好教育的妻子在面臨自己想成為一名妓女淫亂慾望的焦慮時,布努埃爾僅僅是讓她假裝打破一個花瓶而已,因為其實她並不焦慮,甚至是興奮,但為了表現道德,她假裝打破一個花瓶,表示自己很是焦慮的,這種心理分析處理得自然且毫無造作。

但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的《母親》顯然就是把不可見的變為可見,讓所有隱喻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增幅曝光,而失去其審視的立場,單純成為了爭議之作。甚至或許連爭議不是真正意義上存在的,如果你看過布努埃爾的《泯滅天使》,就會對《母親》大失所望。《泯滅天使》講述的一群人想從房子出去,而《母親》說的是一群人想進入房子,有趣的是,房子最後都毀了。

過剩的雕琢

故事前半段對宗教創世的隱喻,後半段對晚期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和美國(西方世界)現狀的隱喻。

取其任何一段寓意,故事便完整自然,但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對視覺元素過分雕琢,他沒有取捨,他什麼都要。

詹妮弗·勞倫斯飾演的母親在電影裡面對不速之客頻繁的嘶吼,說老實話還不及摔壞幾隻碗來得有張力,在這樣一部主打概念的電影,應當把所有的表現力置於物上——也就是這對夫妻所居住象徵秩序的房子就好。

可現實是達倫·阿倫諾夫斯,把所有的徵兆都安置在詹妮弗·勞倫斯難聽的咆哮上, 實際上詹妮弗·勞倫斯飾在電影里只需要充當一雙眼睛就好,她要做的就是凝視,隱忍。但可惜的是,最好執行這一點只有電影海報。

勞倫斯所飾演的與其說是象徵自然的母親,到不如說是一個不斷塌縮的敏感的母性超我的角色,他對秩序有著管控的私心,從房子的裝修風格便可略知,房子裝飾極簡乾淨,一塵不染,不拖泥帶水,這都是有利於控制的風格。

甚至依據電影名字《母親》,勞倫斯在開篇起床唯一對丈夫的一次帶有稱呼的呼喚(電影里所有的人都沒有名字,男人叫him,女人叫mother,客人分別叫man woman)「baby」,便有雙關的意味,即——男人即是他丈夫,也是他兒子。

她希望兒子永遠不要離開自己,希望夫妻兩人永遠不會離開房子,房子對他們來說是伊甸。房子就是他們的內心世界,所以導演何必在給這個房子設定一個心臟呢?何必讓勞倫斯去聽牆呢?

這是達倫·阿倫諾夫斯基過分雕琢的地方,他怕觀眾的注意力都在明星勞倫斯身上,便為房子設定一個心臟,以表示它是活物,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房子就是心靈,是一種意向,物化了就全然失去了敘事的神秘。

獻給知識分子

在電影結尾時,瀕死的母親垂著嗓子問丈夫「你到底是誰」,丈夫則回復「我就是我」(I am who I am)。

這出自《出埃及記》3:14

摩西問上帝:「以色列人他們若問我說,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什麼?」

上帝回應:「我就是我。」

也就是聖經中被引述為的「我是自有永有的」,在摩西十誡中,第三條「「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這破了電影的題,所有暗示昭然若揭,丈夫是無所不能的上帝,而母親只是一個塌縮的母性超我的附庸形象。讓所有的隱喻看上去都是生硬的設定,完全失去即興感。

這讓我想起了,日本情色導演中野貴雄曾對於動畫《EVA》(《新世紀福音戰士》)的評價——御宅族從中收集無數的細節而拍成的《EVA》,拿樹來比作,這部作品只是有樹葉構成,而沒有樹榦。它是通過堆積無數的小細節而構成的,或叫做自旋撓癢法——我在日本找不到一個好詞——它看起來是為了吸引知識份子。

而在我看來《母親》光有樹葉,沒有樹榦,它不是拍給觀眾看得,它看起來像是為了吸引評論家或者喜歡搜索引擎的知識份子們。


這是一部令人悲傷得難以自制的電影。也是一部從西方角度探討宗教與人性在漫長文明史中,千轉輪迴,無止境糾纏的一部電影。

隱喻是很明顯的。

父親就是上帝。他控制烈火,他創造一切,也毀滅一切。他將地球和母親玩弄於股掌之上。他無比虛榮,以人類的崇拜和愛慕為食。無論如何他不肯讓人類離開,並不是出於對人類的愛意,而是出於對人類對自己崇拜的貪婪和欲求。

第一個進到房子里來的人就是亞當,而後夏娃出現,接著他們的孩子該隱,亞伯自相殘殺。一切劇情都如聖經上所寫,荒淫的人類甚至想姦淫上帝的配偶,大洪水的到來。人類的再次的繁衍。上帝沉醉於人類的崇拜中不可自拔。聖子的誕生,人類崇拜上帝直至瘋狂,甚至以聖子為餐。一切走向瘋狂和絕望。最後烈火燃盡,世界毀滅其中。上帝依舊毫髮無損。

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這部電影以《母親!》為題,母親是什麼呢?

她將生命的心獻給人類,她勤勞——在上帝的房子里縫縫補補,她理性——對上帝的崇拜憂心忡忡。在上帝夸夸其談他的「作品」的時候,是她在努力維持一切。她似乎是整個故事裡唯一的正常人。從她的屍體里,上帝取出了代表伊甸園智慧樹果實的鑽石。

她是人類真正的保護者和奉獻者,但在人類癲狂的崇拜中,沒有她的一丁點地位。人類的筆下,上帝也沒有妻子。她到底是什麼?

是自然?是人性?是科學?是愛?

在導演的設計里,人類不過是上帝的一個遊戲,他只要一打響指,世界和母親就在烈火的灰燼里重新誕生。母親繼續她的奉獻,人類繼續自己的癲狂。世界在未來將再次毀滅,上帝會從下一個母親的心臟中再次取出智慧的鑽石,成為擺在桌子上,供下一個亞當夏娃再次打碎。下一個母親的心臟也會被上帝再次隨手扔在馬桶中,等待著被下一個母親疑惑地沖走。

在這一切的喧鬧、破壞和混亂之中,只有母親的眼淚和哀鳴是真實的。

誰能來拯救人類?誰能來拯救母親?誰來打破這一個無解的循環?導演沒有給我們任何答案,只有開場鏡頭烈火中的那一雙令人心碎的眼睛。


這是我今年唯一一部期待的電影,也是今年唯一一部看到頭疼的電影,我目前仍處于震驚之中,需要爛醉一晚才能平復這種創傷。

這部電影就像一輛塞滿鮮花和人的油罐車,在高速公路上一路剎車失靈,直奔必將爆炸的終點。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的每部作品,都能憑藉炫酷的視聽語言,讓觀眾沉浸在影片所傳達的情緒中。

這部《母親》也是如此。

雖然沒有太多血腥和色情的場面,但是影片依然被評為18+。

因為它所隱喻和傳達的內容,確實過於陰暗邪惡,不適合未成年人觀看。

晃動的主觀視角,聚焦在女主臉部的大特寫;

以及幾乎沒出過屋子的視角,都讓影片的氛圍十分壓抑。

而且,影片中許多聲音的細節,也都將這種情緒蔓延開。

比如煙霧報警器不斷傳來的蜂鳴聲;人群湧入後,嘈雜混亂的吵鬧聲;以及讓人心煩意亂,聲音不斷放大的蟲鳴聲。

在採訪中,達倫表示,這個故事自己僅用了五天,就創作完成。

他看到,世界上每天都有令人心痛的事情發生。

環境、飢餓、戰爭,等等。

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在影片中加入了許多「已經算得上是明喻」的暗喻。

宗教到政治格局,婚姻中男女關係的探討到藝術家的瘋魔;這些都是影片展示出來的內容。

這其中,也有不少憤怒的表達。

從一開始,這個故事就不是一個現實題材。

當女主事後第二天就宣稱自己懷孕,以及許多人無緣無故地出現時;我們就知道它一定是一個寓言故事。

所有的情節,都能和基督教的傳說相對應。

詩人對應的正是上帝,女主則是大地的象徵。

她永遠走不出去的房子也是如此,二者是一體存在的。

第一個闖進來的男人,就是亞當;而他缺失的那塊肋骨,正是他的妻子夏娃。

他們的兒子互相殘殺的段落,也對應著該隱和亞伯的故事。

而當局勢真正失去控制之後,所有的讀者都變成了狂熱的信仰者;詩人也就成為了上帝的化身,施捨和分享自己的一切。

但正是這種毫無節制的分享,為人類降下禍端。

這一段中,同時也是對歐美政治時局的映射。湧入屋子中的人,象徵著湧入歐美的難民,最終帶來了暴力和災難。

影片最後三十分鐘,展現了從神祇降臨到信仰坍塌的末世景象,藝術表現力足以讓人驚掉下巴。

達倫用了一種極端的藝術表達。

極端的狂熱,極端的荒誕。


Mother!一個無法完成的拼圖。

昨日剛看完了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的新片《Mother!》,不知是否因為電影院的問題,片子的解析度十分之低,很經常地會讓你聯想到上個世紀還不是數字時代的老電影。不過在這短短的兩個小時里,詹妮弗·勞倫斯奉獻了一場以有著出色表演的,讓人時刻精神緊繃的電影。

電影評級是18,也是這裡能有的最高評級,評級理由是strong violent,通篇看下,其實暴力倒遠沒有那樣嚴重,更可能的原因是政治敏感吧。

當然,如同電影最初那個讓人不知所云的預告片一樣,電影本身的複雜性也是堪稱登峰造極,倒不是說裡面有多麼高的概念或者說有著怎樣複雜的時間線,而是電影本身就是一出寓言,隱喻與象徵的集合,你可以把它和龍蝦或者聖鹿之死作對比。而電影中這些所有隱喻的碎片,你知道它們是某個完整拼圖的一部分,不過它們互相背反,矛盾,讓你無法通過單獨某種方式去完整地詮釋這部電影。

然而我還是試圖從各個方面入手去解讀這部電影。

閱覽注意!以下內容有劇透。

1.劇情綜述

我覺得在寫這篇分析之前,有必要把這部電影的主幹部分陳述一遍,一來方便大家對這部電影有一個概覽,另一方面也可以梳理一下情節。

我把影片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我把它叫做,不速之客。

《不速之客》

詹妮弗·勞倫斯扮演的女主,叫做mother,也就是母親,而哈維爾·巴登飾演的男主,如果你翻開演員名錄,會發現,他的名字是him,也就是他。

房子從灰燼中慢慢恢復,一位母親悠悠醒轉。

母親和他生活在一個環境優美,遠離人煙的房子之內,他是一名作家,曾經寫過幾本不錯的作品,可惜的是時過境遷,現在靈感枯竭。而母親則是他們房屋的建築者,她每天悉心地照料著房子里的一切。

一個晚上,一個自稱醫生的人前來借宿,這個人,名字是man,我們叫他男人。他很高興地歡迎了男人的留宿並帶男人參觀,母親也接受了男人暫住的請求,而母親發現,這個男人總是咳嗽。

第二日,一個女士敲開了房門,這個女士是women,也就是叫做女人。女人是這個男人的妻子,而母親雖然並不情願,然而在他的盛情邀請之下,女人也留了下來,母親並不喜歡這個女人,她油嘴滑舌,而且會把她精心操持的家庭搞得一團亂。

在母親和他都沒有注意的時刻,男人和女人失手打碎了他所珍惜的寶石,他氣憤地把他們趕出了那個存放寶石的房間,並把那個房間封死,然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男人和女人的兩個兒子先後到來,原來男人是他的粉絲,即將不絕於人世,於是留下遺書找尋到他,而其中一個兒子並不滿意那封遺書,於是前來,在混亂之中大兒子重傷了小兒子並逃跑,他與男人女人帶著奄奄一息的小兒子奔向醫院,留下母親一個人。

母親整理了房間的血跡,卻發現有一塊無法擦去,順著那塊因血液腐爛的洞,母親找到了地下室裡面的一個密室。

他終於回來了,然而這平靜沒有持續多久,男人和女人因為兒子的死去而決定在他的家裡面舉行一場懷念儀式,來的人越來越多,最後也演變得無法控制起來,幾個人不顧母親的勸阻坐壞了水池,噴涌而出的水把大家嚇走了。

之後,母親與他幹了個爽。

第二部分,我把它叫做《聖嬰之死》

母親懷孕了。

而他也因為不速之客的事情有了靈感,一切都在往快樂的方向發展,沒有壞事發生,母親扔掉了抗抑鬱的葯,地板上壞掉的洞被封了起來...

母親感受到了孩子在腹中的動作,他也完成了他的作品,雖然,他最先告訴的是他的女經紀人。

不過這不是問題,母親做了豐盛的晚餐,要和他一起慶祝他的成功。

就在晚餐前夕,幾個粉絲到了他家門口想見一見成名的他,之後媒體和更多的粉絲到來了,母親把門關上讓他自己一個人去接受採訪,不想各式各樣來路不明的人們不知何時潛入了她的房子並且打著「共享」的旗號鳩佔鵲巢,吃掉了母親精心準備的晚餐甚至開始偷東西。

他進入屋內繼續簽名,絲毫沒有在意愈演愈烈的房間內他人的行為,房間內的偷竊此刻已經變成了打砸搶,而他還在同粉絲歡快地交談。

母親目睹一切,卻沒有能阻擋的能力,很快,更多的事情發生了,被他不小心在頭上沾染墨水的人以此建立了一個宗教,而其餘闖入房屋的暴徒同警察展開了對抗。

一切沒有結束,暴力繼續升級,很多的人被抓住關在鐵絲網中,房屋內出現了隨意處決他人的恐怖分子,緊接著軍隊進入,可是也無濟於事。

母親終於要生產了,不過房屋外面的局勢如此動蕩不安,如同災難過後般煙霧繚亂,男主拆開封死的曾經裝著寶石的房間,終於和母親尋到了一點安寧。

是個男孩。

母親想讓他把門外面的人趕走,不過外面的信徒送來了水果和毛巾,他不想趕走他的粉絲。母親絕望了,她不願意把孩子交給父親。

可是僵持了幾天之後,他趁著母親的沉睡,把孩子帶出室外,母親發現後追出,可那孩子已在信徒手中傳遠,待她靠近,發現孩子已被分食。

心如死灰的母親殺了幾位信徒後被狂毆,救下母親的他卻並沒有指責那些信徒,反而滿嘴是原諒的話語,母親絕望了,找到了原來那個不速之客男人的打火機,跑到地下室的密室里,點燃了裡面的大油桶,於是伴隨著驚動天地的爆炸,一切都變成灰燼。

除了,他。

他抱著即將死去的母親,挖出了她的心臟,打開,露出裡面的寶石,他把寶石放好,房子恢復一新,另一位母親悠悠醒轉。

2.伊甸園內外

由於劇情所涉及的東西實在太多,而又實在沒有一種能貫穿整個劇情的解釋,所以我先著重於幾個重要的拼圖,而這幾個關聯不大的點大致可以解釋明白整個劇情的輪廓。

拼圖其一,自然就是其中的宗教隱喻。

不速之客的前半段,在我看來,就是上帝與亞當夏娃的故事。

電影里,先後來到房屋中的男女,叫man與woman,這正是亞當與夏娃互相的稱呼,那麼上帝,在這個情景中,大概就是男主「他」了。

由艾德·哈里斯扮演的男人,已經病入膏肓,而在他劇烈咳嗽的時候,母親曾看到他的肋部有一處傷痕,這讓我想到了夏娃的誕生就是上帝取了亞當的一根肋骨變成夏娃,於是在電影中,轉天早晨,那個「夏娃」出現在了門口。

亞當與夏娃最為廣為人知的故事,大概就是偷吃了善惡樹上的禁果,而在電影裡面,就是觸碰了男主人最為心愛的寶石。男主在之前很警惕地不讓男人碰到寶石,母親也警告過女人不要讓她去那個房間。不過兩個人還是忍不住誘惑,想看一看那個漂亮的寶石,在失手打破後,男主人震怒,把那個房間封起來了,恰似上帝把亞當夏娃趕出了伊甸園一般。

自然,電影中的那個女人,其實也是「罪」與「混亂」的象徵,她的到來先是帶來了混亂的早餐與燙傷,之後做檸檬汁又搞得桌上一片狼藉,而關於罪,其實主要是情慾之罪,她希望母親的穿衣能更加挑逗一點,並且在剛打碎寶石之後竟然與男人在一起纏綿。

女人是罪,男人則是一個經受不住誘惑的個體,那個煙就是很好的證明,他在被拒絕在室內吸煙後,其實還在偷偷地吸煙。

至於不速之客的中段,男人與女人的孩子,其實也很像亞當與夏娃的兩個孩子。

亞當與夏娃的兩個孩子,該隱與亞伯,同樣是一對兄弟,因為兄長該隱嫉妒受到的待遇不公,於是殺死了弟弟亞伯,這劇情和電影中的極為肖似。

不速之客後半段母親將所有闖入者趕走的片段,其實硬要說,也可以看作是帶有宗教性質的清洗,也就是說,大洪水。

上帝見人在地面的罪極大,於是降下洪水,毀滅萬物,洗滌罪惡。在電影之中,人們在房間里尋歡作樂,肆意妄為,開始尚且收斂,而後便無所拘束,在母親三番五次的要求無用之後,終於大水來臨,人們也蜂擁撤離。

而這一部分,很明顯母親才是上帝,或者說是蓋亞(地球母親)的角色,而越靠後,我們越能發現母親和他角色在設定上的抽離,可以說兩人最後背道而馳,走入了兩個極端。

母親的角色,在《聖嬰之死》片段裡面,成為了誕生下聖嬰的母親,我們也就可以稱她為聖母。

至於她在片尾生下的孩子,自然是聖嬰,而聖嬰又可以被叫做聖子,也就是代表了耶穌。

因而出生就被殺死的孩子,其實也就是暗指著耶穌之死,不過這次耶穌是被他狂熱的信徒失手殺死的,殺死之後竟然還分食他的肉體,這一處在影片中應當是最為殘忍的一幕,這種近乎於瀆神的行為,自然也招致了母親的爆發,先是手刃多人,而後則是用火焰吞噬所有的生靈。

3.天堂建築師

第二塊拼圖,是房子與母親的聯繫。

在電影的大部分時間裡,母親是這樣認為的,即她將原來破敗的房子整修一新,實際也可以這麼認為,每個母親心臟中的寶石讓房子恢復,並且誕生新的母親,這個母親會繼續修繕維護這個房子。

當然,母親僅僅作為房屋的建築師,其實是不夠的,母親在某種意義上而言,也是房子本身。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你看罷全片,你會發現,母親沒有哪怕一次地踏出房屋,前期還可以理解,而到後期,在房子里已經近似人間煉獄的情況下,她所做的依舊是在一個個房間中移動,而不是逃出洞開的房門,從這裡,我們其實就可以隱約看出,母親與房子之間那種無法割裂的聯繫了。

不僅如此,電影中還多次出現了母親聆聽牆內,也就是屋子內那顆心臟聲音的鏡頭,而這顆心臟在逐漸壞掉,一方面肯定是指房間內的秩序逐漸被破壞,另一方面也可能指母親逐漸絕望的內心。

心臟在影片中真實地出現了兩回,一次是片尾,被他挖出那顆已經暗淡的心臟,另一次,卻是在前半段,有一顆堵塞了下水道的心臟。

這顆心臟的歸屬其實很有異議,因為除卻了驚嚇人的作用以外,我確信這顆心臟肯定是有一些指代的,不過它必然不是上一任母親的心臟,而這一任母親的心臟又還在胸腔之中,所以我在這裡只能提出一點猜測。

這顆心臟看起來應該屬於那個男人,是他嘔出的心臟,心臟的流血可以表現出他的病入膏肓,而心臟堵塞馬桶大概意味著外來人的進入已經影響到了房間的正常使用,也就是說早期移民已經對社會有了負面影響。(移民部分後面會講到)

房子中還有一處奇怪的地方便是那處擦不幹凈的血漬,對於這處我有兩種看法,而在此處先表其一:那處血漬逐漸潰爛,其實就是房子出現了一處傷口,而這種幾近擬人的表現手法,讓房子裡面的這處傷口逐漸變大潰爛,其實也就像母親內心的痛苦與恐懼也在逐漸加深一般。

母親,作為這座天堂的建築師,甚至是天堂本身的存在,隨著劇情發展,房屋被入侵,破壞,母親本人最終也被推搡,毆打,最終母親爆發,天堂也隨之崩壞。

4.「I give you everthing!」

第三塊拼圖,母親是地球母親,母親更是土地上的人民。

如果你除卻了最後誕生出那個嬰兒,抽離開前半部分的宗教隱喻,你可以把房間看作地球以及其上的居民,或者讓我們縮小範圍,看作成美國及其國民。

而如果房屋是美國的話,你大概可以猜出那些闖入房屋的人是什麼人了,是的,那些仰慕男主而來的人,是移民,那些只是為了找尋到一個居所的人們(電影中出現的,找廁所的人,找睡覺地方的人,找吃的的人),更像是某種意味上的難民。

電影前半程的移民比較平和,首先而來的人只是因為仰慕他的作品,而後他帶來了他的家人諸如種種,其間的兄弟相殺則讓我聯想到了美國的南北戰爭。

而他,我認為是代表了政府的意志,是他對這些入侵不管不問的,是他默許那些人進入,並且用著「share」的口號去展現自己英雄偉岸的一面。

電影的後半段其實就展現了導演認為的未來,隨著難民的不斷湧入,房屋內的秩序也越來越難以為繼,警察拿著防暴盾出現維持秩序,自然也看得到反抗的人還有投擲的燃燒瓶,之後是白色恐怖時期,恐怖組織出現將普通市民抓起來進行處決,緊隨而至的是國家軍隊的鎮壓,然而此時,社會的動蕩已經不是一支軍隊就可以平息的了,國家經歷了這些,最後變得破敗,奄奄一息,人民居無定所,苟延殘喘,宛如戰後的末日一般。

這就是已經耗盡精力的房間,然而作為一個母親,她對她的人民還有愛,她還沒有傾盡所有,因此,在這個絕望的時刻,一個象徵著希望的嬰兒出現了,這大概是地球母親能帶給人類的最後一絲曙光,然而這絲曙光也很快被掐滅,邪教把這種希望當成唐僧的肉一般分食,然後面對著地球母親的抗爭,眾人扒開母親的衣服,蹂躪她,痛罵她,然而她已經一無所有了。

「I give you everything.」

「No,not everthing.」

是的,還差你的性命沒有給出。

5.關於愛情

最後一塊主要的拼圖,讓我們不再放眼全球,而是注重到這個單一家庭上來。

男主真的愛著母親么?

我覺得,也許是愛,不過明顯只是一種流於表面的情感。

實際上,母親在家庭關係中更像一個附庸,並沒有什麼話語權。在不速之客的故事裡面,我們其實可以很明顯地注意到,所有事情的發展都是以男主的意志為轉移的,母親在面對決策時更多的只是一種被動的接受,她有時候會去質疑為什麼他做什麼都不與她商量,他回復一句「難道你想把他們趕出去么?」讓母親啞口無言。

這時候,讓我們第一次把目光放在「他」身上,讓我們看清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他是一個大男子主義,獨斷專行,卻又很好面子的人。

他面對外人時,並不會在意母親的想法,卻也表露出一份驕傲,在別人提出不再叨擾的時候,他的虛榮讓他把客人留住,在死去孩子的家人想開一場紀念會的時候,他大方地借出他的房子,他把自己描繪成了一個熱情好客的形象,而且過分熱衷於此,彷彿在尋求認同,畢竟,男人不過是他的粉絲,而他,十分看重這點。

這種虛榮,以及對出名的渴望,在影片的後半程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他的作品得到認可後,他更加忽視了母親的感受,一心與粉絲交流,並且把整個房子分享給那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而在他們做出了如此的破壞以後,他依舊不想要趕他們走,甚至在他的狂熱信徒吃掉了孩子以後,他依舊說原諒他們。

其實這個時候,他的本性也就暴露無遺了,他對名利的追求勝過一切,他十分享受著被人擁戴著的,甚至甚於他的妻子與孩子,與妻子的愛情只是生活的一副佐料而已,名利才是真正的春藥。

所以說,他愛母親么?是愛的,不然他也不會如此珍視每一代母親留下的寶石。

只不過,這種愛太過淺薄,它可以被任何外力輕鬆扭曲。

6.無盡的輪迴

主要的拼圖已經湊齊了,我們已經可以用那些元素去整合出全片的框架了,不過說起影片的框架,就不得不提這種輪迴往複的思想。

每次的房屋爆炸之後,男主都作為倖存者,一次次地重啟一切,如果我們用宗教的碎片來看的話,那麼男主其實就是作為一個創世之神,不過這無法解釋他的動機,這時候如果我們套用關於男主性格的碎片,我們就可以猜測,其實他是被困在了這一個輪迴之中,他每次雖然有機會去選擇不一樣的道路,然而他可能會無數次的敗給虛榮與名聲的誘惑,於是每次輪迴的終點都會不期發生,雖然他不願面對,不過他人性的弱點早已註定了他的結局。

7.核武庫里的青蛙

母親在影片中發現的密室,在影片中期我們還一頭懵逼,直到結尾的時刻,才發現裡面竟然有大油桶,也就是個隱藏的大炸彈,我們這時可以套用政治方面的碎片,理解到那其實是一種隱藏的武器,而如此大殺器,在人類歷史上看來無疑指代的就是核武器了,這種本應該被雪藏的武器,是因為流血的衝突而顯現於人世間的,並且這種武器,最終毀天滅地,會讓人類的一切歸零。

而值得玩味的一點就是,核武庫裡面,竟然出現了一隻青蛙。

我的第一想法是nasa發射火箭時被衝到天上的青蛙。

然而大概並不是如此,那麼我們再想一想宗教裡面與青蛙相關的故事,就會發現,這也許是與十災有關的隱喻,隱喻了其中的一個蛙災。

如果我們有心繼續著十災的道路行進,會發現血災是肯定有的,甚至就是鮮血打開了那個密室的門。

而蠅災或許也存在,母親在電影中曾看到一個逐漸死去的蒼蠅,長子之死,對應了聖嬰的死亡,再牽強一點,疹災,或許也就是男人肋骨上的傷痕,而夜災,說不定可以更加牽強地解釋地下室那個破裂的燈泡。

8.房子的孔洞

在之前有關母親和房屋聯繫的部分,我已經給出了這個孔洞的一個解釋,就是這其實也是母親身上的一個傷口,此處我給出另一個猜測,把這個房子的破洞和政治碎片結合以後,我們同樣可以猜測,這孔洞可能是作為一種社會裡的傷痕存在的,像一種蛀蟲一樣,某個問題通過暴力手段解決並壓制以後,其實問題的本源還存在,就像是美國根植的種族問題一樣,可能在某一個總統的任期內採取綏靖政策會平息事端,然而問題並沒有解決,在暗處逐漸發酵,最終會成為侵蝕,瓦解國家的一個突破口。

而有意思的一處就是人們竟然在這處孔洞處拍照,這就像是美國的多種族問題本來是使國家逐漸混亂的一個誘因,在別人眼中卻成了美國自由開放的旗幟一般。

9.其餘細小的象徵

其餘還有不少具有象徵意義的事件或者是物品,我在這一部分做一個大致的總結。

首先是邪教,也就是男主一不小心搞出來的某種信仰,這個沒什麼好說的,現實中這種事情並不少見,無心之舉成為了某個宗教的信條,而男主的原作無疑也成為了聖經般的存在,我覺得電影中只不過想給我們展現出宗教走入歧途時的荒誕與暴力。

房子里擺放的水晶寶石,在前面說到可以理解為善惡樹上的禁果,而如果把房子看作是國家的話,水晶無疑就是一個國家建立的基石,也就是平等與自由,正是這種基石的縱容使得人們認為自己能夠自由地進入這所房子,進入這個國家。當然這個推測是有些牽強的,不過這種平等,share的信條應當是存在,而男主所寫的那首詩(內容我猜測是在描述接納那一家人以及之後的事情),除了有著類似聖經一樣超凡的地位,還起到某種指導性的作用,這讓我想到了美國的獨立宣言,同樣也是具有著崇高地位,並且作為美國立國基石一般存在的東西,而其中對於自由平等的推崇,一旦被曲解,被無限放大,就會造成社會的混亂與動蕩。

母親喝下的藥水。在影片的前半段,母親每次感受到不和諧的時候,就會喝一種粉末泡出的黃的藥水,後半段因為感到生活幸福於是給扔掉了。

個人認為,那種藥水是一種安慰劑之類的東西,聯繫到與政治有關的內容,就像是政府在接受難民時的宣傳,打著用愛發電的口號去接受難民,民眾雖然並不情願,不過卻會在虛榮的借口下接受難民的不斷湧入。

地下室的爐火。在影片前半段,母親下到地下室檢查的時候,牆壁突然震動,然後爐火開始燃燒起來,我們一方面基於地下室的地理位置,可以把它看作宗教意義上的地獄,所以爐火無疑就是地獄中火焰了。而另一方面,如果把房屋看作地球,爐火也許意味著資源,就是說隨著更多人的遷入,房屋中資源的消耗也開始加快。

闖入房間的人,他們其實代表的不僅僅是難民,我注意到後半段的混亂中有一個角色是印第安人,其實他是作為房間在建立起來之前的原住民的,而前半段有很多鏡頭的那個黑人,更像是較早時候就已經融入美國社會的黑人一樣,同理,與黑人想干羞羞事情的亞裔女孩,大概也是指代較早進入美國社會的亞洲群體。

我們可以注意到在影片中,母親分別兩次藏起了來客的東西,一個是男人用來抽煙的打火機,另一個則是女人用來表現情慾的彩色內褲,事實上,雖然母親將這兩樣東西都雪藏,然而在之後的劇情中,她還是受到了他們的影響,首先就是她被女人有關性的言論與行為所蠱惑,對他有了性上的索取(也因此懷孕有了孩子),而男人的打火機則成為最後引爆一切的工具,可以說電影前一段兩樣關鍵的物品在後面都有了照應。

10.關於劇情與隱喻之外的電影

因為這部電影的內涵如此之豐富,所以我用了如此長的篇幅試圖去解構這部電影,事實上這也許只是冰山一角,不過希望這能讓大家對這部電影有著更好的理解。

而除卻象徵與隱喻,電影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是攝影,開篇,乃至整個影片,都是以大表姐的視角進行的,可以說基本她看到了什麼,觀影者就看到了什麼,而在沉浸式歡迎的同時,影片也充斥著非常多的對片中「母親」臉部的特寫,你也許並不能看到她每時每刻幹了什麼,不過她表情的纖毫變化,你都能盡收眼底。這種攝影手法很大膽,因為十分考究演員通過單一的面部來展現內心的能力,而無疑詹妮弗勞倫斯做得十分優秀,大段的戲碼只靠著臉部表情來推進,十分見功底。

肩部以上的攝影同時有其他的作用,其一想必看過的人已經注意到了,就是我們會忽視她的穿著,所以當她衣冠不整地出現在男人女人的懷念會上時,唯有別人指出,我們才意識到了不妥。

另一個很大的用處就是,肩部以上的攝影使得整個鏡頭幾乎都被角色的臉部所填充,帶有壓迫性的構圖讓人很難有喘息的機會,也使得整部影片的基調變得更加沉重壓抑。

總之,導演花了幾天的時間寫下了這個劇本,野心很大,然而的確,劇本沒有過分打磨的結果就是最終呈現出的劇情凌亂,我覺得這很像前些年的《無姓之人》,同樣過於大卻沒有完全展開的概念,你看過後震驚歸震驚,卻因為深度不夠而不能給人帶來真正的震撼。

這是一部觀感尚佳的片子,然而它終究稱不上優秀,畢竟一幅無法完成拼圖的殘缺,絕對不是通過無限制地添加隱喻或是在標題後面加一個感嘆號就能彌補的。


大表姐是靈感,哈維爾巴登是導演,孩子是作品,水晶是主題。靈感孕育了作品,然後被粉絲毀了,導演從靈感里拿出主題再去準備下一個作品。沒錯,電影狗就是這麼苦逼。

大師放飛自我,把創作過程的苦逼用電影表現了出來。

導演是上帝,創造了亞當(艾德哈里斯),用亞當的肋骨創造了夏娃,倆人被趕出伊甸園(導演的房間)後,啪啪啪,生了該隱和亞伯(他倆的孩子找上門),然後該隱把亞伯殺了(創世紀4-11,「地開了口,從你手裡接受你兄弟的血……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然後子子孫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導演為什麼覺得自己是上帝?

因為導演說要有光,於是有了光。

導演說收工吧,於是我們就歇息了。


——————————————————————————————

開誠布公

----本作的觀影檔次個人定為A+,在我個人可預見的未來,本作會成為一部傳奇作品,被電影愛好者,迷影人,電影工作者或是盛讚或是批判的概率很高。

----本作在薦影檔次上,請選擇性觀影。

---1)作為電影愛好者特別是心理懸疑類,驚悚類,推理類的迷影人,本作薦影檔為【A+,B-】Closed Interval---請酌情觀影。

---2)作為普通觀影人,娛樂休閑放鬆身心的路人觀眾,本作薦影檔為E- ,請不要浪費您的時間和票錢,不建議娛樂消費性觀影。

以下是無劇透影評,部分文字會涉及影片中的部分映畫,但並不會牽引齣劇情-----

—————————————————————————————————————————————————————————

最好的觀影感受,我相信源於觀影場次。三次觀影,前兩次都是私映場,效果很好。第三次,我特意選擇了午夜場,有recliner seat的AMC11:35pm。不被人打擾的公映場,有種說不出來的優越與喜悅。

1. 欲揚先抑,本作的敗筆是有的。具體體現在「前期的運鏡白描上」。可以理解導演希望通過近身鏡頭更進,拉緊敘事上的力度,捕捉場景里的人物設定,通過介於第三視角與第一視角間的空間捕捉女主的神情(表演)---弊端帶來的感受就是眩暈,推進不穩,類似紀實走動拍攝但卻只是蜻蜓點水。 積極地講是----la politique d』Auteur ,消極地講是Artist"s Shit 。當然這是前期在處理銀幕氛圍上,我個人有所抵觸的地方。

2. 本作是一部結合了很多導演個人風格的作品,正如我在1.中所說的Auteur 感一般,導演Darren Aronofsky的存在感超越維度的可怕。本作用電影語言的形式展現了---修辭學的美(探討的藝術)用電影鏡頭作筆頭,流淌著的映像潑墨創作。是的!也正是憑藉此點我相信本作在大範圍觀影體驗後,又會成為一部被眾人冠以「過度解讀」素材的典範。本作充斥著大量的修辭手法---比如從前中段陌生人的造訪,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四個人,小高潮,一組人,一群人,一屋人-----Climax,導演通過造訪者的人數多少,禮數高低,主客認知,不斷衝擊觀影者---刺激觀影人。力度上不必談。氛圍的營造上與我之前推薦的It Comes at Night夜歸來 ,相得益彰-----本作通過情節塑形氛圍,夜歸來靠著運鏡沉穩。很玩味兒。

3. 對於導演Darren,本作很有電影人的風骨。也正因為曲高,本作註定和寡。喜歡的人喜歡至極,厭惡的人厭惡到失態------對於Jennifer在本作中的表演,正常發揮。畢竟電影呈現的是一個世界,舞台上的三維空間才是作為一名演員應該擁有的,作為演員,本作需要發揮的地方,有。但是想要有突破,作為導演鏡頭下書寫的角色,個人發揮空間有限。但作為合作,Jennifer和導演男友Darren的這次搭-----

4. 名與利,自私索取和無私奉獻,你在人的社會裡,一個人的價值不再屬於一個人,就像我曾回答過的紙牌屋那樣----利用與被利用,控制與被控制,佔有與掠奪,無休止的糾纏著---------1與0.99999………………………………同時除以3,所得到的結果是0.3333…………………………

5. 我很喜歡本作。

———————————————————————————————————————————————————

My Name is John. 我是中恩。享受電影,期待精彩。感謝您的閱讀與支持。


1.我在豆瓣上標註過兩千多部電影。其中有些電影是那種看的時候特別high特別興奮,但在看完後就會立即忘記的電影。當然這種電影也是不需要思考的。也有一類電影會讓你你在看完後熱血沸騰恨不得奮筆疾書立刻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感。而《母親》是一部很神奇的電影。它的神奇之處則在於你在看完後想要努力去思索和討論這部電影的故事和內涵,卻發覺很難解釋電影到底敘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我對象特別討厭這部電影,他覺得這部電影裝B,本來可以講的清清楚楚的故事卻非要弄的各種複雜各種混亂。我想給他解釋一番,卻又不知道從何解釋起。

2.電影解讀的方式永遠是多種多樣的。你可以解讀成這部電影描述了我們(人類)對待地球母親的方式(這也是這部電影的官方解讀「答案」,導演在訪問里直截了當地表達了這一觀點),也可以解讀成這部電影表達了名氣和追捧對個人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在擁有崇拜後個人對自己的至親的態度的改變。當然也可以解讀為宗教狂熱和粉絲狂熱所造成的極端影響。

3.於我而言,在看到巴登的角色後,第一想到的當然就是上帝了,上帝專註於創造世界而忽視了該重視的對象。上帝宅心仁厚,即使自己的崇拜者(子民)把世界搞得昏天暗地亂七八糟,他也依然願意一次次的原諒自己的崇拜者(子民)。他需要這些狂熱的崇拜者,也享受崇拜者的一次次頂禮膜拜。他願意分享自己的一切給大家,即使這會傷害到自己的至親至愛。而詹妮弗勞倫斯的角色不言而喻自然是「Mother」了,這裡的Mother既是自己孩子的母親,也是整個世界的母親。她照顧上帝,照顧那些不速之客(即使有怨言),也想要盡全力照顧自己即將出世的孩子。

4.當看到不速之客的兩個孩子進入客廳(戲劇的舞台中央)並扭打到一起自相殘殺時,很容易讓人想到該隱和亞伯的故事(該隱與亞伯是創世紀里的人物)。在創世紀里,該隱和他的兄弟亞伯分別為耶和華提供了貢品,但主並沒有看中前者的貢物卻願意接受他兄弟的貢物。嫉妒和憤怒在該隱的胸口中燃燒,他在一怒之下便和自己的兄弟扭打在一起並最終殺害了他。整個故事是不是和電影里的氛圍十分相似呢?(雖然動機不同)而該隱和亞伯的父母又正好是亞當和夏娃,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電影中的那兩位中年夫妻分別代表的便是亞當和夏娃。

5.女主角的視角與(我們)觀眾的視角保持一致,從那些不速之客陸陸續續進入房間並進行種種令人討厭的行為後,我們和女主不得不一起直面這一切,一起感到不可理解和憤怒。而丈夫在此看似善良正義且無辜好心,其實是和自己的崇拜者(無理性的人類)一起,殺害自己親人的共謀者。

6.當女二開始討論自己的孩子並詢問女一號為何不生育時,我腦海里直接跳出了羅曼波蘭斯基的名作《羅斯瑪麗的嬰兒》。果不其然,整部電影都和《羅斯瑪麗的嬰兒》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是我截取的豆瓣上對於《羅斯瑪麗的嬰兒》的部分簡介:

凱(約翰·卡薩維茲 John Cassavetes 飾)有著一個外表單薄脆弱的妻子羅斯瑪麗(米亞·法羅 Mia Farrow 飾),自從他們搬到新公寓後,凱就和鄰居一對老夫婦相談甚歡。而羅斯瑪麗卻並不特別喜歡這對鄰居,令她感到不適的,還有接下來的一連串怪事。

羅斯瑪麗看 到了自殺的女人,在日漸詭異的生活氣氛下,她還做著毛骨悚然的夢。

和《Mother》中描繪的故事和其相似。甚至於連部分結局:自己的嬰兒被帶走獻祭(殺害)都是相似的。甚至導演自己也承認他收到羅曼波蘭斯基的影響很深。所以把這部電影和《羅斯瑪麗的嬰兒》對照著看的話,感覺非常有趣味。不過在對照時,你會發現後者的故事講的更專註更圓潤,而《Mother》則東拉西扯地塞滿了各種各樣的隱喻和寓言,有時真是讓人看的頭大啊。

7.而導演在接受採訪時還說他受到影響最深的另一位導演則是伯格曼,而伯格曼的電影則以討論宗教和神學為人所知。這可能就是電影里充滿著濃厚的神秘宗教感的來源之一吧。

8.米歇爾·菲佛!!!! Michelle Pfeiffer!!!!我永遠無法忘記她在《疤面煞星》電影里美艷絕倫艷光四射的撩人形象。

後來在《純真年代》里,她和比自己小將近20歲的薇諾娜瑞德搭戲,雖然沒有在《Scarface》里驚艷,但依舊古典韻味十足。

結果在這部電影里她演了一個年老色衰的刻薄討厭的角色,真是讓人在大跌眼鏡無法適應後不得不感嘆時間的殘酷啊。

9.雖然我個人真的不喜歡詹妮佛勞倫斯,但也不得不承認她的演技確實一流。整部電影的攝影風格統一且令人驚艷。電影的色調在大部分時間黑暗凝重,而置景,聲效(走來走去的嘎吱聲和突入其來的聲響)都令人印象深刻。

10.這是一部風格獨特的好電影,它是那種在看完幾周甚至幾個月後想到仍能回味無窮的電影。雖然我個人還是更喜歡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先生的《夢之安魂曲》。


只能給出中庸的評價,因為本片完全超出了目前我心理上所能解讀的範圍。前半段故弄玄虛,令人坐立不安幾度想放棄,沒想到後面漸入佳境,直到血的洗禮和無限的命運循環令人陷入沉思。達倫從早期就致力於用夢境化方式探尋人性暗處,到這一部已臻化境,十分有幸用20年的時間見證了一位導演的瘋魔史。


評分很高才看的開始以為是鬼片後來以為是懸疑犯罪片再後來以為是搬上銀幕的舞台劇快進到最後發現應該是魔幻片學習了大家的評論噢原來是隱喻超多的文藝片至於為什麼不寫標點符號因為小弟覺得不這樣不足以對這部不明覺厲影片表達我那蛋疼的敬意


連劇透都無從說起,註定要被無數次解讀的魔性《母親!》 (2017)

母親! Mother! (2017)

這樣意識流充滿隱喻和魔幻色彩的電影,一般功成名就的大師喜歡留下一兩部,留給後輩在大師身後不斷去解讀。一代又一代的文藝青年看了一遍又一遍,試圖去理解電影究竟在表達什麼。大師早已仙去沒工夫回答影迷的問題,笑呵呵的在天堂看著芸芸眾生,你們想什麼是是什麼吧,幾十年過去了還有人苦苦思考,目的達到了。此類電影我挺著迷的,一多半看完也是一頭霧水,而當一部我產生了心理共鳴,並且按照我的思路能夠理解之後,我會覺得這部非常偉大。這部我給9分。

這部的確是劇透都沒什麼意義,幾乎全片都是意象,隱喻和碎片,所有的情節都需要解構之後從新解讀。即使這樣還是告誡沒看電影的朋友不要讀影評,這部每個觀眾的理解會千差萬別,一旦被別人先入為主很難再把握自己對電影的感覺。

一部電影口碑兩極化冰火兩重天不少見,可在極力欣賞的觀眾群里,大家對其解讀的方向千差萬別倒是非常少見的。看過電影以後我去豆瓣翻了翻影評,就挑給四星以上看的,低分的略過跟我不是一夥的。看了十幾篇,看到下半夜。有說女權主義的,還有宗教的,政治的,難民危機的,激烈的說是民主黨抨擊川普。達倫是民主黨嗎?這貨身上怎麼看都充滿了無政府主義的色彩。七七八八說什麼的都有,有意思的是大家幾乎認知都不相同,更有意思的是我竟然沒找到一個大神是跟我一派的。這個現象充分的體現了這部電影的魔性,即使是喜歡的人,對電影的理解還是大相徑庭。藝術區別於科學的魅力正在於此,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才是最完美的答案。

說起達倫普通觀眾往往會想起《黑天鵝》,資深影迷可能會更推崇《夢之安魂曲》。達倫導演的作品並不多,喜歡的觀眾應該全部看過。在看這部電影時,我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達倫作品年表。在三十歲左右剛出道的達倫拍出了,實驗性,藝術性,爭議性非常強的《死亡密碼》和《夢之安魂曲》。之後對商業價值妥協,拍出了《摔角王》,《黑天鵝》和《諾亞方舟》。前後作品的風格區別很大,而對於這種妥協我覺得達倫是痛苦和憤怒的。就跟我能理解張藝謀在拍《三槍拍案驚奇》和《十面埋伏》時不會很開心一樣。對於達倫這種對於藝術有所追求的導演來說,創作和工作完全是兩回事。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我把這部電影理解為達倫在藝術追求上的自傳體作品,一個藝術家在每一次創作過程中,失落,迷茫,痛苦,激動,興奮,癲狂到毀滅的整個心路歷程。

看過一部電影之後,我會說自己喜不喜歡,為什麼喜歡,而不願意因為權威,磚家,致命影評人喜歡而喜歡。同樣我也沒有因為自己喜歡而希望影響他人喜歡的控制狂癥狀。下面我就按照自己的的思路,對這部的一些細節進行解讀,全當自娛自樂。

先從電影的結構來說,整部電影是一個環。一片荒蕪在詹妮弗·勞倫斯的手中起死回生生機盎然,最後毀滅歸於荒蕪,然後會在另一位少女手中在復活。我理解為整部電影,就是一位藝術家一部作品的創作過程,從無到有,播種發芽,開枝散葉,色彩斑斕,瓜熟蒂落,每一部作品的創作都是一次浴火重生的輪迴。當托爾斯泰完成《安娜卡列尼娜》痛哭流涕時,面對的同樣是隻身一人的荒蕪。

再說人物。電影中只有作家巴登是一個真實人物,其餘的則都是人物化的意象。詹妮弗·勞倫斯是創作靈感,孩子是作品,哈里斯夫婦是世俗生活,出版商是商業利益,群眾是粉絲。

基於上面兩點梳理一下整部電影。

一名作家在完成一部作品之後,心力交瘁精神世界只剩下殘垣斷壁一片荒蕪。休息和恢復之後,性感誘人如大表姐的靈感再次出現,並且幫助作家修復受傷的精神世界。作家獨處在自己靜謐安詳的精神世界之中,舔舐傷口,撫慰心靈卻沒有激情,創作仍然陷入無從落筆的低谷期。上面的鏡頭非常棒,當靈感閃現,作者可以朦朧的體會作品的心跳。連作者都無法感知作品的生命力,最多是一件產品和藝術無關。

作家一邊嚮往著純潔的精神世界,一邊又為哈里斯夫婦代表的,粗俗,狂熱,衝動和慾望所誘惑。在現實生活中白熱化的衝突,帶來的激烈碰撞,燃起了作家的激情。激情終於與纖細的靈感得以媾和,一部偉大的作品誕生了。這裡達倫對於藝術感染力影像化表現,堪稱完美。能夠把灰暗的世界變得色彩斑斕,正是藝術的魅力。

作品完成之後,作家第一時間的背叛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迫不及待的希望作品商業價值得到認可,出版商成為了第一位讀者。

作品大獲成功,媒體,評論界,粉絲蜂擁而至。作家再次背叛了自己理想的精神世界,飄飄然享受在虛榮之中。作家在被世人的膜拜之中和讀者一起進入了宗教化的狂熱之中。讀者逐漸瘋狂的情緒,把闖入作家的生活,拿走作家的傢具,被作家灌頂視作靈魂附體。而作家不論自己的信仰如何逃避掙扎,依舊陷入荒唐的狂熱之中不能自拔。

在慾望與信仰的短暫對峙之後,作家選擇將自己的精神之子,獻祭給狂熱的群眾,最終自己生命的延續得到的不是理解和欣賞,而是被消費主義分而食之。幾十萬人滿分評價的電影里,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喜不喜歡,為什麼喜歡。當一部藝術作品受到符號化的頂禮膜拜,心靈層面的共鳴顯得渺小可憐毫無意義。面對殘酷的現實,作家的精神世界再次分崩離析灰飛煙滅,只剩下了一顆脆弱易碎的玻璃心,等待著靈感的再次出現。

這部達倫是在向波蘭斯基致敬嗎?第一幕像極了《荒島驚魂》,最後一幕則好像《羅斯瑪麗的嬰兒》。詹妮弗·勞倫斯令人刮目相看,之前我只是對《冬天的骨頭》和蘋果門印象比較深刻,這部里與老戲骨巴登的對手戲,絲毫沒有處於弱勢,看來偶像成為演技派,也沒有綜藝節目里說的那麼難。


所以…………通篇隱喻的作用是什麼呢?

寫教義變成了寫小說。宇宙母親變成了母親。戰爭、性、無盡的索取、破壞環境、大爆炸創世紀………

把每一個元素都換個物件替代一遍,有何意義呢?這種手法做的太過了變得拙且多餘。


一句話如果想用象徵的方式來隱喻主題 就不要在明確的細節方面傳遞那麼清晰突兀的信息 這樣會弱化整個情節的表現力 有誰的印象畫作品是看得清楚鼻子和臉的

如果用擬人或者說通過個體指代以及相互的關係來描述劇情 那麼就應當遵循空間邏輯以及場景轉換的合理性

這麼混著搞簡直看的莫名其妙 導演給出的環保解釋更是扯淡 讓整個電影變得更加不倫不類

總的來說不論從吃瓜群眾的觀影角度還是從影片創作本身的角度毫無疑問都是爛片一部

P.S. 樓上群眾給出的解讀再創作才是真正的精華 遠超原作水準之上 藝術創作還是要從老百姓中來


今天看了一遍。簡單說說我自己的感受吧。

首先,這是一部充滿隱喻的片子。關於宗教,評論里的雨苔思音的解讀,我很認同,可能有漏掉的地方,但解釋得也挺全面。看不太懂的地方,可以做參考。

但是,這種宗教隱喻,尤其是是亞當、夏娃、該隱、亞伯,乃至新生兒代表耶穌,看似具有宗教的深奧、隆重的內涵,實際上,對於我本人而言,沒有多麼神聖、遙不可及的感覺。一來,我不信天主教;二來,對這些故事已經熟知多年,沒有太多高逼格的感覺。只是很平常的,發現,哦!導演把這個人物隱喻成這個,算不上多精妙。

現實層面,首先從個人角度來看,除去宗教隱喻,男女主角的關係還可以解讀成,男權主義和女性自身權利的鬥爭。例如,丈夫明顯屬於傳統的大男子主義,在家中處於主導、好面子,比起妻子、婚姻、家庭、孩子,最重要的是事業。他對權力、名譽,非常痴迷,痴迷到會不顧妻子的感受,會讓這些人傷害到妻兒,妻兒的死和他有直接聯繫,但是他永遠在「sorry」過後,原諒了自己。而母親,重視家庭,她構建了家庭,她是家庭本身,可是卻淪為了丈夫的附庸。她沒有話語權,她默默貢獻,她是丈夫的繆斯,卻必須和外界分享丈夫。孩子的到來,讓她湧起了強烈的保護欲,她拒絕丈夫為了自己的事業和慾望,把原本私密的家庭推向公眾視野。她拚命掙扎,想要守護家庭和孩子,最終還是無能為力,只能選擇同歸於盡。的確,從這個母親身上,有一個很傳統甚至有些過於傳統的女性形象,柔弱、寡言、隱忍、奉獻,柔弱之下壓抑著反抗,在一次次傷害之後,柔弱總是會走向極端。

再有,政治和社會角度,這才是我對這部片子,願意提高評價的地方。它出現了反政治正確的因素。移民問題,尤其是中間到後半段,在眾人搶食嬰兒的地方,中文的「給我!給我!」再明顯不過。房子象徵著美國,妻子是一般民眾(而且是偏民族主義的那部分),丈夫則是政府和左派,主張接受外來人,救世主。先來了第一個男人,他虛弱他咳嗽,他抽煙他有不良品行,妻子很介意,丈夫包容了。他認為這是可憐人這是仰慕他的粉絲,他應該讓他們住進來。結果,第二天,男人的妻子來了,這時候,妻子已經明顯不開心了。這之後,拖家帶口,孩子來了。孩子更為暴戾,而且內鬥,內鬥牽連他人。我覺得這裡的內鬥是否象徵著中東各國?同屬阿拉伯人,信仰一個教派,是兄弟,但是互相殘殺。殘殺過後,以「死亡」之下的可憐人的名義,用道德要求在這戶人家的房子里悼念,帶進來更多的人。這時候,妻子有了孩子,孩子是下一代,為了保護下一代,妻子要求丈夫趕走這些人,丈夫暫時同意了,他與妻子都為新生命而驚喜。但是在更多的人朝拜、請求之下,他還是同意這些人進來,這是伴隨著榮耀的。他向妻子展現了這些信徒,這是他榮耀的頂峰。就在妻子就要生產之前,她看見了家裡越來越多的人,她第一反應就是,「你們是怎麼進來的?」這裡其實有點搞笑了,是啊,你們是怎麼進入這個國家的,等反應過來,到處都是移民,有主人請進來的也有非法的。這些人里,有帶著尿褲子孩子的單親媽媽,有看中了他們傢具的「竊賊」,有破壞者,有牽扯著妓女(可能是)的男人,還有被鐵絲網攔著想要進來的絕望的人群。其中有一個場景就是抗議人群和警察對峙,投擲燃燒瓶。妻子這時候開始陣痛。原因應該是之前她看到混亂場景之後的憤怒和震動,以及被瘋狂的外來者推倒,陣痛也意味著孩子受到了傷害。妻子的保護欲逐漸走向頂峰。在一系列傷害與保護中,有警察傷害她有軍人保護她。最後她找到了丈夫,丈夫給她短暫的庇護和希望,但是孩子一出生,他就開始用「外面的人已經平靜了」「他們送來了禮物」來討好、勸說妻子把孩子交出去。妻子拒絕了。僵持到最後,孩子還是被丈夫帶走。妻子去追,但是無濟於事,孩子被傷害、被搶奪了生存的權利,被撕成碎片分食。道貌岸然的「整形醫生」像是牧師一般讓她傾聽生命之聲,她回頭聽到了人群看似懺悔的哭聲,可是很快這些人就變成了貪婪地吞食嬰兒殘骸的嘴臉,這個鏡頭掃過去,可以看見阿拉伯裔和亞裔,當然尤其是那個很明顯的普通話「給我!給我!」(作為中國人聽到還是有點刺耳)知乎上很多人,認為對於歐美最大的移民威脅是綠,但是在導演的角度,似乎更忌憚中國人啊。妻子悲憤之後開始攻擊、奪回孩子的碎片,但是很快被鎮壓。丈夫要求妻子原諒這些人。(想起了德國那對女兒被難民姦殺還原諒兇手的夫婦)最後,她想起了那個打火機還有地下室里的「武器」。注意!這個打火機其實是個伏筆,當時「整形醫生」進入這個房子時,抽煙,妻子很厭惡,而且可能也害怕打火機會引發火災,所以把桌上的打火機推到桌底隱藏起來。打火機引發的火以及最後所有在爆炸與大火中結束,火代表著暴力。一開始,外人進入,妻子想的是沒收他們可能產生暴力的工具,可最後又不得不藉助暴力甚至地下室的大殺器,但是這個反抗明顯太晚了,最後只能同歸於盡。

可是,諷刺的是,妻子死了,丈夫活著,丈夫取走了妻子的心,作為紀念和標榜的圖騰或者說紀念品(這些紀念品是純潔的高尚的),丈夫重建了房屋的外殼,又有新一個妻子誕生,替他修繕房屋替他產生下一代,替他重複這個悲劇。

為什麼會重複?

因為丈夫還是那個丈夫。

回歸到電影本身,色調灰暗,充滿無助感。沒有用過多的音樂渲染感情。鏡頭平滑流暢,經常聚焦於主角的面部,這樣可以放大個人感情。部分鏡頭有宗教隱喻。在拍攝技巧、構圖上,不算特別出色,但是也偶有匠心。整體來講,片子基調壓得很低,幾個高潮部分,比如,兒子互相殘殺,還有妻子生產前那段混亂戲,到孩子出生以及死亡,總體還算張弛有度,但是前半部分有點鬆散,渲染過多,後半部分就顯得節奏快、劇情擁擠。結局是讓人不適而絕望的。

這部電影肯定有深度。但是宗教深度、男權女權的深度,對於我個人來講,見得太多,這部電影在這兩個層面上有所展現但是也未見得有多少突破。有點老生常談的意思,見怪不怪了。也就談不上多麼出色。後面的政治和社會意圖,我認為是反政治正確,因為這在美國的主流藝術領域還算小眾並且很容易被白左攻擊,所以放大了說,很有價值。反映了一部分有民族主義傾向的人目前的反思和恐懼吧。但是完全把自己代入妻子的「無助和聖潔」視角,讓我很好奇導演究竟是把自己代入了哪一部分美國人?有民族主義傾向、善良、善待移民但是不滿移民掠奪的那部分?個人覺得,有點太被迫害的立場,太小白兔了。

這是一部有深度但是不是很有趣的片子。還是可以看看的。但我也沒法把它推到多高的角度。

以上為個人觀影感受。可能有偏差和遺漏,還有錯誤。歡迎指正。


哎 我不太想評價這部電影,我想說說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

他的電影我幾乎都看過從《死亡密碼》到這部《母親》我都看過。

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是失敗的,對於我,我不是很喜歡。我明白它想要講一個什麼故事。但是這個故事我不喜歡。

我喜歡《摔跤王》我喜歡他把一個落寞的摔跤手的如何掙扎著找回自我的過程描繪的淋漓盡致。

我喜歡《黑天鵝》我喜歡那種不瘋魔不成活的投入,就跟《爆裂鼓手》一樣,想要成功嗎,拿命換。

我也喜歡《夢之安魂曲》,毒品,這個所有人的禁忌,大多數人沒有嘗試過的情況下,他把它具象化了,圖像化。

我甚至記得,我好幾年看過的《真愛泉源》,我還記得蕾切爾薇姿原來是他老婆,這部電影的劇情已經忘記差不多了,但是我記得我看懂了。

但是這部《母親》我覺得達倫·阿倫諾夫斯基越來越哲學了,拍完《諾亞方舟》後,對宗教題材越來越感興趣了。以至於這部《母親》可以說就是宗教和人類的關係,我明白男主是上帝,我知道女主是地球或者是自然。他寫的那部作品可能是《聖經》吧。

但是,我靠,就非要這麼拍嗎,你是走火入魔了嗎?語不驚人死不休嗎?就非要炫而炫嗎,這玄學真的不是你擅長的。

我希望你回歸人,寫人,拍人,我個人想要看到是普通人,身邊人的事,我不太關係宗教,我看過《寬容》略知宗教一二。

反正我不喜歡這部電影,個人意見而已。


個人覺得這部電影是在拷問西方現代人道主義中的博愛精神。

下面,我將只對本片的文本層面進行分析,也就是作者明確說清楚的部分。至於潛文本的多義性還是保留為好。

影片中母親和詩人的房子先後被兩撥人佔領。第一次是一對老夫婦和兒子們,第二次是一群狂熱的書迷。這兩撥人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都對詩人有崇拜之情。而詩人收留他們的理由卻各不相同:第一次是同情,剛開始是同情得絕症的老頭,然後又開始同情這對夫婦的喪子之痛;第二次則是分享,前來追星的書迷們從分享廁所開始,逐步佔領了整個房子。詩人的這兩個理由是影片中角色反覆用台詞強調的。

接著是當嬰兒被分食後,詩人對母親說要寬恕罪人,否則孩子的死就沒有意義了。

至此,詩人在三次核心衝突事件中的行為動機非常明確,分別是:同情、分享和寬恕。而這些正是博愛精神的核心內涵。再次強調一下,三個概念都是用台詞反覆表達的。

與之相對,母親在面對衝突時的台詞卻是蒼白的,只是在不斷嘮叨著阻止傷害,但卻無能為力。這裡蒼白的台詞正是作者的意圖,因為母親面臨的感受,是觀眾也能夠完全能體會到的,根本不用語言來宣稱,一切的恐懼、憤怒、無奈都是來源於切膚之痛,與其說這是基於人性的感同身受,不如說這是來自生物本能的共鳴。

所以,兩個象徵性的角色:母親和詩人。二者根本的區別是驅動內心情感的源動力不同,母親的情感是出自本性的,她只對與自己切身相關的人和事物產生情感,如丈夫、親手修葺的房子和之後誕生的孩子,這種情感是天賦的,不需要語言表達;而詩人的感情卻是社會化、普世化的。他會出於各種博大的情懷,對毫不熟悉的陌生人包容相待,而所要求的不過是萬眾敬仰的虛名,甚至不惜因此置自己的家庭於萬劫不復的危險。顯然,這種博愛的情感是後天的文化賦予的,並不是來自本能,因此需要不斷的用語言來確認和重申。

那麼,「博愛精神」的來源是什麼呢?是基督教,教義中「愛上帝,愛人如己」的精神經過千年的傳承已經成為了西方社會的倫理原則之一,這是人道主義的「正方」觀點了,所以不用多做辨析。影片中也有這層的表達:在局面徹底混亂後,真正掌管一切的不是詩人,而是「牧師」。

之前提過,在詩人這個角色的人設上,作者讓他體現出病態的虛榮: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贏得崇拜!這層諷刺指涉的就是現實中那些以人道主義鬥士自居的名人吧,他們從未真正設身危險,卻依靠在演講台上宣講人道主義獲得極大聲望。

影片的結尾是點睛之筆,不僅因為完成了首尾對接的套層敘事結構,更重要的完成了對主題的結論。

當一切重歸焦土後,詩人卻安然無恙,他向母親索要的最後一件東西是愛,即母親的心臟。接著詩人把從母親的心臟(愛)里剝出的水晶石如開片時一樣擺設起來。這裡表達的含義是:博愛精神本身是沒有真愛的,而博愛精神需要真愛來作為裝飾才能成立!

看完結尾,再結合到影片中會發現,故事裡出現的第一次暴力事件正是在詩人失去水晶石後,從此暴力步步升級。這是否意味著失去真愛裝飾的博愛精神就會顯現出來本質的殘酷性呢?

聽說本片在國外上映時的口碑兩極化嚴重。看完影片後我覺得爭議應該不是在質量上,本片保持了達倫阿羅諾夫斯基一貫的高水準。所以,真正讓一大部分西方觀眾無法接受的應該就是這個離經叛道的主題表達吧。

從影片中表現的信息看,導致作者批判博愛精神的動機與當今西方發達國家的移民問題密不可分。影片後段,作為群像表現的侵佔者中,有明確台詞的不多,但其中就有中國人和阿拉伯人。而軍警與暴民對抗等象徵化的場景也明確指向了西歐的移民暴亂。

所以,作者在本片中的立場其實代表的是歐美髮達國家中的「沉默的大多數」。在明星、學者或政客等把持話語權的精英們宣揚人道主義拯救世界的同時,他們卻只想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願意人口素質參差不齊的移民來威脅他們原本安定的生活。在他們眼中,那些宣揚博愛精神的精英們就是不顧自家人安危的「詩人」吧。

這種分化在今年變得更加清晰,至少在美國是如此,他們分別代表了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因此,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特朗普的當選就是「母親」贏了「詩人」一回!

當然,上述是我試著解讀作者的思想,不代表本人的政治立場哈。


看了一下,以為是twist電影,結尾根本不twist。

第一觀感是崩潰的不過嘗試解讀了一下,這片子絕對好看。

女主人≈地球的意識

男人≈上帝

男訪客≈亞當

女房客≈夏娃

房子≈大自然

基本上就是講上帝造人,人類失控,地球毀滅自然。然後上帝再次創造新世界的死循環故事。

女人起初真愛深愛著男人。整個房子都是女人裝修,男人從來不管,女人從來都沒離開過房子(地球和自然的關係)。

來了訪客男,後來發現訪客男是男人的忠實讀者,訪客女後來也尾隨而至。(亞當夏娃由於上帝「降臨世界」)(男人的舊作為舊約)。

男女訪客違反男人規定闖入書房,女訪客好奇,動手打碎水晶(亞當夏娃破壞「規定」吃蘋果,也是夏娃先動手的)。

後來男人發飆,把男女訪客趕出書房,並且封閉書房(驅逐亞當夏娃出伊甸園)。

男人嘔吐的時候,肋部有傷痕(亞當的肋骨拿去做了夏娃)。

男女房客在女人的房內做*,(亞當夏娃以後學會啪啪啪)

後來自然就來了兒子了,然後為了繼承問題大打出手,然後其中一個打死了另一個(該隱打死了亞伯)。

後來男女訪客給兒子的懷念儀式居然還是在女人的房子里舉行的,而且還來了一堆奇怪的人,說好的悲痛懷念,變成了歡慶活動。由於不聽女人反覆提醒,一對2b客人做壞了水槽發了大水,男人又把這群人趕跑了。(大洪水毀滅人類)最後還是女主修理了房子。

故事到這裡告一段落,女人懷孕了,男人由於」訪客事件「啟發,有了新的作品,他把作品帶給出版商,出版商很開心。(上帝傳播新的教義,猜測,可以理解為新約)。

母親很不開心,他自己也在孕育生命,而且她和男人表示,咱家有你我孩子就挺好(上帝,自然,地球,和自然孕育的各種生物)

但是男人很好客,表示盛情難卻,要有更多的人訪問咱家(地球上人類要越來越了)。

的確,被男人新作吸引,後來粉絲越來越多,大批人跑到門口要求採訪,然後有人偷偷溜進屋子,而且難以控制。(地球上人真的越來越多了。)

女人起初還能控制,但是後來人群愈發難以控制,開始搶奪女人做的食物,甚至是拿走家裡的東西(人類越來越多,開始無度消耗地球資源。)

男人那邊,起初還是排隊簽名售書,後來人群情緒越發難以控制,變成狂熱的崇拜,甚至出現宗教儀式,男人往人群右眉上抹東西,再後來男人不做這事了,找個人替他做。(人類對上帝的崇拜越發難以控制,後來上帝的代言人教會出現,代為上帝授意。)。

後來人群失控,整間屋子陷入徹底的混亂,(地球上爆發各類戰爭,疾病)。

女人最終在書房臨盆,生下自己的孩子。(地球孕育的生物)卻被男人帶走給他的粉絲看,最後還不幸被搞死。(上帝把地球萬物」賜給人類」,人類卻最終「殺死」了各個物種。)

看著孩子不僅死去,更有甚者還被眾人分食(人類消耗生物的資源)。女人最終情緒徹底崩潰,她看見,牆裡面的「心臟」已經枯萎,死去…(大自然要死了)。

最終,女人點燃了地下室的燃油,引爆了整個房子,炸死了所有人。(地球大型災難,毀滅了整個自然生態圈,當然,還有人類)。

火災過後,女人苟延殘喘面目創遺(自然圈全滅的地球和火星差不多吧?)

最終,男人取出了女人的心,剝開心臟,裡面有一顆和當初訪客打碎的水晶一樣的另一顆水晶。男人把水晶放在書房廢墟,整間屋子恢復原貌,而另一個樣貌的女人,緩緩從床上蘇醒…(上帝再創自然一切重新輪迴,而地球也再次換了相貌)

註:無意冒犯任何宗教神靈,而且我的宗教知識很膚淺,說的不對請諒解。

注2:手機碼字,錯別字什麼的望海涵。

注3:沒有任何電影專業知識,只是看電影比較多。解讀方便也望包含。

注4:對女人的孩子,有的解讀是暗示耶穌:上帝把耶穌帶給人類,人類崇拜耶穌,但是耶穌也是死於人類之手。男人儀式代理人(教會)帶頭吃孩子(酒和麵包就是耶穌的血肉)。

注5:還是有些明顯但是不明白的地方:男訪客為什麼要吐心臟在馬桶里?女人老想掩蓋地毯下木板上的洞是什麼意思?女人吃的葯什麼意思?


在一個Friday Night看這樣一場壓抑而緊繃的電影,我覺得我也是非常心大——

最開始知道這部電影,是和外國小鮮肉聊天的時候聊到了喜歡的電影。他和我說他最近剛看了一部電影,非常震撼,說自己受到了極大的情緒衝擊,最後幾乎已經是哭了。從那時候開始就很好奇,不過由於大家母語都不是英語,最後交流的結果讓我覺得這部電影大概就是一個反映人性黑暗,殘忍現實的「敘事」電影。回去還專程查了一下豆瓣電影的簡介:

故事聚焦一對幸福的夫妻的美好生活,由於多名不速之客的到來而攪得天翻地覆,分崩離析。

心想,這不就是人情世故七七八八。於是,抱著在Friday Night放鬆一下的心情,應邀了周五的電影。事實證明,這部電影絕對不適合放鬆心情,如果你恰好心情不好,千萬不要看。(簡介描述的其實沒有問題,但表面的故事顯然低估了導演的野心)

電影一開始,我就處於全程懵逼的狀態。小鮮肉不斷和我說,"Tell me if you want to leave" 然後露出一臉"I told you so"的表情。看到中途,覺得這個隱喻怎麼這麼熟悉——Holy Bible!詩人不就是Creator么!那麼剩下的劇情幾乎是可以預見的了,心情也放鬆了一些。

導演的意圖非常明顯,隱喻幾乎是赤裸裸的呈現在你面前。可以說整部電影大約就是一首詩,而不是一個故事。每一個章節的啟示,轉承,衝突,爆發,再到平靜非常完整。長鏡頭加上大面積的特寫,營造出非常緊繃的氣氛。再加上人物完全就是一種象徵的存在,無名無姓,沒有任何背景介紹,大約沒有宗教背景的人剛開始看大約都會,「我到底在看什麼?」

然而,從「肋骨傷口」的提示開始,你會開始意識到導演的一些「小九九」。

大約覺得大表姐一直都是很強悍的風格,當她柔弱的說「They won"t listen」,並且表現出極度依賴詩人的時候,總有一種莫名的違和感。演技真的沒話說,眼神、語氣、肢體,幾乎可以說是沒有缺點的表演,但也只是表演了——這不是一部敘事電影,這是一部表演電影,於是演技的意義不是讓觀眾有代入感,而是讓觀眾抽離劇情本身,看演員表演。

電影前半程,我覺得除了「mother」之外的人都是insane的。電影后半程,我覺得所有人都是insane的。電影結尾,我覺得,這種insanity突然都說的通了。秩序、人性,從理性到瘋狂再到毀滅——這就是誕生之後的萬物發展規律。

很想提一點的是觀眾的反應,所有人的反應大約都可以用一個詞概括——荒謬。(Ridiculous)。尤其是mother說自己感受到懷孕的那一幕,乾笑出聲的人不少。這種不斷衍生的荒謬感,貫穿了整部電影。由此,這大約並不是一部觀影體驗很好的電影,但作為一首有著畫面的詩,似乎並沒有硬傷。


9.5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了

MTC均分86,爛番茄開局新鮮度100%


片子就不是為了拍什麼宗教的,那是為了影片上映後有解釋的障眼法,妥協而已。

連我這中國人沒看任何介紹,沒看任何評論,因為明星吸引進來的,直接看片子,看到最後,一直都在想怎麼美國現在會有這種反政治正確的「大片」了,不是說好萊塢全是白左控制了嗎?

這片子完全就是反政治正確的政治隱喻片,要不白左還炸什麼。


推薦閱讀:

《港囧》中都有哪些致敬香港電影的梗?
有哪些類似《致命魔術》《禁閉島》《孤島驚魂》這種懸疑電影?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要怎麼做才能改變命運?
如何評價電影《非誠勿擾》?
如何看待電影芳華?

TAG:宗教 | 影視評論 | 懸疑電影 | 詹妮弗·勞倫斯JenniferLawrence |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