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該不該做療程?
心理諮詢原則上有沒有療程諮詢——一次性付費5個或10個小時——這一說?去一家機構做心理諮詢,第一次做完後,助理過來跟我說做療程,這樣諮詢師會對諮詢有個安排和計劃,也為了防止訪客沒有動力脫落。後來我做療程的感受是,會陷入到病人的角色當中,沒有動用自己的力量解決自身問題的想法了。而且,第一次諮詢完就做療程,對諮詢師就不會去多加甄別。在這種設置下,我的諮詢沒有效果,後來做了轉介,諮詢師不適合我。還有,就是這邊機構的助理很喜歡在每次諮詢完後提出下次諮詢的時間。但我更習慣,我覺得在生活中有積累到一定的素材我自己主動預約過來。那麼,我想問的是,心理諮詢到底該不該有療程諮詢這個設置,怎樣的付費設置是好的?有沒有提前要求訪客給出下次諮詢時間的說法?謝謝
機構一般從營業與管理角度考慮,希望來訪者預付一定量的諮詢費。個人執業的諮詢師多數收取當次費用或每月月結諮詢費。心理諮詢的基本設置(如穩定的時間、頻次、地點、付費)是諮詢能夠有效的前提保障。所以在首次諮詢時或評估(一般用4次左右時間)結束後約定每周固定的時間與頻次,如需調整頻次或結束,也需要花些時間來討論此行為背後的情緒、需求、衝突與動機。
多謝邀請回答。我個人的觀點是沒有療程之說,但是需要有固定的設置,尤其是在動力取向的治療中,往往需要去設定每周2-5次的諮詢時間設置,固定時間。對於人格水平比較低的人,本身穩定地設置就起到了治療的作用,尤其是科恩伯格說額邊緣結構的患者,尤其是如此,他們的生活是激起跌宕起伏的,穩定地設置,會給他們帶來安全感和穩定感。
但是談到療程其實是可有可無的,除了商業目的之外,療程起不到太多好的作用,會讓來訪者感到被控制和算計了。
但是如果一定要有療程的話,這個設置本身激起來訪者的情緒,然後去討論也許會成為一個契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資料暴露出來,但是如果在沒有建立好關係之前,諮詢師可能根本沒有機會去討論這種負面的情緒和情感。像上面說的,部分說到療程會帶來責任的轉移,對諮詢更是弊大於利。每次在一個諮詢的最後,我也要和來訪者談下次預約的時間問題,這是為了更好地規劃和安排諮詢師的時間。畢竟,一個小時只能約一個。
但是,從諮詢的設置來說,要不要做療程?這就是諮詢師自己的安排了。不可否定的是,諮詢是有個進程的,改變也是有進程的。在我看來,近似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雖然中間可能倒退,但總的來說,是前進的。如果諮詢了一段時間發現仍然沒有任何進展,那可能就需要轉介或督導了。
從諮詢的進程上來說(我確實在極力避免用療程這個詞),諮詢師心裡還是需要有個譜的,對於離諮詢目標還有多遠心裡有個譜。而來訪者的脫落問題,也是無法完全避免的,因此諮詢師可以把每次諮詢都當做來訪者最後一次到來,以便讓這一次的諮詢發揮更大的作用。諮詢方案 (用何方法,計劃幾次,每次什麼內容等等) 這種類似諮詢療程性質的東西,在最初可能有方向的作用,但隨著諮詢的進行,更大的可能是隨之調整和改變。所以,由於心理諮詢的特殊性,這種計劃有點"然並卵"的結果。
更多的,可能是給諮詢公司準備的。首先能感到你對設置的困惑,對設置是否是正確的而產生疑問。
關於療程,我們大致可以把它劃為設置一類。
心理諮詢中的設置是不同的。比如DIT動力人際關係治療,只能做16次,而且一開始就會將時間設定好,當然這一切都是在與來訪者商討中完成的。不是單方面的。來訪者可以不選擇這種方案。或許來訪者會選擇更長程的,那麼,關於精神分析動力性的治療,有設為先付錢的,也有設為月結的,每周一次,無論來不來都要付費,如果諮詢師忘記了,諮詢師也需要賠償來訪者。其實這都是雙向的規則。
設置是為了理解我們內心中的需要。也許我們可以嘗試著去與諮詢師討論自己對設置的看法。具體情況具體而定。唯一的原則是,不管如何設置,都是要以對治療有利為目的。
我打算介紹一下,我所知道的心理諮詢的設置。
不過先直接回答提問者的問題。①心理諮詢原則上有沒有療程諮詢——一次性付費5個或10個小時——這一說?
答:確切的說,沒有用「療程」這個用語。但是CBT流派(認知行為療法)是會有一個結構和治療的程序之類的,下面我會介紹。至於一次性付費5-10個小時——一般是沒有,通常是每次諮詢後付費當次的。不過一次性付費幾次的,也是可以的。主要是看諮詢師和來訪者的協商。
怎麼付費,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話題,這裡會讓咨訪雙方都更了解彼此,在心理動力學取向或者精神分析取向的諮詢師那裡,更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其實只要不是強制性的,或者過度「推銷」,機構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保證來訪者下面幾次都來也可以理解。
但從來訪者的利益來看,我是希望:在確定信任某個諮詢師之後,再決定一次性付費。
如果太早提前付費,在諮詢的前十次就這麼做,那麼必須是可以退費的。否則有坑人的嫌疑。如果只是推薦,不是強制的,那麼或許我們可以考慮一下——為什麼自己對這個這麼反感?②心理諮詢到底該不該有療程諮詢這個設置,怎樣的付費設置是好的?
答:該不該有療程諮詢這個設置,我想是很難說的。這得在我們總覽心理諮詢的過去和現在後,才可能說得清楚的。怎麼樣的付費設置是好的?我想,每個來訪者的情況是不同的。
我個人觀點是——諮詢的設置和付費設置,都應該考慮能否給來訪者帶來更多穩定、自主積極改變的可能;以這個標準去考慮。③有沒有提前要求訪客給出下次諮詢時間的說法?
答:有。蠻常見的。一般是協商每周固定一個時間,每周1~3次,每次都是固定時間。如果沒有特別說明,那麼就默認是之前約定的時間。心理動力學取向和精神分析取向的諮詢師,可能會最多每周見三次。CBT流派的,一般是每周一次。
提前商量一個固定的時間,那是必須的。時間固定後,如果有事來不了,要取消或者改時間,提前一兩天通知對方,那也是必須的。——————————分割線————————————
首先放兩個有關的連接
楊帆《情緒障礙的統一治療方案(上)》劉興華《情緒障礙的統一治療方案(下)》這兩個連接是情緒障礙跨診斷治療(簡稱UP)的介紹,劉興華老師是我現在的碩士導師。從這兩個鏈接里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UP的治療是有很明顯的結構和設置的。
這種明顯的結構和設置意味著——它更方便操作化,更加具有指導性,會明確的指出每一部分應該做什麼——這顯然是稱為「療程」的基礎。但它依然不能稱之為,是有「療程」的。因為心理障礙或精神障礙,它不像大多數身體疾病那樣簡單。事實上,許多心理諮詢和治療的書籍里,無論是哪個流派,或多或少都會強調一個諮詢里的不同階段。
而這些階段並不是完全涇渭分明的,有些時候還會發生「倒退」。——如楊帆老師在那篇文章里說的,當來訪者動力不足的時候,是要重新再做一些喚醒動機和希望的工作的。——————————分割線—————————————
下面以對焦慮障礙或特殊恐懼症的CBT治療為例,簡單介紹一下諮詢或治療的結構。
(好久沒複習,根據記憶來,如果錯誤請同行同學和前輩指正。)假設——我們現在遇見了一個對蛇有特殊恐懼的來訪者。大致上,CBT的治療或諮詢結構如下①心理教育和咨訪關係建立這部分包括要做——- 傾聽來訪者的主觀感受,對其共情。
- 回答來訪者對治療疑問,增加來訪者的信心和掌控感。
- 商量並約定固定的治療時間和付費方式(也有可能是機構的其他工作人員做這個工作)。
- 向來訪者解釋有關的心理學知識,讓其認識到自己的癥狀的產生和持續的原因(重點,心理教育),也是建立信心和穩定可控的感覺。
- 向來訪者解釋接下來要做的治療或諮詢使用什麼方法(此處是暴露療法)
- 在前一部分的基礎上,評估來訪者是否達到診斷標準,一般會使用量表看分數作為參考。
- 讓來訪者自己給自己的恐懼水平打分。比如:談論「蛇」這個詞的時候,恐懼水平是1份;看到蛇在圖片里恐懼水平3分,看見蛇在視頻里恐懼水平5分,看見真的蛇在X米之外恐懼水平7-8分,碰觸到一條活生生的蛇恐懼水平10分(滿分)。當然,也有很多更細緻的評分是1-100。因為還有很多可能,比如玩具蛇啊、某種造型的蛇是否更可怕、視頻里的蛇是特寫還是遠景等等。
- 告訴來訪者他的診斷結果,和來訪者討論對此的感受。
- 諮詢師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致判斷需要幾次的諮詢或治療。同事也會考慮來訪者的主觀意願,尊重來訪者的計劃。
- 再次和來訪者解釋暴露治療的方法和原理。
- 根據前一步的評估和來訪者主觀評分,一般從等級低的恐懼水平開始——比如先談論蛇,或者先看蛇的照片。
- 等到來訪者對某個等級的暴露,已經沒有很大的恐懼了的時候,進行下一個等級的暴露。
- 暴露治療要求來訪者和刺激物(圖片、視頻、籠子里的蛇)待在一起,不迴避,體驗恐懼的感覺,直到恐懼情緒自然的下降。
- 過程里一般要保持對來訪者的支持和共情,另其有動力進行暴露,而不是被嚇跑。
- 和來訪者討論整個治療或諮詢帶來的感受。
- 討論以後如果在某某場景下如果感到恐懼了,會怎麼辦。
- 可能布置一些家庭作業。(比如,治療結束後每隔幾天再看看蛇的視頻)
一般特殊恐懼症的治療或諮詢,是16~20次之內的,每次一個小時。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來,整個過程中有些要素是一直貫穿的。只是每個部分側重不同。在進行正式的暴露之前,其實來訪者討論他的癥狀和回憶,已經是一個輕微的暴露了。而在暴露進行中或進行後,也有心理教育和解釋的部分。對來訪者的尊重和傾聽共情,則是一直需要的。(很多時候難點在於——你既要聽他說,又要保持原先對治療進度的計劃。對方害怕進行暴露,有矛盾的心態,則要和他一起處理。)對特殊恐懼症的治療之所以可以有很強的結構,是因為它相對簡單一些,而且很容易用認知行為的理論去解釋。
其他心理障礙或者一些達不到診斷標準,則很難有一個非常固定的結構和流程。比如說——我總是覺得悶悶不樂,我拖延,我人際關係不理想,我覺得很多事情都沒有興緻。
注意,這些描述都不像「我很害怕蛇」那麼明顯。蛇是確定的,大家都知道。害怕的感覺也很確定。但是即便如此,依舊要評定害怕的具體程度、討論是不是害怕某種蛇更多呢?所以,大家可以想見,在「悶悶不樂」「拖延」「人際關係」等描述下,會有更多的對應事件和感受。我們需要去澄清和理解。所以很多時候諮詢師需要根據眼前的人,去和他一起探索出一個「治療」或「諮詢」的方式——也就是私人訂製。
這也是為什麼這一行特別需要經驗和培訓,同時還要諮詢師本身人格成熟、開放而靈活。——————————分割線————————————
回到問題——心理諮詢該不該做療程?答:如果可以做成療程,有很明顯的步驟,而且實驗證明有效(隨機對照),那麼顯然是一件好事。也是很多想讓心理學更加科學化的人心裡的希望。現實是,一些癥狀和心理障礙,是可以通過有結構的,很固定的治療方法,去幫助到來訪者的。但即便是這一些,也遠遠沒有像吃藥那樣明顯簡單——每天幾次、幾片,吃多久保證能多好,或者保證有什麼改善、大概有什麼副作用都比較清楚——沒有這麼清晰。事實上,服藥對身體疾病的效果,不同疾病情況也不一樣,同樣是比較複雜的。這裡只是相對而言——相對而言心理治療和諮詢,不如對身體的疾病治療那麼清晰明顯。
我的態度是:如果一個療法對你有效,那就好。如果實驗證明他對大多數人有效,可是對你無效,那就是無效。這時候,我們必須有其他路子可走。
如果CBT對你無效,可以試試看心理動力學治療、精神分析、家庭治療。或者反過來,發現家庭治療、心理動力學治療等療法對自己幫助不大,那就做做CBT試試看。
說到底,人都是複雜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我們有更多的方法和選擇,那就才有可能幫助更多人。
——————————分割線——————————
簡單說一下歷史。在弗洛伊德的時代,他做治療是比較「隨意」的。比如在他家客廳做、一次做好幾個小時、似乎沒有每周固定的時間等等。
但是後來伴隨著美國的崛起,美國心理學界開始有了固定的時間和設置,並且也有很多理論和實際經驗反應——有固定時間地點設置,對諮詢更有幫助。當然也是時代背景——時間就是金錢,講究結構和效率的商業社會背景。
這點感興趣可以自己搜搜看看。重要的是明白,每個設置背後都有它的考慮和背景。哪些對自己有利,更適合自己變得更幸福、主動呢?站在動力學的角度,我認為是有療程的,也有諮詢目標。但,請留意,這是諮詢師和來訪者共同制訂的,並且需要兩個人一起去努力的。作為機構,從經營角度考慮當然希望來訪者(或者對機構來說是客戶)能一次性多支付點費用,可以幫助他們收取資金,也方便財務入賬。從諮詢角度看,一次次收費更好,能激發來訪者自身的動力(不是一次性付清,一次性付清有點制度綁架,不一定利於諮詢)。在時間的制定上,我也更傾向於讓來訪者自己做主,當然臨時更改是有一定設置的,必須在一定時間內通知我。
所有的制度,不是為了去約束,而是為了了解打破制度的意義。機構的助理當然不是諮詢師,不會明白(可能不少諮詢師都不明白,死守制度,不知道去分析,不喜勿噴)。按照武漢忠德的說法 短期療程30次以內 長期幾年都有 每次做完付每次的款 可隨時中止或更換諮詢師 但要和現諮詢師溝通 。
心理諮詢應該是按照來訪者自己的意願進行的,一般是按次收費的,諮詢首先就是需要來訪者有解決問題的意願,而且諮詢只是幫助來訪者改善認知,解決問題的主體還應該是來訪者本身,這種捆綁消費個人是不建議的,但是如果來訪者自己要求可以另當別論了。
如果CBT的話……不能說是療程但是類似……但是……療程的療……傾向於精神障礙……精神障礙的話應該有精神科醫生確診……
心理諮詢也像中西醫一樣有療程一說?
「上海很著名的機構?」請給出機構名和人名。
推薦閱讀:
※你有什麼奇葩的心理諮詢經歷?
※為什麼心理諮詢對我的效果不佳?
※近年來,我國在規範心理諮詢、治療行業上出台過哪些相關法律政策?起到的效果如何?
※心理諮詢無法敞開心扉怎麼辦?
※我在多次諮詢後覺得沒有效果,我應該如何處理(上次我說覺得焦慮........心理師說我羞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