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中國沒有類似於美國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的舞台劇街區?


這個問題得去問有關部門


謝謝邀請。

政策,市場,人才儲備,劇目質量/數量,大眾基礎,硬體設施,運營體系等方面均遠未成熟。


剛剛在Phil評論里評論了,搬出來抒發。

國人對於這種的文化需求少,現在的藝術創作都成為了快消品,大多數只需要圖一樂呵,而且現在媒體那麼廣泛,什麼都有,更無法有那樣的戲劇院。

國人對於「劇」的概念認知還是少,少太多了。大多數的人都會把音樂劇這種形式認定為簡單的「歌曲配套演戲」。普通人這麼認為也就算了,許多所謂戲劇導演也在腦子裡根生地固的這麼認為。

在北京口口聲聲弄說自己做音樂劇的,有挺多,弄出來或者說提說概念後,真正是個音樂劇的,寥寥幾人。

音樂劇的音樂東拼西湊出來的,劇情別提了,這就叫音樂劇??

很多投資商也因為投入這個沒有回報,也沒人願意再往裡跳。

這是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

大多因為利益,都糊弄鬼。

歸根結底沒有形成一種藝術創作風氣。

文化需求也沒達到那境界。

你看哪哪都有酒吧一條街,這風氣先學到了。

這也是沒有發展出類似於西區或者百老匯的某個原因了吧。


我首先還是要堅持:沒有「舞台劇」這個概念。

其次,百老匯和西區的形成,「天然」的作用更大,尤其是在沒有什麼來自政府的文化管制的地區容易形成。天朝劇院絕大多數都是政府管的,而政府裡面又分各種派別,城東造一個,城西一看你有我也要有,城郊某個部委大院一看,憑什麼你們有我就沒有?...於是就一個一個分散地分布著了。

實際上上海早先是有類似這樣的區域的,但是後來「建國」後,改的改,拆的拆,也就逐漸沒了群集效應了。

補充於2016年3月19日上午9點40分左右:

今天凌晨邊幹活邊回的,說的簡單了。這裡補充一下。

形成這種「街區」性質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由

--估計有人要說:你瞧這個Phil,又開始黑土共了...

--要是你真的只會這麼想,請在這裡打住,然後進行惡意摺疊好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至少你要滿足兩個必需的條件,才能形成這樣的街區。

第一個就是相當規模的自由流動的人口,因為人口自由流動,才可能在流動過程中,出現地理位置上的集群現象,然後才能引發商家在人口集中地區,開設各種服務類業務,比如餐飲、零售、休閑以及娛樂。

第二個就是最大限度允許自由經營的體制,因為只有體制對經營內容和範圍的限度儘可能大,商家才有可能為已經比較集中的人群提供儘可能多樣的服務,比如有米其林餐廳,也有快餐小攤,有百貨商場,也有煙雜小鋪,有高檔髮廊,也有街邊剃頭挑子,有輝煌的大劇場,也有咖啡館裡小舞台的表演...

然後這兩個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循環推動:大量的人口促進了該地區服務類行業的發展,使得服務行業機構設施以及服務內容在市場效應下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反過來豐富多樣的機構和內容,又促使本來不知道這裡的各個消費層次的人們越來越願意來這裡聚集消費。

但是天朝過去幾十年,不是這樣的!

在一些從國民黨手中接收的全國乃至區域性的大城市,當時還有這樣的自然形成的街區集市存在,比如上海的黃浦靜安(都是老的區劃,不是現在合併後的)這兩個小型市區,因為有大量的自由流動人口存在,而且歷史上也是相對自由經營的區域,所以形成了以美琪、中國大戲院、百樂門、大光明等為各類特色的影劇院鏈條,成為當時上海娛樂活動的中心。所以當時南京路沿線,從靜安寺到外灘之間約莫5公里的路段,可以算是小型的「百老匯」一條街。

但是1950年代以後,人口流動逐漸被固化,最嚴重的時候,不僅是城鄉之間的流動,連城內流動也相對停滯。每個人都必須掛靠附屬於一個單位,否則就是無業游民,沒有收入,更沒有資格參與任何社會活動,包括娛樂。久而久之,娛樂活動就開始形成以單位為中心的一種生活方式了,比如:

  1. 在一些近郊遠郊,由於公共交通不太方便,而且很多單位提供宿舍甚至是大院式居住條件,於是單位開始建造影劇院,來滿足自己單位及周邊的文化娛樂生活。
  2. 在一些二三線城市,大型國營單位本來就是當地民生經濟的支柱,所以更是形成以單位為中心的社會生活圈子,包括餐飲購物和娛樂。
  3. 在上海北京這樣原有自由流動人口的大都市,由於居民收入普遍維持一個剛夠溫飽的水平,加上物資供應一直緊俏,需要大量票證,所以人們的日常娛樂生活受到物質上的限制,同時,被納入政府體系的影劇院,也開始以團體包銷的方式,向單位提供大量演出和電影票,然後由工會或者各級組織,或者發放,或者轉銷給單位員工,逐漸形成了單位員工很少自己購票,基本上等單位「發票子」的現象,再加上當時文化娛樂內容少的可憐,一部革命戰爭片大家可以翻來覆去看個五六年。

這樣幾十年下來,即使後來改開了,人口流動以及內容和經營方式獲得一定限度內的鬆綁,人群也不是馬上就恢復了之前的景象,而是依然隨著慣性,繼續保持著一定的禁錮時期的娛樂習慣,直到後來出現了VCD、KTV這種可以讓人們真正自娛自樂的形式,當然這是後話,這裡不表了。

所以我朝為什麼缺乏(嚴格來說不是「沒有」)百老匯和西區這樣的集群式劇院街區,就是這樣的歷史變遷帶來的影響。

補充於2017年12月25日上午8點33分左右:

這條寫的這麼仔細的評論,必須要認真回復:

其實資料有,只是零星雜碎或者在人身上,需要時間罷了。有心研究的話,還是能找到一些的。研究了京劇的興衰起落,大概就能知道,為什麼在中國暫時出現不了什麼百老匯之類的街區了。北京大概元明時期就有專門演出雜戲的地點了,大概是在東四一代。清代對內城管制加強,漢人遷出,所以在前門外形成了當時所謂的京戲演出集散地。即所謂勾柵衚衕那一帶,這一代也一直沿襲到了民國時期,形成了北京的第一個京戲演出的集散點、比如第一舞台、開明戲院等。但是在天橋這一帶,治安尤其是火災很多。後來三十年代就在現長安街沿線,出現了其它的著名戲院,比如現在的西單劇場等等,原來的天橋一帶演出區也就被分化了。再到了四十年代中後期,出於各種原因,天橋一帶的京戲演出集散地就更不突出了。為什麼49年後政府要有拆遷,一來是為了滿足所謂大城市裡各個區縣人民的日常文娛生活需要,而不是為了贏利,當下北京的戲院與劇場分布其實還是比較合理的。其實你所謂的自由流動人口並非形成這種集散區的必需,必需是中國有這樣需求。現在中國的這樣強烈的音樂劇市場需求嗎?沒有!這是根本原因。如果有的話,像卡拉OK一條街,舞廳一條街,早三十多年前就形成了。可能你出生晚,或者是台灣人,不太了解。

謝謝提供這些信息,不過京劇的起源和發展註定了京劇並不具有中國戲曲「市場發展」的代表性,正是因為你說的這些官府朝廷對老百姓私生活領域的強制性干涉,使得「市場」沒有起到真正調節供需的作用,這是我為什麼說「京劇的市場發展」和這個主題沒關係的願意之一。

至於北京如今戲院和劇場的分布,我不是北京人,所以我自己沒有結論,但是我常去的天橋藝術中心,就是被很多人抱怨特別遠交通挺不方便的,這可還是在你說的最早形成的集散地這裡了。其餘的比如我今晚應邀去看演出的二十一世紀劇院也是被我認識的很多北京當地觀眾抱怨不方便的。所以顯然還是有不少人(我隨機至少知道有十來號人吧)跟你的觀點不一致。

「中國有這樣需求」這句話不知所云,就不回應了。

「如果有的話,像卡拉OK一條街,舞廳一條街,早三十多年前就形成了。」可是你自己都說了政府在通過行政命令來干涉這種「群聚效應」的形成,所以很多地方,尤其是政府行政干涉強烈的地方,當然形成不起來...

但是有些地方,真的有卡拉OK一條街,舞廳一條街,現在還有:蘇州你去過么?閶門附近有條小街道,叫「吳趨坊」,有機會可以去逛一下。然後在Google上搜索一下「卡拉OK一條街」,也能搜到國內一些城市曾經有這樣行業聚集地,但是最後被當地政府衝擊或者改造掉的新聞資料,這裡就不贅述了。因此顯然不少地方是有這樣的需求的,只是就像你自己說的那樣,政府不斷在干預之中,導致無法長期存在。

最後還是想提醒你一下:既然你對調查研究十分看重,那麼建議你在對一個知友的背景下判斷的時候,也做一些調查研究。如果你做了,就不會誤以為我是什麼「台灣人」以及「出生晚」了。

--當然,我那麼多回答,你要真的去認真調查研究,難度不低的,就像你說的第一句話一樣。


謝邀!

戲劇的市場化程度還不高,沒有形成自由的競爭機制。


除了紐約倫敦,世界上還有哪些城市有?


我們有天橋~

音樂劇看得人太少了所以肯定不能形成規模,類似形式我只能想起清朝時的北京天橋,雜耍唱戲一條街…


沒有這個需求和習慣。如果有這樣需求的,遲早會形成。


有啊,各地酒吧一條街啊


天朝的主流演藝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大型歌舞表演幾乎全是體制內的那套東西,講紅色的,講政治訴求的,而真正老百姓愛看的東西又難登大雅之堂。文化這東西吧管的太多了肯定是沒有活力的,更何況如果當成一個宣傳工具,那就沒有前途了。


推薦閱讀:

外語不好的情況下,有什麼辦法讓自己儘可能多的欣賞到歌劇的魅力?
在中國歌劇為何不受歡迎?
歌劇、音樂劇、舞台劇中,有沒有多媒體應用比較出彩的劇目?
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有哪些不錯的版本推薦?
為什麼中國達人秀之類的節目很少有人唱京劇,而英美達人秀唱歌劇往往催人淚下?

TAG:歌劇 | 舞台劇 | 百老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