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哪些書上沒有的歷史地圖?
對於歷史地圖這一塊沒有特別留心。但14年經手了一本民國時期的手繪地圖冊,感覺是很有意思的資料,特意把每一頁的圖都拍下來了。
這幅地圖冊名為《中國地理險要圖》,線裝本,一共八頁,用墨筆和彩筆分別畫出上海略圖、蘇安浙三省略圖、長江口附近詳圖、長江河流灌域略圖、江西湖南兩省略圖、湖北省略圖、四川省略圖、雲南省這八幅地圖。作者名為蔭亭,書法非常好。這本地圖冊子是14年在北京報國寺一個賣舊書的攤子上翻到的,一起的還有兩本署名「蔭亭」的筆記,一本歷史筆記,一本生物筆記,可見這副地圖的作者應當是當時在北平讀書的學生。這本冊子很快被人買走了,後來看這人在網上再發這本地圖,便標註為黃曾樾(字蔭亭)於抗戰時繪製的,胡亂附會,比較可笑。
至於一位讀書的學生,為什麼要繪製這種軍用的地理險要圖呢?緣由當時中國的知識青年,心中大多有一份救國圖強的志氣,有一種隨時準備投身軍旅、抗禦外侮的自覺。這本地圖冊子,大概也是承載著這位名叫「蔭亭」的前輩心中那份報國夢想吧。看到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地圖愛好者,忍不住來怒答一發。
下面發圖(圖多且大,流量慎入)
1、支那現勢地圖
2、清國上海全圖
這也是日本人畫的,日本上海領事官品川忠道在明治六年(1874年)所繪製的上海地圖,圖中所表現的是1866年上海的形勢。3、京漢鐵路圖
4、中華民國公路全圖
1941年,軍事委員軍令部繪製。看這可憐的一點公路里程……5、豫冀魯三省黃河圖(之一)
這是1936年2月,由全國經濟委員會水利處繪製的《豫冀魯三省黃河圖》,全圖一共14張地圖,這是第一張,鄭州附近的黃河。在圖中隨處可見的「××年決口處」顯示出黃河之暴虐。花園口也在此圖中,只是這是1936年,2年後的1938年,常公將在這裡上演洪水滔天的荒誕劇。6、豫冀魯三省黃河圖(之四)
7、晉冀魯豫邊區分區詳解地圖(之一)
這是1947年民主出版社出版的《晉冀魯豫邊區詳解地圖》,當時晉冀魯豫邊區共分為4個行署,1個行政委員會,25個專署,207個縣,以及一個邯鄲直屬市。這套地圖一共29張地圖,對全邊區進行詳細描述。這是第一張,為邊區總圖,以及邯鄲直屬市地圖。8、晉冀魯豫邊區分區詳解地圖(之二)
9、甘肅省縣總分圖(之一)
1934年繪製甘肅地圖,全套地圖83張,全部單色手繪,除全省總圖外,每縣都繪製地圖,此外還附有青海和阿拉善額濟納地圖。這是全省總圖。10、甘肅省縣總分圖(之十九)
1934年的我大天水。這幅地圖的解析度比總圖好了很多,圖中有等高線和標高,詳細到每一個村莊,作為一個天水人,看著裡面熟悉的地名,感到歷史和現實在這一刻交匯。11、重慶租界商埠圖
==============3月2日中午更新四張=============
12、琉球三省三十六島圖這張圖是日本江戶時期著名政治學者林子平所繪,表現的是琉球國的情況。這張圖中不但描繪了琉球的各個島嶼,更引人矚目的是其中繪出了釣魚島列島,而且其中釣魚島諸島的著色和琉球不同,顯示釣魚島不屬於琉球。——這點現在經常被中國學者拿來作為證明釣魚島自古以來屬於中國的證據。13、最新北京市街地圖
14、最新首都城市全圖
這是1928年,國民政府剛定都南京不久,所繪製的南京城市地圖,也是相當細緻。====================================
先到這裡,以後有時間繼續更新。
所有的圖都很大,由於受顯示器大小的影響,在知乎上瀏覽時,圖不能原尺寸顯示。如需查看大圖時,點右鍵另存為,存到電腦上就可以看了。來吧,多圖慎點!
1.一戰戰事分布圖
2.一戰時歐洲宣傳圖
3.以一個德國人的視角看一戰
4.一戰前非洲各國領土分布
5.一戰前歐洲各國領土分布
6.一戰後歐洲各國領土變化
7.一戰後歐洲各國食物短缺狀況
8.巴比倫世界地圖9.埃拉托色尼(前276年-前194年)10.英國歷史圖11.義大利歷史圖12.4000年歷史文化流程地圖本文來自於我團作者智先生的個人公號「關於非洲的那些事兒」,歡迎大家關注。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初版了一本小學字典——《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那個時候的小學生們,就從這本書里了解世界和人生。今天讀來,還是開卷有益。
他們眼中,能夠看到岌岌可危的亞洲和列強瓜分的非洲。
岌岌可危的亞洲——「亞細亞,安息之長者也,本土耳其地。歐人東來,凡地之在其東者,皆謂亞細亞,遂以名洲。」
原來亞洲名稱的由來,是歐洲人向東殖民擴張過程中,將安息古國、土耳其領土以東的地方均稱為「亞細亞」。
——「亞細亞在五洲中為最大,三面環海,西接歐羅巴,以烏拉嶺、烏拉河及高加索山為界,綜其方積約千七百萬五千英里。」
當時亞洲的劃分,是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和高加索山為界,面積17,005,000平方英里。這裡的面積單位用的是英制,說明當時歐洲人已有勘察數據傳入我國。
——「為國五,曰大清,曰日本、曰高麗、曰暹羅、曰波斯。又尼泊爾及布魯克巴,亦稱自主半主者四,曰安南,曰愛烏罕,曰俾路支,曰阿拉伯。俄屬之布哈爾亦尚存虛名。其他若印度、若緬甸、若西比利阿、若中亞細亞諸回部,皆夷為屬地矣。全洲人口約七萬四千六百萬,開闢最早,夙以文化甲五洲。」
當時亞洲各國分為三類:主權國家(清、日本、高麗、暹羅、波斯),半殖民地(尼泊爾和不丹區域的安南、愛烏罕、俾路支和阿拉伯),殖民地(布哈爾、印度、緬甸、西比利阿等)。
註:高麗即朝鮮半島,暹羅即泰國,波斯即伊朗,布嚕克巴即不丹,安南即越南,愛烏罕即阿富汗,俾路支即巴基斯坦,布哈爾在今塔吉克一帶。
——「近百年,俄雄於北,英競於南,法據安南,德意亦覬覦其側。喧賓奪主之勢,駸駸盛矣。」
這一段話今天讀來,仍然能感受到當時知識分子內心對列強侵擾、國朝堪憂的痛惜和擔心。
清國——清國:「大清者我,朝有天下之號也。土地之廣,亞於俄英。人民之眾,冠於列國。同屬之地,中為二十二省,北為內外蒙古,西為青海西藏,物產殷阜,尤全球所艷稱。」
當時鴉片戰爭已過,甲午戰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漸起。此段不忍淬讀。
東亞——日本:「倭,古稱大和,亦做倭。地凡四島,分為八道。咸同間,以庫頁易俄之千島,繼滅琉球。光緒甲午,復得台澎,南北延長蓋七千餘里。其地物產充牣,工商並興。昔為蕞爾之島邦,今則駸駸乎強國矣。其都城曰東京,舊都曰西京。」
這是甲午中日海戰之後,中國人對日本的記述。眼看著這個小島國迅速崛起,並虎視眈眈,其中心情非常複雜。
——朝鮮半島:「韓,高麗古辰韓弁韓馬韓三國之地,故稱三韓,世臣我。光緒甲午,始稱自主。然俄瞰其北,日本迫其東,大權盡失,而民氣又不克振拔,初無自全之術也。」
還記得日犯高麗,高麗使臣跪在午門,把頭都磕出血了,乞求清政府出兵拯救,無果。一個自身難保的孱弱政府,又怎麼保護自己的屬國?
東南亞——泰國:「暹羅,本位暹興、羅斛二國,後合稱暹羅。土壤膏腴,產米最著。咸同以前,常入貢於我朝。自英滅緬甸,法據安南,強鄰四逼,境土日削。然勵精圖治,觕有規模。所以支柱其間者,非偶然也。」
能看出來,晚清的知識分子對於能夠自強以抗列強的泰國,心中還是存有一份尊敬和羨慕。
——越南:「安南,古越裳國,故亦稱越南。唐之時,設安南都護府於此,遂為國名。其地毗連滇、粵,歷世內附,職貢無愆。光緒甲申,始為法據。雖宗社未墟,而王僅主祭。外交內政,皆法人主持之。其古都曰順化府。」
從中可知,越南從清國的附屬國淪為法國殖民地後,法國人並未滅其王族,依然讓其主持祭祀,作為精神象徵。越南作為法國殖民地,至今仍然深受影響。
南亞——緬甸:「緬甸,故國在暹羅西,昔亦臣屬我朝,十年一貢。道光中興,失其南境於英。光緒十一年,英人滅之,而代其貢。東北有南掌一國,英與法瓜分之。比來開築鐵路,轄境直接我滇、疆。而西南自此多事矣。」
清朝時國人就明白緬甸對我國的戰略意義,英法在緬甸修鐵路後更方便進犯我國。想想今天的中緬鐵路,才真正開始有戰略縱深啊。
——印度:「古稱天竺,佛教所自出也。開化之早,亞於埃及,屢經變亂。康熙初,英人來,占其沿海各地,稍稍蠹食。至咸豐八年而盡滅之。今其境內,鐵路交通,商務日盛,鴉片棉紗,為其大宗。事由英人主持,印民則為奴隸矣。」
當時國人視印度為類似國度,文明古國而又淪為殖民地,同時非常清楚其殖民經濟的興盛與國民的奴化並存,內心對自身命運是十分擔心的。
——阿富汗:「亦作愛烏罕。國朝初定新疆,亦在朝貢之列。英人既滅印度,漸侵蝕之。光緒四年,抗英而敗。英人戍以兵,遂為歸英保護之國。都會於喀布爾。北與俄屬布哈爾接境,蓋各為英俄間之屏障也。」
阿富汗歷來地勢險要,為列強控制南亞必爭之地,當時即為英俄的屏障,此後也難逃俄、美輪番控制的命運。
——巴基斯坦:「俾路支,在阿富汗南境,山多地脊。初屬印度,繼屬愛烏罕。二國既衰,遂為英之屬國。都會開來脫。其北境有地曰辟興,連愛烏罕之東南境,別為英之屬地,曰英屬俾路支。」
如今,巴基斯坦可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若能成為中國聯通印度洋的通道,則瓜達爾港可帶動這一「山多地脊」的國家富裕起來吧。
西亞——伊朗:「波斯,回部大國也。北濱裏海,東與阿富汗、俾路支接壤。物產殷盛,古號富強。近百年間,俄逼其北,英窺其東,勢已岌岌不支矣。都城曰德黑拉。」
俄羅斯與伊朗的關係歷史悠久,這一西亞古國在歐洲興起時也不免被侵擾分割的命運。
——阿拉伯:「古稱天方,回教所自出也。中境沙漠不毛,而迆西則為上古著名之地。回教盛時,兵力四及,群奉職貢。迆其既衰,遂屬土耳其。沿海之地,為土耳其屬地者二,屬英者一。東北一隅,則各自別為部。」
中東古國,也曾興盛一時,在工業化時代又憑藉石油富甲天下。伊斯蘭文明、重要的地緣位置和石油資源,至今仍然在發揮全球性影響。
——土耳其:「地跨兩洲,而都城在兩洲間之海峽上。形勢險要,扼黑海之咽喉。比來番薯多叛,日以削弱,賴歐洲諸國保持之,尚不至於為俄所並。其亞洲屬地中有西里阿部,為耶穌故里,西人稱聖地,蓋諸教所自起也。」
歐洲列強在當時就對土耳其施加影響,既有地緣政治因素,也有宗教文化因素。土、俄關係在今天又成為世界的亮點。
列強瓜分的非洲——「阿非利加洲,四圍濱海,唯東北隅連一線於亞洲,今法人鑿為蘇伊士河是也。全洲一千二百萬英方里。」
——「埃及開化最早,迆南地當赤道,炎熇荒陋,歐洲群雄競割裂之。其粗足自立者,曰摩洛哥,曰特蘭斯伐耳,曰奧蘭治。其受人保護而自理內政者,曰康果,曰埃及,曰的黎波里,曰阿比西尼亞阿。康果歸比利時保護,阿比西尼阿歸義大利保護。康果近與我朝立約通商,亦稱自立。然以上諸國之執政者,皆非非洲土人也。其他諸部,則均已夷為奴隸。全洲人口約一萬三千萬。」
可以看多,當時中國對於非洲的了解非常欠缺,只知道列強割裂,但不知道柏林會議後英、法、葡等國在非洲的征服與殖民史,也僅僅知道地中海南岸的一些國家。而比屬剛果當時已與清政府通商,這也是中非交往的一段歷史。
——埃及:「在阿非利加東北。其開國當我顓臾之時,文字頗近古篆。至唐而滅於阿拉伯,民歸回教,文化遂湮。阿拉伯衰,屬土耳其。道光中拒土自立,英人助擊破之。遂為歸英保護之國。境內有蘇伊士河。」
當時中國對埃及早在上古之時立國,又被阿拉伯政府以致文化湮滅,後在英國幫助下打敗土耳其並成為英國保護國的歷史非常了解。時至今日,埃及與阿拉伯世界聯繫依然緊密,也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國家。
晚清末造,風雨如晦。當時的知識分子懷著擔憂國朝顛覆的惴惴不安,以及對天朝上國不復強大的惋惜,依然在努力開眼看世界,並將此情此聞作於文字,教與牙牙學語的孩童。其中,又何嘗不是希望下一代、乃至一代一代的中國人能夠重新讓國家富強起來呢?
百度里查到這樣一段文字: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的創製,得益於二人:一位是「澄衷蒙學 堂」的創始人葉澄衷先生(1840~1899)。葉先生是清末滬上巨賈,「五金大王」。熱心賑濟、救貧和辦學,創辦「懷德堂」、「忠孝堂」、「義莊」等慈善機構,晚年傾巨資創辦「澄衷蒙學堂」。對教育事業貢獻良多。一位是澄衷蒙學堂首任校長劉樹屏先生(1857~1917),他運用博古通今之學問,傾力編撰而成此書。劉先生書文俱好、能辦事,民國後隱居不出,民國六年辭世。」
http://weixin.qq.com/r/BTr95TzEhmH5rXiG928X (二維碼自動識別)
建國後各大城市變遷
圖是我自己做的~紅色或黃色區域是原來的城市
更新中……
目錄(順序完全憑下載順序,不要想多了)
第一部分 疊加地圖(1:266667)及老城區地圖第二部分 原圖及立體建築地圖順序
1、成都2、北京3、上海4、武漢5、重慶6、天津7、杭州====================================================================第一部分 疊加地圖(1:266666)及老城區地圖註:所以城市第一張地圖的比例尺都相同,因此可以用來比較面積1、成都2、北京
3、上海4、武漢
5、重慶6、天津
7、杭州====================================================================第二部分 原圖及立體建築1、成都圖片來源:美軍成都航拍地圖,繪於1954年http://www.lib.utexas.edu/maps/ams/china/txu-oclc-10552568-nh48-6-back.jpg2015年Google衛星地圖附原圖
成都市中心:2、北京
圖片來源:美軍北京航拍地圖,繪於1954年http://www.lib.utexas.edu/maps/ams/china/txu-oclc-10552568-nj50-2-back.jpg2016年Google衛星地圖附原圖
天安門廣場及故宮:3、上海圖片來源:美軍上海航拍地圖,繪於1954年utexas.edu 的頁面2015年Google衛星地圖附原圖
外灘及陸家嘴:4、武漢
圖片來源:美軍漢口航拍地圖,漢口,繪於1954年utexas.edu 的頁面美軍武漢航拍地圖,武漢,繪於1954年utexas.edu 的頁面2015年Google衛星地圖附原圖
順便來看看漢江改道的情況5、重慶圖片來源:美軍重慶航拍地圖,繪於1954年utexas.edu 的頁面2015年Google衛星地圖附原圖
遠眺重慶6、天津
圖片來源:美軍天津航拍地圖,繪於1954年utexas.edu 的頁面2015年Google衛星地圖附原圖
還是像上面一樣來一張7、杭州圖片來源:美軍杭州航拍地圖,繪於1954年utexas.edu 的頁面2016年Google衛星地圖附原圖
來看西湖~====================================================================以上地圖來自:China AMS Topographic Maps感謝各位支持!大家可以把自己想看到的地方告訴我,在評論區留言就好~翻了翻大學時期收集的地圖,有點多,就發一些世界地圖好了。圖都挺高清的,建議點開細看。
下面這些圖分三部分:
一、大航海時代西方的世界地圖
二、16-19世紀中國的全國地圖及世界地圖三、17-19世紀日本的世界地圖
一、大航海時代西方人對世界地理的認知
我按照時間順序整理了一下,從這些世界地圖裡可以看到不同時期人們對世界地理的認知。
關於地理大發現,歷史課本上只是簡單講了幾次標誌性、開拓性的航行,比如1492年發現美洲、15世紀末16世紀初迪亞士和達伽馬的航行、1519-1521年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後的地理髮現就不太講了,給人感覺好像後面就沒什麼好發現的了,但這個發現的過程其實很漫長,甚至過了幾個世紀,人們對於北美洲西北海岸還一無所知。
1、世界地圖,義大利人繪製,1452
該圖反映了大航海時代前當時人們的地理認知,被視為中世紀西半球世界地圖的典範。該圖繪製了中世紀晚期歐洲人熟知的地區,即亞非歐,而且如許多中世紀挂圖一樣,耶路撒冷顯示在地圖中央,東方朝上(原圖為上圖向左翻轉90度)。
2、世界地圖,義大利人繪製,1502-1506
這是一幅海事圖,需要做到準確呈現海岸線和港口,這類海事圖都被稱為「波多蘭」(portolanos:與港口相關的)。當航海家駛向遠海探險時,他們在海圖上記錄自己的新發現。葡萄牙法律曾規定,每艘船隻都必須隨船攜帶兩幅可用的海圖。
這幅波多蘭航海圖是發現美洲這一歷史進程中的重要文檔。它記錄了葡萄牙探險家Miguel Corte-Real和義大利探險家Amerigo Vespucci(沒錯,美洲就是以他命名的)在 1501 年的航海中的發現。他倆的發現後來被義大利繪圖師整合後繪製了上面這幅圖。
- Miguel在北美洲發現了今格陵蘭島部分地區以及紐芬蘭和拉布拉多。
- Amerigo則在南美洲探索了東北和東南海岸。在這幅地圖上,東南沿海地帶被指定「Terra Sanctae Crucis」(聖十字架的土地)。左下角的題字和圖像顯示該地區盛行食人活動。
- 非洲以透視法從北向南顯示,且北部從東向西明顯更為寬闊。1506 年發現的非洲東海岸外的馬達加斯加島沒有出現在這幅地圖上,因此可以確定這幅圖繪製於該日期之前。
3、世界地圖,日爾曼人繪製,1507
該圖更新了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地理新知識。據說當時繪製了1000份,但只有一份保存到了現在。
- 該圖根據托勒密傳統方法繪製,是第一幅清楚描繪西半球為獨立半球、太平洋為獨立大洋的地圖。
- 為了認可Amerigo的發現,新大陸首次被命名為America。
- 1506年發現的馬達加斯加島也出現在了圖中。
下圖是日爾曼人繪製的另一幅半球地圖:
4、世界地圖,法國人繪製,1534
該圖北美洲與亞洲相連,在南方繪有一個廣闊的大陸,因為當時的地理學家認為,必須存在這樣一塊假設的大陸,才能平衡北方大陸的重量。
5、波多蘭地圖集,義大利人繪製,1536-1564
這本地圖冊製作精美,是印刷在牛皮紙上的波特蘭海圖冊,供高官或富商觀賞而非在海上使用。
該地圖冊繪製了南北美洲的最新地理髮現,因而新大陸的面積大大增加。
6、美洲地圖,荷蘭人繪製,1650
這幅地圖當時被稱為「美洲最新、最準確的描述」,不過仍然存在一些錯誤,例如加利福尼亞半島被誤繪成了一座大島嶼,五大湖也不太準確。 17 世紀中期是從荷蘭製圖師對美學與符號的敏感轉換到法國製圖師強調科學準確性的過渡時期,所以地圖上還存在許多原住民插圖、船隻圖標、海岸線裝飾框之類的設計。
17世紀地理上最重大的發現來自荷蘭人,他們在1606年發現了澳大利亞(當時稱為新荷蘭),1642年發現了紐西蘭。
7、世界地圖,荷蘭人繪製,1659
8、世界地圖,荷蘭人繪製,1690
上面這兩幅地圖是荷蘭人在1659年和1690年畫的。這也是17世紀最為精確的世界地圖。不過,這幅圖在澳大利亞東海岸和北美西海岸上的認知仍有缺失。
但總體上來說,這時候的世界地圖,已經很接近現代世界地圖了。在此後的半個多世紀里,探險家們終於摸清了最後兩個地區的地理:17世紀中後期荷蘭探險家確定了澳大利亞東部海岸的輪廓,而俄國探險隊則在18世紀二三十年代探索了阿拉斯加。
二、16-19世紀中國的全國地圖與世界地圖
中國古代繪製的世界地圖,在比例尺上往往存在巨大的問題,而且中國以外的地區通常要藉助《禹貢》、《山海經》這樣的典籍,因而摻雜著大量的想像力。比如這種:
利瑪竇來華後帶來過一股精確製圖的清流,他依據西方的世界地圖,繪製了著名的《坤輿萬國全圖》。1584年首版、1599年二版都沒保存下來,今天看到的是1602年的第三版六張里僅存的一張。
1、《坤輿萬國全圖》,利瑪竇繪,1584-1602
2、日本臨摹的彩繪版《坤輿萬國全圖》,約17世紀
清初的耶穌會傳教士延續了精確製圖的風格,和利瑪竇不同的是,他們得到了皇帝的巨大幫助。
3、《康熙皇輿全覽圖》,1718
該圖由康熙下令編繪,以天文觀測與星象三角測量方式進行,採用梯形投影法繪製,比例為四十萬分之一。地圖描繪範圍東北至庫頁島,東南至台灣, 西至伊犁,北至北海(貝加爾湖),南至海南。繪圖人士有耶穌會傳教士、中國學者、欽天監的喇嘛、理藩院主事等十餘人。
該地圖經過十年的實地測繪,才於1718年初步完成,不過由於蒙古準噶爾汗國尚未歸屬清朝,當時新疆一帶未能詳繪,後來乾隆兩次遣專人詳查後方得以補全。
自清朝中葉至民國初年,國內外出版的各種中國地圖基本上都淵源於此圖。
不過世界地圖就不一樣了,儘管精確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明末就有了,但它對中國的影響並不大,原因包括:
1)《坤輿萬國全圖》由西方人繪製而成;
2)世界地圖影響最大的地方在於遠洋航行,而明清時期的中國處於閉關鎖國狀態;3)《坤輿萬國全圖》印數極少,從中可以推測,固守傳統地理觀念的中國士大夫可能是嗤之以鼻的。
於是,都到19世紀了,都到西方人早已看穿世界的19世紀了,中國還在繪製這種「靈魂畫作」般的世界地圖:
4、《大清一統天下全圖》,1818
這是一幅木版印刷的手繪彩色地圖,中國位於地圖中央,並佔據了「天下」70%左右的面積,地圖上最突出的標識是北京城(仔細看,裡面還有紫禁城),同時顯示了長城、羅布泊沙漠、省、省會、軍事哨所、村落以及主要的河流,並繪出爪哇、汶萊、越南和柬埔寨。美國及其它西方國家用一系列與大陸接壤、形狀隨意且不連續的島嶼表示。
鴉片戰爭後,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繪製的世界地圖——《海國圖志》就不那麼想當然了。
5、《海國圖志》,1843
這張圖我忘了課本上有沒有...貼上來主要是想對比一下,這個製圖水平有點說不過去啊,畢竟,中國1602年就有《坤輿萬國全圖》了,1718年就有《康熙皇輿全覽》,而日本,在1816年都已經繪製出了極為精確的《新訂萬國全圖》了(見下下下張圖)。
不過,《海國圖志》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傳播,前面提到,儘管中國早就有了精確繪製的地圖,但印數極少,而《海國圖志》則做到了讓更多人開眼看世界。
三、17-19世紀日本的世界地圖
《坤輿萬國全圖》的副本在17世紀傳到了日本並大受歡迎,前面那張彩繪版就是日本人臨摹的,後來日本的世界地圖受《坤輿萬國全圖》影響很大。
1、《萬國總圖》,1671
這幅《萬國總圖》右側是一幅蛋形世界地圖,左側描繪了來自 40 個國家穿著民族服裝的民眾。左側圖像分為五行,每行八幅,描繪了現有的國家,如葡萄牙和荷蘭,以及想像中的國家,如「矮人國」和「巨人國」。
2、《山海輿地全圖》,1785
《山海輿地全圖》描繪了各大洲、海洋,同時用圖形標示了地勢。直到 18 世紀末,荷蘭人把更新、更精確的世界地圖引入日本,人們對利瑪竇地圖副本的依賴才逐漸變小。
3、《新訂萬國全圖》,1816
1807-1816年,日本製圖師高橋景保受幕府之命繪製的精確地圖,這幅地圖彙集了當時最全、最新的地理信息。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1)採用了 1809 年日本對庫頁島勘測後的信息;
2)西方所認為的西半球被放置在了右側,記做東半球;3)在四個角有半球地圖,其中左上角圓形以京都為中心。
這幅圖在當時完全不輸西歐各國,完全稱得上是19世紀初最精確的一幅世界地圖。而且,這時的日本,已經接受了不把自己放在世界中心的畫法。
以下是宋代幾幅石刻地圖,因為中國古代地圖極少保存,所以也是中國現存較早的一批地圖。《禹跡圖》:現在在西安碑林中,參照唐代地理學家賈耽繪製於的《海內華夷圖》,如今《海內華夷圖》已經不存。《禹跡圖》拓片《禹跡圖》墨線圖另外《華夷圖》也是參照《海內華夷圖》,偽齊阜昌七年(1136)刻,現存西安碑林。《華夷圖》墨線圖,可以清楚看到長城。《九域守令圖》:該圖發現四川省榮縣文廟的正殿後面,是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利用前人底圖繪製,由榮州刺史宋昌宗立石。九域守令圖墨線圖(上)九域守令圖墨線圖(中)九域守令圖墨線圖(下)《輿地圖》:此圖沒有註明製圖人和製圖時間,現一般推測在南宋末年,原圖已佚,圖的拓片由日本僧人帶到日本。拓片輿地圖墨線圖(上)輿地圖墨線圖(下)宋代還有很多紙質的全國性或區域性,美感就沒有石刻地圖好了,另外城市、官署圖也很多。
多圖慎點
1.第二次工業革命推進的方向和時間表。
圖片來源:twitter.com 的頁面2.歐洲各國第一條鐵路建成時間。
圖片來源:twitter.com 的頁面3.歐洲一半以上的猶太人居住在圖中的紅色區域。
圖片來源:twitter.com 的頁面4.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各國戰亡人數占該國人口的百分比。
圖片來源:twitter.com 的頁面5.1853年,日本人繪製的世界地圖。
圖片來源:twitter.com 的頁面6.蒸汽機時代,從倫敦出發到世界各地需要花費的時間。綠色區域時間:10天以內;黃色區域時間:10-20天;藍色區域時間:30-40天;棕色區域時間:超過40天。
圖片來源:twitter.com 的頁面7.各個國家最大的進口國。全世界都是天朝的。
圖片來源:twitter.com 的頁面8.從大英帝國獨立的國家。
圖片來源:This map shows all the countries that have declared their independenc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9.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和鄰國有領土糾紛。
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Amazing_Maps10.世界各地歐洲後裔占該國人口的百分比。
圖片來源:twitter.com 的頁面11.德國的政治宣傳圖:世界那麼大,竟然沒有一塊殖民地是我的。謝評論區鄧士則指正。
圖片來源:twitter.com 的頁面12.世界各國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顏色越深,代表接受程度越高。
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Amazing_Maps13.紐約白天和黑夜的人口密度,差別自行體會。
圖片來源:twitter.com 的頁面14.每100000人就有多少人在監獄服刑,美帝一片通紅。
圖片來源:twitter.com 的頁面15.不同時期,從紐約出發,到美國各地需要耗費的時間。真正的科技改變生活。
1800年1830年1857年1930年圖片來源:twitter.com 的頁面感謝閱讀,再更。前方多圖,高能預警。1、《天統四年明夏疆域圖》這個圖樓主應該沒見過。畢竟「明夏」這個國家都很少有人知道。2、《將士一去——隆武北伐圖》這個應該也沒見過,畢竟南明的地圖本身就少,而這個隱藏在書縫裡的事,就更寥寥了。3、《躍馬箕封——龍鳳北伐圖》一夥國家的最底層人出身的「暴民」,三路出師幾十萬,連破龐大帝國兩大都城,軍鋒渡過鴨綠江直抵高麗國都,而他們的對手,則是幾十年前還躍馬多瑙河的蒙古人。4、《六大派進攻光明頂示意圖》如題。不解釋。5、《己巳之變示意圖》一場曠日其久的學術の戰。2016年3月1日21:48更新以下:6、《坤輿萬國全圖》如果此圖為真,那麼明朝後期則不僅僅是一個封閉的社會。7、《平原省圖》建國後的一個存在僅三年的省。8、《朝城鎮地圖》本人手繪的第一張地圖,時間是在2007年上半年,那時候我念初二,畫的是我們鎮的圖。(附:縣地圖中我們鎮的的模樣)9、《光明頂戰役之流沙地會戰》按:此圖為洒家嚴格按照原書記載所繪,並非虛構(chuī niú bī )。10、《1970S黑龍江地圖局部》這張圖是「大興安嶺地區的駐地為什麼設在內蒙古境內的加格達奇」的答案。(2016年3月4日18:33:50更新以下:11、《察哈爾省圖》塞上四省之一,張家口當年的輝煌所在。12、《綏遠、察哈爾、熱河三省地圖》如題。13、《還我河山——岳飛北伐圖》這次知道岳飛距離開封還有多遠了吧2016年5月14日午時四刻更新:14、有人說,第六張那個《坤輿萬國全圖》是假的,好,那看這個明朝讀書人自己畫的。《三才圖會》中《山海輿地全圖》再看細節部分東亞的弧形海岸、朝鮮半島、太平洋西海岸島鏈、非洲。古人不都是如我們想的那麼不堪。15、中國電力工程地區類別劃分安利一下
http://weixin.qq.com/r/ikWXjzTEdmkJrXDs9xCY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 @歐內斯托蔡邀。地圖這個東西呀,excited!自己比較懶,所以只po預覽大小。1、自製湖南省近現代行政區劃沿革地圖2、1931年新體江都縣明細圖(現揚州市)3、1947年湖南省各縣市重要城鎮地籍一覽圖(地圖集)------------------------------------------------------先po這麼多---------------------------------------------------------------
謝女神 @斯薇爾達邀。推薦一個iOS的APP,history map,英語的,有三百多張圖吧,看著玩不錯。
康熙皇輿全覽圖
大家肯定對下面的畫面十分熟悉。此為康熙皇輿全覽圖越南人對於西沙群島與南沙群島(他們稱之為長沙群島與黃沙群島)主權的「考古」,選擇的是中國1904年出版的皇朝直省地輿全圖。在順化皇城以及峴港機場都有見到。雖然中國對於南海真正意義的地圖開疆已經是二戰後的常將軍,但「直省」兩字其實蠻有槽點,西藏跟滿洲以及蒙古在地圖上也都是以「國外部分」出現或者是另標註,新疆由於左宗棠之後置省以較為完整的形象出現。所以南海諸群島究竟是不是自古以來呢,攤手。不過,周邊絕大多數國家在研究相關其國歷史時候均要參考中國古代文獻,不得不說,中國古代的檔案工作做得非常的好啊。
我就假裝題主說的「書」僅僅指教科書好了……
為日本中小學教學便利而製作的「東洋歷史挂圖」系列(1930年前後)
它的製作技術應該還是可以的,著色效果也還是不錯,原圖是1.5m見方的大圖,然而今天留下來的電子版卻是大小不一……TBC1950年山東地圖1950年平原省地圖清朝曹州府地圖民國時期巨野縣地圖1987年巨野縣地圖(相比民國時期我巨野西北的小尾巴沒有了)
謝邀 圖片來自網路
美國人眼中的歐洲,葡萄牙西班牙亮了:
美國人眼中的亞洲:
美國人眼中的美國:
宋、金、蒙古形勢圖:
日本繪製的大東亞共榮地圖:
一張民國時期繪製的中華河流灌溉區域圖:
這是一張1602年由利瑪竇繪製呈獻給大明的地圖,從這張地圖上,中國人第一次知道了美洲的存在:
繪製於1884年的上海地圖:
最後來一張神奇的南極時區劃分圖:圖片源自網路端午龍舟印刷術,亞洲也曾入版圖。人類文化發源地,千古揚名高麗族。
發一些我家鄉南陽及附近相關地區的歷史地圖。(圖片較多,流量預警。)
1、南宋岳飛進攻中原路線圖。2、漢代水陸交通幹線圖。3、唐代洛陽至襄陽驛路圖。4、清代關馬大道圖。5、北宋開鑿的白河與蔡河溝渠的運渠復原圖。6、漢代南陽鐵器外調圖。7、漢代南陽水利工程分布圖。8、明萬曆南陽縣圖。9、順治十七年南陽府圖。10、清康熙南陽府城圖。11、南陽「梅花城」內城圖。12、南陽四關圖。13、南陽縣境市鎮與道路分布圖。14、1943年南陽城區圖。14、1948年南陽城區圖。近年發現的有爭議的《天下全輿總圖》。該圖不僅繪製了亞洲、歐洲、非洲、澳洲,甚至還有南極洲和美洲。此圖繪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是一張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天下諸番識貢圖》的複製品,原圖《天下諸番識貢圖》已散失。地圖左上角有注文寫道:「凡未加紅圈者皆原圖所未命名者」,即圖上有紅圈者皆是原《天下諸番識貢圖》上的標註。
該地圖如果最早在1418年繪製,則早於哥倫布1492年發現美洲,將改寫歷史。本地圖有爭議,還沒有定論。不做過多討論。推薦一本書《古地圖密碼》劉鋼著。作者是地圖的收藏者。倒不是說該書寫的都是事實,但這本書提供了很多新鮮的觀點,也就是從地圖史中梳理中國人首次發現美洲的蛛絲馬跡。
放大食用更佳
————————————————————————————
接下來的內容,是我自己的理解。
關於中國人是否早於西方哥倫布發現了美洲(維京人屬於特殊情況,不考慮),目前仍處於討論的階段,雙方都沒有十足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我的觀點是,我相信中國人是有能力早於西方首先發現美洲的,但目前已有的證據還沒有十足的把握。我其實不太理解一個問題,關於中國人可能早於西方發現美洲這一假說,西方是有一部分人相信的,但同樣的假說放到國內,很多中國人是嗤之以鼻的,不說肯定把握,連這種可能性都不相信。我是很費解的。
好了,回到這個地圖上,請務必注意!地圖左上角有注文寫道:「凡未加紅圈者皆原圖所未命名者」,即圖上有紅圈者皆是原《天下諸番識貢圖》上的標註。所以加紅圈的才是真正反映1418年原圖的信息。所以只看紅圈,這個地圖最有價值的是,可能提供了中國發現美洲、澳洲的證據。
至於這幅地圖中所繪的各大陸輪廓,很多人表示懷疑。我是傾向於是後世清朝描繪的,而不是明朝的最早版本。明朝最早版本的輪廓應該是很不標準的。我提出輪廓是後來版本的理由是,在格陵蘭、北極大陸、南極大陸的標註,都沒有紅圈,假設格陵蘭、北極大陸、南極大陸是明朝版本原來就有的,肯定會有標註的,而不是只有輪廓沒有名字。可以推斷出格陵蘭、北極大陸、南極大陸的輪廓是清朝版本添加上的。也就進一步說明清朝作者在輪廓上對原圖進行了修改。這樣,美洲等大陸的輪廓就可以解釋了。
對於其他內容,我寫了一篇文章,煩請移步知乎專欄中查看: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密度比水大的物體會沉到水底,為什麼密度比土地大的物體不會沉到地心呢?
※哪個地級行政區下轄縣級行政區最多?
※江河源頭為什麼會一直出水?
※為什麼青海省只有一個市?
※為什麼在南北半球的水流漩渦方向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