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UA 設計競賽一等獎作品「阿布新屋」的剖面圖是如何製作的?
剖面圖中加入了一些人物,室內的傢具,樓梯,吊燈,甚至晾衣桿這些物件,讓畫面感覺更有生活氣息。請問這些素材哪裡可以找到?
同時添加另一張圖,也是同樣的效果。
下午試著做了一下,以下是思路。
首先,需要有一份詳細的剖面,因為是按照原圖來,所以我大致描了一份。
在su裡面直接完成貼圖
是的,就是我們喜聞樂見的hatch的圖案。之前我一直覺得這個東西挺雞肋的,不過這次在這種圖裡面,就可以用到。su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花名啊,就是立體ps。
當然有時候,自帶的圖案滿足不了我們,所以開開腦洞就可以做出這種:這裡值得注意的是:自製的貼圖最好解析度高一點,su公司自帶的貼圖質量不怎麼樣(嫌棄),但是還算可以用。
好了現在得到了一張圖
大致完工了,剩下的就是配景,可以放到AI裡面疊加一下剖面
好了。總結一下:
1.要有一份好剖面2.自製hatch圖案。上帝的歸上帝,透視法歸su,方便多角度出圖,ps裡面變形有一定局限性。自製貼圖做完一次後,就可以重複使用啊!因為上圖的案例比較簡單,所以優越性不是很能體現。複雜場景的透視更加多變,su應該不會錯。
3.ps曝光修改器完善su自帶場景光的遺憾。哎,rhino多好啊4.線描有趣的配景,同樣是一本萬利的事。推薦rhino線描。其實做這份圖沒花多少時間的,大家都可以做出來的~
ps:對了對了,我要推個炒雞棒的方案啊....也是這種表現形式,國內的正好最近寫了一篇rhino相關的這種剖面的繪製方法,特意再搬運過來,不過正如 @韓世麟所說的,最好聯繫上原作者,問一問最直接,我這個文章聯繫原作者後發現原圖竟然是cad畫的······所以一種圖做的方法多得是,重要的是成果。我們也只是提供一種參考,要說區別就是可能就是效率上的差異了。
-----------------------------
Rhino畫剖面的各種姿勢~~~
H:2015最後一篇,應該寫點什麼?是吐槽一下建築行業的悲慘世界,還是為UA同行乃至自己振臂一呼,抑或是再調侃一下猴塞雷?
K:No,No。我們是有節操的公眾號,分享乾貨是我們的目標!
H:真不是沒有蛀牙么?
我們這麼敬業為什麼還沒有敬業福?
-----------------------------
那麼進入正題,本期主題是Section,準確的說是Perspective Section。
作為最能表達內部空間的圖示形式,剖透視受到眾多設計師的青睞。
這種Section Diagram,在正確表達結構(或者更加複雜的構造)的基礎上,加入人物、物品、景觀,將事件和場所注入圖形之中,使空間流動。表達功能的同時,描述空間和設計者的意圖。
這裡,我們以上一期美食之家的模型為例,與大家聊聊Rhino結合模型製作剖透視的技巧。
-----------------------------
對於rhino的話,不論是要繪製剖面還是剖透視,我們都有無數種方法,其中有著很多小技巧,就以我們之前剛做的美食之家的圖作為案例給大家一一道來吧,那麼下圖就是我們成圖的目標了~~~~
方案參考圖紙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董凡正 首發於archdaily.
這樣的一張圖很能反映設計思路和設計細節,想要繪製這樣一張圖的話大前提肯定是有足夠的設計深度,以及完善的設計模型。經過之前我們的努力,已經得到了盡量細緻的模型了,接下來就是如何出圖以及美化了。
我們都知道rhino當中有一個自帶的剖面工具,大概是醬紫的
但是這樣的方式缺點自然也很明顯,比如本身是點陣圖,導出之後不大好加工,剖切面還得自己一個一個的填色,也沒辦法去添加構造級別的線稿,有的剖切線竟然還列印不出來,實在是太低效了,可加工程度也低,不符合我們學rhino的宗旨,不過如果你僅僅是想疊線稿的話,這到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
記得進行選項設置,設置剖切軸向dir是x還是y還是自己pick;設置SolidMode為both,同時又surface和hatch,後面的各種選項都是用來設置填充顯示的。
然後點擊2D Layout它就開始給你出剖截面了。
首先我們要把視角調對了,比較便捷的方式是,先將試圖調到對應的平行視圖
首先是有曲面的部分不能make2d,所以我們需要對有曲面的部分提取邊緣或者添加結構線等,添加可以make2d的東西。
等等,好像少了什麼?對!剖麵線~!截面位置的剖麵線我們是可以自己繪製的,像醬紫,用剖麵線命令,該怎麼花就怎麼畫,和cad差不多
首先,在cad當中把你想要的或者可能用到的填充圖案都畫出來,如下。
通過這樣的方法,我們經過了一番努力我么把需要的部分加上了填充,那麼重新開始make2d of clippde view命令,需要注意的是,剖麵線一定要炸開才能make2d!一定要炸開!並且順便加上點人以及傢具來營造氣氛~~~
在此基礎上深化構造這個就得有工程經驗了,我表示這裡我只能瞎畫了·····
後來發現視角有點小所以又進行了調整,當然這因人而異,最終的圖差不多是醬紫
差不多醬紫
哦對了~如果你用revit那麼直接就醬紫:
http://weixin.qq.com/r/Sj-H3_PEzL6zrae892pY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種圖製作思路不難,推薦本書叫《圖解 Graphic Anatomy Atelier Bow-Wow》
遇到這類問題,我其實一向主張想辦法找到原作者的聯絡方式,然後給人家寫email問問,這個屬於正規渠道吧。討論半天也許當時人家並不是這麼做的。
當然了有多種方式可以達到同一結果。總之要建模,導出矢量線稿,然後進ai/ps進一步細化。
至於哪些是模型,哪些是後期添加的矢量線稿素材。或者這個就不是矢量軟體做的後期。都有可能。
最後誇一下這圖,做得真用心,有生活氣息。模仿犬吠工作室的,不過建議沒有相應能力就不要畫這種圖,畫的越細錯誤越多。圖紙上一堆錯誤,屋內的木質面層沒有厚度,屋頂天窗把排水截斷並且沒有處理方法,二層挖空的小庭院居然直接承接排水。所以建議學生還是採取省略一些信息的方式,不然非常容易露怯。
其實這樣的剖面有一個日本的先鋒工作室很早就在做了,叫做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 wow)。一對專做住宅的情侶虐狗建築師。
看到樓主在老韓答案下的回復,原來是需要人物和樹的素材…帥氣的小心心來幫你搞定了~先來說說製作吧,我曾經在公眾號上發過一篇 你們要的線稿小人,這裡把做法搬過來哈
1. 首先我們導入一張人物素材
2. 然後選中圖片,點擊上面「圖像描摹」……右邊的下拉菜單中的「剪影」,然後就變成下面的剪影人啦
3. 我們再選中圖片,繼續點擊上面的「擴展」
4.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把填色取消,打開描邊,然後選擇合適的粗細就好啦,是不是分分鐘搞定吖~
人物物件還有植物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哈,當然我一直主張能省事就多省一點,所以我這裡有很多AI的素材,也直接提供給大家使用啦~(先來看看素材的截圖)
這只是其中的一丟丟哈哈,想要線框就把填色去掉好了,下面附上網盤地址
鏈接:http://pan.baidu.com/s/1dDFHJgd 密碼:prdf
好啦,盡情享用吧~
也曾畫過類似的圖,當時用的是rhino。
- 把模型建細,然後make 2D(rhino家具有些可以到http://xuexiniu.com找,sketch up的話可以到3d warehouse。但是最好還是自己建。);
- 加畫每個構造層和hatch;
- 分清圖層線型;
- 導入Ai再次調整線型(之所以用rhino是希望導到Ai的時候曲線不會變成折線)。
- 再從Ai導psd到ps編輯,此時也可以在google搜texture或者hatch,用ctrl+t的變換-透視填入。
來強答裝個逼坐在我對面1m的地方畫的,參考資料犬吠工作室。
自己畫的 贊多了上教程
因為之前一直關注犬吠工作室的作品,對這種像人體解剖圖一樣準確、清晰的表達方式非常喜歡。所以在準備找工作的作品集里結合直向工作室的景觀亭做了一個建築+景觀的設計。當然不如題主給出的圖紙複雜,僅供參考~~~~上圖
這個問題我也比較感興趣。本圖作者都是我校的前學霸,均保研老八校。我試著答一下。建模。revit可以直接編輯樓板、屋頂、牆體等建築構件的構造,包括各層厚、材質、剖切顯示的圖案、立面的貼圖(比如牆體的無遮擋關係的木紋)。選擇剖切位置拉剖面框。或sketchup整體建模,用佐羅刀切開。但是su沒法在剖面直接加構造分層。建築本體的剖透視可以用revit剖面框+相機透視+方向對齊到剖面,複製視圖到圖紙,導出CAD線稿;或者隱藏線模式直接導出pdf(本圖無光影,故可以導出矢量),視精度而定。對於SU,align view到剖面,消隱模式導出dwg,或者別的矢量格式。接下來su導出的dwg需要在CAD里處理雜線,加畫構造層次,填充圖案(樓板牆體屋頂地基基礎等)。revit這一步更簡單一些。列印pdf(不推薦,曲線和文字都會變成折線)進ps。以上得到的dwg直接進AI。加配景樹、人,你可以自己描,或者網上找。AI做好自定義填充圖案,使用即時上色工具填木紋。獻醜了,輕拍。
日本那邊都用vectorworks或者archicad來做圖,其他軟體用的不多。
看上去剖面與平面兩張圖的做法是不一樣的。剖面是建模,導出矢量線。木紋和磚牆的材質有可能是模型上的貼圖,因為磚牆的材質看起來有些地方的拼接不是很順。而且,這麼多線掛進AI可能會有點兒卡。平面那張有點兒像SU的隱藏線模式下加輪廓線導出的點陣圖。因為線看起來是鋸齒狀的....而且SU有大量組件可以下載,完全省去了自己建模的煩惱。
陳振學長
推薦閱讀:
※有哪些適合建築系在校學生實習的事務所?
※如何評價黃聲遠?
※為什麼界面設計領域很少有大師級的設計師?
※如何對鹽鹼地進行swot分析?
※巴塞羅那的聖家堂為什麼修那麼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