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柳如是》?
電影《柳如是》根據國學大師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改編,由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與常熟市政府聯合出品,是中國最後一批膠片電影,吳琦執導,萬茜、秦漢、馮紹峰主演。
該影片講述了在明末清初家國離亂的背景下,一代才女柳如是與江南文宗錢謙益之間白髮紅顏的愛情故事、風雨家國的亂世遭遇。影片於2012年3月8日上映
當柳如是還叫做楊影憐時,閨房裡的驚鴻一瞥,被官兵追捕意外闖入的驚惶書生竟是赫赫有名的「雲間三子」之一的陳子龍。柳如是向來愛才子,更何況被譽為「文高兩漢,詩軼三唐」的陳子龍。二人在一起度過了五年的時光,就在楊影憐自行贖身時,陳子龍卻收到了前往外地赴任的旨意,他說國難當頭之際,大丈夫怎能為兒女情長所牽絆。
於是楊影憐死去了,而柳如是活了過來。
岳武穆祠前,見她題詩一首:
錢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遺墳在此丘。
游月旌旗傷豹尾,重湖風雨隔髦頭。
當年公館連胡騎,此夜蒼茫接戍樓。
海內如今傳戰鬥,田橫墓下益堪愁。
花間草堂里,又見她寫詩一篇:
垂楊小院秀簾東,鶯閣殘枝未相逢。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
一句海內如今傳戰鬥,一句桃花得氣美人中,就將柳如是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出來。
我想歷史上的柳如是也的確應當是這般,雖然出身煙花巷陌中,卻才情過人,攻於詩律,有胸懷天下的豪氣。在那個朝政混亂,外敵來犯的黑暗年代裡,無數飽讀詩書的士大夫屈節叛變,貳臣遍地。而柳如是的作品中除了女子心事外,總是處處洋溢著對國計民生的關注,以及抗爭到底的決心。
可她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個女子而已,渴望被真心相待,渴望安穩靜好的生活。錢謙益出現得正是時候。他和她歌詩相應,一唱一和;他以匹嫡之禮風光迎娶她,隨她摒棄繁文縟節;他直言在他心裡,她與江山同等重要。
「你不怕,我出身青樓,辱沒門楣?」「不怕。」
「你不怕,庭院深深,家族是非?」「不怕。」
「你不怕,世道險惡,人言可畏?」「不怕。」
自此,這對相差三十六歲的戀人的命運緊緊捆綁在了一起,歷經兵荒馬亂,世事變遷,王朝更迭,至死不渝。
然而漸漸地,他們之間的不合之處也暴露了出來。柳如是愛錢謙益的飲酒談詩,但對錢謙益來說,飲酒談詩是被迫歸隱山林的無奈消遣,是二十年青春年華的荒廢。她想做梁紅玉,可錢謙益並不想做韓世忠。她有殉國殉夫的氣度,奈何錢謙益並沒有給她這個機會。南都城方破時,柳如是和錢謙益泛舟湖上。如是說,她要做南都城破後最美的那朵花。而錢謙益卻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榮枯自有天定,花開一年又一年,不是更好嗎。她震驚,繼而絕望,原來自己的夫婿也不過是個貪生怕死之人。留下千古罵名的那句「水太冷了」就是這樣留下的。
從最初的陳曉民族大義,慷慨激昂,出任南明禮部尚書,到後來的雨中跪迎清軍入城,剃髮北上出仕,錢謙益的一生一直都是無比矛盾的。而矛盾的原因,其實在影片最開始處就已經藉由同僚之口說出——他關心的才不是什麼國家興亡,民生疾苦,他在最在意的,不過是自己的官運亨通而已。若作類比,我覺得他倒有幾分像是永樂年間的解縉,雖有著滿腹經綸,學識淵博,卻因氣節的喪失而飽受世人的詬病。靖難之役時,解縉慷慨痛陳大義,曆數臣子本分,而天一黑,他就立即收拾行裝出城投降。他的目的也很簡單,別無其他,只是為了做官而已。
但即便是如此,柳如是對他也未曾離棄。即便她曾痛斥他的變節,嫌惡他的出仕,鄙夷他剃髮,失望他的軟弱,她都未曾舍他而去。錢謙益八十大壽那天,庭院里二十年未開花的樹生出了紅豆。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縱教踏破江南種,只恐春來茁更多。還好,他們終還是相濡以沫地度過了人生最後的時光。
電影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歷史並沒有。康熙三年五月二十四,錢謙益病逝。而後,鄉人追索財務,意圖霸佔錢家房產,柳如是為保護錢家家產自縊而亡。從最初的墮入風塵,教坊學藝,到五陵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從錦衣玉食萬人敬仰,到顛沛流離衣食無繼;從紅顏到白髮,從意氣風發到垂垂老矣。柳如是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尋找,一個可以停留的地方,一個可以信賴依靠的人,一個政治清明軍政強固的理想國家。人生與國運都是這樣,充滿太多無可奈何,太多的隨波逐流,太多的身不由己。你以為我想說的只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其實不是,我想說的是前面那句,稼軒早已寫好——
「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
————————————————————
微信公眾號:hsjyp_ 花時酒一瓢http://weixin.qq.com/r/ZTg1LavE5Pabre9O9213 (二維碼自動識別)
萬茜老師鎮樓。很巧,那天是我生日,也是第一次去中國電影資料館看電影。本著放什麼看什麼的精神,因為時間有限,買了兩張《柳如是》,記得買票的時候,售票員跟我講:「《美國往事》都擠破頭了,你竟然買《柳如是》?」(當天下午有《美國往事》的放映,外面的長隊都是買這個的)說的我好尷尬。
當天導演吳琦也到了,放映結束後,萬茜也到了,坐在最後一排沒看清,我想本人應該很漂亮吧。
影片放映結束後,吳琦導演介紹了當時拍《柳如是》的一些原因,主要是兩點。1.是曾經有個與常熟領導的飯局,聊到本市史上的名人都有誰,就聊到錢謙益和柳如是了,所以當時市領導希望通過一部電影來宣傳常熟,正好借著這個契機,投資800萬拍了《柳如是》。2.吳琦導演在影迷提問的環節回答了自己拍這部電影的另一個初衷:當時第五代導演們都希望拍出的電影可以顛覆前人對電影的概念,所以用到的電影技法以及題材都是之前所沒有的。像45年的《紅樓夢》、《穆桂英挂帥》這種越劇、黃梅戲的電影后來一直沒有再出現過。但他本人非常鍾情於這種表現形式,所以希望用現在的電影技法糅合戲曲的表現來拍一部電影,可以看到影片中運用了大量的崑曲內容,我本人對戲曲不是很懂,但當天觀眾中有專門從事音樂的高校教師,對其中的戲曲部分表現評價很高。下面說說我對這部電影的看法:一部清新雅緻的電影,電影對於大時代中的個體不同選擇並未給予明確的褒貶觀點,卻對於「美」的事物不吝讚頌,如詩詞、如崑曲、如秦淮八艷、亦如匹嫡之禮。它像一卷畫那樣徐徐打開,不論翻出的是詩詞歌賦、還是刀光劍氣,都不慌不忙。作者(導演)希望把這個畫卷中的事物,一一呈現給觀眾,並希望觀眾們最後關注的是整體的美、局部的美。哪怕畫卷中有些窺探人性的丑,人性的惡,也只當作其畫卷的美中不足,而非刻意為之。這是部沒有高潮的電影,但卻為我留下了良好的觀影體驗。陳子龍會有始亂終棄、錢謙益亦曾貪生怕死,包括杜撰的鄭成功的NTR未完成,導演描述這些,但重點又不在這裡。這一段段的故事攙雜著個體的一個個選擇,這些選擇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並非要將之絕對化。在「美」的面前,一切都屈居其次了。
寇白門是個高級黑。最可愛的角色是凌風的汪然明。秦漢的這口普通話,簡直分分鐘齣戲。看完電影逛了下三聯,朋友送了我這本書,就當是《戊寅草》了。情與貌,略相似。剃髮留辮、身著瘦削的錢謙益面對漢人服飾的柳如是的拷問,是全片的最大高潮。
「你讓我怎麼原諒你?」
作為一部傳記電影,最忌符號化。尤其是柳如是這樣一個風塵文人,稍有不慎《柳如是》就會變成一部小資情調的電影,就會變成一部女權主義的電影,或者說從另一個角度看,在大陸體系下的電影也許會變成歷史批判性質的電影。
好在它沒有。
它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講「人」的電影,沒有符號化。柳如是是一個人,從她那第一人稱的自述開啟了電影,簡要敘述了她的一些個人經歷後,很快就進入了「時代」,將三個重要人物(陳子龍、錢謙益、柳如是)緊密結合起來,不拖泥帶水。
而且很快,這三個人的形象就樹立起來了。
唉聲嘆氣的錢謙益出現,除了聲音略顯突兀外,秦漢在本片中飾演的錢謙益,從頭到尾活脫脫就是他本人,給觀眾一種擰巴的感覺。
而錢謙益的好友也恰如其分地點出錢謙益唉聲嘆氣的緣故——不是為了家國天下江山社稷,而是為了自己的前程和官運。錢謙益想做官,世人皆知。這人雖然是東林黨領袖,給他帶來極大的好名聲外,也處處掣肘了他。但他就是想做官,這念頭從萬曆到天啟到崇禎到弘光到順治,一直如此,甚至在他自己的詩裡頭,都有「我本愛官人」這樣赤裸裸的直白的話。隨後這聲發自肺腑的「你想你,活得多累啊」,讓我確切地知道,創作者一定是研究並理解過錢謙益的,他們沒有站在大局的角度批判他,也沒有站在錢謙益的角度寬恕他,而是先理解再跳出,一個「活得多累啊」,足以把錢謙益這個人物的血肉表現出來。
插一句,這好友後來的這話,「滿園春色,美女如雲」,其實也是創作者在暗中諷刺江南士子沉迷歌舞昇平,不問社稷。這一點和《白門柳》異曲同工。
柳如是則出現於和花榜的不停對比中,一個是熱衷風采,一個是尋求自身,在這種鏡頭的不斷切換中,柳如是給別人的感受,正是她最一開始所說的,「故鄉中只記得的事物」,九里香。
第一場對手戲出現在馮紹峰飾演的陳子龍和萬茜飾演的柳如是之間。
當陳子龍闖進柳如是的房間時,柳如是做了一個與尋常歌妓不同的舉動——拔劍。這舉動我不知道是史實還是創作,如果說小刀/劍出現在一個女子的房間會有點突兀之外,卻也表現了柳如是的烈性。
而當陳子龍自報姓名後,柳如是的臉上開始微笑,雲間三子赫赫有名,柳如是知曉此人,自然不是俗人。加上陳子龍在後世的影響,作為一名抗清志士,這時陳子龍的出現確實讓人迅速進入那個可歌可泣的時代。而陳子龍與柳如是之戀情,清代雖已有人談及,但經陳寅恪先生《柳如是別傳》抉微更進而彰顯。此年應是崇禎八年,由此可見此片於史實較為考究。
雖然陳子龍被官兵追趕不知是否有史可稽,但隨後畫面在柳如是的風情、陳子龍的氣盛和錢謙益的糾結之間來回切換,也暗示了他三人的命運。
崇禎十年,第三次北上,與夏允彝同中進士,俱在丙科(三甲),當就外吏。
故事在第十六分四十三秒時開始進入主線,柳如是誕生。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這也是我最喜歡的辛稼軒的詞。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余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沈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這段故事,萬茜拿捏地極好,馮紹峰除了面貌上頗對我胃口外,整個神情、軀體,完全不像陳子龍。
而在兒女情長、柳如是覺醒的過程中,還夾敘了對社稷安危的重視。
於是進入錢謙益和柳如是的故事中。
在和陳子龍分別後,柳如是有一段廣招夫婿的時光,雖然正史上有所記載,但——但電影里表現地過於戲謔,與整片基調完全不符,我也就不截圖過來了。
後來的柳如是,在崇禎十一年,倒真的自己走去牧齋府上,他二人共處一畫面的清揚,見於上圖。此圖中錢謙益之服飾,正是我開篇時所截的柳如是之服飾。日後他二人那般相對,也許內心波濤洶湧吧。故事隨即轉向歷史的細節中,玉繩何許人也?周延儒矣。周延儒是錢謙益的一根稻草,在後來的日子裡,錢謙益想做官的心理緊緊抓住他,電影里特地點出這一層,也是一個小驚喜。
這就是錢謙益這一輩子,做得最男人,也許也是唯一男人的一件事了。正大光明從正門迎娶柳如是。
婚後的日子我便不截了,總之是一副「文人之妙」。
這是一句讖語,當錢謙益和柳如是談及韓世忠與梁紅玉時,柳如是下意識問了一句:「你……你能成全如是嗎?」是對柳如是內心的描寫,也是對後文轉變的鋪墊。故事裡沒有說明阮大鋮是好是壞,一般觀眾想必也不知道,而創作者也沒有特地點明,許是為了淡化人物的標籤屬性,而放歸為個人來說。
個人情懷這時在電影中慢慢退居二線,因為歷史的車輪終於滾到了南都,滾到了他們跟前。陳子龍過後,鄭成功上線。畫面中經常把柳如是和其他人放在一處,這時柳如是之眼神與鄭成功之激昂,相得益彰。九里香再次出現,柳如是最終成為城破以後,南都最美的一朵花。不在形,而在心。
水太涼。
畫面立刻轉向清兵進城。當錢謙益跪在地上迎接清兵時,秦漢臉上那種既無奈又糾結的情緒表現地極棒。
終於,這幅最令我震撼的畫面出現。柳如是身著錢謙益曾經穿過的那種衣服,面對著、審視著那個剃了頭髮、穿了清人衣服的錢謙益,不由地怒吼:「你讓我怎麼原諒你?」
這是把兩種文化擺在檯面上的對比,也是在這個小故事裡,最大的高潮。
至此往後,我對這部影片便頗有微詞,它有美化錢謙益之嫌,本是柳如是聯繫的抗清志士,在影片中成了錢謙益。而堅持抗清的鄭成功,也稀里糊塗地和柳如是有了情感糾紛。到了後頭,更是錢謙益讓鄭成功要堅持抗清。
這一點殊不滿意。
好在陳子龍的那一幕,壯烈跳河殉國,表現地極棒。
經歷了那麼多人、那麼事,柳如是還是那朵最美的花。
這部電影無論是觀後感還是影評,都不是那麼容易寫的。正如電影本身一般,稍不留神就會寫成個人情緒的抒發、女性自由的呼籲和歷史人物的審判,我翻遍豆瓣的文章,幾乎都落入這個俗套。但傳記電影,我們需要做的是去理解這個人,只有理解了,才能知道他的所作所為。
他們是「人」,不是歷史,但歷史讓他們成為了歷史。
——————鏈接閱讀:如何評價錢謙益? - 孔鯉的回答如何評價劉斯奮的小說《白門柳》? - 孔鯉的回答突然發現還有人在討論這部電影。電影中的故事和人物,原來是我極其喜歡的,反正我對南明時代的風物人情都是特別感興趣。但是如果說要見之於電影,卻有些遲疑。因為這個時代,大多數觀眾基本不知道(懂得些歷史的人,一般認為明亡於崇禎自殺)。那麼拍攝這個時代的電影,有誰會看?且不說錢謙益這個人,很多人不知道,那麼柳如是,知道的人就更少了。而且(這很要命),大凡想要拍攝他們之間故事的導演,不大可能做一個類似唐伯虎點秋香的搞笑電影。於是,難題就來了。然而居然有人拍攝了《柳如是》,我為止稱奇。儘管導演提到這個項目是應常熟市的領導宣傳常熟的目的,然而,《柳如是》依然是一個人文電影。影片製作不可謂不考究。布景,陳設,光影都看出了導演和團隊的用心。劇情和表演也能體現一種追求。在這裡我要特別提到這部影片美術場景的選擇。在這樣一個成本不大的電影,大多數的場景設計和布置,基本上做到了「可看」,既不失華美,又注重寫實。相對於很多大投資的電影,在古典場景設計和布置上上脫離現實,抄襲嫁接,狡之以天馬行空,實則空洞媚俗。當然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考慮到成本和眾所周知的一些現狀,我覺得做到它這樣,已經實屬不易了。萬茜(十幾年前我認識她)所飾演的柳如是,雖然和我想像的相距甚遠,但是依然不失之獨特。秦漢的錢謙益,怎麼說呢?基本到位,沒有太多的意外。其他的人,暫時就不說了。這樣的電影難拍,難就難在導演如果想要追求盎然古意,就必須在電影的一切元素上保持這種追求。然而做到這一點何其難也。目前我見到的電影,只有《卧虎藏龍》和即將上映的《聶隱娘》有上乘的表現。首先是導演的修為,學養,然後是電影工作的各個部門的理解力和執行力。尤其是台詞。這是一個敏感問題。演員用什麼語言來交談。使用古語,文言,既不可能,也無可考。使用現代漢語?一種像《夜宴》和《刺秦》那樣的歐式語言,另外一種就是不做處理(《柳如是》)除非不追求古意,那麼這兩種都不是很好的辦法。除非類似錢鍾書,郁達夫這樣的五四學人來潤色台詞,才可能有所小成。我想,哪個導演解決了這個問題,將是一個重大成就。《柳如是》可貴在於對於人文情懷的追求,但是卻也在這個上面留下了遺憾:過於強調人文,但是卻輕視矛盾衝突,電影的可看性不強。過於重視園林古典風貌,卻在外景表現上沒有太多的嘗試。很自信於南明時期的南風韻骨,但是卻有不自信於自己的故事,非要在影片的結尾,安排了現代的萬茜在美術館遇到了現代裝束的秦漢,馮紹峰等人,不解其意。然而,畢竟,我要為這部電影叫好:在一片喧囂中,敢於執著清靜。
人物總體個性上的把握比較準確,歷史氛圍的還原也恰如其分。最大的敗筆是對錢柳二人文才的表現太過蒼白,以至於兩個深度的人物變得缺少歷史說服力。錢謙益雖然大節有虧在政治上碌碌無為,但作為江南文人的重要領袖,其折服眾生的文學涵養與才氣,影片卻沒有很好地反映。錢氏著作渺若星河,編劇卻未能善加利用,也未能從中體悟錢氏複雜的心理並有機地結合到情節事件或者台詞上,真是莫大的遺憾。而柳如是的才學描繪更只局限在反覆叨念那句應景的詩句上,讓人看來索然無味。二人互相唱和的詩篇與經歷都沒有涉及。文學詩藝作為二人愛情中精神共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影片中的實在太過空疏,使得整部影片的現實感大打折扣。
重看了一遍,感覺略複雜。
柳如是客觀的說是女文青的極致吧,性情也好才貌也好,歷史上都數不出幾個來,天真理想的程度……我都不好意思譴責她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青樓出身的身份,越是被禮教排斥,反而越想爭取正統的認可。
跟她有瓜葛的三個男人,也是有趣的很,前後一致的很。陳子龍雖然拋棄了她,是為了名譽。慨然赴死,也是為了正統。他始終如一,沒有白讀聖賢書。
錢謙益,以匹嫡之禮迎娶她,可見雖然讀了一肚子書,卻是個實際的追求快樂的人,面子可以放一邊。所以最後做出投降、不尋死、甚至剃髮跑去清朝當官都不奇怪。他與理想化的柳如是,本質上並非一路人。柳如是沒認清他的本質,是眼瞎。但毫無疑問,他給了柳如是一生的庇護和安穩,甚至在她後來離家出走再回來,依然可以待她如初。這是寬容達觀實際不拘泥,也可以說是沒下限的人。
大木……(讓我擦一把口水先……英氣果決,長得又帥,小哥沒紅真可惜)與父親決裂,拉師母私奔,果然錢謙益的好學生,後期錢為了自己心裡的愧疚,企圖說服大木在三次失敗後再攻南都,被他拒絕了。懂得認清現實,不意氣用事,這才是名垂青史的鄭成功。柳如是帶著刀去找他,可能真的是想去私奔吧?可惜未能成行。
柳如是自己,從飛揚激烈的青年,到堅強任性的中年,到隱忍溫柔的老年,倒是真的改變了。幸得錢謙益相伴。我猜她不會說,這是她所不想要的一生。
開篇即說,柳如是不知是生對了時代,還是生錯了時代。個人豈能遊離於時代之外。天翻地覆,朝代更替,不能兼濟天下,選擇獨善齊家難道就錯了嗎?我幼時也嘲笑錢謙益,如今這話,不敢出口。他畢竟保全了一城人民和文化傳承,雖然動機未必符合道德,後來也冒險資助反清。柳如是在他的反襯之下,贏得千古美名,而除了跳河,別的也只有天真的願望,以及,行為藝術而已了。
世事難斷。一樽還酹江月。祭花神,祭美人。
~~~~~~~~~~~我超級愛這裡面的衣服啊,道具,園林,色調,還有唱的那幾段崑曲,唱腔身姿,無一不美。這樣的電影多幾部多好吖!歷史迭盪,恰似天上黃河,一去未返。光陰消逝,亦如江水東流,晝夜不舍。即便如此,冰澌融解後的春風、春雨、桃花、柳花,歲歲年年總相似,流轉的唯有寂寂人面。
將近四百年前,1638年,大明王朝已是風雨飄搖,呈現亡國之象。江南的三月,人間的天堂,西湖湖畔照舊鶯歌伴燕舞,柳綠隨桃紅。此時的柳如是,不再是往日在鳳舞鸞歌中細腰婀娜秋波演漾的秦淮名妓,她已經脫籍從良,恢復自由。
有一日,她去拜訪閑居斷橋附近的好友草衣道人。在草衣家,獨立院中,正值清明前後,見眼前春光瀲灧,楊柳靜垂,新蝶款飛,這般春景激起她心中雅興,隨即執筆賦詩一首:
垂 楊 小 柳 綉 簾 東,
鶯 閣 殘 枝 蝶 趁 風。
最 是 西 泠 寒 食 路,
桃 花 得 氣 美 人 中。
在影片《柳如是》中,她一邊低頭書寫,一邊輕聲吟哦,恰巧被走進書齋的錢謙益聽聞,對「桃花得氣美人中」一句大加激賞,評之為勝過唐人崔護的「人面桃花相映紅」。
良辰美景,才子佳人,錢謙益和詩一首,馬屁拍得相得益彰:
草 衣 家 住 斷 橋 東,
好 句 清 如 湖 上 風。
近 日 西 泠 誇 柳 隱,
桃 花 得 氣 美 人 中。
第一個「美人」,是崔護趕考途中偶遇又蹉跎的無名女子,第二個「美人」,是錢謙益面前語笑嫣然的柳姑娘。他喜歡喊她河東君,這個稱謂,配得上柳如是的林下之風。
這是柳如是與錢謙益的初初照面。
世上所有的遇見,都曾靜美,或者驚鴻,最後的無奈,又都是人生若如初相見。
煙塵中,愛相隨。
紅塵里,情難枕。
匆匆經年,漫漫人生,怎能如同初相見?
虞山腳下,雪霽天青,幅巾弓鞵的柳如是主動登門探訪因出眾才學而讓自己隔空喊話非他不嫁的錢謙益。二人再次相逢,互相作揖,一個稱對方「如是君」,一個稱對方「牧齋兄」。
書齋中,他握住她的手,誠誠懇懇地說道,我希望自己,能夠帶給你需要的安穩。文人書生,一生仕途坎坷,到頭來,「情」才是最重要也是最難寫的一個字。
那一年,他已近花甲,她仍花信年華。她想像尋常女子那樣,不但風風光光,更要光明正大地嫁給自己傾慕的男人。錢謙益自是寵愛柳如是,凡事隨順她,棄繁文縟節與鄉風民俗不顧,以匹嫡之禮迎娶。
他不怕她出身青樓,有辱門楣,庭院深深,家族是非,也不怕世道險惡,人言可畏。迎娶的芙蓉畫舫內,他握著她的手,欣然笑嘆:買回世上千金笑,送盡平生百歲憂。全然不顧河道兩岸砸過來的石塊和菜幫子。
他一擲千金,耗費巨資,在虞山特為她另築一屋,為回應柳如是芳名,取名為「我聞室」。如是我聞,佛經當中常用的開頭第一句。
室內掛著的條幅上寫著: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這裡有大量精美藏書、金石字畫,在當時堪稱江南一冠。
這對老夫少妻,三十多年的年齡差距不曾影響情投意合。他倆在此吟詩作畫,對酌賞月,琴瑟和鳴。也遊山玩水,攜手征塵,纏綿繾綣。傳聞有一天,錢謙益對柳如是說了句:「我愛你烏黑頭髮白個肉」,柳如則俏皮回應:「我愛你雪白頭髮烏個肉。」真是海棠睡足,松柏耐寒。
這樣一種文人夫唱婦隨的婚姻生活,不難讓人聯想到宋朝的李清照與趙明誠。他倆同樣屬於文人雅士,舞文弄墨的一類,趙明誠在金石字畫的收藏上頗有成就,只不過在文學修養方面,他與被譽為中國千古才女的妻子還是存在很大差距,這個差距,有時就會產生不懂和無法理解,所以,李清照很多時候依然感到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就像某位作家所說,女人的快樂來自崇拜。從這個角度來說,錢謙益和柳如是二人的幸福指數或許更高一些,因為錢謙益三十歲不到就高中探花,才學淵博,可惜時局弄人,一生未能施展抱負。
人生怎麼可能只被詩情畫意圍繞,除了柴米油鹽的苟且,還有家國興亡的憂慮。
在他們婚後第五年,明清兩朝的矛盾逼近白熱化。芒種時節,月色籠罩之下,借著酒興,柳如是勸說她的夫君,在國破之日與她相伴赴死,而不該苟活於世,他殉國,她殉夫。平日說著「我不怕死」的錢謙益呢,臨到事情關頭退縮了。他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枯榮自有天定。
在大是大非的家國情懷面前,兩人顯然存在很大分歧。她是寧可玉碎不能瓦全的完美主義者,而他飽讀兵書,滿腹經綸,始終未得用武之地,不甘心,不情願,揣著這份仍未實現的政治抱負,他要在混亂的現世里尋找機遇。
在錢謙益北上京城去做清朝官員時,柳如是寫信,勸說丈夫:「妾以為相公富貴已足,功名已高,正好偕隱林泉,以娛晚景。江南春好,柳絲牽舫,湖鏡開顏,相公徜徉於此,亦得樂趣。妾雖不足比文君,紅佛之才之美,藉得追陪杖履,學朝雲之侍東坡。」
有時候,女子因了骨子裡的剛烈,決絕起來比男子要毅然得多。
國學大師陳寅恪將柳如是譽為「女俠名姝」、「文宗國士 」,說她一介「婉孌倚門之少女,綢繆鼓瑟之小婦」,在品性操守方面卻要遠勝於鬚眉,她的獨立之精神令人感泣而不能自已,因而,還在晚年專為這位煙花女子立傳進行頌揚。
1664年,在他倆婚後第二十三個年頭,錢謙益終究壯志未酬,在他為柳如是建蓋的紅豆山莊憂憤離世。
自此,柳如是一生的依偎轟然消散。失去牧翁一貫的袒護,不願忍受鄉里族人的欺辱,用縷帛懸樑自盡。
一代名姝,香消玉損。
關於柳如是的出生,存在各種版本,有說她是浙江嘉興人,也有說她是蘇州吳江人,由原名楊愛,易名為楊影憐,又改名換姓為柳隱、柳是。後來讀到辛稼軒的詩句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自號如是。
佳人不在,江湖始終流傳著她那散發出九里香的傳奇。
流離一生,花開一世,宛如她曾在《春日我聞室作呈牧翁》中兩句:此去柳花如夢裡,向來煙月是愁端。
如今讀來,真是讓人覺得,一切種種,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一直把萬茜看成是董潔…
秦淮艷景,才子名妓這些詞語在後世人看來尤其風雅,那些我們能叫得出來的名字都已經成了電影電視劇的熱門IP,不是主角也是線索人物,但是一般來說都毀得差不多,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雖然不能說是突出了固有框架的佳作,但好歹也算是沒有丟了大導演的手藝,而最近我偶爾看到了12年的電影《柳如是》,倒也算是傳記電影里的佳作了。
柳如是和錢謙益的感情故事固然讓後世銘記,然而更讓後人傳送的是她的氣節,晚明風雨飄搖,柳如是想和錢謙益一同投水殉國,而錢謙益則說:「水太冷,不能下。」轉而靦顏迎降。
說回電影本身,個人認為值得一看,雖然仍舊有一些問題,比如說略顯奇怪的剪輯和狗血的全員穿越現代的結局。
劇情來看,這部電影根據國學大師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改編,非常有紀錄片的性質,整體也並沒有改編得面目全非,大致從柳如是青樓歲月、遇陳子龍後脫籍入良、後遇錢謙益成婚、國破家亡隱居歲月來講,雖然說現今閱片無數的觀眾們對於這種情節已經審美疲勞,大致每個名妓都會遇見個讓人青春蹉跎的渣男,比如陳子龍,再比如李甲,最終遇到真愛,在特定的朝代背景有屬於自身的悲傷和不得已,然而愛情總是最終的主題。
《柳如是》這部電影的色調讓人感覺非常舒服,不同於現在某些電視劇塑造秦淮煙花景的大紅俗艷,青樓女子們盡其所能顯示媚態,煙視媚行,一副皮肉生意的樣子,反倒是泛黃的色調,較為考究的明制衣裳,燈影幢幢之中人在唱著崑曲,青樓里賓客賞人如同賞花,推杯換盞之間,有紅顏知己相伴,吟詩作對暢談時局,這才是真正的風雅。
柳如是不是庸脂俗粉,反倒是有些英雄氣魄,有點契合呂碧城的那句「綠蟻浮春,玉龍回雪,誰識隱娘微旨?夜雨談兵,春風說劍,衝天美人虹起」,在電影塑造的形象中,雖然的確有一些契合名妓身份的香艷戲碼(當然也是為了市場考慮的噱頭),但整體仍舊是如同梅花傲立,清冷又有氣節,如同《唐朝豪放女》中的魚玄機,雖然肆意放蕩有過之柳如是,卻一派風流天成。
因為偏傳記題材,所以並沒有著墨與一個完整的故事,而是一個人的一生,可能並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圓滿愛情,整體走向也比較平淡,卻能給人非比尋常的審美體驗。
結局穿越梗敗筆流俗,可能在十年前,《宮》等穿越劇還沒有火的時候,搞一個全員穿越梗會讓觀眾有一種前世今生的感覺,周杰倫的MV中開頭也有老年人博物館看自己年輕照片追憶往昔的鏡頭,然而這電影放在了最後,並且拍得毫無質感,還不如直接在背影處結局,好歹是一番意味深長了。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謝……邀……這是為了湊個大新聞么。電影藝術我實在不懂,談了也是丟人,談談影片對史實的改編吧。聲明一下,沒有挑錯誤的意思。歷史電影故事片總歸是演繹作品,不可能要求事事泥守歷史細節。能夠看出來編劇是參考了很多梗,什麼錢謙益的《漢書》(其實早就賣了)、明史案(其實不是他犯的)之類,好欠啊……1、柳如是破壞陳氏家庭→陳子龍始亂終棄本來陳子龍中式是在崇禎十年,已經和柳如是分手兩年了吧。嗯,我只能說,改的好!崇禎四年會試復社中了50多人,七年中了30多人,陳子龍都中不上,還要說什麼溫體仁干涉,扯淡。2、忻城伯趙之龍主持獻城→錢謙益主持獻城這個就是為了給主角加戲了……南京是重地,兵權從來都是勛臣把守。錢某人真有這麼大能耐,他都樂死了。關於錢謙益降清前後活動的記載不少。大體來看,他的確希望能保全江南一帶特別是家鄉常熟,同時仍希望明祚能夠延續。「水太冷」本來是柳如是和他開的玩笑,後來傳成了真事兒。電影里真的演了出來(蒙 @guyyu 君提醒,確實有這段),好囧啊……拉低了溫體仁對手的段數。3、柳如是長得像小和尚→美女出演好吧這不是改編……不可能真找個假小子去演柳如是,那樣800萬都收不回來了。然而我還是要引出錢鍾書刻薄陳寅恪的原文陳寅恪:專於史學而於文學無所解
大體來說,就是河東君長得很矮,像個小和尚。但總不至於沒頭髮,莫非是說她帶了頭巾的男裝打扮?顧苓說她「是身材不逾中人,而色甚艷。冬月御單衣,雙頰作朝霞色,即之體溫然」。顧苓是錢某門生,大概要誇讚下老師的艷福。不過說到底,那年月一個讀書人除了自己姐妹之外實在見不到幾個知識女性,所以長相大概不是她的主要競爭力。最後,電影有交代馬閣老的下落么?倘若表現了他先隨方國安軍試圖收復杭州,後又投身太湖吳日升的白腰黨堅持鬥爭,最後出家入道、不屈殉國的故事,那就更好了。不過,這個要求就太高了。讀文學研究所藏乾隆時舊鈔本《錢湘靈先生詩集》,錢先生摘《題安節所貌河東夫人遺影》:「平生絕照小沙彌,卻誤楊朱泣路歧。留得河東獅子吼,一條白練再尋師(夫人相似小沙彌,故二句引禪門語)」(《魚眼鼠須錄》第二冊及《塔影園集》筆記錄《河東君傳》:「為人短小,結束俏利。性機警,饒膽略」,互相照明),後加評語: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旁搜幽討,卻未見此詩。渠臆想河東君之色,津津涎出,苟得見此詩,亦必強詞以辟之耳。
近幾年國內電影的佳作好像都要把人拽回明末。
先是吳琦的《柳如是》,接著王競的《大明劫》,最後是去年路陽的《綉春刀》。而時間脈絡則要倒過來看,三部電影橫跨了整個崇禎朝,《綉春刀》在除閹黨,《大明劫》在掃流寇,到《柳如是》則清兵已入關,風吹雨打無可奈何了。
左為楊影憐,中為董小宛,右為寇白門影片以青樓選美開場。柳如是此時還叫楊影憐(疑為影片杜撰),取顧影自憐之意。在這場「花榜狀元」比試中,楊影憐力壓同為秦淮八艷的董小宛、寇白門(這是什麼藝名。。。)奪魁。也是在這晚。她遇到了一生宿命的兩個男人。
「雲間三子」之首陳子龍為躲避官兵追捕,慌亂中闖進了她的閨房,她受驚之餘怒而拔劍。在得知對方是大才子陳子龍之後,立刻助其擺脫官軍。影片中由馮紹峰出演的陳子龍,高眉闊眼,儀錶堂堂,一張口便喝透了楊影憐的名字出自李商隱「對影聞聲已可憐,玉池荷葉正田田」。
柳如是向來愛才子,更愛大才子,陳子龍號稱「文高兩漢,詩軼三唐」,錢鍾書評他「有明三百年唐詩之局」 又說「大才健筆,足殿明詩而無愧」,可見其才。這是一出佳人救才子的戲,之後兩人迅雷不及掩耳地開始了沒羞沒臊的日子。
而本片真正的男主角也默默地上線了,他在一個人喝悶酒。
錢謙益,號牧齋,一生領導明末江南文壇長達50年。此時的他剛出獄正回常熟老家路過杭州。終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錢謙益三起三落,但前後為官累計不足四年。滿腹經綸不得用,眼見社稷傾頹,江山危覆,不能領兵疆場,反倒因崇禎帝一句「滿朝俱是謙益一黨」而入獄。可想錢謙益此時之鬱悶。
在青樓院中閑逛,遠遠望見了楊影憐唱戲。這是他第一次看見她,他還不知道她是誰,她也沒有看到他,所以這可能並不能稱作第一次相遇。
為了推進主線,楊影憐、陳子龍這一對才子佳人必須速速分手。影片中用了「金榜題名」這一招,陳子龍考中了,要赴任浙江了。「我也給你個驚喜,我脫籍從良了,一輩子跟著你」「你是妓女,我怕遭人非議,不能帶你去。」
這裡萬茜將楊影憐的泫然欲泣演得真是好。
於是,顧影自憐、荷葉田田的楊影憐從歷史上消失了,一代巾幗柳如是誕生了。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是辛稼軒的《賀新郎》,「知我者,二三子」,楊影憐改名柳如是,是想找個也珍惜她、認真待她、抱負相同的夫君,而不是得月樓里那些狂蜂浪蝶,只是欣賞她、想佔有她(唉?好像串戲了)。
這段分手戲是影片杜撰了,歷史上柳、陳分手是因為大老婆打上了門來。
分手之後,柳如是時而回收養她的江南名妓處,時而去拜訪江南其餘名妓,總之是靠旅行來治療心情。一天男裝打扮的柳如是在岳武穆祠題詩一首:
錢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遺墳在此丘。
游月旌旗傷豹尾,重湖風雨隔髦頭。
當年宮館連胡騎,此夜蒼茫接戍樓。
海內如今傳戰鬥,田橫墓下益堪愁。
被正好路過的錢謙益看到,進到書院中大讚其詩,「青年人正應該如此關心時局啊!」(秦漢說起這句話來讓人有一種民國的感覺)(這裡我有一個小疑問,錢謙益說這是清軍已經攻破濟南府,可是這時他還沒和柳如是見面,應該還在崇禎XX年吧,清軍都打到濟南了?)
大明王朝風雨飄搖內憂外患,正是海內傳戰鬥,然而漢有田橫,宋有岳飛,我大明如今又能靠誰呢,我錢謙益空有一身治國安邦之能,卻只能終老鄉間。柳如是的詩寫到了錢謙益的心裡,但是此時兩人仍未謀面。這算是第二次鋪墊。
「草衣道人」王微
第三次終於要見面了,一天柳如是在名妓「草衣道人」王微家中作詩:
垂楊小院綉簾東,
鶯閣殘枝未相逢。
大抵西泠寒食路,
桃花得氣美人中。
又被錢謙益「偶然」聽到。「桃花得氣美人中,真乃千古名句!絕啦!讓崔護的人面桃花相映紅失了顏色」「矮油!杭州唱戲的也是你?!海內如今傳戰鬥的也是你?!你真是卓文君再世啊!」錢老比柳如是足大了36歲,這時候就差沒撲上去了。應了胡蘭成初見張愛玲的那句「能發生的一切都要讓它發生。」於是錢老開始追求,帶游西湖什麼的。
不時地flirt一下
柳如是女扮男裝,以「柳儒士」之名到常熟訪錢謙益,那一回頭真像極了趙敏。
她作詩稱讚他說:
聲名真似漢扶風,妙理玄規更不同。
一室茶香開澹暗,千行墨妙破冥濛。
竺西瓶拂因緣在,江左風流物論雄。
今日沾沾誠御李,東山蔥嶺莫辭從。
將錢謙益比作東漢的馬融、李膺和東晉的謝安,併流露出「因緣在」這種騷情辭彙。
錢謙益次韻回贈:
文君放誕想流風,臉際眉間訝許同。
枉自夢刀思燕婉,還將摶土問鴻蒙。
沾花丈室何曾染?折柳章台也自雄。
但似王昌消息好,履箱擎了便相從。
將柳如是比作卓文君、薛濤,還借用章台柳的典故表示了對柳如是身世的理解,最後做出了「便相從」的急切回應。從此柳如是生命中第二段沒羞沒臊的日子開始了。
這次會面之後,錢謙益命人連夜新建房屋,十天後落成,依「如是我聞」之意定名為「我聞室」。
當晚,錢謙益舉行「寒夕文宴」,柳如是及當地的名士程嘉燧、徐錫允等人參加。錢謙益作詩邀約柳如是:
清樽細雨不知愁,鶴引遙空鳳下樓。
紅燭恍如花月夜,綠窗還似木蘭舟。
曲中楊柳齊舒眼,詩里芙蓉亦並頭。
今夕梅魂共誰語,任他疏影蘸寒流。
柳如是回應稱:
誰家樂府唱無愁,望斷浮雲西北樓。
漢珮敢同神女贈,越歌聊感鄂君舟。
春前柳欲窺青眼,雪裡山應想白頭。
莫為盧家怨銀漢,年年河水向東流。
陳寅恪根據徐錫允的詩考證認為,柳如是在席間「豪飲」,而且「放誕風流之活潑舉動,殊有逾越當日閨閣常規者。」
一晚的文宴「乃牧齋一生最得意、又最難忘之事」,59歲的錢謙益與23歲的柳如是從當天開始同居。
後錢謙益以「匹嫡之禮」迎娶柳如是,也就是按正房娶。此舉致非議四起,婚禮中的船被扔進了許多白菜豆腐,甚至有士大夫攻擊說錢謙益此舉「褻朝廷之名器,傷士人大夫之體統」,但錢謙益都不管,仍「怡然自得」。
送一張福利
婚後夫妻感情和睦,更時常討論國事,並屢有詩文唱和。錢謙益的詩作「氣骨蒼峻,虯松百尺」,柳如是不及,但是柳如是的作品卻「幽艷秀髮,如芙蓉秋水,自然娟媚」,即便是錢謙益「亦遜之」。
錢謙益與柳如是同游鎮江、蘇州,拜謁了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及其妻梁紅玉的墳墓。也是此時起,柳如是腦中深種了一種「梁紅玉情結」,她渴望與夫君一起為國戰鬥,一同捐軀。「你能成全如是嗎?」
歷史馬上就給了他們夫婦這個機會。
崇禎十七年,錢謙益被任命總督浙江、南直隸。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在煤山自縊。
明朝遷都南京,錢謙益在南明小朝廷中任禮部尚書。滿清八旗軍一路勢如破竹,「揚州十日」屠城之後,多鐸兵臨南京。
柳如是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以手探水說:「水太冷了,怎麼辦?」柳如是奮身跳入水中(歷史上只是想跳被拉住了)。
五月十五日,錢謙益率文武大臣在滂沱大雨中開城向豫親王多鐸投降。後剃髮令下,錢依令剃頭。
影片中降清、獻城、剃頭這一幕拍得精彩之極,將錢謙益的懦弱、隱忍、悲苦,柳如是的驚愕、憤怒、心碎表現的淋漓盡致。
錢謙益失節降清,震動江南文壇。他被人嘲笑為「兩朝領袖」。有詩譏諷稱:「錢公出處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聞。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錢謙益曾對自己的降清行為大力辯解,稱自己「棄身捨命,為保全萬姓」。陳寅恪認為「牧齋降清,乃其一生污點」,是因為「其素性懦弱、迫於事勢使然」。
有趣的是電影在此錢謙益應召進京的空隙間安排了一段其學生鄭大木和師娘柳如是的感情戲。鄭大木對師娘說:「您不是一直相當梁紅玉嗎?跟我走!我們抗爭到底!」柳如是:「大木,有些感情是不能發生的。」
遭婉拒的大木同學傷心地率領自己的海軍離開了。這才出了之後驚天動地的國姓爺鄭成功。
錢謙益從北京回鄉,兒子到他這來打小報告,「小媽和大木私奔了」,錢謙益道:「國破家亡!我都難保名節做了貳臣了,你還要求她什麼。」
此時老情人、反清復明義士陳子龍出現了。從此三人過上了沒羞沒臊的日子。不是的!他來找錢謙益幫忙籌集軍餉組建以軍,錢謙益就賣了自己的宋本《漢書》,給他當軍費。這裡又和歷史有點出入了,宋本《漢書》本來是給柳如是蓋房賣的。來的人也不是陳子龍而是江陰反清名士黃毓祺。電影為了增加感情戲,變成了陳子龍。
後反清事發,陳子龍聽聞柳如是懷上了錢謙益的孩子,就毅然咬定是自己一個人乾的,與錢謙益沒有任何關係,像個共產黨員一樣英勇就義了。
電影演到這其實就已經算完了,接下來收尾講了一些錢柳夫婦晚年的境況。錢謙益從京城返鄉後驚心動魄的後半生卻一點沒有涉及,這算是一個遺憾吧。
影片不光布景真實,畫面雋美,最突出的優點就是將大量錢柳二人的詩完美的融入電影中,讓觀眾一點不覺突兀,不像有的電影。
電影完了,錢謙益和柳如是的人生還有大段要走。
抱歉接下來比較枯燥也沒圖咯。
返常熟居住後,他們移居紅豆山莊。錢謙益當即向遠在廣西的永曆帝上書「楸枰三局」之策。
錢以圍棋設喻,將光復中原的大業的戰略構想按照穩健或進取分為「全著」、「要著」和「急著」:「全著」是指即先移重兵恢復長江中游的荊州、襄陽,「上扼漢沔,下撼武昌」,則「大江以南在吾指顧之間」,等「江南既定,財賦漸充,根本已固」的時候,再「移荊汴之鋒掃清河朔」;「要著」是指趁著「吳三桂休兵漢中」的機會,從貴州等地「以重兵經由遵義入川」,平定四川之後,則「上可以控扼關隴,下可以掇拾荊襄」;所謂「急著」是鑒於當時兩廣形勢的急迫,先行策動鎮守辰州、常德等地的馬蛟麟反正,然後再用大軍「亟先北下洞庭」,則「處處必多響集」,那麼「恢楚恢江,克複京闕」則指日可待了。
此時的內閣大臣,他的弟子瞿式耜接納了錢的主張並全文轉呈給永曆帝,並說錢謙益「規畫形勢,了如指掌,綽有成算」。陳寅恪說:「錢謙益早在上北京之時就已經決定了其復明之志願。」
此後錢謙益開始了在清統治區的地下黨工作。
順治七年,黃宗羲來到常熟與錢謙益會晤,表面上只是翻閱絳雲樓的藏書,實際上是討論利用魯王舊部抗清及招降清朝台州總兵馬進寶的事情。五月,錢謙益孤身前往金華勸說馬進寶反清。
此後,錢謙益「日夜結客,運籌部勒」。
順治十一年,明定西侯張名振三次率軍進入長江口,第一次抵達鎮江、瓜洲,第二次抵達儀征,第三次直逼南京,為接應從上游而來的孫可望部但不成功。錢謙益參與了上述行動的策劃。
同年,姚志卓再到紅豆山莊,錢謙益和柳如是傾囊相助,為姚志卓招募了500名士兵,別號「五百羅漢」,後姚在次年秋天攻取崇明的戰鬥中犧牲。當年,錢謙益還多次前往蘇州,「表面則共諸文士游宴,征歌選色」,實際則「陰為復明活動」。
當時鄭大木同學在蘇州秘密安排了商號從事反清的聯絡工作,故有人認為錢之多次赴蘇州,「與通海之舉動有關」。
冬天,錢謙益赴淮安拜訪原為明朝將領、清漕運總督蔡士英,陳寅恪認為「此行必與復明運動相涉」。事後,錢謙益並未返回常熟過年,而是滯留南京,居住在大報恩寺之內,聯絡鄭成功,制定了率水師攻取南京的計劃。
南明史學家顧誠認為,錢謙益作為明清雙方矚目的人物,在清統治區從事復明運動必然做得多、寫得少,密信及其它密謀文字亦避免留稿入集,間或留下一些述志感事的作品也不得不以隱晦的文詞表達。其許多決策多以柳如是的名義作出,但絕不像許多史籍所稱的那樣為柳如是牽著鼻子走。
順治十六年,錢謙益等人籌劃多年的軍事行動付諸實施。當年六月,錢謙益的學生鄭成功率水師大舉攻入長江。
在軍事行動的初期,鄭成功部隊勢如破竹,六月二十三日光復鎮江,七月初七日完成對南京的包圍並展謁孝陵。當時長江下游4府3州32縣都宣布光復,廬州、鳳陽、徽州、池州、廣德、九江、南昌、瑞州、饒州、吉安、贛州、韶關、武昌、岳州、荊州、襄陽、汝州、南陽、歸德等地紛紛響應,淮安、揚州、蘇州、常州「自巡撫而下皇皇欲走」,「中原震動」,清順治皇帝聞訊都準備遷都瀋陽了。
錢謙益聞訊,十分興奮,按杜甫《秋興八首》的音韻作《金陵秋興八首次草堂韻》,意氣風發,格調激昂。如「樓船盪日三江涌,石馬嘶風九域陰」、「殺盡羯奴才斂手,推枰何用更尋思」、「生奴八部憂懸首,死虜千秋悔入關」、「秦淮賣酒唐時女,醉倒開元鶴髮翁」、「武庫再歸三尺劍,孝陵重長萬年枝」等。
但鄭成功接下來的的軍事行動卻並不順利,在七月二十二日攻城未果,旋即在七月二十三日被清兵突然出擊擊潰,鄭當夜乘船東撤,於八月初一日到達南通狼山,八月十一日攻崇明不克,九月初七日全軍返回福建。
八月初十日,78歲的錢謙益與柳如是告別,意欲參加鄭成功的軍隊,勸鄭成功不要放棄,遂乘小船往崇明島見鄭成功,但是鄭成功一意退往台灣。八月十九日錢謙益只得返回家中。直到病終,錢謙益都對這一次軍事行動功虧一簣悔恨不已。
陳寅恪評價這一段歷史時也感到萬分惋惜,作詩稱:
橫海樓船破浪秋,南風一夕抵瓜洲。
石城故壘英雄盡,鐵鎖長江日夜流。
惜別漁舟迷去住,封侯閨夢負綢繆。
八篇和杜哀吟在,此恨綿綿死未休。
康熙二年,永曆帝被吳三桂弒殺,鄭成功、李定國相繼病歿,中國大陸的抗清活動基本熄滅。錢謙益「泣血感慟」,作詩稱: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河非漢幟,摧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棲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五月二十四日,錢謙益病故,享年83歲。
錢謙益病歿之後,族紳錢朝鼎向柳如是索取債務白銀3000兩,威逼甚急,柳如是不能償付。同年六月二十八日,即錢謙益卒後34天,柳如是自縊身亡。
有關後人評價,乾隆認為錢謙益人品極差,「大節有虧,實不足齒於人類」,並親自作詩諷刺他,使錢謙益的形象開始趨向負面化。而錢謙益的全部著作被乾隆下詔禁毀,「勿令遺留片簡」。四庫全書的編者認為,錢謙益「首鼠兩端,居心反覆」。直到20世紀初還屬於「禁錮篇」。
20世紀中葉,陳寅恪作《柳如是別傳》,考證錢謙益與柳如是的因緣及錢柳夫婦的抗清活動,其中對錢謙益氣人大家讚賞,認為錢是「復國之英雄」,「應恕其前此失節之愆,而嘉其後來贖罪之意,始可稱為平心之論」,並稱錢與其妻柳如是的詩文足以「表彰我民族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柳如是別傳》於1953年開始撰寫,至1964年夏天完稿。我們應當能體味其中陳寅恪同為貳臣的心情。吳宓說此書「藉以察出當時政治(夷夏)道德(氣節)之真實情況,蓋有深意存焉。絕非消閑風趣之行動也。」
然而其他評價就不甚高了,吳晗批錢,「人品實在差得很,年輕時是個浪子,中年是熱中的政客,晚年是投清的漢奸,居鄉時是土豪劣紳,在朝是貪官污吏。一生翻翻覆覆沒有立場,沒有民族氣節,除了想作官以外,從沒有想到別的。」
大陸中文系教材《中國文學史》(游國恩主編)認為,錢謙益「常常故意表示懷念故國,詆斥清朝,企圖掩飾覥顏事敵的恥辱」,後來表達故國之思以及記錄抗清心跡則是「雖然好像很沉痛,但是民族叛徒的罪名是洗刷不了的。」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才子才女,情與貌,略相似。在盛世,如是,亂世,不是。不信,你看:趙明誠棄城,錢謙宜降清,胡蘭成漢奸。可他們的女人分別是李清照,柳如是,張愛玲。才女最愛才子,才子卻背離英雄。盛世便是才子佳人,亂世讓才女們怎麼辦?反正成不了英雄美人組合。才女多剛烈,才子多懦弱。讀多了書,男人變弱雞了,女人卻愈發堅韌,知識帶來的改變竟然在男女身上體現的完全不同。若太平盛世他們也許就神仙眷侶,在動蕩年華就只能命運顛簸了。前面感覺還行,最後一幕的穿越直接閃瞎我眼,現在想起來都後怕
服飾挺考究,比較還原明末時候的現狀
很喜歡萬茜在這部片子里的表演,感覺像是從書畫中走出來的江南女子~電影的整個畫面處理得非常雅緻。
我記得最深就是,柳如是如柳。華萊士來華。
在網上看到介紹的時候就被截圖驚艷到,找來電影看更是驚喜。說實話情節什麼的已經記不清了,就覺得每一幀的畫面都很用心,充電服裝,布景,妝容到構圖,都給人一種置身其中的感覺,完美展現了古典美。後來去拍古裝寫真,前期跟攝影師和化妝師交流時我就說,你們可以參照電影柳如是,我要的就是那種感覺。後來拍出的效果是這樣的,可惜人長次了,但攝影的感覺還是不錯的
因為很喜歡萬茜無意中發現了《柳如是》,第一次深夜看電影,然而對於這部片子確實意外的好時候,整個電影靜謐的氛圍與四下寂靜的深夜有種妙不可言的契合,不得不說對自己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好片子,萬茜的古裝扮相真的是太美了,大晚上一邊截屏一邊讚歎,似乎並不能為很多人欣賞到傾國傾城,可是她就是我認識所及中的柳如是,演的真的是極好的。 萬茜的柳如是讓我想起八個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青山如舊,我亦如是
南明歷史風雨飄搖,貳臣遍地,氣節和操守喪失殆盡。人性的複雜和世道的紛亂莫過於那個時代了。
而期間若想為大明漢子們的頹敗、屈膝解釋洗地的話,都好像拿不出什麼值得歌頌的典型。失守揚州的史可法迂腐,帶兵於陣前的阮大鋮叛變,鳳陽督師馬士英雞賊爭國本,東林黨首領錢謙益軟蛋敢說不敢幹。硬要在那個時代找一個光鮮亮麗的形象,也只能是這個「料青山看我亦如是」的奇女子柳如是了。
身為一個奇女子收集愛好者,我果斷看了這部票房慘淡的《柳如是》,一個生於亂世、有秦淮八艷名號的風塵女子,先從了白衣才子陳子龍,後男方負之,再歸於錢謙益,他將柳如是如正妻明媒正娶,她也最終伴隨他漂泊風雨,雖也嫌惡過他失節失格,但終是予君此生一紅豆,蒼顏白髮也相守。
過於平緩的敘述風格和市場對於文人話題的不care,導致了這部小成本電影居然賠本了。然而得益於它的小成本限制,在幾乎無法使用大場面的情況下,對人物的刻畫十分細膩,摒棄了那些傳統中標籤化的形象,將那個艱難的時代中,複雜的人性和文人士大夫階層夢遊式的救國呼喊凸顯得讓人更易接受了。要我說這部片子之所以不賣座:要不是觀眾不知道柳如是是誰?要不就是對於被標記成「愛國守節妓女」的身份標籤很難認同——太男權思維了(本來就是個女性為主的片子么)。
這是個很困難的選題,然而它確實在現有條件下,儘力講好了這個故事。甚至你可以在影片中看到清兵攻入南都時,描繪了這樣一個細節——入城的清兵都是多鐸的正白旗部隊。可見是走心的。(づ ̄3 ̄)づ╭?~我亦如是。
當柳如是還被稱為楊影憐的時候,她遇見一個闖入她房內的小公子,這位氣度不凡的馮紹峰聲稱「我是第一次來這種地方。」然後可能是鑒於他的單純(不知道女人為啥覺得初戀對象最單純,扶額╮(╯▽╰)╭),他們共同度過了五年快樂的生活。
本以為馮紹峰(陳子龍 飾)會娶她,她便早早的贖身出來,以求免於讓男方替她贖身,顯得在感情中沒了地位,如此思想獨立、身體解放、德藝雙馨的姑娘贖身示愛,馮紹峰卻表示剛剛通過考試,要去上任,帶著風塵女子,會被人非議。已然經歷滄桑世事的楊影憐改名柳如是,或可理解為「再求以真情換真情」吧。
離開馮紹峰之後,專情詩酒的柳如是以一女公子姿態落落大方的穿梭在文藝圈中,最終一句「按照才華來挑,也得錢牧齋之輩」,讓她和錢謙益(字牧齋)結下了緣。兩次邂逅兩句詩,一句海內如今傳戰鬥,一句桃花得氣美人中。讓老不得志鬱鬱寡歡的錢謙益瞬間找到了討喜的摯愛。可不是么,她既有記掛家國的英氣又有閉月羞花的容貌。
其實若說是錢謙益的才情吸引了柳姑娘,怕就說清高了,當錢老先生握住柳姑娘的手時,那句:「我願予你安穩」才是這個風塵女子心中最脆弱的心結。而相比較錢謙益覬覦做官,滿嘴孔孟聖賢的難看吃相。至少在感情上,對柳如是的態度上,他是勇敢而真誠的,尤其有了馮紹峰這個懦弱的前男友對比之後。
一直以來有舊俗,納青樓女子為妾當在夜晚,而錢先生不但在大白天迎娶柳如是,更是按照匹嫡之禮來操辦。
「你不怕,我出身青樓,辱沒門楣;
你不怕,庭院深深,家族是非;
你不怕,世道險惡,人言可畏?」
「不怕」
在錢謙益積極正面回答完柳如是三問之後,這個女子便生死相依了這位年長他三十六的男人。哪怕再記恨他屈膝獻城,再怪罪他不肯死身全節,再鄙夷他削髮降清。都終究不願舍他而去。#論婚禮對於女人的重要性#
說完柳如是的真,就該提到柳如是的「節」了。很多人不喜歡這個字,其中包括我,這個字尤其在這對伴侶中顯得更加諷刺了。如果一項制度只要女性去遵守,而男性卻可以肆意踐踏,那麼它顯然是一項過時的制度。
柳如是守的並不是文人士大夫歌頌的而錢謙益失去的「節」。是她自己活著的底線,以及死去時的意義。就這點看來,錢謙益就是有一萬個理由也不能自清。
錢謙益這個人是個典型的東林黨人。試圖活得沒有底線,來換取為官的地位,來換取生的意義,彷彿不先到達那個高度,此生就沒有意義一樣。當城之將破,泛舟湖上的柳如是和他道韓世忠和梁紅玉夫婦馳騁沙場的故事時,試圖就在這湖上做一對亡靈伴侶了。而錢謙益卻極其猥瑣的說了一句:「水太涼。」
當他削髮北去,卻又忽然想起了名節,進而回來資助反清。有人說他後知後覺,有人說他實為無奈,然則說他蛇鼠兩端倒也不算冤枉。
最終電影沒有忍心敘述柳如是的結局。而是以八十的錢謙益過世收尾了。這個將社稷與她視為同重的軟弱男人的離去、帶走了她的心。
其實男女平等是個奇怪的話題,因為男女各自都不能被視為一個整體。當過去居家的貴婦在怨恨丈夫喜歡外頭的風塵脂粉時,她們以為他們的男人僅僅想要獲得年輕的肉體,然則也許是因為那些歷經劫數的女子,和這些被科舉消磨稜角的男人們在經歷上能找出相似之處,言談中能夠得到共鳴,反而文人和名妓彼此多了更多的尊重。
很多時候人們說妓比娼高級,妓會賣藝。實際上可以換個角度思考,那時候的妓對於恩客來說也許就是談得來的娼。
相比而言,家中那個沒見過幾次就娶回家的女人,除了社會上給予的正朔稱謂,得到的尊重自然就少了。
隨著年級的增長,厭倦了去追逐或者被仰慕,那份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平等,往往是人奢望不敢侈談的,而當錢謙益遇到了柳如是的時候,或許就是如此般妙幻吧!
如果辯解說在那個時代多數人都是缺乏選擇權利的,那麼請看看柳如是吧。至少她比當時當世幾乎所有的男子都要有獨立的人格:敢愛、敢恨、敢嫁、敢陪他一生。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錢先生就是柳姑娘的青山。
——————————————————————————
小蔡在自己的公眾號「書童說「(CXC-STS)上,玩票更新影評,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假如鴉片戰爭時,主政的是康熙而不是道光,勝敗結局會有不同嗎?
※為什麼我們課本上學習的古代的文人,都是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的?我印象中就沒什麼名利雙收,飛黃騰達的?
※古代的 GDP 是怎麼算出來的?
※為什麼港澳回歸,對於香港方面有更多的報道,而澳門方面則略少?
※陳友諒與蔣介石有何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