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領導不會溜須拍馬不會圓滑變通,骨子裡清高自傲處處受限事事吃虧只會埋頭苦幹,怎麼破?


好吧,既然邀我,我說點看法,這個問題並不好說。

一、願不願破。這涉及個人價值觀。溜須拍馬,世人通常給予差評,但確實有不少人在這樣做。你願意這樣嗎,這樣好嗎,假如你並不讚賞這樣做,卻要這樣去做,你能承受多大的心理折磨?

二、會不會做。這屬於技術層面的問題,總是可以學的。放在你工作的具體環境中,既然有這位或幾位具體的領導,樂於給奉迎諂媚者以好處,你已經從身邊的例子中獲得了驗證,你也希望獲得這樣的好處,就比著來。這等於是溜須拍馬比賽,你要想成為優勝者,得多少有點創造性。比如,領導既喜歡被人拍馬屁,又怕被人說喜歡被拍,你怎麼做得不顯山露水,又能掻到癢處,這有點考智力就是了。

三、你到底行不行。我總覺得,會溜須拍馬的人,和自小的生存環境有關,也有些先天的條件。如果你自來就是一個實打實的人,喜歡埋頭苦幹,還嘴拙,你只是覺得心理不平衡,於是你也去溜須拍馬,但卻是半心半意的,說起那些話來也是皮笑肉不開的,會不會更難受?如果你某個時候真練得好了,心理也沒障礙了,這意味著你在這方面的徹底改變,趁著還在猶豫,先想一想,行是行了,按你的價值觀,是得的多還是少?

人要想改變環境,改變他人很難,於是就有了『反求諸己』的說法,就是說你改變不了環境,改變不了他人,就改變自己。這個改變,要不要有底線?溜須拍馬,不屬於一般意義上的情商,也不屬於一般意義上人際關係處理中的鬥智斗勇,但可以算是一種『智取領導』的媚術。

先想想這些問題吧,想清楚了,再決定你該怎麼做。至於具體的招數,既然你周邊有人已經這樣做了,你已經看到了,其實就已經告訴你了。

我覺得,埋頭苦幹的人,得不到承認,往往是因為實力還不夠,有時候,還和與人相處,連一般的照應他人感受也做不到有關。但溜須拍馬者,弄得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也不少。好自為之吧。


不會溜須拍馬就不要,不想圓滑變通就堅持自己,這都沒什麼,或許你吃虧在清高自傲上。

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沒有好壞。

堅持自我不溜須拍馬,同時不要去看不起那些溜須拍馬的人,因為他們也是在堅持自我。

當感覺自己吃虧的時候,就想想,這是你沒有逼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而付出的代價,恰恰是公平的,不代表不公平,也不是吃虧。

會不會好一點。。。因為我就是這麼想的。。。


不拍馬沒啥,穩紮穩打不投機而已。

不圓滑變通有些問題,沒哪個領導願意用個二愣子。

是堅持,還是改變,就看自己想要什麼了。


怎麼破?

首先,認識自己,認識世界。

歷史上有沒有對領導不會溜須拍馬不會圓滑變通,骨子裡清高自傲處處受限事事吃虧只會埋頭苦幹,卻有大成就的人?

當然有,愛因斯坦,李白、牛頓、尼采、貝多芬、梵高等等一系列的天才人物。

嗯,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天才。題主,你先問問自己是天才么?

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有了題主說的性格,哪怕是天賦異稟,成就驚人的天才們,也逃脫不了命運的桎梏,愛因斯坦畢業就失業,當了好幾年的專利局小職員。李白力士脫靴貴妃捧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但在皇帝眼裡也不過是一個御用文人,一輩子沒能施展自己政治上的抱負,梵高生前更是窮困潦倒,貝多芬是出了名怪咖。

這些偉人因為他們的性格人生也無故多出很多曲折與波瀾,這種性格就註定了一生無法順遂,哪怕你是天才!題主你怕了么?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一個人單槍匹馬就搞出大事件、大新聞、大成就在現代社會變得越來越難,在商業上,強如馬雲,身邊也有蔡崇信等十八羅漢。科學上,同樣依靠科研組,屠呦呦摘取了諾貝爾醫學獎,可其中曲折坎坷,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說到青蒿素和屠呦呦,其實爭議挺多呢,我講講我了解的,大家補充

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而題主這類人,按照這個標準只怕是要得負分的。

你如果要堅持這種性格,那麼你未來的命運,就也基本註定了。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現實。

題主你準備好了嗎?

有一種人很可悲,就是沒有公主命,卻有公主病。

沒有很強的能力,對領導不會溜須拍馬不會圓滑變通,骨子裡清高自傲處處受限事事吃虧只會埋頭苦幹,卻希望一生順遂?有這樣的人生嗎?有的話請告訴我!

每個人的人生就是自己的選擇,如果你選擇並且堅持這種性格,就要面對和接受隨之而來的人生。

希望題主能夠認清這個事實。

如何改變?

我以前很喜歡刀刀的一句話:一個人不做自己會快樂嗎?

可我後來才發現,一個人堅持做題主說的這樣的自己,同樣不會快樂~!這就是現實!

安得世間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可世間本來就沒有兩全法,有的只是取捨得失。

一等人有能力沒脾氣,二等人有能力有脾氣,三等人沒能力有脾氣。

題主說的這樣人,很有性格,一般也都很有脾氣,很倔強。

可當你有這麼強烈的性格和這麼大脾氣的時候,也請你問問自己,你是否具備相應的能力呢?

最後來點自己的私貨。

題主說不會對領導溜須拍馬。No problem。那我想問題主,你會真誠並且高超的讚美別人么?

溜須拍馬也是分等級的。最低級的是拍者、被拍者,以及他人。都趕到厭惡和反感。這就是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這種馬屁只能是適得其反,不如不拍。

中等水平的拍馬屁是,拍者,被拍者、以及他人,其中有一方或者兩方受用,但也有一方或者兩方感到厭惡和反感。這就是我說的取捨得失了。請君自決。

最高等水平的拍馬屁,就是拍者,被拍者,以及他人,大家都受用。這已經不是雙贏,而是共贏了。到了這個水平就不是達到讚美這個新境界。

來個故事,大家感受大師的水平:

1945年7月1日,受國民參政會推選,傅斯年、黃炎培、褚輔成、左舜生、章伯鈞、王雲五等赴延安訪問,他們一行六人於當天下午抵達延安,受到中共領導人的熱烈歡迎。從7月2日起,傅斯年等人同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林伯渠、張聞天、任弼時、王若飛等進行了三次會談。毛澤東單獨拿出一個晚上與傅斯年進行了交談,毛澤東談到傅斯年曾在「五四」中大出風頭,為反封建與新文化運動作出過貢獻,以及當時在政學兩界流傳的傅氏本人「嘗自負為『喑惡叱吒,千人皆廢』之西楚霸王」的典故時,傅斯年回應道:「我們不過是陳勝、吳廣,你們才是項羽、劉邦。」所以才有五日後傅斯年一行返回重慶握別時,毛澤東將一幀親筆墨跡面贈傅斯年一事,有關這方面的資料,在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於1995年為紀念傅斯年百歲誕辰而出版的一部《傅斯年文物資料選輯》中有所收錄。這本書所收資料全部為影印,書中第 115 頁收錄了毛澤東給傅斯年的一封短箋和所寫條幅,另有給王世英的一個便條。便箋曰:

  孟真先生:

  遵囑寫了數字,不像樣子,聊作紀念。今日聞陳勝、吳廣之說 , 未免過謙 ,故述唐人詩以廣之。敬頌  

   旅安

毛澤東 七月五日

條幅寫道:

  竹帛煙銷帝業虛 , 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燼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唐人詠史一首 書呈孟真先生

  毛澤東

注意傅斯年用的我們、你們,有功而不自傲,自謙、誇獎都捎帶上了別人。不是我不過是陳勝、吳廣,而是「我們不過是陳勝、吳廣「,不是你才是項羽、劉邦。而是「你們才是項羽、劉邦。」

這馬屁連中正的馬屁都一起給拍了,連著五四元老各界英豪的馬屁也都一起拍了。大家感受一下。


如果是溜須拍馬的環境,你就顯著是有點和領導對著幹了,很多事情都是相當的,如果大家都對領導翻白眼的態度,你就顯著忠心耿耿了。要不換環境,要不改變自己,也不要說自己清高自傲,恐怕是情商出了問題。


如果依靠溜須拍馬的同事威脅到了你,只能說明你實力不夠。


李白天子喚來不下船,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這都是建立在厚厚的資本上面的。

王二麻子,李四們也學,都餓死了。


哲學家說: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在。還有人說,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適應環境。其實說的都是一個理:凡事都要講究變通,就如「上善之水」,隨著地形變化而變化。如此,即使遇到再困難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1.說話要學會變通,絲絲入理、沁人心脾。講話是一門藝術。同樣一個意思,會講的人能把人說得笑起來,而口笨舌拙的人則會把人激得跳起來,結果天壤之別。受過許多教訓之後,我的體會是:一方面,要博學廣納,豐富知識儲備和社會信息量,有話可講;另一方面,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異,恰到好處地運用一些技巧,把話講好、講到位,千萬不能像個竹筒子似的直來直去,無形中得罪人,搞得人家不願與你交流、配合工作。

如,假如你是扶貧聯絡員,挂帥領導交待你:給幾個參與幫扶的單位「吹風」,讓他們掏多少多少萬銀子扶貧。你怎麼去說?受某位老哥的點撥,我是這樣子以商量的語氣去說的:「感謝貴單位過去一年來,幫扶上做了這麼多卓有成效的工作,順便給主任您彙報個小事,***領導剛剛交待了,綜合各單位幫扶形勢,結合到貴單位的實際情況,明年我們的幫扶工作是不是還要加大點力度,尤其是在資金扶持上,這次**領導就給***局他們壓了個大擔子,叫他們明年爭取出資**萬元,你看你們能不能也出個**萬元?」我拿**局說事,實際上也是在代表領導給這個單位施壓,希望他們明年多出點錢。儘管我也知曉,領導要求高,數額比較大,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作為辦事人員,你得落實指導指示,硬著頭皮把「風」給各個單位「吹到」啊。事後,我把各單位反饋的情況給**領導及時作了彙報,他也只是笑了笑,心裡有數了,不會怪你協調不力。

2.做事要學會變通,轉換角度、創新思路。變通講究靈活,不能從一個角度線性地看問題,而應該時常變換幾個角度發散地去破解問題,進而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阻力和困難,智慧之人能打破思維定勢,不失時機地把握事情進展的規律,通過「曲線救國」、迂迴應變,腦子轉得快,點子妙計多,思路方法新,達到既定的目標。否則,不善變通,「一根筋」只會四處碰壁,撞得頭破血流。

如,在參與協調精準扶貧工作中,曾聽到某領導談到:我們一些單位工作經費少,的確拿不出大塊的專項資金扶貧,但你可以換腦筋轉變思路啊!可以利用你部門單位的權力資源,利用當前的一些好政策,給所結對的村「爭取」一些經費和資源啊……領導的一席話一語中的、醍醐灌頂,很好地體現了思路轉變和工作的靈活變通。「一根筋」式的思維方法和行事風格,用於正途產生助推,是執著認真;如果用得不當、不合時宜,那就是在悲摧地執拗地犯傻,我輩足戒啊!

3.做人要學會變通,求同存異、包容合作。職場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要與各色人等打交道,如果過分嫌惡對方行為性格中與自己的不同之處,就會因為這種無形的隔閡而引起溝通上的障礙和情感上的生疏,影響合作交流,對自己不利。最好的辦法是包容兼蓄、趨利避害,正視並面對這種人,包括各種小人,學會有禮有節有度地應對,如果能化對手為朋友,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遇到強權打壓,沒辦法一時克服的情況下,該低頭時就得低頭,調整心態、狀態,相機而動、隨機應變。正所謂,「低頭也是一種智慧」。過去,我並沒有如此做,面對看不慣的人(包括領導),基本上老死不相往來,結果時間一長,搞得自己像個孤家寡人似的,人家以為你很孤傲呢,每當有好處的時候基本上與你無緣,十分的被動。後來,放下不值錢的面子,常換位思考,我為人家做了多少貢獻、奉獻了多少價值,就想通了、氣順了,不管是什麼人,正常交往、遇招接招、堂正做人,慢慢地人際關係開始好轉起來,自己工作起來心情也更加順暢了。

4.生活要學會變通,審時度勢、科學應對。我覺得,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一帆風順的生活基本上是個美麗的「肥皂泡」,不可能的,磕磕碰碰是避免不了的。當處境不如意時,盡量縮短自怨自艾的時間,冷靜下來仔細分析,造成的原因是什麼,憑已之力能夠改變嗎,如果短時不能改變,如何調整心態去適應它、改善它;當家庭出現矛盾時,不能憑感覺判斷、想當然去處理,做些思考、做些深入細緻的多途徑調查了解是很必要的,處亂不驚、謀定後動;當小孩不聽話、成績不理想時,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總是訓斥,要平靜下來、理性分析,總結原因教訓,及時改進補救,多鼓勵、多關心、多引導,換位思考、言傳身教,培養其健全人格和良好家教,其實,成績一時好壞並不真的是那麼重要,關鍵心智情商培養要及時跟上,這個是管總的、管長遠的。


溜須拍馬但沒有真本事的不可怕;

有本事但不懂得變通的也不可怕;

就怕既有本事,又會變通圓滑,在關鍵時刻還能拍兩下馬屁


溜須拍馬不是壞事也不是好事

現在的社會不同以往,現在的社會溜須拍馬不存在是不現實的。不會為人處事你技術在硬也就是乾死活的,沒人瞧得起你(不較真的說)。他讓自己在的圈子裡有協調的作用。是骨架。唯技術論在當今可持續發展是不強的但是沒有技術卻也是不可的。之所以叫做管理團隊管理人員,不能說會道哪有管理可言。總之技術是硬道理,溜須拍馬講究度。兩者缺一便不完美。


1,首先是對拍須溜馬的界定,很多人的理解是不同的。在體制內,我看到很多人因為性格不開朗,不願意接觸領導,而把那些性格開朗愛跟領導說話聊天的人稱為拍須溜馬。一旦同事升職了,自然以受益於拍須溜馬,而自己不屑於此作為自欺欺人的借口,畢竟這比接受自己能力不足,內心敏感要容易的多。說到底是自己不夠包容,心理不夠強大而已。

2,還有一些人,同樣的事情很樂意為同事去做,但是要為領導做,心理總是敏感疙瘩猶豫怕人說閑話。要想到,領導也人,你喜歡被人誇讚今天穿的衣服好看,領導就不需要了嗎?說到底,還是太在乎,在乎自己在領導面前的表現,別人在領導面前的表現。

3,有些人,領導在那瑟瑟發抖自己卻渾然不覺的打開門,我只是舉例子,還有很多小的細節,不會察言觀色,說到底是情商不夠,不願意體貼別人而已。

4,最後,假使別人真的是拍須溜馬的小人,那就提醒自己術業有專攻,自己不願意走這條道,心理平衡一些,畢竟拍須溜馬也要技巧,天賦,努力和心思。還有一點,但凡做到領導的,一般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傻,還是多想想自己的不足 ,學習同事的長處,真正用心去學了,或許有一天發現領導沒那麼糟。

結果的背後總會有很多原因。願我們總能心存美好。


相信我,大部分人掌握了溜須拍馬的勇氣之後,效果也經常適得其反,讓領導厭惡。溜須拍馬是項高難度的藝術。

人的價值是體現在做什麼事,而不是不做什麼事。因為不溜須拍馬,覺得自己清高,彷彿對抗了權威,成了英雄,這是錯覺。既然不溜須拍馬,那麼該想好自己該做什麼去發揮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整天對人說自己不溜須拍馬。這不過是為失敗的過往找安慰。彷彿溜須拍馬了之後就青雲直上了。


一句話:做自己,把工作做到最好。

世俗的成就要用世俗的方式獲得。

你渴望世俗的成就,又想保持自身的高潔。圖樣... 你要麼選擇固守自己,要麼融入大家,沒有第三個選擇。

溜須拍馬大概是個貶義詞。

你可以用」真誠的讚美「代替這個詞,也許你會舒服一些。

你介意的是別人通過「溜須拍馬」得到了他不該得到的東西,或者說他人通過「溜須拍馬」得到了你認為你應該得到的東西。

每個人都是複雜的,每個人都不止一面。

」溜須拍馬「和」努力工作「都是得到你想要的東西的一種方法而已。有的人願意放下驕傲的自尊去」讚美「別人,讓別人高興,有的人願意做實在的工作,認為人際交往是負擔。這都無可厚非。

」溜須拍馬「你做不到說明「溜須拍馬」需要付出的東西是你不願放棄的,而別人願意放棄。

你介意的是別人通過溜須拍馬得到了你認為你應該得到的東西。或者你希望他人用你的衡量標準來衡量大家,從這點來看,人都是自私的。

「大人只分利弊,小孩子才分對錯」其實挺赤裸裸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概也是這意思。

清高、孤傲、孤芳自賞、崖岸自高是你的個性而已,也許(是不是該去掉這個詞)欣賞你自己的真的只有你自己。你不是帝王,不是重臣,沒有那麼多觀眾,沒有那麼多人「欣賞」,沒有那麼多人見了你笑臉相迎,沒有那麼多人見了你主動打招呼。你大部分(其實我更想用所有的)高傲都是自己臆想出來的。

骨子裡的清高自傲,代表你心中是看不上周圍的人的,認為自己懷才不遇,認為周圍人人都不如你。這種輕視和自傲,你是無法隱藏的,會從你眉宇間、從你語氣中、從你的手勢、從你的動作、你的態度,你的一切的一切表現出來。既然你看不起周圍的人,周圍的人怎麼會真心的幫助你呢?

所以,需要改變的仍然是你自己。

能出來混的,如果你認為別人都不如你,那麼一般你就是最蠢的那個。

(大概每個人都是這麼過來的,從認為自己未來熠熠發光的騷年成長為一個「世俗」的男(女)人。)

你了解自己嗎?你希望別人讚美你嗎?你聽到別人的稱讚你會高興嗎?

別人稱讚你的時候,你知道哪些是真心的,哪些是敷衍的嗎?

那麼別人也是一樣。哪些是稱讚,那些是「溜須拍馬」。所以,被「溜須拍馬」的人也不是傻瓜!要做好這個「溜須拍馬」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君不見還有「拍馬屁拍在馬腿」上這樣的話嗎?

人際關係是需要潤滑劑的,生活里沒有那麼多陽春白雪。

君不見世界的富豪都一樣,金錢和女人(也許應該用事業和愛情來表述)。不要說你不在乎,我真的不信。世界上除了男人就是女人...

另外,把工作做到最好,你在真正努力投入工作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你大概會用到所有的人。他們對你的成績或多或少都會有所貢獻。這就是「感謝D、感謝政府、感謝工作人員、感謝音樂老師、感謝燈光、感謝保潔大媽」的由來吧。你看不到別人的付出,自然也不會心生感激。是你自己把自己帶入這個漩渦的。

你應該改變你的立場,改變你的思維方式,改變你的人生態度。

其實生命只有一天,昨天的事再重要,都已經是過往,你都無法改變,也無法消除。明天在成為今天之前,你什麼都無法決定,只有此時此刻是你實在擁有的。

所以,

收起你的清高自傲吧,騷年。

接受你的普通和平凡吧,騷年!

與這個世界爭一番,用他們的方法去戰勝他們,他們才真的佩服你。


不開玩笑,建議你看看《參謀助手論——為首長服務的藝術》。

這本書不是教你如何跪舔上級,而是教你如何在尊重自己和上司的前提下,儘可能和上司搞好關係。

另外還推薦《人性的弱點》。

要在生活中活學活用這些知識才行。

————

我講一件事。

我讀高中的時候,有一次中秋節剛過,我的一個任課老師講完課就跟我們講一些瑣碎的事情。

他說,別的老師都是收到了很多學生的月餅。他過中秋節,一個月餅都沒有收到。

初中部的老師收月餅收到收不下,高中部的老師一個都沒有收到過。

說著說著他就有點淚眼汪汪了。還說一些什麼他教書辛苦,費心費力之類的。

他講完之後,下課馬上就有學生送月餅給他了。

下一節課他就說不錯,然後還想要一個月曆、枱曆。然後也有人答應給他一個枱曆了。

你怎麼看待這個老師的行為?索賄?

我想說,很多人就像我和我的這些同學一樣,有點「自以為是的清高」,以為「送禮」就是一件很羞恥、很丟臉的事情,是一件性質很壞的事情。

我想說這群高中生太年輕了,就憑几塊月餅也想收買老師?現在哪個人家裡不是塞滿了月餅沒地方放?月餅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了。

我認識一個人,家裡很窮,現在還住瓦片房那種級別的爛房子,但是親戚很多,所以他家裡一到中秋節就放滿了這個那個的月餅和月餅盒。更別說那些老師、領導之類的。

我這個老師,他很有錢,他也絕對不在乎什麼月餅,他自己隨手就可以買一屋。

我覺得,很多人太把人際交往當回事了,以為送個月餅就是「行賄」,就是「諂媚」,就是「阿諛奉承」。

同理,我們可以類推到很多事情上,一些自以為清高的人,見到一些女孩和上司打招呼就是在「勾引上司」;見到別人送上司禮物就是在「行賄、諂媚」;見到別人誇上司就是「阿諛奉承」,就是「溜須拍馬」。

——

當然了,這世界上有沒有阿諛奉承、溜須拍馬?我覺得是有的。

但是,「讚美」和「阿諛奉承」之間,是有距離的。

就像送月餅,和送豪車一樣,前者你會不會覺得是溜須拍馬?後者絕對會覺得是吧。這中間就有差距。

離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你要搞清楚你的一些行為算是交友行為?還是諂媚行為?中間有個度。

我覺得,這些人應該學會如何和「朋友」相處,如何去「讚美你的朋友」,然後再運用到「上司」上面去。學會如何送禮物給你的朋友,然後再運用到上司上面去。

不要動輒「溜須拍馬」地嘲諷別人。

也不要把溜須拍馬運用到領導上面去,領導之所以是你領導,很可能是真的比你厲害比你聰明,你那些小伎倆,你以為別人看不出嗎?


換一份不需要拍馬屁的工作


以前聽領導教誨時候。

他就說,人啊,不能憑溜須拍馬過一輩子。有些技能啊,你年輕時候可以學,但是老了就學不動了。但是溜須拍馬,什麼時候都可以學。

總結就是那句話:別拿20歲的年紀去做40歲的事情。


你希望得到更好的待遇和更多的重視,並且認為自己的工作能力是足夠支持自己得到更好的待遇和更多的重視的。於是你認為現在的不公是由於自己不會溜須拍馬不會圓滑變通造成的。那麼這些到底都是真的嗎?還是只是你的想當然?

你所處的環境到底是什麼樣的呢?你的領導和你的部門是非常需要有能力的人做事的?還是本身並沒有太多重要事情做,只是需要個老實人做誰也不願意做的日常機械重複性勞動?

如果是前者,你不需要改變自己,只要繼續能幹下去,並且想辦法讓大家,尤其是你領導的領導也知道你和你的能幹,你的困境很快會破的。你破局的方法只需要不在默默無聞的努力即可。你領導的領導一個不太在意的對你能力的小認可比你領導對你一千個滿意都有分量!

如果是後者,那你就需要做出些人情世故上的改變了, 前提是你覺得比起讓你改變性格比換工作更划算!而且人情世故上的改變,也並不需要很多。

首先,多跟領導彙報工作。不論是怎樣的領導,對於指導下屬工作都有很大興趣的。而且,他對你的工作了解越多,越知道你的功勞苦勞。還有,人們對於他們了解的人和事物天生有好感,對於未知的則天生有防備。

然後,不要否定領導。有困難可以提,困難解決不了可以提,可是做都沒做就否定領導的要求,這真是作死的節奏!你知道做不了的事,你可以先說去做,然後及時把困難上報上去,請領導幫忙解決。他能解決的,你就完成了他交代的任務。他也解決不了的,由他自己把任務否定掉,你也不會讓他反感。

還有,千萬不要把問題蓋住不說。你默默的做事,遇到問題也不告訴他,等到事情無法挽回才說,他會非常討厭你,並且會質疑你手裡的其他工作是不是也是這樣!有些問題,你及時說了,他完全可以及時處理,把局面挽回。就算挽回不了,他及時上報他的領導,他的工作能力也不會被他的領導質疑。可是你這樣做,這是挖坑讓他跳!他對你能好得了?

我覺得人情世故做到這些應該也不難,你嘗試看看吧!


我也來湊個熱鬧

雖然現在我只有29歲,遇到的人也不少了,說實話身上一個優點都沒有的人,我還真沒遇見過。如果你每天把注意力放在別人的優點上,堅持一個禮拜,就有不一樣的體會,如果你能熟練的這樣做半年以上,你所說的骨子裡清高事事受限的這種感覺就真的是過去的一種錯覺了。

曾經我也和你有點像,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清高,不過我現在真正明白,我所看待世界的方法其實是我自己內心的一種反應,那時的我其實是既看不上別人又內心自卑,是矛盾的。只有從內心深處下手才行,搞清楚自己認可的是什麼,願意做的適合自己做的是什麼,不願退讓的底線又是什麼。希望你能快樂,像我一樣走出自己的漩渦。


我就實話實說了吧,把你的標題翻譯一下,你情商低不會說話不會處事,還自戀覺得這是清高自傲;別人欺負你,你既不會反擊也沒法做到大度;滿心怨恨的擺出埋頭苦幹的姿勢,實際上並沒有做出任何成績,你覺得怎麼破?


引用《大明王朝1566》里嚴嵩的一段話:他們都說,我嚴嵩就憑著能寫一手好青詞,逢迎皇上。真這樣,內閣首輔這個位子我能坐二十年嗎?兩京一十三省,戰亂災荒官場爭鬥,哪一件事情靠寫青詞能夠平息下去?靠的什麼,主要靠的是有你這樣的人在底下撐著啊。不會拍馬屁或者接受不了就好好的踏實的工作,想那麼多沒用,而且不會拍馬屁要學的話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會的。


推薦閱讀:

什麼原因讓你去信任一個人?
對誰都真誠是不是愚蠢?
粗心大意的人如何才能變得細心起來?
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潛意識做什麼事情?
為什麼過不好自己的生活?

TAG:職場 | 性格 | 為人處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