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如果晁蓋沒有死,宋江能順利推行招安嗎?怎樣評論宋江?
大宋貪官污吏當道,皇帝無能,梁山好漢都知道,宋江招安真正意義是什麼?
偏有很多人認為招安是宋江的私心,宋江的右傾投降主義毀了梁山,真的是naive到了極點。話說佔山為王的強盜組織,被招安才是最好的選擇好嗎?不妨分析一波,他們的選擇無非是造反、繼續當強盜、被招安。造反你覺得造的了嗎?別看梁山這幫人守個水窪無敵,打大名府、東平、東昌像模像樣,你真去統治個城市試試?你覺得一百零八人有幾個人能做文官?治理的了嗎?當時還沒民不聊生,造反沒有群眾基礎,除了那些投機者有幾個跟你反賊混?就算你弄得好,佔了幾座城,那吳用林沖是守A城還是B城還是C城?好漢們腐化墮落了或者內訌了怎麼辦?那些朝廷舊將突然反水了怎麼辦?一心想造反當皇帝,比把內褲都當掉買彩票還激進吧?畢竟二千多年造反的那麼多,成功的就那麼點人。其他的,都死的很慘。不造反不招安,那就是混吃等死。梁山上大強盜小強盜最盛近十萬,時間一長娶老婆生孩子,一夫多妻還不計劃生育,梁山養的起嗎?對周圍郡縣還能秋毫無犯?壞惡霸就那麼點人,把他們財富都劫了也不夠養活自己。最後肯定底層強盜活不了,中層強盜壓力大的一比,高層都腐化了。
所以強盜這種組織,真的不是什麼好職業。盤子小了容易被剿,盤子大了容易自己把自己玩崩,水滸傳但凡有點腦子的不是萬不得已誰願意落草?如果宋江不承諾招安,關勝、呼延灼們估計死了也不想落草。別看排天罡地煞五虎八驃騎熱熱鬧鬧,一個組織繁盛到了不得不排層級分機構權力職能便於管理後也就是沒落的開始。許多上市公司IPO前戰鬥力極強,員工個個憋著勁加班苦幹,一上市拿到真正有流動性的股票了,把權利分清楚,公司反而就不行了。
所以招安真的是唯一的出路,是代表了梁山大多數人核心利益的。你以為燕青還費那麼多功夫搞定李師師做什麼?其實排隊等招安的一大堆呢!沒有如果,如果晁蓋不死,宋江當不成老大,那就成不了《水滸傳》,那這本書就得改寫成幾個山大王的故事,晁大王和桃花山、二龍山的山大王沒啥兩樣,甚至是連二龍山都不如,至少人家三個當家的都是響噹噹的人物。
所以晁蓋必須死,他不死成就不了《水滸傳》,至於他怎麼死可以商榷,不是被史文恭射死,也要被其他方式弄死。怎麼死不重要,招安大業不能耽誤啊。
晁蓋除了智取生辰綱(多半還是吳用的計謀起作用),沒取得什麼像樣的業績,要不是宋江通風報信,恐怕他早就被朝廷捉住殺頭了,所以從這點來看,如果沒有宋江,晁蓋早掛了,雖然後來是晁蓋領人馬劫江州法場救了宋江,但是宋江刺配江州也是受到晁蓋牽連身份暴露,然後殺閻婆惜發生了一些事情後才被刺配的,所以宋江與晁蓋,是互為因果存在的,不過宋江才是最開始的因。沒有宋江不行,但沒有晁蓋,還會安排其他什麼蓋去救宋江,所以晁蓋不過是個過渡人物而已。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晁蓋的悲劇是註定的,因為一開始他就是被安排要死的人設。
從晁蓋逃跑到梁山一節,你會發現,晁蓋除了講哥們義氣,其實大條的很,直到宋江通風報信之前,他還蒙在鼓裡,不知道白勝被抓,說明他缺少眼線和情報(當然與朝廷秘密抓捕百勝,同時嚴格保密、快速行動也有極大關係),另一個是他有小富即安思想,覺得梁山挺好,這一點符合他的地主村霸身份(晁保正),說明他沒有長遠眼光,屬於那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主,「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痛則痛快,但肯定沒有未來啊,他明顯屬於那種勇而少謀的人。
而宋江不一樣,為什麼說縣裡的官就是比村官有見識呢?宋江知道籠絡人才,到處收買、併購,不問對方出身,也不嫌棄對方是不是達官顯貴,只要有名氣(將門之後呼延灼、河北玉麒麟盧俊義),有能力(徐寧、董平),都想方設法招徠帳下,用以壯大梁山事業,為未來招安鋪平道路,從這一點來看,就說明宋江有謀略、有心胸,有長遠眼光,不知比晁蓋強上多少倍,難怪最後連智多星吳用也暗中從晁蓋處投靠了宋江。
基於這些因素,你說晁蓋是不是得死呢?他不死,這書沒法寫,也不過多了一本平庸的山大王傳記。
宋江不可能在晁蓋沒死,還是梁山老大的情況下提出招安的。在那種情況下,晁蓋,李逵,武松,魯智深,劉唐等等都會明確反對並且行成一股以晁蓋為首的力量,是足夠與朝廷降將們抗衡的,屆時梁山頓時分裂,禍起蕭牆,宋江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
宋江主張招安,是唯一正確的出路,這個我之前在其它帖子里說過了皇上無能,朝廷腐敗,不等於你能取而代之,相反,出頭椽子先爛,第一個起來反抗朝廷的,可能死得最早。例如陳勝吳廣,例如張角,例如瓦崗,例如黃巢,例如劉福通。桃子別人摘了去。就算推倒了朝廷,爭桃子的鬥爭也是及其白熱化的。而北宋還看不出爛透的樣子,南討方臘,北征遼國,看起來還蒸蒸日上。晁蓋其實沒有一點政治頭腦,在梁山快活,下一步怎麼辦,晁蓋從未流露出思考這個問題。其實梁山無非三條路,要麼詔安,要麼跟朝廷斗直到一方倒下,要麼參加到別的隊伍里像蒼頭軍或者王佐袁文才那樣。梁山沒有政治理想,沒有政治方略,每次打下一塊地盤,就撈一把退回巢穴,這個梁山沒有人民,不能生產,不是根據地,只是一個巢穴。梁山唯一的一次治理就是李逵扮了一次縣官而已。這種隊伍,沒有資格跟朝廷叫板,要麼被朝廷詔安,要麼去投奔方臘,要麼就得過且過混下去,直到被朝廷剿滅,或者被更大的勢力吞併。比較起來,詔安還算靠譜一點。以宋江詔安之後拼完實力被幹掉來看,宋江還不如民國那些二三流小軍閥,他們至少還懂得保存實力,養寇自重。也就是說,連高樹勛吳化文鄧錫侯都不如的宋江,你指望他成毛主席?
如果晁蓋沒有死,早晚也會被宋江架空的。這個問題意義不大,要好好討論梁山發展的問題,就要從晁蓋和宋江的政治訴求說起,從他們改善梁山的模式說起。
《水滸傳》中的山寨一般有三種模式
第一種:王倫模式,由少數幾個頭領帶著五七百人,偶爾去收點買路財。這樣也有優勢,發展規模太小,不容易成為官軍的目標。但是弊端也很明顯,上來個武力值高的就能很容易地把寨主殺了。要是官軍清剿的話,只怕擋不住官軍的一個小隊。第二種:宋江模式,搞大手筆,十萬武裝力量,橫行山東,截掠州縣,打得官軍不敢出門。這樣的優勢當然很明顯,算得上個土皇帝了,可實際上,這個「土皇帝」真能當的長久嗎?
十萬武裝算是什麼水平了呢?參考蜀國投降時的數據,有軍隊十萬二千。而山東離開封有多近呢?
你要是大宋皇帝,你能忍?宋廷前後出兵三次,次次戰敗。或許按照鐵牛先生的話說,可以「殺到東京,奪了鳥位」了。然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魯國戰勝齊國三次,最後還是屈服了。以小博大,橫挑強鄰,是沒有什麼好後果的。
而此時的梁山,基本上就兩個選擇,要麼大張撻伐,一決雌雄,下場參考《結水滸傳》(蕩寇志)。要麼就只有招安,和《水滸傳》里下場一樣。
所以說那時的梁山,已經很危險了,強雖強,卻強的危險。準確來說,是弱固有弱的壞處,強亦有強的難處。
而此時,就可以看出晁蓋模式的睿智了,他在強和弱之間,找了一個最好的平衡點。
兵馬控制在幾千人的範圍內,避免過度擴張而成為朝廷的目標,同時也好解決兄弟們的吃飯問題。但要是朝廷一旦派人來剿,也能做有效的抵抗。
將頭領控制在十幾人的範圍內,這樣不用擔心因人數過多而出現多的利益糾紛,同時也能撐得起整個山寨,有基本的人才體系。
如果梁山始終保持晁蓋的模式,那麼將避免在招安和怒反之間進行選擇,而可以長久的佔山為王,喝酒吃肉,逍遙快活!至於被剿滅的那一天,雖然終不可免,但也至少能痛痛快快在梁山十幾年。何況兄弟們生在一起生,死在一起死,也不枉了「好漢」二字!所以制定出這個模式的人,本身也是一個豪傑之士!
也只有這樣的人,才配讓阮小七說一句:「水裡水裡去,火里火里去」吧!
至於宋江怎麼評價,我想用一下任我行的評論方式,純屬搞笑,大家勿惱哈。
在《水滸傳》眾位有名望的人里,我最不佩服三個半人,第一個是宋江,晁蓋救他性命,他反而架空人家,是不義。第二個是吳用,一開始跟著晁蓋,後來跟著宋江,是不忠。主張投降遼國更是毫無民族氣節。第三個是武松,濫殺無辜,是不仁。那半個是楊志,處理人際關係能力太差,總把事情辦砸。
至於李逵嘛,就憑他,等他能打敗焦挺的時候,或許會讓我不佩服一下!以我的理解,最終還是會受招安。
分成兩步解答。
首先是:如果晁蓋一直做大哥,宋江有沒有可能就專心做土匪,不做招安派呢?很確定的說,不會。因為晁蓋活著的時候宋江便已不止一次表明了自己主張招安的態度,並且一直毫不擔心的當著許多頭領的面用招安的許諾來招攬人才。所以宋江受不受招安和做不做老大沒關係的。第二個問題:雖然有以宋江為首的招安派,但梁山如果還是晁蓋當大哥,他有沒有可能扛住宋江等招安派的壓力呢?絕對扛不住。我們可以看原文,晁蓋死之前宋江最後一次提招安是要打華州時,他們劫了去華山奉旨進香的宿太尉,後為了表示自己沒有惡意,宋江把那一套招安言論向宿太尉說了一遍,這時宋江身邊有誰呢?原文記載,他把張順和李俊兩個支開了,這時身邊是:花榮、秦明、林沖、楊志、呼延灼、吳用、朱仝、徐寧、解珍、解寶、李應、楊雄和石秀,其中吳用是晁蓋那邊反水過來的,花榮、秦明、林沖、楊志、徐寧、朱仝、呼延灼都是曾經的軍官、現在的招安派,而解珍、解寶、楊雄、李應、石秀又都是都宋江打祝家莊收的,再加上他們此回去救的魯智深和史進——這些就是梁山的最強陣容了,都跟著宋江在打仗。這就是關鍵所在,真的拼人脈,宋江親手收的小弟比晁蓋要多的多,也要強的多,甚至晁蓋自己手下的吳用都默默反水到宋江那邊了,而且宋江還抓著兵權不放,一直在打仗,一直在收人,如果晁蓋沒死,光憑地位晁蓋也根本扛不住宋江的壓力。宋江其人原本是不願意上山落草的,他想一邊在江湖上勾著梁山、一邊干著公務員,兩頭吃好處,後來即使殺了閻婆惜被發配,還是想著服刑結束後繼續回去做良民。他是直到寫反詩面臨砍頭,被救後才不得已落草的。宋江為什麼不願意當土匪?因為他很清楚像晁蓋那種落草沒有未來,所以即使逼不得已上了梁山宋江也一定會想著招安。於是宋江從確定落草那時開始就已經著手奪權了。
我們看他上山後先後做了那些事情?宋江上山是在梁山好漢劫法場之後,剛被救下來他就勸說晁蓋去打抓他的無為軍報仇,晁蓋想要回去調公孫勝、吳用再來打,宋江卻說:「路途遙遠、江州會有防備,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夠得來。」宋江頂住壓力打了無為軍,一戰功成,屠了他的仇人黃文柄一家老小,然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描寫,回山路上宋江晁蓋等人碰到土匪歐鵬、蔣敬攔路,宋江解釋江州一戰時是這麼說的:「小可宋江被人陷害,今得四方豪傑,救了宋江性命。」——下山的一票好漢都被「四方豪傑」四個字代表了,絲毫不提晁蓋的功勞,只有一句歸納:大家下山都是為了救我,我宋江才是此戰的罪魁禍首啊!那場仗梁山大勝而歸,鬧翻了整個州府,大大的傳揚了名號,是一場天大的功勞,晁蓋忙前忙後,而在宋江嘴裡一句話就賓主異位,把功勞給劫走了,歐鵬等人也便順著話茬開始與宋江寒暄,就像這場仗是宋江主導開打的一樣。然後宋江接到天書三卷,接著楊雄和石秀上山,晁蓋要殺楊雄石秀被宋江攔住。這是宋江上山後做的三件事,而僅在第三件是否殺楊雄石秀的這場爭論勝利後宋江就獲得了全權領兵攻打祝家莊的權力,晁蓋也越來越邊緣化、最終可有可無。楊雄質疑兄弟、生剖妻子,本來就是個薄情寡義的人,他殺人後帶著石秀、時遷投奔梁山,過祝家莊時時遷因偷雞被抓,還想用梁山的名頭嚇人。從晁蓋的角度看,瞧不上楊雄石秀兩人,甚至為了懲罰兩人侮辱山寨而要把兩人殺死實屬正常。宋江卻直斥晁蓋說:現在山寨缺糧、必須打下祝家莊才能解決,應該讓楊雄、石秀將功折罪去打祝家莊。晁、宋的不同由此可見。
晁蓋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梁山「替天行道」的大旗是他豎下的,並且他真的把這四個字當做梁山的最高標準,在殺楊雄、石秀的問題上他在乎的是山寨兄弟一向「以忠義為主,全施仁德於民,不曾失了銳氣」,他在以「好漢」的標準要求山寨中人,而楊雄石秀不光不是好漢而且還損害了山寨的名聲,在他看來實在該殺。而宋江在乎的則是留下楊雄、石秀後:「山寨人馬眾多,錢糧缺少,正好乘勢去拿那廝(祝家莊)。」從客觀角度來說,宋江主張的不殺楊雄石秀自然更明智。梁山缺錢、缺糧、缺穩定的發展基礎,一直就想打祝家莊,但苦於沒有借口。現在祝家莊抓了「來自梁山」的時遷,給了梁山這個寶貴的口實,如果不利用這個機會打下祝家莊,他們就很難再找到這麼名正言順的機會了。而且楊雄和石秀交好李應莊上的杜興,應該藉此機會邀李應上山,分裂祝、扈、李三庄的勢力(以上來自書中宋江的原話)。而後來的三打祝家莊也證實,即使李家莊不出兵,祝扈兩家聯手的實力也已接近梁山的極限,如果真的像三家計劃的一樣三家互保,梁山可能根本就打不下祝家莊來,也許從此就損兵折將,再沒有發展壯大的機會。所以這場爭論以宋江的全勝結束,不光戴宗、吳用旗幟鮮明地站在宋江一邊,而且「眾頭領」也「都來相勸」。宋江領兵打下了梁山扯旗以來的第一場大仗。而在這之後晁蓋就徹底的可有可無了。最難打的仗是宋江指揮打的,宋江從此掌握的話語權,後來的征戰也都由他領軍,那麼多英雄,特別是軍官為代表的高武力值英雄都是宋江收的,誰還聽你晁蓋的話呢?題目里問武松、魯智深這些反對招安派有沒有可能在晁蓋幫助下聯合起來?這裡就可以得到答案,完全不可能。原文武松和魯智深都是三山聚義打青州後宋江帶上山的,他們就算反對宋江的招安政策那也是派系內矛盾,怎麼會讓另一個派系的晁蓋來幫助撐腰呢?
其實三打祝家莊之後晁蓋就被奪權了,所謂的「梁山泊主」只是好聽而已。他到底被邊緣化到什麼程度呢?最後晁蓋之死的前因後果是這樣的:在宋江帶人打下芒碭山後,回家的路上遇到段景住,段景住說自己是一個偷馬賊,聞得及時雨宋公明大名,想要投靠,於是偷了一匹好馬照夜玉獅子獻給公明哥哥,以表進身之意,沒想到來時路上曾頭市的人聽說他往梁山送馬,他們表示自己與梁山勢不兩立,強搶了照夜玉獅子與莊上教師史文恭騎乘,使得段景住只得空手而來。晁蓋得知此事「大怒道:『曾頭市的畜生如此無禮!我必須親自走一遭,不捉此輩,誓不回山!』」——人家想上梁山,見面禮不送給你梁山泊主晁蓋,而是送給二當家宋公明,這禮被劫了,你晁蓋不但一點不高興都沒有,還得裝作義憤填膺的模樣給人家要馬去。有一點梁山泊主的樣子嗎?對此宋江攔阻說:「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而晁蓋回答道:「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多遍了,廝殺勞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卻是賢弟去。」可見即使打著為宋江要馬的名號,如果宋江不答應,晁蓋可能根本就調不動軍隊。最後晁蓋終於如願領兵下山了,而這次下山的結果卻是,晁蓋被人騙到森林裡,一箭射死。關於晁蓋之死,原文里寫的是:晁蓋晚上被兩個僧人騙入林間,發現中計後,他所帶人馬與伏兵亂箭互射,混亂對面一人一馬衝出,發支羽箭正中了晁蓋的面門,梁山這邊急忙收兵回到燈下一看,只見晁蓋臉上的羽箭明白白地刻著三個字——「史文恭」。
幾百個人亂箭互射,全程都沒人知道對面有個史文恭領軍,好死不死這個史文恭愣是能找到晁蓋,飛馬出來一箭射中他面門,就這麼神……你信嗎?宋江上山這麼久晁蓋都「坐鎮山寨」,期間宋江東征西討毫髮無傷,而當晁蓋第一次帶兵下山,才打了一場接觸戰就被人在黑暗裡被一箭射死了,就這麼巧……你信嗎?其實晁蓋這時也早對宋江觀感大壞了,要不也不會強要兵權。晁蓋死之前看著宋江說:「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這時誰都看得出來宋江已是實際上的老大,而射死晁蓋的箭上又寫著「史文恭」三字。史文恭哎,出了名的好武藝,他教的徒弟都能和林沖馬戰二十幾合不敗,憑宋江個小黑胖子想要抓到史文恭……再練二十年看有沒有機會吧。所以後來雖然宋江在吳用的背書下當上了老大,但一直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直到他們騙了一個天下槍棒無對的玉麒麟盧俊逸上山把史文恭抓了,宋江讓位於盧俊逸,他死活不受(盧俊逸是瘋了才敢真的一上山就當老大),宋江的位子才算是坐穩了,晁蓋一句話給人帶來好大麻煩。期間更黑的一件事是宋江為救盧俊逸出兵打過一趟北京,打北京的時候,由於攻城受挫宋江想要退兵又不好意思說,於是他對大家說是晁天王給他託了一個夢要他退兵——晁蓋要真能給他託夢估計得在夢裡咬死他吧?所以晁蓋能不能壓住宋江呢?……不可能,兩人段位差太多了,要不然吳用怎麼會在宋江上山幾天後就反水了呢?我看就算晁蓋沒被暗箭射死,黑三郎也能輕而易舉的玩死他。晁蓋沒在曾頭市死,就會在別的地方死,不被敵人弄死,也會被宋江搞死
六年級看的水滸傳了,沒有看過電視劇,以那個時候的想法來回答。水滸傳裡面不喜歡的人很多,裡面有三種人,本來就是壞的但仗義有點功夫,被朝廷逼的只能去梁山,第三種讓我對宋江等人產生了厭惡的想法,本身過的很好有正義感,與朝廷也還算適應,但錯在有本領,被梁山上的人給各種設計最終無奈只能上梁山。其實想一下,這本書雖然說代表了反抗啥的,但沒有做什麼好事,只是增加了社會不安而已。最討厭的當屬宋江,就是拉著一群人去實現自己的願望。老實說,如果循規蹈矩的陞官,不如另闢蹊徑,所以就招安了
宋公明哥哥!大事不好了!!晁天王他····晁天王他···
晁天王他怎樣?
晁天王他說你···說你到處煽風點火,唯恐兄弟們不亂。大有炸平梁山停止地球運轉之勢啊!
啊!!
他還說···
他還說怎樣?
晁天王還說寧可要梁山的草,不要高俅的苗。他說你是叛徒是內奸是工賊。是趙官家的走狗,說你是梁山的投降派,現在正在山頭各處貼大子報吶!
宋江是在為好漢謀出路,只有招安才是他們最好的出路,造反成功希望不大,一輩子待在梁山只有餓死的份,因此只能夠選擇招安。代表朝廷征戰沙場才是好漢應該有的結果,宋江的選擇沒有錯。
不能,如果晁蓋不死,在高層來說很難通過決議,宋江只有兩條路,謀反或者單幹
如果晁天王不死,就會成為第二個方臘,被朝廷剿滅。
只要晁蓋活著並有權決定梁山泊的走向,不會受招安,因為蔡京絕對不同意;宋江受招安的意義,就是梁山泊在北宋滅亡之前,徹底滅亡。
兩個話題,都比較大,先說一個關於晁蓋。
一
晁蓋藉以聞名江湖的名號,叫晁天王。晁天王的來歷,說起來讓人泄氣:
一條不大的河,兩邊兩個村子,東溪村,西溪村。鬧鬼,倆村子裡的人時不時被鬼迷進河裡,直接上閻羅殿報到。
有個和尚,是個真鬼,他為了自己的生意,弄個寶塔戳在一個所在,這時候,鬼就只找東溪村的人的晦氣,而西溪村的人,可以趾高氣揚地出出進進。這讓村委會主任晁蓋怒不可遏:憑什麼?要死還是死西溪村的人,這才是正理。
第十四回:從溪里走將過去,把青石寶塔獨自奪了過來東溪邊放下。因此人皆稱他做托塔天王。晁蓋獨霸在那村坊,江湖上都聞他名字。
晁蓋因此成了大宋朝的一個網紅,晁天王的英名,驚天動地。
就這麼個流氓式的壯舉,也能在大宋朝成為網紅、影帝,弄得人見人愛車見車載。可見,那個時代,我們的文明、文化、道德,已經糜爛到了何等可怕的地步;
可見,當時的社會,有多少各色各樣的惡鬼橫行;
可見,當時的天下有多黑暗,老百姓有多迫切需要一個強勢的人來守護自己的生存和生命;
可見,大宋政權,早已成了空心大蘿蔔,爛透,只在眼前。
原來,晁蓋跟這個和尚一樣,也是人間的一個鬼,差別,僅僅是惡僧害東溪村人,晁蓋害西溪村人;沒差別的是,倆混蛋都不去跟鬼掐,都願意讓鬼有存在的空間,因為只要鬼有害人的空間和條件,他們就有自己的機會。
晁天王本身也是鬼。
由此可知,晁蓋這個人,渾渾噩噩,根本上不是什麼辦大事的料。跟他說該受招安還是改名推翻朝廷自己來,確實能為他的智商。
二
事實也在一截一截地驗證上面的判斷:
二十回:晁蓋道:「你等眾人在此,今日林教頭扶我做山寨之主,吳學究做軍師,公孫勝同掌兵權,林教頭等共管山寨。汝等眾人,各依舊職,管領山前山後事務,守備寨柵灘頭,休教有失。各人務要竭力同心,共聚大義。」
這段話,晁蓋講得有板有眼,不愧半輩子在黑道上混的大腕兒,有執政經驗,一句「汝等眾人,各依舊職」,一下子穩住了一直在王倫領導下的梁山泊隊伍。更要緊的是,把林沖列為領導核心成員之一,這叫吃水不忘挖井人,不像宋江,當上了第三代什麼什麼,收攏了關勝,就把林沖一下子踢開了。
這段晁蓋執政宣言,有個致命弱點,就是只說「各人務要竭力同心,共聚大義」,沒有指出前進的方向和最後的歸宿:梁山泊以後要往哪裡發展?是奪取天下,大家有人當開國元勛有人當開國皇帝,還是像一般草寇那樣無惡不作、作到死為止?或者,像宋江那樣,不分黑白,哪怕死一萬次,也要受宋徽宗的招安?
這一切,不是晁蓋不說,是他根本就沒有想過。
二十回:晁蓋與吳用、公孫勝、林沖飲酒至天明。
第二十回的篇名叫《梁山泊義士尊晁蓋,鄆城縣月夜走劉唐》,晁蓋剛剛當上最高領導人,政權初創,班子新成立,一篇不明不白的執政宣言之後,就是帶著全體領導班子喝大酒。
不是不能喝酒,而是不能光喝酒。
一個把共聚大義當成喝酒的一把手,除了給組織帶來滅亡,不會有別的可能。
三
五十一回:一班頭領,分撥已定,每日輪流一位頭領做筵席慶賀。山寨體統,甚是齊整。
此時,大部分該上梁山的好漢,已經上了山,成了「體統」,體系已經「甚是齊整」,宋江的地位,如日中天。
晁蓋如果真的有比較明確的雄心大志和稍微清醒一點的腦袋的話,拿出自己的大政方針,刻不容緩。我們看見了,他的大政方針,就是各位頭領輪流做東,天天喝大酒。
這是說,晁蓋的共聚大義,不過是喝大酒而已。
說實話,晁蓋這樣的當家人,無思想、無綱領、無方向、無路線、無目標,屬於典型的五無領袖,再加上其無才無能,昏聵無用,完全不堪大任,已經成了梁山成長發展壯大的最大絆腳石。
可以說,只要他在位,大概率的結果是:他不死,梁山泊就得死。
至少,晁蓋在白龍廟被宋江直接奪走指揮權那一刻起,就完成了他最大的歷史使命,離開,是他的最後一個光榮任務,越早完成越好。
其實,哪一個政黨、政權、公司甚至部門首領,像晁蓋這樣五無型的,都多如牛毛,誰碰上誰倒霉,至少,想成就一番事業,哪怕是想干出一點成績,都近乎痴心妄想。
四
大家都在一條船上,船翻了,誰都沒有好日子過。宋江和吳用們,特別是宋江,一定會按照自己覺得讓船不但不翻,還可以揚帆遠航的辦法,往下進行。因此,不可能眼睜睜看著晁蓋這麼混吃等死,而且,晁蓋的指揮權,早已被宋江實質上奪走,願意跟著宋江的頭領,比願意跟著晁蓋的,多得多。宋江徹底取代晁蓋的時機,越來越近,差的,只是一個最佳借口。
即使半輩子都跟晁蓋關係很不錯的吳用,在攻打曾頭市的時候,也沒有具體地給晁蓋一些提示,更沒有給過什麼錦囊妙計。晁蓋點了二十位頭領去打曾頭市,卻沒有和他一起上梁山的吳用,這說明,晁蓋認為,吳用現在跟宋江走得更近。
也就是因為吳用不去幫著晁蓋攻打曾頭市,讓不會指揮作戰的晁蓋,不但敗得很慘,還被一支毒箭,射回了閻羅殿。
其實,這是他托塔害鄰村應得到的具體回報。
宋江不用找借口了。
五
最後,是蔡京同意不同意晁蓋受招安。
智取生辰綱,懟了蔡京翁婿倆。他會想方設法讓招安變得絕對不可能。
宋江的受招安之路,艱難曲折,跟蔡京高俅的狙擊,關係很大。後來通過走李師師的後門,直接掛上宋徽宗,這才變得有了可能性。如果晁蓋是一把手的話,宋江未必會幫他出這個主意,燕青也未必會冒險走一趟。
連宋江受招安都這麼難,晁蓋的阻力,比宋江大得多。因此,別說順利不順利了,即使有人提出了受招安的議題,只怕,會被晁蓋言辭拒絕:
咱們梁山泊一切以喝酒為中心,受了招安,整天讓人管著,連喝酒都不自由!聚義廳里,大家喝得這麼爽,受什麼不行,偏要受那個該死的招安,傻了?
先說結論:招安是梁山的必然選擇!
3個選擇:招安,繼續佔山為王,造反
造反:沒有群眾基礎,一旦做大,下場參考方臘。
繼續佔山為王:人數越來越多,時間增長年齡上來,將面臨最嚴峻的問題:好漢們到底要不要娶妻生子?一旦娶妻生子,戰鬥力將直線下降(有妻兒還敢捨生忘死嗎?有妻兒就無法實施快速的戰略轉移,這對於梁山是致命的威脅,參考長征時的嚴控結婚)。不娶妻生子,好漢後繼無人,年齡增加必然被年輕一輩取代,本就脆弱的平衡很可能被打破,非常有可能在朝廷還沒打過來的時候就從內部分化瓦解了。
招安:進入體制,不必再在刀尖上討生活,可以安心娶妻生子,成家立業,封妻蔭子。招安必然是梁山最多數人尤其是底層嘍啰的心聲。符合絕大多數群眾的根本利益,不走這條路隊伍將很難再帶下去。
如果晁蓋沒死?宋江會讓他死的。
水滸傳里,晁蓋之死,疑點頗多。
書中並未明確說出兇手是誰,只是一支流箭,上邊有個史字。但是這並不能證明就是史文恭乾的,因為宋江手下要搞一支史文恭的箭太容易了。
宋江安排花榮之類的亂軍之中射殺晁蓋嫁禍史文恭,又以替晁蓋報仇者自居坐上頭把交椅,誰能奈何?推薦閱讀:
※史進在《水滸傳》中是什麼水平?
※《水滸傳》中潘金蓮更喜歡武松還是更喜歡西門慶?
※如何評價水滸傳的文筆?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原來故宋時」指的是什麼時?
※蔡東藩寫的宋史裡面為什麼把水滸傳的劇情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