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當人們贊同一個觀點,究竟是在贊同自己,還是贊同他人?

我只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得更加客觀和理性,只是因為最潦倒的時候,你是怎麼走出來的?這個問題所以引發的思考,人們在贊同一個觀點的時候,究竟是在贊同什麼?這個問題描述並不清楚,期待專業人士進行修改優化。


《當我們贊同時我們在贊同些什麼》

有人說了個段子,我樂了,點了贊同。至於段子背後反映了什麼,我不必知道。

有人說了個故事,我感動,點了贊同。至於我到底經歷過沒有,不重要。

有人說了一個觀點,我認為跟我想的一樣,點了贊同。至於作者到底怎麼想的,觀點是不是真的跟我一樣,沒細想,反正看起來應該是跟我一樣。我在贊同別人觀點裡映射出的自己的觀點。

有人說了一個觀點,我從來沒見過,看起來好厲害的樣子說服了我,點了贊同。既然是我之前沒想過的,那我肯定是在贊同別人的觀點。但我按下那個『贊同』,他的觀點也就變成了我的觀點。至於作者觀點到底是不是我看起來的那樣,暫時不清楚。反正答案給了我新奇的觀點和論據論證,有快感,點個贊同!

『贊同自己』這個描述是不準確的。

準確的說,如果觀點已經看過,那就是『贊同自己先前已經認可的觀點』。

如果贊同的觀點之前沒看過,那就是『贊同自己剛剛認可的觀點』。

『贊同自己』?抱歉,這種描述讓我起雞皮疙瘩。這感覺就像看到一個粗糙的模糊的顯示器,我會想盡辦法提升它的解析度、修好它。話我就不說穿了,提問者你自己有悟性,就會明白你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就有點跑偏了,因為你描述實在是太粗糙。很多看似『有趣』的問題,其實都是詞語造出來的假象。當你怎麼想都想不出一個結果的時候,很可能是——你提了一個錯誤的問題,往往因為問題里有一個錯誤或過於粗糙的描述。

『自己』不是一個固定的死氣沉沉的存在。尤其是思維和觀點,一直是在更新的。人格會比思維觀點更穩定些,但也在改變。

《我們為什麼贊同》

問題是,哪些新信息,會更容易被人接受?

答案是:那些不違背當事人最基本價值觀、世界觀、原有思維方式的新觀點。

大體上,人接受一個觀點、贊同一個觀點可以分為兩種取向:情感取向,認知取向。這兩者還存在交互作用,但為了方便,先分開來說。

情感取向很容易理解:那些激起你同情、快樂、興奮,實際上是對你有利的觀點(或事實、故事)會更容易被人接受。

一個好笑的段子,一個感人的奮鬥史,一段辛酸的經歷。

『這麼好笑不點贊同不行啊』『這麼感人不點贊同不行啊』『這麼辛酸不點贊同不行啊』。

王小波雜文里說過,除了貨幣上的稅務,還有一種言語上的稅務。在他看來,紅樓夢裡賈寶玉等人吟詩作對突然冒出一段讚頌聖人的話,就是交言語稅。

如果這是自覺的,那就是帶有『表演』的性質,不一定是表演給別人看,而是一種自我塑造。

這麼好笑,不點贊,我好像很沒幽默感。這麼感人,我不點贊,似乎很沒同情心。這麼辛酸,我不點贊,貌似有點冷酷。自我塑造。

當然,並不是說所有情感取向的贊同,都是一種自我塑造或表演。你當下確實感到了快樂、感動、辛酸,那這個感覺是真的,這就不是自我塑造或表演,這是情感表達,自然流露。至於情感表達是不是被塑造出來的,是不是一個弄假成真的結果呢?那是另一個問題,這裡暫且不表。簡單來說,情感肯定不是完全被有意識的塑造出來的(無論是自己有意,還是別人有意)。

認知取向,就比較複雜了。

如果一個新信息和我們原本的記憶和認知結構沒有衝突,而是作為一種拓展,那麼我們很容易接受它。比如,鳥。一開始我們所見到的鳥,可能是麻雀、老鷹、燕子。後來丹頂鶴、鴛鴦、蜂鳥被我們所知道的,也被我們認為都是鳥。因為你可以輕易的找到他們的共同特徵,會飛、有羽毛、生蛋,有喙。

如果一個新信息和我們原本的記憶和認知結構存在衝突,那就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接受它。

假如以前我們看到的都是會飛的,突然有一天看到了鴕鳥和企鵝,這就需要更改原有關於『鳥類』的定義。這個過程也是一個比較的過程。我們會發現,雖然鴕鳥和企鵝不會飛,但是羽毛、喙、生蛋、溫血等等特徵都和以前見過的鳥一樣。這事實上是一個對『鳥類』的概念做精簡的過程,把『會飛』去掉。某一個概念中所涵蓋的特徵越少,它涵蓋的範圍和物質就越多。比如『恆溫動物』,無論是鳥類、哺乳類都可以算進去。

所以在認知取向上,人們要接受一個新信息,首先必須理解它,然後才能接納它。這過程中,原有的認知結構和記憶,或多或少都被會改變。

對於前一個例子而言,那是『拓展』,也就是原有結構幾乎不改變,就是增加一點新記憶。

對於後一個例子而言,那是『調整』,原有的結構需要做出改變,不僅僅是單純增加記憶。關於『鳥類』的定義,被改變了,『會飛』被去掉了。記憶改變了,而不僅僅是增加或者減少。記憶的減少,叫做遺忘。而這種概念上的變化經歷,也可以作為一種記憶而存在。比如你會記得『啊~小時候還以為會飛的才算鳥呢!』

所以認知結構的變化不僅僅是記憶的簡單增加或者減少。

上述叫做『概念結構的變化』,會比『認知結構』更準確些。

認知結構概括的是一個更大的範圍。我不記得教科書上具體怎麼定義了……我也不打算查(無賴)。光是概念結構,就足以解釋很多現象了。

有些概念並沒有固定的、客觀的標準。不像『鳥類』的定義有一系列對應的器官可以觀察。『善良』『邪惡』『好』『壞』『殘忍』『冷漠』,這些有關價值和道德判斷的詞語的使用,其實是建立在個人見聞之上,各種人事物的相對位置上的。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從來沒聽過『殺人』,僅僅是『搶劫』『打人』,對我們而言,恐怕就算是『罪大惡極』了。但如果我們見過了各種匪夷所思的犯罪,一些原本看上去很不可容忍的事情,會逐漸變得『還不算最糟糕』。

這就是概念的變化,因為各種形容詞只有相對強度和性質的差異,並不可能一一對應客觀標準,這就導致了每個人對於詞語(概念)的應用是不同的。

和價值、道德有關的概念往往很難改變,就算改變了,原有的情感反應也不一定能改變。因為價值和道德,總是跟情感有關。

可能我們小時候說起『小偷』就恨得牙痒痒了,長大後呢?有些人依舊恨得牙痒痒(特別自己受害的時候),有些人就情緒穩定得多了。哪怕我們都已經知道,比起殺人越貨等令人髮指的行為,偷竊已經算是小惡了。

概念的變化,不一定帶來情感反應的變化,就算情感反應有變化,強度也因人而異,也根據情景不同而異。所謂情景不同,是指你對不同小偷的不同背景的認識,會影響你對他的判斷,我們比較同情小孩、貧困戶;不同情景還指,你當下拿他和誰對比,前一刻你還恨得咬牙切齒,但如果我拿出恐怖分子自殺襲擊姦殺未成年人等罪犯給你看,你對偷竊者的憤怒顯然會降低。因為人的情感反應不能無限上升或下降,它是一個相對分配的過程。

接著,我說一個對很多人來說算是新鮮的概念:維果茨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

這本來是教育心理學上的概念。意思是,一個學生或孩子,他即將達到的水平和現有水平之間的區域。比如,從造句到寫短文。一個會造句的孩子,我們才能開始教他寫短文。兩者距離,就是最近發展區。

當我們說『我們贊同別人的觀點,哪怕沒看過,都是在贊同自己』

這句話,其實是在描述這種情況:『我們贊同一些從未見過的觀點,但其實那些觀點再過段時間可能我們自己就會提出。只是由於信息和精力不足而尚未出現。』

這是什麼情況,基本上,很類似於前面所講的『拓展』。你的觀點沒變化,更像是『進了一步』。

如果這種『進步』是在一個選擇的岔口,那它就不僅是單純的擴展了。

打個比方。我們在紙上畫一個長方形,這到底是什麼呢?還沒確定。我們既可以加上四條腿,化成桌子;也可以畫上人物,變成一個顯示人物的顯示器。

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了——一旦你選擇了一個方向去拓展,事實上你很可能會『修改』你自己的記憶。

拿談戀愛來說。假如你正在被一個男生或女生追求,猶豫要不要接受。如果你接受,很可能你接受後就會製造出更多的正面理由,你甚至可能拿自己的童年經歷、家庭氛圍來解釋為什麼選擇他。如果你不接受,你會製造出更多反面理由,同樣拿過去經歷來解釋。

當我們形成一個概念、形成一個人格、形成一個決定的時候,我們會傾向於認為『我一直都是這樣的』,我們還會可以去保持這種信念。心理學上叫做『自我一致性』。一般來說,狹義的代指認知上的自我一致性。如果你自認是個樂觀的人,那你會排斥那些能證明你並不樂觀的信息,忽視或反駁它。自我一致性不僅在積極評價上發揮作用,在消極評價上也有作用。俗稱,自暴自棄破罐破摔。

在我看來,自我一致性不僅僅是一種有意識的心理過程或需求,它同時也是無意識的、自動化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也可以看做是自我一致性的表現,或者說,它與自我一致性一樣都來源於『穩定性』。穩定性是人格的一個特徵,包括氣質、價值觀、性格、認知方式、自我調控。

我們不用任何專業知識都可以知道:人格和一個人贊同什麼觀點之間,肯定存在交互作用、相關。日常經驗就足以告訴我們。你很難想像一個林黛玉似的、抑鬱氣質、價值觀傾向於審美文藝、性格善感悲憫、喜歡沉思、擅長控制衝動情緒的人,會去贊同極端激進的民族主義或軍國主義。

但至於哪一個是因,哪一個是果,則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專業問題。而哪些觀點可以被任何人格的人普遍接受,哪些觀點又只在特定人格人群內出現,也是一個值得調查研究的問題。

那是不是有些人,會比另一些人更容易接受新觀點新信息,哪怕新事物和原有認知結構、態度存在很大的衝突呢?

這裡我們就要引入另一個心理學概念:自我增強。

所謂自我增強是指:人一切行為都是為了一個爽字,為了體驗良好的自我感覺。

聰明的讀者,你肯定已經發現了——自我增強和自我一致性,有時候會是衝突的。這種衝突在那些具有負面自我評價的人身上尤為明顯。

按照自我一致性,人應該保持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按照自我增強人,應該推翻負面評價追求良好的自我體驗。

說到接納新觀點,尤其是那些和原有認知衝突的新觀點,必然會妨礙自我一致性。

那麼能夠讓人接受新觀點的,主要是——自我增強。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好之者』,可以是出於功利的外在的動機去學習和接納新觀點。比如學習成績的提高,比如獲得稱讚。

『樂之者』可以視作是『好之者』的一個子集,不過這個子集里的人,直接因為接觸到新信息和學習本身而感到快樂。

之所以說『主要是自我增強』,是因為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某些人的自我認知中,他們把自己看作是一個『能夠接受新事物,並且不帶偏見的仔細揣摩新觀點』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用一種盡量冷靜、中立的態度看待新觀點、新事實、新信息,本身就是一種自我一致性的體現。

同樣的,保持積極的自我概念『再一次證明我是對的』這本身也是一種自我增強。這種時候,自我一致性和自我增強就站在了統一戰線上。

心理學對於動機有諸多分類,其中一種分類是阿特金森等人提出的,分為獲得成功的動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前者是『趨近』後者是『迴避』。顯然,兩者是矛盾的。避免失敗最徹底的方式是,不做。但獲得成功就一定要做才有可能實現。

我將這兩個概念引入,當人們處理和原有認知有衝突的新信息的時候,同樣也會有兩種矛盾的傾向:證實正確和避免錯誤。

可想而知,一個傾向於證實正確的人,會傾向於證明自己原有觀點的正確,比較排斥新信息,會要求新信息一定要有鐵一般的論據或證據。一個傾向於避免錯誤的人,則會傾向於檢查自己原有觀點和新觀點,避免自己堅持了錯誤的原觀點,避免自己錯誤的否定了新信息。

這背後,恐怕是有兩種不同的自我認知。前一種,是把『持有對的觀點』看作是良好自我的關鍵。後一種,是把『能否仔細分辨異同和對錯』作為良好自我的關鍵。前者看重結果,後者看重過程。

想避免錯誤的人,一般會語帶保留。想證實正確的人,則容易有強烈的證實傾向。前者要儘力避免無法解釋的反例,後者推崇積極尋找正例。

動機理論中還有『掌握目標』和『成績目標』的分別。掌握目標,是指根據自己的進步的品評價自己,關鍵是自己掌握了什麼。成績目標,是指根據自己和別人的比較來評價自己,關鍵是自己和別人比到底是對是錯是好是壞。

把這個兩個概念引入,那麼處理衝突性新信息的時候,人也有兩種動機:『了解動機』和『對抗動機』。前者要求更清楚這新信息到底是怎麼回事,自己原有認知是不是有問題,專註於改善自己的認知結構。後者要求和別人分出一個高下,既是說辯論上的勝負問題。

通俗的說,類似於,到底是『就事論事』還是『黨同伐異』。

吃飯去……


贊同「別人說出的觀點與自己思考得出的結論一致」這件事情。


贊同自己,


或者


你在他的觀點裡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你看電視劇 電影 小說


有沒有特別喜歡某一個角色


同一個道理


推薦閱讀:

希臘羅馬神話中的殺子情結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人為什麼有悲劇情結?
你在哪一刻突然感覺自己長大了?
一直感覺沒有人喜歡自己,甚至覺得不會有人喜歡自己。這種情況普遍且正常嗎?大家的心理是怎樣的?
你以什麼心理看待知乎的贊同票?

TAG:心理學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