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關於「魯迅文章退出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材」的討論?
懷念那個總是被人說姓魯的周先生,懷念課桌上的早,閏土和猹,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的阿Q,懷念喝著酒吃著茴香豆的孔乙己,同情可憐的祥林嫂。
人民日報剛才發微博,確實是謠言,初中語文每冊都有魯迅,但是看了大家的答案,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還是很有價值的,謝謝大家!
自己寫的長文,諸君慢看
在這個舉國上下深刻學習貫徹落實全國宣傳工作會議精神全力打擊造謠傳謠行為的時刻,看到「魯迅文章徹底退出人教版語文教材」或者「徹底退出義務教育語文教材」這樣浮誇的標題,我忍不住小小的辟一下謠,因為就算《風箏》退出教材,魯迅作品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尚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七年級下冊)、《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雪》(八年級)、《故鄉》《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孔乙己》(九年級)等篇目。而高中教材中,《拿來主義》《祝福》《阿Q正傳》這樣的名篇仍在。可見「徹底退出」一說純屬子虛烏有,「傳謠者」當不當以尋釁滋事罪論處也可未知。可見凡事總需研究,才會明白。
即使備受打壓,與「紅學」一樣,「魯迅學」依然是中國文學研究中最為熱鬧並且成就極深的學科之一。也是每個有志於文學研究的青年所難以迴避的。 魯迅這個詞是個複雜的字眼,作為中國現代史上影響力最大的作家,他的深刻與複雜遠遠超過了普通人的想像。就算是洋洋18卷,超過七百萬字的魯迅全集依然難以概括整個魯迅。
從早年的金鐵救國到棄醫從文進化論,再到晚年以懷疑的態度接受共產主義,魯迅的思想紛繁複雜,遠不是我這幾個關鍵詞所能概括。他的複雜以至於在他的文章中有太多不能圓通與的自相矛盾。同樣的讀他的文章,有人指責他不分青紅皂白將中國文化貶斥的一文不值,可他卻是古代文學研究的大家;有人斥責他瞧不起中國人只是每每給予諷刺,可他卻反問「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有人說他是被殖民主義忽悠的「自我東方主義者」,可他也堅持無論中西古今只要好就一併「拿來」;人們總覺的只有以筆為槍橫眉怒對才是魯迅,可在書信里他機制風趣柔情似水;他一生都與專制壓迫作鬥爭,幾十年後卻被人說成是文·革的始作俑者……
這些都是魯迅,如汪暉所說:「他精神結構充滿了悖論:他否定了希望,但也否定了絕望;他相信歷史的進步,又相信歷史的循環;他獻身民族的解放,又詛咒這樣的滅亡;他無情的否定了舊制度,又無情的否定了舊生活的批判者——自我」(《反抗絕望》)。而比魯迅本身更複雜的是我們怎樣理解魯迅。就像同樣是對蝸殼一個人,不同的人認識完全不同,迷者愛之心切,黑者恨之入骨。難道打鐵的不是一個嘮嗑?
事實上,我們在認識一個事物,並描述一個事物的時候總是會帶上自己的看法,無論你自覺與否,哪怕是再「客觀」的看法也必定會夾帶私貨。在闡釋學對此早有解釋:「真正的歷史對象根本不是一個客體,而是自身和他者的統一,是一種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同時存在著歷史的真實和歷史理解的真實。」(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這也就是說,對象本身客觀存在著,但是我們在認識和理解他的時候總要帶著自己由經歷學識等等的不同的認識。這也就解釋了為啥面對同一個事物會全然不同。這世界上從不存在真正的「客觀公正」,所謂「客觀」無非就是將自己夾帶的私活隱藏的更深些而已。
當然我們如何認識複雜的魯迅其實都不太重要,因為我們所說的都是無傷害的話語。一個科密可能因為黑子的一個帖子而感到憤怒,可事實上他也沒有失去什麼,如果不手賤點進濕乎乎,這些傷害根本就不會存在。但是一旦話語與權力相結合,就另當別論了。如果TG下文宣布蝸殼為受人尊敬的國際友人,那麼喜歡列數據的朋友們,不讓說話只是其次,更可怕的是「社會名人作為攻擊對象,無中生有編造故事,惡意造謠抹黑中傷」那可是「蓄意製造傳播謠言及低俗媚俗信息,惡意侵害他人名譽,嚴重擾亂網路秩序」的行為,萬一要是您不小心嫖過,縱有千萬水軍也只能哀嘆「沙克也幹了」。
話語權就是這麼一個好東西,一個國家的大部分人是完全可以靠鋪天蓋地的輿論宣傳所引導的。可以說誰掌握的話語,誰就掌控國家。話語權包括很多層面,其中將整個國家的文化整合納入到官方的意識形態中去,一個國家一種思想,一種話語無疑是掌控話語權的最高境界。宣傳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語文教育這樣關乎下一代成長的方向這樣的重要的事情也不會例外。
對於魯迅這樣一個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人,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其做法自然是由官方選擇如何解讀,怎樣解讀。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對魯迅的接觸無疑僅僅來自於教科書。對教科書中篇目的選擇與解讀就成為了進行意識形態引導的重要方式。幾十年來魯迅在教科書里進進出出便可看到時代風向的變化。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編審局編輯出版了新中國第一套初、高中語文教材。1950年~1955年的教材共收錄魯迅作品16篇,,其中《一件小事》《故鄉》《社戲》《我們不再受騙了》《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葯》《祝福》《「友邦驚詫」論》《藤野先生》等成為以後各個時期各種版本的基本保留篇目,基本確定了這一時期中國語文教材收錄的魯迅作品的內容。
誠如教材編輯誠如此套教材的《編輯大意》所說:「無論哪一門功課,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這個任務,在語文學科更顯得重要、要通過語文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不能單靠幾篇兌理的論文。一種思想內容或一個政治道理,可以用一篇說理的論文來表達,也可以用一篇小說,一首詩歌,一個歷史故事,或者一個自然科學故事來表達。」篇目的選擇以及教學大綱中對篇目的解讀無疑是精心選擇的。
50年代正值毛兔蜜月,語文教材也呈「親蘇、學蘇、泛蘇」傾向。除了選入大量歌頌蘇聯的作品外,還精心選入了《鴨的喜劇》與《我們不再受騙了》(此文可證明魯迅也是可以被忽悠的,有興趣的JR可以結合相關史料閱讀),經過一番精心闡釋,魯迅儼然成為宣揚中蘇友好,歌頌蘇聯偉大成就,對蘇聯socialism事業無限熱愛的宣傳者。
同樣對魯迅其他作品的解讀也將值得玩味,比如:
以及:
原文中魯迅那對不幸民族深刻的同情與絕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偉大的革命樂觀主義。雖然解釋是可以以各種方式進行的,但是很難想像魯迅會成為新中國的預言家,個中用意,一目了然。
進入1956年,教育部推出新版教材。該教材中,共選入魯迅作品14篇,和1950年版教材相比,增加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孔乙己》《論雷峰塔的倒掉》《風波》《聰明人傻子和奴才》。當然此時的語文教育依然是語文教育,不是政治宣傳,於是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這樣充滿童趣的篇目的入選。當然,宣傳依然無處不在。不過此時政權已經穩固,對魯迅作品的解釋也做了更多的生髮。
比如1950年版教材對《故鄉》意義的闡釋僅限於作者與「閏土」隔膜的悲哀,由這種悲哀引發他自己所屬階級的悲哀,這種悲哀也就是對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不滿和反抗。在這裡,魯迅還只是一個啟蒙者,是一個試圖變革現實的知識分子。而1956年版教材則這樣說:「閏土在沉重生活的壓迫下,變得形容枯搞,精神麻木,但他仍然是善良、淳樸和堅定的。他十分珍重友誼……堅忍地承受著沉重生活重擔,雖然臉上刻滿皺紋,卻全然不動,彷彿木刻一般。」「他從自己的生活體驗中,認識了造成他生活痛苦的原因。他沉默寡言,用『搖頭』表示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可以預料,像閏土這樣的農民,內心裡蘊藏著的憤恨和反抗的火焰,終有一天會爆發的」此時閏土形象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從一個哀嘆者到反抗者,其中差別,諸君可自行揣摩。
時光進入60年代,隨著「反·右」與「大·躍進」的開始,語文教材開始成為階級·鬥爭的工具,從1958年「急就」的幾乎成為領導人講話、報刊雜誌社論、通訊集錦的准政治教育讀物的初、高中語文課本,到1963年教育部依據「語文是學好各門知識和從事各種工作的基本工具」的「工具論」而全面修訂的語文教材,版本屢次變更,課文內容大增大刪,魯迅作品的收錄和解讀的指導思想卻基本沒有變化,就是為愈演愈烈的階級鬥爭服務。比如年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次收錄魯迅的雜文《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編選意圖在課後練習里講得非常清楚,就是要學生學習「魯迅先生的立場和精神」、「痛打」、「消滅」、「落水狗」——「資產階級右派分子」。
對魯迅形象的解讀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在闡述魯迅生平時,對其在新文化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僅以「用創作進行革命鬥爭和推動新文學運動」一句話而輕輕帶過,而大肆突出其「鬥爭」經歷。這種把魯迅簡單塑造為「黨領導下」的「鬥士」的解說模式,對語文教材的影響深遠,不僅在「文·革」中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就是在新時期開始後,甚至在 20世紀90年代末期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後,高中教材基本還是這樣解讀魯迅作品。這對普通民眾心中魯迅形象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
之後就是偉大的文化·大革命,這個時期魯迅純粹成為最高指示的闡釋者和鬥爭的打狗棍,比如早年張春橋跟魯迅意見不合,而魯迅曾撰文批判之,於是此時文章被翻出來作為鬥爭之物。更不必說其他被各種解讀的作品。
隨著改革春風吹過,286金口玉言:不再提文學為政治服務。語文教育逐漸回到正常軌道,從八十年代到今天,魯迅在教材中的變化呈現這樣一種趨勢,經典的小說與散文基本保留,但是雜文被逐漸刪除,唯一保留的幾篇如《記念劉和珍君》《拿來主義》等都是批判意義不強的。這樣看來,編者的意圖就一目了然了:企圖用小說和散文塑造一個文學性的魯迅,並用這樣一個魯迅形象去替代被「雜文化」了的魯迅,換句話可以說,這個時段雜文魯迅的慢慢淡出,而文學魯迅的漸趨凸顯。
不過你不能把刪去的理由全然歸結於不允許批判和不喜歡批判,或是與主流不符。這個時代任何問題都異常複雜,遠遠不是一句話就能概括。魯迅文章對於絕大部分高中老師來說也是過於艱澀,與其教不明白也學不明白還不如換成些簡單易懂的文章。可唯一讓我疑惑的是,《風箏》一文曾11次入選民國各種版本的教科書,為魯迅作品入選教材的第二位,難道生在21世紀的孩子們領悟能力竟然不如民不聊生的民國的孩子,卻是怪哉。
所以對魯迅作品離開中學教材感到過分激動,同樣也不是因為魯迅本身。一件和自己有關的事情,起因經過與結果都與自己本身無關,若魯迅有知,不知當如何作文自嘲了。可無論他人怎麼看待,魯迅就在那裡,總有人去研究、去揣摩、去傳承。
中學時代叛逆,語文書最煩魯迅,那時候喜歡林語堂長大以後回憶,先生真乃神人也,對中國人中國社會的洞察太深刻了,描寫太真實了
評論有人提醒我標註轉載出處,我查了一下,確實找不到原作者了,如果有知道的煩請告知我一下謝謝。
以下是原回答轉一篇網上的文章。近來,由於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語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魯迅的文章,引來一片爭議,贊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筆者認為,在近年來對魯迅話題經歷了沉默、迴避、冷 淡的過程後,現在讓其滾蛋,已經是時候了。魯迅之所以滾蛋,是因為那些曾經被其攻擊、痛斥、譏諷、憐憫的人物又一次復活了,魯迅的存在,讓他們感到恐懼、驚慌、卑怯,甚至無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們復活了。並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種寫法》的論文,晉級為教授、學者、國學大師;也不再提心弔膽地「竊書」了,而是平心靜氣地在網路上「竊文」 了;不僅可以舒坦地「溫一碗灑」,而且還能以其博導的**力對「伊」來一把潛規則了,他豈能讓魯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資本家的乏走狗」們復活了。儘管它們披上了精英、專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馴良,看到所有的窮人都狂吠」,他們或裝神弄鬼地玩弄數字遊戲, 鼓吹物價與美國接軌、工資與非洲接軌的必然性與合理性;或乾脆作了外國人欺詐中國的「乏走狗」,與其裡應外合、巧取豪奪。它們豈容魯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 中?!
趙貴翁、趙七爺、康大叔、紅眼阿義、王胡、小d們復活了。有的混入pol.ice隊伍,有的當上了聯防隊員、城市管理者。披上制服興奮得他們臉上「橫肉塊塊飽綻」,手執 「無形的丈八蛇矛」,合理合法地干起了敲詐勒索,逼良為娼的勾當。如果姓夏那小子在牢里不規矩,不用再「給他兩個嘴巴」,令其「躲貓貓」足矣。想想,這些 下做的勾當兒怎能讓魯迅這種尖刻的小人評說?!
阿q們復活了。從土古祠搬到了網吧,但其振臂一呼的口號已經不是「老子革命了!」而是「老子民主了!」每天做夢都盼著「白盔白甲」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早一天 殺過來,在中國建立民主。因為只要美國的「民主」一到,趙七爺家的錢財、吳媽、秀才老婆乃至未庄的所有女人就都是我的了!哼!而魯迅卻偏偏要我做個被世人 嘲諷了數十年的冤死鬼,我豈能容你?!
假洋鬼子們復活了。這回乾脆入了外籍,成了真洋鬼子。並且人模狗樣兒地一窩鋒地鑽進「愛國大片」的劇組,演起了凜然正氣、憂國憂民的仁人志士,讓人好生不 舒服。此種一邊哽咽著頌揚祖國母親,一邊往向征中華文明的青銅大鼎里撒尿的舉動,豈不是魯迅雜文中的絕好素材?!
祥林嫂、華老栓、潤土們復活了。他們依然逆來順受,情緒穩定。因為「這人肉的筵宴現在還排著,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這樣,必須要備足了餐料。而那些 準備做餐料的人,本來可以悶在鐵屋子裡,一邊聽著小瀋陽的笑話,一邊麻木地死去,豈容魯迅把他們喚醒,再一次經歷烈火焚身的苦痛?!
那些「體格茁壯的看客們」復活了。他們興緻勃勃地圍觀那些「拳打弱女」、「棒殺老翁」、「少年溺水」、「飛身墜樓」的精彩瞬間,依舊「頸項都伸得很長,仿 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哈哈,僅看客一類,被你傷害的人就太多了,因為中國人幾乎都願做看客!
魯迅之所以滾蛋,是因為當今的社會不需要「投槍和匕首」,而需要讚歌、脂粉、麻藥。正如陳丹青先生講的「假如魯迅精神指的是懷疑、批評和抗爭,那麼,這種 精神不但絲毫沒有被繼承,而且被空前成功地剷除了。我不主張繼承這種精神,因為誰也繼承不了、繼承不起,除非你有兩條以上性命,或者,除非你是魯迅同時代 的人。最穩妥的辦法是取魯迅精神的反面:沉默、歸順、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圓玉潤」。
如果魯迅趕上這個時代,對於「開胸驗肺」、「以身試藥」、「周公拍虎」、「黑窯奴工」、「處女M Y」、「官員嫖幼」等一系列奇聞,又會寫出多少辛辣犀利、 錐骨入髓、令人拍案叫絕的雜文來,想想,真是讓人後怕,所幸這個尖酸刻薄的小人已不在人世了。
讓我們徹底趕走魯迅,歡迎「小瀋陽」,讓人們在開心笑聲中忘卻現實的不公和苦痛,在笑聲中漸漸地麻木、漸漸地變傻......
感謝邀請。
我贊成魯迅文章退出中學語文教材,但不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
我還能想起初中時學習魯迅小說/散文時的痛苦。那時我正在學習語法,而魯迅的遣詞造句,依現代語法來看當屬病句(「那簡直是一定的」)。何況其半文半白的文筆,對於十二三歲的初中生也未免過於深奧了。那時閱讀魯迅的文章,總是讀得磕磕巴巴,「流暢」都達不到,更別提理解。
我不贊成那麼早接觸魯迅的文章,還在於會對其有誤讀。年少時大多數人只能感受到魯迅文章中戾氣和攻擊性,再加上老師總要我們總結中心思想,而且總結內容大都是「階級對立」那一套,魯迅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尖酸刻薄的老刺頭」。成年時再讀魯迅,感受已經不同。比如「故鄉」,對少年閏土和成年閏土的變化,現在已不再覺「封建社會的吃人屬性」,而是「人世滄桑,現世艱難」。以前一同學,在學校意氣風發揮斥方遒,後來在社會上歷練數遭,再見時已精神低落,「連眼中的光芒都熄滅了」。如樓上所說,若無經歷,的確無法理解魯迅文中深意。我23歲時讀魯迅,感受已與13歲時不同。待到33歲,可能又是另一番感受吧。
第三個原因,在於各人文學價值的判斷。以前老師總誇魯迅寫的好,那時無法認同,在於無法「讀懂」;即使「讀懂」,可能還是有人無法認同。文學價值是否有「金線」,這條「金線」是客觀標準還是由「各人主觀判斷」,我也無法下結論。就像有的人喜歡「小時代」,有的人喜歡「我的名字叫紅」,有的人喜歡「龍族」,有的人喜歡「指環王」。各花入各眼,喜愛魯迅的人自會喜愛,倒不需課本強制推薦。
(我十二三歲時最愛看的是各種漫畫。在我的年齡而言,這是最適合的讀物--那時大家對「灌籃高手」的理解,要深於魯迅的文章吧?)
綜上。魯迅只是退出中學課本,並沒有被禁。我高中時在語文推薦讀本上看到「百年孤獨」和「尤利西斯」的選段,覺得這兩本書甚為有趣。我想如果有誰能夠發自肺腑的對魯迅感興趣,並主動了解他,這比「課本上的魯迅」會更有意義。
P個S:已經闢謠了?我觀點不變,魯迅退出中學課本不是壞事兒。世間所有的文化與思想不都是政治的鬥爭嗎?
我覺得無論是贊同還是反對先生的文章推出語文教材的人,都無法否認,先生的文章,是很值得讀的。反對的人也只是表示也許對於中學時代的人們來說先生的文章過於陰暗或晦澀。但我覺得沒有人會反對,先生的文章,這輩子都是要好好讀一讀的。我不知道大家是如何了解到先生的文章的,但至少,讓我最初知道這麼個人,讓我接觸到他的文章,讓我在離開中學時代後依然要念著看完先生的書的,是我的語文課本。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閱讀習慣和閱讀量,也許知乎上的知友們是個例外,但大多數,或者說在我接觸的大多數,更多的人們只會去用大量的碎片時間去閱讀手機上能夠輕易得到的網路小說,言情文學,客戶端上的新聞,心靈雞湯或微博上朋友圈裡簡短的不顧真假的憤世嫉俗感人肺腑的段子。哪怕是一個個認真工作耐得住寂寞肯靜下心來保留著深度閱讀習慣的人,也大多數都只是在看著和自己工作專業層面相關的能夠拔高自己的讀物,又有多少人能夠選擇不功利化的閱讀這些看起來似乎毫無作用的純文字,何況,哪怕是在你想閱讀些散文小說的時候,先生的文字也並不是那種能夠滿足你閑適淡然的心態,讓你順利一遍通讀下去的。也許大家都是對的,讓先生的文字離開語文課本,對於中學生的價值觀,對於我們的語文教育都好。只是也許,在很多年後,當這些離開了魯迅的一代成長起來後,就真的沒有那麼多人,讀過,甚至知道先生了。我會很可惜。
好事兒,海明威這樣的左翼分子(偽)鬥士也不是米國的中學「語文」課的內容,在沒有形成明確的三觀前,還是莎士比亞和狄更斯這樣無關左右更普世更歌頌真善美的作家的作品更適合啟蒙。
話說回來,我覺得三國和毛選更應該滾出中小學語文教學。
空下來的位置,就增加上老舍阿城汪曾祺,還有莎翁,最好還有托爾金和普希金。-
因為沒有配套的歷史教育,中學生理解不了那個時代,沒有時代的背景在場,當然也就無法讀懂課文。魯迅退出是早晚的事。正能量太少,哪個時代也不會待見。北大的錢理群教授一輩子研究魯迅,講魯迅,現在也退休了,不讓在外講了。選什麼進課本也是一種權力的體現,再深一點,就是觸動了某些人的痛處,不利於當局的統治,君不見民國時魯迅被當局追著跑么?其實以前選入課本的魯迅的文章,大多也是些無關痛癢的文章,把他們編在一起,大概還真是一本小<准風月談>呢,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這些小散文,真的是很對許多人的胃口。
其實建國以後對魯迅作品的闡釋一直就是不全面,割裂的,斷章取義的。往往只看到他戰士的一面,而忽略了他溫情的一面,看到的多是他橫眉冷對的一面,而自覺不自覺忘記了還有矛盾的一面。可以這麼說,五四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都是矛盾的,或曾經是矛盾的,充滿巨大張力的,甚至是分裂的。魯迅"吶喊"之後又"彷徨",就是例子。胡適新詩革命之後鑽入故紙堆,就是明證。
若想進一步了解魯迅,兩本書不可缺:<野草>和<兩地書>。
感受一下吧,還小孩子以真童年,遠離魯迅,遠離"無盡的虛空"。ps:
記得曾經說到張愛玲,一個女生說,誰稀罕讀她的書,三觀不正!我覺得這個用在魯迅的文章上對她而言也是成立的吧。學生不愛讀,平民也應該沒多少人喜歡讀魯迅吧。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編教材的人堆那麼多魯迅的散文、小說,是故意要讓小學生和初中生厭惡、鄙視魯迅的嗎……
會以為作者還活著,寫的是當下。
說一個上課的時候的學生答案。初一上課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和他們詳細地介紹了魯迅,順帶扯了扯很多人反映魯迅文章看不懂,支持魯迅退出課本blabla一學生回答:那要老師有何用?肅然起敬
問這個問題之前一定要明白:
1.我們的中學語文教學目標是什麼?
2.不懂魯迅、教不清楚、教不好,請不要與」魯迅作品「本身相掛鉤!3.學生看不懂就是不教的理由嗎?正是因為不懂才更要教!!
作為一名奮戰在語文教學第一線的底層的渺小的老師,我敢說:編教材的人都沒弄清楚中學語文教學的目標,沒理清楚我們需要怎樣的課文!退一步說,現在的語文老師有幾個能讀透先生文章的??
這是教學本身的問題而非先生文章的問題!!
對於那些質疑先生文章的朋友,麻煩看完先生的全集,你,才有資格來評論。先生的文章不是只有課文里的那幾篇,更不是讀了那幾篇課文就算了解先生了!更何況課文里的那幾篇都沒有真正讀懂!我最討厭民國時期的偽文言文,可是現在特別喜歡魯迅的文章,為什麼呢?因為阿Q正傳被賦予了時代意義。
只是覺得,學生時代會對語文產生興趣或者說是對這個科目心存一點敬意(就是那種看到牛頓各種定律或者數學公式的各種神奇的感覺)就是來源於魯迅的文章。就像是到了現在,是王小波的文章才會讓我覺得讀書不僅僅是讀書,還能體會到語言文字中的樂趣。
兄弟啊 哪裡有什麼好懂不好懂的問題哦 有興趣就去看看現在課本上都是些啥樣的文章 你就清楚了
首先先亮明我的觀點 對於中學課本的去魯迅化我是不贊同的。如果真的把魯迅作品從課本中去除,我認為這就是一種我們對於自己享有豐富文化的一種不重視,是一種悲哀。。 先說說魯迅作品的重要性吧,只是我自己的一點感受。。 大學前對魯迅作品的記憶和大家一樣僅局限於語文課本,而且覺得它從內容上來說晦澀難懂(老師叫起來分析文章感情主旨也大都是從抨擊了封建思想文化對人的侵害,蠶食人的思想這一類角度回答。。。)故事情節上也不曲折,沒有可讀性,,讀下來完全不知道它在說什麼啊 啊啊啊。。 但是,上了大學後,開始系統的學習文學作品,開始真二八經的重讀魯迅的作品後,才有一種恍然大悟,大徹大悟的感覺。。魯迅作品反應出來的主旨遠遠不是中學時代我們所想的那樣,有些我覺得對於當代也是有足夠的鞭闢作用的。拿《阿Q正傳》來說,中學時的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對阿Q的「精神勝利法」做出了猛烈的抨擊,但細想來,誰沒有這麼一個精神過程,遇到困難,而無力解決時,誰沒有像阿Q一樣幻想過,在精神上麻痹自己,魯迅不過是借阿Q,並將這種方法通過藝術的形式放大,抽象,但不能否認對阿Q精神的批判其實一定意義上也是對當代我們精神的一種批判,魯迅寫作品時曾說,希望他的作品是對前世的批判,而不要成為後人的警醒。。。如果魯迅作品讀多的話,這種事事都在鞭笞自己的感覺會更加濃郁。。 我不否認從中學到大學自己對於魯迅作品看法的變化是帶有一定生活經驗和感受在裡頭的,中學生可能沒有太多的情感經歷,對魯迅作品把握的並不能很到位,但是如果就這樣刪除魯迅作品,他們在中學時代接受的教育里就少了一位重量級的任務,將來在接觸魯迅作品時,可能反而會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樣不覺得哪裡好。。。。所以,魯迅的作品。即使晦澀難懂,但還是要努力的存在於中學課本里,,,不僅僅是為了記住其作品,思想,,更是為了記住這麼一位先驅,啊。。。。
這種問題本質上不值得討論,基本上每次說起,總會惹得沉渣泛起,撲麵灰塵,要來迷人眼,哪裡有個正經話好說呢。
魯迅的文章的確不怎麼好懂,但是教材書上的文章經過老師講解還是可以的,也許小學的時候你無法理解,但到了初中,高中,大學,逐漸步入社會,你會發現魯迅所描述的社會現象依舊在上演,周圍依舊有很多看客,國人有時候還是麻木不仁,你就會感到社會的殘酷和魯迅那種無奈,那種想拯救國家國民的那種心情。
我覺得他的文章最多退出小學,初中生已經逐漸了解社會,需要去讀魯迅的文章。
別的我不知道,也沒有討論的資本
我只知道高中語文老師認為魯迅的文章過深,不適合放在中學教材。並且表示有的魯迅的文章他自己都看不懂。
這個老師是我所在的市最厲害的語文老師。初中的時候對魯迅挺好奇的,家裡有我老爸很多的文學書籍,非常認真的看過《野草》,當時的感覺是這個人好深奧啊,野草裡面好多奇奇怪怪的想像,有種陌生的疏離感,就像恐怖片,讓人害怕又想一探究竟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不聽話的學生比聽話的學生步入社會後更容易成為人才和領導者?
※你遇見老師做過最奇葩的事是什麼?
※兩種老師,學識相同,一個注重與學生交流(與學生打成一片,沒有威嚴性),一個注重管理學生(管的住學生但是與學生關係平淡),哪種老師比較受歡迎,提倡做哪種老師?
※中國成年子女有哪些不可理喻的神邏輯?
※去上大學的時候父母是如何叮囑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