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里所謂的「文藝青年」是如何形成的?


不說豆瓣,就題主說的這種人,我大概知道怎麼回事兒。

因為我就是這種人——儘管我不喜歡逃跑計劃,也沒去過西藏。

你說的這種人,包括我,本質上是一群喜歡文藝卻不努力的人。這就是真相。

其實真文藝青年和學霸的唯一區別,就在於愛好不一樣,一個喜歡文藝,一個喜歡功課,僅此而已。他們付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是一樣的。

真文藝青年你不敢藐視的,他們通讀大量文學藝術類書籍,甚至對文藝史有系統的見解。他們欣賞巨量的文藝作品,並且是用心的,動腦的,有理論指導的。他們可以和藝術家對談,發表你完全看不懂卻不敢小覷的見解,甚至自身創作的能力也不低。他們願意跟你說話的可能性,來自於國內沙龍文化的稀缺,或者他們要買煎餅果子。

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設想你見了青年李澤厚或者章詒和,你敢藐視嗎?

但是我們這些人呢,懶惰,又缺乏天賦,欣賞藝術來來去去那幾個人的作品,發表點似是而非的論調,用的還是外行語言。看電影只會評劇情,聽音樂只聽主旋律,看書看了後面忘了前面,談王家衛只會模仿他的台詞,談貝多芬只好尿遁。

簡單說,沒幹貨。

但是,本著促進社會和諧的角度,你也應該理解,我們這群人需要一個封閉的互相吹牛逼的場所,否則我們就會找你吹牛逼。我聽說豆瓣老大阿北就喜歡吹牛逼,甚至曾經騎自行車大老遠的和人扎堆吹。他創立豆瓣的初衷,我想也是把中國各個角落的以盜版光碟販子,打口帶攤子等為中心的吹牛逼小單位網路起來,大家一起吹。

我不覺得這是可恥的,誰都可能有愛好但不擅長的領域。我愛看 av,但我叫不出幾個女優的名字。這有什麼問題呢?我讀書的時候,學校里有一個詩歌小社團,他們喜歡沒事兒寫寫現代詩什麼的,水平低下,不堪入目,愛聊海子顧城,偶爾也掛著結伴嫖娼的興奮表情聊聊里爾克,回頭你翻開某一個版本的漢譯本里爾克詩選,發現他們說的話和序言里一模一樣。

可是據我所知,那群偽詩人,後來都成了各行各業的骨幹,寫詩差一點,有什麼呢?


世界很大,人很多。

生命很漫長,難以捉摸。

夏日那麼長,難譴寂寞。

有些事看起來很傻。

自拍美顏,寫詩,用那些一成不變的句子,說什麼木棉花,吃著回鍋肉還要說人淡如菊,來日方長。還要寄明信片,讓肉麻的話漂泊千里。路邊烤個大腰子,卻聊起了北歐的大雪。當一個人說要遠走高飛的時候,很可能ta剛洗完褲衩。西藏和鼓浪嶼我都去過,見識過十一洶湧的人潮,汗流浹背,舉步維艱,我並不喜歡,但我看到了有人依然洋溢著興奮,我知道那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快樂。

可是,這一切有什麼不可理解的呢?

我們都在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儘可能讓自己更好地浪費完這一生。我們會遇到很多人,有些我們相見恨晚,有些過目即忘,有些感到厭煩。然而這些人都有一顆心臟,都有兩隻眼睛,都是這個世界的探索者。有時雖無法同路並肩而行,但要了解,他們和我一樣。我也喜歡嘲笑別人,這可能是天性吧。但我心裡認為,有些事情,不喜勿入就好了。

生而為人,他們是第一次,你也是第一次。

在這個地圖裡,大家都是生手啊,難免笨拙,難免莫名其妙。喜歡你就來,討厭你就走。可是有什麼資格感到優越呢?精彩的世界應該是什麼人都有,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有,命運自然會把我們送到親近的人身邊,臭味相投,相看不厭,何必擔憂。

有一回在街邊看到有個演出,蔡依林講了兩句話,許多人歡聲雷動。在蔡老師講話之前,有個光頭大叔來熱場,還有個跳鋼管舞的也是熱場,噓聲一片。尤其那大叔,唱得賊難聽,洶洶人潮中,我隔著很遠的距離,喊了一聲:傻逼下台!

很多年之後我想,如果再有一次機會經過那個舞台,我應該會轉身離去,默默無語。


Step1:豆瓣一開始就定位為一個比較垂直化的社區,集結了一部分喜歡看書,看電影的孩紙。圍繞這個主題,開始形成文青文化的雛形。

Step2:隨著業務和用戶量的不斷增長,形成以「書、電影、音樂」為核心的社區文化,這種文化氛圍很快的蔓延到了各條產品線(小組,同城等)。

Step3:這時候豆瓣的用戶量已經很大了,再進來的人很容易跟著社區的主流文化去調整自己(或者說被影響)。

======================================================================

《黑客與畫家》裡面有一句話「歷史的常態似乎是,任何一個年代的人們,都會對一些荒謬的東西深信不疑。他們的信念還很堅定,只要有人稍微表示一點懷疑,就會惹來大麻煩。」

這裡並不是說豆瓣的文青文化荒謬,只是想說,當一個文化形成以後,在環境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很難被破壞。因為所有人都不願意做那個「不被歡迎的人」。

綜上所述,豆瓣的文青文化不是一日形成的,是從產品初期的定位,後期的運營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

Ps:忍不住要補充一句,我之所以會這麼工整的回答你,無外乎這裡是知乎,而不是百度知道。哈哈


這位兄台,您誤會「文藝青年」了,豆瓣主要是青年。


下樓準備買菜,結果鑰匙落家裡了,回不去了,然後閑的沒事就寫寫有關啥叫「文藝青年」的小文,科個普。

有人看見我聽「古典音樂」,看點哲學就說「呀,文藝青年啊」,看見誰誰誰追求些小眾的東西,寫個什麼狀態,讀一讀野夫,看點外國文學,就「文藝青年」什麼的叫上了,這事其實根本不是這個事。

首先說說「文藝」哪來的。文藝本來沒有的,文學藝術多了,就有了文藝,這個故事的開頭得蛋疼的翻到中世界。西羅馬滅亡之後,歐洲黑暗了一千多年,從中國傳過去的黑死病造成歐洲人口銳減,封建統治被削弱,古騰堡又搗騰出活字印刷間接促成了宗教革命,神權被削弱,義大利人做買賣發了家,但丁才有功夫寫《神曲》。歐洲文藝復興,人本主義思潮湧動,以人為本反對神權桎梏的概念深入人心,這時候歐洲人一尋思,得學點東西啊,學誰呢?學點先賢聖人的吧。

斷了篇的歐洲歷史一下就翻到了曾經文明的羅馬和希臘時期(還得感謝阿拉伯人的圖書館,給基督教的民眾保留了不少典籍),古典主義興起。從文學,藝術,雕塑,全面瞻仰古羅馬。古典主義的特點有許多,簡單點說就是理性。為什麼是理性?歐洲黑暗了那麼久,都是神父說啥就是啥,突然歐洲人民想起來我還有大腦啊,我得想想這個事是不是有道理。科技大發展的時代必定崇拜理性。因此哥白尼,布魯諾,笛卡爾會被歷史記載。邏輯學和哲學在這個時期開始重新發展,科學技術更是井噴,資產階級興起。

這個時候依舊和「文藝青年」沒太大關係,因為文學藝術作品不至於到「多」的水平,而僅僅算「文藝」開始,只有」文藝「多了的時候才有「文藝青年」。古典主義發展到後期,過渡崇尚理性就會反過來禁錮人性,於是浪漫主義興起,主題就是擺脫一切禁錮,追求思想上的自由,這才是「文藝范」的思想來源。舉個例,拿容易感覺的音樂說,莫扎特是古典主義的代表,音樂中規中矩,少有大起大落,與之相對的晚期的貝多芬,你閉著眼睛想想《命運》,就能體會出兩者截然不同。伴隨經濟發展,大量文學藝術作品以各種形式,文學,繪畫,音樂,雕塑,建築,舞蹈等等爆髮式的出現,這是「文藝范」的素材來源。在中國的「文藝青年」肯定不會被區分出是喜歡古典主義,還是喜歡浪漫主義,或是現實主義等等主義,但是因為法國人,「文藝」就成了浪漫主義的代名詞,而浪漫主義的作品因其本身的追求自由的思想特性符合」文藝范「的感覺而倍受推崇,現實主義則並未形成如此的影響力,同時由於我們天朝教育先天政治正確性的訴求,現實主義往往在課本中大行其道,所以受夠洗腦教育的人更不喜歡這種選擇性的推廣,而傾向於浪漫的香水和鮮花。

文學藝術多了,浪漫有了,」文藝「也就有了。

其次,再說說這麼多「文藝青年」冒出來的原因。前一階段看了一個數據,中國人均年均讀書時4.35本本,以色列人大概是60本。即使是這4.35本,有多少是流行的,多少是專業性的,多少是消遣的,多少是學習的,還是不好說。 讀書人本身就少的可憐,普羅大眾或者屌絲乾脆就拿「文藝青年」泛指一切看點書,看點話劇歌劇音樂會的青年。更糟糕的是,僅僅懂一點浪漫文藝的青年再拿此自居,本來說不清的事就更說不清了。如果中國的人均年閱讀量也能到60本,那「文藝青年」就該消亡了,才會有法國無業青年沒事對聊姑娘和哲學,德國下水道工看康德的勁頭,才會去爭論徐悲鴻還是吳冠中哪個更好些,柴可夫斯基是不是太法國化了。你跟一個僧人說有個人是吃肉的,僧人不管吃什麼,默念阿彌陀佛。對吃貨來說,淡淡的生魚片和麻辣火鍋那完全是不同的,怎麼就可以拿「吃肉的」敷衍性的描述一下,豆腐腦吃甜的和吃鹹的都要全國論戰好不好,老子看你沒事看點書聽點曲你就是「文藝青年」,鬼管你看什麼。「你吃不吃肉」,「我偶爾吃點魚啊」,「那你就是吃肉的了!」

」文藝青年「泛濫恰恰就是在於這種二分法把一大群不太明白、似乎明白、好像明白的人囊括成」文藝青年「。

第三,為什麼「文藝青年」給人的印象都是那樣酸腐文弱的呢?

浪漫主義本身毫不文弱,甚至充滿激情和血腥。誕生浪漫主義的法國大革命不是上街簡單遊行就完事了,那得拿帝國皇帝路易的腦袋祭奠,年輕人是要上大街築街壘,真刀真槍的跟軍隊乾的。誰擋著人的自由,就把誰打翻。古典主義者也絲毫不好玩,寫個曲子也要有明確的結構,限制,格律,每個人張口就是三段論,閉口就是方法論。本人高三的時候因為別人辱罵把西瓜刀帶到學校,差點被開除,至今四平一中校長室門前還有一片砂紙磨痕,那是為了抹去我留下的腳印,這時誰會把我當文藝青年嗎,那些認為我現在是文藝青年的人肯定認為我是流氓小混混,儘管從小學就開始看法國文學,唱《歡樂頌》。我說我更喜歡古典主義呢?這些人肯定更懵了。

「文藝青年」興起,其實就是中國傳統讀書人形象的新包裝,中國傳統讀書人的悲哀在哪裡,「文藝青年」的悲哀就在哪裡。中國傳統讀書人的不幸是人入世要依附於權貴,祈求皇權重用,出世就變得消極;現代讀書人入世不但要衣服權貴可能也要依附於錢財,出世還是變得消極,不管什麼樣子都是慫蛋的樣子,哼哼呀呀喜歡風花雪月的溫柔,卻無力爭取。

辛棄疾是文藝青年不?李白呢?倆哥們都是切人舞劍的高手,但是這種俠客型,血氣方剛的讀書人在中國消失太久了,以至於對讀書人的印象就是手無縛雞之力。傳統的六藝是什麼?禮,樂,射,御,書,數,注意「射」和「御」是打仗用的,數是算賬(為算卦,此處有誤)用的,八股文那真是差遠了,可這種自宋末以來的酸腐文弱形象就一直保留了下來。

文藝青年,是一個簡化人群的偽概念,各種各樣的文學藝術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甚至完全向左的傾向,而一個人如果不是精神分裂怎麼可能同意一個自我矛盾的主義或者信仰?結論就是或者這人根本不了解這些傾向性的原因,或者就是旁觀的人完全不明白「文藝」,簡單點說,沒事拿「文藝」自居和沒事稱呼別人「文藝」的,都去好好看點書吧,不吃盡《舌尖上的中國》上的美食,你哪知道哪個最棒,哪個是你最愛,只有和尚面對這個才會說「你是吃肉的,我是吃素的「。

最後,豆腐腦,我是吃鹹的。


若干年後,知乎上的人會形成一個更獨特的群體……敬請期待。


今天發的一篇文章,正好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

不知從何時起,「文藝青年」這個標籤式的稱謂就開始在社會上流行了。大凡喜愛文化藝術的年輕人,都可被稱之為「文藝青年」,甚至包括那些喜歡泡在獨立咖啡廳里讀張小嫻、安妮寶貝、安意如,而與文化藝術毫不沾邊的人。因而,文藝青年被簡單粗暴地貼上了三個標籤:書、咖啡和人文主義精神。書和咖啡都是任誰都可立即上手的,但人文主義精神為何物呢?沒關係,這種虛無的東西說說便可,不必認真。畢竟沒人會深究你是更富於人文主義精神還是馬斯克主義精神。

所以,即便一個人只有小學文化,即便他/她腦子裡想的除了陌陌艷遇就是白馬王子霸道總裁,只要拿上本不論貼著什麼標籤的文化垃圾,跟風聽聽已經火起來的宋老師和麻油葉,舉起不知從何處借來的憂鬱吉他,或是心血來潮夠得的單反相機,再苦大仇深地於各種社交媒介上感嘆生活、感嘆友情、感嘆未知或已知的愛情,就會立即被稱作不知是褒義還是貶義的「文藝青年」。因此,文藝青年這個詞,很快地,就如同瘟疫一般在網路上傳播開來;而文藝青年的數量,則以比癌細胞擴散還要迅速的趨勢增長著。就連如今的淘寶店,也迎合著廣大「文青」的口味,在自己的商品描述中,添加上「文藝青年」的關鍵詞,以便那些新晉的真真假假的文青們能夠迅速地為自己置上些符合身份的行頭——同時幫店主們付清上月拖下的欠款。

在這浩浩湯湯的文藝青年大軍中,成員們的各方面的素質都良莠不齊,自怨自艾者有,無病呻吟者更多。很快,「文藝青年」這四個字就被這些無辜的偽藝術崇拜者們拉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層次。「文藝青年」,也就變成了「敏感」、「情緒化」、「輕視邏輯」、「缺乏自省和思考力」、「分不清想像中的藝術與現實」等等評價的代名詞;而這些自以為文藝的文藝青年們,仍不遺餘力地展現著自己的風采,拚命地攪渾著早已泥濘不堪的中國文化這灘水。而其餘的大眾呢?大眾是無辜的,無所不知的,更是無所知的,「隔行如隔山」的眼睛不足以讓他們分辨出誰是真文藝,誰是偽跟風,所以只好按照標籤,將某些人劃為「文藝青年」,某些人劃為「普通青年」。

不幸的是,因為愛讀書,愛寫字,愛中國傳統文化,即使並不泡咖啡廳,也未展示出任何的人文主義精神,我仍是被身邊的大多數人毅然決然毫不猶豫地歸到了「文藝青年」的範疇里。可我得聲明,我這輩子,還從沒覺得自己跟這四個字有過半毛錢的關係。我讀書,是因為我喜歡文字,喜歡以方塊字為載體所呈現出的不同的生活、反思與經驗。儘管現在的文字垃圾多如牛毛,我依然不理解有些成天嘴裡「麵包樹上的愛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而卻每晚韓劇美劇綜藝節目,微博還陸琪療傷的人是如何「文藝」起來的。

這根本就不是文藝,這是空虛和沒有追求和激情的生活。在一種每天盼下班、盼休假、偷閑耍滑的狀態下,不知自己為何而生、為何而活,所以只好靠些以文字遊戲式的蒼白空洞的段落,來打動和填補自己更為蒼白和空洞的靈魂。你以為你的夢想是不工作?人活著,就需要工作,需要夢想,需要激情,而不能讓身體和思想都閑著。閑著閑著就會閑出病來。這種病就是小布爾喬亞的無病呻吟。

我不喜歡文藝青年這個詞,它無端地將一種人文的和文人的情懷,生生地狹隘化了。在中國,大家都以看客的態度來看待追求藝術的人。究竟什麼是藝術?只怕那些追求藝術的人自己也不甚了了。中國的藝術有自己的問題。中國的藝術畸形,所以追求藝術的人,許許多多的也都淪喪與平庸和俗套。我的一個朋友認為,藝術屬於人類需求金字塔的頂層(self-actualization,自我實現);而我認為,像我們這些人,沒必要把自己提升到追求藝術的高度。比如說,我喜歡讀哲學就讀哲學,想玩兒篆刻就玩兒篆刻,想寫文章就寫文章,我並不覺得這是追求藝術,而只是興趣使然而已。但在現今的中國,這種人類精神上的終極需求,已經被太多人降低到第四層甚至第三層(在同伴中的認同感)了,這也就是所謂的「逼格」,另一個流行的網路用語,多多少少也針對了文藝青年。

木心先生在文革遭到迫害期間,說:想死,但想想藝術對於自己的教養,又捨不得死了,死了對不起藝術的教養。這才是真文藝。

文藝青年在現代中國的知識青年中,是一個龐大的隊伍。這支隊伍,本應是傳承文化的主力軍,而非擾亂文化的迷途羔羊。

戰無休而禍不息,吾輩何以為戰。

原文地址:原創丨論「文藝青年」


喜歡一個歌手就會發現另外許多歌手,喜歡一個作家會發現另外許多作家,喜歡一部電影也會發現另外許多電影,大家發現豆瓣可以幫自己得到更多有用信息,於是就聚在了一起。

我個人來看,豆瓣是一個很棒的地方,雖然我不怎麼講話,每天只看看有意思的帖子,影評,看看別人相冊和日記,偶爾發現可以去參加的同城活動,這些讓我都讓我覺得是挺不錯的體驗。

其實大部分真正的文藝青年都不會自詡為文藝青年吧,甚至有一點反感別人這樣稱呼自己 。題主說的文青可能就是聽陳綺貞看安妮寶貝的青年(少年?),無論別人怎麼黑,我都覺得她們的作品都有很優秀的地方,我現在並不是很喜歡,但我曾經真實的被她們打動過。

其實豆瓣現在有很多年齡比較小的豆友啦,我看見他們就覺得看見了當年的自己,他們現在所欣賞的這些音樂人和作家將來一定會被更棒的音樂人和作家所替代的。希望豆瓣會越來越好 :-)


不動腦筋的愛給別人貼標籤的人是怎麼形成的呢?


 「 正如人民需要信仰一樣。

  [ 埃里克?霍弗指出,一個人愈是沒有值得自誇之處,就愈是容易誇耀自己的國家、宗教、種族或他所參與的神聖事業;這本質上是對一種事物牢牢攀附——攀附一件可以帶給我們渺小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東西。 ]

  我記得前幾天不知從哪本書里看到,它闡述的大概意思是,人類是一種需要同質化的生物群體。

  當一個人並沒有或者無能力去發掘出自己內在真正的自我價值的時候,他就開始趨同於其他主流人群或者非主流人群。他需要一種歸依感,儘管這種歸依感是虛無的,但只要他覺得自己是混在人群中的人,他並沒有被人群拋棄,那麼他就得到了滿足。而那些怪異行為的狂熱者,儘管看來和主流人群格格不入,卻相反的,更是證明了他們是一群被「同質化」的人。

  人類需要同質化。需要集體歸宿感。一個沒有自主意識的人,在一個協調統一的團體里,會感到十分無助,而為了使自己融入這個團體里,來證明自己也是人群中的一員,他會加入這個團體,擁戴這個團體,甚至將一直誓死效忠下去。

  有時我們會因為旁人的喜惡來決定自己的喜惡,有時我們會去貶低那些我們心底本來喜歡但別人不屑的東西,有時我們明明是贊同別人的觀點,卻為了突出自己的不同而進行強烈反駁,這恰恰就是「同質化」的可悲之處。」-摘自豆瓣電影《浪潮》的影評。

這段話里提到了同質化,那麼好我們把所謂的文藝青年劃分成一個團體那麼題主的問題就很容易解答了,在這就不需要做過多的解釋。

但是同質化的產物並不單單只有「所謂的文藝青年」這一個團體還有類似於題主這樣「不理解為什麼會有所謂的文藝青年」這個團體,當然也包括「文藝」「文藝都裝逼」等一系列的團體。這些團體再同質化的驅使下的表現形式就是「我隊黑,敵隊蜜」。

事實上,當你處於一個整齊劃一的群體里,你也許會連自己是誰,究竟為什麼要干這事都摸不清楚,而你高呼這些口號,就如它是你所崇尚的自由或生命一樣貴重。

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可悲的是我們好不容易擺脫了那個「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年代不斷的去推崇個性的發展但是卻忽略了他人的個性也是個性。並不能因為「聽 宋冬野 左小祖咒 。。。一定要去西藏 鼓浪嶼;出門要帶個仿古的相機或者lomo之類。」你就要給他貼上標籤這其實和打左派右派沒啥區別。


非常不幸的中了三槍。。。

我聽左小祖咒、聽宋冬野、聽逃跑計劃、聽張震岳;我看書看那種「哼哼唧唧」的;我既去過西藏也去過鼓浪嶼。我應該就是題主說的所謂的「文藝青年」。

而且,我不是一個人。我有很多朋友也這樣,或者說也想這樣。這些朋友有豆瓣上的,但更多是現實 生活認識的。

當然我們也不認為我們是文藝青年。充其量,我們算個文藝愛好者。我們也並不僅僅只聽那些歌,看那些書。我們也聽萬青、聽李宗盛、聽陳奕迅、聽以前的周杰倫;我們也看王小波、看路遙、看余華、看從小看到大的魯迅。

關於我們是怎麼形成的。我以前是個非主流,真非主流。後來我認識了現在的一些朋友,看了他們看過的書,聽了他們聽過的歌,去了他們去過的地方。

我發現、這種生活,真的很美好。

它讓我很舒服,就這麼簡單。


我覺得這是一群「文藝青年愛好者」而不是所謂的「文藝青年」


1.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換成今天的話說:「親,不妨熱愛文藝吧?文藝作品,能激發情志,增長見識,交朋結友,抒寫怨憤。」

按我的誤讀,偉大的孔子,基本概況出了文學、電影、音樂及其他各種文藝作品和相關活動的四個基本功能:審美、閱世、社交、表達。

審美、閱世通過欣賞作品獲得,社交通過公共性的交流實現,表達通過創作完成。

是的,文藝,是高級的、直接的、溫和的、豐富的文明產物。它延展了人類的想像力、創造力,探測著心智的深度、格局,培養著直覺和同理心。

閑暇時,可以跑步,可以看球,可以玩遊戲,甚至可以打牌,但於我而言,這些活動,都遠不及讀洛爾迦的詩或卡爾維諾的小說,看布列松或赫爾佐格的電影,聽巴赫、馬勒或者鮑勃迪倫、森田童子贈予的愉悅。有些娛樂活動只是打發時間的愛好,但審美活動是可以一生孜孜以求的、在心靈里不斷返響的、值得專註的興趣。

書籍和電影也讓生命的容積可以無限擴充。我可能永遠都不會去塞爾維亞和伊朗,但通過庫斯圖裡卡和阿巴斯的鏡頭觀看過那裡的人事。電影就像自由的飛艇,讓我從舷窗打量陌生的時空。

我也有幸通過寫作、閱讀和電影的興趣認識了很多摯友,砥礪,分享,交換感受和見識。劇場、影院是對藝術欣賞的公共性的最佳隱喻。分別領受,再各抒己見。

人有很多不如意,也容易情緒化,這時候,如果有一門創作的手藝,款曲地「移情」、諷怨,也要比打架罵街、喝酒吐槽優雅地多吧。

2.文藝活動,在資源有限的前現代社會,只能被少數人享用,其屬性基本是高雅的、精英的、奢侈的、無用的。

但現代社會的技術進步、專業分工、財富增長,讓絕大多數人都溫飽無虞。審美、閱世、社交、表達的需求,不再專屬於中國的士大夫或巴黎的沙龍貴婦,而屬於每一個人。大眾文化的時代到了。其結果是,大多文藝作品逐漸演變成了扁平的、媚俗的、迎合公眾審美和智識平均水平的產品。

商業法則和消費主義,既給文藝提供了機會,也無所不在地消解著傳統意義上的文藝。

3.文藝(文學及藝術)創作需要天賦,天賦高且有持續的熱情和耐力的作者是稀少的。因此,從創作者的角度來看,文藝仍保持著其精英主義色彩。這時的精英主義,意味著不向平庸的大眾審美和可複製化的商業法則妥協的態度。即使兼顧商業的維度,流行且優秀的作品也是稀少的。

4.豆瓣提供了書籍、電影、音樂的信息檢索、交流分享、創作產出的綜合平台。而且可能是上述功能最完善的中文網站,以致吸引了不少港台用戶。

大致上可以說,豆瓣的用戶,百分之九十是普通青年,百分之九是文藝青年(有一定基礎、品位和見識的文藝愛好者),百分之零點九是文藝工作者(優質的原創內容、評論、討論、翻譯的提供者),還有百分之零點一的文藝大牛。

在我看來,豆瓣現在的主流是惡俗的,但我離不開它,因為信息檢索的需要,也因為那百分之一。


現實世界中人群中就會有分類,本就存在,因此投射在網路世界,也一定有他們的一席之地。

那為什麼這一席之地會在豆瓣呢?

一方面,俺個人認為豆瓣(至少在以往)一直是「反信息時代」的,它更加註重內容的精緻,認可時間產生的價值。畢竟看一本書、看一部電影、聽一張專輯都是需要時間的,個人豆瓣主頁里的這些數字,以及個人所展現出的喜好,都體現了一種格調,慢生活的格調,沉澱的耐心。這與文藝青年青衣麻布的格調是相符合的。

另一方面,一開始豆瓣的內容都比較純粹,書評影評樂評之類的,文藝純度很高,自然吸引了許多雖不算飽腹詩書,卻也嚮往文藝生活、崇尚精緻品味的青年們,因此人群進一步向外延伸,把這部分人也包含了進去。而這些青年們所貢獻的內容,加上豆瓣幾次改版之後(真的有點不懂有幾次改版的動機在哪裡),豆瓣的社交性質比以前更強了,儘管與微博這種人聲鼎沸的廣場不能比,但至少不再是一開始的私人後花園了,青年們有了櫥窗、露台、甚至展位來展示自己所青睞的格調,於是我們看到了現在豆瓣里哼哼唧唧的內容。

還是挺想念那時連豆瓣相冊、日記、小站什麼都沒有的狀態;可又覺得回去了也不一定好。哎。


中國「文藝青年」的歷史不知道可以追溯到哪年哪月了,WG的時候就有不怕死的小年輕私下傳閱「黃皮書」(僅限高級幹部內部批判閱讀的「反動書籍」),《麥田裡的守望者》、《在路上》、《等待戈多》,其實你爸媽那輩年輕時說不定就看過了。到70年代末開始就有聽Beatles、看「腐朽電影」、跳貼面舞的,這在當初統統是足以判刑的流氓行為。當然這撥人高幹子弟居多。到八十年代就更high了,大學裡遍地詩人,玩搖滾搞先鋒濫交嗑藥的都有,看看賈宏聲的《昨天》唄。當然這波人後來大多晚景凄涼,比如自殺的,比如很有前途的畫家在紐約街頭擺攤畫肖像被黑人開槍打死的,很多很多。那都是拿繩命在文藝啊~

豆瓣?哪算啥呀~~~

只是一群乖小孩取出這些文藝形式中最淺顯溫和的幾個標籤,加上三毛、杜拉斯、張愛玲、日系攝影這些人畜無害的元素揉一塊兒罷了。


怎麼解釋的那麼複雜啊?

文藝=文學(閱讀、讀書)+藝術(電影、音樂)

括弧里的不就是豆瓣的主要內容嗎


裝逼犯附庸風雅而已,這類人不止是在豆瓣啊,現實生活中也很多,我也是這種人.....

但是有什麼好苛責的呢,你不能要求每個人都下里巴人,總有人願意陽春白雪。

至少這類人他們在努力嘗試培養一種更高級的審美情趣,至少他們在追逐美好而不為迎合大眾而改變自己,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這麼做的。

你要知道…………………………………………………………………………………,

裝逼也是很累的。


題主已經補充了是「所謂的『文藝青年』」,也就是"偽文青",是這意思吧...

尤其是"宋冬野、左小祖咒、逃跑計劃、張震岳、陳綺貞"...

張震岳不應該出現在這個列表裡.請換成萬能青年旅店.哦你也可以寫作萬青.

也可以適當加上Gala啥的.

這件事情是這樣的,品位也好文藝修養也好,都不是先天獲得的,需要通過艱苦卓絕(當然也可以樂在其中)的後天學習.在學習中抄捷徑,求速成,尤其是不想花錢和時間,也不經思考,就會變成這個樣子,即:通過模仿某高大上群體的部分外部性,或易於取得且有廣泛品牌影響力的趣味或物質,來獲取擬合自己與高大上群體,身份得到提升的滿足感.

三表老師在奢侈品價值建立的根基是什麼? 中的答案也可以借鑒:

對身份的焦慮。

還有個笑話怎麼說來的?

ECONOMIST是一本很不錯的雜誌,大家以後如果去英國的話,手上拿一本ECONOMIST,就具備了一個英國上流社會人士的……外部特徵。

包括前一陣很多人屁滾尿流地吃慶豐包子什麼的,都是這種心理.

宋冬野、左小祖咒、逃跑計劃、張震岳、陳綺貞...這些音樂屬於比較易於欣賞的類型,而且音樂的好處在於,不需要什麼投入-------甚至都不用聽,你只需要記住樂隊/樂手的名字,或者聽兩首代表作就可以裝逼用.同樣的,擴大開來說,文藝這件事,實在是不用花什麼錢,也不需要真心投入,就可以裝逼用.因此,也有相當一部分裝逼水平拙劣,不思進取的年輕人暴露出來了.

請記住,不花錢或儘可能少花錢,還要具備小眾與群體的優越感-------大眾是不行的,但是不形成群體也是不行的.你拿讀Dalton Trumbo的劇本裝逼,能裝出花來嘛?裝逼或者裝文藝這件事,一定要記住,高出你交流的對象一個層級就可以了,把內容控制在"對方聽說過但沒真正接觸過且認為這個比較高大上"就可以了,不要搞得像個宅廢一樣,家裡安排相親吃飯還跟姑娘逼逼新番沒完.

所以回到問題來說,這種行為,基本就是文藝入門票友.票友沒什麼不好的,PFF,不必PFU.

果斷匿.


我發現知乎裡面也存在著優雅的裝文藝青年


宋冬野 左小祖咒 逃跑計劃 張震岳 陳綺貞

能同時喜歡這些的人是得多麼文藝。。


推薦閱讀:

豆瓣的鏈接為什麼都是在同一窗口打開?
如何評價電影《她》的色彩美學?
為什麼豆瓣沒有專門關於豆列的推薦頁面和搜索功能?
有趣的一個小故事?
豆瓣 Top 250 與 IMDb Top 250 裡面的電影排名對比,哪種更準確?

TAG:文藝 | 文藝青年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