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設計失敗的照相機有哪些?
不好用、不好賣、價格過高,甚至太平庸,都可以算是設計失敗。請答主回答失敗得比較明顯的,小細節上的失敗就算了。
謝邀
too simple too young, sometimes naive…看看攝影歷史上那些奇葩,有時候你都不知道該說啥…一時也沒法全面概述。
隨便抓幾個商業量產的
1、摺疊雙反Welta Perfekta
雙反相機可以同時對焦和拍攝,而摺疊相機又可以有很小的體積,把兩者結合起來吧!就誕生了這麼個怪東西(source ebay:foto-hobby24.eu
)可惜這玩意沒法規避取景器的體積問題,所以…實際上並不小,因此就這麼失敗了…這東西還有幾個基友,不貼圖了。
2、Simplex Multi-Exposure
既然拍攝質量上干不過大畫幅,那我們就在拍攝數量上完爆它們!一次拍攝800張照片的135相機!這可是最早的135相機之一,不要小看他。
(source:List of Early 35mm Cameras, from 1914 to 1932 pag.1)這東西能一次性拍攝400張24x36mm照片,或者800張18x24mm的照片,我記得不能中途換卷(同尼康的那個運動型號不同)來著…3、蛋疼的福倫達(這部分內容引用自無忌的grayknight)
這公司在歷史上真是蛋疼的一逼啊…全開關設計的相機,還是個雙反。你真敢相信這是光學貴族Voigtlander乾的事兒?好在這個相機沒有量產…4、同樣蛋疼的Zeiss
人不蛋疼枉少年,Zeiss在歷史上乾的事兒也不少。最著名的就是這隻40mm F0.33
(source:Carl Zeiss Super-Q-Gigantar 40mm f/0.33: The Fastest Lens Ever Made?)這隻鏡頭是Zeiss的公關在鏡片架子上找了個能找到的最大透鏡,然後刻上字就拿去參展了,該鏡頭無法成像。Super-Q-Gigantar中的Super-Q-就是「十分扯淡」的意思。Zeiss的高價作品還有這東西:
Contaflex TLR,世界頂級的135雙反。Zeiss的黑歷史太多了,還有這東西:
Zeiss IKON IKOFLEX,顯然設計師深受Art-Deco的荼毒,搞出來這麼個玩意,人送外號「咖啡罐」(Coffee Can)(source:Vies d"images, Images de vies et de lieux)Zeiss隨後發現了這個bug,開除了Peter,之後回歸正常路線,如下:
5、腦洞大開的日本Tougodo
東洋人的腦洞大,不是一天兩天了。Toyoca 135雙反相機…比上面Zeiss的Contaflex TLR還要早。(source:Monday Camera #15: Toyoca 35mm TLR)其實想法是挺好啦,135的便攜性,Leica的外形,雙反的便利取景。只是這種雜交在相機歷史上,基本都是失敗品。6、女王的謀殺犯
Thomas Skaife製作了手槍相機,竟然還拿著這個東西給維多利亞女王拍照,這就是不作死就不會死。他因此給逮了起來(後來自然是釋放了…)(source:photohistory)7、彎曲的底片
Thomas Sutton設計了最早的注水廣角鏡頭Panoramic Lens,問題是這鏡頭像場彎曲的相當厲害…所以必須搭配使用彎曲玻璃底片。Ross為此製作了專門的相機8、色情的法國人?
Photosphère 立體相機,很難想像妹子把這玩意抱在懷裡…9、義大利人是十足十的逗逼
要是覺得換鏡頭麻煩,那就一次裝四個鏡頭,轉著來用咯。我承認我無法理解義大利人…四個鏡頭可以旋轉切換,含105/4.5Xenar和Angulon65/6.8,是一台中畫幅相機。(source:IIS 8.5 Detailed Error)現在是非常罕見的藏品。當時確實是為新聞攝影師考慮的作品…只是這麼一堆東西用著累贅,而且體積和重量都非常可觀(鏡頭其實是很重的)【因為很多人對這玩意感興趣,我補充一段義大利文介紹】Caratteristica fondamentale di questo apparecchio era la presenza di una torretta girevole su cui erano montati 4 obiettivi, o sarebbe meglio dire 2 coppie di obiettivi; ogni coppia aveva la stessa focale che nello specifico era di 65 e 105 mm, considerando che il formato era di 6x9 cm si trattava di una focale normale e di una grandangolare. In ogni coppia un obiettivo serviva per la ripresa vera e propria mentre l』altro serviva per inquadrare e mettere a fuoco il soggetto in un mirino costituito da un vetro smerigliato completo di lente di Fresnel; ruotando opportunamente la torretta era possibile utilizzare nella ripresa e nella visione la focale desiderata.
簡單來說這鳥玩意雖然看上去有四個鏡頭,但實際是兩對鏡頭,65mm和105mm各一對(本圖中上下都是65mm鏡頭,左右同是105mm。6點和3點的兩個鏡頭是帶快門的,9點和12點的沒有快門)。一對鏡頭中的一支用來拍照,另一支在帶增亮屏的毛玻璃上成像。換句話說這相機有別人兩個69相機那麼大…同時還不能換鏡頭,沒有長焦鏡頭,不能皮腔近攝。
毛玻璃在機背的上部,膠片後背橫插在下部總產量約100台左右。補個背面圖同常見的雙反相機不同,他大部分機器上下使用相同的鏡頭,這就無形中增加了成本。我不知道該說死腦經還是什麼…rolleiflex的取景鏡頭就使用低成本的鏡頭而絕對不會裝兩個planar上去。Mamiya TLR據說某些焦段上下可以互換,不過這裡不展開了。------------------------------------
歷史上還有很多反人類的設計,不過由於他們很多在外觀上具有欺騙性,所以我就不特意貼出來了,畢竟無法一眼就看出來端倪,而需要靠大量文字解釋的失敗之處,不那麼「有趣」.比如Voigtlander就干過很多這種事情 Prominent 69、Superb、天線機啦…
還有什麼非要設置過片方向和人家相反的在快門鈕裡面裝根刺提示你沒上弦的(英國Ensign相機部分型號)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出。--------------------------------------好像變成蛋疼相機集合了。不過隨便了~先給最高票答案補充兩句
Mic Zhang寫的蔡司那個40/0.33引用了一個義大利文頁面IIS 7.5 Detailed Error:大致意思是當時佳能丟出個50/0.95發起了鏡頭光圈的競爭,蔡司的公關人員為了反諷日本人於是去庫房隨便找了幾個鏡片標稱0.33放到展台上,好激萌。————接下來是正式回答時間————
因為個人對古典相機了解不多,那麼就說一些近些年的吧,想到哪兒說到哪兒。
1. 尼康D600
這台機器作為尼康的平價全幅單反的首款產品,在所有數據上都要比後出的佳能6D好那麼一丟丟——然而6D不掉渣。於是直到現在還會有人說,一萬多預算加一點上個6D吧。2. 尼康1系與賓得Q系
無反相機發展到一定地步該怎麼做呢?尼康和賓得認為,是小型化呀~於是有了1英寸感光元件的1系與1/2.3英寸感光元件的Q系。它們都有著很迷你的外形,然而——索尼用1英寸感光元件做出了黑卡哦,佳能用同樣的感光元件做出了G7x還有G多少x的——這樣可換鏡頭實際上成了體積無法繼續減小的硬傷;而賓得Q……和普通DC有區別么有區別么有區別么我的偶像壕乎乎給了我這樣一張圖,好吧賓得你又贏在情懷了這張圖提醒我應該多說兩句,Q的想法據說來自2005年左右,因為賓得歷史上有款叫做Auto 110的系統,是世界最小的量產可換鏡頭系統。這個想法在2005年真的是很贊,然而生產出Q,是2011年的事了吧(關於Q系統的開發,可以參閱DC Watch的這篇採訪 http://dc.watch.impress.co.jp/docs/news/interview/20120113_504147.html)
3. 理光GXR
2011年,有兩台日本產的相機(系統)拿下了iF的設計金獎,一台叫做NEX-5,一台叫做GXR。GXR更像早慧早夭的神童。在今天隨著索尼QX,奧巴Air A01普及,人們才接受模塊化想法。GXR卻在那時候就提了出來並且給出極大的搭配自由度,換一個模塊就可以得到APS-C的底和等效50的微距哦;換一個模塊就可以變成28-300的大變焦DC哦;甚至換一個模塊還可以玩兒徠卡M口鏡頭;對了還有無線模塊(下圖)缺點有幾個一是2010年,富士才在自己的小DC上實現了內嵌相位對焦點的量產,GXR沒有趕上今天技術普及;二是它用的12mp的APS-C感測器還不夠神,末代的A16終於等到了索尼傳奇性的IMX071,卻還是晚了一步——有些事就是耗不起三是它定價太高了,沒人買,撐到了2013年中,然後悄悄清倉。那一陣很多愛好者都瘋狂了,收尾貨——因為這畢竟是非常有意思的機器。只能說,它的想法實在太超前。
在沒有出GR的年代,來個GXR+APS-C的28mm模塊還是可以當高畫質掃街機一用的。擴展閱讀:
【インタビュー】リコー「GXR」前編GXR前篇-構想5年的系統【インタビュー】リコー「GXR」後編GXR後篇-未來可能性的探討4. 佳能EOS-M面對索尼鋪天蓋地的NEX和奧巴松下的M43,佳能決定進無反市場分一杯羹。直接引用一段偶像寫的筆記幾被遺忘的機型 ―― 佳能 EOS M 簡述佳能 EOS M 發布的時點,大概是一個什麼環境呢?
2012年,是世界末日,所以廠家們紛紛拿出了它們的優秀產品:無反機型銷售領跑者,奧林巴斯拿出了它們新裝配索尼感測器的E-M5和E-P5;索尼公司之前的旗艦NEX-7尚在,而帶有app和新MI熱靴的NEX-6也加入戰局;富士公司借前一年X100餘威,繼續發力,推出了自己X系統的X-Pro1與X-E1。至於三星,一直很努力地出機器但是抱歉我一台都想不起來以上不論哪一台,拿到現在來都不算是過時的機型,而偏偏,EOS M就在這一年誕生了。可惜過高的定價使得市場失去了原先的期望,而等降價姍姍來遲,用戶們卻已被新的馬戲所吸引。這其中,前一半若說是宿命,後一半或許算是是自作孽吧。而另外一方面,技術。自1987年佳能 EOS 650 發布並宣告佳能EOS系統誕生以來,佳能一直在可換鏡頭系統中經營相位對焦。雖然自己的消費級數碼相機PowerShot也使用反差對焦,但是因為定位的關係,使得佳能並未把研究高速平穩的反差對焦放在心上。雖然奧林巴斯公司在2005年開始於大底相機推行LiveView,傳統強勢廠商雖有跟進,但是只是將其作為輔助取景手段。而自2008年開始,數碼無反類機型的出現使得風向改變。佳能表現出一種選擇性無視該情況的狀態,而一直堅持相位對焦。在推出 EOS M 機型時,其針對無反系統對焦技術落後的問題也暴露出來,雖然佳能為EF-M全系配備了STM馬達,仍然不能有效解決該問題。直到在二代機型和70D上採用的感測器內嵌相位點的 Hybrid CMOS AF II 及 Dual Pixel CMOS AF 才有所改觀。
其實說來說去就是,佳能之前在單反領域積澱的技術對於無反來說可用的極少。而最為重要的對焦就是慢慢慢……
到了EOS-M3,依舊是付不起的阿斗(你也配姓劉?)5. 最後搞個大新聞好了,阿爾帕
經常有人問說,買什麼相機好,在一大段討論之後總有那麼幾個人說,攢錢買徠卡吧徠卡有多麼多麼好;接下來大概會有人說徠卡算個啥要玩兒還是中畫幅於是比如哈蘇、祿來、飛思就都中槍了,當然了這些問題也許還會引向一個品牌叫,阿爾帕(ALPA)
阿爾帕12swa我個人承認阿爾帕是這個世界上最精密的民用相機品牌沒有之一,翻開阿爾帕的供貨商目錄你也可以看到,鏡頭來自施耐德(Schneider)或者羅登(Rodenstock),膠片後背來自林哈夫(Linhof),取景器是一個做槍瞄的公司,木質握柄是做槍托的公司,至於什麼機身材質是航天級鋁合金啊螺絲鍍金啊啥的都不用說,到了數碼時代更是可以百搭各種牛逼的數碼後背感受索大好的魅力。
價格上嘛,幾年前問過,12TC配施耐德47mm(在6x9畫幅上近似等效135的21mm)瑪米亞產的電動後背大概六萬左右就可以搞定,沒啥可黑的。問題在於——這個世界上最精密的民用相機,是,估焦的——想精確對焦也可以,上架子,拆後背裝毛玻璃。(分享到朋友圈之後一個朋友提到現在數碼後背有帶實時取景的了……看來能稍微好點兒)暫時沒想好怎麼比喻,但是這個對於想要獲得最高畫質影像(不想要買阿爾帕幹啥?出門左拐找……我也不知道找誰)來說是致命的。用了八年時間終於習得被動技能【取景時睜開雙眼】想到了再補充~賓得的那一款跑馬燈KS1我剛剛去京東看了一下,黑色白色藍色賣3799。白配藍,白配紅,白配黃賣2999。那個配色估計京東都知道不降價賣不出去…囧…
愛國者哥窯相機一出誰與爭鋒!
仙娜c
在大畫幅歷史上,仙娜(sinar)是個最適合於精確、工業、商業影像生產的品牌。極高的系列兼容性,完善的附件,精密的光學設計令它成為商業、工業影像的高峰。
但這台sinar c(圖片為c2)無疑是一台笑話,廠家完全不考慮用戶感受只為了賺錢的黑心表現。我在學習大畫幅相機時,由於理解機型較少,一度認為這台機器是diy的產品,因為我的觀點只有一個:
這種傻缺到突破天際的設計完全不可能是sinar這種嚴謹而專業的公司之作。
先來簡單說說單軌大畫幅相機,這本來就不是風光首選,因為體積過大,而且在風光拍攝中不需要用到很多其他光學性能,很多時候還是鏡頭說了算,一般摺疊機或者手持大畫幅是寵兒。即使真是用單軌機外出風光,也是輕便的F或F2會比較受寵。
後來仙娜出了p系列,平台結構、不脫軌、偏心搖擺俯仰等光學設計,更是對於高端商業影像,特別是影室產品攝影師的貼心設計,大大減輕了工作量。
但是還是有一個缺點,真是他妹的太貴了。
不過也是合理,本來就是銷量不大的產品,成本根本降不下來,雖然p當時已經賣得不錯,但不知是為了想騙風光愛好者的錢還是什麼別的原因,這台極其傻缺的sinar c就這樣誕生了。
它有著F的前組和p的後組,天生一張雜種臉。
對風光愛好者來說,這玩意笨重,對比起其他的大畫幅來說卻沒有任何提升,畢竟都是看鏡頭。
對商業攝影師來說,這玩意犧牲掉我們最常用的p前組,這是調整清晰平面分配的要點所在。f前組和p後組又不是一個系統的,原先精密的光學設計就犧牲掉了。
然後也沒有便宜多少
然後也沒有便宜多少然後也沒有便宜多少然後這玩意居然還出了二代。這個作為候選
Nikon Coolpix A 降價前基本是消失狀態
這不是做產品,這是在收智商稅。被侮辱的不僅是錢包,還有眼睛。
一好像沒人提這個柯達705
沒有人提這個嗎?
奧林巴斯的4/3系統,有第一樂章,第二樂章,然而第二樂章唱到旗艦就開始跑調。
4/3的原有設計初衷是用小的感測器實現高畫質的系統,然而這個座位旗艦的E-3,堅固得可以砸核桃的E-3,體積重量都可以媲美同時代的5D,14-35比28-70還重,畫幅卻只有人家的4/3...而且這還是一款性能嚴重不達標的感測器(只有8檔的DR),就算有當時世界最快的對焦系統,但你說要啥大黑出也好,照片拍不好是怎麼回事?大概也就是那時開始,4/3的第二樂章開始跑掉成喪歌的吧!
其實之前奧林巴斯的4/3相機做得還是相當不錯的,幾乎款款都是經典
最初的旗艦E-1,三防機僅600克
E-300採用了震動極小的橫像反光板
E-330首創了實時取景模式E-400是當時世界最小的單反我媽在同事的慫恿下瞞著我買了一台寶麗來z340,當時我就震驚了,寶麗來為什麼會出一台這麼丑的機子,長的和台電話一樣,昏死過去....圖片來源網路
在雙攝開始引領潮流的今天——
……………要不我們來個 16 攝的吧……圖片來源https://www.wired.com/2015/10/light-l16-camera/哎,我說一個吧 尼康D600。
這本來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全民低價全幅機
可惜尼康品控太著急,輕而易舉的就把自己的好牌給打爛了
然後佳能憑藉著一款閹割的而且各項參數並不出眾的6D搶佔了市場
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錯過之了,雖然一年後的D610把這個洞給補上了,但是D600對於尼康的企業形象卻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好在以後出了一款D750,可謂用料十足,價格親民~~~Yashica(準確地說是買了Yashica商標的香港公司)在Kickstarter上啟動了這個項目,一款數碼相機,賣點是可以更換一個膠捲一樣的濾鏡晶元倉,這樣你就可以通過換「膠捲」來拍攝帶濾鏡效果的數碼照片。電源是兩節五號電池,省電的原因是它沒有顯示屏。顏值還是挺高的,至少對於旁軸控來說……很難說這相機是不是失敗之作,因為原本的募集目標是八十萬港幣,現在已經募到了八百多萬……地址: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1940283777/expect-the-unexpected-digifilmtm-camera-by-yashica/description利益相關:哪位土豪買pack可以送我一台嗎?
估計你們不知道索尼出過這麼一台相機吧…
圖片來自網路---------------分割線------------------還有一款,我覺得設計還是不錯的,就是產品本身太坑。來自官網的圖片。http://www.sonystyle.com.cn/products/cyber-shot/dsc_kw1.htm這是鏈接,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下。說起這款相機,中國市場獨有的,就是卡西歐自拍神器火爆推出的。上市的價格是5199,相對卡西歐價格便宜多了(2014年)預售的時候好多人預售了,等到工程機一到大家過去看真機當場就退了好多。屏幕偏藍,機身用料廉價,最重要是作為一部自拍相機連最基本的美顏都沒做好。簡陋的系統也有無限多bug。後續推出過挺多固件升級,然而還是經常見到wifi無法連接等問題。這部相機還請了昆凌做代言(當時昆凌還還不是周杰倫老婆,現在看來是不是賺大了,可惜產品是扶不起的啊斗)線下是索尼難得請模特大手筆宣傳。然而到最後我沒記錯官方售價降到999,依舊無人問津。天朝自產的3d相機,亮瞎你的眼
詳情看這裡http://m.cnetnews.com.cn/article/918518.htm賓得設計相機的思路我是一隻沒摸透+接受不了。比較近期的,那就是賓得的ks-1了人稱跑馬燈當然這款也是有各種顏色……再說說之前的,好似賓得在外形的設計上一直想有所突破,就好像一個曾經搖滾青年想去聽聽Bob Dylan的演唱會,又發現明天還有一大堆工作和會議,結果在家洗完澡聽了鳳凰傳奇一樣……他做不到適馬那種未來科技感……dp2 quattrodp0 quattro賓得的設計師們和單反相機的肩屏較上了勁,結果……斜面兒圓形肩屏就這麼誕生了軍艦部上的……肩屏,手柄處的熱靴……也是醉了……真是讓我開眼界……美不美和個人審美有關……反正我接受不了……
潛水艇的潛望鏡如果算研製的也計算在內,間諜飛機照相機。拍攝核爆炸的,複眼照相買不到
徠卡SL
尼康d600進灰門事實上d600進的並不是灰,是快門組件磨損後掉的渣。全部掉到感測器上,大約這樣。光圈縮小後簡直不能看。除了掉渣,d600的39點對焦也是值得吐槽的。
推薦閱讀:
※相機的感光度,ISO6400 以上的,哪些場景適合如此高的感光度?
※SONY相機發布了哪些好玩的APP?
※如何客觀評價適馬公司的光學技術?
※如何疊大畫幅相機的皮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