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文台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成為天文學家,更多與天文學家研究生涯,職業發展,工作生活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討論。
3q主持人,我的學習經歷是這樣:開會、聽課、聽報告、看論文、觀測、處理數據、講報告、寫論文,重點放些我在觀測站的照片吧,那是我自己最感到有趣的經歷。
---------------------------------------------------------研一開始前的暑假,導師安排我去了一個與專業相關的培訓班,於是,從旅行途中撤下來,我興緻勃勃地趕到當地,誠誠懇懇的想著自己將會得到老師們的諄諄教導。為了唯一的海景房,我和另一個男生在大床房睡,他天文知識豐富,令我佩服。住的地方面朝大海,還趕上了英仙座流星雨,頓時感到前路一片光明:
然而,課上一句話都聽不懂!什麼儀器、數據處理、雜訊的,別人提問一個接一個,我連該問些什麼都不知道。所以,當時就心慌了,自問好歹也是物理出身,怎麼面對喜歡的天文就葉公好龍了呢!於是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我到南京開始了新的求學之路:天文台的基礎課程是和隔壁的大學聯合上的,這所學校栽了不少梧桐,每逢深秋下雨就是這個樣子。漸漸地,經過兩個學期的基礎學習,似乎也摸到些門道,之前的憂心忡忡也被對觀測的嚮往而取代了。
在此期間,只要是有學術報告,我和同學們都會去聽,看著老師們和高年級的同學時而一本正經談學術,時而就某個話題談笑風生,我也樂在其中,心嚮往之。研一結束,導師要安排我去西北觀測,他說,你的論文就是你要觀測的那個東西,快點準備好。於是,摩拳擦掌,上下求索,「快點準備好」的言下之意就是看論文!導師在觀測前讓選觀測目標,說實在的,我怎麼確切的知道為什麼要選那塊源?只能「慌不擇路飢不擇食」把論文一通查閱,然而最為緊要的還是老師推薦要讀的文章。當然老師肯定會交代它的特殊意義,我聽上去之後覺得好有道理,反正就聽導師的吧。準備就緒,遠赴西北,進入觀測站的路沿著河床越來越爛,還好前後也只顛了一小時而已:就這樣,到了戈壁灘,周圍那些山一層層往上聳,幾乎寸草不生,腳下卻是大片開闊地,人煙稀少,氣候乾燥,是個觀測星空的好地方:在觀測時恰好遇到電視台採訪,興沖沖地露了臉,但也沒追究到下文:
第二次去的時候,我們住在中科大的「量子通信望遠鏡」下面,跟它一起睡了一個月,然而一直不懂這個東西的原理,正所謂「同床異夢」吧:(看得到仙女大星系~)白天太陽太劇烈,同學們都躲在室內,傍晚和晚上會出來散步,但要穿地防風一些。月亮不出來的時候,外面可以看到銀河和流星,星星們閃閃的,感覺很不真實。周圍的樹都是八十年代觀測站興建時栽下的,三十多年了,長得並不高,但能夠存活下來也不容易:體驗取決於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崗位。
天文台既有基礎研究的,也有偏重於項目的。這兩種崗位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個人是基礎研究這一塊的,概括一下就是"自由與壓力齊飛,清靜共喧鬧一色"。項目研究方面可以請@鄭永春 補充。
自由是最大的收益。工作時間基本自由,研究興趣也相對自由。
壓力是那種漫漫無絕期的壓力。天文台做科研不像大學裡還有教學崗這樣一個退路。要有文章(升職稱),要有基金(發工資)。
清靜是這個行業的特點,研究對象決定了天文的氣質。人生的時標太過短暫,清貧一點無妨,安靜一點就好。
天文學科聽上去高大上,研究天文的人還是凡夫俗子,社會上的一切喧鬧這裡都會有。coffee break的時候除了偶爾的科學熱點問題外,更多的可能同樣是各路八卦,各種吐槽。要說體驗,和其它的科研領域也沒什麼區別,經常做的事情就是:讀paper、思考、討論、組會、聽報告、做報告、處理數據、分析數據、寫文章。。。。。。不同的是,我們大部分人是不做實驗的,因為沒法實驗(實驗室天體物理的除外),但是我們會觀測。然後最大的特點就是,我們要去各種各樣的觀測站,雖然我去過的不多,但是都是風景優美(相對奧運村而言)。直接上圖~~
這是一個看似浪漫其實要守得住寂寞的職業。上周去基特峰天文台(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朝聖,毫無特色的山頭,舉目四望一片荒蕪,空蕩蕩的籃球場都長了草,獲准進入太陽望遠鏡的工作區,離開時駐守在那兒的小兄弟一個勁兒地說「你們要是逛完了還有時間再回來坐啊!」
去過 New Mexico 和國內的興隆台,都是非常開心的經歷。
以前聽別人推薦過一本書,不知道買不買得到了:
天文屋渡世 (豆瓣)很多時候看論文,讀論文。很多的時候在解決一個看似特別簡單,特別基礎的問題,但可能會用到很多以前的數理知識,這個時候就要看基本功了,尤其是做理論的。所以有這個打算的,打好數理基礎,還有編程,還有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因為你總要學新的東西。當然也有一些方向要求要低一些。具體舉個例子,比如你要研究某天體的某個方面,你會利用你的物理知識將其抽象成一個簡單的物理模型。當你要解決這個物理模型,你還需要把它進一步簡化抽象成數學模型(也就是寫成一個 方程),然後解方程,很多時候是無法解析解決的,就要數值解,然後就需要編程。可能會發現數值都無法解決,比如有奇點,然後再回去想辦法數學上,或物理上近似,然後重複。。。
紫台還好,在市中心。
謝邀!雖然已經離開天文台三年,還是回答一下吧。天文因為研究方向的不同,其實工作差異還挺大的,我簡單介紹下之前做的行星形成(數值模擬)方向的工作體驗吧。1、每天面對的都是程序和數據,調bug是家常便飯,然後是處理海量數據,因為是數值模擬出來的,所以根據參數不同,有很多數據,需要批處理這些數據;2、開會,從組會到各種workshop;3、看paper,看別人的思路,結果,以及你想要的各種信息;4、寫自己的paper,因為研究不涉及儀器和觀測,所以沒有什麼動手的需要,就是寫paper,對工作的評定也是只基於你寫的paper的數量和質量。怎麼說呢,其實這個工作很枯燥,收入也就那樣,如果不是真的喜歡,有巨大的熱情,最後就是混日子,畢竟是事業單位,也不會隨便就辭掉你。
每天下班都有種從天宮下凡的感覺。
很好。了解宇宙,視野更加開闊
謝邀,但不想多說,這是一個講求奉獻的職業,耐得住寂寞,吃的了辛苦,鑽的了科研,守得住清貧!
謝邀,這個工作怎麼說呢,說簡單點。首先身體要好,很多台在野外,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就拿我這個來說吧,高海拔,晝夜溫差大。白天可能20度,晚上就零下了。有一次整整一夜,軍大衣,暖寶寶各種保暖措施還是凍得媽都不認識了。。再一個你得耐得住寂寞,在天文台工作不像大家想像的天天看星星,更多的是分析數據,擬合曲線圖。而且通過望遠鏡看各種天體,很多圖片里看到的美麗天體,在望遠鏡里看到也就白茫茫一團分不清的霧氣,拍個片一晚上,可能後期得用一個月。最後最後說一點,可以用知識泡到很多妹子哈哈
謝邀。雖然已經工作,但還是在不斷的學習中。我沒體會到奉獻之類,只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夠了。
每天的生活呢,處理數據,讀寫文章,討論問題,胡思亂想。大概就這些了。平平常常,除了到發nature、science的地步,不會有大的情感波動哈哈。
另外,錢少,避不開的話題。推薦閱讀:
※我國近年來正在建設哪些大的天文項目?如何看待我國天文研究的前景?
※讓月球帶上電,會發生什麼?
※理想狀態下,一個星球既要像地球這樣適宜的溫度,又要像地球這樣差不多的重力,這個星球的體積最大能多大?
※如何用基本的微積分知識詳細推導出開普勒第一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