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的華商經營狀況是怎樣的?經常內鬥是真的嗎?

看到的消息:中國大使 部分華商惡習纏身在非洲窩裡斗


瀉藥。

說說規模較大的國企和民企在非洲的競爭情況。非洲多數國家的貿易和工程承包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已經不是10年前來了就賺錢的時期了。比如,一個當地工程承包的競標,多的時候可以有一二十家中國公司在競爭。相同領域的競爭難免,從最開始單純的26和28之爭升級擴大為演變為貿易、電力行業、交通基建等各領域的全方位之爭。

所謂萬事都有兩面性,所以要辯證的分析競爭:

1. 從管理機構角度看看,大使的發言沒有問題,而且一國大使就應該這樣說。屁股決定腦袋,使館經商處的人員就是協調、保護中國人利益的。出現了惡性競爭損害中國利益的時候,就應當不怕得罪人(呂友清大使這方面尤為突出),站出來以最大化中國人的利益為目標指向。

2. 從經營企業的角度看,競爭使其強大。打的最凶的兩家通信企業就是例子,在相互鬥爭中共同成長,只要兩家出手,愛立信、諾西、阿卡都已不是對手。競爭是市場讓人強大的必經階段,在激烈競爭中保持自己的利潤,才是經營企業的真本事。

3. 從具體微觀的個人看,面對公司內部殘酷的考核機制、國內苦苦守候的妻兒、成功后豐厚的項目獎金,經營單位的人員難免不惜一切,這也是人之本性。

4. 從東道國政府角度看,非洲人政府不傻,會利用中國人的競爭壓價,這是全球業主單位都會做的事,沒什麼可說的。

所以,位子在使館經商處的,應當發聲並且發力管理中國企業在非的惡性競爭,並且利用行業協會引導競爭,但我認為這樣做只是因為政府職能所要求的,但官員心裡應當明白市場競爭的作用和不可避免性。

另一方面,從企業和企業的相關個人角度,無論怎樣,激烈競爭的手段也要有底線。非洲市場上中企間競爭時利用過分的手段的段子太多,有利用移民局的、有賄賂當地報紙發假消息的、有假投標讓所有人都不中標的……


謝邀,大概說一下個人的理解吧,有偏頗的地方,希望同在非洲的朋友們指正。

「新zm主義」

坦白說「新殖民主義」還是有些過分的,不過中國確實從非洲獲取了很多利益。以前和當地一個黑人經常討論關於中國的問題,他一直很佩服中國人,他說中國人很聰明,中國人把各種business做到世界各地,你們和美國不一樣,美國之類是想通過殖民來控制我們,你們只是和我們做生意賺錢。

去過非洲的人大概都有這樣的感受,鋪天蓋地的到處都是「made in china」—小道繡花針(以前真在一個很小的鎮上買到中國製造的繡花針),大到各類機械設備,除了會過期的食品,在非洲都有。有次去一個修了好些年的醫院,下水道井蓋上赫然寫著「made in china」。中國確實賣了很多產品到非洲,當然有些假貨,我們也經常碰到,包括非洲人自己也說中國的假貨多。但價格便宜啊,他們如果不買便宜貨物,我們怎麼能賣出去? 有需求才有供給,真要說也全怪不到中國人頭上。

國內也真有很多人說中國自己都有很多問題,還要向非洲援助有意見吧。這個問題就比如我們自己,能因為自己沒錢,就不去走親訪友嗎? 禮尚往來中國自古有之。何況中國對非洲的援助確實沒有美國多。以前和一經參處的人聊天的時候,他就說過,在所有對肯亞的援助中,日本排第一,美國第二,中國第三。 相對於我們獲得的,比付出的利益要多很多了。

「掠奪資源」

中國確實從非洲運回了很多資源,比如石油,礦產,木材等等。但這也是一個互惠互利的過程。非洲國家窮,很多基礎建設從中國貸款,是以資源為抵押的。之前看過一部BBC的紀錄片「china is coming」,大概說了中國對整個世界的經濟侵略,從非洲到美國到巴西。說得好像中國再不停止,中國人之外得人都會沒工作,資源都會耗盡一樣。這些讀是中國威脅論搞出來得東西。中國真的到了明目張胆的掠奪資源的時候,世界早TM是中國的了。

順道說下象牙的事情。不可否認中國是象牙的最大需求國,有需求就有供給嘛,導致大象的數量急劇下降。記得以前海關還查獲過一噸中國人囤積的象牙。但也有中國人在做保護象牙的工作嘛。那個誰,名字忘記了,以前是重慶市商務部的,後來辭職去了肯亞,一直在做象牙保護工作,一做十多年。

「不遵守當地法律」與非洲的語言

說中國人不遵守法律還是有些偏頗的,當然不排除某些人確實是這樣,但主要問題也不是來自中國人本身。對於在非洲的大小企業來說,誰不想安穩賺錢? 可是畢竟非洲國家混亂已久,的確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非洲警察的執行效率實在不敢恭維。以前項目經常會有丟東西的情況發生,小的就不說了,大的把,十幾二十萬人民幣的也不少,警察沒有一次找回來過。今年五月,公司剛買的toyota新皮卡,被黑人直接開走了,到現在也不知去向。靠警察完全就是扯淡,不三天兩頭給你添麻煩,找個借口要錢算是好的了。 他們對警察有個專業稱呼「阿里巴巴」。

再有,非洲的法律程序實在太長。長是指時間太長。基本上沒個一年半載是不會有個判決結果的。以前營地建設的時候租賃的一塊土地,本來和那家人的四個兒子一起簽了合同,但是後來那家人反悔了,想多要錢。說是土地屬於他們媽的,我們簽的合同無效。硬是把我們告上法院,結果一個月後來了一張傳票,半年後來了第二張,然後呢,繼續扯吧,能咋滴? 連去告她兒子欺詐的心思都沒有。

繼續,語言不通。非洲主要的四大官方語言: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但是由於當地教育條件落後,大部分人都只會當地的土語、國語或少量的官方語言。就我呆的東非地區,主要的國語是斯瓦西里語。除了,與外國人交流使用英語外,他們自己基本上都是用死瓦西里語交流,相當於我們的普通話了。甚至因為區域主義的原因,有時候挨著的兩個小部落之間都有各自的語言而導致沒有受過教育的人無法交流。而非洲的大部分人中國人都是不通語言的。以前烏干達大使在企業商會成立的時候說過一個數據,在烏干達有差不多十萬中國人,這十萬中國人有80%是工程行業,而工程行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不會英語。 算上其他行業,其實會英語的真心不多。之前有個阿姨,他們夫妻在靠近南蘇丹邊境的小城開超市,老兩口五十多歲快六十了,我們去之前整個城市就三個中國人。他們兩人,基本上只會go,come,here,there 還有一些名詞和數字的英語,其他什麼語法,句型完全沒有的。所以也經常找我幫忙寫一些信件或辦手續之類的事情。這樣,他們怎麼去了解法律?

最後,一個國家的秩序,是由國家本身決定的,不能說中國人怎麼怎麼樣,很多時候,大家也是沒辦法。 一個完整高效率利民的法律制度,任何人都會遵守的。(當然排除一些作惡多端的人)

「不僱傭當地勞工」

這個應該不常發生,首先,去非洲的來回機票1000-2000美金,中國人在非洲的工資至少也是5000以上吧。而非洲的勞動力成本,拿肯亞來說,經參處2013年的《對外投資國別指南(肯亞)》中,三大城市(包括首都內羅畢)大車司機的最低工資標準19361肯先令(匯率1CNY:13KSH)。就算當地法律沒有要求,能僱傭的,我們肯定盡量僱傭當地勞工。 但是有些涉及到錢財的崗位即使再簡單,也無法僱傭當地人員的。首先當地人特性:奴性,懶散,拖延,不求進去,偷盜成性(十個有八個會偷,不偷,多半年是時機沒到)。這是我多年工作的總結,我想在非洲呆過的人多少都會認同一些。做簡單的工作,你不盯著,他們肯定會偷懶。試問這樣的人,我們如何敢放心使用? 有句古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還有一個原因,涉及到技術類的工種(按國家法律,在肯亞工作的必須是管理層),人口少,好的技術員難找,很多人都是摸過,但不熟悉,最後造成的損失遠比我們從國內僱傭技術人員過去,要多得多得多。大家都是為了利益,個人是,公司是,國家也是。既然這個國家無法滿足我們,難道還要我們損己利人?

不公正待遇

警察喜歡查中國人,是事實。其實就算帶象牙回國的人,相對於大群體來說也是少數,畢竟被抓住要坐牢的。前幾天還聽說有個中國人在肯亞的jomo kenyatta機場被抓了,判了半年。 但是機場海關查也就罷了,能不要做那麼過分? 有那個中國人沒有被查過的經歷? 第一次出國,去肯亞,當時帶了幾個對講機,然後說是要交稅,然後被繳獲了,具體需不需要反正也不知道,後來去交罰款也沒找回來。。。。。。

還有交警,就是前面的「阿里巴巴」。專攔中國人的車,偏一點的地方看見中國人的車基本都會被攔下來,然後各種找你車上的毛病,連你輪胎快磨破了,應該換但是沒換,也是罰款的理由。被攔了,好吧,你自己考慮給多少小費,少了,不行,我們有四個人一人兩千(差不多八百人民幣)。更離譜的有次去邊界,回來趕飛機的,路上交警硬不讓走,非要兩萬先令(差不多一千六七了吧)。就因為前擋風玻璃有個絲印,見過黑的沒見過這麼黑的。不給,好啊,拉你去警察局。這種事情不管大小,只要去了警察局,按正常辦事效率下來,沒個一周以上是出不來的。最後給了五千。不要,哥就這樣和你耗著。。。。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以前也有人倡導過,不給警察小費,大家都不給了,總不會老查我們吧。但是誰有那個時間因為幾百塊的小費和他們耗好幾天?

惡性競爭

其實中國企業相互之間的惡性競爭還是不算多,當然也不是沒有,坦桑發生的事件屬於比較嚴重的,完全可以寫上大使館的教科書來教導中國企業了。確實有些不法商人,擾亂市場秩序。一個行業有一個行業的行業規則,如果你刻意違反,會受到其他人的抵制的。2012年肯亞差點舉行反華遊行,原因是中國手機銷售商佔市場份額太多,導致很多當地手機銷售商完全沒有利潤。中國人賣的比他們便宜嘛。其實真正的起因,是因為有一批專門兜售手機的中國行商,當地叫「hawker」,到處低價兜售手機。

惡性競爭畢竟是某些人的不當行為,並不代表中國人內部不團結,經常內鬥更是扯淡了,大家都是中國人很多時候還是會注意這方面的事情。一個市場飽和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出現某些突破,就像一個孩子,成長中總會有各種叛逆行為,但是你不能說他不是人了吧。

工程行業,基本都是中國人在做,偶爾有其他國家公司。每次去投標,前五名基本都是中國公司,如果沒有當地政府的支持,當地公司是沒有競爭力的。他們缺乏資金後盾。這個行業,除了明面上的投標資料以外,還得靠關係,這是非洲國情。類似與坦桑事件,上升到兩個部長之間的權利鬥爭就比較過了。

總之,不管是非洲還是中國都是在發展中的國家,肯定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之所以問題存在,也不是中國人單方面造成的。比如說賄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不是嗎? 任何事情都雙面的。非洲國家本身的國情和市場這隻無形的手共同決定了,非洲的市場秩序,好壞都談不上,問題肯定是有的,但是總會有解決的一天,不是嗎?中國也是這樣過來的。

差點忘記了,題主說的華商經營狀況。這個比較難說,反正非洲做什麼的都有,做工程的,挖狂的,開工廠的,零售的,餐飲酒店的,旅遊的,一二三產業無所不包括,還有搞援助的,支教的,各種組織的人都有。搞企業的吧,有人賺有人虧,有人笑有人哭。非洲的政治經濟等環境畢竟不好。南蘇丹發生戰爭那會兒,哭的人不是一個兩個。不管私企國企都得丟下所有資產走人。有個女的,在國內貸款在那邊投資,還修了兩棟樓。結果戰爭一來,什麼都沒有了。還有那些做小生意的,要面對各個部門的明察暗訪,還得防搶劫,防小偷。總之每一個,在非洲拼搏的人都不容易。做小生意的人更辛苦吧。 不過利潤應該還好吧,跟淘金一樣的感覺,以前真很多人去迦納淘金的,那個應該很暴利,不過後來遣返了好大一批人。具體利潤多少沒怎麼問過,畢竟屬於人家的商業機密不好打聽。

有個阿姨,東北的,好像五十多歲了吧。十幾年前東北那會兒,很多人到非洲,她去旅遊。後來機緣巧合就嫁了一個黑人。挺有錢一黑人,自己有茶山,有農場,還開酒店,做房地產。很顧阿姨,他兒子對阿姨不好,他拿著槍把他兒子攆出家門了。就是有點像葛朗台,鐵公雞,一毛不拔,睡覺都把槍放枕頭底下。買個菜都要阿姨自己出錢。阿姨沒辦法啊,自己去開了一個手機銷售店,還買了一個matatu(就是麵包車),賺點零花錢。一開始語言不通,就每天和當地的人學斯瓦西里語,她文化水平也不高,也不知道什麼方法好,反正就和小孩子學說話一樣。十幾年下來硬是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斯瓦西里語。 到現在為止,她還不會英語,也不會寫斯瓦西里語。原來在那附近的時候,英語的文件,都是等我過去幫她看來著。手機店一年下來十來萬的利潤吧,不大的店,三四十個平方。 記得她說,以後存夠錢要回國的吧。不知道現在回來沒有。

她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甚至偏居在哪些,貧窮得比中國鎮還小得城市裡,為了他們的生活奔波。 他們都是可敬得人。


先對第二個問題說我自己的感受:就我們自己和友商之間而言,有競爭,更有合作,基本談不上內鬥。

第一個關於華商的經營狀況,因為涉及不同國家,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的人,很難一概而論。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說,自從2015年下半年到今天,在非洲絕大多數的華商(或者說任何國家的商人)都不好過,而且很多都已經關門或者苦苦等待,我們自己也一樣。主要原因是美元的匯率問題,從這點上看,美國才是真的強大。

內鬥或者說窩裡斗,是我們中國人特別熟悉的話題,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也經歷過。柏楊先生有本《醜陋的中國人》曾經在八九十年代風靡,裡面對我們國人的窩裡斗劣根性分析的很透徹,比喻更是到位,一群在醬缸里發酵的蠢蟲。我們的幾千年的歷史基本上是一部內鬥史,可謂精彩紛呈。當代太祖說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時,更是影響了何止千萬人!痛!不過,我們真正的客觀分析,很多時候的內鬥,用現在的競爭一詞形容或許更合適。整個生物社會的法則就是優勝劣汰,競爭生存。出現了新的可能性,各方虎視眈眈本來就是正常不過的現象。具體到經濟企業範疇,企業的本質是要盈利生存,有項目自然會引起大家的興趣。各家分析自己的優勢劣勢,進行準備。就我的觀察體會而言,人格卑劣的老闆很少。競爭最後還是基本上靠自己的優勢獲勝。

題主所言的內鬥應該是指非洲同行業的華商之間的競爭行為。確實存在好多華商企業同時競爭一個項目的現象。各家施展自己的武藝,在非洲的舞台上競爭,和在國內的競爭基本沒有什麼兩樣。非洲大多數國家官員腐敗,各家在這方面做的不一樣可能帶來不同的結果。講一個我們自己的案例。2012年安哥拉某省需要建設一所培訓醫務人員的專門學校。我們當時創業不久,對這個項目很重視。這個項目本身沒有多大難度,我們完全有實力做成。省長、工程局長等關鍵人物我也較熟。我們算是在第一時間得知這個項目的信息,然後準備了精美的標書和合理的報價。我和合伙人對拿下這個項目有信心。2月份的一天,突然收到工程局長的電話,說是不再公開開標,變成議標項目。我一下子傻了眼。當天是周五,我知道工程局長喜歡去某中國茶苑喝下午茶。我於是馬上訂好了位子。我們一起喝茶的時候,局長對我說了實話,這個項目現在有7家公司按照要求提交了標書。葡萄牙公司1家,巴西公司1家,安哥拉公司1家,其他4家為中國公司。央企名號(在非洲掛靠的很多)的2家,私企2家。本來我們的標書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第一選擇,但是後來某央企名號的企業同省里提出議標建議,他們願意墊資承建,但是標的價格確是我們的近一倍。得知了這個關鍵信息之後,我同合伙人商量如何應對。對方是響噹噹的央企,實力雄厚,正面競爭已經不可能,對方既然能說服省長改為議標,更願意墊資,可見十拿九穩。另一方面這也有好的一面,其他國家的公司基本就放棄了。最後我們決定去拜訪一下這家央企名號的公司。正好我在國企擔任翻譯期間,曾經幫過這個國企某副總的一個忙。我先請他喝茶,我們沒有聊這個項目的具體信息,我只是有意無意的探知了他們公司的近況。我得出一個結論,他們的公司手上現在有很多項目,現在人手和技術力量不足。過了幾天,我請他跟他們的總經理約見。此時我們的方向已變,努力成為他們的分包承建商。中間談判過程不談,最後也確實承建了該項目,甚至比我們報價還高的價格做成了項目。

我們的這個實際案例帶有題主說的華商內鬥的影子,最終變成合作的結局。我們當然很幸運。不過我要說的是,面對這個標的,不同類型和實力的企業,會有不同的方案,也有不同的關係。競爭當然不可避免。說內鬥我認為是誇大或貶低我們。事實上,華商現在一般都有一定的組織,在安哥拉有國家經參處組織的商會,也有民間的中國總商會。主要的企業都會參加,也會互通有無。目前經濟寒冬,大家抱團就更緊了。以我自己的經歷來看,華商在非洲是競爭中成長,而非在內鬥中滅亡。

最後說點大的,改革開放已經38年了,我們這個善於學習和總結的民族已經基本上走出了歷史上很狹隘的價值觀。內鬥一詞的說法應該用更確切的競爭代替。我認為這個觀點對於個人、企業、國家都很重要!聽說柏楊先生2000年以後也寫了一本醜陋中國人的更新本,我雖然沒看,但相信跟我的觀點差不多:80後是不再是傳統醜陋的中國人,而是嶄新明理中國人。

不知道這算不算給我們80後臉上貼金,拍磚者輕點。

謝邀!


這個問題範疇很大。

首先,非洲很大,整體是不發達的,但是各個區域的發展狀態有很大的差異。 非洲分為北非,西非,東非,南非區域。 我在南非區域幾個國家工作生活,後面的一些觀點基於對南部非洲的觀察。

華商, 可以分成3種,每一種的狀態都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央企, 大型跨國企業, 小企業主或者小私營單位。 央企包括銀行類的,資源類,基礎建設類的企業。比如,中行,建行, 中鋼,葛洲壩等等國字型大小。這些都是投資規模巨大,回收期較長, 競爭環境更多地偏向於政治, 爭奪資源型的企業。這個層級的競爭是與世界級的巨頭競爭。一旦拿下項目, 利潤巨大,除了工會權利巨大,員工集體長時間經常性罷工是巨大的經營風險外,基本上沒有其他經營風險,只有政治風險。

大型跨國企業, 有三一重工,海信,華為,中興等大型中資跨國企業。 投資規模大,回收期幾年, 利潤空間大。 華為和中興之間的競爭是有目共睹的,不管在哪裡都是死對頭,就不說非洲了。 對於這類企業,主要的風險存在於: 拿項目時的高強度競爭; 國民的教育程度偏低導致高素質人才缺乏, 加劇了高素質人才的招聘困難,培訓的困難以及維持第三方資源服務等外包業務的高標準的困難;南非的人才是最強的,因此,周邊國家的大型跨國企業的高管(不管什麼資)絕大部分都來自於南非。

第三種,小企業主或者小私營單位。 這樣類型的經營單位通常根據所有者來自中國的哪個區域而參加某個商業協會。 經營內容:餐飲,服裝,小家電,家居用品等。利潤比國內要高得多。對經營者的素質的要求也不是很高。與當地同類相比的競爭優勢在於低價提供類似功能,品質稍低的產品。 這是所有中國商人的慣有競爭優勢,它來源於中國大陸的製造業發達,而並非商人自有的獨特優勢。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商人扎堆的表現(比如,猶太人的做法:在同一個地點經營不同產品,把整個地區的人流量給做起來)不同的是,中國商人扎堆干同樣一件事情,導致同質化嚴重,引起價格戰和其他非常規競爭,比如武力火拚,泄露競爭對手的安全信息給當地黑人,雇凶等,從根源上把競爭對手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也會從他的市場上消失。這個情況發生比較少,但不是不常見。

勞工僱傭也是一個短板。 非洲的黑人普遍比較懶散,沒有責任心,今天領的工資要先花完才會回來上班。非洲的殖民統治被推翻了以後,黑人當權的政府過分保護黑人的權益,開除一個不上心幹活的黑人員工,首先要考慮到是否違反了法律的流程。當然,也有受到很多高等教育責任心很強能力很強的黑人,但是比例較小,被大型企業招聘走了。在高端人才市場上,絕大部分資源來自南非。在中低端人才市場上,辛巴威人佔有絕對優勢,服務好,態度好,有責任心,工作勤勞,有風度。辛巴威國家當權者嚴苛,並且不懂經濟,貨幣嚴重泛濫。辛巴威成人普遍受到過良好教育。大量辛巴威人出走其他國家,成為其他國家的勞動主力,也同時成為其他國家勞力的排斥對象,時有政治鬥爭。因此,對於小企業主來說, 最大的風險是,同質化競爭,企業主自己商業素質不高,員工素質以及培訓,以及被人直接從這個世界上消滅掉的風險(只有當有嚴重的偏激的中國人死對頭時才可能會發生)。

對於想在非洲投資大資金的,介於第二種和第三種的企業類型,需要考慮:

1. 地方政府的辦事效率不高,最能拖延。搞定上面,就能搞定下面。

2. 給你負責任能幹好活的當地人不多。員工可以考慮:外派中國人,南非人,津巴人,當地人。

3. 意向國家的電力是否穩定,比如馬拉維經常沒有電,莫三比克經常拉閘,這個會影響到投產。

4. 意向國家的工會組織是否劣跡斑斑。 如果海信的生產線,動不動就罷工了, 就會老讓東家受不了。

額外的,還有簽證風險,還有因為你長了一幅中國人的臉,到哪裡都有被敲詐的風險。也是因為都沒有人願意為了那幾百塊錢耽誤了幾天的時間的中庸文化,阿Q文化。其實這樣,在非洲賺了再多的錢,在非洲創造了再多的就業崗位,中國商人 也贏得不了尊重。

我曾經因為在我的廚房窗台上掛了一塊洗碗布被樓上的鄰居敲門,說有礙小區面貌。曾經因為在我自己的兩個停車位斜著停了我的車,被人敲門,要求重新停過。曾經因為我幫人代養的小貓尖叫,被人投訴說我虐待貓(我沒有),如果下次發生,將去法院起訴我。所有這些都曾發生在南非。正是這樣,我更會尊重他們,改進自己。

普遍地,曾經的英國殖民地的國民素質要比其他國家的國名素質高很多。


既然是咱們呂大使說的話,我們坦桑華人就來回答這個問題吧……首先說實話,他說的都是真的,就是現在坦桑現狀,中國人在哪都用錢解決問題,教會了坦桑黑人賄賂,我曾經企圖賄賂,直接被人轟出了辦公室,就是因為中國人敗壞了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比如國企,在外基本上工程主包是他們,由於現在中資國企越來越多,工程競標到最後都是中國人在比,我曾見到中鐵為了拿下那個項目,拿了一書包的美金砸在桌子上,說這個項目給我這錢就是你的了-_-||典型國內土豪對付甲方的辦法。大家最後就比誰送的錢多而不比工程質量,其他的象牙啦,假冒啦,老調子了,愛覺不累了。現在還敢帶象牙自己想進局子。其他的大家看新聞連接吧。


謝邀。回復晚了,見諒。

目前我在莫三比克工作,一年多來,對當地情況有了一定了解。當地華商大多為國內在這兒設立的公司承包工程項目,也有許多個人在從事木材、商品零售等。就我個人觀察,如果華商間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多數情況下能互相協作、關照。如果是從事相同類型生意,競爭較為激烈。

與日本、韓國組合、協會相比,中國雖然名義上也有類似組織,但實際作用不大。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企業發展過程中阻力重重的原因之一。

以上,僅供參考。


在非經商的"個體戶"總體而言還算不錯,起碼利潤率比在國內高太多了。

東非某國一家200平方的超市,由一對夫妻經營,80%的商品在當地採購。

這對夫妻開店之前沒有經營商超的經驗,外語水平一般。

商超經營常年累月沒有盤點、沒有正規的財務記賬。

就這樣一年經營下來,年終存款餘額神奇的增加了60-100萬人民幣左右。

當然這些費用:人員工資、房租水電、工商稅務、生活費用、應酬開支等都是已經除去了。

接觸過很多在非的華僑,他們普遍都說:"一年凈收入百萬算是辛苦錢"。

-------------------------------------------------------

關於內鬥,是有同質化競爭引起。

還是東非某國,兩位經營涼鞋批發的貿易商A和B,其檔口位置相差只有20米。

A在該國經營數年,熟知市場規律,開發的新產品市場自然容易接受。

B初來乍到,滿懷信心,生意卻越做越虧。

B為改變這一局面,發揮起國人另一項聰明才智「Copy+價格戰「來改善經營狀況。

蹩腳Copy=相同商品+相同進貨渠道

普通Copy=相同商品+不同進貨渠道

專業Copy=相似商品+優質進貨渠道

價格戰自然不用多少。

這樣的局面A和B不開戰才怪,有幸目睹這內鬥的一幕幕。

PK大戰發生後,大使館指派華僑協會出面協調解決該事件。


關於惡性競爭

有市場的地方就有競爭,市場資源有限的條件下,競爭是企業優勝劣汰的必然…

我本人來非也才2年左右,一般來說大使館出面澄清的問題那就是已經得到證實的事情了,中國人喜歡簡單直接目的主義,只要是賺錢什麼行業都有中國人的影子,舉例坦尚尼亞2012年左右2個企業為了爭項目引起兩個正負部長內鬥。還有我所在國家為了搞垮別人的場子,聯合壓價……等等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總體來說華人之間只要沒有太大的利益衝突還是比較和諧的有困難大家見了都會伸出援手的……

關於劣質商品

黑人口口相傳的中國商品都是仿造的都是質量差的,沒人說他只付了正常商品的一半價格,中國商品有好的,但是他們買不起,回來還怪質量差,在中國人沒有打進非洲之前,黑人是連褲子都穿不起的,為了穿雙鞋都要去銀行貸款的,這一點都不誇張……

我對黑人講中國商品從10塊錢到100你都能買到同樣的商品,商品的質量是和你付出的錢成正比的,目前雖然非洲一些國家對中國商品打壓檢查的很嚴,但是市場上百分之90還是made in China……

就這樣吧,第一次回答……


前幾天去了趟迦納,我倒是可以就這個問題聊聊。

大概從12年起,迦納淘金者這個詞變得很有名。這主要是因為當年的一則新聞——169名中國工人因涉嫌非法採金被迦納警方拘捕、遣返。聽淘金者說,這批被拘捕的人,大部分是因為跟地方勢力的利益分配沒有搞好。

這次去迦納,我見到了迦納礦業商會會長,據他說,中國人未到迦納前,當地的採礦模式主要是手工作坊,格局比較小。但是中國人使用推土機,洗金的雙層機床,大型運輸設備,把原始的採礦活動進行了機械化。當然,其負面影響就是對當地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迦納警方監察長在13年8月份和資源部、GIS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調查非法採礦。而且根據法律規定,小規模採礦權一般保留給迦納本國人,而且不得僱傭外籍勞工,外國人只能為迦納採礦者提供商品和服務。不過負責接待的覃先生告訴我,迦納政府態度確實影響了華商在當地的生意,但是,在某些地區,一些國人和迦納本國的酋長、土地所有者結成了利益同盟,利用監管和法律的漏洞,繼續從事淘金生意。

政府只是影響華商淘金生意的其中一個因素,比政府還詭異複雜的是當地黑幫。幾乎每個在迦納淘金者都會告訴別人,自己受過黑幫的威脅。覃先生更是繪聲繪色的給我講了,他們和黑幫的槍戰。「跟演電影一樣,想保住金子,就得靠槍,打怕了他們就不敢來了,認慫了你礦上永無寧日。」 當然,在迦納槍戰我是沒見到,槍倒看見不少。覃先生家的礦總共有五支連髮長槍,子彈也有幾百發,槍都在幾個中國僱員手裡,他們在礦區周圍巡邏,平時子彈上膛,隨時就能射擊。據說他所在的金礦曾兩次和黑幫交火,第一次礦上持槍的是迦納僱員,結果槍一響,他們扔下槍就溜了。等第二次交火,就換上了中國自己的僱員,結果把那邊給打怕了。「這些人很多都是國內欠了高利貸的,把金子看得更命一樣,有股子狠勁。」

問起他的身家,覃先生對我的好奇心也不介意。他淡定地算了算可見的資產估值:「國內兩棟辦公樓值1個億,幾件收藏也值5、6千萬。」 關於第一桶金,覃先生最為津津樂道的不是怎麼淘金,而是出售的一批小型碎石機每台售價約1700塞地(合人民幣6000)。這些在阿散蒂省和西部地區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在安科布拉河流域。

去迦納的中國淘金者有兩種,一類是像覃先生這樣的金礦老闆。另外一類金礦的打工者。工資大概在10000元,再加上一部分利潤提成。王先生是礦上的一位普通工人,他兒子小時候高燒留下病根,平時不算特別清醒,兒媳婦留下一個孫子後改嫁了。他說,我沒有讀過書,在國內像現在這樣,一年掙二十萬是不可能的,現在孫子要上學,想送他去比較好一點的學校,送他去發達城市,所以冒點風險也值了。再加上迦納政府今年要換屆,政府下一步對華商會有什麼動作還很難說,如此一來,軍心有些浮動,礦上工人工資已經加到3萬一個月了。


謝謝邀請,第一次作答,如有不足請指正。

我現在所在的國家在阿爾及利亞,就我看到的中國企業在這邊還是很團結的。一般來非洲的企業多為建築行業或與其相關的如機械配件清關等,也有少數在這邊開中國超市。我想有兩個原因,第一,大家都在非洲,信息的互通有無是很有必有的,當然大部分是私企以央企國企馬首是瞻;第二,這邊並不會因為你是外國人就給予優待,有些甚至有仇視心理,發生偷到搶劫的事情司空見慣。所以中國人也只有團結了。PS我只去過一次中超(來回五小時),開在一個很隱蔽的別墅區,防搶偷是主因啊。另外,我聽說中國人開公司和阿國人民開公司是區別對待的,建築業中國單價最低;有些甚至要求與當地人合資而且作為小股東才有資格參與競標。the end.


總公司為某在非洲總包工程國企,央企。看之前回答說,南北蘇丹內戰的時候,南蘇丹丟了不少傢伙兒什兒,我們給南蘇丹做的一大型項目,近千萬的設備沒來得及撤,南蘇丹就徹底淪陷了。北蘇丹現在和中國關係還算挺好,但蘇丹人也不是傻瓜,又想要便宜貨,又想要質量好的。自己政府大樓強電弱電的設備也全都要好的,辦事效率巨慢,等個確認,麻煩的肯定是會擱在一邊的。埃塞人,有些所謂的精英分子,甚至有過工作一周再休假一周,回來再熟悉工作還沒上手就又休息了。像那些什麼運象牙被逮著的都是沒給海關塞錢的主兒,什麼效率,什麼工作責任,有錢最重要。非洲談項目,賄賂也是很正常的~

好吧,回到正題兒,在非洲的華商經營狀況嘛,這個我還算相對比較有發言權,之前有很仔細研究分析過來著。說非洲遍地都是發財的機會,一點都不過分,機遇與風險並存。高收益,高風險。現在建築工程,某些央企是開始逐漸退出非洲市場了。國內的一些機械設備供應商都想在非洲淘金,做的有好有壞,當地人信譽差,回款慢,基本還得需要中國人來介入。大小產品設備供應商都會選擇依賴中資總包打開市場,也是很常見。

所謂的內鬥,基本上都是相對小額利益集團的矛盾。大體上,在非洲的中資機構,還是很有合作意識。互通有無,信息共享,大boss之間也相處的都很好來著~

先寫這麼多,太多就暴露了,哈哈


在非洲中企之間的惡性競爭,確實是存在。我們公司國際工程承包公司,前幾年工程行業利潤率高到難以置信,隨便來個項目最低50%,高的超過100%。那是一個黃金時代,隨後中國工程公司便無所不用其極,各種手段。金錢開路,我接觸到在某個項目競爭中,一家中國公司直接甩了近300萬美元給其政府代理人,然後中標了。我們因為是國企,領導不敢這麼做,就錯過了。現在投標中基本上是中國公司在參與,哪怕出現當地公司都是中國人在操縱。利潤率急劇下降甚至出現了虧本公司。當地政府也樂於看到這些,節約成本了。


第一個問題的範疇太廣,華商經營狀態在世界上任何地區都是有好有壞有盈有虧,具體影響的政治經濟因素人文地理原因,各種各種不一而足,其中滋味也只有身處某一行業鑽研才能娓娓道來。

但,相對的,非洲的現代工業很不發達,且中國可以提供各種檔次產品,即使便宜到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也可以生產。於是,相對的,在非洲的機遇就比國內要多得多,由於他們絕大部分的貧苦大眾所需求的極為大量各種各樣的低端產品。

另外,國有大型企業的操作模式請一定與民營企業分開,那有本質上的不同。

再來第二個問題,內鬥如果是指在某地區同行業國人之間的競爭,是一定有的,不要說在非洲,在哪裡都一樣?國內沒有么?同樣,相較與高端產品的競爭,低端產品本身較低的利潤點是的這樣的價格戰顯得更讓人心寒。說到底,斗到最後,受益的都不會是國人。

跑點題,在國內都不團結,在國外就一定會團結這樣的想法要如何自動自發的從每個人的心理產生呢?


那國內淘汰的水泥廠,MP3能在那裡好買嗎


非洲最出色的外來族群是印度人,或者說印巴人,整個東非比如坦尚尼亞,肯亞,烏干達,還有剛果,尚比亞,以及南非,納米比亞,印度人都控制了商業啊,小店啊,渠道啊。非洲水泥賣到600到1000元一噸,你以為是誰把持的?

其次成功的,是黎巴嫩人,魯能的安塔爾出身在獅子山,西非很多國家都是黎巴嫩人控制經濟。

中國人不入流,比較印度在非洲打拚上百年了。


坐標:剛果金盧本巴希。正在與印度人廝殺。


感覺不用幾年就有非洲版《新宿事件》


法律、文化是最大阻力。我是看不到內鬥,但是不團結。

另外,Google是對的,蓋茨是錯的。


C字頭國企在非洲競爭項目中什麼下做的手段都使用,助長了非洲政府官員的腐敗,吃裡扒外教唆非洲國家如何套取中國資金而自己獲取項目。


怎麼去非洲工作啊?現在能賺多少錢?不怕累不怕苦


這也要看是哪個國家。有些地方,靠搞關係是中不了標滴,例如摩洛哥。。。


那種生意都是大生意,說實話跟一般人沒有任何關係,我群里都是做小生意的,這才是一般人接觸的地方,要進群聊,加我微信吧shao604324967


推薦閱讀:

經濟學的哪條概念或思想讓你覺得受益匪淺,對思想或實際生活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為什麼國家對非洲提供大量的貸款,而不用這些錢去建設西部?
經濟學是否有較為權威的分類方法?
英鎊的大幅貶值傷害了平民階層的利益,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學經濟學的人應該抱有怎樣的價值觀?

TAG:經濟 | 非洲 | 經濟學 | 非洲工作 | 非洲勞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