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陶淵明?

長久以來,語文老師們都喜歡說陶淵明【淡泊名利把酒東籬】的淡泊情懷。可是我個人認為陶淵明只是一種因現實是失利,得不到官位,而有一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用隱居來掩蓋自己的想法。請問是我想得太黑暗了嗎?


前方高能預警~~~

搬運自陶淵明傳豆瓣書評~

~~~~~~~~~分割線~~~~~~~~~~

陶淵明是我們熟悉的詩人,但是越熟悉的人往往越容易誤讀。在我們的印象中,陶淵明是一個採菊東籬下的隱逸高人,是一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錚錚怒漢。這些理解都對,但並不全面。或許把陶淵明作為一個政治詩人,會有一種別開生面的視野。

  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是東晉大將陶侃。要了解陶淵明的趣味、立場,就不得不提到陶侃在盤根錯節的東晉王朝中的位置。陶侃出身貧寒士族,且可能有江南蠻族(溪族)血統,這在門閥貴族把持朝政的東晉王朝中是很難立足的。當然,陶侃的軍事才幹與政治魄力使得他得以脫穎而出,歷任廣州刺史、江州刺史,官至太尉。但另一方面,東晉王朝根深蒂固的門閥政治和盤根錯節的派系鬥爭,又使得出身寒士的陶侃在仕途上比同時代人更加艱辛。貴族琅琊王氏家族中的大將軍王敦主政其間,王敦為了擴充勢力而將陶侃排擠至邊陲廣州擔任刺史,這無疑是門閥政治對陶侃的一次無情摧殘。後來王敦叛亂被平定,陶侃被任命為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但琅琊王氏與陶侃之間的宿怨卻一直難以彌合,以至於新興貴族庾亮向琅琊王氏家族的宰相王導發難時,陶侃堅決站在了庾亮的一邊。應該說,與琅琊王氏的對立態度成為了陶氏一脈的家族記憶。這直接導致了「不為五斗米折腰」一幕的發生。

  按我們通常的印象,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乃是如蕭統《陶淵明傳》里記述的那樣,陶淵明在彭澤縣令任上,有督郵來到縣裡視察,陶淵明不願按照禮法整頓衣冠迎接,於是說「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於是辭官。陶淵明這一形象雖然很「酷」,但假如僅僅如此,這頂多只是一種文人的自尊自負,和「萬古潯陽」的高標格還有老大距離。研究魏晉文學的大家逯欽立先生在《陶淵明事迹詩文系年》中給出的一段考證,則恰恰告訴了我們陶淵明是怎麼樣的以及應該是怎麼樣的。根據逯欽立先生考證,陶淵明29歲時任江州祭酒,但他的頂頭上司江州刺史王凝之卻恰恰是琅琊王氏的一個不肖子孫。王凝之信奉五斗米道。五斗米道是東漢末興起的道教的一種。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其實應該理解為「不為信奉五斗米道的王凝之折腰。」前面已經說到,琅琊王氏的大將軍王敦曾對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無情打壓排擠。父仇不共戴天,而祖上之仇也同樣九世必報。《春秋公羊傳》里魯庄公與殺父仇人齊襄公一起打獵,《春秋》於是譴責魯庄公不孝。陶淵明知書明禮,自然不會與先輩的仇人握手言歡,何況是屈居其下,仰其鼻息。這是家恨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王凝之本人也實在是個丟臉的貨色。王凝之才具平庸,但偏偏因為家族顯貴而娶了同是貴族門第的詠絮才女謝道韞,以至於謝道韞攤上這麼一位之後不禁感嘆道「不意天壤之間,乃有王郎。」沒想到天底下,還有小王同學這樣的奇葩啊。所以,天性傲岸的陶淵明又怎麼能忍受這種庸人的使喚,於是辭官解印,歸去來兮。

  當然,如果僅僅是家族記憶的牽絆,陶淵明的偉大還是有限的。陶淵明不仕祖仇只是其高風亮節的一部分,「不仕二姓」才是陶淵明隱居生涯的最終完成。曾祖父陶侃雖然在東晉王朝仕途偃蹇,但畢竟是東晉王朝的臣子,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東晉王朝成全了作為寒門和蠻族的陶侃。對東晉王朝某些門閥貴族的不滿,並不能蓋過其對東晉王朝的忠誠。也正因為陶侃對晉室的忠誠,影響了作為後嗣的陶淵明。家族記憶之上,是更高的國族認同。但東晉王朝最終卻被劉裕建立的劉宋王朝取代,而陶淵明卻偏偏經歷了這一歷史劇變。這使得陶淵明的隱居不仕由起初的書生意氣變成了最終的遺民心態,家族記憶升華為更大的家國情懷。應該說,陶淵明的「不仕」經歷了一個由相對到絕對的嬗變。在由鄙視王凝之造成的「不為五斗米折腰」之後,陶淵明的仕途並沒有從此斷絕。隱居之後幾年,陶淵明妻子去世,隱居的草廬也因失火而毀壞。窮困之中的陶淵明不得不再次出仕以求生存。三十四歲那年,陶淵明在江州刺史桓玄的邀請下出任幕府。桓玄謀反之際,陶淵明便趁機因母喪而辭職。桓玄不久篡晉,劉裕大破桓玄,並提拔陶淵明為鎮軍將軍參軍。後來陶淵明一度擔任建威參軍,在劉裕做大做強之後,陶淵明似乎嗅到了點什麼,於是辭職,終身不仕。陶淵明這一段出仕的經歷頗為值得注意。陶淵明的曾經的隱逸高名使得他成為了權臣們爭相籠絡的金字招牌,但陶淵明對這兩位「恩主」卻一直處於依違觀望之間。一方面,這個時候的桓玄、劉裕雖然已是權臣,但仍然是晉室的臣子,陶淵明接受他們的徵召並不缺乏道義上的正當性,而另一方面,桓玄、劉裕二人都不是等閑之輩,他們既可能成為「治世之能臣」,也可能成為「亂世之奸雄」,當最終後者被證實,桓玄、劉裕均篡晉之後,陶淵明才選擇了真正的歸隱,從此不復出仕。(不少學人都對陶淵明《述酒》詩的政治寄託有精當分析。可看錢志熙先生《陶淵明傳》)歷代文人一直在打造一個陶淵明神話,他們只喜歡隱逸的陶淵明,而不喜歡出仕的陶淵明,甚至以出仕為原罪,以至於宋人葉紹蘊以害怕桓玄逼迫,保全性命「不傷生」的理由為陶淵明出仕辯護,這都是書生不懂政治的迂腐之見。其實陶淵明的仕與隱並不是一種簡單的詩人興會,更是躬逢亂世之際的政治決斷。陶淵明的出仕,說明了他的認同,陶淵明的歸隱,說明了他的拒斥。陶淵明的仕與隱,體現的是且僅是陶淵明的政治態度。陶淵明的偉大品格也不是來自不食人間煙火的歸田園居,而是來自其愛憎分明,金剛怒目的決斷意志。

  劉裕篡晉建立劉宋王朝之後,曾經派人再次到山上邀請陶淵明做他的著作郎。陶淵明自然不會答應。正如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所言「陶靖節之不仕,不可仕也,不忍仕也。」「不可」是作為東晉遺民的陶淵明的絕對律令,而「不忍」則是作為詩人陶淵明的個體選擇。「不可」和「不忍」構成了陶淵明作為政治詩人的底色。此後,陶淵明拒不使用劉宋王朝的年號,而以甲子紀年,這在以年號建元的王朝興替中,無疑表達了對劉宋王朝合法性的根本否認。幾乎所有研究陶淵明的文獻都跳不開《南史·陶淵明傳》的這一段:「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異代,自〔宋〕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這不是文人對陶淵明的定義,而是史家對陶淵明的定義。如果我們把傳統史學當作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的經學圖解,我們就能領會這段文字的分量。可以補充的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總被我們解讀成一種遺世獨立的趣味,但陳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記旁證》一文中別開生面地告訴我們,桃花源其實是東晉期間滯留在中原的漢人為抵禦五胡亂華而構築的塢堡,「避秦」所避的秦不是焚書坑儒的秦王朝,而是當時氐族人建立的蠻族政權前秦。這種傳統的華夷之辨,乃是陶淵明家國情懷的延伸,也是陶淵明現世關懷的體現。陶淵明的眼光何嘗離開過他的時代他的國?與其說《桃花源記》是對烏托邦的幻想,不如說是對中原漢人艱苦抗爭、頑強生存的禮讚。

  美國保守主義學者阿蘭·布魯姆說「政治人物,似乎是詩最感興趣的東西。」因為「不能把握道德現象的政治思想是野蠻的,不能被正義的激情所激發的藝術是微不足道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陶淵明的詩歌正是以政治人物為核心的篇什,只不過這一政治人物不是那個時代主宰乾坤的桓玄、劉裕,而恰恰是那個不斷追問,不斷決斷的自己。中國傳統的士大夫精神使得陶淵明不可能脫離天下國家去書寫布爾喬亞式的田園牧歌,去政治化不是詩的升華而恰恰是詩的墮落。傲霜的東籬菊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命的選擇。賀麟先生在《學術與政治》中說「輕蔑政治比反對政治還要壞。」可以說陶淵明的晚期的確是反對劉宋政權的僭政,但陶淵明並沒有脫身,並沒有逃避。不合作也是一種態度。寫詩和歸隱,都是以另一種形式對政治的參與。美國女倫理學家納斯鮑姆提出「詩性正義」的概念,認為正義同樣可以通過感性的詩來實現,正確的判斷同樣需要訴諸情感和想像力。從這個意義上說,陶淵明的確是通過詩構建自己的正義城邦,也通過詩來追問那個亘古的問題:人應該怎樣生活?


占坑。。。

這兩天重看了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因此可以知道陶為何成為多少文人的楷模。陶有門第,才氣,性情。所以一開始他也選擇仕途,但困惑之後,他決定將這一切終結,所以陶還有許多聰明人不具備的一項能力,勇氣。蘇東坡特喜陶,可是他一輩子對朝廷念念不忘,讓他徹底離開,他做不到啊。我們不能斷然評價哪一種更好,因為顯然我們不能樹立一種非此即彼的價值觀念。但很顯然陶是一面明晰無比的鏡子。他選擇,他擔當,最終他重新起航,始終堅定,並甘之如飴。這樣的心境,不是少年的我可以理解的。家裡有一本古文觀止,裡面有這一篇。然而,那時的我看不懂。歐陽修說,晉無文章,除了這篇。這是評價,大概也是慨嘆。太多太多的人回不去了。

不妨看看這篇文章的第一段: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 開頭即是詠嘆。荒蕪的不僅有田園,還有內心。自以心,自己把自己的內心交給塵世,交給外在的評價體系,為何這樣還會惆悵和苦惱?這是疑問和設問。悟和知是反省,可追說明可行性。迷途未遠今是昨非是結論。不諫指沉沒成本。

由此可知題主所謂的酸葡萄心理是完全不存在的。然而,知我者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在這個世界上,誰又沒有被誤解過呢?

又,陶所以特別為後世矚目,有這麼幾個原因,一作品,二讀者有牛人,如蘇東坡就特別喜歡陶詩,三是堅定真誠的選擇,這一點與中國傳統文人的主流選擇是相背的,譬如孟浩然就說不才明主棄,山中宰相終南捷徑等詞語也說明了很多隱士並不純粹。四是反差,陶不是沒有門第沒有才華。反差大越能說明選擇歸隱拋棄世俗利益的不易。


題主這樣想不黑暗,因為陶淵明也是人,是個人思想都有複雜性和矛盾的地方。語文老師只說他淡泊名利,估計是因為無法說完這個詩人吧,畢竟,我們課本里學的他的詩文基本上都表現他的田園生活,淡泊名利堅持本性之類的方面。而語文老師和課堂只能讓學生有些初步了解,所以老師頂多說說其實陶淵明當初濟世理想未實現,隱居後也沒完全平靜。比如那句「歲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其他的她或他想講,不知要花多少時間。

不過如果找本他的詩文集,看看他的其他作品,你會發現陶潛更多的方面。比如他的隱居不是說一點不關心外面的世界的那種,他其實還是有關心的。還比如隱居這個事,說他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有點過,你想想看,是個人,有個理想和願望沒實現,怎麼會不難受呢?多少是有情緒的。而且他後來也有些詩里,說自己的選擇讓孩子挨餓了,他慚愧;說少有人理解他,心裡孤獨。說飲酒多不好但是自己戒不掉,他自嘲。這些情緒讓人讀了親切,不是因為他偉大,是因為他寫出一個人面對生活時真實的情感心態。而完完全全的靜穆,我感覺很少有人做到,所以(* ̄m ̄)吃不到葡萄嗎?是我我也會有點酸。

但是說他靠隱居掩蓋這個念頭,倒不至於。他的性格靜,直,本來就不太適合官場,選擇歸田園,順應內心有什麼不好呢。這就好比,現在你是個剛到社會闖蕩的青年,滿腦熱血,想著我要建功立業我要做多好的成績,可是真遇到現實,發現你並不適合闖蕩拚命,所以退回去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生活了,這樣就不對?這樣就是為了掩蓋自己的失敗和敵意?我覺得沒什麼,個人選擇值得尊重。況且陶淵明面對的是官場和亂世,那更複雜。

最後,我也有過你說的這種想法,不過後來讀了他的詩文,見識到他的更多方面,慢慢從當初老師反覆說的不同流合污淡泊名利中走出來,反而更欣賞和敬佩的是他的真實,和那種面對人生中的不順,隱約的自嘲幽默,還有堅守本初的毅力。

人生在世,我們何必老是活在別人的評價和希望里?做做自己,也不多虧欠別人,就挺好。老師說的話一多,學生感覺反感和懷疑,太正常。但推薦你看看他的詩文集,會讓人發現更多更值得了解的地方。


從《形影神》來看陶淵明

此詩為陶淵明自剖之語,分別以形、影、神三者為依託,表現三種人生觀。

這三首組詩依次為《形贈影》、《影答形》和《神釋》。

「形」指的是人的形體;

「影」指的是人的影子;

「神」指的是人的精神。

1.「形」感嘆自然萬物之長久不絕,主張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

2.「影」感嘆身沒影滅,但身沒名或可存,因此主張「立善」求名以不朽;

3.「神」有感「形」「影」二者的苦惱,提出解決之法——順其自然。

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一想到『陶淵明』,我們腦海里立刻浮現的便是:

隱者代表;不為五斗米折腰;

品質高潔,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

菊花;田園詩人;

淡泊名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

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力。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質直。至如「懽言醉春酒」、「日暮天無雲」,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邪?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

——鍾嶸《詩品》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是的,他確實是一名隱者,但同時他也是一個人。

這首詩《形影神》就是表現他作為人的自我矛盾與解脫!

在我心目中,陶淵明、李白、蘇軾三人是『中國人』最好的代表,都深受『儒釋道』思想的影響,一人之中,三者並存。

一、《形影神》簡析

第一首《形贈影》主要是作者對『生死』的態度:人生如寄,及時行樂。

第二首《影答形》主要是作者對『名利』的態度:通過『立善』留名以不朽。

第三首《神釋》主要是作者為前兩者解惑:面對短暫的人生,不管是追求肉體的長生,還是企圖通過立善揚名贏得身後名。都是不是最佳處理方式。汲汲追求這二者,對生命都是一種傷害。不如順應自然之理,不喜亦不懼。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影相對於形,就像名相對於身。形體消逝,影子必然跟隨幻滅。但是人即使死了,名聲還有留存不朽的可能!

可以說前兩種人生觀就是我們『世俗之人』,也是陶淵明『作為現實人』的人生追求。而第三種人生觀則是我們『世俗之人』的『理想』,也是陶淵明正在過著的生活方式。陶淵明實現了,我們還在為前兩者苦苦掙扎。

老來曾識淵明,夢中一見參差是。

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

陶淵明不是對前兩者的否定,而是對前兩者的『放棄』。經歷了官宦生活,辭去彭澤令,發現自己還是『少無適俗願,性本愛丘山』。辭去彭澤令,只是回歸本性而已。過著自給自足的躬耕生活,左琴右書,樂在其中。

陶淵明嚮往的生活: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閑靖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二、陶淵明的思想

一說到屈原,我們馬上就會想到「他是一名愛國詩人」。一說到司馬遷,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史記》,「他是一名歷史學家」。同樣,一說到陶淵明,自然想到「他是隱居者」的代表。

淵明果真如此嗎?淵明果真如此簡單嗎?

毫無疑問,單純簡單只屬於小孩。大人能簡單,是因為他曾複雜過。只有經歷了,才能放下。淵明與我們一樣,都曾年輕過。也想仗劍走天涯,治國平天下!

1.【儒】

據《飲酒二十首?十六》記載陶淵明: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

彼時淵明沉迷於儒家六經。因此儒家思想自小便在他的腦海里生根發芽。

詩文中引用儒家經典很多,僅《論語》就有37處。(朱自清《陶詩的深度》)

梁啟超《陶淵明之文藝及其品格》說陶淵明是「儒家出身」,「一生得力處用力處都在儒學」。對陶淵明的品格,他在肯定陶淵明沖遠高潔之外,又強調陶淵明是「極熱烈極有豪氣的人」,「纏綿悱惻最多情的人」,「極嚴正——道德責任心極重的人」。(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72頁)

一次陶淵明與同族相遇,便寫下一首《贈長沙公族孫》,讚美其能繼承祖先事業;淵明宗族觀念頗深,重門閥。重大家族的名譽。《命子》一首感嘆「無後為大」,曆數家族輝煌,勉勵兒子,望子成龍。

儒家強調「忠君孝親」,孝順父母,忠於君主,精忠報國。

在《擬古?其八》中記載陶淵明: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

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

為什麼作者要去西北行游?因為這時北方被胡人統治,北朝戰亂頻仍,作者希望撫劍獨游,國家能夠統一南北,終止戰爭,國泰民安。

《詠荊軻》讚揚荊軻「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雖然荊軻身已沒,但是一千年後,他的精神仍然激勵著人們。「公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荊軻當年答應太子丹去刺殺秦王,目的則是保護燕國。一千後晉、宋易代,陶淵明也曾有過這樣的抱負嗎?

2.【釋】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歸園田居?其四》

人生如夢,人生如一個幻影。本來即空最終也復歸於空無。

陶淵明在這裡援引「佛家」成說,並不一定代表他信仰或支持佛教,只能說他的思想中有佛教這種成分。李白、蘇軾等類此。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中國。當時「譯經」活動空前繁榮,眾多僧人與文人交往談經論道。當時山水詩大詩人謝靈運,就是一位懂梵語的佛教徒兼文學家。謝靈運和陶淵明的朋友劉遺民等文人都與當時廬山的慧遠大師相交。據說有一次陶淵明與一位友人去拜訪慧遠大師,慧遠大師有個規矩,出門送人不過虎溪上面的橋,那天也許是與淵明談得太投入,以致走過了虎溪。於是傳來一聲虎嘯,三人恍然大悟,開懷大笑。世稱「虎溪三笑」。雖然這個故事不一定真實,但透露出淵明對於佛理的精研。

3.【道】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歸園田居?其一》

久居官場,看慣了阿諛奉承。最後發現還是回歸自然之性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淵明詩里透露出的道家思想比比皆是,但前半期以『儒』為主;辭官後半期『儒釋道』合流,過著『道家』小國寡民自給自足的生活;偶爾抒發『儒釋』的感嘆。

所以,我們再說到『陶淵明』時,其實不能只說他是一名『隱者』。他曾奮鬥過,曾經歷過,見識了人世的機巧、官場政治的污濁險惡後,才順應自然回歸本性,回到人最初的『理想』之中。

龔自珍《舟中讀陶潛詩?其二》:

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

陶淵明不是生來就順應自己的本性,過著平淡的生活。他曾經也希望學而優則仕。並且有著『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以天下為己任,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厚重的儒家『入世』思想。

他矛盾著,他是掙扎後才回歸平淡。

李白蘇軾莫不如此;

中國傳統文人莫不如此。

陶淵明在徹底告別官場之前,其間亦多次短期出仕。

記載陶淵明的傳記頗多,《晉書》、《宋書》和《南史》均有關於他的傳記;還有顏延年《靖節徵士誄(並序)》,蕭統《陶淵明傳》和《陶淵明文集序》……

綜合而言,一種較為公認的說法他曾斷斷續續五次出仕:

第一次,出任州祭酒。原因是『家貧親老』,因為母親年老了。自己能夠忍受貧窮、安貧樂道,但是不能讓父母與自己一起受苦。需要對父母盡『孝道』

第二次,替桓玄做事,上書皇帝討伐孫恩叛亂。這是儒家『治國平天下』的至高理想!

第三次,在劉裕幕下做鎮軍參軍,討伐桓玄。

第四次,應劉敬宣邀請出來做官。

最後一次,就任彭澤縣令。這一次之所以退隱,據《晉書·陶潛傳》載,陶淵明不願迎合長官,再加上妹妹去世守喪的需要,一怒而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細數淵明五次出仕,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說是「被逼」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使每次做官時間都不長。懷抱期望出來做官,帶著失望歸去。帶著理想出來做官,再次攜帶失望而歸。期望與失望不斷交替,終於人到中年,心力交瘁,下定決心不再過問世事。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辛棄疾《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深夜可曾嘆息,

你已多久沒與自己對話?

白晝可曾停留,

你已多久沒抬頭仰望星空?

形影神(並序)

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

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

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無論貴賤賢愚,世俗之人莫不奔波勞碌,吝惜生命,以求長生或留名。余對此行為甚感困惑。

因此極力陳述形、影二者對這個問題的感慨之辭,最終神通過辨析自然之理來開釋它們。

希望對此事甚為關心的君子,能夠從詩中獲取真義!

一、《形贈影》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

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

謂人最靈智,獨復不如茲。

適見在世中,奄去靡歸期。

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

但余平生物,舉目情凄洏。

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

願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辭。

天長地久,永恆不滅;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永遠不會變更。

草木雖有生命,因受霜露的影響,卻不能像天地、山川之永恆不滅;然而也獲得了從茂盛到枯萎,從枯萎又重新煥發生機的恆久不變之理。

人雖為萬物之靈,但卻不能像草木得自然之常理。

不久前還存在於人世間,轉眼去羽化永不復還。

世上少了一個人,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那親戚朋友又是否會思念你呢?

親戚朋友一看到你生前使用的物品,只能睹物思人無限傷感。

我沒有羽化成仙之法,毫無疑問一定會死去不再復還。

希望你(影子)能聽取我的意見,有酒就喝,及時行樂。

二、《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衛生每苦拙。

誠願游昆華,邈然茲道絕。

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

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

此同既難常,黯爾俱時滅。

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

立善有遺愛,胡可不自竭?

酒雲能消憂,方此詎不劣!

想要保存生命長生不死這是不現實的;但是即便衛護生命保持健康,也讓人很苦惱,沒有好方法。

非不願到昆崙山和華山學習求仙之術以長生;只是此道邈遠不可通。

自從我(影子)跟你(形體)相遇,就一直形影不離;喜怒哀樂同受。

在樹蔭下,形影就會分離;在太陽底下,形影則永不分離。

想要形影同在是不能長存的;形體滅忘影子就會跟著同時消失。

想到身體消散名聲也會跟著消逝,實在是喜怒哀樂百感交集心情複雜。

但是人可以通過「立善」留名見愛於後人;為什麼不竭力去追求呢?

飲酒雖能消憂,但是和「立善留名」相比,豈不小巫見大巫?

三、《神釋》

大鈞無私力,萬物自森著。

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

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

結托善惡同,安得不相語。

三皇大聖人,今復在何處?

彭祖壽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賢愚無複數。

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

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

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大自然沒有偏愛;讓萬物自生自滅。

人身為天、地、人三才之一;難道不是因為我(精神)的緣故?

雖然我(精神)與你們(形體影子)相異;但是我們三者生而同體。

我們三者休戚與共;看到你們為此所困,我不得不為你們辨析解惑。

三皇雖然身為大聖人,也難免一死。如今他們又在何處呢?

彭祖雖然號稱長壽,也留不住生命,難逃一死。

老少賢愚同歸於死,沒有區別。任你風華絕代或平平無奇,到頭來終是一抔黃土。

(如按照)的觀點:醉酒或許就能忘記關於生死的憂愁;難道飲酒能使人長生?

(如按照)的觀點:通過「立善留名」的方式確實能夠使人長存不朽;但是誰將會來讚賞你呢?

老想著這些事(長生或立善留名),這確實有損我們的生命;還是不如順應天運。

)我們應當放浪於自然造化之中;面對生死自會不喜亦不懼。

死亡到來時就坦然面對;沒必要特地為此憂慮傷神!


只是剛好在做相關陶淵明的專題,隨便聊一聊陶淵明的人。不專業,個人見解。

我們不能這樣去理解陶潛,他是一個接地氣的詩人,儘管不「出仕」,他在農家是一個接地氣的人。「翼彼新苗」一句詩中陶淵明的觀察生活,體味生活,還有對詩詞中生動形象的描寫,讓我們覺得毫不呆板。

他沒有再出仕,但是並沒有說軟話說酸話,「固窮」為代價守住自己做人的原則,「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曾祖父是開國元勛,我們現在看大約就是中央集權,被奪權,一步一步在繼承的過程中爵位家勢在減弱,陶淵明出生就看到這樣的一個環境。自幼愛書,也受到儒家很大影響。這時也有「偶愛閑靜」「少無適俗韻」的性情。

----簡要生平 29歲做了江州祭酒,不肯被現實挫敗,仕途不得志,41歲那年,說了不為五斗米折腰。歸隱初期經濟狀況較好,新到鄉下也新鮮使然,生活愉快。44歲時候家中遭遇大火,戰亂,災荒使他漸漸「躬耕自資」。也曾乞食,也曾感概政治黑暗。曾說過「斯濫豈攸志,固窮夙所歸」。直到去世。

不能否認的是,他確實樂天安命,及時行樂,虛無主義。

他是一個思想高度很高的人,固窮守節,又怎麼會「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當初初高中的時候和題主想的一樣,直到最近忽然想起他的詩,才發現對他的誤解。恰好看到這個題,也來回答一下。

我們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就是要成功、有錢。比如上學時背標準答案、考高分、上好大學,都是為了這個。

因為長期生活在這種主流價值觀里,我們的潛意識就會拿這個作為標準去評價別人,這是先入為主的觀念。

題主,以及曾經的我,就是在這樣先入為主的觀念里評價陶淵明的,覺得他是沒有成功,所以只好尋找其他出路。

試想,如果主流價值觀變成根據「一個人行動是否遵從內心(下簡稱「自在」)」來評價一個人,那我們就會覺得他既自在、又有文采,非常值得學習。

我想歷史上讚美陶淵明的人,就是一些生活在主流價值觀(成功)之下,又期望能活得自在,卻沒有勇氣或不願承擔自在的負產物(比如貧苦、親朋壓力等)的人。他們只能一邊讚美陶淵明,一邊繼續不快樂地生活在當前的框架中。

我想題主如果以後獲得更多元的價值觀,就不會再這樣理解了。


個人感覺「得志」與否與隱居並不衝突,與其說陶淵明是通過隱居來隱匿自己不得志的事實,不如說那是他的一種成長。

大抵因為被教科書提及的太多,說起陶淵明,多數人第一個意象就會想到「酒」或者「菊」,倘若再加個形容詞,應該也是逃不過「恬淡」、「超脫」一類的。

魯迅先生在文中是這樣評述他的:「他的態度是隨便飲酒,乞食,高興的時候就談論和作文章,無尤無怨。所以現在有人稱他為「田園詩人」,是個非常和平的田園詩人。他的態度是不容易學的,他非常之窮,而心裡很平靜。」我認為這是陶淵明後期的寫照,而前期的陶淵明並不是如此平和淡然的。

《晉書·陶淵明傳》中記載,「家貧親老,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征著作郎,不就。」「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道濟饋以粱肉,麾而去之。」「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拋開陶淵明的詩,單看這些言行,絕非一個性情平和之人所為。受不了官場瑣事,回家!和朋友言不投機,拒之門外!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喝醉了,送客!但就這幾點看,陶淵明倒是和孔融很像,以自我為中心,由著心性來,不大會顧及他人。

前期的陶潛,就像你想的,對政治並不是沒有抱負的,魯迅先生是這樣形容的:「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說當時政治的。這樣看來,可見他於世事也並沒有遺忘和冷淡,不過他的態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於招人主意罷了。」「墨子當然要著書;楊子就一定不著,這才是『為我』。因為若做出書來給別人看,便變成『』為人』了。 由此可知陶潛總不能超於塵世,而且,於朝政還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這是他詩文中時時提起的。」除了從詩文中看得出端倪,從陶潛的做法也看得出來,「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辭官以後,沒過多久,「後為鎮軍、建威參軍。」如若沒有政治抱負,何必明知自己無法忍受官場生活又重新出仕呢?

陶潛的抱負,不過是被後人裝點抹蓋掉了,他在演化與臆想中變成了一個代表「恬淡超脫」符號,人們只需要看到他去隱逸。可如果陶潛真的做得到「心遠地自偏」 ,那麼他為何在官場中不能出淤泥而不染的生存下去呢?如此說來,陶潛也是個有自身局限性的人,他的「恬淡」是真,「超脫」便有些過頭了。

陶潛的恬淡與平和真正展開,我覺得應該是在他真正辭官歸隱之後。一開始他或許是帶有消極逃避的心態,但最後讀他的詩,那種淡泊不是裝出來的,是真的參悟了。那時的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整個人已經與自然融為一體,而融為一體的前提也是陶潛真正的返璞歸真,成為一個農夫躬身勞作之後才能感受到的。所以之後的詩人,大都為官,閑暇之時寫寫「田園詩」,沒有親身下地沒有被自然的靈氣熏陶過,因此也不成氣候,這也應了魯迅先生的話,「現在有錢的人住在租界,雇花匠種數十盆花,便做詩,叫作「秋日賞菊效陶彭澤體」,自以為合於淵明的高致,我覺得不大像。」只有真正見識過自然的瑰麗與壯闊的人,才能被震懾心靈,如同當人身處於非洲大草原廣闊的星空之下,遠處傳來大象的低鳴,這種無法言說的震懾,讓人如何不眼眶濕潤?陶潛也是在採菊東籬下,看到落日餘暉中的群山時方才恍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當人與自然合為一體,言語皆是虛無,因為我本是萬象,萬象亦是我。也是後期的他,同樣是好友命人給他做鞋,他卻欣然接受了。

陶潛的《桃花源記》非常有名,很多人解讀都要扯上「黑暗的社會」,對現實如何不滿。我倒覺得桃花源是陶潛的理想國,他勾勒桃花源不是因為對當時的社會有多不滿,而是男耕女織雞犬相聞的生活就是他所好,陶潛作為一個自我而自由的男人,桃花源是他的理想國,是他嚮往的東西,無關任何人,他只需飲他的酒采他的菊花,因為心已偏遠。陶潛不曾執著於仕途,是因為那不是真愛,性情如他不願將就。也是因為這份不願將就的堅持,哪怕說是自我也罷,最終引領著他走向了自然這條屬於他的救贖。陶潛的歸隱,是一條歸鄉的路。所以我更願意認為,這是他的成長。

之前寫論文時提到過陶淵明,希望能對你有用吧。(′?`??)


我跟第一個回答那個人觀點很像,不過,那篇文章我是自己寫過文章才看見的,至於我的想法是看了莫礪鋒老師網上視頻,裡面給了一個ppt我恍然大悟!然後查閱其他資料寫下來了一篇文章。畢竟,桓玄什麼人我還是知道的,然後查了其他時候,陶淵明的上司……

下面這篇文章我寫在悟空問答上面的,轉載過來。

說到陶淵明,大家想必都很熟悉,中小學課本裡面不乏他的名篇佳作,文學史上也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首屈一指的大詩人,但是,我們真的很熟悉陶淵明嗎?

鍾嶸的《詩品》對陶淵明評價不低,原文如下: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質直。至如「歡顏酌春酒」,「日暮天無雲」,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邪!

鍾嶸對於陶淵明評價大體上很準確,尤其是這一句「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說明了陶淵明詩歌的特點,但是鍾嶸給陶淵明那麼高評價,卻只是給了中品,而非上品。這又是為什麼?想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要說清楚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背景,他的藝術特色以及後人對於陶淵明藝術上評價的改變。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南朝劉宋初年之間,我們知道南北朝時期世家大族在政治上得勢,東晉時期更是有門閥政治,正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陶淵明的祖父陶侃是一個平定叛亂並且忠於東晉皇室位的人,雖然祖父曾經位極人臣,但卻陶家又不同於王謝桓俞這樣大家族,當然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寒門。

這樣陶淵明的身份可以做不大不小官,年輕的陶淵明果然當了江州祭酒,當時他的上司江州刺史是王凝之。王凝之存在感很低,但是,他的父親,兄弟,老婆存在感都比他高。父親就是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的王右軍(王獻之),兄弟裡面有雪夜訪戴的王徽之和也是著名書法家的王獻之,,至於老婆嘛,熟悉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那個)的都知道,謝道韞就是嫁給了王羲之家最不風雅,最白痴的人——王凝之,算是遇人不淑了。王凝之信奉「五斗米教」(後來因為迷信這個,果然就被宗教迷信所害死)。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不為你王凝之折腰。恐怕不僅僅是王凝之傻,更重要的是王家和陶家一直不和睦。晉書上有記載『』:時王導輔政,主幼時艱,務存大綱,不拘細目,委任趙胤、賈寧等諸將,並不奉法,大臣患之。陶侃嘗欲起兵廢導,而郗鑒不從,乃止。」從史書上記載看陶侃差點就跟王導兵戎相見了,王家與陶家關係如何不言而喻。而到了陶淵明這裡,他遇到了一個無能而且關係及其不和睦的王家人。這時的辭官就是可以理解了。

後來的陶淵明仕途更加坎坷,先後當過桓玄,劉裕的幕僚,又先後辭官。桓玄有跟父親桓溫一樣的野心,沒有父親的能力,陶淵明辭官也可以理解,對於政治黑暗的一種遠離。至於劉裕後面更是改朝換代。陶淵明的辭官很像是阮籍,嵇康對於司馬家族不滿的那種情緒,不同的是曾經也是有過荀彧一股的匡扶皇室的憂鬱。

從這個意義上,陶淵明不停地辭官就是可以解釋了,一方面自保,另一方面懷念東晉王朝。想像祖父一樣匡扶晉朝皇帝,卻發現夢想與現實的距離那麼遠,那麼遠。於是,最終歸隱山林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他成了農夫,成了詩人。

今天,我們把陶淵明當做詩人來看,陶淵明同一個時代的人卻不這麼看。正史裡面他被放在《晉書·隱逸傳》,大家把他當做仰慕伯夷叔齊在首陽山餓死的高潔之士。他的好友顏延之寫《陶徵士誄》(陶淵明去世以後紀念的文章)時候,反覆提及的也是他的精神,而非一點點文學才華。要知道,顏延之也是著名的「元嘉三大家」之一,文學素養不低,卻不提陶淵明的文學貢獻。可見當時人們並沒有把他當做詩人看待。南朝齊梁時期,文學批評界出現了鍾嶸《詩品》和劉勰《文心雕龍》,《詩品》把陶淵明評價很高,但只是中品。《文心雕龍》更是沒有提到陶淵明。所以,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沒有被當時人充分發現。

昭明太子蕭統是第一個發現陶淵明的文學貢獻的人,於是他編訂了陶淵明的作品集。而真正的發現陶淵明價值則是蘇軾,朱熹等人在宋代的推崇。陶淵明文學方面固然有很高的水平,但是,後代文人也是把自己的各種情懷寄托在其中。比如蘇軾,他一生都在貶謫和等待貶謫的路上,他自己就需要「悠然見南山」的平淡恬適心境去生活,詩歌中田園生活的質樸真實就能緩和官場失意的頹唐,再加上宋詩有一種理趣。這種理趣不是像論文或者哲學書一樣高深,而是藏在「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景物描寫當中,源於身邊的事物和景物,卻又提煉出一點點哲理意味。陶淵明的詩歌也是有點這種味道,所以宋人欣賞陶淵明也就實數正常了。

為什麼對陶淵明的評價會發生改變呢?南朝文風錯彩鏤金,四六體駢文,永明體都是推崇華麗的文辭的, 當時主流文風正如晉朝陸機《文賦》說的「詩緣情而綺靡」一句話一樣。不被當時同時代的人看重,也是正常。

談「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這句話,不得不提陶淵明的田園詩。寫躬耕之苦,陶淵明絕對是文學史上第一人,其他詩人寫田園詩都是做客農家的感受,而陶淵明則是親自去體驗躬耕勞作的艱辛。比如「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兩句就能看出來。而「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這兩句,不僅僅是對於官場黑暗的反感,自然更是玄學一個經常提到的概念。相比較魏晉的玄言詩,陶淵明的詩歌並沒有那麼生硬,有一點點玄理的味道,但是又融入了情與景之中,讓人在品讀詩歌之時不覺得晦澀,同時又在品讀之後多了一份可以咀嚼的回味。

你仔細品讀陶淵明的詩歌,平淡不乏味。語言看似簡單普通,其實包含了作者在背後的錘鍊。只不過,錘鍊到了巧奪天工的地步,「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十分平淡的十個字,卻能把雪的那份輕柔之美描繪出來,就好比一個畫家揮毫潑墨之時,彈指一揮間就用寥寥幾筆把一幅山水畫畫好,線條不多,但是神韻已到,你以為畫家短短的時間內就是隨意畫下的,其實都是在心中反覆斟酌思考後才一揮而就的。這就是陶淵明詩歌語言功力所在。

陶淵明在鍾嶸那中品,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陶淵明的散文和辭賦也是俱佳,但是不屬於詩歌範疇。《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都是佳品。《桃花源記》明明是平鋪直敘,但是又能創造懸念。而且這個桃花源更是被無數文人騷客賦予了各種各樣的寓意,堪稱中國版的「烏托邦」。

陶淵明的偉大,一方面是自己詩歌文學方面的功力深厚,另一方面,也是他的經歷和作品,為大家創造了想像的空間,大家可以把自己所想的美好事物賦予在他的經歷與作品裡。文學的魅力大概於此,文學不僅僅是作家創造了什麼作品以及作品所賦予的意義,讀者通過閱讀所聯想到的豐富內涵也是作品的價值所在。

綜上所述,陶淵明本身在當時就是隱士,「隱逸之宗」一詞對得起他,詩歌方面成就也是稱得上魏晉南北朝首屈一指的大詩人。 西方哲人「海德格爾」經典的一句話「人在大地上詩意的棲居」,這句話用來描述陶淵明筆下的文學精神世界一點也不為過。


陶淵明只是放棄了自己不擅長也不喜歡的工作(做官),靠著工作幾年存下的收入,獲得了(暫時的)經濟自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後來日子過的拮据,一是老婆去世,他自己又不善於持家,二是遭了火災,這怨不著社會吧?他還是逍遙快活過好多年的。)

他所處的時代並不黑暗(劉裕打壓豪強、重用寒門、收復長安、洛陽,滅南燕、後秦、仇池,陶淵明和劉裕算是同時代人,如果你非覺得只有太平盛世才算不黑暗,我也沒辦法)。

他的命運並不坎坷(他這輩子遇到的幫助他的人遠比禍害他的人(如果有的話)多,歸隱之後有好幾次機會出來做官)。

他也不是沒有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機會(他在404年,劉裕成為北府軍反桓玄盟主的這一年成了劉裕的參軍。415年,朝廷請他出山做著作佐郎,編修國史。是他自己不肯去。)

社會和時代都沒有什麼對不起他的。就像他也沒有什麼對不起社會和時代的一樣。

我喜歡陶淵明,我所噁心的是某些文人和不教育人不舒服斯基蒼白刻板的附會,說什麼因為社會黑暗官場腐敗,為了清高為了氣節而歸隱,放你娘的屁。

誰告訴你一個人辭職就一定是因為單位不好?

誰告訴你一個人喜歡宅在家裡就非得是對社會不滿?

陶淵明的一生,就是沒錢時認命,有錢時任性,不喜歡的事情做不好,喜歡的事情做的很棒,僅此而已。

PS:《宋書·陶潛傳》:「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彭澤縣令)之前,就做好了歸隱的打算。他想存點錢,以方便隱居。


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是東晉名將。雖然出身寒門庶族,卻憑藉赫赫戰功官至太尉,死後追贈為大司馬,在那個門閥士族鼎盛的時代,算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他的外祖父孟嘉,也是東晉名士,娶了陶侃的第十女。

所以,陶淵明雖非士族出身,但也是名門之後。

不幸的是,他八歲時,父親病故,家世逐漸沒落。

二十歲時,為生計所迫,陶淵明開始了遊宦生涯。遠遊奔波,出任下級官吏,只為謀一口飯食。他後來在《飲酒(其十)》中寫道: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
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

此時,他已陷入了一個將困擾他多年的思想矛盾:既想干一番事業——「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但又清高自守,眷戀田園——「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因此,他的出仕生涯時斷時續。每當胸懷長志而又生計艱難之時,他便謀一個差事。每當對官場生活失望而又小有盈餘時,他就辭官歸耕,融於自然。

從二十九歲開始,他斷斷續續擔任過州祭酒、參軍等職,對東晉末年的政治生態愈來愈了解,也愈來愈厭惡。

直到四十一歲時,他最後一次出仕,任彭澤縣令。僅僅三個月後,不願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淵明,做出了人生中最重大的抉擇。

保持高潔人格和回歸自然本心的願望,佔據了上風,終結了他數十年來的思想矛盾。

他最後一次歸隱田園,直至生命結束。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以《歸去來兮辭》為界碑,陶淵明有如羈鳥返林、池魚歸淵,開始了他後半生困苦而又恬淡的生活。

雖然「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但他寫下了這樣的美句奇句: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的詩,盡在兩個字:唯「真」,唯「淡」。

所謂「真」,是他長懷赤子之心,既願意對自己說實話,也願意對他所愛的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魚一鳥說實話。

莊子有言: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真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也。」

陶淵明之真,使他的詩不事雕琢,自然流露,尤為動人。對這一點,金末元初的元好問評價得特別肯綮: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這「真淳」,讓詩歷萬古而絲毫沒有過時之感,讀百遍卻始終如初讀常新。

若說是「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那麼,正是這最真的陶淵明,發現了這最真的一味:淡。

要知道,他之前的詩人,和他同時代的詩人,都是不屑於「淡」味的。只有陶淵明,用詞如山野農人的口語,不避其粗鄙,反愛其質樸,有天然之趣。

蘇軾說:

「淵明詩初視若散緩,熟讀有奇趣。如『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又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不知者則疲精力,至死不悟。」

後世的梁實秋也頗有同感:

「絢爛之極歸於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無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鑿之痕的一種藝術韻味。」

是啊,技巧太過高妙,以至於看不出技巧。其味至真至純,所以歸於平淡。

唯「真」,唯「淡」,令陶淵明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他的審美已遠遠超出於他的時代。

所以,不被當世所熟知、所理解,也就是題中應有之意了。

南朝鐘嶸《詩品》稱其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但也只把他的詩歸於「中品」而已。

陶淵明生前曾作《自祭文》,又曾在《輓歌辭》中豁達開通地寫道: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不知他是否想過死後的聲名呢?也許,他早已做好了思想準備,與他的詩一起化作塵與灰。

而後,無論沈約撰《宋書》,還是房玄齡撰《晉書》,或者李延壽撰《南史》,陶淵明的事迹都是被列入《隱逸列傳》的。

幸而在陶淵明的詩文尚未散失殆盡的一百年內,南朝梁太子蕭統出現了(就是編《昭明文選》的那位)。他將陶淵明的詩文收入《文選》,又重新編輯《陶淵明集》,作《陶淵明傳》、《陶淵明集序》。由此,陶淵明在唐宋時代終於得到了極高的推崇。

難以想像:如果沒有蕭統所做的工作,今日可還有陶淵明?

假若沒有了陶淵明,那麼,王維還是王維嗎?李白還是李白嗎?蘇軾還是蘇軾嗎?

再往更深處想一層,則更令人心驚:蕭統救出的是陶淵明的詩文,那麼既往三千年,沒有救出的還有多少?

歷史有多少殘缺?文學有多少損失?

再更深一層:為文者,死後尚有詩文可救。那麼,那些並非以文為命的高人至人呢?何以救之?

我心中莫名生出了感嘆:讀陶淵明的詩,讓我學會不以成敗論英雄,讓我開始去理解、去欣賞那些世俗意義上的「失敗」。因為,有些失敗者,是更活潑潑的生命。

同時,我又感到莫名的安慰:想到那些將不為歷史所載的高人至人,也許今時今日就和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過著如常的生活,甚至就是我的鄰里——這讓我心生溫暖和安定。

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陶淵明作為世界第一海廚,連寫了六首《歸園田居》,可見他是真心對園田生活情有獨鍾,而不是什麼能力不行找個理由敷衍。

陶淵明仕途不順,一方面是因為陶家是個小門第,雖然是士族但是是寒門,難以在門閥社會的晉朝出頭。另一方面陶淵明不願意出仕宋朝,所以不是他本身能力不行,而是實在不怎麼喜歡做官。

正如陶詩中的:「姬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他選擇這條道路,是個人的志向,並不是說他完全排斥仕途,而是自然更能吸引他而已。


一個辭職專業戶

魏晉時期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奇怪的人: 大肆飲酒的阮籍,服「五石散」的何晏,打鐵彈琴的嵇康。(《世說新語·任誕》)還有一個叫劉伶的,每次出去都要背著一壺酒,又要一個人拿著鋤頭跟著他,隨時準備他喝酒喝死了,就隨地把他埋了。

陶淵明8歲喪父,12歲喪母,從小生活在爺爺的家裡,家裡祖上三代都是當官的,性格上很是有點悶騷。

他叛逆的方式是,「屈服,又不屈服」。

他20歲開始走進仕途,29歲時起為江州祭酒,再為桓玄軍幕,三為劉裕鎮軍參軍,四為劉敬宣建威參軍,五為彭澤縣令,家人朋友託了很多關係送他進去,但他都把官場當旅館,辭官回家。

他在著名的辭職報告《歸去來兮辭》里解釋道:世界那麼大,我想種莊稼。

但是真正觸發他最後一次甩擔子的,是一件賄賂事件

2

一個率性的大V

雖然是辭職專業戶,但是最後這份工作陶淵明起初並沒有太大的抵觸。

因為做縣令有三百畝公田,可以用來種高粱釀酒喝,大大改善了他裸辭後買不起酒喝的窘境。

但陶淵明註定是一個辭職體質。

一天,上級派督郵下來檢查工作。這些人都是吃拿要慣了的,一到彭澤縣,就讓人通知陶淵明,穿好官服、備好禮品,否則等著吃苦頭。

真是找錯人了,當時陶淵明的妹妹死了,正難受呢。他生氣地在日記里寫道:有飯有酒,我回家種田都能養活自己,幹嘛當官受氣!

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他決定徹底脫離體制,回家務農。

東晉義熙元年,也就是公元405年,41歲的陶淵明放棄了彭澤縣縣長的職位,這個時候他已經是5個兒子的爹了

俗話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五個兒子一字排開,吃飽都很困難。陶淵明就這樣瀟洒地掛印回家,離開得很自信。

3

一個愛喝酒的「」地主

古代婦女多不能出門工作,養家的重擔陶淵明不能指望妻子,必須一人挑起。陶淵明有底氣,是因為他當時還有一些家當: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但是非常時期,天災人禍太TM多了,過了3年,他家失火,房子全燒了。

老陶夏天餓肚子,冬天沒被子。有時甚至不得不去敲門乞討: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窮得天天斷炊的陶淵明,在妻子孩子的極力反對下還拿家裡的口糧換酒喝,基友顏延之被貶為始安太守,中途經過潯陽,來找陶淵明玩,兩個人天天喝酒。走的時候,基友留下兩萬錢,陶淵明都送到酒店去了,抵他每天的酒錢。

明明能夠給孩子好的生活條件和好的教育環境,卻讓孩子和自己一樣為了生存而掙扎,陶淵明不是沒有內疚的。

根據陶淵明的《責子》所寫,這五個孩子 「總不好紙筆」,不求上進。阿舒十六歲了, 「懶惰故無匹」;二兒子阿宣更無心向學;阿雍與阿端是雙胞胎,十三歲了,連六和七都不認識;最小的兒子還一個勁兒地就知道吃。

最早,他安慰自己5個兒子的智力低下是天意、是命,想不開了就喝酒麻痹自己。醒了洗把臉還有好多個明天。

然而到了晚年,他終於意識到了:「後代之魯鈍,蓋緣於杯中物所貽害」,他在日記里自責地寫:當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原先的「責子」轉變成後來的「自責」,但是已經晚了

4

一個背後的秘密

就生殖細胞而言,男性酗酒,使精子發育不全,活動能力減退;受精之後,使胎兒先天不足,產生各種異常,如智力減退。所以醫生會建議備孕期間的夫婦避免喝酒抽煙。

詩人們特別容易成為酒徒,大多與他們的精神之苦,以及當時的生活單調有關。

當他們進入一種醉酒恍惚狀態之後,他們的確體驗到了某種特別的自在,這時被日常狀態所覆蓋的那個隱秘的靈魂得以釋放,長久的壓抑和禁錮感頓時減弱,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暢快。比如在陶淵明120多首詩里,有20多首都是關於酒。

但是,別指望酒精能帶來靈感,那只是短暫的幻覺。

影響精神心理的物質有很多種,攝取後生理效應和對身體的影響各不相同。

酒精對人的作用是興奮的。攝入一開始是健談、幸福感上升和愉快豁達的心境。隨後如果酒精在血液中濃度水平逐漸下降,個體會越來越抑鬱、社交退縮、出現認知的問題。如果血液中酒精濃度過高,個體可能會睡著,進入麻醉的階段。酒精血濃度水平再高時,會呼吸和脈搏抑制,嚴重時引起死亡。(《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根據2014年世界癌症報告中統計顯示——3.5%的癌症是由酒精造成的,同時每30個癌症死亡患者中就有一個是酒精造成的。

2015年8月,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統計了88084名女性和47881名男性長達30年的隨訪數據,發現酒精和癌症的發生具有無可辯駁的線性關係。另一項相似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酒精和一些癌症(結直腸癌、女性乳腺癌、口腔癌、咽癌、喉癌、肝癌、食道癌)發生的相關風險為1.13(女)和1.26(男)。

周家華教授指出,從目前的臨床來看,男女都會得肝癌,當然,男性比女性多一些,在他接診的患者中,有明顯「酗酒」習慣的差不多佔到肝癌患者的1/10。

不過,這也不代表說,肝癌和酗酒沒有太大聯繫:首先,從內因上來說,你有無肝癌的基因,如果沒有,可能喝酒等這樣的誘因再多也不會得癌症。第二,如果有肝癌的基因,喝酒就會誘發或者說加速肝癌的發生。

所以說,你不知道你是不是有癌基因,還是遠離這些壞習慣。


一年前讀高二的時候

學習歸去來兮辭

更早以前

學習桃花源記

高二的時候

不太喜歡甚至覺得他消極避世

當年熱愛的

是李太白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瀟洒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雄心壯志

是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洒脫

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大氣

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霸氣

後來

我高三

經歷了一些事情後

喜歡了杜甫的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古人誠不欺我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我雖無兼濟天下的能力

卻有這樣的心

重讀歸去來兮辭

更多的是對陶的欣賞

記得王羲之在蘭亭集序里

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現在我就有這個感受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的固守本心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是多麼洒脫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在官本位盛行的社會背景下,敬佩

很喜歡

推薦

岳陽樓記

蘭亭集序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還有

游褒禪山記

老莊之學

王守仁

都是很有意思的

古人誠不欺我~

以上為本人拙見,不喜勿噴(/?\*)


我也是這麼想的其實


先擺出題主的問題:

長久以來,語文老師們都喜歡說陶淵明【淡泊名利把酒東籬】的淡泊情懷。可是我個人認為陶淵明只是一種因現實是失利,得不到官位,而有一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用隱居來掩蓋自己的想法。請問是我想得太黑暗了嗎?

其實,陶淵明的淡泊情懷,不可否認的是有從後世,從他的行為結果來反推的。

我不否認陶淵明內心是有這種淡泊名利情懷,不然他大可在官場隨波逐流,幹嘛非要隱居?

但是後世呢,從構建完人的角度也好,從簡化理解的角度也好,大多數只在強調陶淵明的淡泊名利的情懷。然而,我必須要說,這不是完整的陶淵明,這不是真實的陶淵明。

所以,先安慰題主,不是你太黑暗了,應該是你能夠結合實際去分析了,嘿嘿。

那麼,為什麼說陶淵明不只是有淡泊名利的情懷呢?

以下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

首先,陶淵明自己的說法。他在詩中自己就說,「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擬古》其八);「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其五);「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 (《飲酒》)。

這明明就是一個儒家知識分子從小就要大濟蒼生的豪邁想法啊!他確實也有一些表明淡泊心智的詩句,「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歸園田居》)。但至少我們不可否認陶淵明是有雄心壯志建功立業思想的。

所以,這就是他三次出仕,五次當官的心裡動因。

順便說一句,陶淵明出仕江州祭酒也有「家貧親老」的緣故,當官順便掙點錢。此外,出任彭澤縣令,也有原因是他也能在政府的公田裡種點釀酒用的秫,妻子翟氏因為陶淵明種秫太多還有點不高興,最後還是陶淵明妥協了。

你看,從這看,至少陶淵明現在還是信心滿滿,大濟蒼生,順帶解決家庭經濟問題和個人愛好(喝酒)問題。至於淡泊名利什麼的,現在好像還沒到時候……

此外,從陶淵明家族分析。至少在陶淵明多次當官的時候,淡泊名利還是靠邊站的,他就是想當官。這一點毋庸置疑。

陶淵明如果真的淡泊名利(我指的是在歸隱之前),根本就不會去當官。

陶淵明家族有很多真正淡泊名利的例子。

1、陶淡,陶淵明叔

陶淡,字處靜,太尉侃之孫也。父夏,以無行被廢。淡幼孤,好導養之術,謂仙道可祈。年十五六,便服食絕谷,不婚娶。家累千金,僮客百數,淡終日端拱,曾不營問。頗好讀《易》善卜筮。於長沙臨湘山中結廬居之,養一白鹿以自偶。親故有候之者,輒移渡澗水,莫得近之。州舉秀才,淡聞,遂轉逃羅縣埤山中,終身不返,莫知所終。

2、孟陋,孟嘉之弟(陶淵明外祖父)

吳司空宗之曾孫也。兄嘉,桓溫征西長史。陋少而貞立,清操絕倫,布衣蔬食,以文籍自娛。口不及世事,未曾交遊,時或弋釣,孤興獨往,雖家人亦不知其所之也。喪母,毀瘠殆於滅性,不飲酒食肉十有餘年。親族迭謂之曰:「少孤!誰無父母?誰有父母!聖人制禮,令賢者俯就,不肖企及。若使毀性無嗣,更為不孝也。陋感此言,然後從吉。由是名著海內。簡文帝輔政,命為參軍,稱疾不起。桓溫躬往造焉。或謂溫曰:「孟陋高行,學為儒宗,宜引在府,以和鼎味。」溫嘆曰:「會稽王尚不能屈,非敢擬議也。」陋聞之曰:「桓公正當以我不往故耳。億兆之人,無官者十居其九,豈皆高士哉!我疾病不堪恭相王之命,非敢為高也。」由是名稱益重。博學多通,長於《三禮》。注《論語》十卷行於世。卒以壽終 。

3、翟湯,陶淵明第二任妻子翟氏族人

翟湯(272—344) 字道淵(一作道淵),柴桑縣(今九江縣)人。西晉末年,時局動蕩,干戈相尋,民不聊生,玄學盛行。不少讀書人和士大夫為逃避亂世而厭棄仕途,借隱居以終其身,其時廬山開始成為隱居勝地。

別人不說,看看陶淵明的叔叔陶淡。相對來說,陶淵明三次出仕五次當官如果還是淡泊名利的話,他的叔叔恐怕就是聖人了吧?

所以,所以,簡單來說,陶淵明的思想確實有淡泊名利和世俗功利的兩個方面,兩者隨著時間變化佔得比重不同,有一個變化的過程。所以,至少我認為,陶淵明的淡泊情懷更多的是他辭官彭澤之後,而之前,可能跟你我大多數人一樣,還是想當個官掙點錢的。

不過,陶淵明憤然辭官這一點,就是他超出大多數人的地方了。

總之,雖然我這麼說陶公「壞話」,但是,真實的陶公仍舊是偉大的。


多讀讀他的詩和文 不要臆想


你不是太黑暗了,而是了解的有點少。

陶淵明如果想做官,只是一句話的事。

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在東晉官位不是一般的大,是非常的大。以東晉的實情,做到陶侃的位置,都可以無視中央了。

這樣的人的後代,在東晉,劉宋,想當官真不難。

不過不為五斗米折腰也可能是另一種情況:俺這樣出身的人,要向一個低賤的寒門折腰,恥辱啊,堅決不幹!


實名反對劉軒明的答案。第一,陶淵明的隱居生活過得非常拮据,並不像你說的那樣有錢,逍遙自在。《五柳先生傳》中說「家貧」,一首詩中提到向親友借糧度日,這樣的生活,哪裡像你說的那麼輕鬆?第二,陶淵明不是不想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是當時的政治現實,不允許他這麼做,無奈之下,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田園生活。讀陶淵明的詩,明顯的看得出來他是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第三,教科書中的許多東西,確實讓人討厭,有些歪曲事實。但和你的歪曲事實相比,教科書反而非常偉光正。


我跟答主看法差不多

陶淵明說自己「不為五斗米折腰」,但是卻幾次進入官場,這想法雖然是好幾次辭官後寫的,但是他肯定以前就有這種想法,所以他的言行十分矛盾,還有上級領導來了不都是需要言行上的恭敬嘛,他轉個背就辭官,不就是想到自己反正拉不下面子去求人,只顧自己的文人傲骨,死要面子活受罪

再說他有五個孩子,讓五個孩子和老婆吃苦,自己辭官逍遙,「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設」這話雖然那個時代沒有,但是陶淵明難道不明白沒錢養孩子嗎,問題他還時不時把自己有的錢全部拿去喝酒,不顧家,不負責任

他幾次辭官又歸癮,多半是為了錢才再次當官,為什麼說他為了錢,因為沒錢喝酒,沒錢養老婆孩子唄,你說他拿了錢拍屁股走人就算了,還寫作品嘲諷官場,這人,我也是醉了

還有他十分看不起那些為了自己利益去討好上級的人,等人家升職了就更討厭人家了,這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嘛,你說他這是不同流合污,那就不同流合污唄,人家有人家的活法你憑什麼瞧不起他

你若說他不慕權貴,又有他的「富貴非吾願」,是,他是不慕權貴,高層的權利他有資格嗎,那個時代都是貴族門閥他一個落魄貴族,他有資格嗎,只能說是有自知之明,還有不慕富貴,他當然不追求富貴,每次他一有錢就撂挑子走人回家玩,喝酒,懶癌晚期,半途而廢

問你,你上班或上學跟回家耍對比,摸著良心說你選哪個,你當不會辭職了,因為按如今的情況,你辭職就等於失業了,陶淵明不一樣啊,雖然對他的人品表示懷疑,但是他本人還是有文採的,不然為什麼語文書上那麼多他寫的作品,加上他那個朝代的背景,他只要沒錢了想賺點錢加上他的文采,不隨隨便便就賺錢了嘛

在我看來與其說你對他歸隱的態度,不慕權貴,富貴表示敬佩,不如說你在羨慕,因為你不行啊,他多好啊想幹嘛就幹嘛,過得窮點他說順應自然嘛,無所謂,人生而有欲,我還真不信你沒有想要的東西,所以與其說你是敬佩他不如說羨慕他

反正要交作業,就一起發了評論,個人觀點,不接受反駁,反正我一介學生黨,就是單純看不慣陶淵明的人品,你說我沒讀懂他的作品也好,不了解他的人也好,經歷的太少也好,還是因為討厭他寫那麼多作品讓我背也好,我就看不慣他


高中時語文老師講到陶淵明時,給我們介紹他的生平典故。說他當官時有一天要去見一個督郵(官名),出門前被下屬攔住說大人您褲腰帶忘系了。他聽後十分不滿,說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然後就不幹了,退而喝酒種地寫詩。

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 (《昭明文選》)

我當時沒覺得陶大詩人這觀點有多正確,當時我就覺得這人三觀好像有點不正,還賊愛裝逼,和別的官員會晤的正式場合不就應該穿好正裝嗎,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而且不想為五斗米而折腰向鄉里小兒,意思就是五斗米太少了,換作是五萬斗米就值得他折腰了?結果後來我不順心的事遇得多了,也會覺得有些繁文縟節制度禮節的確是很冗餘而沒有必要,而且並不是什麼人都值得你用全部的禮節去尊重。還有,尊嚴與是非偏見的問題也不是能用物質來衡量的。

官場失利也好,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也罷,所謂的東方梭羅和東方《瓦爾登湖》或許也真的就只是個幌子,但這又能怎麼樣?人這一世有些時候總是會覺得自己活得很累的,總要在自己內心深處給自己留一片凈土,給自己留一點不容被剝奪的供自己喘息的自由。中國文人再怎麼出世,到頭來還是不可能不重人事的。看似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其實其意也並不在山水之間。其實陶謝真正要追尋的或許從來都不是什麼山水田園自然風光,而只是在追求一種更加舒暢地能把這口氣喘喘好的方法,僅此而已。在步步緊逼的生活壓力下好好喘口氣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嚮往,是人類生活的剛需。人一直憋著沒法喘氣,總是要窒息的,古今中外多少人都曾因此從舞榭歌台上一躍而下,摔得粉身碎骨?要知道,很多人一生奮鬥不止,無非就是想讓晚年的自己和後代能更好地喘口氣。而陶謝他們卻用一種相對清新、超脫並且自然而省力的方式達成了同樣的效果,提供了一條滿足人類生活剛需的捷徑。

斯人已逝,只留下眾多優美超脫的詩篇,向我們展示來自一千多年前的讓自己好好喘口氣的訣竅,在生活節奏日益緊湊,生活壓力愈發愈沉重的今日,或許它又能煥發出某些新的價值。這就是陶淵明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推薦閱讀:

如何分析實驗體詩詞?
什麼詩句可以配在梳子上送給愛人?
中秋月圓時,怎樣詩意地表達對家人孩子的愛?
「輕風細柳,淡月梅花」 在這兩句詩中各加一個字作腰,加哪兩個字最好?
有哪些你第一眼看到就愛上的句子?

TAG:歷史 | 詩詞 | 歷史人物 | 歷史人物評價 | 陶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