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如何理解「盡信書不如無書」?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盡心下 第二

......這話的意思是說,他讀尚書裡邊武成這一篇的時候,對裡邊的內容持保留態度

孟子讀那會 尚書 確實就叫書 漢朝才改成尚書(跟現在的尚書還不一樣,現在的是偽作,這個就先不提了),如果那會尚書叫貓(我也不知道為啥就想起來貓了),這話就該改成...盡信貓,不如無貓...LZ還要問問為喵要信貓么......

後來的人就以為讀了本書那就得懷疑一下...懷疑毛線啊 讀懂了咩? 多讀讀再懷疑

推薦 蛋叔講故事 - 收藏夾


如@桂武磊 所回答的,這句話本來是孟子對於《尚書》中「武王伐紂」的一句評論。

《尚書》中描寫武王伐紂時,寫道:「罔有敵於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孟子對此表示不理解。孟子認為,武王伐紂是以正義討伐不正義,又有商軍前陣倒戈,應當勢如破竹、摧枯拉朽才對,如何能夠打到血流漂杵的地步?如果血流漂杵不是描寫戰爭場面,那麼就是武王大軍進行了屠殺,這個更加不對,因為不符合武王大軍正義的身份。因此孟子表示這裡是《尚書》寫錯了,相信它才見鬼,所以有了「盡信書不如無書」的評論。

現代史學認為帝辛是商代一個有作為的君王,並不像史書中所說的殘暴不仁。武王伐紂是趁著商軍討伐東夷時發動的,商軍主力未能返回。帝辛臨時武裝的奴隸在前線倒戈了,但是商人進行了慘烈的抵抗。此處,尚書的記錄是正確的,而孟子則犯了中二病。

再說《尚書》。這是一部公文總集,在戰國時期稱之為《書》,而到了漢代則稱之為《尚書》。在秦朝焚書坑儒時,存世的尚書幾乎全部被毀。漢代由博士伏生背誦出來,得以重新傳世。但是後來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居的時候,在牆壁夾層里發現了一卷《尚書》,是用戰國時期文字寫成的,和伏生口述的《尚書》有所不同,多了16篇。為了區別,伏生口述的被稱之為《今文尚書》,而孔子牆壁中發現的則稱之為《古文尚書》。今文尚書因為是官學用書,因此有官方地位,古文尚書則只能在私下裡傳播。到了西晉時期,經歷了八王之亂以及五胡亂華,兩本尚書都失傳了,東晉時豫章內史進獻了一本《尚書》,裡面記錄了今文尚書33篇,古文尚書25篇,一共58篇。東晉版本的尚書流傳至今。

對於東晉流傳下來的《尚書》後人存在很多懷疑,特別是針對古文《尚書》提出了很多質疑。經過對考古成果戰國竹簡的整理,對照找到的《尚書》章節和流傳的《尚書》章節進行對照,證實古文尚書確實是後人偽造,而今文尚書對應章節則較好的符合。

一般認為《今文尚書》中《周書》的《牧誓》到《呂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實史料,《文侯之命》、《費誓》和《秦誓》為春秋史料,所述內容較早的《堯典》、《皋陶謨》、《禹貢》反而是戰國編寫的古史資料。


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不論對於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需要經過自己的懷疑: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後,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否則便是盲從,便是迷信。孟子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也就是教我們要有一點懷疑的精神,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

書無疑是用來表達思想與記錄知識的,說到底是「人類心靈的展現」。那麼任何書本只是一種意見,任何一種意見也都並非絕對真理。或許有的本就是錯的。即使曾經正確過,隨著時代改變與人類客觀環境的變遷,許多也已不再適用了。

當今誰願出錢都可出書。出於某種功利目的,一些未經實踐檢驗或未經嚴密論證的、甚至將外國的舊貨當時鮮搬過來的所謂「新說」,也紛紛跟著「搶閘出籠」。一時新舊雜陳,珠目相混。千萬別為那些貌似新奇的標榜所迷惑才好。


這裡書指代別人的知識

知識只是真理分支的模糊表達,是對一定環境內複雜事物的抽象表達,書上的知識是有相關上下文背景的,所以有例子的書往往更吸引人,因為他提供了一部分的背景來讓人理解知識。

而知識所具備的場景性就導致了很多有道理的話,在不同環境效果完全不同,甚至很多知識在不考慮特定環境的時候是相互矛盾的

比如無快不破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快一穩,拋開環境看知識有時候是自相矛盾的。

而盡信書說白了就是抹去了知識的上下文背景,不考慮當前狀況強行硬套,做事情,往往有個節奏,學習,思考,實踐,達成知行合一。只讀書不思考不實踐,不如不讀書,因為讀了也白讀,對你沒有提高,還會影響你的判斷力和執行力。

所以盡信書不如無書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一個人只學習不思考的話,還不如多做點事,多犯點錯,憑經驗解決問題,成功的概率還大一點。


書不可盡信。因為每本書的作者的書都是在一定的經歷,背景,以及當時的心境集合下寫成的,可以說書成於偶然。我們沒有
作者 的經歷,卻要理解 甚至相信作者做與偶讓然的書,豈不荒謬?

況且每本書都是想表達自己的一種觀點,並試圖說服讀者,怎可盡信?

我們可以用欣賞,探究的眼觀來讀書,打開思維的新視窗,學會全面考慮問題。


非要用一句話總結的話,就是:讀書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抱歉,用了一個已經被爛俗化的詞語。

細究讀書的目的,我認為大體有三:一是消遣(如小說),二是為了獲取純粹的知識(如科普讀物、技術手冊、歷史紀實、經濟原理),三是為了引發自己的思考(如政經評論、文藝論述、哲學社論)。「盡信書」在這三種語境里,含義是不同的。如果拋開對書本的應用,單單從閱讀的角度入手,這三類閱讀都有不同的讀法。以下假設你是一個嚴肅的讀者。非嚴肅讀者可直接跳至末段。

1.消遣類書籍

沒什麼好說的,無所謂信不信。但若要細究,其實都可以劃分到第三類里。仰賴於你願不願意思考。所謂見微知著。

2.知識類書籍

這類書籍大部分都是乾貨,要麼是事實(如觀測所得、軟體功能,史實記錄、統計數據),要麼是經過邏輯檢驗的知識(如公式定理,原理)。這類乾貨沒什麼可思考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所以閱讀這類書籍,讀者沒有多大的自由度——除非,書寫錯了。如果對於同一個東西,前後兩本書的陳述不一樣,那麼至少有一個是錯的,甚至兩個都是錯的。只有這個時候,讀者才需要求證第三方來檢驗。讀者需要的不是懷疑精神,而是記憶力

3.觀點類書籍

或者稱呼為「思想類書籍」也可。這類書籍才是題干強調的重點。閱讀這類書腦子要始終有一個立場:書中所言,全是私貨。因為作者在書中兜售的不是事實,而是觀點。這是獨立思考的分水嶺。人總是會犯錯的,因此觀點總有正誤,或爭議。而思維的惰性,往往令人在仔細地檢查一個觀點之前就囫圇吞棗,只要它似乎「言之有理」。而此類書籍包羅萬象,讀者在「信」之前,往往要嘗試:

  • 作者在說些什麼?你有沒有錯誤理解作者的意思?(這一步很基礎,沒做到的話下面的有困難,應該換一本淺顯一點的來讀)
  • 作者的觀點建立在什麼事實之上?這些事實是真是假?有沒有遺漏隱瞞?有沒有過時?跟你之前了解的事實有無衝突?如果有衝突如何去求證?(政經評論類)

  • 在這些事實的基礎上,作者是怎麼推導出結論的?有沒有邏輯漏洞?有沒有玩邏輯花招?有沒有以偏概全?(政經評論類,哲學社論類)
  • 橫向對比作者的評論對象,有沒有做到同類對比、結論公允?還是僅僅是自己的口味好惡?讀者自己的看法是什麼?跟作者的不同是什麼?為什麼不同?(文藝論述類)
  • 如果作者給出了建議,這些建議合理嗎?有沒有可操作性?假想讀者在現實中實施了,會不會出現明顯的荒唐?(分析的正確不意味著建議的合理)
  • 如果這個作者的觀點跟另一個作者的觀點不同,誰對誰錯?還是都錯了?為什麼錯了?或者屬於各有側重?或者屬於兩極分化?(書讀多了,這個很常見!)
  • 如果作者的觀點跟你的不同,甚至顛覆了你的觀點,你怎麼去分析?是他不對,還是你錯了?還是可以相容的兩種看法?
  • 如果書中涉獵是你不熟悉的領域,怎麼用已知的知識和經驗去判斷靠不靠譜?

單子還可以開下去。所以你看,如果想嚴肅地閱讀,一本書是不那麼容易「信」的。形成錯誤的觀念比沒有觀念更可怕。如果大腦懶惰,讀者很容易吸收大量矛盾的觀點,之後要麼腦子糊塗,要麼前後矛盾。讀書對自己帶來的不是加法,而是減法。還不如一開始就不「信」。此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是也。市場上大量充斥的是第三類書,它們兜售的往往都是一些廉價快餐式的觀點,很迎合這個浮躁的時代。

但了解了以上,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能力,是能正確區分第二類和第三類書籍。出發點錯了,很容易南轅北轍。這需要有大量的閱讀為基礎,也要有一定的思考做積澱。沒有人一開始就能做到這點,但是如果你願意認真地閱讀,把這些做法當成是思維的健身,持之以恆,那麼眼睛就會越來越刁,思維會越來越犀利,人會越活越明白。讀書的樂趣不就在此么?

最後,無論什麼書,都是有局限性的。哪怕你讀透了,讀多了,也千萬別把書中習得奉為圭臬,每當觀念和事實發生了衝突,要好好想想,是觀念錯了,還是事實錯了,別簡單地下結論。只有這樣,書才是為你所用,而不是你為書所困。

當然了,如果你沒時間,或者沒精力去做這些,甚至所有書都當第一類書來讀,那麼每當有人試圖在書中向你兜售些什麼,記住這句話就行:「認真你就輸了」。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明顯就是知乎啊。

知乎上的學生階級佔了絕大多數,但是對很多問題的看法幼稚到令人可笑。

這算不算?


1.書籍上的知識無法代替實際生活體驗的

我去青島旅遊,問叔叔:「海灘怎麼沒有貝殼啊,也沒見魚啊?」

我想法很簡單,早年狗血的教科書有篇孩子在暴風雨後把魚扔海里的文章,我也讀過不少描寫海灘的美和撿貝殼的愉快經歷的文章。

——貝殼都被加工後擺在小店買了,讓你免費撿還怎麼做生意。叔叔說。

的確,我環顧了下,許多店面都在賣貝殼,成堆成堆的。

「信書幹嘛。」我自嘲道

2.書籍無法及時做到更新

在看《愛情公寓》的時候,看見婉瑜推銷一大箱的百科全書,有人說現在百度一下不就行了嗎

現代社會無論是技術還是知識,都在更新換代。

紙上的知識更新慢,不會像百度百科那樣能快速被更新。

而思想,比如說儒家經典,你看了以後,常說這句話說得好可擺在現在這社會行不通啊

3.文字並非萬能的交流方式

也就是說,同樣一段話,會因為人的社會閱歷、生活環境、地域文化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理解。

你要是看了某本書,很不幸你又歪解了作者的意思(尤其是看翻譯過來的哲學書),然後你一定會抱怨:「tmd,信書還不如沒讀過這些書呢。」


盡信書不如無書,偏執比無知可怖。


我們都有父母,重要性無需多言!你會全部聽父母的么?不會,以此參照讀書!


一個主題要讀多本觀點不同的書,比較其中的觀點,自己得出結論,如果只是看到一本就相信,不如不要看。也就是說還是要多讀書,多讀了,自然能夠看到不同觀點,自己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本意是關於孟子對《尚書》這部經典的價值判斷!認為不可教條,取其精髓,靈活變通。

後人用著用著,"書"的詞義擴大了,就成了今意!歸根結底,其實一也。


教條主義

教條主義亦稱「本本主義」。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特點是把書本、理論當教條,思想僵化,一切從定義、公式出發,不從實際出發,反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教條主義輕視實踐、割裂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教條主義不懂得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必須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曾給革命和建設帶來嚴重危害。


Just do it...


別把看書太當回事兒。看書就是有個人對你講一堆話而已。僅此而已。


是人都會犯錯


書是前進的火把,

不是太陽。

把火把的光當作太陽,

您山頂洞人吧


說起信書,那麼就來扯一些讀書的事兒。許多人對於讀書是理解,可能比較簡單,但是我覺得讀書絕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接受知識的活動,讀書,我更樂意理解為一個系統。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翻書不代表你看了書,看了書不代表你讀懂了書,看懂了書不代表你能踐行書」,這句話道出了,真正意義上要把書給讀好讀董讀精,其實是一件頗為不易的事兒,通常要花許多的時間和經歷去消化和咀嚼。我想說說的就是,讀書絕不僅僅那麼看似簡單的一件事,所以,讀書作為一個「系統」,其實是需要很多部分組成的,而有書,只是最基礎最原始的一環,在之後還有大把的功夫要下,才能算是讀書。而在眾多的讀書方法和技巧當中,我覺得質疑絕對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素質和思維,質疑意味著思索,有思索,書本才有意義。在一步一步的思索中,我們通過接觸更多的書,在各種困惑的解答中,自身的思辨能力也會一點一點加強。判斷力其實是很重要的,我們不僅要在一本好書中判斷質疑和思索,更要有一種選書的能力。就像嗅覺一樣,沒有足夠的靈敏,讀的越多,可能所積累的經驗和能力就越強,所以湊某種程度上講,沒有這種質疑和批判,讀書,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學而不思則罔,盡信書之謂也。不學雖陋,猶可自持;盡信必罔,動靜失宜。


沒讀過足夠多書的人是很難理解的。


推薦閱讀:

斷舍離的精髓在哪裡?
音準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無任何繪畫基礎的人,如何能快速練成隨手畫點小東西的技能?
有哪些讀過以後難以忘懷的短篇小說或文章?
鄰居欺負人不講理怎麼辦?

TAG:閱讀 | 生活 | 心理學 | 文學 | 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