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鑊氣」?


我不是廣東人,對鑊氣理解不夠深刻,但也吃過廣東朋友跟我提過鑊氣很足的干炒牛河。不覺得這跟美拉德反應有太大的關係。

鑊氣有幾個特點:

第一,如果是想要發生美拉德反應,理應不要翻炒得太快。

第二,維基上說:人們經常使用大量的食油提高食物的鑊氣。美拉德反應不需要油多。

第三,有鑊氣的菜冷了則鑊氣不再。

第四,有鑊氣的菜和沒有鑊氣的菜放涼了仍然能判斷出哪個曾經有鑊氣。

廣義的有鑊氣當然指一盤菜整體的狀態。

但其中香氣的部分,而且字面上看鑊氣這個詞,我個人的猜測,鑊氣是高溫下產生的油煙和油滴燃燒的產物。一般來說,師傅會把火引到鍋里增加鑊氣。看@Kevin Lin 第一張圖裡鍋里大火就知道了。

鍋里起火一般只有兩種情況,一是噴了酒,酒精在燃燒。但這種情況並不能很明顯增加鑊氣。第二種情況是菜里的水份暴沸,使得大量小油滴被噴出。如果這時師傅翻鍋把火苗引過來,就可以把整鍋的小油滴點燃。

(順帶插一句,所以如果鍋里溫度太高起了火,千萬不要噴水進去滅火,我看過的消防資料影片上這種情況的火苗可以瞬間燒到屋頂,搞不好就把你家廚櫃給點著了。遇到這種情況請冷靜關煤氣,蓋鍋蓋。)

這種高溫下油脂及油脂氧化產物其實不光在炒菜里有。

如果烤肉的話,大概很多人會有經驗覺得炭烤的肉比較香。其實炭沒有任何香味,全是油脂滴在炭上分解氧化再飄起來的煙的味道。是否這種香氣類似廣東菜里的鑊氣呢?

我也用一張Nathan Myhrvold的《Modernist Cuisine》的圖。注意右邊Drippings are the real secret


誰說家用普通灶台與「鍋氣」無緣的?

看得出我在炒什麼嗎?

青椒肉絲

-------------------------------------------------------------------------------------

訣竅異常簡單:熱鍋涼油。鍋要熱到什麼程度?開始冒煙青煙

最好是鑄鐵厚底鍋

獻醜了


這個問題我曾經一直很疑惑。

因為在廣州食界,傳說中有些挑剔的食評家看鑊氣,是要數食物從開切到上桌的秒數的。@Chasel 的回答,和我曾經對鑊氣的理解一致。但是這樣的話就不能解釋他們為什麼要數食物上桌的秒數。

雖然我也覺得這種行為像是氣功體驗。不過,後來我還是查了廣東地區的媒體,看他們怎麼說。

1、以下是一段來自《羊城晚報》的報道。

什麼是鑊氣?

鑊氣聽著就像是武俠中的劍氣一樣,菜未到,香已達,勾人食指大動。有資深廚師表示,鑊氣指的就是小炒上桌時,那一層氤氳飄拂在小炒表面的熱氣。業內行家李睦明就教路,鑊氣是粵菜獨有的標誌,在包括熱度之外,還要講究色、香、味、口感的搭配。所謂熱度,就是菜肴出鑊要熱氣騰騰,霧氣瀰漫,讓人雙眼發亮。色則是顏色鮮明,油色清亮,芡汁透明如琉璃。香,要上桌就能嗅到食材受熱所散出來的香氣。口感就以爽口脆嫩為主。五者兼備,才能稱為有鑊氣。

2、大廚黃永幟在《廣州日報》一篇報道里的說法:

香港資深廚神黃永幟就一言驚醒夢中人:「其實新派粵菜又好,傳統粵菜又好,都是要講究三個字,夠鑊氣!什麼叫夠鑊氣?其實好簡單,就好比炒碟牛河,芽菜夠爽脆,河粉夠干身兼條條上色,最緊要是上桌要熱辣辣!這才叫夠鑊氣!」

3、食評家姚永正在《羊城晚報》一篇專欄里的說法:

粵菜小炒之所以蜚色海外,關鍵在於廚師的技藝精湛,一是刀工精湛,物料要切得長短劃一、厚薄一致、紋理暢順;二是以鑊勺,除了用鑊鏟之外,主要靠大面積拋掀菜抖,使它快速同熟,最大限度地保留菜的本色;三是勾芡精當,小為多為薄芡,讓厚料把芡汁吸收,吃完菜肴不見芡汁;四是猛火急攻,小炒最講旺火急炒,廣府菜的炒鱔片就是猛火急攻的範例。其得意之處是鱔片只用數次刀起刀落,然後旺火急炒幾下,成菜送到餐桌,前後不過5分鐘,此時鮮嫩的黃鱔片還在收縮、律動而香氣撲鼻,味道鮮美,此小炒已成為粵菜小炒的典範,在海內外傳誦。

在最後一段文字里,我們看到了從切鱔片到上桌的時間要求。

掐秒錶的食評家,我至今仍認為是行為藝術。不過以上幾段文字很好地解釋了廣州食界對鑊氣的定義:

食客能體會到的——有熱度(眼前有一團熱氣看得到)、菜肴色相好(顏色、油色和芡色)、有香氣(聞得到)。

廚房為了達到「有鑊氣」需要做到的——食材新鮮、刀工好(物料切得大小厚薄整齊適中,便於猛火急炒能迅速炒熟炒香)、猛火急炒、勾芡到位、廚子熟練(從切物料到裝盤動作快)、餐館管理好(服務員要迅速上菜)。

要求這麼多,很難想像有多少餐館能做到。難怪鑊氣要變氣功體驗了。

所以我認為,鑊氣是一個對食物的綜合性指標,與普通話語系裡的「色香味」有共通之處,它不僅對食物上桌時的形態有要求,也對食材的標準和製作的流程有要求。這是一個飲食文化里的約定用語,並不是用技術派的方法給出一個類似「食材加熱到XX度產生XX反應」的回答能涵蓋的。

關於這一部分的探討,可以看我答過的美食是如何定義的?,我覺得是和這一部分關於鑊氣的資料查找相印證的。美食的確是在嘗那一筷子之前,光用看的就能看出來了。


我是廣州人,從小吃粵菜長大,一般我們所認為的「鑊氣」是指酒樓裡面爐灶的火候之猛。

例如,在家炒的蒜蓉生菜和干炒牛河永遠沒有飯店炒得好吃,而蒸的菜式則很容易做好,因為很多需要炒、炸的菜式都需要猛火快炒,一般家裡的煤氣爐是達不到這樣的火候和溫度的。

————————以上就是一般廣東人所謂的「鑊氣」


首先什麽叫「鑊」。「鑊」,又稱為「炒鍋」,是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的主要烹飪工具,特徵是頂部開口大而圓底,與西方的煎Pan(平底鑊)有所不同,因中國南方食物(如廣東)多以小炒為主,故後來演變成有手柄,以方便拋炒。

其次,「鑊氣」是與「火候」相對應的。簡單來說,「鑊氣」指的是烹飪時用火的大小,「火候」指的是用火的時間長短。「鑊氣」要大,用火就要大,通常專業的廚房會配以炮爐(即鼓風爐)來增大用火。

再來,廚師必須使用拋炒的烹飪動作,以其在快速且猛烈的高溫短時間熟化食物的同時,讓食物受熱均勻不致炒焦,以保存食材的原汁原味。

圖1:「鑊氣」是怎麼產生的

而最後,「鑊氣」是一種什麽味道呢。科學告訴我們:當食物受極高的溫度烹調(超過攝氏200度)便會發生焦化反應及「美拉德反應」等化學變化。其中,「美拉德反應」指的是食物中的還原糖(碳水化合物)與胺基酸/蛋白質在常溫或加熱時發生的一系列複雜的反應,其結果是生成了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質類黑精或稱擬黑素,以及成百上千個有不同氣味的中間體分子,包括還原酮、醛和雜環化合物,這些物質為食品提供了宜人可口的風味和誘人的色澤。

圖2:「美拉德反應」,請專業人士解讀、萌化 @Ruki

此外,「鑊」與「禍」諧音,故「大鑊」有「大禍臨頭」之意,又可想像,用鑊烹調過久,會令食物燒焦傳來焦味,即有「糟糕」的意思。因此衍生出「鑊氣」的另一個俚語的用法。比如說,你的香港同事跟你說一個項目的「鑊氣」很大,不要以為他覺得這個項目看起來好好吃的樣子,而是他已經聞到了這個項目「鑊」掉的味道,覺得這個項目很可能會失敗,不想接。

在此語境下,「鑊氣」即「失敗的預感」的意思。

參:

【1】鑊氣

【2】美拉德反應


我是廣東人,喜歡做菜,也思考過「鍋氣」的問題,求教過廚師但沒得到過具體的科學解釋,下面是我的想法:

「鍋氣」跟中國常說的其他的「氣」一樣(比如人體內的「氣」),並不是一種具體的物質,而是對為留住食材「鮮」味而做的各種努力結果的概括。

粵菜炒菜的很多技巧,如猛火「爆油鍋」、下鍋前把食材表面的水份弄乾、下鍋後快速翻炒、然後灑酒、「搶火」等等,都是為了通過高溫迅速把食材的外表面變乾和微焦,這樣實際上在食材外表面形成一個「保護層」,炒的過程中該「保護層」能將食材細胞壁破裂後流出的細胞液儘可能留在食材內,成為味覺上的「鮮」。


我覺得鼎氣( 我是潮州人,在潮菜里把它稱之為鼎氣。),是真實存在的。是指菜肴在烹飪的過程中用旺火(光度明亮,熱氣逼人,火焰顏色為黃白色)使其大量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在裝盤後與空氣接觸,蒸發空氣中的水份和其本身水份所形成的白霧。

本人覺得這也是菜肴熟了的標誌,一些老人在就席準備吃飯時看不到鼎氣時,會數落子女不孝。。


熱氣騰騰+新鮮熱辣,此處的辣是廣東話的辣並不只含有辣椒的辣的意思。


個人覺得中餐的美味在於口感和味覺的多層次,同一道菜不同下筷的地方有微妙差異。

鍋氣我一直以來的理解是,

1,不同部分成熟程度差異,焦香和鮮嫩共存

2,高溫下, 食物和調料中的酸根和醇根發生酯化反應。由於各部位條件不一樣,所產生各種芳香酯類。再各種化合。形成每道菜獨特的複合型香氣。


前一晚在便利店買了速凍的炒米粉,用微波爐叮熱了吃。第二晚去大排檔點了一份現炒,瞬間深刻體會了什麼是鑊氣。


其實就是爆炒技法——急火爆炒出來的香味就是鍋氣。高溫短時間均勻加熱而已。跟玄學沒有半毛錢關係,食物高溫短時下炒出來比較香,菜也不容易炒塌秧,營養也不易流失。

在某個節目里,屈浩大師提過一嘴,他的大意就是高溫與食物接觸時候產生的香氣。沒有那麼神秘。


我覺得學校門口的小街做的就很不錯。


南方的鍋啊,是有鍋靈的

在十幾年的大排檔上爆火那一瞬間升騰帶來的香味。


鍋氣就是用大火熱油瞬間的高溫炒香炒熟食材,而不致於慢炒破壞食材的口感和水分的流失。。


看到Nathan Myhrvold的《Modernist Cuisine》里講到「wok hei (breath of a wok)」。http://g-ecx.images-amazon.com/images/G/01/books/hopub/images/MC5._V181696798_.jpg

看來家用普通灶台與「鍋氣」無緣~~


鍋氣 @Ak君

有關於一篇鍋氣的回答:

鍋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真實存在嘛?

回答的很精彩;各位值得去了解一下……

何為鍋氣?

鍋氣是評判小炒菜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它由四個指標構成,

分別是熱、快、干、香。

只有這四個指標全部達到,小炒菜才能具有很好的鍋氣。

1、熱

是針對菜肴溫度而言的。一款鍋氣十足的菜肴,首先上桌溫度要高,以菜肴入口可以明顯感覺到「燙」為考量點。

2、快

是針對菜肴烹調速度而言的。一款合格的小炒菜,烹調速度一定要快,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炒制時間要短,不論是用手鏟鏟制還是用手勺配合炒鍋翻動,都要求廚師動作嫻熟、利落;

二是調味過程要快,為此必須提前調好碗芡,讓調料和原料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融合。

3、干

是針對菜肴質感而言的。

小炒菜上桌的要求是質地干香,標準:是有汁而不見汁,有芡而不見芡,有油而不見油。

4、香

是針對菜肴的香氣而言的。要求是菜肴本身的香味要濃郁,甚至是可以有輕微的焦香味。

(一道菜出鍋:鍋勺見一層薄薄的欠,吃完碟中也只見粘一點薄欠。)如同:鍋煎狀況,鍋底黃而不焦;香味十足。

【干】字最主要:

見欠不泄芡,見油唔泄油,見汁不泄水。

如:小炒【荷塘月色】;想要鍋氣足,欠粉不能打多,不能打多,不能打多……

欠多,鍋底易糊,從而產生焦苦味。

這裡有個概念詞:如何定義這個多、少?

鍋氣是怎麼產生的?

原料受高溫發生"焦化反應"後的一種焦香氣味。

當食物受極高的溫度烹調(超過200℃),

便會發生焦化反應及美拉德反應(又稱非酶棕色化反應)等化學變化。

如果要真正了解和感受鍋氣,那一定要先了解食材的構成成分。

多數的食材都含糖、氨基、羰基等化合物,通過加熱,糖類原材料會發生焦糖化反應,氨基、羰基等化合物會發生美拉德反應。

美拉德反應在20℃時即可發生,而且食物的香氣,必須在其「含水量10%-15%」的條件下才能產生。

焦糖化反應則會在140℃時發生,隨即便會產生兩種產物:「焦糖和芳香酮」。

當溫度上升到180℃時,香氣變遲鈍,色澤褐變加深。

當溫度上升到230℃時,兩種產物由香變苦,食物色澤亦會加深。

廚師巧妙地運用拋炒使食物獲得了這兩種反應的條件,在香氣不變鈍、味道不變苦、色澤不變褐……情況下出菜。

記得:包尾油。

點贊的都是有品味的人。

編輯於 2017-04-14

禁止轉載


其實就是要焦不焦的味道,平底鍋煎東西也可以有這種香氣。

為什麼燒烤有時候特別香,就是因為高溫把肉本身的油逼出來了。

你可以試試用平底鍋煎東西快焦的時候是最香的。

其實聞菜的油煙味也可以感受到一個菜熟了沒有,凡是出香味的,就是菜剛剛熟,最合適出鍋的時候,可惜現在的油煙機越來越強勁,煮菜都沒有香味了,火候就沒那麼好把握。

飯店的煮具,火超級大,顛兩下就熟了,所以不會焦,而又有鑊氣。


最近在研究鑄鐵鍋,亂入挖墳,就是鍋氣。質量好的厚實的鐵鍋能讓鍋內的空氣也保持一定溫度,而不只是挨著熱源的底有溫度。在物理上和材質的熱輻射率有關。食材在鍋里會整體變熟,而不是一面熟一面生。在煎肉的時候就不會出現肉汁流出的現象了。


其實無非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食材完全熱透而又不焦糊罷了

短時間完全熱透的菜肴中帶有的天然氣味被高火激發,又大部分仍保留在食材內,在配合滾油中的調料,就會生成一種食材的混合香氣,並且最大限度鎖住了食物的色和味。

反之,家庭炒菜火不夠大還沒有鼓風機,自然需要翻炒的久,等到上桌時香氣自然也就散的差不多了,同時色澤也沒那麼好看。


餐廳的灶頭所特有的火候,就是猛火快炒,不是大火,而是樓上那個圖片那樣的猛火,最終就會在菜品上體現出來,色香味俱全,缺一不可


推薦閱讀:

熟凍帝王蟹料理方法?
有哪些口味奇特的月餅?
涮羊肉適合喝什麼酒?
如何辦年貨?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零食和省錢技巧?
一碗絕妙的日本拉麵有怎樣的標準?

TAG:美食 | 烹飪 | 飲食文化 | 粵菜 | 烹飪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