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漢人建立的大帝國,為什麼明朝直轄的版圖,反而比漢朝的版圖還要小?這是不是說明我們漢人退步了?

以下為正文:

同樣是漢族人建立的大一統的帝國,明朝中央政府直轄的版圖在河套地區、遼東地區和南越地區,明顯比漢朝時期的版圖小了許多,按照道理來說漢族應該是越來越強,怎麼反而在開疆擴土上退縮了?

為防止有明粉說矮化明朝,漢粉說矮化漢朝,所以我都選用的是@蒼天熊貓 的製圖。歡迎大家解惑。


不請自來,說幾句。

前面有人已經談過越南、朝鮮的問題,這裡主要就談談新疆和蒙古草原地區吧。

第一,所謂疆域的問題,要看以什麼為標準。如果只是看地圖,那就是地圖開疆了。

首先是前面已經有人提到過的時間段的問題,用漢朝全盛期的疆域地圖來跟在戰略上已經進入以穩定為第一目標的時期來比,這是不公平的。

其次,納入版圖和實際控制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漢朝有許多地方名義上是在版圖之內,但實際控制力是比較弱的,不要說西域這些地方,就是在現在的內地,長江以南也有大量區域的開發程度很低,實際上由少數民族控制。這也就是為什麼三國時期,東吳的面積看上去挺大,但荊州在劉表去世之前,仍然對東吳保持著碾壓性的優勢的原因。

明朝則不同。明朝納入版圖的地區,基本上都設官置守,不僅要統,而且要治,西南少數民族區域的平定和經濟開發,就主要是在明朝時期完成的。這在漢朝實際上是沒有完成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三國時期蜀漢看上去面積不小,但國力卻很弱的原因,因為它所在的西南地區,大量區域都是少數民族控制,真正漢人比較集中,政府能夠有效控制的,基本上就是現在的成都平原一帶。

第二,在對待北方游牧民族的策略問題上,漢朝和明朝完全不同。

漢朝以強攻為主,而且持續不斷的打擊匈奴,直至最後徹底迫使匈奴放棄蒙古高原,西遷到今天的新疆和中亞一帶。這當然是開創性的武功,值得讚揚。但同時也應當看到,在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交往中,戰爭也是一種交往方式。漢朝對匈奴也不是全程保持強攻,而是始終在和戰之間搖擺,自己國力比較強盛了就進攻,比較弱了就和親、賞賜。

同時還要看到,漢朝的這種接觸、打擊和交往的政策,雖然趕走了匈奴,但並未徹底解決來自蒙古高原的戰略威脅,匈奴之後有烏桓,烏桓之後又是鮮卑。西漢、東漢始終沒能完成對匈奴威脅的徹底消除。

反觀明朝,在建國初期,也就是太祖、成祖時期,對蒙古進行了多次戰略性的主動出擊,而且都是以尋找對手進行戰略決戰為目標,徹底擊潰和消滅對方。這和漢武帝時期的漢朝政策一致。需要提醒的是,此時明朝面對的北元政權是一個在內地進行過近百年穩定統治、擁有全套國家政治組織體系的國家,而不是漢武帝時期面對的匈奴,當時的匈奴本質上並不能算一個國家,而是游牧部落聯盟。

在這之後,尤其是在土木堡之變之後,明朝始終拒絕與北方游牧民族進行朝貢貿易,甚至在中期大舉修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長城,作為防禦工事,來全線隔絕與游牧民族的交往。

對游牧民族來說,他們對中原農耕地區的訴求很少是征服之後建立直接統治,而是希望以戰求和,通過戰爭來迫使中原和他們進行交往、朝貢貿易,唯有如此,才能保持一個強大的草原少數民族聯盟。一旦無法和內地交往,被隔絕了,他們反而會衰落得更快。

所以,明朝即使在遭遇了土木堡之變這樣的重大挫折,但仍然沒有接受瓦剌的朝貢要求,繼續堅持封鎖和對抗政策。這種政策的結果就是,整個明朝二百多年的歷史上,除了瓦剌之外,蒙古草原地區再未形成一個強大的游牧部落聯盟政權,來挑戰中原地區的安全。

這種政策長期持續下來,就導致了蒙古民族的衰落,人口銳減。這也是清朝能夠崛起的重要條件。如果蒙古草原有一個比較強大的游牧部落聯盟國家,以女真當時的條件,是很難脫穎而出的。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沒有明朝對蒙古的長期封鎖,就沒有清朝的崛起。

第三,疆域版圖的穩定性方面,明朝完勝漢唐。

無論漢朝還是唐朝,雖然一度征服蒙古草原和新疆地區,乃至中亞,但能夠建立穩定而有效的統治的時間都不長。明朝雖然未能在新疆建立直接統治,但明朝在自己能夠控制的區域都建立了比較有效的控制和統治體系。而漢唐在少數民族區域的政策則波動性很大,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進行這種大規模、長距離的遠征,消耗之大可想而知。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統治,就是得不償失的。

第四,明朝和漢唐時期相比,新疆的開發程度完全不同了。

漢唐時期,新疆人口還很少,北疆由游牧民族控制,南疆是一些綠洲城邦國家,新疆的實力遠遠低於蒙古草原地區的匈奴。而到明朝時期,因為蒙古時期新疆進行了大規模、長時間的戰爭,民族融合比較充分,又有瓦剌進行統治,總體而言實力已經遠遠超過同一時期的蒙古地區。所以,如果明朝想要征服新疆地區,需要付出的成本也會高得多。


漢朝你用的漢武帝時期的版圖,明朝就用萬曆時代的版圖。

我發一張哈佛的明朝另一個時期地圖。

有沒有看到下面蘇門答臘島上的明朝國土。

那是舊港宣慰司,即現印尼巨港,第一任宣慰使是當地華人施進卿。

緬甸那一塊,如果你知道莽應龍的話,就知道他和他兒子莽應里硬剛明朝的故事,也就是萬曆十一年到萬曆三十四年的明緬戰爭。

另外,明朝在寮國和泰國也有宣慰司。

帝國時代的新DLC蠻王崛起,一共四個戰役,三個跟中國有關,兩個跟明朝有關,還有一個元朝征爪哇,越南的戰役就是全程剛明朝。

明朝相比漢朝更願意向東南亞擴張的原因應該有2個。

一、漢朝經濟中心在北方,尤其是關中地區,漢人主要集中在北方,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更多是百越人。

宋朝以後經濟中心南移完成,北方經過宋朝幾百年到了明朝徹底變成邊疆區,相比於北方草原沙漠嚴寒等不太適應古代農業的環境,農耕技術的發展使得向東南亞擴張成為可能,比如同屬華夏文明酸的越南滅亡占婆。

二、清朝留下的遺產使得我們的目光局限於現有的版圖上了,清朝收回了自唐以後大幾百年都沒在漢人手裡的西域,並穩固了在東北和蒙古、西藏的統治,並在退位的時候一齊交給了民國,(要知道革命黨一開始打出的鐵血十八星旗僅代表明朝腹地的漢地十八省要搞獨立,注意是獨立啊)最後由國朝完成大部分統一。

不負責任的猜想一下,另一個沒有西方殖民者入侵的位面,人口過多的危機很可能使漢人一波一波的湧入東南亞,並深刻改變當地的民族結構,

例子就是越南1802年才滅亡占婆,而如今越南國內占族僅有10萬人,還不到越南漢人的八分之一。

那個位面的明朝之後的幾個朝代,版圖可能就包含東南亞和漢地十八省了。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第一個漢人王朝秦朝,為了對抗匈奴修了道長城,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也是修了道長城。也就是說從秦到明,漢人的政策轉了一圈又轉回來了。秦朝因為修長城丟了天下,繼之而興的漢朝休養生息,一度曾採取了非常屈辱的求和政策,到了武帝時候,又開始跟匈奴打了起來,好不容易把匈奴打殘了,漢武帝也不得不下輪台罪己詔。這個時候漢人打累了,匈奴人也給打怕了,昭君就出塞了。於是,漢匈兩族人們和平往來,可喜可賀。後來到了東漢匈奴內部進一步分裂,南單于乾脆就降了漢朝(原諒我實在記不清那麼多奇葩的匈奴名字,就叫他南單于吧),接受了漢朝的羈縻,實際上就相當於是漢朝的一部分了,然而依然保留著高度的自治能力。後來所有的漢人王朝對付北邊的游牧民族無外乎就是這幾招:厲害了就打,打不過送閨女,打得過就羈縻他們,賜官、封侯之類的。同理,對付西域啊,西南啊,也是這一套。是的,從秦到明,一直這一套。你想想,西域都有了都護府了,「哀平間,自相分割為五十五國」(漢書 西域傳)可見,羈縻懷柔政策下的邊地始終不是被中原漢族政權牢牢控制的。於是,長城自從秦朝開始建立,到明朝,長城依然是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一條難以逾越的分界線。

為啥會這樣呢?原因有三

1.王朝國家時期可沒有現代主權觀念。可沒有寸土必爭的意識,那時候的首要任務是守衛京城——天子的居所,至於那些個苦寒蠻荒之地,意淫一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就夠了,真沒必要把京城的戍衛軍拉到那地方去。再說了,王朝的敵人是時刻有可能反抗的農民,沒必要把精力全耗在長城邊地的蠻子身上。比如是否要在海南設置和內地一樣的管理制度時,漢朝廷爭議了好半天,結果就是這樣太勞民傷財,於是就實行了蠻夷君長的政策,羈縻一下,封幾個蠻夷國主得了。(「願遂棄珠崖,專用恤關東為憂」《賈捐之傳》)

2.農耕民族要想管理非農耕經濟區,太吃力。秦滅了巴蜀,也羈縻了一陣子,可是四川就迅速成了內地,為啥?因為這地方是農耕經濟區,漢人在中原的那套制度,直接照搬,不會水土不服,於是這立馬就繁榮了。而在蒙古草原上呢?首先,要想牢牢地控制,把這地方變成和內地一樣的,那得有駐軍吧?駐軍得吃飯吧?糧食哪來?指著找牧民要?這些人連自己養活都費勁,那隻能從內地運來,或者墾田,但是同樣,勞民傷財,而這地方除了進貢些羊皮寶馬海東青啥的,真沒多少寶貝,於是結合我之前所說的第一點原因,誰會在這些非農耕經濟區花那麼多錢?國家強盛時,干點虧本的買賣,意淫一下華夷大一統,衰弱了,趕緊向統治中心收縮。

3.就是中國古代的治邊思想。

中國古代漢族人的擴張是一種文化的擴張,而不是一種武力的擴張。文明程度更高的漢族人,一直是想用自己的文明去征服野蠻人,所以對待蠻夷的態度是不玩兒了命的要用武力去將他們征服,而是讓他們受到華夏文化的震撼,從而主動歸附,這是中國古代漢族人的最高理想。他們追求的是「廣德四海」、「德被蠻夷」。「蓋德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中國古代漢族人的思想是只要你服從我的恩德就行,被我的恩德感化來朝見我,比讓我把你打趴下更能滿足我的yy心理。還是之前的那位賈捐之,他就教育漢元帝說,「以三之德,地方不過數千里」、「欲與聲教則治之,不欲與者不強治也」,這兩段話里提供的信息實很多,首先,中國古代人不以地盤大為能,其次統治的方式並不是用武力將少數民族強行征服,而是用「聲教」去德化他們。自然而然的,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漢族人也就不可能在非農耕經濟區建立起牢固的統治了。

綜上,從秦到明,漢人政權從沒有長時間,有效的控制非農耕經濟區。所以,兜了一圈,又兜回長城了。

那麼漢人沒有一點進步?這樣說太片面。

首先,雖然漢族人的擴張不是一種武力的擴張,而是一種文化的擴張,那麼文化的擴張難道就真的不比武力的擴張嗎?蒙古帝國應該是古代武力擴張的典範吧,可是它存在了沒多久不就分裂了嗎?為啥?因為他控制了很多根本不具有文化同質性的地方,加上其自身制度的落後——分封制,這些必然導致龐大的帝國分裂。可見統一,可不僅僅是打幾場仗那麼簡單,要先進的管理制度,以及一個文化同質性的區域。如果說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史上,少數民族的征服起到了將非農耕經濟區和農耕經濟區統一的作用,即武力上的征服的話,那麼先進的管理制度和文化同質性的形成自然是漢族的貢獻了。比如從一開始漢朝送去的那些東西,匈奴人都不惜得要,再到後來樂器什麼的用壞了主動找漢朝來討,這不就是更高級的華夏文明對周邊少數民族的一種吸引力嗎?在這種吸引力之下,中國必然有一種強烈的內聚性。所以如果說少數民族的征服是將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這棟大廈一夜之間蓋起來的話,那麼漢族人所做出的貢獻就是這座大廈的基石。沒有基石的大廈,那就是僅僅存在了半個世紀便四分五裂的蒙古帝國!

其次,不能向外把蠻子們同化,那向內把自己搞成鐵板一塊不也是好事嗎?我們漢族是如何統一的呢?

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那時,農耕經濟區還是一盤散沙,到周天子封建諸侯,華夏文化以民族融合的方式推進到了中原以外,尊王攘夷的口號,就是由東夷故地上的齊桓公提出來的。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但現在能說楚國不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嗎?吳越兩個僭號稱王的蠻子,可現在說上海人,浙江人是少數民族,豈不是笑話。到了秦漢時期,我漢族更厲害了,并吞六國,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秦漢帝國崛起,第一次通過中央集權把整個農耕經濟區統一,「China」可是中亞那對秦的音譯。後來,地方豪強的割據勢力興起,秦漢帝國瓦解,但繼之而興的隋唐帝國再一次把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推向高潮,到了宋太宗滅北漢,可以作為一個農耕經濟區被徹底統一的標緻,此後,農耕經濟區自身再也未陷入分裂。在這樣的統一之下,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農耕經濟區成了一塊鐵板,並且發達的中原文明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周圍的少數民族向內靠攏,在這種情況下,漢少之間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當擅長征服的少數民族南下時,他們沒有毀滅先進的文明,反而為文明所征服,在血雨腥風的征服之中加快了農耕經濟區和非農耕經濟區的統合。在西方人的衝擊下,不至於使中國四分五裂。

把中國的主幹部分牢牢統一,即使被征服了也能為新來的少數民族統治者留下寶貴的統治經驗,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空間內的文明中心,產生強大的向心力將中華民族凝聚,這就是從秦到明漢族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貢獻。漢族的進步不在於直接征服多少地盤,所以如果只看地圖的話,從秦到明漢族人好像真沒有什麼進步。

這還只是領土貢獻,這其中其他的文學思想藝術成就,我就不一一贅述了。這怎能說漢族從秦到明沒有進步呢?


大體看了一眼,有一下幾點是值得注意的。

1、關於安南的問題。題主的地圖,漢朝是趨於極盛時期的版圖,而明朝,題主選擇的則是仁宣之後明政府已從安南撤軍時期的版圖。這樣的選擇是不客觀的,漢武帝、明成祖時期是兩朝開疆的時期,明成祖在安南重建了五代南漢時期所丟失的中原王朝對此地的統治,若說極盛時期,明朝自然是包括安南的。

2、關於朝鮮半島,西漢後期朝廷先後裁撤在北部朝鮮設置的郡治,由於氣候、地理等因素,中原王朝也從未在朝鮮半島建立長期、穩定的統治。明對朝鮮的影響,雖未如漢武帝一樣直接建立地方行政機構,但兩者之間也是主從的關係,總比隋朝時稱臣不納貢的情況要好。

3、關於河套地區。從西漢末年開始至東漢時期,漢朝廷將內遷匈奴人安置於河套,實質上則是一個羈縻地區,以內遷匈奴人防漠北匈奴人,從東漢一度丟失西域控制權就知道漢朝對河套的統治並不穩固。而明朝北部,則是韃靼與瓦剌迭相崛起的情況,蒙古在俺答汗時期不斷南下,他們要的是以戰求和,奈何明朝廷總是拒絕這個請求,導致蒙古諸部不斷入侵河套地區,最後導致設置於西北的關西七衛被擊敗,此時的控制力確實要比漢王朝更差一些。

4、至於所謂「漢族越來越強,疆域反而縮小一說」,這就有點太片面了。西歐的羅馬帝國一度控制了整個地中海,但隨著匈奴人西進,哥特人被迫南下,羅馬帝國隨之分裂,可見外因對國家興亡的影響是很大的。

而且每個民族都在不斷進步,總不能說在漢族發展的同時其他民族停滯不前對吧。舉一個例子,蒙古從最早草原上不起眼的室韋人;到金末「黃金家族」突然崛起,分裂而成的元朝、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欽察汗國、伊爾汗國統治大半個歐亞大陸;再到後來四大汗國相繼滅亡,元朝在中原的統治被趕回了蒙古草原;最後直接成了滿清的羈縻地區。可見,哪有能不斷進取疆土的民族呢?

有朋友對匈奴西遷提出了質疑,關於匈奴和匈人的問題,我在這裡解釋一下。

首先,感謝指出這個問題,不過這個問題現在還在爭論中,沒有哪個發現能完全推翻另一種觀點的諸多證據。

同族論的證據很多,《後漢書》《魏書》《三國志》的記載都證明了匈奴在竇憲北進之後,先後西遷至烏孫、康居、粟特、奄蔡,而《三國志》更是寫出奄蔡即阿蘭,此地也就是「秦海」,即靠近羅馬帝國的地區。

有人列舉考古證據說匈人和匈奴不同,但支持同族論的考古發現也有很多,比如高加索地區三至四世紀的墓葬中發現了漢玉器、伏爾加河流域匈人遺址出土了漢代弓箭,這都是同族論的有力證據。


漢朝時湖南(主要是湘西)、貴廣一帶還有夜郎等國爭先恐後的問漢使,漢與我孰大。

而到了明朝,來自這些地區的狼兵(俍兵),已經開赴東南沿海去殺倭寇、衛中華了。

所以地圖那種東西,尤其是古代疆域圖,看看就行了


實際上樓主感覺沒錯,明朝人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明代的《皇明地理述》開篇就講:「我朝疆域過於宋,敵於唐,不及於漢」


這需要調整下思維,古代沒有那種嚴謹的國境線意識。歷代王朝最關注的土地還是那些能大規模農耕和人類居住的土地如中原,這一點漢唐元明清都是差不多的,宋朝也就差了邊緣的那麼一點(軍事上劣勢很大,但從經濟上來說耕地總量跟其他幾朝相差不是很大)

漢朝多的那些土地可以逐塊來分析一下。

首先在西北,漢朝實際比明朝能多控制的只有河套那一塊土地。圖中從酒泉到河套一線整個以南都被劃入漢朝版圖,原因就是漢武帝後期修了一條從酒泉到居延海的居延塞,連上居延到河套的光祿塞長城。這條長城是為了防禦匈奴騎兵時預警用。畢竟算是能把匈奴騎兵擋在外面,於是也能算是自己的地盤了,於是就劃入版圖。實際上,這一片區域只有長城邊駐了些軍隊,以及河套的幾座城有人口,其餘地方全是騰格里沙漠和鄂爾多斯高原,基本沒人。
從這方面,不能得出漢一定比明強的結論,王朝經營不是為了逞強。漢朝往西北比明朝開拓多些,可能還是因為漢朝在這方面承受的壓力更大,漢朝從建國初就被處於鼎盛期匈奴集團壓制,甚至於首都地區還會受到侵擾和威脅,於是靜養六十年後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反擊,進行更多的擴張以求得足夠的戰略縱深,(當然成功了也就不用擔心了)。而明朝從初年已經將衰落的蒙古打散了,即使有也先小王子俺答這樣的也並不會形成漢初的那種絕對劣勢,再加之路上絲綢之路的隔絕和衰落以及東南沿海的開拓,所以西北擴張的意義不是很大,慾望也不是很強。

東北方面也主要是長城的原因,更簡單。燕山山脈一帶是農牧分割線。漢朝時沒有遼西走廊和山海關,從華北進入遼東是從山中開出幾條道翻過燕山,而後轉向東進入遼東,所以為了保護交通線把長城修在了燕山以北。而明朝時經過千年緩慢的泥沙淤積形成了遼西走廊,即可以從山海關直接進入遼東,所以長城修在了燕山以南就足夠了。而農耕價值比較高的燕雲地區和遼河平原漢明二朝基本都涵蓋了。
這點漢和明沒有什麼很大區別。

至於南方,其實單憑版圖實在不能概括,因為這個南方版圖在漢明二朝,雖然大小和位置都沒變,但「質量」是不一樣的。漢朝的 直接統治 起初僅僅到長江流域,以至於為了隔絕侵襲起初還在湘江流域分封了異姓的吳氏長沙國。廣大南方地區這是由浙江福建的閩越和甌越,雲貴的夜郎和滇國,兩廣的南越所佔據。直到漢武帝中期,漢朝才吞併或收服了這些國家(112-111破南越以及閩越,109破滇國並在滇國夜郎設郡縣,而甌越在前138年被閩越侵襲後內附,夜郎在前135年漢朝出使後歸順)漢朝時這些地方還是處於漢文明剛剛開始進入的階段,當地依然以部族勢力為主,大規模移民開發,以及伴隨著的技術和財富的傳入還尚未進行,人口也遠不及中原。而明朝,宋時已經完成了經濟重心的南移,南方地區已經是漢人經營和生存的熟地,承載了國家大半的人口,城市,賦稅等,從行政區劃的詳細程度也可以看得出來。

越南不再佔有的也是因為開化以及不斷開發,地緣潛力以及地理上的隔絕性發揮出來了,中央王朝控制起來尾大不掉,成本高,強行經營不划算。


謝邀!

直轄版圖小,不代表一定退步,就像很多公司過去規模龐大,涉及很多業務面,後來經過機構精簡,將業務範圍重新劃定,分出不少分公司來承擔非主營業務,但是由集團管控,也不代表這個公司的實力就退步了。

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管理思路和手段,同時效率的提高,也必然導致在不削弱實際控制能力的前提下,「主控機構」的規模縮小。


某些地區雖然地圖上划了進去,但是朝廷的統治力度卻有限。

明朝看上去土地不如漢朝,但我覺得其對西南邊疆等地的控制力度卻大於以往各朝。

(有機會詳細寫下吧……)


因為歷史地圖都是按交通要道畫的,只要佔了交通要道就算佔了一大片。不說合浦,西漢對湖廣的控制力未必比得上東漢,更別和明朝比了。

這樣畫圖對明朝太不公平啦。


這也是蒼天熊貓的製圖。


根本原因在於宋朝之後中央集權的加強導致漢族武力的衰退。

宋朝之後的中國是一個徹底消滅貴族的中央集權國家。這樣的國家,和平和穩定才是常態。在這一個國家,顯然要用文人來治國,因為不需要那麼多的武人。所以我們中國的

之後的王朝,其常態是穩定的,只是偶爾遇到天災,農民吃不飽了,才起來造反。總之一句話,中國是一個中央集權的農耕國家,這樣的國家,既沒有尚武的基礎,也沒有尚武的必要。 所以從宋朝開始,改朝換代只能靠異族入侵了。


漢帝國之國力強大、對外擴張、持久的強盛統一可稱獨一無二。一個帝國持續四個世紀不奇怪,但是自始至終保持對周邊異族的強勢和霸權,確實是獨一無二。

西漢版圖

西漢版圖

  中國曆朝乃至世界五大帝國的版圖,都是早中期最大,到後期迅速萎縮,乃至於鬧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之類的鬧劇。只有漢朝,違反了這一規律。只有漢朝,到滅亡之時也沒有失去尊嚴。即使是三國時期,不管魏蜀吳都征服了各自不服的異族。在這點上,漢朝的歷任皇帝,比其他朝代皇帝進取的多。想下漢朝的明君: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漢光武帝,漢明帝,漢章帝,有哪個朝代,能出如此多的明君。再看看文景之治,武昭宣中興,光武中興,一手不放弩劍,一手是間歇的休養生息。有所為,有所不為。所以歷代都以漢朝為準,但無人能再取得漢朝的輝煌。

  說漢以強滅,是漢滅亡後,外族沒有能力從漢帝國這獲取什麼真正的利益,這是和漢朝一直用強盛的國力和天下的雄心一直壓制外族做到的,是漢帝國的遠征軍用熱血和漢帝國的威名做到的。我從來沒有見過向漢朝這樣一個從頭到尾都強悍的王朝。「南越殺我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我漢使者,頭懸北闕。朝鮮殺我漢使者,即時誅滅」。

  "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唐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籓,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

漢武帝雕像

漢武帝雕像

  這就是對外宣稱「永不稱霸「的中國人在漢朝時代的祖宗的遺墨,「其實陳湯大可不必動刀動槍的,對於郅支單于的罪行,強列的譴責一下就可以了嗎?何況人家已畏罪潛逃,遠遁中亞。 」但是漢朝對外總是強盛的,只是對內才有相對的強弱之分。漢獻帝時代漢朝對外仍然強大,漢朝是結束在內部的糾紛。諸朝皆以弱亡,獨漢以強滅,是世界大帝國史上獨一無二的。

  當年陳湯進軍中亞,宣告:「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時,西漢實際上已到了風燭殘年。 陳湯死後沒幾年,王莽就篡漢了。光武中興後,大漢又強大起來。 而且一直到東漢末年,到了黃巾起義和軍閥混戰的亂世,依然保持強勢的霸權態度,如馬超,公孫瓚,公孫度,士燮等在當時都是些比較弱小的軍閥, 但馬超在西涼號稱神威將軍,羌人畏之若神,公孫瓚則有個白馬將軍的諢名,烏桓人但見騎白馬的漢軍,調頭便跑, 公孫度威鎮遼東,士燮則恩撫交趾,大漢兵威所指,無不望風而降。

  而曹操更是滅烏桓,歸降南匈奴,甚至漢朝滅亡後百年,當五胡亂華的時候,胡人紛紛主動改性劉,主動更名為漢,使西晉最後偏偏被滅於劉姓人。無他,人心,漢朝用一貫的強勢給了這個國家史上最高的尊嚴。

未央宮復原圖

未央宮復原圖

  總之,漢朝四百年,從頭到尾,無論興衰,都一直保持其在國際上的霸權地位,即使風燭殘年還是威風凜凜,當者披靡,這是何等霸氣,何等強勢,在世界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難怪我們的民族會以漢為名。即使一度強盛以地中海為內湖的羅馬帝國,或是唐帝國,在強弩之末時也沒能逃脫被異族肢解的結局。而曇花一現迅速跌落塵埃的馬其頓帝國、蒙古帝國更是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

  漢帝國雖然在中國歷史上受現代史學家所戴的光環不多,但由劉徹大帝一手締造的第一帝國卻在世界上贏得了廣泛的尊重與推崇:

  在美國歷史辭典里:漢帝國以國力強大、對外擴張、持久的強盛統一而稱譽西方世界!在阿里斯塔夫《全球通史》里,漢帝國是與大英帝國並稱的世界性帝國!而在我們東方,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先生則直接認為:漢武帝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帝王!

  的確在世界古代使史上我們找不出一個帝國能持續強大四個世紀(公元前2世紀——公元後2世紀),我們找不出一個帝國能一直統治著東抵太平洋、西到帕米爾高原、奧克蘇斯,南包整個印度支那、北及大漠(最少是蘇武牧羊的北海(貝加爾湖))這樣幅員萬里的土地長達四個世紀,我們再也找不出一個王朝會有這麼多的盛世與政通人和的時代……

  所以,一個壯闊的王朝背影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敬仰與尊崇,伴隨強大帝國而生的偉大帝王是值得我們去撩發「思幽古之情」的,劉徹就是這樣的「天之嬌子」,是他還讓我們日漸傾頹的民 族 在迷失中依然保留著一絲高貴與雄健,是他還讓我們可以去觸摸一個偉大的帝國的背影,是他還讓我們貧瘠的血管里流淌著「血性與勇武」……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當強大的大漢帝國坍塌於國內強大割據力量的爭鬥時,一個偉大的時代結束了,古代中國的光榮與夢想結束了,當「匈奴劉氏貴族」崛起於代北時,「華夷之辯」在凜冽的朔風中開啟,這些與漢武帝有點關係的草原雄鷹似乎也在繼續進行著一種「漢武帝」似的詮釋:征服、再征服!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厥萬間都作了土」,不見巍巍雄渾的大漢帝國、只留永遠的大漢天威!此時我們記憶中的更多是一種沉厚的漢代精神、一首華夏民族史詩中的「天鵝之歌」。

  用當今天朝的思維,「漢」是萬萬需要抹殺的,為了所謂的「民族和諧」。一面卻要自稱漢人,矛盾,糾結,羨慕嫉妒恨是自然,五味雜陳於胸。

  漢會弱嗎?今人可以說一個弱字,但是,沒有用「歷史的觀點」。沒有用歷史的觀點,就是沒有學會「辨證的」「歷史的」「唯物的」思想,而是「意淫的」「當今的」「想當然的」個人心思。

霍去病封狼居胥

霍去病封狼居胥

  說歷史吧,漢前之秦,甚而秦統一前的戰國時代,彪悍、兇猛、威武這些形容詞用在當時的國家和個人是不為過的,專諸、荊軻、張良是三個代表。秦奮六世餘烈,這個烈就是秦孝公贏渠梁用商鞅之法開始的,商鞅變法,說到底就是軍功之法,內鬥要罰,外爭立功,把西陲之秦強大,進而統一國家,民會弱嗎?秦苛捐殘暴,民卻沒有被河蟹順從,陳勝舉旗而天下應,民力息了嗎?高祖布衣而起,冒滅族之危做沛公,領導者弱了嗎?漢初,漠北出了個梟雄冒頓單于,北邊平定了,就南侵,高祖對匈戰爭,武泉、晉陽、離石、硰石、平城等戰役是勝的,最後中匈奴埋伏而有白登之圍,最後,應該是匈奴跟漢勢均,七天後高祖回,至此,漢匈戰爭告一段落。高祖末年及呂后當政時期,採取的與民休息特別是給人民土地的政策,這個是讓漢朝延續四百年的關鍵。國策一定下來,況且匈奴飄忽不定,又劉敬出和親之策,為實現與民休息,漢朝廷實行和親之策,確實有點下的感覺,但比宋之歲歲進貢,也看不出弱來。再者以後,到漢武,第四代,滅匈奴,真真合乎「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需要考慮到歷史進程

比如李成桂如果沒造反,高麗向明朝宣戰,那麼明朝將會佔有朝鮮半島,比漢朝占衛滿朝鮮更進一步

又比如東察合台汗國如果與明朝交惡,那麼明朝也會多了新疆地區


因為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都抗在小閣老肩上啊,就他們爺倆,能抗多少啊?

開個玩笑。漢朝疆域很多地方應該都是羈縻形式統治,沒有明朝時期的統治力度那麼大。


當然退步了,不過不是絕對的退步,而是相對的退步。

漢朝時候周邊的地區,除了西域還有些文明世界的樣子,其他的基本都是如字面意義上的真正的蠻夷,連文字、鐵器都沒有,行政效率和戰爭科技比漢朝落後太多,自然沒有同高度組織化的帝國軍隊長期戰爭的能力。而稍微像點樣的西域諸城邦,也因國小、地貧、各自為戰,無力同統一的大帝國作戰。因而限制漢朝擴張的只有地形和經濟因素。

而明朝時期,周邊的國家都立國已久,有了文字和一套完善的制度,行政效率並沒有比明朝低多少;鐵器早已普及,有的國家火器甚至比明朝還要先進,戰爭科技明朝也沒先進多少。失去了科技優勢和行政優勢的明朝,自然無法像漢朝一樣視周邊蠻夷為無物的擴張。


能把漢武帝時期的圖和萬曆時期的圖放一起,認為疆域擴大等於進步,槽點太多不知從何說起了…

首先要知道的是中國古代是沒有明確的領土概念的。我們簡單地理解"領土"為"控制區域"。

這就造成古代王朝的"領土"是不斷變化的。

近代以來人們對領土的重視其實是處於鞏固對各種資源的控制權。

中國古代,土地所能帶來的資源主要是農業上的,一片土地如果貧瘠難以耕種,當權者對其的控制慾望是不大的。

很多土地實際上是有控制能力的,但耗費巨額軍費爭奪貧瘠的土地怎麼想也不合算,所以很多領土失了就失了不會有太大反應。

領土失去有很多的原因,大多是原本是外族的控制區域被外族重新奪回,這種情況如果沒有餘力大概是不會管的。

表現在實際上就是控制區域亦即"領土"越來越小。

封建王朝都有一個規律,國力由頂峰下降,對外戰爭就轉攻為守。

漢武帝時期是漢朝立國初期,勢力從低點爬到頂點,自然有餘力佔領匈奴人、安南人的領土,但武帝之後,昭宣守成,再往後元成哀平就是國力顯著下降的時期了,這時對外戰爭轉攻為守,再看這時候的"領土"就未必比明朝要大了。

明朝初期尤其是永樂年間,對外戰爭是十分積極的,控制範圍往北方及東南亞迅速的擴大,明朝在東南亞的勢力範圍應當是歷代最大。從土木堡開始,是對外戰爭的守勢階段,東南亞叛亂因為之前提到的原因沒有鎮壓,失去了控制權。萬曆年間幾次大型戰爭都能歸結為自衛性質。萬曆十年恰好是張居正逝世的年份,此時國力剛剛恢復到正常水平,更不要提爭奪安南或者北方的領土了。

題主所發的圖中所謂"領土"是如何確定的呢?大致分兩種,一種是派軍隊守邊,佔領區域以內算作領土,這種情況只要不被敵軍突破,領土控制力是很大的;一種是設置類似宣慰司的機構,象徵性地管理當地事物,控制力不能說大了。

北方和東南亞大多都是第二種,控制力不大,如果發生叛亂之類的暴動,朝代中後期的統治者是沒有奪回的積極性的。

"領土"實際上是不能代表進步與否的,畢竟我後清領土,還不如大清呢。


漢朝因為交通系統和文化傳播的局限性,除了中原地區開發成熟,大多數邊緣地區,比如閩浙嶺南雲貴等,只有朝廷委派官員、軍隊駐守的城池,及附近的村鎮屬於漢朝政府管轄。而更多城池與城池之間的廣袤的山林,都屬於還未納入漢王朝戶口的山民。閩越和嶺南在唐宋時期的開發逐漸完善,而對西南的統治,直到明朝才有些許成效。

同理,漢朝西域領土被津津樂道,但實際上,漢朝的直轄權只延伸至河西走廊,整個西域還有很多附庸漢朝的小國處於半獨立狀態,只有一些軍事重鎮和那條絲路漢朝管得了。

結論:現在大多數有關漢朝的版圖,都是據點交通的輻射範圍罷了,實際上明朝的領土的管轄密度遠比漢朝更可靠!


凡是熱衷於修長城的朝代,你能指望他疆域多大?


隨便補充一點

很多人計算明朝領土的時候不喜歡把衛所加進去,我不知道為什麼。


推薦閱讀:

明朝和清朝各方面比較,哪個更好些?
古代的隱士在歸隱山林之後,是怎樣在當時那樣一種生產力下,獨自存活下來的?
晉朝統治者有沒有/為什麼宣稱晉朝代漢而不是代魏?
古代有冒充官員行騙的嗎?
晉室南渡之後的晉朝為何稱之為「東晉」而非「南晉」?

TAG:明朝 | 中國古代歷史 | 漢朝 | 歷史地圖 | 地理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