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劇《冰血暴》第三季?


第三季的冰血暴讓人有些失望。

Again,任何失望都是因為我們過高的期望,天才Noah Hawley帶給我們的這個傑作,瘦死駱駝比馬大,仍然是上佳的作品。只是它的形式與敘事的平衡,沒有像前兩集那樣被把握得足夠平穩,時常會有靠剪輯、鏡頭和小故事的『花活兒』硬撐的尷尬局面。

來得不如前兩季那樣渾然天成啊。

更讓人苦惱的是,有朋友和我聊天時候說,這一季沒看懂。我知道其實問題出在,這一季沒有提供足夠的樂趣,畢竟樂趣可以代替意義,讓我們滿足,樂趣本身也是一種意義嘛。但我還是想嘗試著解釋一次,從我自己的理解出發,說一說Fargo『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幾個道理』(南方公園style)。

這篇文字旨在給包括我自己在內的,一臉懵逼的這部分Fargo觀眾,提供三個理解Fargo的角度。

如果你還承認Fargo是一個一以貫之的劇集,它一定存在一條脆弱而精美的『精神主線』——畢竟1部電影+3季劇集,除了雪地沒有任何相同的人物、勢力和故事——儘管這個宇宙里絕大部分人類都一致地處於某種難以言說的白痴狀態。

A 獵人 vs 獵物

還記得第一季的Lorne Malvo給Gus Grimly出了一個題么?『為什麼和其他顏色相比,人眼可以看到更多綠色?』Gus百思不得其解,後來Molly告訴了他答案:

『因為人的生物進化過程中,對綠色更敏感,使我們能看到隱藏在草木中的事物。』

這是Fargo的一個主題——這個世界曾經充滿危險,人的天敵和獵物都埋伏在叢林中。你以為眼前這個平靜的小鎮是人類文明已經走出黑暗的保護傘么?並不是,一切都沒有改變。這個世界只有羊和狼,沒有醒悟的羊任人宰割,隨時準備為『覺悟』了的狼的利益而犧牲,道德與正義都是笑話。

第一季的Malvo、第二季的Miligan和這一季的V.M.Varga都是自認為覺悟了,因此也就配得上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攫取財富,並碾壓他人的『狼』。這個論斷有各種不同的形態,Varga的下屬崇拜斯大林的強人政治,認為和蘇聯和沙俄恐怖的生存環境(那才應該是這個世界本來的樣子)相比,這個靜謐的美國北部小鎮簡直就是幻想的肥皂泡。

這讓我想起Breaking Bad里後期殺人不眨眼的新納粹們,有一次抱怨這個世界太『娘炮』了,說,『我每次看到騎車路過的小夥子戴著保護頭盔,我就想拽他下來給他一頓暴打!這是為他好啊。』

而Fargo就是狼和羊、獵人和獵物的故事。這個二元論如此簡潔,支撐了Fargo宇宙中這群達爾文主義者的世界觀。他們有時候殺戮,有時候嘲笑,偶爾,也會給獵物們一點『啟示』,比如上面這個問題,再比如Varga給Emmit Stussy變著法講的那些故事。

荒唐的表象下,這個『成王敗寇』『弱者該死』的思維,和伴隨而來的『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我感覺良好,真的離我們很遠么?我不覺得,尤其是在我們這個國運上升,奮鬥者們充滿慾望的神州大地上。

B 隨機,混沌,荒謬

這裡的混沌,我是指咱們的現實世界,不只是Fargo的。『生活盡在掌控』,是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渴望的感覺,晚上安然入睡就靠它。可有時候我們也會焦慮,無非是因為這種掌控感、安全感從指尖溜走。但這個世界,真的有規律,或者說更高的力量(上帝?),在主宰么?

我不知道你的答案,但科恩兄弟,以及繼承他們衣缽的電視劇創作人Noah Hawley的答案,絕對是No。

廣受我們喜愛的Nikki,馬上就要大仇得報的當口遇到一個路人警察,莫名其妙地同歸於盡了。那個意味深長的長鏡頭,優雅地表達了一個『這一切都沒有什麼道理』的道理。

相映成趣的是電影《老無所依》的結尾。殺人不眨眼的兇手開車經過一個路口遭遇飛來橫禍,險些被撞死——那麼多血案/人命都被他如兒戲般犯下,竟然栽在一起交通事故上?科恩兄弟莫非是在講因果報應的東方哲學么?

當然不是。恰恰相反,這裡的主題是混亂,是隨機,是關於『生活盡在掌握』這件事情的荒謬,以及放棄治療的建議。

Ray雇凶盜竊郵票,結果記錯了位置,跑到名字相似的另一條街上找了個同姓的門戶,錯殺了Gloria的老父親。事情惡化之後,為了逼公安局釋放自首自保的Emmit,Varga竟然又殺掉了n個毫無關係的Stussy同姓人士。有什麼道理可言么?沒有。就像羊每天兢兢業業地吃草,乖乖回到羊圈,它一定覺得,自己的生活態度,和被放血變成盤中餐的概率,有某種因果關係呢。

並沒有。

Jimmy McGill,不對,是這個警長Bill Oswalt,在看到一連串血案發生後終於意識到,這個小鎮的平靜只不過是他見識短淺,其實他什麼也不知道。作為一個警署負責人,他只會協調人員和機器鏟雪,對待殘酷的殺戮,他連門兒都摸不著。『這個世界怎麼了?』他喃喃自語,可憐的警長,此刻內心是崩潰的。

混亂和隨機,從某種角度來說,反倒是今日富足生活中的我們需要的一碗毒雞湯。對生活的掌控,大多是幻覺,我們能把握的事情太少太少,我們不斷地加槓桿去追求慾望,還給它冠以各種堂皇的意義,殊不知布朗運動的花粉游到水面的中央,和它的努力並沒有什麼關係。適當的自我否認——比如提醒自己,我所擁有的東西里除了我的奮鬥以外,很大一部分是運氣;再比如,在偷偷咒罵領導和新同事的時候,提醒自己這個公司的發展主要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因為自己很聰明很棒……不失為一種心理健康。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廈崩塌。』

——萬能青年旅店,《殺死那個石家莊人》

給大家分享一段萬能青年旅店樂隊貝斯手兼詞作者姬賡的一段關於《殺死那個石家莊人》歌詞的訪談:

『呃,本來我們是從來都不解釋歌詞的,今兒聊到這份上了,就破個例,下不為例啊。這個歌,我這麼跟你說吧,很多人都沒看明白——這歌就是寫一個家庭嘛,第一段父親,第二段母親,第三段孩子。作為一個非常偏執的中年婦女,就是他媽的認為自己手裡有一把槍,天天特別緊張地想去保衛生活。這個假槍你在那兒都買得到,或者你買不到手裡也有一把無形的。這就是個典型的一家三口,虛假的中產階級溫馨,結果全他媽是扯淡,殺,都殺掉!小孩背叛,父母絕望,最後全雞吧完蛋。』

『大廈就是這個大廈,各種大廈,家庭的大廈,工作的大廈,幻覺的大廈,全部都有。大廈都會塌的。』

C 意義感

Gloria每次對著水龍頭伸手,都不出水,她甚至懷疑,自己到底存不存在?

別笑,這個懷疑不無合理之處。她看到事情的蹊蹺,證據串連在一起,一個陰謀浮現出來,但除了她沒人看見。領導覺得她在作死,下屬根本聽不懂她在說啥。還好,一個交警機緣巧合地撞到了關鍵證據,成了她『現實世界脫鉤綜合症』的患難姐妹。

『不是他們瞎了就是瞎了!』我相信很多人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時刻。如果這個世界真的只是混沌與隨機,那我們任何覺悟、任何努力豈不是都沒有意義?那我們還折騰個什麼呢。

每一部Fargo的結尾,都有關於正義和邪惡的說教,卻從沒讓人感到厭煩。電影中,女警探最後抓住了啞巴殺手,回警局的路上她說,『生活啊除了那點兒錢,還有很多別的,你直道不?』

當然,她也說了『反正我是不明白(這一切)。』(參見上述關於隨機與混沌的部分)

這一季的結尾,無能為力的Gloria眼看著整個荒唐的鬧劇/悲劇上演,自己什麼也沒能改變。5年後,她成了國土安全部的一位探員,面對莫名栽在她手裡的Varga先生,她仍然天真爛漫地選擇相信『正義』,她還能相信Varga這次不會逃出法網,會在監獄裡受苦,而她還會回到和兒子逛廟會、吃『炸士力架』的幸福小生活里。這是屬於Gloria的敘事,『突然開始講故事』終於不再是狼們的專利,強者的權力。不管最後誰的故事成真,Gloria已經不再被恐懼和陌生感支配,她找到了自己。

更讓人動容的,是第二季結尾,老警探卧室里的秘密被孩子他媽發現的那場謝幕獨白:老警探多年以來偷偷在卧室里貼滿紙條,上面寫著莫名其妙的火星文。對這件事,他說:經歷了越多可怕的事情,我越覺得,所有杯具都是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誤解,根源是我們的溝通出了問題。如果我能發明一種語言,讓人與人的溝通更少些歧義,消滅所有誤解,這個社會,會不會變好呢?

這些個傻裡傻氣的勇氣,是Fargo宇宙里最正的正能量。它是一種宣布,就像宗教的信徒們一樣——我可以一輩子見不到神跡,也擺脫不了隨機混沌的苦難,但我還是可以選擇相信上帝。相信正義,相信好人有好報,這不是愚昧,不是自我欺騙,這是能夠支撐我們活下去的意義。而意義就在我們對自己世俗生活的堅守里。

Oh, yah? Yaaah.

關注我們吧!微信公眾平台、蘋果Podcasts客戶端和網易雲音樂等一切音頻平台,搜索『聯客』電台,不錯過我們的文字、視頻和播客。


鑒於冰血暴未必有第四季的續訂而可能止於第三季,於是寫一個貫穿三季的劇評致敬神劇,標題就是《冰血暴 -- 另一種打開方式》顛覆性解讀

對冰血暴的刮目相看,來源於看到第一季標題含義的豆瓣劇評,沒看這個評論之前,對第一季的理解就只限於一個不高明的偵探劇,各種莫名的巧合(真所謂無巧不成書的千年老套,都什麼年代了還這種寫作風格),警察各種弱智低能,各種不能自圓其說的強行解釋或轉折(稍後解釋)。看了標題含義以後反省了一下,是自己太爆米花心態了,缺乏深度理解,簡直堪比把Life of Pi 當童話看。

打個比喻,中學生如果看到一個片段講古代老頭不用魚餌釣魚可能都可以聯想到姜太公, 但是你讓一個美國土生的博士看這個片段,他/她關注的大概是老頭不合理的釣魚方式以及他老年痴呆的結論。典故的運用在這部劇簡直就是令人髮指!!!然而編劇不用那些爛大街的典故,說他裝逼也好,說他孤芳自賞也罷,他用的東西,沒點學問看著就是懵逼,這個劇如果肯非常用心看的話,學不少東西。比如如果沒人點明,有多少美國觀眾能明白第三季第3集飛機上的老頭含義可能是wandering jew? 又有多少人理解了加入「彼得和狼」的真正意圖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編劇Noah Howley想打動的,真不是一般美國觀眾(更別說其他在語言文化上有隔閡的觀眾),他想打動的是哲學系+政治系+宗教系的教授,博士,研究生。。。just kidding. 其實這是承接科恩的手法,愛看不看,看不懂拉倒的氣魄。不過第三季真有點沉不住氣了,連這麼明顯的「this is a true story" 到「this is a story」 大大的展現在眼前提醒觀眾。

第2季和第3季都有很強的政治映射,查了一下,Noah果然是政治學畢業(political science),做過律師助理,還在律師事務所做過程序猿。 用猶太人科恩兄弟的同名電影來演繹一個片頭不斷強調「完全真實」然而卻是完全虛構的故事,創意滿分。

講一下為什麼是顛覆性解讀。縱觀第三季,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1. 第1集的開頭,是東德時代令人難以置信的指控:

因為你住在嫌疑人地址, 而且你老婆名字和死者一樣,所以你就是疑犯,哪怕你名字不同,婚姻狀況不同,年齡不同,老婆沒死,沒有動機, 因為我(權力)是不可能錯的。荒謬嗎?是荒謬,指鹿為馬,他拍這段就為了黑一下東德這麼簡單?當然不是,整部劇要黑的,是米國!但是不同於紙牌屋直接寫總統是謀殺犯,3P同性戀,陰謀家。他的暗示來自反派異乎尋常的哲學討論,大家大概忘了第二季里律師說的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 我個人理解這是編劇的中心議題, 這是一個大家估計都早已忘記的台詞,來自艾森豪威爾的總統離任致辭,警告美國民眾,不要放任某勢力發戰爭財。

2. 我們來看看幾個疑點:

第一起謀殺的受害者 Ennis Stussy怎麼死的?是口鼻封住綁在椅子上死的。這會是一個去人家偷郵票的人想的出來的殺人方式嗎?Maurice是去有錢人家偷電視留的案底,智障的人設而且還從信封上撕了郵票,又帶著槍,他封人口鼻致死?再說,Maurice死了,Ray死了,Nikki死了, 去Nikki家看人鴛鴦浴,數樓梯千鈞一髮砸死人的故事,可不是死無對證的瞎編么,怎麼可能「true」 和 "exactly". 其他各種不合理情節隨手都是,所以,整個系列, 其實就是一個反諷,這不是真實的故事,不是真實的案情,跟現在川普說的fake news一樣, 很多天天灌輸的東西,就是一個漏洞百出,不能自圓其說的故事。不是說川普說的是真理,no, 這個時代的人們,無論身處何地,不能盲從。

Ennis老頭生於1928,死時82歲,1975年時是47歲,照片中獲獎的作者Thaddeus Mobley30歲左右,肯定不是Ennis。但是劇里用Gloria這個有誠信的角色的口,無視年齡不符的問題,得出Thaddeus = Ennis的結論,還寫一段拍電影沒錢,騙個小作家2千,5千來拍電影,簡直就是瞎編的典範,1975年5000刀估計連日租攝像機+科幻的道具都不夠,還靠他的錢拍戲養劇組?滑天下之大稽。 但是質疑的聲音很少,大家心裡想想什麼鬼,劇情不連貫,挖坑不填的新逼格,然後就覺得這一季怎麼回事啊。。。其實,就是應該質疑下去(質疑一下自己的理解),挖掘一下,就能有新發現。

Ray, 見過Gloria,什麼都沒坦白,然後就死了。Nikki,見過Gloria一面,只說了一句「follow the money」然後堅決不再回答,再被發現時,她就陳屍公路,腦門正中一槍致命。所以,Ray和Nikki的可歌可泣愛情故事,是根據本案唯一生存的證人Emmit的瞎編真所謂歷史是勝利者寫的,案情是生還者編的。

什麼是歷史,Varga說俄國有句俗語,歷史是無法預測的。看過1984的人,請想想那句話:「He who controls the past controls the future. He who controls the present controls the past.」 這是Varga那句台詞的真實意圖。

那個傳說中導致兄弟相殺的精貴的郵票,凄涼的在Emmit去警察局的時候掉在地上從此無蹤。多大的諷刺。真有這郵票嗎? 所以Emmit最後結案的口供大致是這樣的:

「我們兄弟不和的來源要怪,就怪那郵票。 我弟弟比較loser, 對我的成功羨慕嫉妒恨,居然派人偷郵票,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害死無關的人。我被他們勒索,思前想後,兄弟只有一個,郵票就給他吧,一番好意對吧,結果沒想到啊,怎麼就這麼巧呢你說,玻璃就扎到了...」

那麼郵票呢?

「不好意思,搞不見了,但是你相信我,是真有這個郵票的,這是一個千真萬確的事。而且壞事都是Varga 乾的,我是受害者,我絕對是無辜的,我是百分百忠於妻子的,那個什麼動作錄像帶根本就是我弟弟扮演的,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對了Sy可以證明我說的一切,他親口說過,我的為人堪稱典範,不過Varga把他搞成植物人,他已經不能說話了。

Varga洗錢的事具體我不清楚,我是被逼的嘛,是受害人知道嗎。 我的保險箱里放的狗的骨灰,錢對我意義不大你造嗎。他們最後逃走的時候我是冒死跟他抗爭的,你知道這要多大的勇氣嗎?我都被自己感動了。Varga那是一言不和就殺人, 但是給我留了條活路,這是上帝對我的照顧啊。所以我確信,上帝是存在的!

另外Nikki對我懷恨在心,想殺我,被路上警察一槍打中腦門正中了,這麼好的槍法,我們一般很難見到。可惜了神槍手警察,也被她這個悍匪一槍打死了。

所以,整個案子就是這樣的,絕對真實,不信你可以問我律師,唉,原先的律師也被殺人不眨眼的Varga 害死了,那啥,我周圍的人都快死光了,不死的也說不了話了。我能大難不死那就是上天的意志,所以說,上帝總是照顧好人的。你們一定要盡全力找到Varga這個壞人!

This is a true story. This is exactly what happened. :)

2017-7-7

另類解讀1: 為什麼用倒轉鏡頭?(2017-7-12)

因為意味著顛倒!!!

劇中沒看漏的話,有3次。

第1次是第一集的開頭,Sy讓Ray去樓上跟Emmit談。所以倒轉鏡頭後的案情回顧是虛假的。

第2次是第六集Emmit誤殺Ray之後打電話給Varga, 所以Varga帶Meemo去收拾現場,也是假的。

第3次是第八集Sy中毒被送到醫院,之後Emmit 就看見滿屋子郵票了,這明顯的不合理和杜撰了,誰吃飽了撐的干這事兒,編劇就是告訴你,不合理,不合理,不合理!結論應該是不真實!不真實!不真實!

要說導演挺用心的了。

另類解讀2: 為什麼自動門看不到Gloria?2017-7-15

從Gloria一出場,她就進不了她後爸商店的門。

之後圖書館兼警察局的門也不會探測到她。

St. Cloud 警察局的洗手池看不到她。

她明明無法進入關押Nikki的牢房,卻在關鍵的時刻出現在關鍵的地點,解救了Nikki。然後得到一句話,follow the money(於是大家忘記追究她是怎麼剛剛好進入牢房的,反正大多數劇都是邏輯有問題的,習慣就好,讓普羅大眾習慣了邏輯不通,這世界還有什麼怕掩蓋不了的事呢?)。

是誰最初聯想到Ennis Stussy和Ray Stussy相關?並不是Gloria,是那個交通女警。

是誰讓Gloria終於能被洗手池看到?是那個交通女警!就是說,在這之前,她不存在。

Gloria打不了電話,一個在2010年辦案不肯用電腦用tele, Varga搜她時沒資料,真的是她不上網這麼簡單嗎?觀眾眼中的正義天使不存在!不存在!不存在!

劇終她衣服上大大的DHS國土安全部(對應第一集東德國安),小黑屋和東德一樣一樣的藍色調,房間頂部的話筒從當年德國的大話筒變得精緻小巧...

結論:燈塔國現在瀰漫著xxx亡我之心不死的調調,在蘇聯垮掉後,不斷製造假想敵,為了龐大的軍事集團的利益買單。想想北約各國連軍事費用都不想上交,只想搞自己的高福利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反美的msl在哪裡鬧的最歡?北約軍費,給我乖乖交上來!Varga 住歐洲哪裡?某某大本營的Brussel.

另類解讀3 : 典故-- Peter and the Wolf 彼得和狼 2017-7-15

普羅科菲耶夫1936年回蘇聯後的作品(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他就離開了俄國)。表面上是個勇敢少年智擒大灰狼的童話故事,而且和諧的沒有殺死狼而是送去動物園。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作者被熱情的從巴黎請回蘇聯並被熱捧,一開始還可以隨時出國演出不受限制,後來就完全不能出國演出了,某種意義上作者是被關在家裡的Peter,被告知外面有洪水野獸,但是彼得還是跑出去快樂玩耍了,結果大灰狼一口氣吃了鴨子,彼得決定抓狼,結局是鴨子沒死還在狼肚子里叫呢。

下面是英國波蘭改編版奧斯卡得獎動畫,推薦觀看,結局不同於原著,動物園都不送了, 彼得看見動物被做成各種標本,於是把大灰狼放歸大自然,讓它自由。海報更厲害,彼得的陰影就是狼,彼得的眼神也是狼,Peter is the wolf

記住上面的圖,人物對應的樂器。

扯遠了回來說Fargo,劇里Yuri用的狼頭像不像動畫片里的標本狼頭?劇里還經常出現Emmit家裡熊標本的特寫。熊=俄羅斯。Yuri, Meemo劫車時,Yuri帶狼頭, Meemo 帶羊頭。 羊=伊拉克。(順便, 以色列的代表動物是小鳥。。。)畢竟劇組管道具的不是吃飽了沒事幹,不去用爛大街的打劫專用滑雪黑頭套,去用高價模擬動物頭套,這裡,不是作案的人蛋痛要隨身帶巨大動物頭套,是編劇要用頭套講故事。還記得布希提出的邪惡軸心國嗎?伊朗,伊拉克和朝鮮。當時反對者稱邪惡軸心應該是美國,英國,以色列。

小個子亞裔指朝鮮,帶著耳機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他那一段明顯的 dance to his own beat, 就是某國月月放煙花的我行我素。結局...他領盒飯了,而且是被帶到溝里中了埋伏。

這個不肯帶豬頭的是真正的伊拉克,因為他被海灣戰爭「斬首」了。 而且還是不合理的拿著類似牛排刀衝去殺人,諷刺出兵伊拉克為了大規模殺傷武器,結果也沒找到。

劇里貌似點明 Emmit=小鳥, Ray=鴨子, Nikki=貓,Varga=大灰狼,Gloria=彼得,Sy=爺爺, Yuri=獵人。但是,Sy在Emmit面前就是孫子啊,為什麼是爺爺? 如果Sy是爺爺,Gloria是彼得,她可就是Sy家一夥的!Fargo之所以神劇,在於從標題,到BGM,到雙關的台詞,用心的道具,處處藏迷。此劇你可以看成邏輯槽點滿滿的正義與邪惡的鬥爭;也可以看成賊喊捉賊的冤假錯案,每人心中有自己的哈姆雷特

2. 科恩兄弟電影Barton Fink 2017-7-26

第3季真是滿滿的對Barton Fink的致敬。起先不知道,Reddit上被人提醒這部電影,一看就發覺很多場景的借鑒,同時對Noah寫作的出發點又有了新的認識。僅僅從拍攝場景角度來說,作家協會那個不會停的鈴, Thaddeus 和Barton都在給電影寫劇本,varga嘔吐來自電影里Barton請教的名作家嘔吐, Gloria住的酒店出現一雙男鞋借鑒了電影里酒店給客人提供擦鞋服務並送錯了鞋子。

不會停的鈴,這種反物理狀態,我的解釋就像盜夢空間的陀螺,表示不真實。

電影公司的老闆搖身一變穿了軍裝,映射其背景,以及告訴主角你的合同我們不取消,但我們不發布你的作品,所以你在所有人眼裡就是個Loser.

擦鞋服務 - 一個很爛的酒店為什麼提供免費擦鞋?那啥現在各種APP也免費。酒店接待員從地下 拿著鞋走出來?

Barton Fink 看得知其一 未知其二,自己依然懵逼中(比如嘔吐的作家指誰,鞋是否有更深刻的意義),就不瞎掰了。

3. AI, Useless Machine, 長的像Reddit小人的機器人

除了突如其來的一段彼得與狼的音樂,另一個突如其來然後不解釋的片段就是科幻書WYH星球, 以及那個子自動關閉的盒子。

首先,Marvin Minsky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創始人之一(猶太人),他設計了這麼一個 Useless Machine. 而劇中機器人Minsky就剛好用了他的名字,機器人長的特像Reddit小人. 但是編劇不是來崇拜Minsky的,他生前是人體冷凍公司的顧問,死後據說那家公司把他的遺體拿去凍了,也就是說他希望還能復活。所以,編劇把他做成一個最後像useless machine一樣把自己關閉的機器人,惡意滿滿,2333。推測編劇Noah的態度大概和特斯拉的Elon差不多,AI是人類自掘墳墓。動畫里飛碟的人下來拿著武器,看來編劇是贊成霍金和三體的說法,招惹來外星人會導致他們滅掉我們。

不要以為西部世界講AI,這年頭不說點AI,量子物理,簡直不夠逼格。西部世界的multiverse, 冰血暴第二季分鏡就玩過了,也是自己成為劇迷的原因。

Plague Monkeys 是指十二猴子 Twelve Monkeys, 貌似是致敬。

Planet WYH 估計是指普羅米修斯,也是致敬。機器人毀滅世界。

Organ Fish 指今年的電影 Life, 外星人毀滅人類。

Space elephant - ??? 沒想出來,有人知道嗎?

Toronto Cain - ??? 也沒想出來。

(待續)

另類解讀4: Varga 2017-7-25

一口爛牙,英國口音,英式風衣 (且不說大冷的天就他沒有冬衣只有風衣,這個之後解釋)。處處顯示他的英國風。出場時話劇時的從暗到明的打光,以及結束時從明到暗的打光。編劇要搞啥?

在彼得和狼的那段介紹里,Varga在大吃特吃,吃相難看。吃完又吐。如果指大英帝國到處殖民吞併,最終各處獨立他吃的全吐出來,但是他的背景畫面是什麼?是人在做天在看?還是意有所指 (那個啥規規矩矩會 )?

另類解讀5 : Nikki的職業 2017-7-25

劇里始終不點明她到底是犯的什麼案才認識的Ray。Emmit猜她挪用公款(他自己才是稅務欺詐判刑,而且挪用公款藏去境外),Sy猜她毒品買賣(以此推測Sy涉及毒品和黑幫,他確實是Grandfather)。加插的一段卻是Nikki穿的像紅燈區工作者的衣服在警察局照相,另外Ray的同事不停回味Nikki的美臀,令人覺得也許她是青樓女子。

但是在Meemo已死,Nikki已死,Varga消失的情況下,我們看到Nikki敲詐Varga百萬的劇情,如何「真實"?她若是貓,真把Varga當老鼠了嗎?Vaga 不是狼嗎。

既然杜撰的證詞不可信,最後她是什麼形象死的?Nikki = Hunter獵人。她死了那段悲壯的BGM有什麼?有Kettle Drum, 那個代表獵人的樂器!

另類解讀6:如果這是一個「錯」案, 那真案是什麼?2017-7-10

第一集開場的東德國安部Stasi審問,男主Stussy同音的雙關,以及Gloria第10集出場的身份(DHS, 美國國土安全部)第10集結束時貝多芬激情協奏曲再次響起... 應該就此打住。

另類解讀7 : 郵票與女裝鞋 2017-8-8

美國最出名的印反郵票叫 inverted Jenny. 這郵票涉及一個被盜事件。被盜的一版郵票很久後以單個郵票形式出現在拍賣行. 記得第1集Ray質問那些郵票賣了多少錢,大概有一打郵票。問題是來路正的連張郵票不會拆成一張賣的。 12聯與12單張的價錢不是一個水平的. Emmit的郵票拆了賣那就是來路不正。

2015年,那個美腿神器靴子的品牌人,表明自己擁有4聯 inverted Jenny。還記得Gloria去Emmit辦公室看見Varga問他是誰,他說 women shoes 。2015年Weitzman把自己的品牌賣給了Coach。

再來個相關: wandering jew 又叫耶路撒冷的鞋匠。基督教的傳說里他是不信耶穌所以受罰,永遠奔波不得休息, 是個被懲罰的人,不準坐,不許躺,必須不停的走,雖然不會死,見證各個歷史時期的大事,但是有點像機器人Minsky,他除了見證,又能如何?

把鞋也順便說一下吧。有錢人叫 well heeled, Emmit 的皮鞋是 farragamo (那也是一個奇蹟發家史)

進門換拖鞋是標準的中產。還記得Emmit 老婆叫他換鞋再出門?Emmit挑完領帶穿上鞋是在主卧的衣帽間,沒人覺得Varga去他家吃飯,那是一個典型中產小廚房?請不要自行腦補他們在傭人廚房吃飯。Emmit的發達是有Varga 這個外在因素的。

這個特寫不僅是讓你看鞋,還是讓你看地板。 這種地板說實在的,你現在去個正常人家都看不到這麼老的地板了,不知道這是哪個年代流行的。現在引出時間線問題。Emmit的發跡是有外因的,但這個外因不是聖誕節到三月份的問題。這是很多年的積累,還是那句話,Emmit所有話都是為自己開脫的。

感覺鞋的問題可以寫很久很久。。。

Yuri的Adidas, 又一個有故事的品牌。

(待續)

另類解讀8 : The future is certain 2017-8-8

The past is unpredictable. 上圖不碼字。

第二季的圖 (不要腦補劇組不專業,老在對調背景的家私)

另類解讀9 : 兇殺案掩蓋下的金融案 -- 電影Fargo與第三季 2017-08-27

Fargo的電影真的只是說弱智的綁架案嗎?你是綁匪的話,會大白天在公路上埋錢嗎?會專門把錢埋在前後無標誌物的路段嗎?

綁架時,為什麼一個大白天的去砸玻璃,另一個直接開門進都不用撬門?直接敲門修電視機不好嗎?

注意到Marge第一次出鏡和她被日裔童鞋電話吵醒時,有什麼不同嗎?

第3季讓我回頭看懂Fargo電影的意圖,真是T T

另類解讀10: 宗教,哲學,歷史,宇宙, blablabla...

(待續)

為了理解第三季隱喻,推薦作品如下

1.Peter and the Wolf 演奏版--樂器的對應。動畫版--增強Peter=Wolf的理解

2. 德國電影 The lives of others -2006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有助理解S3ep1最開始鏡頭通過電線通過話筒進入房間的意義。同時Varga說列寧愛聽熱情奏鳴曲也是致敬這電影。電影名雙關的巧妙,本意指監聽別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指看電影時西方觀眾的普遍心理:那時那個國家的人真慘... 但是經過斯諾登的事件,這已經不是「別人」

3. Barton Fink -1991科恩兄弟電影,法國拿大獎,美國票房慘敗,誰要你晦澀難懂,還讓好萊塢製片穿軍裝。米國人民娛樂到死,誰看這些。

4. Fargo電影。淺顯的關聯是電影里女婿想投資停車場。深刻的關聯就是peter is the wolf,

5. 空手套白狼的發家史 - 映射的幾個發家史包括:Stuart Weitzman -2014年在拍賣行買了史上最貴的單張郵票 $9.4mil. Ferragamo - 曾在1933年大蕭條時破產,但華麗轉身1938年能買下一個佛羅倫薩的宮殿做總部。Adidas - 兄弟相爭,法國官員(大亨)空手套白狼控股adidas. 天朝某演員打算四兩撥千斤也是演繹別人的老路子了。以上我點名猜到的歐美大佬都還活躍於經濟舞台,所以編劇也只好點到即止。

6. 規規矩矩會 - 自行科普。

這個圖應該有解謎線索,不是吃飽了撐的請人畫這麼多張郵票。

再有,這個劇適合北美人解謎,其他地方的人會很難猜。Fargo電影里關於遲到一小時的劇情,大家一笑,我看完第3季倒回看電影,就懂了,牽涉時區問題, 有興趣的查一下北美時區圖。之所以說北美,是因為大家拿是不會在同一個省內分不同時區的,而米國不是,比較變態,好幾個中部州都有兩個時區。

同時,Fargo電影第一個鏡頭是漫天大雪拖車向不知道什麼方向行駛,然後車來到酒吧外,但是地面是化雪的天氣,大概3月的地貌。電影最後,漫天大雪警車來了... 觀者要是沒有北美嚴寒的概念是不會有奇妙的聯想的。

9/25: 艾美獎提名了最佳導演與最佳劇本但雙雙落選。既然有投票權的評委能看懂Fargo是好劇,依然在五選一的情況下敗北,敗給有深刻意義的也罷了,還給Black Mirror裡面唯一烏托邦美化永生的San Junipero, 只能一聲嘆息。

劇組在facebook發了一個圖:

其實,被某會控制的好萊塢,早是群魔亂舞

如果沒有第4季的續訂,完全能理解,就是我們NPC又輸了。


儘管我在大結局前一直堅信霍利導演能化腐朽為神奇,看完整一季之後不得不承認本季確實不如前兩季。不過真心喜歡霍利導演的個人風格,以及法狗三季電視劇從電影版里延續下來的黑色幽默、荒誕感和警世意味,還有中西部壯觀迷人的蒼莽雪景,所以儘管第三季不是白璧微瑕而是較前兩季水準整體下降,我還是會打五星。

第三季其實整體質量還可以,某些設定較前兩季也有所突破;立意也很高明,甚至可以說毫不遜色於前兩季。但是劇情是硬傷,即讓人物去服務於情節,情節優先於人物,導致某些情節莫名其妙,部分人物形象也得不到準確刻畫。一個故事有再好的設定和立意,沒有了好劇情做載體,也會流於平庸。

設定和立意

冰血暴系列劇里的主角作為警察,卻無法阻止血案的發生和加劇,兩大主要阻力是兇殘狡猾的反派,和專橫愚蠢的上司。但前兩季的莫莉和盧,無論在偵查工作中遇到多大挫折,回到家中總會得到家人們的支持和鼓勵,而且他們的家人也不會領便當,到了大結局尾聲部分就是他們在溫暖的屋子裡闔家安康其樂融融。但是本季的格洛麗亞,除了遇到兩大傳統阻力,全劇第一個領便當的就是她的家人、掛名繼父恩尼斯,老公又出櫃離婚,唯一能與她相依為命的是兒子內森,這樣的設定比起前兩季主角真是嚴峻得多,稍微帶有中年危機的意味。

本季立意方面也不差,第一季的善與惡,第二季的秩序與混亂,立意都比較宏大,而這一季則比較細緻,重在關注個體本身:當情況出現變數,一個人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處理好各種尷尬。

劇中好些個角色都遇到這個問題,比如斯塔西公司的兩位高層人士,其中老塞自詡大哥的忠實助手,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當VM團伙鳩佔鵲巢,壓榨公司的價值時,他卻無法改變事態,自己也受到屈辱,被顛覆世界觀,乃至幾近喪命;大哥也是先被二哥和妮姬的小動作搞得焦頭爛額,差點家變,另一方面也眼睜睜看著公司易主,自己也從話事人淪為VM的傀儡。

女主角格洛麗亞則更為明顯,在職場尷尬(既是警長又不是警長),在婚姻也尷尬(既是結婚狀態又有分居之實),雖然是真實存在的人卻屢被感應器無視,第九集勝利在望時卻被反派絕地翻盤……各種尷尬境況將她噁心得懷疑人生,全劇處處都透露著這種近乎絕望的無力感。最諷刺的就是她作為一名警察,面對一系列血案的發生和加劇,竟然無能為力,一如劇中虛構小說《未知星球》里的機器人Minsky,不斷重複著「I can help」卻於事無補。其實冰血暴一連三季,都在訴說著同一個Minsky式的警察故事,無論是莫莉、盧,還是本季的格洛麗亞,都無法阻止事態的不斷惡化。不同的是,第一季的莫莉讓兩大邪惡核心萊斯特和黑衣殺手伏法,可謂功德圓滿;第二季盧抓到佩吉,卻讓兩大兇徒漢奇和米利根逍遙法外,被混亂的現實搞得懷疑人生,但起碼他對一系列的混亂也進行過干涉,有一定的參與度;而本季的格洛麗亞,純粹的打醬油,每次都是搞出人命已成定局後才趕到現場,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只跟大反派VM接觸過兩次,但兩次都不能讓VM「討厭」自己,這一點反而是讓她覺得可憐的妮姬做到了。

情節的硬傷

也許是霍利導演將自己的靈感和才華都傾注到了《大群》第一季,所以法狗第三季的劇情真的有點崩壞。雖然整體還可以,但霍利導演在情節上構思的疲軟,還是很明顯的。導演較早前也提過,如果還想不出新故事,就暫將第四季的計劃擱置。

其實前兩季也有一些細節是白璧微瑕,不必太在意,但是第三季的硬傷則較為明顯,首先是主線不夠深刻。其實主線設定挺不錯的,本季開篇就明確了郵票是故事的重要線索意象,第三季的宣傳和預告海報都刻意設計成郵票樣式,帶出了「兄弟鬩牆」這一條主線。但兄弟宿怨的概念很容易被聯想成是炒第一季萊斯特和切斯兄弟的冷飯,所以設置了郵票作為衝突點,並讓伊凡一人分飾二角增添看點。然而這條主線卻不太深刻,大哥去自首,懺悔道,「三十年來我都折磨著他,只不過這一次,他真的死了」。然而由頭到尾都像是二哥和妮姬單方面對搞小動作折磨著大哥,兄弟間的衝突多數是以妮姬和老塞來間接反映,兩兄弟的正面衝突除了第一集不歡而散,第五集公交車上鬥嘴,就直接到第六集郵票裱框玻璃割喉了,加上第二集假裝和好,這對兄弟就只接觸過四次。隨著二哥便當,這條線也不了了之,只能通過大哥的獨角戲,妮姬的復仇行動來稍作呼應。在這一故事線被掐斷後,大哥的形象就只局限在一個麥克白效應患者而再無多大發力空間。

另外一個敗筆就是人物服務於情節。強行將妮姬前期貪婪莽撞、搬弄是非的小女人形象洗白成為愛復仇的烈女形象。不是說不可以洗白,只是沒有前期鋪墊,顯得太突然,僅僅通過在密林逃亡時回憶著跟二哥的最後一次對話,以及在保齡球館裡對小貓真情流露,從而坐實妮姬對二哥的真心以及復仇動機,未免有點缺乏說服力。前期花了較大篇幅刻畫二哥對妮姬是真愛,偶爾也反向刻畫妮姬對二哥的感情,比如重視二哥對自己提出的求婚,在西裝店裡兩人相擁而笑,但是剛讓人覺得妮姬對二哥是有一點真愛,幾秒鐘妮姬立刻緊鑼密鼓地向大哥發動新的攻勢,甚至還使開二哥單獨會見老塞,無疑是沖淡了她和二哥的感情線中的含金量。而洗白妮姬,導致這個人物略顯精分,其復仇行動只為服務於VM必須失敗這一情節。所以妮姬的形象前後比較矛盾,只剩下顏值可看。

失敗的反派

至於VM這個角色,個人認為是本季最大敗筆。首先他也像妮姬的設定一樣,陷入了人物服務於情節的窠臼。前八集氣定神閑,各種裝逼,分享著他剛編的故事和經驗;第九集「把柄」被抓住了,氣急敗壞,一臉沮喪;最後一集「把柄」被警方獲悉,除了被控六項謀殺,也包括了跟「把柄」相關的洗錢重罪,這時候卻重新氣定神閑,繼續裝逼——那麼第九集的氣急敗壞、不知所措就變得毫無意義,「把柄」能否讓他伏法也不再重要,僅僅是因為情節需要而稍微氣急敗壞一個,當大結局正邪勝負未可知時,他又重新淡定,戲謔眾生。

另外跟前兩季的反派相比的話,VM的短板就更加明顯。第一季的反派黑衣殺手是後兩季無法超越的,因為他已經接近非人的概念,到處傳播混亂,簡直就是「惡」這一概念的具象化身;第二季的漢奇、米利根等人也是很有感染力的反派,因為他們既窮凶極惡,身上的人性弱點也跟其暴戾的作風形成有趣的反差。但是VM雖說兼具前兩季反派某些特徵,實質上也夾在兩季反派之間尷尬至極。要說他像第一季的黑衣殺手那樣是惡的化身,但是他卻有著明確的世俗目的,就是進行金融犯罪,攫取經濟利益,不裝逼的時候就會在車廂里瘋狂工作;黑衣殺手殺人也收錢,畢竟人得過生活,但黑衣殺手更多是享受傳播混亂的過程,半夜休閑時會拿出凡人絕望時的錄音細細品味,簡直就是反派中一股純粹的清流,遠非VM可比。如果拿VM跟第二季的反派們相比,似乎也有所欠缺:漢奇和米利根都有著較明顯的世俗追求,而VM的設定大概是有意向第一季的黑衣殺手靠攏,所以VM的世俗追求甚至個人性格弱點,相比於第二季的反派們都不太明顯。簡單說,就是跟第一季的殺手比超然,VM太世俗;跟第二季的反派比世俗,VM的境界又超然; VM雖說是集兩季殺手的世俗與超然於一體,然而這兩種屬性在他身上根本不協調。

開放式結局

最後VM跟格洛麗亞的交鋒,可謂是呼應了第一集的開頭,第一集由審訊室開始,最後一集也由審訊室進入尾聲。VM氣場很足,格洛麗亞處於劣勢。有意思的是,此前顯得跟現實世界脫節,經常get不到別人的梗的格洛麗亞,在與VM的對峙中學會玩梗,侃侃而談,似乎融入了現實世界。但VM不以為然,認為格洛麗亞最終依舊徒勞,自己仍能逍遙法外。這時的格洛麗亞重新陷入了一直以來的問題:自己在DHS這個新環境里,是否真的存在?既然存在能否對荒誕的現實進行干預?相比於前兩季最後一個鏡頭裡都是警察主角一家的全家福,本季的結尾設定成在審訊室的開放式結局,也是一個較為大膽的改動。我個人不認為這是較前兩季的一種突破,反而覺得是退化了。

雖然本劇的故事純屬虛構,標榜自己是真實故事改編純粹是延續電影版的惡搞精神,但起碼前兩季都認真地貫徹這種「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精神;但這一季繼續標榜自己是「真實故事」,卻開放式結局,都懶得去一本正經了,那麼只剩下……你懂的。當然,你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種荒誕表現手法。而VM最後繼續牛逼哄哄,大有不受制裁之勢,愈發顯得第九集氣急敗壞純粹是劇情需要,扭曲人物形象服從於劇情,一旦劇情告一段落,繼續回歸裝逼模式。但是VM是否值得如此關照?霍利導演第一季接受採訪就說過,本劇故事會遵循「只有某人還活著,就要對自己的過去負責」的原則。這部劇三觀很正,作惡的人都會受到懲罰或報應,萊斯特、黑衣殺手、漢奇(的黎波里先生)最後都便當了,佩吉要坐牢,米利根也被辦公桌扼殺了本能。到了這一季,哪怕是人氣很旺的妮姬,最後都被保羅擺了一道。保羅要她施行懲戒前要向對象背誦經文,也正是這段經文間接讓她錯過復仇機會,反而讓自己便當。當然,身上不幹凈的大哥最後都遭到報應。而VM這個惡貫滿盈的反派如果能逃過制裁,實在有違這一原則。

VM惡貫滿盈,還不受制裁,的確讓人不能快意,大概是有意向第一季的黑衣殺手靠攏,甚至享有黑衣殺手所不具備的便當豁免權。但是由於自身硬傷太多,加上形象也不好(好端端的英倫紳士走爛牙猥瑣路線還玩過火了),雖然搭建好他的表演平台,卻演不出黑衣殺手的魅力。人家黑衣殺手作為純惡的化身,就算是被莫莉老公射殺,便當前仍一直怙惡不悛,惡狠狠的眼神一直明確著自己跟善人的分野,而VM上集慫成那樣,大結局又重新嘚瑟,高下立判。所以這樣的結局,VM的殺氣還是有的,但是你只能感受到是小人得逞,沒有黑衣殺手或的黎波里先生那種反派宗師氣象。大結局即使是以格洛麗亞帶著內森去玩這種老土結束,也比這個莫名其妙的開放式結局強,實在要湊全家福可以讓溫妮亂入跟格洛麗亞母子合照。

其實劇情經不起推敲,編劇何嘗不知道,他也是老實人,借格洛麗亞教導內森的話,說出「世界上的事不是總是講得通就夠了」這個擋箭牌。就像第二季挖了許多坑都沒法填,讓部分觀眾各種強迫症受不了,卻被編劇借艾德便當前那句「你總想著要修補好一切,但有時根本沒東西破碎」教做人,比起《羅曼蒂克消亡史》里程耳導演借袁泉之口說沒打算讓觀眾們看得懂可是乖多了。

還是值得一看

大結局看完後雖然比較失望,但還是比較暖心。標題就是Somebody to Love,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深愛著的人。大哥到最後一無所有,到最後差點被處決,還是先想到大嫂史黛拉,之前也正是大嫂出走讓大哥幾近一蹶不振,顧家似乎是大哥為數不多的閃光點之一。格洛麗亞歷經一切無法干預的血案後,第一時間也是找到自己所疼愛的兒子內森。妮姬愛著二哥而對大哥復仇不解釋,比較驚艷的安排就是啞子完成了妮姬未能完成的工作,喜怒不形於色的啞子終於也對妮姬動了心。回顧第一季啞子的師父和門派都被黑衣殺手屠滅,黑衣殺手後來也伏法,啞子也沒了復仇對象,過上浮萍飄蓬般的遊俠生活;意外跟妮姬拷在一起變了患難之交也是一種緣分。最後妮姬只拿少數鈔票剩下的都給啞子,相當於給他發了好人卡。但啞子後來處決艾米特,完成妮姬遺志,個中情感雖然不為人知,遊俠對女浪人動了真情,這樣的設定也夠讓人唏噓不已。

儘管硬傷頗多,但不得不承認第三季部分劇情的確做得比前兩季出彩。本季第三集完全遊離於主線,讓格洛麗亞到洛杉磯見證恩尼斯的一生,純粹煽情,卻無比暖心,有種意想不到的精彩;期間穿插的《未知星球》動畫也暗暗契合本劇主題。第八集的靈異感十足的保齡球館,定位不明的世外高人保羅,去向未知的毛子哥,都為這個美式三言二拍故事增添了幾分美式聊齋元素。

第三季雖然劇情差強人意,但霍利導演的風格也是十分明顯,整體過得去。在劇情和大部分角色紛紛崩壞之際,所塑造女主角卻不失為一個討人喜歡的經典冰血暴警察形象,甚至較前兩季的警察主角有所突破。在堅持講好大致的故事的大前提下,細節方面也做得不錯,尤其是女主角和小機器人Minsky的故事線最能反映出霍利導演對冰血暴的故事套路和價值觀念的準確把握,並多處對科恩兄弟的電影進行致敬和解構,劇情不夠,逼格來湊。霍利導演是個有情懷的導演,如果他的套路和風格對你胃口,第三季還是沒那麼差的。


美國東部時間4月19日,超級神劇《冰血暴》第三季在FX上正式開播。

剛拿到生肉版,看了下開頭,聽見那段標誌性的憂傷而縹緲的旋律時,激動的不行,期待第三季能帶來和前兩季一樣的驚喜。

故事發生在2010年的明尼蘇達州,當然了,還是那句:

"This Is a True Story"

因為《冰血暴》是部極善前後關聯、伏筆暗藏的美劇,暫時還無法具體評價,其中草蛇灰線估計要等全劇播完再詳細分析和評價比較合適。

先留坑,等更新~



第三季格外好看,不僅因為伊萬·麥克格雷格一人分飾雙胞胎兄弟兩角,事業有成的 Emmit 和潦倒的 Ray Stussi;

或是潦倒謝頂的 Ray 熱辣又有瘋狂犯罪頭腦的未婚妻 Nikki;


或是變成大反派的盧平教授 V.M Varga;

也因為那些讓《冰血暴》系列和科恩兄弟老粉激動的小細節。沒看出來的話,小白免這就一一道來。(劇透預警)

- 搞錯名字和綠腳趾 -

第一個搞錯名字,是在二十年前,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德國審訊室,警察詢問一位三四十歲名叫 Yuri 的大叔,是不是二十幾歲,且殺了自己的女朋友。大叔全程黑人問號臉地解釋說,不不不,你認錯人了。

而警察要找的那個 Yuri,很可能就是 Varga 身邊那位德國大哥 Yuri,從他把會計扔下停車場的手法能看出,殺女友什麼的可能不在話下。

第二個搞錯名字,是 Ray 派去偷哥哥郵票的 Maurice,錯把八竿子打不著的 Ennis Stussy 認成了 Emmit Stussy,導致了前者的慘死。

相似的情節發生在科恩兄弟 1998 年的電影《The Big Lebowski 謀殺綠腳趾》中,Dude Lebowski 被兩個打手認成是另外一個富翁 Lebowski,被摁在自家馬桶里,還被尿了地毯。

劇中還有好幾處致敬的地方,比如那個「空調視角」的自由落體,借鑒了《謀殺綠腳趾》的「保齡球視角」;Maurice 在車裡抽煙把煙灰彈到自己身上導致的事故,也是在致敬《謀殺綠腳趾》。

- 外星人再臨?-

被搞錯的 Stussy 老爺子沒有交代太多身份,我們只知道他是女警探 Gloria Burgle 的繼父。由於不是本地人,他之前的身世也沒人知道。

仔細看,倒是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比如他給孫子雕刻的小人(下圖左上),私藏的科幻小說(下圖右上),以及在 Maurice 進屋前他在電視里收看的畫面:

等下,電視里的鏡頭(上圖右下),不就是第二季里警察 Lou 和黑幫火拚時飛碟光臨的現場嗎(上圖左下)?

順手拿起來防身的傢伙也有點眼熟,原來是個雨果獎獎盃(右圖)。

結合書名,我們猜測 Ennis Stussy 曾經是一名拿過雨果獎的科幻作家,筆名/原名 Thaddeus Mobley。以及外星勢力很可能還會降臨第三季。

- 伊甸平原還是山谷?-

再說回信息量超大的「弄錯名字」,Maurice 犯得第一個錯誤便是把「Eden Prairie 伊甸平原」記成了「Eden Valley 伊甸山谷」。這個地名曾在 1996 年的《冰血暴》電影里出現過:

女警官 Marge 去見了一位精神錯亂的日籍老同學,後者稱自己住在 Eden Prairie。

- 2 分錢郵票 -

那枚兄弟兩人大打出手的 2 分錢古董郵票長這樣:

巧的是,電影《冰血暴》里也出現過郵票,Marge 的老公從警局退休後開始了畫畫的事業,最後他的畫作登上了 3 分錢面額的郵票:

看來不是同一枚郵票。

??

看得出編劇在這些細節處塞了很多致敬的良苦用心。如果你完全沒看過科恩兄弟的電影,會覺得「空調視角」「車內吸煙」這些小細節很有趣很精妙;如果你碰巧是科恩兄弟的老粉,熟悉《冰血暴》宇宙,會發現更多樂趣。

最後奉上兩個很冷的橋牌梗:

第一集名叫 The Law of Vacant Places,指的是推測玩家手中拿著某張牌的概率的方法;

第二集 The Principal of Restricted Choice,指的是對玩家手中牌大小的推測法則,如果一開始打出的牌很大,則之後玩家打出小牌的幾率更高;反之亦然。


前兩季有個重要的特點,也成為Fargo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亮點:面對幾乎不可抵擋的外部勢力,小人物如何選擇,而兩季的小人物都做出了自私的選擇逐步黑化。警察則作為始終堅守正義的一方,一步一步驅趕邪惡。

雖然整個Fargo系列的一個標籤就是荒誕,但是這荒誕卻真實的要命。不論是第一季的殺手,還是第二季的兩方黑幫,還有兩季的小人物潮爺和屠夫小夫妻,都有著明確的背景,明切的背景也給了他們明確的動機。

這一季從第一集那個東德的故事就是整季的故事的精鍊版,小人物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你也不知道VM的背景到底有多強大,只能接受這樣的設定。

其實這樣缺乏根基的設定也沒什麼,只要能促劇衝突就可以。然而面對VM,賽和艾米特毫無還手之力,甚至根本沒想過反抗,尤其是賽;兩兄弟的矛盾也幾乎和VM集團掛不上鉤。

這樣劇情的脫節造成的後果是,無論是VM集團的金融犯罪還是兩兄弟間的矛盾處理,都撐不太起來這部劇。

如果最後結局是艾米特極限反殺後徹底黑化和尼基皇城PK,那多少會精彩一點,然而艾米特反殺被扼殺在襁褓之中,連黑化都不明不白,本來好好的PK結果尼基死在一個不知道哪冒出來的州警手中。

兩條主線本身就難以激起我心中的波瀾,還用一種不能更平淡的結局收場。就像一張報紙上的兩則簡訊,讀完的評價只有一個字:哦。


一對相親相殺的兄弟......

建議看完第六集就先別看了,後面的等出到季終一起看吧!


片中一句台詞 life is suffering 就基本概括了全季。

第三季裡面誰過得舒坦?都在遭罪。

佛說:眾生皆苦。


五月份不僅大片雲集,好看的美劇也扎堆著來。

無論你最近已經被種草了多少劇,這部回歸的神劇都應該排在第一個看:

《冰血暴》第三季

豆瓣評分9.4,1-3季的新鮮度在爛番茄上也都高到離譜。

這部劇脫胎於科恩兄弟1996年的同名電影《冰血暴》

儘管在電視劇中科恩兄弟只是作為監製存在,每一季的故事也都與電影無關,但「科恩」的基因卻被完美繼承——神經質卻又充滿感染力的人物神展開的劇情恰到好處的黑色幽默,以至於叔剛開始看劇的時候差點以為就是科恩兄弟導演的。

所謂神劇,就是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從海報開始就精心設計。

三部劇的海報延續了電影海報的風格,用物品的材質做文章,同時又在海報中給出了故事的線索。

從電影版的刺繡,到第一季的毛衣,再到第二季的棉襖,如今又成了郵票,每個細節都與劇情息息相關,值得揣摩。

不變的是片名「Fargo」永遠佔據中心。儘管故事大多不是發生在法戈市,而是在明尼蘇達上演,導演起這個名字的初衷也僅僅只是因為:發音好聽。

明尼蘇達是科恩兄弟的家鄉,常年處於風雪之中。

或許凍土之下總是更適於埋藏壓抑的躁動和冰冷的罪惡,極寒氣候為故事增添了足夠的戲劇性,任何始料未及的展開在這裡都變得合理了起來。

儘管《冰血暴》每一季都是一個所處時間不同的全新故事,但發生地一直保持在這片冰雪之中。

如果說「冰血暴」中的「冰」代表著故事的發生地,那剩下的「」和「」則闡釋了這個系列的看點:

食物鏈上原本秩序井然的大魚小魚們因為偶然的契機模糊了界限,在亂序的相遇與碰撞中上演了一幕幕充滿「血」與「暴」的故事。

第一季中,花生馬丁·弗里曼飾演的萊斯特原本是個不成器的屌絲,壓抑過久的他一個沒忍住錘死了妻子。

陰差陽錯下屌絲男又和職業殺手扯上干係,最後身不由己在罪惡之路上越走越遠……

第二季回到了1979年走起複古風,一對市井小夫婦,一次意外的車禍,卻引出了黑道家族的火拚與幫派之爭,還融入了印第安人在北美大陸的歷史種族問題。

到了第三季,就如海報里點到的那樣,一枚小小的郵票又將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這次的故事發生在2010年的明尼蘇達,演技永遠在線的伊萬·麥克格雷格一人分飾兩角,一個是英俊多金家庭美滿的哥哥,一個是中年謝頂不得志的弟弟。

弟弟(左),哥哥(右)

當年輕的兄弟倆繼承遺產時,弟弟雷得到了一輛雪佛蘭,哥哥艾米特得到了價值連城的古董郵票

如今,哥哥做成了大生意,家庭幸福,完全是教科書級的成功人士。

弟弟卻混成了一個落魄潦倒的假釋官,還違規地與自己經手的女犯人尼基交往。

因為自己沒有錢,又想給女朋友買鑽石婚戒,弟弟只好去找哥哥要錢。

畢竟當初遺產分配一直是弟弟的心結,雷固執的認為是艾米特耍花招欺騙他才得到了那枚郵票,才有了今天順風順水的好日子。

面對指責,哥哥當然是一口回絕。沒拿到錢又求婚心切的雷只好動起了歪腦筋

他以尿檢不合格的原因要挾手底下的一個犯人莫里斯,二人達成協議:只要把郵票偷到手,檢測結果都不是事兒。

於是按照墨菲定律,這件事它絕對辦不成。

笨賊莫里斯弄丟雷給他的寫了地址的紙條,故事開始變得愈發不可收拾起來……

本應該去伊甸地,莫里斯卻誤去了伊甸谷。還殺掉了恰好與雷哥哥同姓的一個老頭子埃尼斯,在他的家裡隨便拿回來了一張郵票交差。

當然冤死的老頭也不是隨隨便便的路人,他是拿過雨果獎的科幻作家,繼女還是當地的前任警長,可想而知這起謀殺案的調查力度有多大。

收到郵票的雷發現東西不對自然不會兌現承諾。窮凶極惡的莫里斯只好拿槍要挾,必須備好5000美金給他不然就把一切供給警察。赤裸裸地詮釋什麼叫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好在女友尼基急中生智,用空調箱砸死了莫里斯,還以一個完美的意外隱瞞了過去。

弟弟這邊麻煩倍出,哥哥那邊也開始出現危機。

艾米特遇到了棋高一著的借貸人,自己苦心經營的停車場生意一下就被強行變成了洗錢的掩護,一舉一動都開始被監控。

至於後面的故事會發展成什麼樣?

叔就留給各位自己去探索了。

《冰血暴》的套路便在於此:從一個小點出發,通過人物、巧合與誤會不停地節外生枝,如同滾雪球一般積累,不斷陷入多重困境,直到一發不可收拾。

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快感也是這個系列最大的魅力所在,看似荒誕的發展卻又有著讓任心悸的真實感:當生活中的無常來臨,能做出最理智抉擇的只有極少數人,跟著頭腦發熱的本能做決定的才是大多數,而這種情況下的決定,往往就是下一次災難的開始,最後做決定的人,卻只能被決定造成的結果驅使……

除此之外,《冰血暴》系列中隨處可見的致敬也增添了不少觀影樂趣。

比如笨賊搞錯地址這個橋段在電影版中就曾在對話里出現。

第二季中在正惡兩方決戰之時,突然天降UFO。造成了脫離的非現實感,又一下讓人在宇宙面前顯得格外渺小,傳達出黑色幽默的意味,將這種人類自相殘殺的行為如同一場鬧劇。

在第三季被殺的恩尼斯這條情節線上也照應了UFO的梗,到後面估計也不會少玩。

至於貫穿始終的郵票,更讓人想起電影版中女警官丈夫,他的工作就是設計郵票。

這張關鍵的郵票也有自己的象徵意義。郵票上的圖案是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足智多謀的他遷怒了眾神,得到的懲罰就是用餘生推動沉重而永遠到達不了山頂的巨石,無亡地周而復始,循環往複。

這極可能是兩兄弟在之後劇情發展中命運遭遇的象徵。

第二季中肉店收銀的妹子讀的書也是加繆的《西西弗斯的神話》,一部以具有體系的荒誕觀呈現的哲學隨筆集。

加繆說知道我們終將一死讓生活看起來是個笑話。

利用這位存在主義大師所堅持的理念渲染全劇,無形中上升到哲學反思的高度,而不只是那種邏輯縝密的破案懸疑劇。

《冰血暴》系列誕生已有近20年之久,不論是電影還是劇集,片頭都會影出「這是一個真實故事」的字幕,聲稱出於對逝者的尊重情節上沒有改動。

第三季的也延續了這個老傳統,片頭是1988年東柏林的審訊室,一名滿臉無辜的男子向警官說明自己並未殺死一個與自己妻子同名不同姓的女人

看似與主線劇情毫無關聯,但因為名字相近而產生的兇案劇中確實有出現,叔覺得這是意在探討真相被混淆,以映射誤會和巧合,還帶點著歷史宿命論的感覺,好像是在告訴大家:從1988年到2010年,相似的事情還在一如既往的上演。

藍色調的陰鬱中,鏡頭透過房間牆壁上懸掛的雪景照片,來到了2010年。字幕中的True也被最先隱去,提示大家這其實就是一個故事。

實際上科恩兄弟當年在電影《冰血暴》的字幕結尾就承認了這個作品中的人和事純屬虛構。包裝成真實事件,也不過是科恩兄弟慣用的黑色幽默的玩笑。

但離開了影視劇的上帝視角,誰知道在現實中人們又會幹出怎樣更瘋狂的事情?高壓下可怕的冷漠,還是釋放後極度的癲狂?就像科恩兄弟說過的一樣:

「《冰血暴》就是真實的故事,只不過這個故事還沒有發生。


————第三季很不錯,本答案有大量劇透————

剛看完S03E10,心中有一萬個草泥馬。這就結束了?VM Varga 到底是誰?有沒有被繩之以法?這些問題不解決不滿足啊。瞬間有種想把一開始五星好評改成3星衝動。

但是仔細一想,我覺得第三季還是很不錯的。第三季大概有幾個最關鍵的線索,解釋了這幾個線索,可能最後的結局會容易理解一些。

1 VM 到底代表什麼?

2 Motel里的無用機什麼作用?

3 郵票什麼意思?

4 Varga 到底是誰。代表什麼樣的人。

5 怎麼給最後的開放結尾洗地?

6 啞巴為什麼要殺Emmit?

7 保齡球館大叔的意義?

解答(除了註明外,都是我自己的解讀):

1 我自己挖空心思想了半天,突然發現VM的意思原來是:

Valar Morghulis: 凡人皆有一死。

我覺得這很可能是正確答案。Fargo經常愛搞黑色幽默。這個對GOT的惡搞仔細想想實在是有趣。

2 女主在Motel里發現的無用機,當時看完那集之後直呼精彩,是因為它完美照應了機器人最後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女主對繼父年輕經歷的調查,看似和劇情不搭,我卻覺得是神來的腦洞。本來一個糟老頭子,家庭關係淡薄,糊裡糊塗被愚蠢的罪犯殺了,誰會想到他的一生是什麼?這樣人的一生有什麼意義?無用機、機器人看到文明興起衰落、女主無力制止謀殺只能幹瞪眼最後還抓不住犯人,都在說明生命本來沒有特別的意義,不可控的地方太多,人只能隨波逐流。但是無用機是在自己選擇把自己關掉,機器人選擇自己結束生命,女主選擇知難而上儘力破案,都說明生命的意義其實就是自己的「選擇」。

3 郵票的意義很多答案都說了。這裡不再重複。

4 Varga是一個空氣人,是一個不存在的人。女主因為她對改變現實的無力感,懷疑自己到底是否存在,在廁所調戲水龍頭。Varga卻是用各種手段掩蓋自己的身份,似乎這個世界他從來沒有存在過,他卻在暗處不停的吸取財富,操縱別人的生命。

5 最後的開放結尾,其實就是那個騙子編劇在病床上講的量子力學。跟薛定諤貓實驗一樣,在門沒打開前,Varga可能是有罪,也可能是無罪的。當門打開後,他的命運才會坍縮到一個確定狀態。(你看,編劇自己都承認自己是騙子了。)

6 我比較認同Reddit上的討論。Nikki和Ray本來要過上幸福生活了,和過去說再見了,Emmit最後卻誤殺了Ray,破壞了一切。最後Emmit要過上幸福生活了,Nikki的基友就來破壞一切了。

7 保齡球館大叔Paul在S03E03, S03E08 出現兩次。他是一個 Wandering Jew,是一個並不存在的見證者。不停的在講述猶太教理論。他在面對Yuri時,說I have a message from Helga Albrecht and Rebbe Nachman. 這裡Helga Albrecht 就是S03E01 一開始被殺的德國女人(東德檢察官錯抓了犯人)。可以確定就是Yuri 殺了Helga。而Rebbe Nachman是18世紀東歐的哈西迪猶太教先驅。

在S03E03中,一個民警當著女主和Paul的面要求約炮,這一幕也可以斷定Paul並不存在。

可以確定 無用機-機器人-女主-保齡球館大叔 都是一種人:他們也許沒辦法直接改變世界,但是卻能「見證」。

關於保齡球館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個人傾向是Nikki和啞巴在保齡球館殺了追他們的Yuri(Yuri後來沒有出現過,可以確定是死在那了)。導演用Paul的戲份來含蓄的掩蓋了真相。


四月對劇迷來說是個好月份,《越獄》、《風騷律師》、《矽谷》扎堆回歸,想看的劇排都排不開。

正當爛總處於選擇困難中時,蔥妹帶著一道聖光出現,她告訴這個月最該期待的美劇。

這部等了兩年的——

《冰血暴》第三季。

第一集過後,蔥妹表示這是一部無論如何都要安利給大家的神劇。

那麼下面是蔥妹時間。

《冰血暴》前兩季在爛番茄上新鮮度是97%和100%,豆瓣評分是8.9和9.2。

成績逆天,堪稱業界良心劇。

第三季4月19日首播,成績沒讓人失望。

爛番茄97%,MTC上85分,豆瓣評分9.6。

indieWire網站評價說:

看《冰血暴》很痛苦,但痛並快樂著。第三季第一集告訴我值得再受一次折磨。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部劇,激發觀眾的SM觀劇傾向,讓人痛苦到不行還停不下來?

蔥妹現在就帶你開扒!

劇版《冰血暴》改編自科恩兄弟1996年的同名電影。

滿滿年代感的劇照

影版《冰血暴》入圍戛納和奧斯卡最佳影片,女主角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憑藉該片拿到奧斯卡影后。

當年《冰血暴》在奧斯卡拿到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兩項大獎

2014年電影被FX電視台改編成電視劇,每季講一個新故事,啟用新的演員。

第一季由馬丁·弗里曼和比利·鮑伯·松頓主演。

第二季的主角換成了克里斯汀·鄧斯特。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沒看過前幾季的觀眾,也可以無障礙觀看新一季。

《冰血暴》的成功,離不開劇集編劇——諾亞·霍利(Noah Hawley)。

霍利也是超級英雄劇《大群》的編劇,蔥妹之前在推薦《大群》時介紹過他。

史上最燒腦超級英雄劇,我是跪著看完的

看過劇集的都知道,劇版《冰血暴》除了背景設置在美國明尼蘇達州以外,整體故事和電影版沒有半毛錢關係。

作為科恩兄弟的迷弟,諾亞在劇中對小人物的描寫和加入的黑色幽默,彷彿出自科恩兄弟本人之手。

說白了,《冰血暴》翻拍的不是劇情,而是氣質和風格。

這才是翻拍的高級典範。

但是《冰血暴》讓觀眾虐到深處自然愛的本事,只靠翻拍和模仿嗎?

當然不是,下面蔥妹就從第三季第一集下手,帶你細擼一下本劇的真·實力。

第三季卡司按照老規矩進行了大換血,伊萬·麥克格雷格分飾一對雙胞胎:

頂著一頭捲毛的哥哥Emmit Stussy(右),事業有成,家庭幸福。

大腹便便,發量不忍直視的弟弟Ray Stussy是個假釋官,每天的工作就是監督犯人驗尿。

讓伊萬男神這種形象示人,對迷妹來說還不夠虐嗎?!

Ray的女友Nikki是個假釋犯,雖然漂亮但也是個心機婊,靠美色和手段把Ray迷得服服帖帖。

這個角色由好萊塢獨立電影界的女神專業戶瑪麗·伊麗莎白·溫斯特德飾演

在一次家庭Party上,Ray打算向哥哥要點錢,給女友買戒指。

借錢時,Ray提起了兩人多年前的恩怨,認為之所以活得這麼慘,全拜哥哥所賜。

而這其中,又牽扯到一張天價郵票,這枚古董郵票原本屬於Ray,但Emmit使計騙了過來,利用郵票走上事業巔峰。

最終Ray也沒能從哥哥那裡借到錢,於是他僱傭假釋犯Maurice去哥哥家偷郵票。

迷迷糊糊的Maurice搞丟了寫著地址的紙片,誤打誤撞來到另一戶人家。

科恩兄弟作品中常見的笨賊屬性正式上線

這家的主人是個孤寡老頭,也姓Stussy,他正好是當地女警探Gloria的繼父。

在Maurice闖入之前,Gloria和老頭正給她的兒子過生日。

Gloria和兒子在離開後因為落了東西又返回到繼父家,卻發現房門大開,老人被困在椅子上,面色鐵青,沒有了心跳。

是的,第一集還沒結束,編劇就搞死了一個人。

其實在第一集里編劇高效率地搞死了兩個人,第二個死者放到後面再說。

謀殺故事第一集就弄出幾具屍體是編劇的常規手法,觀眾接下來就能在環環相扣的破案步驟中,享受猜謎和解謎的樂趣。

但《冰血暴》偏不這樣,故事從一開始就直接告訴你誰是兇手。

這就意味著,你從開始就以一種統攬全局的上帝視角,審視整個故事。

如此以來,劇中角色所經歷的巧合和誤會、衝突與交集,就多了一種宿命感。

比如第一集結尾,偷錯人的Maurice威脅Ray索取封口費,最後被Nikki設計搞死。

Nikki在Maurice走出房門的時候開始計數,計算後者走出大樓的時間。

一邊計數一邊拆掉臨街窗戶上的空調。

如果Maurice在下樓梯的時候沒有停下來點煙,衣服沒有被鐵絲勾住,那麼他有可能逃過一劫。

但就是這麼多小概率的因素疊加在一起,才讓他走出大樓的那一刻,被Nikki房間掉下的空調砸死。

連Ray都不相信概率這麼小的事情能發生。

當一個人死於飛來橫禍,吃瓜群眾最喜歡感慨的一句話就是:這就是命。

但Maurice的死,除了宿命感外,還有一種荒誕的氣息。

荒誕是《冰血暴》的精神旗幟。

存在主義中,荒誕意味著矛盾的、失序的狀態。這種狀態在劇中表現為一些看似不合理和無邏輯的情節。

比如第一季結尾,比利·鮑勃·松頓飾演的強悍殺手,死在了被劇中最弱的警察手裡。

再比如第二季的黑幫混戰時,主角被人扼喉眼看著已經岔氣了,UFO突然亂入,分散了對手的注意,幫主角撿回一條命。

這一幕演繹了什麼叫真·主角光環

第三季從一開始也奠定了荒誕的筆觸。

第一集一上來就是一段和正片毫無關係的劇情。

鏡頭就對準了一個清冷的房間,畫面上的字幕告訴我們,這段情節發生在1988年的東柏林。

一個剛吃完飯的警察對進屋的嫌疑犯進行了一次審訊:

警察:你是不是叫尤里·古爾卡,是不是謀殺了自己的女友。

嫌疑犯:我不是尤里·古爾卡,我叫雅各布·昂格萊德,我已經結婚了,我的妻子剛才還在家裡幫警察泡了茶。

警察:你住在胡弗蘭斯塔貝349號,那麼你就是尤里古爾卡。你是個20歲的烏克蘭移民。

嫌疑犯:不是,我是德國公民,再說你看我也不像20歲啊。

警察:你能明白嗎,如果你對了,那國家就錯了。

嫌疑犯:……

警察:我在河邊看到這個女人的屍體,而你空口無憑,口口聲聲說你的妻子還活著。你說的是「故事」,而我想聽的是事實。

關於這位昂格萊德先生到底殺沒殺人我們無從定論,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的信息是,國家和個人對錯的矛盾,影射出東德制度中的荒誕;而故事,也是與事實相對立的荒誕存在。

《冰血暴》雖然處處彰顯著荒誕,卻總能一刀見血地割破現實的表皮、時代的癥結。

特別是第二季。故事背景設定在20世紀70年代,當時的美國受到多種思潮的衝擊。

角色的一字一句都能看出端倪。

比如,越戰反思。

女權主義覺醒。

或者是,無政府主義思潮普及。

到了第三季,故事回到2010年,對時代背景的影射成為展現次貸危機的後遺症。

劇中Ray找Emmit借錢時,後者一直在強調經濟不景氣。

2009年美國次貸危機拖垮了北美最大電信公司北電網路公司和美國通用公司,銀行紛紛倒閉,還不起存款,借不出貸款。房地產也一蹶不振。

Emmit也提到曾在2009貸了一筆錢,用來給他的房地產公司周轉。

如今Emmit能還上錢了,可是貸款公司卻不要還款了。對方的代理人說這筆貸款其實是一項投資。

債主搖身變成了股東,而他們的目的怎麼看都像是找個洗錢的皮包公司。

這次在經濟危機影響下的借貸,想必在接下來將改變Emmit的人生軌跡。

《冰血暴》與時代的聯繫非常巧妙,劇集沒有大肆強調年代背景,也沒有藉此作為宣教的手段。

時代僅僅以塑造角色和劇情走向的細節出現,手法輕巧,卻意味深遠。

細節,正是《冰血暴》里最出彩的地方。

劇情上細節用來製造懸念:

比如哥哥Emmit腳上的家居鞋,和片頭受審的德國嫌疑犯腳上的拖鞋一模一樣。他們之間有怎樣的淵源?

Gloria在繼父家偵查時,隨手拿了桌子上的一個雕塑,眼尖的人能看出她手裡拿的正是雨果獎的獎盃。

雨果獎是科幻藝術界的最高獎項之一,看起來這位老頭有著深藏不露的往事。

雙胞胎糾結的那枚古董郵票,上面的圖案是推動石頭的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是希臘神話人物,因為觸犯了天神,被懲罰日復一日地將一塊巨石推到山頂。

第二季中有一集的標題就叫《西西弗斯的神話》,這個神話故事對第三季情節走向會有怎樣的影響?

懸念就靠這些細節一點一點堆積起來。

鏡頭語言上的細節用來營造畫面之外的意義:

比如第一集中各種俯拍鏡頭彷彿上帝之眼,俯瞰劇中眾人。

這個長鏡頭後面一段呈現出上下顛倒的畫面,更耐人尋味,象徵雙胞胎兄弟天壤之別的世界。

接下來,哥哥看到弟弟走上自家的樓梯時,前景中的標本熊就是弟弟在哥哥心中的真實寫照。

《冰血暴》的細節控還延伸到畫面之外。人們經常忽略的單集標題里也藏著很大門道。

第一季的分集標題,全部與宗教和寓言故事有關。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瓣友@龍秀嬌民的解讀

第二季的標題,和文學哲學沾邊。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Raddit上國外粉絲的解讀

所以說,沒點文化,還真get不到其中的點。

一部優秀的作品裡,哪怕再微小的細節,也能給人留下多重的解讀空間。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冰血暴》最著名的細節梗。

那就是每集片頭出現的那幾行字: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明尼蘇達州。

按照倖存者的要求,人物使用了化名。

出於對逝者的尊重,除此之外故事未作任何改動。

劇集每季除了改下片頭年份,其他都是原樣複製

這段煞有介事的聲明取材自影版《冰血暴》的片頭。

科恩兄弟早就澄清了,影片故事根本不是真實事件,而是從很多案件中獲取了靈感。

之所以在片頭加上這幾行字,則完全是他們惡趣味的戲謔:「出於隨意和吸引人,假裝是真的。」

劇版編劇諾亞·霍利認為這段假聲明對故事至關重要:

這段話為這部劇奠定了嚴肅的基調,相對於只是把電視劇當成電視劇,把此劇當成真實故事的觀者會很快投入敬畏之心,對每個角色產生更強烈的情感反饋。

在這裡,蔥妹想說句。

如果想讓觀眾嚴肅對待一部作品,那麼創作者本身必須對作品賦予足夠嚴肅的態度。

如果只把作品定位於博眼球和賺快錢的工具,那它可能真的只配被人看做是娛樂快消品了。

這些認真對待作品的好萊塢大導演們將自己的想法訴諸於電視劇的原因。

也許有些人認為,如果總是以分析的眼光看待一部電視劇,心太累。

但是時候讓觀眾意識到,電視劇作品根植於娛樂,但同時又能超脫於娛樂。

與此同時,觀眾嚴肅對待一部劇集需要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像《冰血暴》第二季中的這句台詞:

很多觀眾只把電視劇當成殺時間的工具,但電視劇能水準不僅於此。

電視劇也能讓人叫好,它的本質也是藝術。

只要是藝術,都值得嚴肅對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粽號:電影通緝令


這季拍的太爛了,裝神弄鬼的,看不下去了


好看?

這劇就是湊了一群弱智和神經病角色在一起。

無論初始關係如何,互相之間都沒有一個認知基線,

莫名其妙的衝突

為什麼要殺人?還要處理國稅局的探員?打一頓女主是什麼意思?

有這麼悶聲發大財的?

還有個整天逼逼的大反派,自以為聰明無比,當你剔除他的廢話,就僅有的幾個判斷而言,幾乎都是錯的。

哎!


先說個人看法:倘若橫向比較其它美劇,這一季仍然是一部傑作,音樂及鏡頭的運用都無可挑剔。但如果與前兩季縱向比較的話,不難發現劇情有硬傷,不如之前impressive,在一些轉折處的設定上甚至有些生硬和古怪。

BETTER WITH POPCORN上,一個影評家George Prax用簡短的一段劇話總結了《Fargo》系列劇的劇情:Fargo is a show about a small number of smart people scheming and trying to figure out each other"s schemes in the midst of a sea of idiots that get in their way. Sometimes the smart people are criminals or gangsters, sometimes they"re cops, or people who have in some way been slighted. The stupid people usually wind up accidentally killing someone or otherwise getting involved, complicating matters for everyone else.

-《Fargo》講述的,就是一小撮聰明人在蠢貨的海洋中相互博弈、儘力去推測出其他人的策略,以求謀得一條出路的故事。有時候他們是罪犯,有時候是警察,有時候則是相對來說不那麼重要的小人物。在這個過程中,一些蠢貨經常意外地摻合進來,要麼是因為一不小心弄死了什麼人,要麼是出於別的什麼原因——總而言之,蠢貨們的出現讓整個事件的複雜程度呈幾何級數地增加了。

這段話也總結出了導演們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核:我們身處的世界是一個混沌系統,命運無常,不可預料。

《Fargo》的前兩季,可以說是相當完美地表達出了這種思想。在整個Fargo系列中,我們都可以把劇中人物給大致分為三類:小人物,警察,以及各種黑勢力人員。其中黑幫往往會分為兩個對立的幫派,所有的大型衝突都由此產生。而小人物們總會做出一些不知所謂卻又合乎邏輯的舉動給這類衝突澆上一把油。至於警察的作用則可大可小,有些完全無用,有些能夠影響深遠(比如一二季中Lou和Molly倆父女),有些則乾脆成了受害者(比如第一季中被Malvo擊殺的倒霉警官們)。

簡單梳理一下,可以發現前兩季的人物分類是嚴格遵循這個模式的。

第一季:

小人物:Lester Nygaard,鳳凰農場超市的老闆等

警察:Molly Solverson, Bill Oswalt, Gus Grimly, Vern Thurman等

黑幫及殺手:Lorne Marvo以及與之敵對的Fargo Gang

第二季:

小人物:Ed與Peggy倆夫婦

警察:Lou Solverson等

黑幫及殺手:Gerhardt Familiy以及敵對幫派Kansas City Mob

在這兩季中,小人物的作用可謂相當大,都起到了推動關鍵劇情的發展,甚至於在風口浪尖處進一步激化矛盾、引發衝突的作用。在第一季里,所有的劇情都由極其懦弱的中年失敗者Lester Nygaard身上引出。一無是處的他,某天下班路上偶遇了中學時的死冤家Sam Hess,在被後者奚落一番後受傷進了醫院,又碰上了喜歡搞事情的殺手Lorne Malvo,由此引爆了後續一系列的劇情。最後Lester用捕獸夾反殺Lorne的一場戲,可謂全劇一大亮點。

第二季里,Peggy莫名撞死了Gerhardt家的三兒子之後選擇了逃逸。這起事故又被家族主戰派大兒子Dodd存心利用,算在了Kansas City Mob頭上,作為成功勸說女話事人Floyd與之開戰的籌碼。後來Ed反殺殺手,Peggy生擒Dodd,兩人又被Hanzee萬里追蹤的一系列劇情,就不再贅述了。

但到了第三季,這種模式就被完全打破了。人物的分類和故事的結構都發生了變化。小人物變的出奇多,黑勢力卻只剩了一個Varga Gang。

小人物:Stussy兄弟(Emmit Ray),Ennis Stussy,Nikki Swango,Sy Feltz,Maurice LeFay等

警察:警察的作用在這一季中幾乎可以被忽略,完全就是被愚弄和戲耍的角色。即便是屬於主角之一的Gloria Burgle,也因飽受官僚系統掣肘而完全施展不開拳腳。養父Ennis還被人誤殺,可謂慘到不能更慘。境遇比起前兩部中的小人物還略有不如。

黑幫:V.M. Varga以及其麾下的Yuri Gurka, Meemo, Ruby Goldfarb等。

這種人物分類上的變動帶來的負面後果是清楚可見的:對於戲劇而言,矛盾衝突是劇情發展的根本。但黑幫只有一個,勢力還強大到了這種無孔不入的地步(僅僅Google一下V.M. Varga的名字就能被鎖定擊殺),這就註定了全劇中不會有什麼重大的、根本性質上的衝突。

事實也的確如此。雖然在整個劇情的發展中,小型的矛盾衝突一直沒有斷過,比如Stussy兩兄弟之間的齟齬,Ennis的被誤殺,Nikki用空調砸死LeFay、與Varga之間的來回博弈等。然而這些衝突比之於前兩季,就跟撓痒痒一樣,無法提起觀眾的興趣來。打個不那麼恰當的比方,倘若某天美國與俄羅斯開戰,戰況必然是舉世矚目,因為不到塵埃落定的那一刻,最終戰果始終會是個懸念。但美國與伊拉克開戰就沒有什麼懸念,關注實時戰況的人也會大大減少。而至於那種非洲小國里的部落戰爭,更加就沒有人會感興趣了。

而第三季中幾乎所有的衝突,恰恰都只停留在了非洲部落戰爭的層次。誠然,第七集中聾啞殺手Mr. Wrench的加入,總算是給溫吞水一般的劇情中加了點料。然而根據人物設定,Mr. Wrench本身並不具備Hanzee或Lorne Malvo那樣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能力(聾啞人也不可能有這種本事),老搭檔Mr. Number也早在第一季就已經領便當了。倘若非要量化一下能力值,Mr. Wrench頂多也就能跟第二季中的Kitchen Brothers打個平手,想要單挑Mike Milligan恐怕都夠嗆。即便有Nikki的協助,也是斷然無法撼動如同V.M. Varga這樣的大鱷的——所以,頂多也就能達到美伊戰爭的水準罷了。懸念這種東西,看著好像有了,其實還是沒有的。

誠然,在第一季中也有戰力不平衡的問題,否則也就不會有Malvo孤身一人一把衝鋒槍團滅Fargo全幫這種劇情。但第一季中,無論警察(Molly和Gus)還是小人物(Lester)的參與感都很強,這樣就大大增加了系統的複雜程度,不到最後一刻,觀眾永遠不會知道結局。

而第三季中警察的廢物程度簡直令人無話可說。其對事件的參與程度近似於零。再對比Varga的強大,就出現了這樣一種奇異的效果:所有的人都只不過是Varga的提線木偶而已,命運早就註定了。即便中間出現了點小插曲,比如Nikki搶了Varga的卡車,又同Mr. Wrench一起幹掉了Golem,Yuri和Meemo,但依舊不過像是網中掙扎的飛蛾一般,逃不開註定的命運,對最終結局也無法造成任何根本性質的影響。

所以,同樣是想要表達一種命運無常的主題。第三季相較於前兩季的代入感就要差太多。前兩季中的小人物雖然也逃不開註定的命運,但起碼掙扎過、奮鬥過,即便難免一死,好歹也要自爆一發,帶走兩個關鍵人物,改變一下歷史的進程,讓觀眾驚嘆一番——這種激情在第三季就沒有出現。Varga依舊活得好好的,歷史還是歷史,什麼也沒有改變。

哪種結局更加接近真實世界的規律呢?這些天看了一些關於國球的新聞,想想或許還是第三季吧。但從個人感情代入的角度而言,無論如何還是對前兩季更加鐘意一點。

除了主題的代入感不足的問題,這一季中關於一些轉折處的設定也顯得極其生硬。在L.A.和保齡球館兩度出現的Paul Marrane這個角色意義何在,我一直沒能想明白。何況此人出現的時間點,從邏輯上也說不過去。後來做了些查詢,發現這事實上是一個名為「遊盪的猶太人」的虛構宗教角色。其因為在耶穌赴難的路上對耶穌報以嘲笑,從而遭到詛咒,被罰在世界上四處徘徊,永遠不得停歇。而在劇中,他除了到處遊盪之外,似乎還同時肩負了判斷邪惡與正義的任務。

大約他判斷出來Nikki和Mr. Wrench兩人屬於正義勢力,命中注定要給邪惡勢力V.M. Varga帶去點麻煩,於是他就送了兩人一輛用來跑路的綠色甲殼蟲(大霧),還送給他倆引用自《聖經》中的一句話:

"Deliver a message when the time comes, to the wicked:

"Though thou exalt thyself like the eagle; though thou make thy nest among the stars; thence will I bring thee down, saith the Lord.""

-「在那一刻到來的時候,向邪惡的人帶話:

神說,即使你們將自己比作老鷹,即使你們能將巢穴築在星空高處,我依然會將你們從那裡擊落。」

這種劇情設定,或許很對信耶穌的觀眾胃口,但對無神論觀眾而言,只能說是一頭霧水。誠然在前兩季中也有宗教力量的出現,比如第一季中的導致天上落魚的龍捲風,第二季中的外星飛碟。但它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會對劇情走向產生什麼根本性的影響。第一季中的魚龍捲完全可以用自然現象加運氣問題來解釋,因其而喪生的人(鳳凰農場老闆的保鏢及家人)在劇中也壓根不重要。第二季中的飛碟則更加可以被認為是純粹出自角色的想像。但第三季就沒法再用類似的現實邏輯來解釋了——畢竟那輛綠甲殼蟲是的確真實存在的,Yuri也確實在見到他之後就失蹤了(根據Fargo Wiki上的信息,Yuri因為左耳被斬掉失血過多而身亡)。所以,Paul Marrane這個角色的作用,很難不給我一種強行想要轉折,結果扭了腰的感覺。

除此之外,Ray的死也是一大敗筆。從力學的角度出發,我是真想不出郵票框以那種如此之正的角度拍到Ray的腦門上,飛濺的玻璃碎片又是如何橫插到頸動脈里去的。但編劇非要這樣安排,誰也沒有辦法……

其它還有一些私以為不知所謂的地方就不贅述了,畢竟文藝作品這種東西純屬見仁見智,非要量化好與不好,也實屬不可能。

說了這麼多,並不代表我就不認為這是一部好劇。《Fargo》在我心中的地位,始終是其它美劇所不能替代的。在最後一集,Nikki與那個黑人路警同時拔槍對射,擊倒對方的場景,讓我不禁大笑了起來,但笑過之後卻又立刻感到了深深的悵然——在幾年前看完《廣告狂人》之後,這種感覺的確已經很久沒有過了。

只能說有點因愛生恨,恨鐵不成鋼的情緒吧。畢竟我總覺得,科恩兄弟冠名的東西,完全還有空間做得更好。


第三季第九集……他們真是找了個不得了的傢伙啊


看了第一集已經高潮了


真的

就妮姬色誘時候那屁股

滿分 !!!

我還能說什麼

---------------------------------------

分割線

昨晚迫不及待的刷了第二集

卧槽卧槽卧槽!!!!!

先說埃夫老爺子的搜索電腦瓦格先生 屏幕出現他自己那一刻就知道要出事了

兩兄弟雪中聊天妮姬使出終極秘籍大姨媽之術宣戰

逗逼警長還以為自己去了幼兒園???

期待下周五吧


一堆人在這裡裝B,一堆公眾號在這裡跪舔。

我明明白白說,這一季很難看!


第6集快進都看不下去了,各種尬點,一點沒有科恩兄弟的感覺


第三季,第一集還好有驚喜,第二集略水,第三集劇情太水,照第三集這樣發展,該劇藥丸。第一季第二季每集都有驚喜,吾大愛;第三季尤其是二三集,劇情無聊,一度懷疑導演水準。希望後續有驚喜…………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周杰倫的演唱會?
如何評價電影 神戰權力之眼?
你喜歡怎樣的紙質筆記本?
如何評價陳丹青?
怎麼評價「學霸偷老師的學習資料刷題」的行為?

TAG:美劇 | 如何看待評價X | 冰血暴Fargo | 冰血暴第三季美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