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新武俠,誰的作品能不受金庸古龍的風格影響而另闢蹊徑呢?
當看了足夠多的金庸和古龍小說,想去看其他風格武俠小說,難免總能找到二位大師的影子,當代新武俠如江南、步非煙、徐浩峰等人的小說是否能夠另闢蹊徑,真的是金庸封筆古龍逝,吹破大天英雄志嗎?
要是古龍先生能活過來,他肯定不會同意沒有人能另闢蹊徑的說法。
你要是能邀請到金老爺子,連他自己都不敢認同這種觀點。另闢蹊徑,其實有些過了,「還有誰能」這種一杆子打死的問題,居然釣出了不少回答沒有的知友。我是古龍的腦殘粉,也讀了金庸的一些小說。但是真的不能說就後面的武俠都是模仿他倆了,真的,這話要古龍還活著自己都不會同意。金老爺子也不敢認同。
我也不知道某些人是讀了哪些新武俠就一杆子把後來人都打死了。我只能盡量列舉一下比較容易找得到,搜得到,相對通俗的。先說金古對武俠的概念:金庸——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古龍——是見利忘義還是捨生取義,如果不能不斷地做出正確的選擇,就不配做我筆下的主角(大概印象好像是這樣,原話在楚留香傳奇的序言裡面。)現代新武俠:
1.武林外傳。 佟湘玉告訴郭芙蓉:「俠拆開是一個人,一個夾。」「就是夾著尾巴做人嗎?」郭芙蓉問。「夾,是夾道歡迎。真心待人,用合適的方式方法,自然會受到夾道歡迎。」雖然武林外傳只有劇本,沒有小說。但是這種俠的概念,和金老爺子的為國為民,和古龍先生的捨生取義真的沒有半毛錢關係。2.功夫:我說的是九把刀寫的,《功夫》。
「有一種東西叫做正義,正義需要高強功夫。」這句話我現在仍然記憶深刻,非常好看的短篇小說。主角因為能感受到「殺氣」而被身著破爛的老頭相中,老頭有很多回憶,其中包括最後死去的戀人,禍害武林、殺死老頭親人愛人和師傅的藍金,以及老頭從師傅那裡傳承的俠道精神。最後主角發現老頭的所有回憶都是虛假的,都是藍金的催眠,包括老頭的功夫也是催眠學到的。最後老頭被藍金殺害,主角的戀人乙晶也死了。結局處「小子,你想學功夫嗎?」主角明知道老頭的回憶都是假,卻傳承了這種為正義挺身的精神。結尾處「有一種東西叫做正義,正義需要高強功夫。」看的我熱淚盈眶。九把刀筆下的俠,是傳承,是精神的傳承。3.《人匠》。就是知乎上看的,無色方糖寫的。
可能有些人覺得好像俠得不明顯。其實程善、明彩,在我眼裡都是俠。我會一直記得程氏祖訓——心善,人善。就一個善字,就讓這短篇小說有有了魂,真的是很簡單,很明確。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現代的武俠,也有很多很多有著獨特視角和靈魂的作家。請不要一杆子打死所有後代作家的努力,也要相信還有很多默默無聞的人,他們寫的俠也很精彩,只是他們沒有好的平台為人所知,甚至他們的際遇連起點那些日更萬字的注水小說寫手都不如。我到現在還在讀古龍先生的邊城浪子,我幾乎是古龍的腦殘粉級別但仍不敢一杆子打死所有的武俠小說作者。我相信如果先生還在世,先生本人也不會同意這種說法。我很幸運,能夠從古龍先生的小說里體會出一往無前的勇氣。我也很開心,我一個21歲的大學生,大一的時候才開始讀金庸,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懂得什麼樣的小說擔得起武俠二字。也是從讀了金庸才開始對那一代作家開始感興趣,包括現在瘋狂的痴迷古龍。但是,確實有很多很好的作者,有很多很好的新武俠小說。它們有自己的概念,有自己的靈魂,這靈魂既不屬於金庸,也不屬於古龍,只屬於他們自己。我很多東西都快忘了,列舉不出來了。但請大家不要以為小說網站的那些注水垃圾就是新武俠,也不要以為現在的年輕人就喜歡讀那些千篇一律的裝逼文學。我讀的東西不算多,往往也只喜歡讀些大概,但我知道,在任何領域都不會只有兩個出色的人就可以代表所有。就像我初中讀詩只知道讀席慕蓉,高中的時候發現有納蘭性德,大學的時候發現有查海生,有顧城,以前不知道林徽因也寫過詩,印象深刻的有一句: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你是燕在梁間的呢喃……總之越大些越發現自己很平凡,越發現有很多很多很厲害的人。
並且,有些厲害的人能閃閃發光,有些厲害的人卻不那麼耀眼,甚至還有些厲害的人不為人知。但是,請不要以為所有的光芒都是屬於最為大眾所知的人,不要以為所有其他後來者的光芒都是從他們身上借火。每個人都有獨屬於自己的靈魂,不然,武俠就死掉了,所有領域,永遠有四個字存在:不破不立!鋼鐵俠
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另闢蹊徑的話,溫瑞安、徐皓峰已經做到了
說真的,武俠小說不太可能創造出第三種風格了。
金庸的風格就是一個「大」字。他筆下的角色是「大」俠,甚至是「巨」俠。他們「大」義凜然、義薄雲天。他們很早就有很強的原則性,他們在功成名就後也順理成章的為國家興亡拋頭顱,為團結統一灑熱血。
他也很擅長寫「大」事。蕭峰血洗聚賢庄、郭黃死守襄陽、胡一刀和苗人鳳決鬥5天、令狐沖領群雄攻少林、張無忌單挑六大門派、血刀老祖雪谷大戰「落花流水」、三千越甲不可敵的阿青,等等。這些都是好萊塢式的「大」場面、「大」製作。
他筆下的劇情對人物的影響也很「大」。主角們在經歷了書中的劇情後,都會給自己的人生選擇最終歸宿,要麼歸隱,要麼自殺。古龍小說不會如此,那些劇情對主角們而言,只是人生中一段小插曲而已,第二天起床照樣喝酒逛街。
金庸小說的中心思想也很「大」,他的每本書都要講至少一個「大」道理。他弘揚主旋律,宣傳正能量,渴望通過自己的文字引導年輕人積極向善。
古龍則相反。古龍的風格是一個「小」字,他的書里沒有太多人生哲理。他力求真實、親切,每本書描寫的都是你我他身邊的故事。
他的書里也有很多大俠,而且這些大俠往往一出場就已經是路人皆知。但古龍不會寫這些大俠做了哪些氣蓋山河的大事,即使說了,也是輕描淡寫的帶過。古龍只會告訴我們,這些大俠的生活和情感。在他的筆下,不論是李尋歡還是謝曉峰,都是活在孤獨和痛苦中的。
古龍也不會給這些主角任何光環和特殊待遇,他會很直接的告訴你:他們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運氣好撿到了武功秘籍,而是靠自己的勤勞一點點走到這一步的。
現實社會不正是如此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痛苦,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古龍希望我們明白:即使是眾人艷羨的天下第一,也有許多難言的苦衷。人生就是這麼操蛋,所以今朝有酒今朝醉吧,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說。
我舅舅曾告訴我,有些人活在過去,有些人活在當下,有些人活在未來。
金庸由於家境殷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於是從小就站的比別人高,看得比別人遠。所以他是活在未來的人。
古龍則更像我們身邊的朋友,他活在當下。他不懂愛惜自己的身體,也不懂調整自己的情緒,最終得了個天妒英才的下場。
有個細節能明顯看出金古二人的差別。
在金庸小說里,皇帝常常是重要角色,各種政治人物層出不窮,《鹿鼎記》和《笑傲江湖》更是敞開了諷刺政治;而在古龍小說中,皇帝和政治鬥爭只在《陸小鳳傳奇》出現過。
這一細節可以看出金庸屬於傳統文人君子的類型,歷史上的張良、諸葛亮、張居正、王安石等均屬這一類型。他渴望進入權力中心,想用自己的頭腦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古龍則更像隱士或浪子,連王家衛都說古龍就是個流氓。他關注的是自己的情感,是當下最實際的那些問題——如何讓自己吃得飽、穿得暖、有酒喝、有漂亮的女人陪?
畢竟,對這位身心俱疲的人而言,能快樂的活一天,就值得慶祝了。
他是江西人,個性有點俠氣,我就沒有。他喝酒多年所以年輕時就去世了。
與他交往,我認為他與武俠生活相近。有次他不願與一幫日本人喝酒,結果被人砍傷手臂。而我是規規矩矩的做學者。他與我平時談天說地很好,要生活在一起不容易。
(金庸在一次接受訪談時如此評價古龍)
不小心扯遠了。
綜上所述,所以我認為,「大」風格和「小」風格都有了,別人還怎麼創造第三種風格呢?
獨闢蹊徑,不受金庸古龍影響的,寫武俠小說的作家,當然有。
比如張大春的《城邦暴力團》。這是我特別喜歡也特別推崇的一本書。
實際上溫瑞安,黃易,徐浩峰以及大陸新武俠的一系列作者的武俠小說都各有特色,其中有些也在力圖和金庸他們走不同的路子,比如內容上加入言情,加入玄幻,加入YY。文風上更細膩,更現代等等。有些也的確做到了自成一派。
比如滄月的文風和金庸就大有不同,題材上也更現代,更有趣;比如徐浩峰的武俠理念和金庸的就大有不同,徐浩峰本身習武,故文中常有真武,反而少俠;溫瑞安我看得不多,只是覺得和黃易一樣,後期都在求新求變,文風變得很怪,有種試圖擺脫武俠又擺脫不得的感覺。
說了這麼多,還沒說張大春和《城邦》。
據說這本書面世之後,國內某著名大學的一位專家認為,《城邦暴力團》根本不是一部武俠小說,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這本書里,你完全看不到金庸小說里那樣精彩絕倫的故事,也看不到有招有式的功夫,在敘述方法上更是天馬行空,讓人驚嘆。
城邦暴力團講了一個關於逃亡,隱匿的故事,但它的背景卻橫跨大陸與台灣近百年,它的確不像廣義上的武俠小說,反倒像是歷史小說,但它走的的確確是一本武俠小說,只是小說背景離我們太近,反倒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很多人說,武俠小說在金庸那裡被寫盡了,我覺得並非如此。
大多數人只看過金庸的小說,甚至連小說文本都沒看過,只是看過電視劇而已。事實上,金庸小說十四本,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除此之外還有一本《越女劍》,這本書很短,估計就幾萬字,但它和金庸的其他書都不相同,它寫了一個真正的「武俠」。
我並不是否認其他書不是武俠,或不是武俠小說,只是這本書更純粹,沒有那麼多的家國大義以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之類的話。武俠本身的含義是非常寬泛的,可以被深解讀的,俠以武犯禁,這是秦朝的說法,可到了司馬遷,他開始給俠客著書立傳了,到了盛唐更是遊俠盛行。
之所武俠是不是只有金庸那一種,是不是只有為國為民才是大俠,以武犯禁就不是俠了嗎?喝三兩酒,吃幾斤牛肉仗劍走天涯不是俠嗎?
對於武俠的理解應當是很個人化的東西,而不是以某人為標準,並固步自封。
說了這麼多和張大春,和《城邦暴力團》無關的東西,只是想給可能去看這本書的你提個醒,到底什麼是武俠?武俠的前路在何方?希望《城邦暴力團》會給你答案。來吹一波。冰臨神下 死人經(武俠)跳出了金庸武俠對於俠的描述(可以說這部武俠小說只有武,沒有俠,但是你可以想像,如果把顧慎為放在金庸小說的環境里,他浩宇以為的將成為一位俠之大者。算起來他的小說里隱藏著陰謀詭計但是又和古龍小說大相徑庭。他主人公永遠有自己的目的,並不是像李尋歡、陸小鳳這樣快意江湖,他展現的是另外一個與眾不同的江湖。)作者只是用淡淡的筆墨來描述事情和發生。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其實滄月的小說里倒是很少有金古的影子,也可能是因為她是女子的緣故吧,早期的鼎劍閣和聽雪樓系列都很有新意。
大家可能會覺得滄月姐還不夠優秀到去擺上擂台,我也確實只是在初中的時候深受其吸引,不過即使到我大學,閱讀了能找到的一定水準之上的絕大多數武俠小說之後,回想起來,一個當時二十歲的女子能寫出這樣兩個系列,反而越發佩服,也有些可惜。佩服其少年出道,天賦秉異又刻苦其道,可惜鏡系列後再無顯著長進。
單論25歲之前,滄月已經完全可以在新武俠領域獨佔一席,在那之後,也就沒有以後了。非要說武俠套路,死人經可以算。
溫瑞安的應該受金老爺子影響比較小吧。雖然只看過幾部《四大名捕》。語言風格接近古龍,但是要比古龍的更美。故事構造方面也像古龍,懸疑晦暗,但是故事的氣場很像金庸,大開大合。金庸的故事風格是明朗的,陽光大氣。但是後期的作品,比如《天龍八部》,風格略有轉變,說不準也是受到古龍影響的。金庸的敘事也像一個長者娓娓道來的陳年舊話。但是金庸的作品最大特點也是最難超越的,就是淵博。旁徵博引,嵌合歷史,很多故事在正史上都對的上。金庸對歷史的掌握,實在是其他武俠作家難以比擬的。古龍的前期作品受金庸影響很大,後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古龍也承認了這個事實。《劍毒梅香》的風格完全就是按照金庸的來寫的,很明朗。後期的作品風格比較懸疑,語言方面也完全改變了,總愛打機鋒。其實這個問題比較難以界定。搞文藝哪有互相獨立開的,都是互相影響的,哪有什麼完全獨立的風格,都能找到其他作家的影子。金老爺子也是受到梁羽生影響的吧。(這句保留,還沒具體考證)。據說古龍死後,金庸在古龍墳前灑酒三杯。很有一點英雄相惜的意思。
黃易算么hhhh,將雲雨之事寫到極致哈哈,以前小時候特別喜歡看尋秦記,後來知道有原著就去看,一度以為自己看到了盜版
可以去看下雪中悍刀行,不一樣。
可以去看下贅婿,不一樣。
可以去看下將夜,
如果算武俠。如果你對網文沒有偏見。只能說孫曉的英雄志了。對政治與正道的探討,超過了金古二人。
武自然可求新求異,俠若變則名存實亡了。
《量子江湖》
可惜目測爛尾了我有空就能寫出來。裡面搞笑為主。武俠為輔。
金尋者,大唐三部曲很有自己的味道孫曉,英雄志不用多說
溫瑞安和徐皓峰啊,兩位大師文筆好,又會創新,這才是當代新武俠小說代表人物啊。
這麼說吧,目前沒有誰能絕對的說完全不受影響,而且最關鍵的並不是受影響就不好,不受影響就厲害。一來是兩位大師實在太過巔峰,所以怎麼看都有他們的影子,二來文學創作本來就會殊途同歸,也說不清到底誰是誰的影子,就看能不能推陳出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創更高的巔峰。金庸古龍也不是無中生有成為大師的,比如金庸,他的作品就既有傳統文學作品的感覺,又有西方文藝作品的風格。古龍可以說的上是獨樹一幟開宗立派,但也有很多傳統文學的烙印在裡面。江南並沒有另闢蹊徑,也不會去做。而且他其實不能算武俠寫手,他除了《光明皇帝》和那個舒十七的短篇算是新武俠作品外,其他的《縹緲錄》《此間少年》《龍族》等,都不能算是武俠。《光明皇帝》是典型的金庸套路,真實歷史上的架空,詳細的設定,各種交錯的事件,多線的言情,全真教都搬出來了;武學方面又有很多古龍的風格,雪煞天劍氣和重陽真訣的描寫特別古龍范。他現在是一個純商業理念的寫手,一切服務商業套路,即使再寫武俠,也不會去花心思另闢蹊徑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天龍八部》里的喬峰?
※《射鵰》里梅超風指甲那麼長,上廁所怎麼擦屁股?
※最後,楊過和小龍女回古墓隱居了嗎?
※黃蓉的這一人物設定是不是太過於完美了?
※為何金庸極力推崇沒有權力欲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