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條件好的孩子還需要出國念 PhD 嗎?
如果不是為了生計,會有誰沒事幹去讀phd 呢?讀3個碩士+MBA。Harvard自費沒問題
題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真的還有待提高啊。
我大概就是樓上諸位所說的家庭條件不好出國的讀PhD的,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同學。
但是--
你會發現,在我們這群所謂功利分子也好,機會分子也好的為獎學金的苦逼PhD中,真的是有人抱著做學問學知識的態度來讀PhD的,尤其是在我們ECE或者CS這種非常好就業的專業,工作機會相對來說很好找,本科學歷就能出去掙錢了為什麼要苦逼地讀PhD啊?除了沒錢,就只能是真愛了啊。
我們系裡,隨便哪門課,都是中國人和印度人佔了2/3,剩下幾個有那麼幾個美國人。基本上,這幾個美國人都是大神,不管課多難,都能跟老師對答如流談笑風生。除了語言上比我們有點先天優勢,更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家是真對學的東西感興趣啊!我和兩個美國同學交流過,問他們為什麼要讀PhD,大多都是覺得學的東西比較interesting,想做點research。其中雖然沒有明顯的土豪,但在美國應該至少也是中產了。而且美國本國人找工作門檻比我們這些F1可低多了,想找個體面工作真不是難事兒。除了美國同學,還有一個印度三哥是在某IT大公司工作了兩年了,辭掉工作又來讀PhD的。所以說,讀PhD真的不一定是因為差錢。
所以當題主覺得「如果不是為了生計,會有誰沒事幹去讀phd 呢?」的時候,請記住,真的是有人在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志趣在學習做research。也正是這些人在努力推動這個世界的進步。
這才是情懷啊。我覺得家庭條件好的特別適合念Phd,真的可以為了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而全身心的投入。
我覺得問這個問題就已經可以不用讀了
個人經歷
讀PhD的過程雖然艱辛,但是可以獲得成就感。我家裡也可以自費讓我讀PhD,但是我幹嘛要自費,我做的比周圍的人都好,給我發雙倍工資我都覺得I deserve it.出差的錢我願意報銷就報銷,不願意報銷我就自己墊。我出去參加會議 short course, workshop,老闆愛出錢就出,不愛出錢就自己去,我也不差這幾塊錢。有錢可以讓自己多一些選擇,比如不會為了幾塊錢的獎學金跟老闆斤斤計較,比如不去報賬可以省掉好多時間。比如選課以及出野外的時候不用考慮導師會不會給錢。所以我覺得,有錢的情況下去讀PhD感覺還是挺好的,比較自在。我不指著讀個PhD就找到多好的工作賺大把的鈔票,我就是想知道這個領域現在世界上其他人在幹什麼。也許以後做的不開心了,我就回家帶孩子去,老公也支持我。
另,其實我生活中也見過很多家境不好為了改變而讀PhD的,那些人,怎麼說呢,我不是太喜歡,覺得很多時候他們做研究的投機成分很多,不是在認真做事。題主在問題描述里問:
如果不是為了生計,會有誰沒事幹去讀phd 呢?
我想是時候再把這個系列的圖找出來了。
原圖來自: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作者:Matt Might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Utah直接上原圖吧,雖然我記得有人做過中文版的,不過這次我就獻醜自己翻譯一下吧。每年秋天我都要和一批PhD新生解釋PhD到底是什麼。這很難用語言表達。所以,我畫了幾幅圖來解釋這個問題。
1、把下面這個圓想像成人類所已知的所有知識。
8、不停研究這個知識的邊界,你一干就是好幾年,
9、直到突然有一天,這個邊界鬆動了。所有的收入都會用來資助於研究如何救治細胞代謝疾病的生物學專業研究生和博士後們。
但是,為什麼是生物學專業?如果你在人類知識邊界的區域放大,你會看到有個東西正好在這個邊界之外。(圖上原點的標註:可以拯救我兒子生命的知識)
當我和我的妻子知道我們的兒子患上了一種罕見又致命的遺傳疾病後,我們決定資助這些研究生。
對於我兒子來說,這些資助也許太遲了。但是對於其他患同樣疾病的孩子來說,可能還來得及。即便只有一個孩子患了這個疾病,都已經是太多的痛苦。唯一能結束這種痛苦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拓展科學。而拓展科學最好的途徑,就是通過研究生們。
---
所以感謝這些為了人類美好未來而把自己的青春歲月投入於科研事業的PhD學生們吧。我想他們中一定有一些人,肩負著被凡夫俗子所嘲笑的夢想,放棄了享受安樂和虛度人生的權利,把「延續和擴展人類文明」聽起來那麼中二的話,當作自己畢生的使命。你們是人類文明的英雄。我等窮人是沒資格做學術的,只能利用上下班的業餘時間見縫插針地學習。
學術本就是有錢人的娛樂,樓主不要搞反了說得極端一點,科研就是有錢人的遊戲(這個觀點會有很多人被噴)。
舉個栗子:
以我最敬佩的師兄為例,基本情況如下:有錢有教養。家裡各處有房產,在他讀博的時候他家裡就給他在讀博的城市買房。師兄科研能力又是我這個學渣最佩服的,在領域最頂級的國際期刊一作發文章。這個頂級期刊是個什麼概念呢?實驗室所有的年輕老師,沒有一個在該期刊發文章的(除了大老闆)以一己之力,完成一個國家重大專項。大老闆的得力幹將,在出國做博後之前還在幫老闆寫項目申請。師兄性格還好,但凡和他接觸過的無不被師兄折服。有老師評價師兄身上有大學者的風範。師兄酒量奇佳,師兄弟喝酒從未醉過。師兄簡直就是我心中神一樣的存在,雖然個子一般,但是我心中關於師兄的偉岸形象一直未變,還在逐漸增加。舉這個栗子是想說:讀博做研究真的應該是要憑興趣。如果有殷實的家境和濃厚的興趣外加勤奮的努力,那讀博真是太好了。為了生計才不讀PHD吧,開個店收入都可能更高
我總覺得PHD是留給家庭條件好的孩子讀的,像我這樣出身不好的只能早早工作養家
謝邀。今天看了扎克伯格在哈佛的畢業演講,有一句話很同意,the greatest success comes from having the freedom to fail.
原生家庭給我最大的財富,倒不是金錢,而是足夠的選擇和退路。可以不著急工作賺錢,能夠有膽量試錯。所以,我才有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領域讀phd。而且,讀phd的時候,也不影響靠家裡的一些資源逐步實現財務獨立,開拓更廣闊的視野。。本人現在也是半條創業狗。。。
讀phd是試錯,現在創業也是試錯,這是好的家庭條件給我的。
所以,邏輯是,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有更大的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太計較得失。
思考:
為什麼PhD獎學金多?因為它可以保證,如果你真的愛學術,你不用擔心沒錢做研究。你讀不讀PhD只和你是否想做研究有關,和你的家庭條件沒有直接關係。儘管,家庭條件以及父母的教育等會影響你是否想做研究。結論:如果你家庭條件不好,並且你不想做研究,那你不應該為了任何原因(一般是為了有錢)而去讀PhD。如果你家庭條件不好,並且你很想做研究,那PhD的獎學金就是為你而設的。如果你家庭條件很好,並且你不想做研究,名校的MBA是為你設計的。如果你家庭條件很好,並且你很想做研究,你想做的第一件事可能是建一個研究所。我Boss說,沒錢做什麼研究!
為了生計應該趕快讀個2年的工程類碩士,讀完立即找工作。
題主有兩個誤區:認為phd更好找工作;認為phd不好玩以至於為了生計不得已為之。
去國外念PHD的,特別是理工科的,除了特別喜歡這門學科(真愛),想要日後做這方面的研究或教學的。很多都是家庭環境一般甚至很差的,拿全獎或者RA、TA,最後留下來然後拿綠卡,移民。話說現在CA的政策真是好啊,讀完PHD就差不多有卡了。
沒懂題主邏輯。什麼叫不是為了生計誰去讀phd?難道讀了phd就一定保障了生計?而且不讀phd也一樣可以有生計啊。我覺得大部分去讀phd的學生都是對自己的研究保持著一份特別的熱愛的,相當一部分人是奔著研究的快感去的,不是為了找個怎麼樣的工作。而且,讀phd的很多人家裡條件很好啊,這樣在長時間的讀書中也沒有後顧之憂。
任何人都無法對他人的需求下定論。只是,以我淺顯的眼光來看,既然不愁於生計,那最大的問題不是需不需要,而是想不想要
念phd不都是為了生計吧~我會說我在國內那些沒有讀phd的朋友們生活的風生水起但是我還沒在苦逼的每周工作七天而且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也不可能找到能夠達到他們的平均值的工作嗎?退一萬步說,從收入角度來說,以我的經驗,至少在德國讀phd,就算有獎學金,加上加油努力滿額打工,一個月收入不會超過2000(這是我的估算,沒有打過工,但是留學生每個月工作時長不能超過80小時),postdoc的工資也不過2000出頭,我會告訴你這些工資養老公每年還要正常出去度假會緊巴巴嗎?
其實在讀phd這個問題上覺得德國人說的還挺有道理的,其實結束phd是對學習生涯的一個結點,他們叫Abschluss。也有很多人讀完之後做一些不相關的工作,但拿到phd學位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周圍讀phd的才是沒有生計問題的,有生計問題養家壓力的才早早工作去了…為了生計才不讀PhD呢,理工科的本科出來就可以賺錢了。真把博士讀出來工資也不一定比得上有五六年經驗的同學。我身邊讀博的一般有兩種,一種就是真喜歡這門學科的。另外就是本科畢業找不到滿意工作的。不過家境都不錯,還真沒有誰是沖著獎學金來的。而理工科以外告科研的更是燒錢的行當,家裡要是沒有錢最好還是不要碰了。
沒有就業經濟壓力才讀,要我家有那麼多錢,我就到處讀phD, 感受對真理的追求帶來的成就感。
推薦閱讀:
※微軟的中層程序員(senior software engineer)工資多高?
※微軟 C++ 技術的脈絡是怎樣的?
※全息投影、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的關係與區別是什麼?在實際生活中會有怎樣的運用?
※哪些跡象表明PC時代已落幕?
※VSCODE如何在終端中使用Linux風格的路徑或者是相對路徑?
TAG:微軟Microsoft | 人生 | 博士 | 留學申請 |